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士尼公主,为什么不受欢迎了?

界面文化|编辑部聊天室

本期主持人 | 张友发 《白雪公主》的滑铁卢成为了最近全球性的娱乐新闻,上映第三周后,目前在中国大陆的累计票房甚至没有破千万,全球票房则为1.44亿,低于市场预期,媒体预测亏损将会达到1.15亿。这部电影从选角到最后上映,一直在不断陷入到舆论风波之中,从女主肤色,主演们的政治立场,甚至小矮人角色不用真人出演,都引起了不断的风波。从《小美人鱼》到《白雪公主》,迪士尼最近对经典作品的改编一直陷入到争议之中,更多元化的卡司并没有带来良好的口碑和票房,也被批评其内核并不新锐。 值得注意的是,该动画系列立项于2016年,恰逢特朗普宣布竞选美国总统。这一时间节点可能反映了美国电影在政治转型期的困境,也就是从身份政治转向孤立主义、民粹主义时面临的摇摆问题。 【本期嘉宾】徐鲁青 潘文捷 王鹏凯 【音频&文字版整理】徐鲁青 周文晴(实习记者) 覃瑜曦(实习记者) 【时间线】 03:01 迪士尼重说童话:伪先锋还是真激进? 14:46 为什么中国不欢迎迪士尼新童话:东西文化语境差异的讨论 16:39 无法形成的普适价值观进一步导致文化讨论脱钩 20:42 中美对于“政治正确”的看法和理解差异 25:10 大众对于文化产品的追求背后,透露着社会现实与其政治主张 34:12 好莱坞与多元化政策的量子纠缠 【本期节目中提到的书籍】 【日】河野真太郎 《战斗公主、劳动少女》 【中】林垚 《空谈》 【本期节目中提到的影视剧】 《小美人鱼》 《白雪公主》 《冰雪奇缘》 《新世纪福音战士EVA》 《星际穿越》 《冰与火之歌》 《甄嬛传》 《黑暗荣耀》 《阿诺拉Anora》 《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 《美国队长》 《哪吒》 《大都会》 《绿皮书》 《大地》 《青蜂侠》 《喜福会》 《摘金奇缘》 《瞬息全宇宙》 《新白娘子传奇》 《芭比》 《小妇人》 【本期节目使用的音乐】 开头:Snow White Returns_Rachel ZeglerHz) , 结束:从心底祈愿_希林娜依高

43分钟
1k+
3周前

从珍·古道尔到今天,我们如何理解动物

界面文化|编辑部聊天室

本期主持人|王鹏凯 月初,珍·古道尔去世在中文世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我们再次意识到,她的人生如何深刻地影响了我们对动物的认识,我们与动物的关系不再是陌生的、居高临下的,而是存在更深的理解和交互。在过去几年,我注意到动物越来越成为当代生活的关键词,很多人开始爱逛动物园,或是观鸟,今年十一假期更是看到网上说非洲坦桑尼亚草原出现大堵车,此外,养猫狗等宠物也成为许多人生活的一部分,包括在学界,伴侣物种、多物种、动物伦理也成为了热门议题。今天的我们如何对待动物,如何理解人与动物乃至自然的关系? 本期嘉宾|丁欣雨 李欣媛 吕一含 音频剪辑|周文晴 徐鲁青 02:50 从被大众媒体塑造的珍·古道尔谈起 05:44 《猩球崛起》中的动物隐喻 08:05 猫猫狗狗表情包代表的人类情绪 11:34 从《阿凡达》反思人与其它物种如何“共生” 13:52 宠物其实是一个现代的发明 16:50 驯养曾描绘成男子气概、单亲、自我孕育的典范行为 20:20 没落的地方动物园完成了青少年的动物启蒙 25:18 海洋馆困住动物,也困住了人 29:40 观鸟反映出人类理想的自然生命形态 31:45 学界近年来流行的“多物种民族志” 开头 1,Djourou_Ballake Sissoko 2,An Ending, a Beginning_Dustin O'Halloran 结束: The Blue Planet_Jacob Shea

37分钟
99+
1个月前

抛下生活去旅行,真的可以解决所有问题吗?

界面文化|编辑部聊天室

本期主持人 | 丁欣雨 正值国庆假期,你们有出游打算吗?虽然这个时间点的出行必然冒着人山人海的风险,但“人群”多多少少是旅途中无法避免的存在。人和人结伴而行,又偶经、结识无数的人,重复日常生活的种种,或者上演只有脱离庸常走在路上才会经历的事。 这段时间刚好在看《花儿与少年7》,几位明星给自己的旅行团取名“七老童心”,其和谐程度让人不禁想到两年前《花少5》“北斗七行”的日子,曾经的“花学”名场面到现在依然历久弥新。人们总爱钻研旅行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流动,不是被drama时刻刺激,就是被美好群像打动,在这些综艺里,关系几乎构成了最大层面的“旅行的意义”。想从近期越来越多的旅行团综出发,聊一聊被远行“放大”的人际交往生态。 本期嘉宾 | 王鹏凯 徐鲁青 音频剪辑 | 周文晴 徐鲁青 02:22 越来越多的旅行综艺与婚恋关系还有陌生人社交结相结合 07:18 旅行提供超出日常生活的空间,让人激发出新的情感 10:35 松动僵持关系的好方法,是在文艺作品里给人物写一场旅行 13:59 公路片“说走就走、解决困境”的治愈叙事有点俗套 20:11 打卡出片让旅行从探索未知变成了预期验证 22:51 社交媒体下的拍照点位即旅行目的地 24:20 想把一切记录存储下来的心态,反倒令人们在旅行中开着小差? 26:13 社交媒体也会改变旅客与当地人的交流

29分钟
1k+
1个月前

在商场蹭空调,去麦当劳打牌:城市空间向谁开放?

界面文化|编辑部聊天室

本期主持人 | 丁欣雨 上班之前还有暑假放的时候,我喜欢在家乡的老城区蹿来蹿去,经常看到近些年才开起来的星巴克里坐着不少老年人,他们大多数人手中没有手机,不会点单更没有饮用咖啡的习惯,彼此也不怎么聊天,但就这样也能在里面待一整个下午。 这段时间看新闻,发现原来这是个一到夏天就在全国各地频繁发生的情况。在山东聊城,还有江西吉安,有网友拍下白发苍苍的老年人扎堆来到诸如肯德基、麦当劳,还有华莱士这样的快餐店蹭凉消暑。他们有的围坐一圈打扑克牌,也有的直接躺倒在座位上睡觉,不仅令网友感到不满,也让商家担忧营业秩序受影响,开始在餐厅用喇叭轮放“这里不是老年活动中心”。 在不同人群的需求随着矛盾的发生而愈发显见的同时,能够充分承载其功能的城市空间却相较来说稀缺且不容易被发现。而且,城市里某个空间的“用法”也通常是模糊有弹性的,其中存在着消费商业、公共民生各个逻辑之间的协商与平衡。比如当服务于年轻化客群的连锁饮料店占据街边铺位,大型商场拔地而起代替广场空地,从前给市民们休闲娱乐的市集成了更多提供给游客观赏的古镇时,一些人群成了这些空间的“主人”,而另一群人则被视作不够格,得到排斥和驱赶。但他们该去哪里,能去哪里?这一期我们想聊聊城市空间规划与不同人群在其中的处境。 本期嘉宾 | 张友发 潘文捷 徐鲁青 音频剪辑 | 周文晴 徐鲁青 03:06 公共空间是各种群体争夺有限城市资源的战场 05:53 活力四射的老年人和死气沉沉的年轻人 07:01 老年人有改造空间设施的主动性 10:37 老一辈人更适应也更爱靠近人群 14:53 不同品牌的消费空间,给哪些群体提供了公共功能? 21:21 连锁品牌的冷漠与安全感,独立门店的熟络与压迫性 30:17 互联网企业成了公共性与商业性互相纠缠的一体 37:57 在城市商业布局中的眩晕与迷失 39:25 空间排斥人群,又向特权敞开 本期使用音乐: Public Space_Jake Euston 不开的唇_赵雷 三里屯的夜_赵雷

46分钟
19k+
3个月前

文科的盛行有一种经济上行时期的美

界面文化|编辑部聊天室

本期主持人 | 潘文捷 2025年3月,复旦大学宣布将文科招生比例从原来的30%-40%降至20%,随后,华东师范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高校也相继调整学科布局。大学中发生的变化影响到了中学教育。“真实故事计划”的《高中文科老师,开始无人可教》一文就指出,近年来,文科生能填报的志愿越来越少,导致上线难度越来越高。直观的难易对比推动了大量学生“弃文从理”。许多家长也因毕业后就业问题要求学生报理科。例如一位家长就这样说:“同样在大厂上班,学文科的毕业生年薪只有四五十万,而理科毕业生能拿到年薪百万。” 00:48 文科生的偏见:成绩差的学生选文科? 03:08 应试教育对文理科偏见的影响及优质教育资源分配不均 07:32 理工科与文科在中国历史与现实中的地位变迁 11:52 文科班和理科班的性别差异及其影响 18:14 中国文科招生比例不断缩减的原因 23:13 高校经营性质与文科院系的经费危机 27:41 大学教育的市场化导向 29:55 文科教育的启蒙价值与现实矛盾 33:16 精英学生的专业选择与社会阶层的关联 41:42 文科教育与AI技术的未来挑战 47:30 文科与理科在技术变革中的批判与协作 这是这次音乐: 开头:胡桃鉗組曲_花之圓舞曲 - 柴可夫斯基 结尾:降B小調第一號鋼琴協奏曲 - 柴可夫斯基

51分钟
2k+
4个月前

为什么是labubu?从玩具到成年人的情绪投射

界面文化|编辑部聊天室

本期主持人 | 徐鲁青 毛茸茸,眼神精怪、有点生气,相比过去精致、甜美的“可爱”玩偶标准,Labubu看起来不太讨好,却在最近火爆了起来。 2024年4月,blackpink成员Lisa拿着一只Labubu出现,意外成为推动它出圈的事件。很快,Labubu在泰国和整个东南亚掀起风潮,相关产品销售迅猛。同年,泡泡玛特披露《The Monsters》系列上半年销售额达63亿元人民币,成为该公司最具商业价值的系列之一。 Labubu的“艺术价值”也开始被放大——今年6月北京永乐拍卖会上,一件真人比例的 Labubu艺术品拍出108万元人民币,总成交额达到373万。 为什么是现在?为什么是它?这次聊天室,我们聊聊labubu的走红,潮玩的文化逻辑,以及成年人的情绪消费。 【本期嘉宾】潘文捷 丁欣雨 王鹏凯 【音频&文字版整理】徐鲁青 周文晴(实习记者) 【时间线】 3:00 掏空lisa钱包的labubu 6:06 more than human——玩偶带给我们的情绪陪伴 8:50 妖怪投射了我们想要捣蛋的欲望 12:30 labubu刚刚好的是,一种无伤大雅的叛逆感 15:30 潮玩充满随机性,艺术也是如此 19:20 新时代的IP,不靠故事,靠重复 24:19 从商品到艺术品,以及从艺术品到商品 26:31 盲盒是怎么让大家分泌多巴胺的? 27:50 我们为何如此容易上瘾? 本期配乐: 开头:A Story in Macau_金培达 结束:LABUBU之歌_LABUBU

32分钟
1k+
4个月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