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这一期播客彩蛋使用秘塔搜索的“今天学点啥”创建的。然后选的风格是据说使用人数最多的暴躁老哥,所以可能会有点冲大家多多担待哦~ 具体方法就是进入秘塔 然后把原本录制的播客音频文本放进去,秘塔的AI会自动的生成一个针对你这个文字的讲解视频课堂,还有ppt可以下载呢。把视频中的音频拿过来上传小宇宙就行啦 。也算是一个创新了,听众朋友可以多多反馈。 我觉得这段可以称之为脱口秀或者说老师教学的音频也补充了我和小o聊天中的一些技术词汇解释吧。还是很不错的 !
今天的嘉宾是我们的AI老朋友小O,也就是chatgpt的语音模式。不过前一段时间openai进行了一次升级,所以也算是新朋友——恭喜小O浴火重生,明显感觉出来中文的能力以及对话的语气也更像人了。你觉得呢? 想尝试claude code的朋友现在可以尝试用kimi的api替换,这样就可以在国内感受一下了,非常方便。我觉得对于非开发者来说整理整理文件夹、进行一些系统设置还是有些用的,但是真的是有不小的门槛。
由扣子空间生成 。说说你更喜欢哪个呢?
本期嘉宾二妹。她曾是香港的金融精英,毕业于剑桥大学,却毅然回到家乡,创办了一家公益图书馆——有为图书馆,希望帮助小镇青年更加明确生命的意义。 当这样一位充满人文关怀的实践者开始深度使用AI,她带来的思考是颠覆性的。她从一个管理者的视角出发,认为AI不仅是工具,更是我们反思自身的一面镜子。她认为,我们应该向AI学习,学习如何更好地沟通,如何找回逻辑,甚至如何成为一个更“人”的领导者。 这期节目,我们将跟随锅巴和二妹的深度对谈,探讨: AI是最好的“情绪按摩师”还是“效率工具”? 为什么我们本能地会“鄙视”别人用AI创作的内容? 【管理者视角】 一个公益组织如何用AI来培训员工,并从中发现团队的真实需求? 以及,一个让所有知识工作者都眼前一亮的高能AI用法。 准备好,这可能是一期会刷新你对AI认知的谈话。 本期重点与时间轴: 01:41 - 【高能观点】 嘉宾二妹提出颠覆性洞察:人类应该向AI学习如何沟通与共情,防止自己在追求效率中变得越来越像机器。 02:40 - 创作者的“AI心魔”:为什么我们会本能地排斥和轻视他人用AI创作的内容?这背后是怎样的心理在作祟? 07:01 - 【超实用技巧】 二妹分享她的高效工作流:如何用Get App记录碎片化的管理思考,再让AI一键生成逻辑清晰的文章或分享稿。 11:10 - 【管理者智慧】推广AI的最佳方式:“展示,而非说教”的力量,分享你的Prompt比任何培训都管用。 13:23 - 员工不用AI的根本原因:不是他们“不行”,而是AI没能解决他们真实生活场景中的问题。 19:11 - 工具箱大揭秘:盘点Monica, Kimi, Get笔记, 豆包, 元宝等AI工具的使用心得。 32:21 - 与AI共存的智慧:接受它的不完美,就像接受不完美的自己和团队,才能真正驾驭它。 二妹的介绍 有为图书馆官网 如果你对图书馆感兴趣欢迎去看看,也欢迎给它捐书捐款多多支持。
我是字节豆包
为什么AlphaEvolve被称为AI领域的神之之手,它到底解决了什么问题。 本期我们邀请了亚马逊的数据科学家锅巴的大学同学Dong,来和他聊一聊AI与数学的故事。同时也希望给大家上一点知识的干货,到底AI发现的新算法优化在哪里,价值几何? 本期数学小课堂: 如果我们要计算两个复数的乘积,比如 (a + bi) * (c + di) 那么按照复数的乘法规则就应该等于 (ac -bd) + (ad + bc)i 那么就应该计算4次乘法 但是如果我们先计算 (a + b)* (c + d) 的结果 也就是 ac + ad+ bc + bd 那么 (ac -bd) + (ad + bc)i 中的 (ad + bc) 我们就可以不用两次乘法计算出来了,而是使用 (a + b)* (c + d) - ac - bd = bc + bd 来计算出来。成功的通过增加加法的次数来降低乘法的次数,实现在计算机工程上的简化。 你将会听到: 04:00 Dong用AI改简历的吐槽和锅巴的小建议 09:46 AlphaEvolve的背景和数学上的思考 22:20 专业上有哪些方法来评估多个模型的优劣 30:25 Dong使用AI提高工作效率的经验总结
听一听AI那不亚于大学教授的历史课吧。《左传》第一篇:《郑伯克段于鄢》
还在为找不到合适的专家而抓狂?当传统渠道山穷水尽,你是否想过,那个天天被你“调戏”的AI,竟能成为你工作中的秘密武器?本期《从零到一用AI》,嘉宾Water将分享一个让你拍案叫绝的真实案例: 当常规方法都宣告失败,她是如何灵光一闪,借助AI“曲线救国”,不仅成功找到了那位“踏破铁鞋无觅处”的行业大咖,更意外解锁了AI的隐藏技能!这不仅仅是一个工具的使用教程,更是一次思维的碰撞和灵感的迸发。你将听到Water如何从最初的束手无策,到大胆尝试多个AI工具(豆包、DeepSeek等)联合作战,再到AI给出惊人线索,最终通过“非主流”方式成功对接。连主锅巴都惊呼:“你这个点,我从来没想过!” 准备好了吗?和锅巴、Water一起,见证AI如何将“不可能”变为“太轻松了”!这期节目,绝对会让你对AI的认知刷新到新高度!
【本期嘉宾】 锅巴的老同学:陶陶 (现居美国,和我们分享她最真实的AI体验和观察) 【内容提要】 中美AI交流,不聊高大上,只谈老百姓身边事!你家的智能音箱(比如Amazon Echo)是不是也曾让你满怀期待,最后却默默吃灰? 这期节目,锅巴和远在美国的陶陶,从中美普通人的视角出发,一起回顾了智能音箱从“听个响”、“问天气”到功能受限、逐渐被冷落的“黑历史”。原来,当年的“人工智能”更多是购物助手和简单指令的执行者。 但时代变了!现在的AI(比如ChatGPT)已经进化成了能深度对话、能创作、能解决复杂问题的“超级大脑”。我们聊了: * 陶陶当年是如何“跟风”入手智能音箱,以及为什么后来热情消退。 * 早期智能音箱和现在AI的巨大差异:从“指令式”到真正的“智能对话”。 * AI的发展有多快?假新闻、AI作图,傻傻分不清楚? * AI大厂们(OpenAI, Google, 亚马逊)都在背后做些什么? * 最最重要的一点: 别被过去的体验吓到,现在的AI不仅强大,而且比你想象的更容易上手!任何时候开始学习和使用AI都不晚,它正在悄悄改变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如果你也对AI感到好奇,或者家里的智能音箱正在积灰,那这期节目你一定不能错过!听听中美普通人之间关于AI最真实的交流和感悟,也许你会发现,拥抱AI,其实很简单! 【本期金句】 “别让过去的‘智障’音箱体验劝退你,现在的AI真的能处!” “任何时候开始学习和使用新AI都不晚,而且比你想象的更容易上手!”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和AI的故事!
以前我们推荐的自动把各种文章变成播客的工具现在有直出中文语音的功能了。可以支持简中和繁体中文台湾腔。这次我们来试试台湾腔 我们这一期就把我和陶陶之前聊天中美民间AI大对账的录音直接丢给NotebookLM然后它生成的10分钟的播客。各位朋友可以投票看看更喜欢AI的播客,还是我自己剪辑的呢?
以前我们推荐的自动把各种文章变成播客的工具现在有直出中文语音的功能了。可以支持简中和繁体中文台湾腔。简中好像有比较浓郁的北方口音。 我们这一期就把我和悦悦之前聊天孩子用AI绘画的录音直接丢给NotebookLM然后它生成的8分钟的播客。各位朋友可以投票看看更喜欢AI的播客,还是我自己剪辑的呢?
本期我们和悦悦一起聊聊她五年级的女儿怎么使用AI在三八节给妈妈送上一个惊喜的。看看AI原住民们对于新技术那丝滑般的融入和无限的创意。下面这个就是她用豆包做的明信片啦,大家觉得怎么样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