主播/李荟莹 当我还在读中学时,在类似《走进科学》的节目里,看到一个不用睡觉的女人,从早到晚,她都在干活,丈夫、邻居和摄像头都证实了这个说法。 最后,医生诊断,她不是不睡觉,相反,她一天的睡觉时间达到了16个小时,只是她睡眠的连续性比较差,闭一下眼睛可能就已经进入了睡眠状态。有时候几分钟,有时候甚至几秒钟,而且都是深度睡眠,她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刚刚已经睡着了。 我永远记得看完那期节目之后的震撼,这让当时总是睡不饱的我来说太羡慕了,中学课业繁忙,常常12点多躺下,6点多起,一天最多在睡眠状态里6个钟头,这样的睡眠时间在工作后并没有延长多少。 很多年来,我很少有睡饱了的感觉,都是被闹钟不情不愿地叫醒,再抽一切时间打盹,晚上下了班回家还要在沙发上睡一觉,或是干脆躺在地毯上躺一晚上,“好累啊,怎么就是睡不醒呢?”我需要很多睡眠。 我想,成功注定不会属于我这种低能量的人。于是,我在两种状态里跳跃,一种是:每天要睡那么久,真懒,难怪干不成事;另一种是:天呐,昨晚又没睡满八小时,又不健康了。 对成功的焦虑和对健康的焦虑消耗着我,我终于失眠了。 很多人活了几十年,好像都没有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睡眠时间。 这种时候,我总是会想起那个神奇女人,那个不用特意睡觉的女人。
主播/马晓橙 最近在做一个滑雪场夜场的活动,开场需要有一个启幕仪式,大家脑暴想了各种创意。 我的想法是建一座超大的“冰糖葫芦塔”,想象一下10米高的纯白雪堆上插满了红彤彤的上千根冰糖葫芦,并且其间挂着各种小彩灯,中国式的圣诞树,不只好看,还“好吃”。 好消息是,最终我的提议一致投票通过了,而坏消息则是,等到真的到了现场之后,场地方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们,碍于雪道上不能摆设装置,我们只能把这个塔放在舞台一侧,而且还实现不了亮灯。 一起去的同事表示也无所谓,但我表示,我可以让步,位置不放在舞台正中间,但灯必须亮起来,因为只有发光的塔,在天黑下来之后会变得有意义。才能无形中让更多的人找到陆地在哪。我们的家庭会议就是这座山楂塔。
主播/李荟莹 李宗盛的《晚婚》里有这样一句歌词:“女人真聪明,一爱就笨。” 在现在这样一个热衷于批判恋爱脑的时代,哪怕嘴里喊着“要做自己的大女主”,可真的在涉及自己的感情问题时,还是会变得冲动盲目,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没办法啦,不能要求一个人在感情里多聪明,哪怕她是一个独立、努力、充满智慧的人,还是可能一爱就笨,或者说“看着很笨”。 在电视剧《影后》里,女主薛亚之就是一个聪明有能力的女人,可她为了丈夫的事业倾尽全力,最后丈夫出轨了她亲手招进公司的青年女演员,最好的朋友都因为她拎不清、恋爱脑而绝交过。 她太不符合“大女主”的模版了,毕竟大女主的设定是:“要清醒,在恋爱里绝对的高位,能料理好自己的生活、工作、情感,不允许在感情里发疯发癫,情感只能是消遣,不能是主调。”可她颓靡了好一阵,从头到尾都没有像大女主爽剧那样复仇,比起那些潇洒利落,张口就是独立金句,断情绝爱的“大女主”形象,薛亚之是那么脆弱,可也是这份脆弱打动了我。 正因为有能力,有勇气,才敢于选择,敢于付出,甘愿肩负责任,也甘愿承担后果。就算失败,也不是什么可怜兮兮的受害者。 “你认为理智、冷酷、自私、只爱自己才是一种强大的话,我觉得女性身上的多情浪漫、情绪化、包容、对这个世界的慈悲心,也是一种强大。” 男人写着词“女人真聪明,一爱就笨”,可女人只是看着笨罢了。
主播/马晓橙 其实在很长时间里,我并没有觉得会聊天是一项能力,我认为这应该是和眨眼、呼吸一样,是每个人都会的技能。但后面认识的人多了,就发现,这可能更像是,每个人都有两个眼睛、一个鼻子、一张嘴,大家都一样的“布局”,可并不是每个人都是双眼皮。 做访谈节目的时候,嘉宾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没有过这种经历,很可能说不好,或者说得很无趣,怎么办?” 因为这么说的人实在太多,我对于这个问题,几乎都是不假思索地回复:“没关系的,您别把这当成一个采访,实际上就是咱俩聊聊天,万一最后效果不好,那是我没有引导您聊好,您不用担心的。” 引导别人在聊天中说出你想要的内容,并且让对方快速觉得你是很亲切的人,这样才会令对方更自然地和你说一些故事的细节,最好的结尾一定是你说完“今天的节目到这里先告一段落”,你还能从对方的表情或者语音语气里感觉出意犹未尽。 那说明,你们这次聊得还是不错的,起码对方在这段时间里是开心的。这不容易,这很加分。
主播/李荟莹 你可能很早就听过一句话:不要相信歌词,为了押韵他们什么都写得出! 为了韵脚统一,有些歌词写得很奇怪,要么不明所以看不懂,要么不说人话文邹邹。而那些不押韵的歌词,让我觉得是情感自然流露,不得不这样写,是当下唯一的最好的写法。 周杰伦写词常常不押韵,“我想一定是我听错弄错搞错,拜托我想是你的脑袋有问题”“当我开始学会做蛋饼,才发现你不吃早餐”“好不容易又能再多爱一天,但故事的最后你好像还是说了拜拜”。 他对歌词的理解已经写在了给陈奕迅的《淘汰》里,“情歌的词何必押韵,就算我是k歌之王,也不见得把爱情唱得完美。” 原来歌是可以这样唱的,原来歌词是可以不押韵的。 当这一个句式“原来XXX是可以这样的”出现时,是会引发各方面思考的,我们太常生活在一个固定模式里,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而太多的创作都是在打破这些常规,告诉我:没有应该怎样,也没有不应该怎样。按你理解的常规反着来也可以,就像演员演戏不应该看镜头,可也早已有了打破第四面墙的表演形式, 今天,我只想放一首不押韵的歌,祝你生活有不常规的可能。
主播/大卫 我们似乎总是很容易因为别人的一句话,轻易改变了自己最初的想法。我们都说要做自己,却会因为别人的一句话,轻易动摇了自己心里的念头。就好像你买了一条自己喜欢的运动裤,你觉得很舒服,但是身边突然有个人说这条裤子不适合你,于是你就准备换一条。 长此以往,你怎么可能获得真正的快乐,只会让自己的生活变成自己不喜欢的模样。 可是生活是属于我们自己的感受,别人的眼光,到底有多重要?
主播/闯先生,大卫 为了年末三场演出而进行的严格身材管理,闯先生却因为和同事的一顿自助被打回原形。总有些便宜,是无论如何都要占一占的,总有一些亏,是无论如何都不能吃的。大卫会不会也和闯先生一样,在小便宜面前失去抵抗,而你在生活里,是经常吃亏而获得了便宜,还是贪便宜多了吃了亏呢? 比如: 在自助面前毫无招架之力; 两小时免费停车必须定时绕场一周; 没有团购这顿饭咱就别吃了; 买了这么多菜香葱,小米辣你就送我吧……
主播/李荟莹 12月4日,影响一代人爱情观的琼瑶在家中离世,用她的话说:“翩然去了。” 就在她离世的七天前,才写文悼念了亡夫平鑫涛,在末尾引用了她在1968年写在小说《庭院深深》中的歌: 多少的往事,已难追忆;多少的恩怨,已随风而逝; 两个世界 ,几许痴迷,几载的离散,欲诉相思。 这天上人间,可能再聚,听那杜鹃,在林中轻啼。 不如归去,不如归去,啊啊,不如归去 这像是一个预告,预告即将要来的离别时刻。 可以说,琼瑶是“爱情”这个概念的代言人,从小到大,都会形容“为爱奋不顾身”的人为“琼瑶故事看多了”。 无论是她的书、剧还是她本人,都践行着“活在当下、勇敢去爱”的观念,这是人们喜欢她的地方,也是一些人不欣赏的地方,只是,别忘了,任何作品都不能以现在的眼光去看,在出生于三十年代的她的眼中,不顾一切的小情小爱是对旧封建制度的反抗,是对爱与自由的追求。 她用一生践行自己写下的、相信的,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在遗书的结尾,她的最后一句话依然是 “祝福大家健康快乐,活得潇潇洒洒”,像那首唱了二十六年的主题曲一样。
主播/马晓橙 上周末终于开启了人生的滑雪新赛道,当年大学的时候玩滑板,没看任何教程,也没有任何人教过,某天下课看到广场上有学弟在玩,我说给我试试,没想到我直接就滑走了。于是在刚参加工作的4年里,滑板都是我的代步工具。 后来我学了摩托车,压弯儿这种技术我也没有上安驾课,自己骑着骑着就会了。这就导致我产生了一种奇怪的自信,觉得自己真的在一些领域有天赋。 在我眼里滑雪和滑板是具有相通性的,类似于会吹笛子的人,可以迅速学会其他管乐。事实证明我只预测对了一半,在没有教练的情况下,我第一次就完成了穿板之后的站立,以及后刃推坡。第二次上魔毯到达山顶之后,我甚至可以做简单的后刃落叶飘了,随之我的自信心也飘了起来。于是,第三次,我居然就想要直滑降刹停。结局和你们预想的一样,我的身体结结实实地向前拍在了雪道上,巨大的冲击力,让我在雪道上趴了好一会,直到一个好心的哥们路过我,把我扶起来。 对方的穿戴非常普通,甚至连雪具都带,我问他,您这是还没来得及换衣服呢?他说,我是陪孩子来的,我不会滑雪。其实在咱们的「家庭会议」上,我也不是啥生活中的滑雪的大神,我也会摔,摔完了也会疼。但我愿意成为那个大哥,起码能把躺下的你拉起来。至于后面还滑不滑了?您自己定。
主播/李荟莹 很多人羡慕其他人,羡慕那些比自己看起来过得更好的人,或是比自己有钱,或是比自己工作好,或是比自己好看,而真的去了解那些人的经历,或许会感叹:“如果你知晓一个人的全部,你可能会非常庆幸自己是自己。” 我庆幸自己是自己,父母都在,尚且健康,小家不算富裕,但买菜买肉自由,好在也没什么物质上的欲望,开了十一年的二手车,祈祷它坏的速度慢一点,希望可以再开十一年。我不奢求住大平层,更无可能考上铁饭碗,我没有企图,吃饭就吃饭,走路就走路,在阳光好的下午,去山坡上晒太阳,边晒边读: 这世上没有一样东西我想占有 我知道没有一个人值得我羡慕 任何我曾遭受的不幸,我都已忘记 想到故我今我同为一人并不使我难为情 在我身上没有痛苦 直起腰来,我望见蓝色的大海和帆影。 你有羡慕的人吗?
主播/马晓橙 再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到圣诞节了,而我最早的关于12月25号的记忆是“平安果”,90后的初中时代可能都经历过这个庆祝仪式。准确来说,这个礼物出现的日子,应该是在12月24日的平安夜,大家都会在内心充满期待,期待放学的时候可以收到别人送你的平安果,也期待你送出去的平安果能被喜欢的人记得。 同时这也伴随着一种暗戳戳的攀比,先是比收到的数量,另外一个就是比其华丽程度。鄙视链最底端的,一定是学校门口商店里一块钱一颗的只包一层透明纸的那种。最高级的那种是,对方用专门买的不透明的、单张就要好几块的高级礼物纸包的,恨不得包上三四层。 而这个礼物本身其实完全不稀有,也不昂贵,就是一颗苹果,“红富士”与“国光”这两个品种的价格没有太大差距。但神奇的是,加上了这层包装,苹果就不再是论斤称的水果了。加上了这层包装,平时放在冰箱和其他蔬菜躺在一起的它,就会被我们放在书桌上当装饰品。 而这“包装日常”可能是我们对抗乏味最有效的安慰剂了。
主播/李荟莹 看过《哈利波特》的人应该会记得这个场景:每当有人需要进入魔法部的时候,就会出现一个“红色电话亭”。只需要按下“62442”,就会掉出通行证,电话亭会像电梯似地往下降落,到达位于地下八层的正厅。这个电话亭是魔法世界的隐藏入口。 那天,我就站在上海的一个红色电话亭前,只是它的外形多了一些可爱的感觉,从外面看,里面还挂着一个大大的红色头戴式耳机。 我惊奇,多少年没看过电话亭了,在几乎人人都有手机的现在,城市里似乎已经不再需要公共电话亭了,而这条街居然还有。我想,应该是国际大都市需要一些承载市民记忆的老物件来增添城市的气质吧。 我小学的时候,城市里还是有很多电话亭的。公共电话亭对小学生的我们像一个娱乐设施,某个豪气的同学拿着电话卡去公共电话亭“消费”,有那种专门点播鬼故事的专线,按分钟计费,几个小学生就捧着一个听筒蹭听鬼故事,被家长知道了免不了要挨一场骂。 电话亭本身就自带一种情怀和历史感,在许多电视电影里,电话亭都是男女主角传达情感的必需品,插入IC卡,话筒里“嘟嘟”的长音,仿佛是那开不了口的想念的最好配音。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