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小秋,一家科技媒体的作者,在我的工作日常里,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创业者,每次采访的时候,或是因为要写篇中规中矩的报道,或是为了维护关系,我必须要问他们诸如如何看待对所处行业这样的无聊问题,却不好意思提问他们最怕被人攻击的部分。总而言之,我的好奇心得不到满足。 这是这档播客开设的原因之一。另一个原因是丁志远(julian),他是我还没入行就认识的朋友,总在创业,总在进行时。julian说,他本想更尖锐地表达对世界的不满,但某天却突然意识到,大多数的失败和极少数的成功一样,都值得被尊重。 由此,我们决定以旁观者的身份,还原每个当下。记录是为了更好的创造,最终是为了书写关于人生意义的表达。现在就让我们开始吧。 这是此间meetup的第1期,嘉宾是julian本人,我问了些从未在我们交流中出现过、但我对他最好奇、也许会惹到他的问题。 主播:小秋 科技媒体打工中 即刻:The沐秋 微信:TheMuqiu 01:43最近这段创业是进展到什么地步? 06:43这个产品听起来因为一个规则就被打败了,这是你自己的问题吗? 21:46今年2月我去上海找你的时候,你还跟我认真讨论社区该用什么样的付费形式,这是一种表演吗? 28:14你会觉得你目前的创业,包括过去的创业都处于一种想的太多,做的太少的状态吗?看起来研究驱动,但实际的效果没有你说的那么惊艳? 29:56sekai这款产品和你在即刻上diss的众多founder的产品相比,是超过了还是不如? 32:29你到底是不想融资,还是没融到钱,但想表现出不需要融资的态度? 35:56如果你还是一个个投资人,你会投资sekai吗? 36:17你被奇绩拒绝的时候,是觉得好笑,还是觉得自己不如很多看不上的奇绩的创业者? 41:52在你批评的100个创业者中,你的能力在他们中能排到多少? 01:00:54融资花完后,开始用自己的钱有犹豫吗? 01:11:57常听到大家对你的评价是觉得你更适合当投资人,而不是创业者。 01:15:42为什么没见过你下场手搓产品? bgm:《NFT》
5月份的某个时间里,julian忽然频繁提及奢侈品的概念,他打算放弃ai,做科技产品里的奢侈品。 我本来还觉得奇怪,后来才知道,是顾乔(jo)成为了他的同事。jo曾经是lv的市场管培生。 他们前后聊了三次,julian觉得jo很像《33号远征队》里的吕涅,聪明、理性、沉着冷静、信念坚定,美丽大方。从及时劝住将要自尽的古斯塔夫开始,到将被抹煞前的面如死灰结束,她自始至终都清晰地知道自己爱什么、恨什么。不过,我倒觉得,jo更像身段柔软的棉花糖。 这是此间meet up的第二期,欢迎收听jo的奇妙冒险 02:42在奢侈品行业工作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07:05奢侈品行业是服务业吗? 10:34奢侈品行业有没有千奇百怪的客人? 23:33世界上最后一个奢侈品牌是什么? 27:46为什么选择加入创业团队? 34:04如果跟julian第一个产品不成功,还会做第二个吗? 35:34新的app是什么方向的? 38:01如果最后要做成消费品,跟这个app有什么关联? 52:54保持这样的工作状态,但一直没有结果的话,能跟着他多久? 55:19跟他工作几个月,最佩服他的以及最讨厌他的点是什么? 58:39温和的人,在创业公司会被创吗? bgm:《Lumière》《too young to be old》
第一次见面的时候,普成讲了个关于庄子的故事,有天庄子在钓鱼,两位楚国大臣找到庄子,说楚王想让庄子回楚国去做官,庄子说,我听到楚国有一只神龟,死的时候已经 3000 岁了,被供在朝廷的庙堂上,他问神龟是更愿意死去让人留下骨头让人敬仰,还是情愿活在烂泥巴里摇尾巴呢? 两位大臣说,那他肯定是想活着。庄子就说,那请回,我也要像王八一样,在烂泥里摇尾巴,不想去庙堂上。 julian于是问普成这是不是一个关于远离庙堂、不入世事的故事,但普成一本正经地说,这说明庄子很会讲故事。 普成先后在百度、豆瓣、叮咚买菜、滴滴、好未来工作,是一个在足够高位置上经历过互联网波澜壮阔的理论学者。我们和他一直聊到了深夜一点,印象最深刻的,是他最早在好未来看到了投放带来的效益,说服管理层开启了在线教育营销大战,这场由他点燃的战争,最终也吞噬了整个行业。蝴蝶煽动的翅膀,后来也波及到了中概股和美元基金,甚至绵延到现在。河流还在奔涌。 这是此间meetup的第三期,欢迎收听。 主播:小秋 即刻:The沐秋 微信:TheMuqiu 09:29 关于2008的记忆 17:16 “本来是要做经济学研究的” 25:23 人生转折——从学术到了互联网,第一份工作在百度做商业分析 27:33 在最像谷歌的豆瓣工作,关于工程师文化和阿北的价值观 29:28 豆瓣的瓶颈,是没完成商业闭环 35:56“一群又聪明又努力的人在一个挺好的位置,但就感觉没有把这事儿做对。” 39:13 有人问过阿北是怎么看待豆瓣错失掉的这些机会吗? 42:23“我不是典型的豆瓣员工,是在它高峰时上船,跌落时跳船的一个过客。” 44:32如果移动互联网没有出现过豆瓣,你觉得会是一个损失吗? 48:38从豆瓣到了叮咚买菜,见证参与了把1000人裁到100人的董事会 51:48 在滴滴,战斗、战斗,还有战斗 54:13从胜利、到无路可走,最后是我们 57:34叮咚是热血的创业,滴滴就是商业本身 01:04:36和uber合并后,唯一的感觉是代价有点大,股份给多了 01:09:34关于顺风车下线:滴滴的安全工作在网约车行业里遥遥领先,但极小概率事件就会摧毁一切 01:13:50现在不再有安全问题了,因为滴滴没那么重要了 01:14:53在musically一个月被字节并购,张一鸣飞来现场说要一起做更大的事情,“但我几个月就撤了” 01:16:59在好未来,两年花了十几个亿,但过度营销摧毁了这个行业 01:20:23”好像是我开启的营销大战“ 01:26:11“2021年初夏,双减来临前,我还觉得乐观,不会一棍子打死” 01:29:11选择来杭州是一种逃避吗? 01:30:36如果没有去互联网,你会过一种什么样的生活? bgm:《越过山丘》《山丘》
作为一个福建人,我常常对江浙沪废物这样的称呼有些困惑,他们大多人的标签是,人文社科专业,制造业二代,认为人生虚妄,逐步步入青年危机。在我看来,这种虚妄,只是一种觉得自己无法赶超父辈后,摆出来的一种轻巧姿态。 sandi对这个问题有过很精巧的解释,她说所谓陷入青年危机的江浙沪海归废物,可能从来没有想清楚加缪在《西西弗神话》开篇的叩问:真正严肃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那便是自杀。判断人生是否值得,就是回答这个问题。 想清楚这个问题,所谓废,也就不废了。那些遵从天性而作出选择的人,总不该被称作“废物”。让创业的去创业,创作的去创作,上班的去上班,谁也不必揶揄谁,天下太平。 sandi曾经是我的同行,是商业写作者,同时也是江浙沪的厂二代。离开媒体后,她在依托家里的厂做宠物方面的创业。 毫无疑问,她是最适合聊这个问题的人选。 当然,聊完以后,我也还没有找到答案。 08:55 江浙沪女孩刚毕业找工作会更功利,还是更加随心所欲? 10:30江浙沪也要财务独立,否则在父母那没有话语权。 29:51 怎么理解江浙沪海归废物这个标签? 37:39所谓的海归废物,是不是都是学文科的? 43:12自称江浙沪废物,是不是一种凡尔赛? 53:23江浙沪的男性都过得怎么样? 58:51江浙沪概念出现后,有钱人家是存在主义的烦恼,普通家庭会更焦虑吗? 01:01:36有家庭的托举,还会无力吗? 01:10:19 在这个年龄阶段,对什么样的作品和领域感到好奇? 01:21:44 20岁的时候我觉得出书重要,现在我觉得家庭重要。 bgm:《微光》《万花瞳》
这期有点特殊,本来是我对话泽坤,一位辞职即将去美国读佛学的前vc从业者。但因为喝了太多酒,julian的表达欲变得无比旺盛。 他和泽坤是如此的不同,比如,同样是应届生想要入行,julian实习了三年,从没有把自己当实习生,他想如果这个行业今年能留三个人,这三个人里一定有他;而在泽坤的记忆里,他入行充满运气,本来面试的岗位是pr,偶然到了投资,又恰好那年机构只有他一个毕业在找工作的实习生, julian信奉的是,美式的、自私的、资本主义的,相信物竞天择,优胜劣汰,或者说,他是一个社会达尔文主义者,他帮助别人是因为在之后要得到别人的回报;泽坤很早就觉察到自己欲望有限,在工作后期,他发觉自己不知道某某明星创始人又创立了哪家公司,或是哪家机构刚投资了哪家创业公司,和他自己的人生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要蜂拥而上? 由是,我旁听了两位曾经都在投资人轨道,但性格、处事方式截然不同,关于人生、也关于理解的一场对谈,他们互不羡慕,也足够鲜明。 这是此间meetup的第五期,欢迎收听。 04:11 “第一次和julian见面,我觉得自己好像不是特别适合VC” 08:08最开始为什么想做VC? 17:30“真的入行,因为我能力很出众被选择,是因为恰好有我这么一个人” 22:49离职是不是因为在VC从来没有得到正反馈的结果,包括没有投案子或者是升职? 31:44“你可以把佛学想象成任何一门学科,只要他能帮到你。” 33:44佛学与人生选择大辩论 38:51”我发现我的欲望没有那么大。” 40:00你愿意和julian交换生活状态吗? 44:56“相比于绝大多数人,我更多是弱者思维的。” 52:56 julian问:世界的进步是不是靠我这种人,而不是你这种 55:55你和julian如此不同,是怎么成为朋友的? 56:58接下来数十分钟,都是julian对泽坤的“质问”和“设问” 01:35:24今天聊了之后,对彼此是更喜欢、还是更讨厌? bgm:《仙》《路过人间》
本期嘉宾是黄沁,现在在网络上叫38岁那个黄女士。除了年龄和性别,她不认为目前自己其他方面是值得被标签化的。如果一定要标签:她之前陆续做过一些fa的合伙人,现在有个hedgefund,结过两次婚,也是两位孩子的妈妈。 之前黄姐的互联网id是38岁钢铁炼成黄女士,黄姐说之所以把年纪写在id里,是因为前年的某一天,她觉得自己被划入了一个初老的分类,感受到自己不是世界的主流。于是,她干脆破釜沉舟,用最朴素的方式介绍自己。 这是此间meetup的第六期,欢迎收听。 主播:小秋 即刻:The沐秋 微信:TheMuqiu 01:08 现在还认识新朋友吗? 05:59自我介绍真的很难 08:01“有一次在小红书上看到一个帖子,原来80后也上小红书,我就去回复,我们80后只是老了,不是死了” 09:01 翻小红书看到,你带小孩去前夫的IPO。 13:03“女儿画全家的手账,有爸爸1和爸爸2” 17:31“我是一个图像化自己的人,有一些图像我已经想不起来。” 18:41“在微博私信了刘成城,接着就去买了飞机票去北京面试了” 25:55离开36kr:人都是要坐电梯的,不想在一艘船上缓慢地摇摆。 30:38 第一次创业:云岫资本 33:56“我的运气很好,总是先被拉到那个位置,再努力成为” 36:06 fa怎么能对人类过敏呢? 39:15先和投资人学习提问、回答还有思维方式 42:05fa成单的时候快乐,之后就是往下 47:56 做fa8年,演好了自己的角色 51:25一流的fa是什么样? 01:01:18“我从不参加团建。” 01:07:28投资行业是一个人性被放大了很多的地方吗? 01:12:23 认识的很多创始人现在过的还好吗? 01:14:27有什么事情是你养了小孩后才理解的? 01:14:36如果性格是天生的,那后天教育有用吗? bgm:《玫瑰少年》 《我被放出来了》
本期嘉宾是王钰琨,他是美团老将,见证过美团崛起的全过程。见面以前,他说自己最关注的是 网球、社会学和国际政治,但我还是拉着他聊了不少美团往事,详细解释了外卖配送难题:配送员不是困在系统里,而是困在人们的欲望中。我们也延展聊了平台的边界,增长期的底限。 这是此间meetup的第七期,欢迎收听。 主播:小秋 即刻:The沐秋 微信:TheMuqiu 04:16不工作以后,主要在看社会学和人类学。 10:47第一次创业,你可能只够往一个方向挖3到5次。 14:48近距离贴身观察美团,王兴和老王最开始在想什么问题? 16:19从外卖到团购,这个决策是怎么做出的? 17:19做外卖是逻辑驱动还是外部驱动? 17:51“感觉饿了吗好菜,没怎么费力就赢了。” 18:56外卖到底是一个好业务还是一个烂业务? 20:38“外卖骑手是被用户无限欲望给束缚住了。” 22:57“45分钟送达在中国是一个必须达到的线。” 23:46为什么设计的底线导向了逆行闯红灯? 25:39“唯一的解法就是百分百以机器接单和规划路径,但最后会变成吃大锅饭。” 28:03“跷跷板还没断,我们就把眼睛闭上了,因为你看到也很绝望。” 28:46《外卖棋手,被困在系统里》后,对美团影响大吗? 31:12情绪不会倒逼一个好的企业改变自己。 37:17当时是怎么设计外卖员薪酬体系的? 38:35中国外卖的本质是转移支付,高额配送补贴平价配送 40:44没有饿了么这个对手,你们有定价权,这个事情是不是能解决? 43:53“如果用户愿意单独付配送费,每单给小哥六块钱,所有的问题迎刃而解” 45:49“如果强行拉高配送费,问题就变成,你要把外卖变成富人服务,还是变成全民服务?” 59:56企业有两种领导模式,一种是领袖强、下面也有大将,另一种就是乔布斯。 55:12高毛利的业务才需要品牌。 57:04平台的边界在哪里:擦边、吃屎和裤裆扔炸药。 01:03:54对创业公司来说,关于裤裆扔炸药这类内容判断,最后是交给硬币吗? 01:12:58企业就像一个人,有时候是正确决策,有时也会错误决策。 01:13:16“哪怕是兴哥的错误率也有40%到50%,但他不犯大错误。” 01:15:39“美团的数据应该上交国家,国家可以拿着去做CPI。” 01:17:20创业的最大价值是对自己的认知更清楚了。 01:19:18”只有极端情况下,才知道你的合伙人跟你是不是一条路。“ 01:26:28“创业是拼拼图,如果CEO足够牛逼,关键拼图有三块,那他成功的概率就巨大了。” 01:32:22拼好饭是目前经济情况下一种应运而生的需求 01:38:40关于廉价商品,平台应该怎么办不知道,平台怎么办也不好。 01:44:04“外卖战如果最后在美团的舒适区打,美团还是会赢,但两个前提,一个是舒适区,一个是兴哥维持原来的状态。” 01:49:49心软对创业者是绝对负向的。“你见过一种CEO,他希望所有人认为他是个好人。” 01:54:52创业是你尽一切可能,把概率从0.01%变成了0.1%。 bgm:《狼群的规矩》《Gladiator》
本期嘉宾是钟凯祺(cage),他最早在字节做ai模型,生成式ai到来后,cage决定离开大厂加入拾象——这是一家研究驱动的基金品牌。在cage眼里,ai不仅仅是工作,就像电力革命到来后,用电灯泡就是生活的一部分,于是当我们问他,如果不做ai会去做什么时,他的回答是,“一定要不做ai吗?” 01:00 从econ转码:“我会发现我得找到自己的一技之长,作为我最好的杠杆。“ 01:45 cmu是一个没苦硬吃的学校吗? 10:50 在字节有什么之前完全不知道的收获? 14:43 关于cage在字节做的ai模型。 23:59 中台的人出来做公司厉害,还是业务上的人出来做公司厉害? 26:03 “我们想打造的是一个研究驱动的内容品牌和社区,而不仅仅服务于投资。” 38:25 用ai和玩游戏,哪个有意思? 43:22 身处ai浪潮的这两年,对自己的认知有更清晰吗? 49:29 当我们在谈论ai的时候,到底在谈论什么? 49:49 这两年最崇拜的人是谁? 52:26 如果不做ai你会去做什么? bgm:《问风》 《乘风而起》
本期的嘉宾是高利明,一位乐于帮助年轻人的coach。深刻有趣,他启发了很多曾经和现在的年轻人。他说:“一个人跟另外一个人之间的差距,讲到底就是你pre-training的自由;如果我现在假定能对小朋友有所帮助,都是这十年的三次pre-training,因为pre-training,你会觉得自己是新生。”高老师同时也是公众号“不解难题”的作者。 本期由黄沁代班主持,她祝大家开工快乐。 01:12 为什么国内没人做substack? 03:09 “就要做数据可以catch的东西,你才能被放大。” 07:39 “其实新东西有新东西的玩法,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应该是弱者思维。” 09:49 “我这个主要是跟着摩尔定律走了三圈。” 11:58 “三年的生命周期是很开心的一件事情。” 14:08 “所有的知识工作者都应该是以抓住外部变化机遇为自己职责的。” 18:12 “要跟这个时代的最高斜率站在一起。” 25:09 你觉得年轻人应该这样(pre-training)吗? 35:48 怎么能有好的taste(去识别什么是难题)? 42:15 “我一天才学一点点东西。” 44:48 “你要说前面几十年对我最有影响的,是我的那个大学的辅导员。” 47:49 “由薄到厚,由厚到薄。” 57:39 如果从终局来说,五年以后你希望自己是个什么状态? 1:00:47 “所以为什么‘早’对我们特别重要,就是因为你要pre-training,它需要时间的。” 1:02:53 所以你觉得你能够帮助到现在最厉害的人的地方是什么? 1:10:33 你觉得你有偶像吗? 1:12:59 “所以回想过去,我就觉得特别幸运,没有这几个老师,你想想你人生都不知道走到哪儿去。” 1:17:32 “降速,你自然就会学到新东西,这很好玩。” 1:20:14 “不是从犯错里头学习,这个没用你学不会的。” 1:22:30 “每个可以rl的点上只有第一,没有第二。” 1:31:55 “一个人跟另外一个人之间的差距,讲到底就是你pre-training的自由。” 1:33:20 “上帝视角就是假装在作弊。” bgm:《一千公里》《奇迹再现》 以及如果对我们聊的话题感兴趣,可以加入我们的听友群一起放羊。
本期嘉宾是程春晓,他加上我朋友时,自我介绍是,我是一个坚定的爱国者,目前就读于北京大学xxx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聊之前,我先在百度搜了下他,出来的标题是,首位报名参军的省级高考状元,我真是肃然起敬。他说自己痛恨精英,就是纯屌丝,是不折不扣的无产阶级(不过现在也是大厂打工人),我和他从成长经历聊起,聊他试图炒作但没成功的经历,以及他的偶像——孙宇晨。 这是此间meetup的新一期播客,欢迎你的收听。 01:31 “我一直的偏见是通过播客是看不到真实世界的,本质上是一堆精英生活在自己的泡泡里,听别的精英在吹泡泡。” 02:01 你觉得什么样的人算精英? 06:05 你的这个价值观是怎么建立的? 08:23 所以你觉得精英一定是坏的? 10:16 你是真的发自内心的从来没有想成为一个精英吗? 15:10 你高考前后有什么变化吗? 17:59 对于高考状元这一结果,你是吃惊的还是有预感的? 19:18 你是在什么时候坚定地想要考北大的? 19:59 “因为我当时特别想出名,我对名的看重远远大于钱,我就想让我的理论被大家都认可。” 25:36 上了北大之后有什么不如你心意的地方吗? 26:56 所以你是被动去当兵的是吗? 30:05 那你会认同军事的价值观吗?比如说绝对服从命令。 31:10 你当时为啥没留在部队呢? 31:59 你觉得孙割是精英吗? 32:33 程春晓与沐秋对当年入伍接受访谈的报道的拨乱反正。 38:37 参军结束之后你找工作顺利吗? 43:19 当时为啥写这些文章,你这些观察是哪来的? 44:38 在部队是完全不能用手机吗,不是应该有一些特定的时间可以用? 45:02 “我为火付出了太多。” 45:36 你最近写稿子都是什么样的心态? 47:31 你现在焦虑什么? 49:44 你和你老婆咋认识的? 51:40 十年后你会在哪里? 前奏:刘森《疯土》 尾奏:张小九《南方 南方》
本期的嘉宾是岳昕蕾,她外号叫色色。我认识色色是因为上个月突发奇想去纹了身,当时是色色给我纹的,我们现场聊得很开心。她是一个38岁的酷酷的铁t,她拥有让人感到畅快的氛围,我很好奇她的故事,于是便有了此期播客。聊完之后我一方面觉得她在她所属的人际环境中是疏离的、但在物质世界中她又是放眼每个当下的,这种气质让我感到欣赏,我也希望能够借由此给我们的听众提供一个开怀做自己的平凡的样本。 01:54 “郑秀文的英文名不是叫sammi吗,然后我给自己起的叫semmi,他们说是色眯眯,初中的时候他们就叫我色色了。” 02:36 “我好像跟所有人都能聊得很好,对方不太会聊的,也会跟我聊得很深。” 08:06 “其实我觉得我的家庭相对来说可能跟很多人不一样,在江油,四川绵阳下面的一个县级市。” 11:43 那个时候你意识得到你家庭是特别的吗? 13:08 “我小时候喜欢玩那种枪什么之类的,不太像女孩子玩娃娃。” 16:30 你妈真的太开明了。为什么?我很好奇你妈的经历。 24:23 “我觉得我从小到大就是一点点从小山沟里慢慢到县城,再到再大一点的城市,一点一点地在出来。” 25:52 我说回到当年高中去城里念书。你高中毕业就去大学了吗? 31:32 据说岳昕蕾没有色色帅! 34:15 “我后来才知道自己这么吃香,以前都不知道。” 38:51 “我08年那时候还在学校里开街舞工作室。” 44:32 那你本科毕业之后干嘛去了? 47:46 “后来就裸辞了,然后就遇到纹身了。” 50:54 “和我师傅也不算纯闹掰,对,就是觉得想离开了。” 52:16 那件事之后,你就去无锡的其他地方开店了吗? 55:37 你当时在无锡那么长时间在干嘛? 1:06:49 “突然那一刻我觉得,我好不爱我工作室啊,我没有好好地用心爱它。” 1:15:20 这些课会不会只是给了你一个借口,原来是不敢说我可以? 1:16:33 “现在纹身整体大部分还是偏线下那种,还在最原始的那一套玩法。” 1:20:46 从去年的11月份到现在,这9个月你经历了什么? 1:23:45 为什么不再去踩油门,或者说去换辆“车”? 1:28:53 你觉得你的终点在哪儿? bgm:《给自己的情书》《白羊》 如果对我们聊的话题感兴趣,可以加入我们的听友群一起放羊。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