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三为您分享脑科学、认知科学与AI驱动科学的最新突破。 本期包含五个让你重新认识自己的研究: 00:47 人人生来就会编程? 来源:Journal of Neuroscience (2025), doi:10.1523/JNEUROSCI.0314-25.2025 03:33 饿肚子思路真的更清晰 来源:eLife (2025), doi:10.7554/eLife.99502 06:40 4K or 8K,人眼的极限在哪? 来源:Nature Communications (2025), doi:10.1038/s41467-025-64679-2 10:00 为什么越坚持越上瘾? 来源:npj Science of Learning (2025), doi:10.1038/s41539-025-00373-8 13:32 睡着其实是一瞬间的事儿 来源:Nature Neuroscience (2025), doi:10.1038/s41593-025-02091-1 这期节目,我们看到大脑的许多隐藏智慧:它能复用逻辑网络来学编程,在“微饿”状态下变得更专注,在画质面前揭露人眼的极限,在练习中自动释放“奖励信号”,在入睡时完成一次突变式重启。 我们以为在控制大脑,其实,大脑一直在守护我们。 欢迎加入我们的科学探索社群(wx:NextQuestion_bot) 资讯整理:追问团队 一木、存源 主播粗剪:佳韵 后期精剪:烙茗 BGM:Run Away (prod. by Morrow) 封面:Giselle Dekel
每周三为您分享近期认知科学、神经科学和人工智能等领域的重要突破。 今天我们分享了五个与生命健康和认知科学密切相关的科学发现: 00:50 性格是运动的“向导”?;来源: Frontiers in Psychology(2025), doi:10.3389/fpsyg.2025.1587472 06:07 大脑是“八卦传播引擎”?;来源:Nature Human Behaviour(2025), doi:10.1038/s41562-025-02241-2 10:23 轻断食竟是把“双刃剑”?;来源:Nature Communications(2025), doi:10.1038/s41467-025-60542-6 13:27 情感虐待削弱身体信任感;来源:Nature Mental Health(2025), doi:10.1038/s44220-025-00456-w 19:04 女性为什么是阿尔茨海默病的“重灾区”?;来源: Science Advances(2025), doi: 10.1126/sciadv.adt9243 本期节目探讨性格与运动、大脑传播机制、轻断食影响、童年创伤及女性大脑健康,揭示科学对生活的深远影响,助我们理解自身与世界的联系,用知识守护健康与幸福。 欢迎加入我们的科学探索社群(wx:NextQuestion_bot),获取更多独家内容!也欢迎大家的来信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资讯整理:追问团队一木、存源、雨飞 主播粗剪:佳韵 后期精剪:烙茗 BGM:Run Away (prod.by Morrow) 题图:SlideFactory - Presentation Design Studio
每周三为您分享近期认知科学、神经科学和人工智能等领域的重要突破。 今天我们分享了五个与生命健康和认知科学密切相关的科学发现: 00:50 邪修的大脑原来是这样的?;来源: Neurobiology(2025), doi:10.1016/j.conb.2025.103020 04:23 朋友行为能否同步?;来源:Neuroscience(2025), doi:10.1523/JNEUROSCI.0073-25.2025 8:18 压力下的战斗或结盟;来源: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2025), doi:10.1073/pnas.2502257122 10:52 食用油与头痛有什么关系?;来源: Neurotrauma(2025), doi:10.1089/neu.2025.0126 14:47 微型舰队巡航治癌;来源:Science Robotics(2025), doi: 10.1126/scirobotics.adp3593 从"骗"大脑高效学习到好友间的神经同步,从压力激素的分工奥秘到食用油调控头痛——科学揭示:当我们理解身心运作的精密法则,便能驾驭学习、社交与健康。而血管中巡航的微型舰队,正将科幻医疗照进现实。 欢迎加入我们的科学探索社群(wx:NextQuestion_bot),获取更多独家内容!也欢迎大家的来信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资讯整理:追问团队一木、存源、雨飞 主播粗剪:佳韵 后期精剪:烙茗 BGM:Run Away (prod.by Morrow) 题图:Create Yourself
每周三为您分享近期认知科学、神经科学和人工智能等领域的重要突破。 今天我们分享了从个人行为到社会关系,从生活哲学到生物学基础的科学发现: 00:55 “犯错游戏”区分三类人?;来源: Communications Psychology(2025), doi:10.1038/s44271-025-00284-9 04:48 高质量倾听的情感密码;来源:Emotion(2025), doi:10.1037/emo0001555 07:54 美好生活的第三条道路;来源: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2025), doi:10.1016/j.tics.2025.04.002 10:00 大脑也有"指纹"?;来源:Science Advances(2025), doi:10.1126/sciadv.ads7544 12:59 性别其实是枚“略有偏重的硬币”?;来源:Science Advances(2025), doi: 10.1126/sciadv.adu7402 从熬夜难改的脑科学根源到倾听创造的情感魔法,从追求心理丰富性的新人生范式到大脑指纹的生物学独特性。本期揭示了理解行为背后的深层机制,能让我们更理性地接纳自我差异,更主动地设计人生体验。而生育性别倾向的研究,则提醒我们放下执念,珍视生命本身的独特馈赠。 欢迎加入我们的科学探索社群(wx:NextQuestion_bot) 资讯整理:追问团队一木、存源、雨飞 主播粗剪:佳韵 后期精剪:烙茗 BGM:Run Away (prod.by Morrow) 题图:WZMZ
每周三为您分享近期认知科学、神经科学和人工智能等领域的重要突破。 在今天的这一期节目里,我们穿越了从感觉到未来的时空,重新丈量了我们与自己身体的距离。 00:53 凉爽竟然有专属VIP通道?;来源:Nature Communications(2025), doi:10.1038/s41467-025-61562-y 05:47 衰老倒下的第一枚骨牌;来源:Cell(2025), doi:10.1016/j.cell.2025.06.047 09:26 教育可以对抗大脑衰老吗?;来源:Nature Medicine(2025), doi:10.1038/s41591-025-03828-y 14:21 被压力拆散的“想要”与“喜欢”;来源:Neuroscience & Biobehavioral Reviews(2025), doi:10.1016/j.neubiorev.2025.106135 18:20 超声波让人也能“冬眠”?;来源:Nature Metabolism(2025), doi: 10.1038/s42255-025-01345-3 从解码凉爽的神经VIP通道到揭示30岁血管的衰老警报,从打破"教育保脑"迷思到暴食重塑大脑的真相——本期科学发现提醒我们:理解身体精密机制,方能掌握健康主动权。而超声波诱导冬眠的突破与三十多年冷冻胚胎的奇迹,共同拓展了人类对生命边界的探索极限。 欢迎加入我们的科学探索社群(wx:NextQuestion_bot) 资讯整理:追问团队一木、存源、雨飞 主播粗剪:佳韵 后期精剪:烙茗、江南 BGM:Run Away (prod.by Morrow) 题图:rollking
每周三为您分享近期认知科学、神经科学和人工智能等领域的重要突破。 今天我们分享了五个与你息息相关的科学发现: 00:49 进食时间抵消肥胖基因;来源:Obesity(2025), doi:10.1002/oby.24319 05:36 睡眠潮汐冲洗脑内垃圾;来源:Neuroscience(2025), doi:10.1523/JNEUROSCI.0381-25 08:50 社交超能力的起源故事;来源:Nature Communications(2025), doi:10.1038/s41467-025-62210-1 14:21 如何科学刷手机?;来源:Scientific Reports(2025), doi:10.1038/s41598-025-09360-w 19:34 超级老人改写衰老宿命;来源:The First 25 Years of the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SuperAging Program(2025), doi: 10.1002/alz.70312. 衰老、疲惫、体重、社交、专注...这些日常困扰并非无解!本期科学发现揭示了身体与大脑的深层智慧:顺应生物钟、尊重睡眠净化、善用屏幕工具、持续概念学习、积极锻炼大脑,就能解锁健康密码。真正的效率与活力,源于理解并养护我们内在的精妙系统,而非对抗本能。科学,照亮智慧生活的可能。 欢迎加入我们的科学探索社群(wx:NextQuestion_bot) 资讯整理:追问团队一木、存源、雨飞 主播粗剪:佳韵 后期精剪:烙茗 BGM:Run Away (prod.by Morrow) 题图:Nermin
每周三为您分享近期认知科学、神经科学和人工智能等领域的重要突破。 今天我们分享了五个科学新知: 00:51 胃——隐藏的“情绪预警器”;来源:Nature Mental Health(2025), doi:10.1038/s44220-025-00468-6 04:20 环境噪音>53分贝,抑郁焦虑找上门;来源: Environmental Research(2025), doi:10.1016/j.envres.2025.122443 08:11 人生游戏,就该多刷路人任务;来源: Social Science & Medicine(2025), doi:10.1016/j.socscimed.2025.118465 11:23 不缝针、不留疤的新型创可贴;来源:Nat Commun 16(2025), doi:10.1038/s41467-025-62312-w 13:46 智能衣:地铁“夺命空调”的克星;来源:Science Advances(2025), doi: 10.1126/sciadv.adu3472 身体、环境与行为背后隐藏着科学的对话:胃部节律是情绪哨兵,53分贝是精神红线,助人行为是认知护盾。科技更赋予生活全新可能——创可贴能“声疗”伤口,衣服懂“呼吸”调温。这些发现提醒我们:关注内在信号,改造外部环境,用善意与创新,构建更健康、智慧、从容的生活。科学,终将让身心与世界更和谐。 欢迎加入我们的科学探索社群(wx:NextQuestion_bot) 资讯整理:追问团队一木、存源、雨飞 主播粗剪:佳韵 后期精剪:烙茗 BGM:Run Away (prod.by Morrow) 题图:Dribbble
每周三为您分享近期认知科学、神经科学和人工智能等领域的重要突破。 今天我们一起探索了五个藏在生活深处的科学奥秘: 00:50 喝对时间,咖啡变快乐水;来源:Scientific Reports(2025), doi:10.1038/s41598-025-14317-0 05:02 揭秘“一条道走到黑”心理 ;来源:Psychological Science(2025), doi:10.1177/09567976251331053 08:38 大脑的睡眠“智能静音”术 ;来源:Nature(2025), doi:10.1038/s41586-025-09376-2 12:19 放过自己!自律也有最佳弹性 ;来源:Sleep Medicine(2025), doi:10.1016/j.sleep.2025.106688 15:28 科幻照进现实:电疗闻香;来源:APL Bioengineering(2025), doi: 10.1063/5.0275613 身体与大脑暗藏精密逻辑:咖啡提神需卡准时机,决策受制于厌恶回头的心理陷阱,睡眠中大脑能智能过滤信息。极致自律反伤脑,灵活作息才科学;无线电波甚至能直接唤醒感官。这些发现告诉我们:优化生活不是强行对抗本能,而是读懂内在规则,用智慧与身体合作,在科学与人性间找到平衡点。 欢迎加入我们的科学探索社群(wx:NextQuestion_bot) 资讯整理:追问团队一木、存源、雨飞 主播粗剪:佳韵 后期精剪:烙茗 BGM:Run Away (prod.by Morrow) 题图:LIOUZIH WEI
每周三为您分享近期认知科学、神经科学和人工智能等领域的重要突破。 今天我们分享了五个与日常生活有关的科学发现: 00:54 吃错东西真的会做噩梦!来源:Frontiers in Psychology(2025), doi:10.3389/fpsyg.2025.1544475 05:26 为什么童年阴影总会复现?来源:Nature Human Behaviour(2025), doi:10.1038/s41562-025-02268-5 08:10 健身还能“防断片”? 来源:Neurobiology of Aging(2025), doi:10.1016/j.neurobiolaging.2025.06.008 10:52 烧脑的爱好会更快乐?来源:Communications Psychology(2025), doi:10.1038/s44271-025-00292-9 14:02 “练气”竟然真有其事?来源:PLOS ONE(2025), doi:10.1371/journal.pone.0329411 肠道能编写梦境剧本,恐惧记忆永不删除只被压制,心肺健康直接决定大脑“算力”,挑战更易带来快乐与意义,而快速呼吸更是通往“奇妙意识状态”的钥匙。科学再次证明,身心是一个精妙的联动系统,理解其规则,我们就能用更聪明的方式,驾驭自己的健康、情绪与意识。 欢迎加入我们的科学探索社群(wx:NextQuestion_bot) 资讯整理:追问团队一木、存源 主播粗剪:佳韵 后期精剪:烙茗 BGM:Run Away (prod.by Morrow) 题图:YI TING WU
每周三为您分享近期认知科学、神经科学和人工智能等领域的重要突破。 今天我们分享了五个与日常生活有关的科学发现: 00:53 0糖饮料可能损害认知;来源:Neurology(2025), doi:10.1212/WNL.0000000000214023 04:41 E人变I是大脑成熟了;来源:Current Biology (2025), doi:10.1016/j.cub.2025.08.014 08:11 父亲也有专属“爱的回路”; 来源:onlinelibrary.wiley.com(2025), doi:10.1002/hbm.70324. 10:36 突然暴躁可能是大脑在求救?来源:Translational Psychiatry(2025), doi:10.1038/s41398-025-03523-z 14:08 AI如何化解问诊尴尬;来源:Npj Artificial Intelligence(2025), doi:10.1038/s44387-025-00021-x 本期发现都在重塑认知:代糖可能透支大脑健康,社交需求变化是成长而非退化,父爱有着深刻的神经基础,性情突变可能是严重健康警报,而AI正在成为医患沟通的桥梁。科学让我们看清,许多表象背后是复杂的生理机制。理解这些,我们能更智慧地关爱自己与所爱之人,在健康与生活的道路上做出更明智的选择。 欢迎加入我们的科学探索社群(wx:NextQuestion_bot) 资讯整理:追问团队一木、存源 主播粗剪:佳韵 后期精剪:烙茗 BGM:Run Away (prod.by Morrow) 题图:Nathan Milkie
每周三为您分享近期认知科学、神经科学和人工智能等领域的重要突破。 今天我们分享了五个与日常生活有关的科学发现: 00:50 情绪崩了血糖先崩?;来源:Nature(2025), doi:10.1038/s41586-025-09420-1 04:05 职场情绪表达的黄金公式;来源:onlinelibrary.wiley.com (2025), doi:10.1111/peps.12689 06:47 刷手机是孤独在驱动; 来源:Communications Psychology(2025), doi:10.1038/s44271-025-00306-6 10:48 沉迷背后是现实失落;来源:JAMA Network Open(2025), doi:10.1001/jamanetworkopen.2025.28532 13:12 个性化电流重启快乐脑区;来源:JAMA Network Open(2025), doi:10.1001/jamanetworkopen.2025.31189 本期发现揭示身心如何隐秘联动:压力可秒控血糖,孤独会激活奖励渴求,游戏成瘾多是心理自救的信号,而抑郁能通过精准电流快速改善。我们看似日常的情绪和行为,背后竟是精密的身体机制在运作。理解这些连接,让我们能更善意地解读自己与他人的表现,用科学智慧实现真正的自我关怀。 欢迎加入我们的科学探索社群(wx:NextQuestion_bot) 资讯整理:追问团队一木、存源 主播粗剪:佳韵 后期精剪:烙茗 BGM:Run Away (prod.by Morrow) 题图:maryanne nguyen
每周三为您分享近期脑科学、认知科学和人工智能等领域的重要突破。 本期我们揭秘了五个令人惊叹的科学发现: 00:50 晕车时的音乐选择竟如此重要! 来源:Frontiers in Human Neuroscience(2025),doi:10.3389/fnhum.2025.1636109; 03:58 最了解你的朋友,为何最容易骗到你?来源:Journal of Neuroscience(2025),doi:10.1523/JNEUROSCI.2129-24.2025; 06:00 为什么有人能在喧嚣中专注学习? 来源:Science Advances(2025),doi.org/10.1126/sciadv.adz0510; 09:04 自然环境让运动效果提升30%,感觉更轻松!来源:Psychology of Sport and Exercise(2025),doi:10.1016/j.psychsport.2025.102883; 11:24 用肌肉“听”音乐,零噪音也能感受震撼低音! 来源:IEEE Access(2025),doi:10.1109/ACCESS.2025.3565283 本期发现揭示了音乐、环境与人体感知的奇妙关联:欢快音乐能调节晕车的大脑功能,朋友间的"神经同步"让我们更易轻信,音乐训练强化选择性注意力,自然环境能显著提升运动效果,而创新技术让我们用肌肉"听"音乐。这些发现不仅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大脑工作机制,也为改善日常生活体验提供了科学指导。 让我们用这些科学智慧,让假期出行更舒适,让运动更有效,让音乐体验更丰富。无论是缓解晕车、享受游戏,还是选择运动场所,科学都能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新的启发。 想知道更多让生活更精彩的科学发现?记得订阅《追问周发现》,我们每周三不见不散!也欢迎加入我们的科学探索社群(wx:NextQuestion_bot) 资讯整理:追问团队一木、存源 主播粗剪:佳韵 后期精剪:烙茗 BGM:Run Away (prod.by Morrow) 题图:Vanya Liang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