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rx关雅荻:电影节是场狂欢,给你一种日常不具备的时空感受

周末Talk

在这个秋老虎猛烈的初秋,“电影节”高频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 前有辛芷蕾在威尼斯电影节上拿下影后,现在,釜山电影节也传来好消息:舒淇凭借自编自导的电影《女孩》,获得釜山电影节最佳导演。这几天,第九届平遥国际电影展也在平遥古城如火如荼的展开。 借此机会,我们邀请到btr和关雅荻,一位是资深影评人,一位是电影从业者,他们从各自的角度和我们一起聊聊电影和电影节的那些事儿。 btr&关雅荻观影清单: 阿莫多瓦《隔壁房间》 帕纳西《这不是一部电影》 潘佩罗小组《迷雾中的她》 挪威导演尤霍·库奥斯曼恩《无声三部曲》 《香港四径大步走》 《窗外是蓝星》 潘佩罗小组《花》 《F1:赛道风云》 分享嘉宾: btr,生活在上海的作家、译者和艺术评论人。出版有《银盐落定》《迷你》《意思意思》《上海胶囊》等。译有伍迪·艾伦《毫无意义》、保罗·奥斯特《孤独及其所创造的》《冬日笔记》、阿巴斯·基阿鲁斯达米《樱桃的滋味:阿巴斯谈电影》等。播客「上海胶囊」「Encounter」主播及微信公众号「意思意思」主理人。 关雅荻,国内资深电影制片人、全球超马越野赛跑者、“跑出勇气”创始人。 曾先后参与制作、宣传发行《西风烈》、《黄金大劫案》、《边境风云》等多部院线电影。

68分钟
99+
1个月前

叶锦添x施瀚涛x令狐磊:在时间的游戏里造梦

周末Talk

2025年7月19日,艺术家叶锦添在 ZiWU 誌屋,与策展人施瀚涛和主持人令狐磊展开了一场围绕摄影与时间的深度对谈。 就如主持人令狐磊在对谈开场所讲:张园是上海第一家对华人放映的电影院选址,叶锦添是香港电影黄金时代的见证者、是华语电影上里程碑式的人,在中国电影120周年之际,张园YuanLink举办这场《平凡》摄影展意义深远。在这样的背景下,对谈以摄影展《平凡》为切入口,逐渐延伸至叶锦添数十年来对于“影像”与“时间”的持续探索与思考。 我们记录下这场深度对谈的全过程,分享给大家。 2:24 展览资讯——叶锦添老师同期在全过3地举行展览:上海张园YuanLink摄影展《平凡》,深圳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镜子宇宙:叶锦添个展》,湖南博物院《对视——湖湘文化与叶锦添新东方美学的时空重构》。 3:21 张园见证中国电影史。在张园办叶锦添摄影展《平凡》意义非凡 5:02 叶锦添:一开始走上摄影之路是因为羡慕会拍照的哥哥朋友多;后来因为自己会拍照,成为了学校最吃香的人。 8:19“我曾经只欣赏战地记者的照片。对我影响很大,我希望追求一个真实的时间的感觉。” 叶锦添YuanLink《平凡》展览导览: 9:40(50)在《胭脂扣》现场拍张国荣和梅艳芳 “时间永远是在重叠的,我们看到的世界永远是好多个时间重叠在一起。你注意哪个东西,哪个东西就会出来” 13:00 因为拍照,和王祖贤成为好朋友 14:10 在《人在纽约》片场拍张曼玉 14:55 《霸王别姬》张国荣试妆 15:33 拍初出茅庐的林嘉欣,拍了整整两天,在小酒馆里捕捉到一个真实的她 “我拍东西不要预定的,我喜欢拍到一个我觉得真实的层面” 16:33 拍不一样的桂纶镁 “我到最后在确定我的摄影作品的时候,我永远都希望那个人不在他单一的状态,它的东西是呈现一种不确定性,怀着更深的情感” 18:13 在川端康成的故居拍到穿着60年代和服的歌剧演员 22:01 在巴厘岛拍湖面。这是需要去YuanLink展览现场去看的一张照片,会看到很多层次。比起摄影,更像油画 “你拿起相机摄影的时候,你是敲开了时间的门......当摄影到某个程度,你心里面想什么都会看得见,很好玩。我的摄影我从来不控制,我没有能力去控制它,我只能发现它,我把那些东西同时融在一个空间,而我没有办法拥有它,它都是有生命的,最重要是把那个现成的生命在胶片里面流传下来,所有人你仔细看它,它都还是一个活生生的瞬间” 25:20 拍巴黎公交车上的男人 “玛格利特的超现实主义里含有一种参悟,经过时间穿越的参悟” 29:30 施瀚涛:叶锦添老师的摄影让我有一种回归到照相机跟你的关系、拍摄行为跟生活和思考的关系上。在他的摄影作品里,时间性更深入 33:55 叶锦添老师的街头摄影让我们思考超现实主义根本性的东西:在现实世界之外有没有另一个现实 36:00 叶锦添老师的摄影和电影很像,都给我们造梦。它更像是一种想象的东西,超越平凡现实的世界 45:10 叶锦添:艺术家无法归类,至少我对这个东西一直不太清楚,我自己每分每秒都在变 48:52 叶锦添:这个世界有几万个纬度。我试图是找寻一种更真实的,对我来讲更自然的状态去描述艺术。我将自己的感受转化成视觉语言 58:20 就像福楼拜写包法利夫人,其实创作的还是他自己。好的艺术家是让你讲不出的东西,或者说普通人讲不出的东西他能够表达出来。普通人在一个空间里面还没有来得及反应出来的时候,摄影艺术家把它拍下来 64:40令狐磊:《镜子宇宙:叶锦添个展》展览中的杂志墙很值得一看。叶锦添:杂志是希望去把一些东西立在我们的时间的桌子上,让人家去感觉它是重要的 74:45 叶锦添的“精神DNA” 80:08 观众提问:撕拉片大火,00后也推崇胶片摄影。所以“胶片复兴”真的存在吗? 叶锦添:新的技术、新的生活可以让我们看到新的世界。现在有人依然喜欢书法、依然喜欢胶片,但是他们追求的是另外一个东西。 91:05观众提问:你觉得合作下来,不同年代或者说不同地区的一些演员,他们有一些什么最大的不一样?

99分钟
99+
3个月前

吴越x邵忠xMike栾轩:揭秘“路易号”巨轮背后,他们讨论AI、城市与人

周末Talk

路易威登带来的“路易号”巨轮在上海在这个夏天掀起一道巨浪,无论是线上或褒奖或争议的讨论,还是线下日夜不停的人流,巨轮所在地兴业太古汇已经成为上海最热门地标。值此之际,超媒体集团和兴业太古汇香港兴业中心的38楼 TERRA 携手推出一系列深度对话沙龙TERRA+ TALK,定期邀请各领域的顶尖专家和创新者,通过与行业领袖对谈,合作输出高质量且专业的内容。 在上周,TERRA+ TALK第一期主题为“智能共生:AI重塑城市生活与商业未来”分享论坛成功召开。《周末画报》出版人、超媒体集团商业策划总监令狐磊先生担任主持,来自路威酩轩集团⼤中华区总吴越先生,资深出版⼈、专栏作家、超媒体控股董事会主席、CEO兼⾸席内容官邵忠先生和Emerge创始人栾轩先生作为嘉宾,大家在上海最热门的地标、讨论最热门的AI与城市的话题,真知灼见引发全场共鸣。分享论坛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嘉宾们不约而同的给出同一个观点:技术演进是不可逆转之进程,人工智能必将突破人类既往认知的边界,然而正因如此,人类的情感和想象与城市历史文化将变成未来世界的核心价值。 我们记录下当天论坛的全部内容,分享给大家。 02:44 AI让我们认识到,我们原以为不能自动化的东西,比如创造力,逐渐变成了一个可以被自动化的东西 5:03 创造性和与众不同来源于“边缘” 09:22 个人AI可以实现“数字永生” 12:22现象级“路易号”的出现源自人的想象力 18:23 AI是类似互联网一样的重大的变革,而且是upgrade级的 21:28 会思考和想象的Midjourney 23:01 AI可能和人很像,不喜欢洗衣服洗碗 32:33 《2049:未来10000天的可能》中预言,在未来没有真实 37:41 聚人,才能产生时尚的可能性 41:13 假如未来什么都是假的,我们可以有哪些机会? 45:09从“杭州六小龙”引发的猜想:城市文化密度将成为AI时代的核心价值 54:06 观众提问:AI对什么样的创新是有帮助的? 54:56 邵忠:目前来说,AI还谈不上创作。判断和主导大局靠人,AI只是帮助我们执行 56:16 吴越:AI能取代的不是创新,是套路。真正的创新是没有方法论的。 59:25时尚的创新不是科学,是一种难以言表的感觉。 60:52 Mike栾轩:如果我们把AI当成工具,人是不能摘出去的变量

63分钟
99+
3个月前

与用中文写作的意大利青年亚历的一次对话:“一场梦”的漂泊与书写

周末Talk

《我用中文做了场梦》的作者来自意大利的亚历,他原本是来中国学习电影的,却意外地,以中文写下了自己的第一本书; 语言曾被视作他与表达之间的障碍,但他却用“外语”贴近了灵魂,用文字建立起连接。从米兰到上海,从“外国人”到写作者,亚历带着他的书穿梭于不同城市与身份之间。本期周末Talk记录下了亚历与《生活月刊》编辑陈爽在ZiWU誌屋聊写作、旅居、以及人与人之间“真实的连接”。 在中国, 亚历变成中国大地上的一个游荡者,不断转场、体验,与人连接。亚历用中文写作,在一个非母语者使用者那里,中文更返璞归真和幽默的一面。这一切看似是一个“意大利小伙看中国”的故事,但亚历却说:“我不是来解释中国的,我只是想分享一些体验。”我们习惯读中国人写异国漂泊,而这次,看一个外国人写在中国的生活,反倒多了一些新鲜感。 这一路的漂泊如梦似幻,有人将写作视为天赋的展现,而亚历在其中选择走向另一个方向:不是如何写得漂亮,而是如何在迷茫的时候,依然愿意纪实。他的书没有宏大叙事,这种诚实,只是他对写作最本质的理解。聊书、聊生活,也聊那些还未来得及写进书里的碎片。不需要学过写作,只要你曾经对生活疑惑过、彷徨过、热爱过,就一定能在这本书里找到一些影子。正如《我用中文做了场梦》这个名字,这是一段持续进行的旅程——我做了一场梦,这个梦,是用中文写下的。 00:30 特调开胃酒“烦躁的米兰人” 亚历给Ziwu餐厅特调取了一个名字叫“烦躁的米兰人”,还为之撰写了一个微型小说:一个满脑都是 KPI 的米兰男人,出差到上海,在酒店孤独的夜晚,坐在大堂吧台回复总部的邮件。漫不经心地点这一杯,津巴利熟悉的苦味遇上陌生东方国的烈酒,据说喝了几下,他关上了电脑,去享受生活了。 04:20《我用中文做了场梦》书名的由来 “我就想了一个自己的一种感觉:在中国这些年的生活很多时候是一种偶然性,或者说一种随机性......我的生活有点像即兴表演一样,就是生活给你了什么,你就是接受它然后跟它走,会有点像梦里面一样,不是顺着逻辑,而是非常的随机性的,给你带来不同的人物和场景的切换。” 06:44 结识中国的独立书店,找到久违的跟真实的人的链接感 亚历自己成为了自己的经纪人,在小红书上找书店给去年发行的书《我用中文做了场梦》做分享会活动。和之前出版社安排的宣传不一样,来找到他做分享的更多的是独立书店。与独立书店主理人们的接触让他找回来那种久违的、跟真实的人的链接。 17:02 写作俱乐部 “我只是把他们连接到一起的文字中介,我找到了自己在这座城市的位置,在一个客厅给一些可爱的人倒酒,听他们讲一些自己的事情。办写作俱乐部是我到中国以来感觉最像在家里的时候。” 27:54旅居生活的快乐与局限 流动的生活让亚历更渴望稳定的、扎实的生活体验 40:37 一些对“稳定生活”的尝试和体验 在青岛做2个月代课老师,在另一个老师的房子里过他的生活;在河北小县城做3个月群演演员,与当地人“惊险对线” 46:33 用一种外来视角看曾经意大利的生活 “我回到他们的生活里,有点像你开始看一场电影,然后你离开了,可能错过了五六十分钟再进来,这样的感觉......你没有观察那个过程,所以其实你有很多是连不上的。” 50:42 写作的意义 “写作是跟自己的一种相处,就是跟自己的一种对话......需要写作来表达一些我平时生活中没有的情感或者说情绪......针对自己的内心的一个艰难,可能只有通过写作才能延伸,让别人也进入你这个内心的世界......它是一个我唯一一个或者说最能够跟他人在情感上产生连接的一个方式。” 53:43 “你在用什么语言思考,你就是在用什么语言写作” 写在中国发生的事情,用中文写作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就像做菜,你冰箱里有什么你就用什么;但是如果要用中文讲述小时候在意大利发生的事情,那就需要翻译,这时候反而是更困难的。 Alessandro Ceschi (亚历) 意大利籍,现居中国。本科主修传媒,曾任体育记者与纪录片导演。2016年来到中国,就读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硕士。疫情期间以中文写作在豆瓣走红,作品被多家媒体报道,现专注于非虚构创作与跨文化叙事探索。 《我用中文做了场梦》是意大利青年作家亚历(Alessandro Ceschi)用中文记录自己在中国六年生活经历的非虚构文学作品。 2016年,23岁的亚历离开意大利,来到中国北京电影学院学习导演,期间参与了广告拍摄、电影群演等多种工作。 他从零开始学习中文,并在豆瓣上撰写日记,与不同地区的人交流,深入体验中国的广阔与多样性。该书于2024年7月由文汇出版社出版,并获得豆瓣2024年度图书奖、《南方都市报》年度十大好书等多项荣誉。 意大利文学译者陈英表示:“亚历的文字给人带来全新的阅读体验,在讲述上也打破了某种隔绝,这本身就是一个语言奇迹。”

61分钟
99+
5个月前

从金城武和MUJI的双向奔赴聊起,我们讨论何为“感觉良好的生活和社会”

周末Talk

这是一个一不小心就“用力过猛”的社会:社交网络催生两极分化式站队,消费主义打造出"精致羞耻"的画地为牢,情感淹没在流量时代的极端叙事里——生活仿佛一根被拉拽的橡皮筋,我们眼见着所谓的“意义”在某个瞬间断裂。此时,《MUJI無印良品2024可持续发展回顾》提出的“感觉良好的生活和社会”仿佛一剂软化剂,抚摩在紧绷的橡皮筋之上:感觉良好,这样就好。 在世界地球日来临之际,“周末Talk春季档”播客特别邀请到MUJI無印良品可持续发展负责人余江雪与主持人雅静对谈,一同解读MUJI如何营造感觉良好的社会和属于每个人的感觉良好的生活。 00:25 MUJI和金城武的视频带火了男神同款“汉麻系列” MUJI对汉麻素材在服装产品中的专研由来已久,在中国,汉麻有数千年的种植历史。汉麻本身除了有很高的经济价值之外,汉麻在生长过程中节水减碳,也是一种低负荷的环保植物。这个来自黑土地的自然力量,已经被MUJI编织进舒适的服装中,为人们快节奏的都市生活,带来一份来自大自然的惬意与松弛。 05:32 MUJI海洋再生OBP系列的故事 MUJI追求的人、自然与物的理想共生关系充分体现在OBP系列上:是使用趋海50公里海洋废弃物制成,而且其手编包单品还是用了出自山东平度村的非遗手工艺。 10:48 MUJI的可持续概念店的秘密 19:00 在MUJI工作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余江雪是在MUJI工作十年的“老MUJI”人,但她不是个例。在MUJI,始终践行人本主义。 24:06 MUJI践行的公益环保活动 27:10 MUJI上海可持续办公室 30:20 MUJI,感觉良好,这样就好 “感觉良好”是一种刚刚好,是虚怀若谷的自然而然,这种“这样就好”正是MUJI想传递给大家的

34分钟
3k+
6个月前

中国“最老二次元”闫宝华:有热爱的人不变老

周末Talk

周末Talk春季档之“换然主义行动书” /世界破破烂烂,善意缝缝补补。小行动,大影响,小善意,大改变。点滴温暖汇聚城市心脉,让每一次举手之劳都成为改变未来的涟漪/ “周末Talk春季档”围绕“换然主义行动书”主题,特邀主持人雅静对话四位跨界行动者,从环境保护、弱势关怀、可持续经济、社会时钟四个维度,拆解善意,哪怕微小,亦可以在现代社会汇总流动、生长,对我们当下和未来的生活造成深远的影响。 VOL05. 闫宝华曾是《北京卡通》的主编,作为中国最早一批从事动漫行业的人,经历了这本动漫杂志从成立到兴盛,又到结束的二十多年岁月。退休之后,她在曾经的粉丝猫牧师的建议下,在社交媒体分享了自己对上新二次元番剧的想法,一鸣惊人。之后她通过直播和短视频的方式,在网络上跟年轻人分享自己对动漫故事的理解。 闫宝华的出现打破了人们对二次元的偏见,她不仅让二次元这一小众爱好被更多人理解,也为老年人如何生活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本期“周末Talk”邀请闫宝华做客播客间,与主持人雅静隔空线上交流,分享的自己永远热爱、永远年轻的故事。 00:59 最老二次元 作为《北京卡通》主编,闫宝华可以说是中国第一代接触二次元的人。 06:25“如果有一天我老年痴呆了,是不是就没人记得《北京卡通》?” 闫宝华因为喜欢二次元,和《北京卡通》的粉丝猫牧师一同开启了直播尝试,在社交媒体走红。可以在自己热爱的领域发光发热是很幸福的事情,但是更让她感觉欣慰和有动力的是,因为她的努力,《北京卡通》被更多人拾起并且记住。 13:04 “我和年轻人的沟通方式是真诚” 闫宝华分享自己内容“秘诀”:“要自然,要真诚,要真的是那种你愿意沟通、愿意交流的姿态,而不是说我们高高在上。” 21:20对女儿的教育之道 因为女儿上小学的时候身体不好,所以闫宝华几乎没有在女儿的功课上下功夫,甚至还会和女儿一起打游戏。但是,她给女儿提供了非常好的学习环境,家中随处可以拿到书,由此培养了女儿的阅读习惯。阅读对于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 26:10“社会时钟”是有道理的,但是,不能被它框住 你不管在哪个年纪,你都可以干你喜欢的事情。保持热爱就可以保持心气儿,热爱可以让你发光。任何一次尝试和改变都可能让你焕然新生,增加你的生命力,是你不曾预想到的。 30:50 闫宝华的“换然主义” 闫宝华对“换然主义”深以为然,她鼓励我们,也许遇到困难,也许非常不容易,但是突破舒适圈之后,一定会是新生一般的世界。 32:34 想躺平的年轻人可以去看《孤独摇滚》 闫宝华很理解想躺平的年轻人,因为他们确实面临更艰难的社会现实。她推荐大家一部叫《孤独摇滚》的动漫,女主角就是当下典型的年轻人,经过一系列努力,她最后走出来了。 38:05 家长要和喜欢二次元的孩子做朋友 大家不要带有偏见看二次元,二次元圈子是很丰富的文化圈层,家长不能一刀切。作为孩子的监督者,你应该了解孩子的喜好,真诚的与他互动。 本季系列节目感谢前滩太古里的大力支持。 在万物复苏之际,前滩太古里重磅开启“Let’s CIRCLE Well换然好生活”春日季新篇章。以「换」字象征春日的自然能量与新生活力,诠释“自塑新生,启迪他人”的概念主题,通过打造一系列春日季主题特色活动与体验,从生长到绽放,将人、场、域三位一体结合,多维度塑造绿意浓郁的可持续生活故事场。

41分钟
99+
6个月前

蓝丝带在行动|用科学传递力量,用爱守护皮肤健康

周末Talk

正值“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借此机会“周末Talk”特邀主持人雅静对话欧莱雅皮肤科学美容事业部医学总监郑一诫博士和华东医院肿瘤科唐曦医生,聚焦理肤泉“蓝丝带”关爱肿瘤患者皮肤健康的项目,从向大家普及肿瘤聊起,讲述病患通过改善皮肤健康提高生活质量,从而更积极的对待病情、对待生活的故事,呼吁大家关注平时可能被忽视的治疗过程当中可能会带来的皮肤问题。 理肤泉作为一个源自法国的皮肤学级科学护肤品牌,长年深耕前沿皮肤学领域研究。自2022年起,品牌“蓝丝带”关爱肿瘤患者皮肤健康项目正式在中国落地,旨在携手社会各界,共同提升对于肿瘤患者皮肤不良反应问题的关注,并为他们带去切实的关爱与帮助。 “皮肤科学 改变生活”,理肤泉“蓝丝带”一直路上! 01:03 肿瘤≠不治之症 基于医疗水平的进步,肿瘤患者的治愈率逐年上升,如何提高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是关键。 03:47 肿瘤患者趋于年轻化,是真的吗? 肿瘤基本还是老年病。因为我们现在检测手段的进步,肿瘤的检出率在提高,病情发现更早早。 06:09 艰难的全程管理过程 在肿瘤治疗的过程中会产生很多副作用,除了我们大众比较熟悉的不良生理反应,严重的皮肤问题也成为越来越受到重视的不良反应 09:09理肤泉关爱肿瘤病人皮肤健康做了什么? 第一,知己知彼,在超千名医生的样本中做大规模调研,了解常见的皮肤不良反应与医患群体的疾病认知 第二,做科普和教育,提高大家对肿瘤患者皮肤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关注意识; 第三,提供科学的皮肤问题解决方案。 12:25 如何科学缓解肿瘤治疗中的不良反应? 缓解和预防肿瘤治疗过程中的皮肤不良反应总体来说可以从三个角度入手:一是温和清洁,二是皮肤屏障的修护,三是注重防晒。 14:33“面子问题”比大家想象中更重要 皮肤问题往往会在肿瘤治疗过程中被忽视。但其实皮肤问题可以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甚至肿瘤治疗方案 21:07“蓝丝带”在行动 通过调研了解现状;携手专业机构做大众科普教育;建立临床实践,在医院开设多学科门诊,为患者提供皮肤不良反应的诊疗支持 23:53 每个患者都有自己的故事,他们的故事可以反哺给我们能量 病人在治疗过程中的这种勇敢顽强和积极面对给我们所有人勇气和力量。 36:21 预防肿瘤的建议

41分钟
99+
6个月前

Impact Hub Shanghai联合创始人Ruby:理性的人做感性的事,我们靠使命感赚钱

周末Talk

周末Talk春季档之“换然主义行动书”VOL03. /世界破破烂烂,善意缝缝补补。小行动,大影响,小善意,大改变。点滴温暖汇聚城市心脉,让每一次举手之劳都成为改变未来的涟漪/ “周末Talk春季档”围绕“换然主义行动书”主题,特邀主持人雅静对话四位跨界行动者,从环境保护、弱势关怀、可持续经济、社会时钟四个维度,拆解善意,哪怕微小,亦可以在现代社会汇总流动、生长,对我们当下和未来的生活造成深远的影响。 Impact Hub Shanghai成立于2017年,是全球可持续发展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创新平台之一,致力于用商业创新模式践行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旨在一个公平和可持续的世界里,让商业和利润为人类和地球服务。 周末Talk本期对谈嘉宾是Impact Hub Shanghai联合创始人Ruby,她自称是一个严谨的理性主义者在做一件感性的事情。作为一个和钱打交道的人,赚钱是很重要的事,但是推动她和合作伙伴们持续前进的,从来都是不约而同的发自心底的使命感。 02:25 Impact Hub Shanghai是做什么的? Impact Hub Shanghai的核心工作:支持创业者,和产业方协作、联动资本方,对话公众。 06:12环保冷知识:废弃瓶子如何处理会更好 废弃物重新利用的想法很好,但是如果考虑到它后续的回收循环,其实保持它的原始状态更好。 08:06 变废为宝,以回收废料为原料的产品价格会更贵吗? 不能一概而论,对于品牌方来说,原材料成本占终端产品售价比例影响不大。消费者的选择才是品牌会改变使用原材料的最大推动力。 14:23 Ruby创业心路历程 因为同理心开始关注公益,走上可持续领域的道路。从做咨询到创业,只是为了可以更加深度的参与项目,更加直接的解决问题。 19:56 在我们这行,比起赚钱,情怀更重要 Ruby:我们做这么好的事情不是奔着钱去做的,但是我们会开玩笑说,我们的事情一旦做成,钱是自动生成的。 20:30 Impact Hub Shanghai选择投资项目的评价标准 “颠覆式创新”,更多是“微创新”和“微迭代” 27:12 行业越来越好了 变好的趋势不是做可持续发展的企业越来越多,而是企业从事可持续发展的工作越来越深度。 29:29 最有韧性的可持续创业者都是受mission驱动的 31:00 一个有趣的问题:投资的钱从哪里来? 32:30 在地化很重要,在东南亚取得成功的创业项目速食面在中国行不通 38:10 不要过度美化可持续理念 拥有环保可持续理念不是人们消费、生活习惯改变的唯一驱动力。 40:08 快乐的有(自行)车生活 Ruby:我一直在测算我要骑够多少公里,它的碳排才能够抵消我买这辆自行车本身的这个行为。 43:32 长期主义的动力 Ruby:比起物质上的满足,我更喜欢内心的满足感和价值感,家人和朋友的正向反馈对我很重要。 45:58 给可持续创业者的建议:做感性的事的时候一定要立足现实 50:05 共创world X.0 Ruby:我们小时候做数学题x是我们要求解的那个对点,其实这个世界也一样。我们在做可持续发展的事情,其实是要为我们自己去求解。我们今天的投资决定了我们明天生活的世界,我们今天消费决定了我们明天的消费世界,其实对于每个人来说它都有一个答案,甚至是一个标准答案。所有人都希望进到一个更美好的世界,但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为这个更美好的世界去做非常多行动和行为。 本季系列节目感谢前滩太古里的大力支持。 在万物复苏之际,前滩太古里重磅开启“Let’s CIRCLE Well换然好生活”春日季新篇章。以「换」字象征春日的自然能量与新生活力,诠释“自塑新生,启迪他人”的概念主题,通过打造一系列春日季主题特色活动与体验,从生长到绽放,将人、场、域三位一体结合,多维度塑造绿意浓郁的可持续生活故事场。

53分钟
99+
6个月前

LiLi Time主理人章莉莉:打造上海“最美”咖啡馆

周末Talk

周末Talk春季档之“换然主义行动书” /世界破破烂烂,善意缝缝补补。小行动,大影响,小善意,大改变。点滴温暖汇聚城市心脉,让每一次举手之劳都成为改变未来的涟漪/ “周末Talk春季档”围绕“换然主义行动书”主题,特邀主持人雅静对话四位跨界行动者,从环境保护、弱势关怀、可持续经济、社会时钟四个唯独,拆解善意,哪怕微小,亦可以在现代社会汇总流动、生长,对我们当下和未来的生活造成深远的影响。 VOL02. 咖啡,是刻进上海城市的血液里的东西,作为全球咖啡馆数量最多的城市之一,咖啡馆在上海卷出了花。即使在这样的环境下,LiLi Time依然称得上是上海咖啡馆中独一无二的存在,它也是中国大陆首家获得共益企业(B Corp)认证的咖啡馆。在“换然主义行动书”第二期,我们邀请到LiLi Time的品牌主理人章莉莉,一起聊一聊从一杯咖啡传递出来的暖与爱。 02:03 LiLi Time咖啡店是一家社会企业咖啡店 LiLi Time聘用特殊人群做员工,包括聋人、自闭症患者、脑瘫以及唐氏综合征患者,咖啡店只用纸质传统菜单点单,不做线上预定和外卖。 04:46聋听文化,从一个称呼开始的尊重 “听人”指正常人,“聋人”指听不见声音的人。听人和聋人的概念就像法国人和意大利人一样,聋人有自己的语言,他们之间可以正常交流,只是正常人看不懂。 08:30 LiLi Time的“前世今生” 11年前的社区咖啡店被一张纸条改变了命运 13:30 聋人咖啡师 LiLi Time的聋人咖啡师都是通过SCA国际认证考试的咖啡师,没有去考专为聋人设定的咖啡证资格考试,就是为了给他们自信,让他们觉得自己和正常人一样。 (ps:SCA认证是全球咖啡行业最权威的认证之一) 19:43 使命感让我重头再来 在中国有2800万以上的聋人,和上海场长居住人口差不多,就相当于你在上海,你目之所及的每个人都是聋人。 25:00 LiLi Time园子店想做一个“城市节奏转换器” 前滩太古里邀请LiLi Time入驻。LiLi Time想在快节奏的城市生活中,用聋人咖啡师面对面的服务让你慢下来,让你“看见”。 35:25 挑战世界级难度,和心智障碍群体一起工作 对于心智障碍人群,挑战最大的其实是托举这些孩子的家庭,他们在精神和物质上都饱受压力。所以在针对心智障碍患者的LiLi Time Angel天使店里,员工不只是自闭症患者,还有患者的妈妈。 40:15“三所有精神” 在LiLi Time,每个人都要有“三所有精神”:所有人向所有人学习,所有人服务所有人,所有人支持所有人。不管你是听人,你是聋人,你是自闭症,你是唐氏,我们就在这个地方,我们一群人在一起,我们彼此学习,彼此陪伴,然后彼此成长。 51:35打造上海“最美”咖啡馆 LiLi Time因为特殊群体员工的存在,它就是一个纯净、简单的小世界。它要做上海“最美”咖啡馆,不只是外表上的,更是精神上的,在这里,可以给你感受到最美好、最善良的品格。 55:30 怎么样才能被更多人看到? LiLi Time不只是一家咖啡店,也要做一个可持续生活方式品牌。在这里,大家是伙伴,一同秉承信念,共创商业价值,共创社会价值。大家变得更好,社会才能变得更好。 本季系列节目感谢前滩太古里的大力支持。 在万物复苏之际,前滩太古里重磅开启“Let’s CIRCLE Well换然好生活”春日季新篇章。以「换」字象征春日的自然能量与新生活力,诠释“自塑新生,启迪他人”的概念主题,通过打造一系列春日季主题特色活动与体验,从生长到绽放,将人、场、域三位一体结合,多维度塑造绿意浓郁的可持续生活故事场。

59分钟
99+
7个月前

地球一小时&世界水日|每一个理想主义的背后都是Work Work Forever

周末Talk

周末Talk春季档之“换然主义行动书” /世界破破烂烂,善意缝缝补补。小行动,大影响,小善意,大改变。点滴温暖汇聚城市心脉,让每一次举手之劳都成为改变未来的涟漪/ “周末Talk春季档”围绕“换然主义行动书”主题,特邀主持人雅静对话四位跨界行动者,从环境保护、弱势关怀、可持续经济、社会时钟四个唯独,拆解善意,哪怕微小,亦可以在现代社会汇总流动、生长,对我们当下和未来的生活造成深远的影响。 VOL.01 今年WWF倡导发起的民间公益活动“地球一小时”正值3月22日,也是世界水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上线了“换然主义行动”第一期节目,由主持人雅静对话WWF上海区域项目总监王倩。 00:52 生日礼物 雅静:我第一次知道WWF是因为收到一份“熊猫领养证书”的生日礼物 03:29 从爱管闲事到专业公益人 王倩:2008年,我从一个工程师变成公益人。2008年也因为南方雪灾、汶川地震的事件,被称为“公益元年”。 12:50 在NGO工作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WWF也是work work forever,也是working women foundation,也是work with family。 16:30 先触达再改变。 “地球一小时”最深入人心的是“熄灯一小时”,其实是有意设计的传播活动,是邀请大家“为地球献出一小时”。 22:40保护冰川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有什么联系? 今年“地球一小时”刚好也是“世界水日”,今年的主题是“冰川保护”。 26:27 湿地是地球之肾,城市里就有无数“湿地生态系统”。 “生命长江”是WWF在中国最长的流域保护项目,连续超过20年,核心包括保护湿地生态系统。 36:09 我们选择一种消费就是选择一种生活方式 王倩: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说“地球一小时”这样的活动就是一个开始,它希望你能够先去理解这个事情,进到这个体系里边,然后去理解我们应对气候变化,应对自然丧失的这样一个工作的这样一个原因,然后参与进来。勿以善小而不为。 41:20 白鲟灭绝 灭绝的时候才是大家认识它的时候,这是很悲哀的事情。我们不应该让这样的事情继续发生。 善者多福。散播善意,投资明天,只要有所行动,永远不会太小,永远不会太晚! 本季系列节目感谢前滩太古里的大力支持。 在万物复苏之际,前滩太古里重磅开启“Let’s CIRCLE Well换然好生活”春日季新篇章。以「换」字象征春日的自然能量与新生活力,诠释“自塑新生,启迪他人”的概念主题,通过打造一系列春日季主题特色活动与体验,从生长到绽放,将人、场、域三位一体结合,多维度塑造绿意浓郁的可持续生活故事场。

46分钟
99+
7个月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