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53 重病后,25岁的她边接受「我不再是正常人」边加速实现愿望|和糖糖聊带病生活

雅君FM

这一期我请的嘉宾糖糖,是一位25岁的元气女孩。我第一次见到她,是在朋友办的分享活动上。 每个人都要讲一段自我介绍,而糖糖的自我介绍部分说哭了在场几乎所有人。 她讲了自己死里逃生的治病经历——2019年,她感觉到胃疼,本以为只是普通胃溃疡,但检查一下,医院告诉她可能是肿瘤,在多次检查、求证后,发现虚惊一场,其实是幽门梗阻。 但还没来得及高兴,她身上的一些特殊情况,比如疤痕体质,比如病情的特殊性,叠加在一起,让一场原本常规的手术,做了近八个小时之久,她的胃也被切掉了五分之四。 本以为厄运就此过去。 但2022年,她又遇到了肠套叠——一种非常危险的医疗情况,可能导致肠道坏死、穿孔,危及生命,她又做了一次大手术,进了急诊手术室。 她的生活也被这场蔓延的病,彻底改变。 爱美食的她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只能吃流体、半流体食物; 曾是法大田径队、女足俱乐部核心成员的她再也不能享受短跑、跨栏、足球运动带来的快乐了。 深夜里她也会担心,不知道什么时候,又会因为肠套叠需要再次「开膛剖腹」。 但疾病的阴影,并没有让她停下去爱、去学习,去工作,去探索世界的脚步。 她把死前想做的事情,一件件写出来,列了「遗愿清单」,有些已经实现了:她毕了业,和喜欢的人谈了恋爱,结了婚,前不久从工作的律所里辞了职,开启了去香港留学的新生活… 她也恢复了运动,跳起了芭蕾。 她说,如果不是生病,她不会想到要去接触芭蕾,也不会因此有机会拓展自己对运动的认知。 「我之前以为只有短跑、足球、跆拳道这种兼具速度与力量的运动才能让我对自己的身体和肌肉有完全的掌控感,只有在奔跑时迎面扑过来的风能让我感受到鲜活的生命力…所以刚听医生说,我不能再做爆发、对抗性运动时,我是很沮丧的。 但当我试着选择芭蕾这种表面安静、内敛的运动后,我突然惊喜发现,芭蕾能让我慢下来,感知到身体的每一块肌肉,体会到生命的韧性和张力。 并且当我通过芭蕾慢慢恢复运动后,我发现即使是漫无目的地溜达,也自会有风来找你,只要还在运动,就会有新的生命力,身体也会给出正向的反馈。」她眼睛里有星光在闪。 糖糖让我看到,人可以一边脆弱一边坚强,一边流泪一边跳舞。 TIMELINE: 00:15 对糖糖的介绍 00:59 糖糖说,25岁就经历两次死里逃生,还挺刺激 03:24 糖糖聊得知病情后的情绪波动「一道雷劈了下来」和,自我调整情绪的方法 08:52「坐在轮椅上,也想去看去摸阳光」和「闻香猜护士」 10:19 糖糖的小目标从「每天拍张自拍」到「我要去留学」 11:33 聊人的悲伤五阶段 16:17 「在实现了一个一个小目标之后,我就会想要更多」 17:32 能量小太阳也有日蚀时刻 21:17 戴面具交来的朋友不是真朋友 25:49 疾病不是你主观上能够去改变的东西 31:30 肠套叠手术后的阴影,以及「假装自己是一个正常人」带来的巨大代价 38:04 当生活被倾覆之后,如何重建,以及「只有你能做的事情才对你有意义」 42:59 病人会希望亲友可以如何支持自己,以及病人如何调整对他人的预期 54:04 为什么糖糖的人生没有因为生病停滞,反而还加速了,比如结了个婚hhh 60:36 「到现在我爸妈没有现场见过他爸妈,我们已经领证半年了」听糖糖讲一种轻盈的爱情模样 65:58 各自开拓有时,一起玩耍有时的爱情 68:25 聊我们都有的ADHD(注意力障碍与多动症),关于阅读障碍,关于多动,关于跌跌撞撞、鼻青脸肿的人生 74:21 糖糖推荐两本书:《忍不住想打扰你》和《分心不是我的错》 76:26 雅君推荐《分心也有好人生》

81分钟
99+
1年前

NO.52 放弃大厂30万年薪,她做了私房摄影师|弯弯说,这一路没走过弯路

雅君FM

这一期是我和私房摄影师徐弯弯录的播客。 我和弯弯最早认识是因为工作,她当时还在大厂上班,是我的广告客户。 突然有一天,我发现,弯弯的朋友圈开始发她拍的私房摄影照片。 女孩们在她的镜头下,美得像画。 弯弯怎么就从年薪三十万的大厂员工,转身成专攻私房的摄影师呢? 我很好奇,于是约了弯弯聊了聊,她这一路走来的心路历程、转型经验,以及收获的让她印象深刻的故事。 弯弯的微博/小红书 都叫:摄影师徐弯弯 Timeline: 00:43 弯弯为什么会从大厂辞职,以及悄悄为辞职当摄影师做的准备 02:27 「那些摄影师在做我想做的事,那为什么好像我不可以呢?」 06:50 「工作教我的事」又名老职场人的自我修养 07:50 花钱上了很多摄影课后,弯弯的心得和给摄影小白朋友的建议 09:15 为什么弯弯要专注拍私房 12:59 「拍私房很容易进去?」聊关于私房的偏见和误解 17:20 拍过很多女性身体后,弯弯说 「生育对于女生来说,它带来的改变是挺大的」, 20:40 两个客人的故事:「退休前,姐姐来拍写真」和「抱着99朵玫瑰来拍照的姐姐说自己正在打离婚官司」 24:35 拍摄时,如何让客人放松下来? 27:20 弯弯说自己转行至今,没走过什么弯路,这是怎么做到的?以及怎么为自己拍照来定价收费 35:15 弯弯给想靠摄影吃饭的朋友,分享的两个Tips 38:34 「我在朋友圈发客片,会屏蔽男生」 42:37 刷淘宝看裙子也能成为拍摄的灵感来源 44:10 「如果你是冲着赚钱来做摄影,那我劝你还是换一个行业」(聊聊苦的一面) 50:52 「很多事情,做了才会,而不是会了才做。 」 52:56 雅君聊怎么用自学拍的第一部纪录短片,申请了UCL 54:52 那些能快速学会、立马能用的技能 58:01 「比起独立摄影师,我觉得我更像是一个创业者」,以及,创业带给弯弯的心智改变 63:42 雅君一次靠写诗赚钱的经历 66:52 「收入分配的要素:风险>资本>劳动」 70:00 「当我确定这条路我会一直走,那么早一点晚一点抵达是没关系的」 73:00 弯弯推荐两本书:《被讨厌的勇气》和《有钱人和你想的不一样》

79分钟
99+
1年前

NO.51 从上海裸辞后去恩和草原游牧并写作,新生活有带来新自我吗?|与出走的依蔓聊天

雅君FM

这些年,知道以及正过着「数字游牧」(digital nomad)这种生活方式的人越来越多。 而我这次找的嘉宾依蔓,不仅数字游牧了,还真·游牧了(骑马的那种)。 怎么回事呢? 她在去年下半年,辞掉了在上海的稳定工作,去了内蒙古的恩和。 用她的话说,「那里有广阔的草原、森林,马和驯鹿。」 她说,想「用半年时间去游牧,并尝试做一些个人创作,探索一些新的创作可能。」 她在恩和,一边过着和当地牧民一样的生活,骑马,养马,如果马不见了,还要找马;一边见缝插针事无巨细地记下这里发生的一切。「我狂记笔记的时候,也会想,我在干嘛?好累啊。」 半年倏忽而过,我很好奇,这半年靠勇气也靠主动选择创造出来的游牧加写作的旅程,具体都发生了哪些让她记住的事情,以及这些事给依蔓的生活带来了怎样的改变。 于是我在今年2月约她录了这期播客,下面是时间线: 00:12 怎么就去了恩和像牧民一样生活了? 04:08 想要新的转变发生?先把旧的事情结束 06:03「在云南的十天给了我一个启发」 12:35 「一种完全没经历过的生活会更吸引我」 19:14 在恩和,开销怎么样? 21:07 去游牧后,收入下降,那焦虑吗? 24:01 在恩和写作,想事无巨细记下一切 38:01 去新地方,会遇到新自己吗? 42:32 肤浅的快乐也是快乐 51:00「马给我上了一课」,以及「这手不会废了吧?」 59:20 吃苦是创作的必须吗?以及「跑完马拉松,胸口多了一个疤」 01:05:54 在草原,乱骑马是能玩掉小命的!(内有真实事例) 01:13:53 在旅行中,那些逃避的问题,都暴露出来了 01:28:37 「我得跟喜欢我的人待在一起,要不然我就是个废物」以及,在生活和旅行中,我俩(有待提高的)防范意识 01:33:27 结束游牧后,曾消失的焦虑反弹了吗? 01:42:59 「回来投简历受挫,这反而让我焦虑减少了」 01:54:26 「当你在心理咨询里觉得没有什么非要解决的问题的时候,才是咨询的开始。」 02:02:38 「跟十年前比,我终于敢捍卫自己了」 02:06:31 如何梳理内心:意识流写作、冥想、舞动 02:07:30 用三四万买了半年自由创作 02:12:26 未来的创作想法,比如能不能把游牧感受做成「现场讲述」(解释下「现场讲述」是什么) 02:16:32 聊到现场讲述的作品《入土为安》和话剧《白兔子,红兔子》 02:21:41 如果你也去恩和,可以带上佩索阿的诗集和黑鹤的小说 番外:在这期播客剪出来的4月,我发给依蔓听时,也问了她最近如何。 她说,当时我们聊的时候,她还在焦虑不知道回来之后新生活会怎么展开。而现在新生活的面貌渐渐清晰了—— 她回到上海,租了一个周围满是树的、她非常喜欢的房子,也开始了自由职业,接了喜欢的项目。 生活并没有变轻松,但的确有变得更自由。 她还打算,最近再回恩和两周,记录一下牧民的春天是怎么过的,因为春天他们既要照顾生小马的母马,也要为接纳五一来的游客来做驯马方面的准备,会异常忙碌。 我听她说,都能感觉到她渴望重返恩和的心情。 雅君的公号:雅君的好用分享 微博:YakiShare

149分钟
99+
2年前

NO.48 成长让我们分离,但艺术让我们重聚|从《不要再见啊,鱼花塘》聊开去

雅君FM

没想到,临时起意去看的《不要再见啊,鱼花塘》,会让我在影院里成了哭包。 开头,奶奶用方言讲故事,我哭,结尾,所有人都齐齐整整唱歌跳舞,我哭,中间也是哭了多次。 被我拉去一起看电影的朋友Nana,在影院里,看我这样,直接塞了我一整包纸巾。 走出影院,我和Nana说,我太想现在就跟你讲一讲我看完这片子的感受了。Nana说好,于是我俩就坐在我家地板上,录了这期。 Timeline: 00:16 简单介绍《不要再见啊,鱼花塘》的情节 02:27 没想到在大银幕上听到近似家乡方言的合肥方言会成为我的泪点,以及,方言才是我的第一语言,普通话只是第二语言 07:12 导演妈妈卖房支持她拍片,以及爱不是纯净物而是混合物 13:10为什么现在的我觉得,人不长大也是可以的。( 此处聊到的作品有:《彼得·潘》、《老友记》、《权力的游戏》、《哈利·波特》、《基本无害》播客Ep87史里芬 那期) 23:00 不会Excel也没关系的,这世界上很多(我们会喜欢的)工作是不需要Excel的。 24:28 与其在别人的地盘上,经受选拔考验,不如多花点力气,创造自己的世界。 27:59 有一种爱,叫想念你又怕打扰你 30:58 为什么主角叶子有一只脚受伤?这和奶奶的伤腿又有什么关系?请听解谜。 33:50「他爱的是他的女儿,他爱的不是我」 36:02那些早早选择从人生这个游戏里退场的人,那些消散在过去的美好,那些想记住的进行中的快乐,或许影像可以复原可以保存 41:51我初次尝试拍纪录短片,感觉像去人心的世界里旅行,像解开了自己的和他人体内的封印,让各自心里的小怪兽们相聚在一起。 44:17成长会让我们分离,但是艺术可以让我们重聚 47:50 这次跟随直觉的观影,让我重新思考了和家乡的关系 51:00 很多时候,创作是为了给自己的爱一个交代

51分钟
99+
2年前

NO.47 和姜彦伊聊:都已经是十万加的时尚博主了,为什么不做了?

雅君FM

这期是我和姜彦伊的对谈。 她给自己的介绍是「前两年是时博,曾迷失在潮流里。 前6年是《大饼穿搭札记》主理人。」 但我和彦伊真正认识,与她之前的时尚博主的工作毫无关系。 我俩其实是疫情期间认识的。那是2020年初,当时武汉疫情爆发,我俩都在给武汉捐物资的群里做志愿者。也聊天,但都是聊医院物资对接、捐赠认购这些。 我有次在朋友圈里看到她发公号文章,才意识到,志愿者彦伊就是我关注的公号「大饼穿搭札记」的「大饼」呀。 但社恐如我,也没有再去「勾搭」彦伊。直到最近这大半年,我发现,「大饼穿搭札记」突然不更新了。 我很奇怪,「你号做得好好的(她的号平均阅读数在七、八万,有多篇都十万加),为什么不做了?」 这问题徘徊在我脑子里,这一次社恐也阻止不了我的行动——我约了彦伊来录播客。 聊下来发现,我俩有不少相似之处,都是法学院叛逃生,都喜欢思考死亡和意义,目前都对生育缺少兴趣(不知道以后会怎样)…… 也都是非常不典型的博主,这种不典型也让我们气味相投。 下面就上timeline啦: 00:00:50 「大饼穿搭札记」主理人和时装博主,这两个身份,对大饼来说,有怎样的不一样? 00:03:00 为什么彦伊要停更「大饼穿搭札记」以及做时博这行感受到的职业损耗和瓶颈 00:04:48 现在彦伊的生活状态是怎样的?解散上海团队,搬回昆明的原因,以及对时博这份工作的意义的看法。 00:08:10穿搭博主不同于时尚博主?以及彦伊对时尚博主这份工作的反思。 00:13:10 从内容创造者到自媒体创业人的身份转变,带给彦伊的影响。 00:16:00 聊自由和迷茫的双生关系,为啥彦伊考虑去大山里隐居,以及曾经的「生活在奢侈品堆积的四季青档口」的感受 00:23:19如果关于穿搭心法,只能讲一句话,彦伊会讲什么。以及过往十年,从素人到博主,彦伊对衣服、对美、对时尚的态度的变化。 00:28:08 我们在穿搭上对自己女性特质接纳程度的变化,雅君回顾自己青春期时的「厌女」。 00:36:10 聊死亡「人生不过是做形容词的选择题而已」 00:40:43 雅君折腾的动力来自哪里,突然开始朗读《悉达多》� 00:44:45 所谓的自由就是能力减掉欲望 00:46:40 为什么选择房车旅行?以及「你想做什么工作其实是你的生活方式决定的。」 00:49:30 买和改造房车过程遇到的坑 00:54:15 房车旅行的快乐来自哪里,以及改车过程的遗憾 00:56:43 彦伊过去做博主时的典型一天,和现在休息状态的典型一天 分别是怎么过的 01:02:20 彦伊目前不工作的安全感来自哪里,分享理财心得 01:06:20 我们聊法学院的过往,怎么就离开了法律这行 01:08:50 如果只推荐一部关于时尚的作品,彦伊会推荐《戴安娜·弗里兰:眼睛要旅行》( Diana Vreeland: The Eye Has to Travel)这部纪录片 01:12:50 雅君聊和彦伊的认识往事。我们分别聊记者/时尚博主工作让自己感觉别扭的部分。 01:22:48 聊聊对亲密关系存续的看法,反思「吃苦」教育 01:27:55 过往亲密关系教给彦伊最重要的两件事,以及为什么我们说「对的人会出现在你去做自己想做的事的路上」 01:34:50 如果你在本地不够受欢迎,可以考虑换个地方 01:37:36 聊对生育的看法 01:42:30 彦伊说,这十年来,最大一个变化是,对很多事不敢再明确下对错的判断了。 01:46:12 为什么雅君愿意继续表达,我们的作品里都有我们的灵魂碎片。 01:48:15 不考虑现实的话,彦伊想去种梭梭树。以及,「如果你此刻没有感觉到意义,意味着你的生活没什么问题。」

120分钟
99+
2年前

NO.46 和梁秋阳聊:和朋友、父母、恋人意见不合时,救人救己的表达tips!

雅君FM

本期嘉宾:梁秋阳(微博@梁某秋阳)表达学堂创始人、奇葩说辩手 上次和秋阳录播客还在2019年的前疫情时代,一晃三年过去了。 感觉舆论场相比三年前,似乎更为撕裂。而秋阳还在继续做表达学堂,教人沟通说服公众表达。 我会有点好奇,他有没有什么时候觉得表达无用。 以及,如果我们不想加大撕裂,甚至希望能够弥合自身和他人之间的沟通裂痕,我们又该怎么说。 于是就和秋阳约着聊了这期。 这次聊天是线上录制的。音质不太尽如人意,就,抱歉啊(挠头)。之后我会注意改进的。 Timeline: 00:00:35 在一个撕裂的社会,表达沟通还有用吗? 00:11:15 如何换个讲法让表达有态度? 00:14:27「雅君你跟小王还好吗?」 00:16:39「世界上最强的自我pua的三个字叫做:『你可以』」 00:18:50 秋阳分享亲密关系里的沟通小妙招 00:22:34 怎么有人就能干一行爱一行? 00:26:58 发现自己天命不在这行的时刻 00:30:00「为什么你要做『雅君的好用分享』」 00:37:30 安全的冒险和强度刚好的幸福 00:43:13 那些想找朋友说话又不好意思的时刻 00:46:51 秋阳的离谱被骂故事 00:51:45 想说话有趣?先从不做「话题小偷」开始 00:55:50「特别开心的那次聊天,发生了什么」 01:04:42「欢迎你来说服我,因为这给了我一个改变的可能性」 01:09:01 问秋阳:在朋友圈遇到意见相左的人,除了拉黑删评,还有哪些别的应对方法? 01:18:47 气氛都到这了,还不打个广告? 01:27:19 问秋阳:如果和父母观念不合,怎么办? 01:37:25 为什么同样的话,朋友说比父母说,更好入耳? 01:40:30 问秋阳:如果和恋人对某些议题有不同看法,你会怎么处理? 01:45:23 “女士优先”有助于性别平权吗? 01:53:56 怎么做出让人想传播的内容? 01:59:34 问秋阳,为什么你不太在社交媒体上说话 02:03:22「我那些停止工作的朋友,过得也还不错」 02:04:46 聊聊创业遇到的坑:错误预期 02:05:48 过去三年秋阳最大的变化 02:13:00 秋阳谈自己快乐、意义、安全感的来源 02:16:04 给面对未来迷茫担忧的朋友的小建议 聊天里提到的「黄执中免费表达课」,可以保存二维码,到微信里扫码,或者点击链接 https://grt.xet.tech/s/1l3m9F 添加表达学堂的小助手,即可领取。 剪辑:军

137分钟
2k+
2年前

NO.45和拒绝躺平的Candy聊:怎么把生活变得更快乐更好玩

雅君FM

本期嘉宾我请了朋友Candy(杨雁清)。 她是一名「老」人类学研究员(在这行做了10年以上了),也是活跃的社群营造者,发起过很多有趣的共创工作坊、社区艺术项目,比如「开放动物园」。 她是我朋友圈中一个十分特别的存在,我常会被她所记录的日常(比如每年女儿生日给女儿写一封信,比如疫情期间在小区发起纸飞机比赛)所打动。 我愿意称她为「生活魔法师」,她总能把平淡日常变出可爱的花来,还能把其他人拉进其中,一起快乐玩耍,自由创造。 我很好奇,她是怎么做到的,背后又是怎么想的,于是约了candy录了这期播客。 timeline: 00:25 对Candy的介绍和Candy做的「开放动物园」好玩项目的介绍 05:46 Candy介绍自己不走寻常路的工作(人类学的研究+教育创新课程的设计+做自行车生活方式品牌) 09:04 如何「在北京环游世界」:当吃饭变成一种探索 14:29「朋友们的客厅艺术馆」:如何喊上朋友一起来玩艺术顺便装饰了自家客厅 18:14 当你有了一个有趣创意,怎么找到人来一起参加? 28:42 为什么candy不会把朋友圈设成「三天可见」而是全部可见? 33:33 聊对「管理形象」的看法 36:04 创造家庭传统:聊每年结婚纪念日都给未来的自己写封信,女儿生日也会给女儿写信 40:08 每晚睡前都会相互分享当天自己最棒的一件事 41:39 Candy和伴侣一起做自行车品牌Brook and Breeze,给生活带来的影响 49:57 在不确定性提高的当下,Candy为什么没有选择躺平,而是积极做事? 52:26 怎么面对头脑中那个说「这一切有什么用」的声音? 54:53 想发起活动,又担心没人参加,那怎么办? 59:04 怎么能让日常生活变得更好玩更快乐更多连接? BGM:Parachute Express-Bicycle 剪辑:军

62分钟
99+
3年前

NO.44 和Irene聊:30+去哥大读研,"我买过最贵的东西是梦想!"

雅君FM

这期嘉宾请了律师、我在法大读本科时的室友Irene。 她最近刚从哥大读完了LLM(法律硕士),从纽约回到北京。 我之前听说她出去读书的消息时,有点好奇,她是怎么想到做这样一个决定的? 因为她此前生活处在比较稳定的状态下——毕业后去了一所「红圈」律所(不在律师这行的朋友可能不知道什么是「红圈」,我简单介绍一下:就是国内最TOP的几家律所),在国内拿到了一个在职研究生的学位,也跟大学时就相恋的男友,在多年恋爱后结了婚。 但她并没有这样一路稳定下去,而是辞了工作,转头就去留学了。 她算了一笔账,这一年出去读书的花费,加上因为读书上不了班损失的薪酬,一来一回也接近两百万了。 让我想到我和另一个朋友敏聊到留学时,敏说过的一句话「这是我买过最贵的东西了,但我觉得很值,因为我买的是梦想。」 我把这话转述给Irene,Irene表示很同意。 还有什么比花钱买梦想更爽的花钱方式? 放一个timeline: 01:25 Irene为什么30+放下国内稳定生活跑去哥大读书? 03:40 Irene在哥大读法律硕士的感受 04:37 Irene给工作多年后再去留学的人的建议 10:21 不必太担心上课听不懂,但文化隔阂的确是有 13:56 留学这一年,比起成绩更看重体验,以及也是借此休息 15:32 崩溃常在一瞬间,但把时间拉长远其实都不是事 16:49 Irene聊自己的法律援助对象带给她的震惊 21:34 哥大一年,花了多少钱? 24:13 为什么Irene觉得「纽约适合短居不适合长留」 29:12 有遇到过种族歧视吗? 32:00 留学生活的安全tips 33:44 租房体会和tips 36:20 国内外教育不同在哪里 40:24 找教授改托福作文,还能这么操作? 42:18 想跨专业选课?问题不大 45:34 Irene眼中,全球化退潮了吗? 47:36 Irene读完书就立刻回国的原因 52:35 看过更大世界后,更有底气拒绝内卷了 BGM:aqualina-luv -1

57分钟
99+
3年前

NO.43 和​Eric聊:从北京搬去清迈后,生活有何不同?

雅君FM

这期播客请的嘉宾是朋友张海露Eric,他是公号「英语学习笔记」的主理人,《方法比知识更重要》的作者。 我和Eric之前在北京面过基,表面看他大花臂粗犷汉子一条,但多侃几句就会发现,他友好直率的同时还有细腻敏感的一面,我觉得很棒。 这期我请Eric聊了聊他怎么想到搬去清迈生活,在清迈生活的实际感受,也聊了大家估计会关心的怎么搞钱的问题,另外因为我和他都是内容创作者,也都相信好好生活这件事自带的力量,也聊了聊创作、生活、困惑和亲密关系等问题。 00:19 对Eric的介绍 01:30 最初是怎么想到从北京搬到清迈住的? 05:09 在清迈买啥很划算,买啥比国内还贵? 08:50 什么样的人适合/不适合去清迈住 11:40 在清迈被「温柔」化了:不仅想pay back还想pay forward 15:35 一家四口在清迈,怎么赚钱养家? 18:33 聊彼此最早的赚钱经历和对钱的看法 25:22 Eric感觉在清迈上各种兴趣班(高尔夫、骑马等等)都挺便宜 29:32 学英语最常见的心态误区:觉得要学到了某个水平才有资格用英语 31:16 从愿意承认错误到愿意展示错误 32:25 下场做选手而不是当看客 37:40 活着本身就很好 41:23 聊露营车和拉面的故事,像生活的隐喻 45:26 别问自己「开心吗」,问自己「怎么做才能更开心?」 49:22 把问题具体化,更容易找到解决方案 52:43 我们都迷茫,但迷茫也是拔节生长的声音 59:00 别压抑,多尝试 01:02:48 如果能当海盗,为什么要当海军? 01:08:14 不存在到了某一个节点,生活一下就变好了这件事 01:20:11 用信任而不是担心来表达爱 BGM:วรรธนา วีรยวรรธน - วัน เดือน ปี (D.M.Y)(《初恋这件小事》电影插曲) 剪辑:军

83分钟
2k+
3年前

NO.42 当自己重要需求被伴侣「无情」拒绝时,我们能怎么办?|和大志聊伴侣咨询

雅君FM

这期是我和朋友大志的聊天。大志是我们的老嘉宾了,之前《NO.31 “凡事一定要努力这句话”》这期播客就是和大志一起录的。 大志是资深广告人,但这一期我们聊的并不是广告,而是他和妻子做伴侣咨询这件事带给他思考、感受和沉淀下来的改变。 我说大志是我朋友里第一个在做伴侣咨询的人,大志纠正我说,他应该不是我朋友里第一个在做的,他只是第一个愿意跟我详细聊聊这件事的。 因为做伴侣咨询多数是因为亲密关系中出现问题。要聊伴侣咨询,就没法回避去聊关系中比较重的部分。 讲出来,是需要勇气的。 我很感谢大志的坦诚分享。我自己也从他的分享中得到了启发和力量。 上一个Timeline,让你快速知道我们都聊了什么 01:29 大志最初是怎么想到要和恋人去做伴侣咨询 03:58 如何学会体察自己的情绪,怎么看见愤怒背后的害怕、羞耻、自我厌恶呢 09:00 从性别刻板印象的束缚中挣脱,是一个艰难、症状会反复但很值得做的事 18:30 承认并说出需求,把选择权交给对方,每一步都需要很多勇气 21:50 当自己很重视的需求被伴侣「无情」拒绝时,我们能怎么办 33:36 生活是一个系统,当在一件事上卡住时,可以去做点别的 37:06 不想结婚的我们是怎么看待婚姻的,以及为什么又都结了婚 43:47 即便是亲密爱人,但对婚姻的看法也会很不一样 48:04 伴侣咨询中,教练具体是怎么帮助大志和他恋人能看到对方的视角的? 56:02 咨询的一个好处:营造出了一个双方真正同时在场的时空 59:14 聊在什么情况下会选择分手以及哪些因素会影响我们做出这个选择 01:04:44 关系中退一步反而可能会有转机,难的是如何愿意退这一步 01:11:24 亲密关系,没有碰撞,哪有稳定 剪辑:军

74分钟
99+
3年前

NO.41 别再跟我说「你可以变得更好」了!|心理学博士尹依依X雅君

雅君FM

这期是我和心理咨询学博士尹依依的聊天。 我们聊了她从广告市场人转到心理咨询师的职业轨迹变化过程,也聊了她在英国做咨询师的见闻,也谈了这些年踩过的坑,认知的变化,怎么处理和原生家庭的关系等等。 如果你想找依依,她微博ID是:Dr尹依依;抖音ID:尹博士说 ;小红书ID:尹博士说心理。 聊天中谈到的依依出的心理学科普书是《焦虑是一种能量》。 Timeline: 01:20 依依谈自己选择从广告公司辞职,重头去读心理学的机缘和过程 13:47 依依谈自己在伦敦做心理咨询师时,观察到的不同国家来访者身上所携带的社会印记 22:42 在关系里容易有的一种误区:只要自己足够努力,就能改变他人 33:40 依依谈有一个很自我的母亲是什么体验,以及母亲去世前给她的交待 38:19 充分活过的人,更不怕死亡 42:55 保护自己的自主权,就是保护自己的好奇心和内在驱动力 46:56 哪有什么普通又轻松的人生啊 48:26 太内卷的环境,会扑灭人的共情 53:17 「小镇做题家」如何与自我和解 56:20 聊拳击/巴西柔术带给我们的自我觉察 01:03:08 我已经选择go with flaws的人生,不想再听「你可以更好一点」这种话 01:08:41 我们能改变自己就已经很不容易了 01:11:36 如果只能送一句话给你:请你用力爱自己

72分钟
1k+
3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