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 历史上的视觉艺术,女性身体长期被作为被动的、被观赏的客体。那种凝视常常带着欲望、理想化或评判。当我进行自拍时,我所做的是:夺回“凝视”的权力,用自己的镜头来表达。 好久不见,本次「环行的人」No.14 直播对谈迎来一个有着非常强烈自我表达的摄影师:千叶。千叶着迷于黑白、也着迷于“自我”,她的影像表达纯粹平时但极富力量,单色之下有着对女性意识的思考与探索,更因为摄影去完整了自己。 ⚠️请配合文字访谈收听 :环行的人|千叶:夺回“凝视”的权力 视频回放:B站 @环行地 导读 00:00 :最近「环行地」在做的事 / 一万兄自述 01:53 :采访开始 08:08 :开始拍摄黑白的契机,如何看待黑白摄影 13:14 :关于摄影的风格,我们如何建立自己的风格 22:47 :摄影作品中的“丧”与死亡 37:30 :夺回“凝视”的权利 49:41 :关于作品中的“北方”属性/《北方一片苍茫》 01:03:04 :“技术和想表达的不匹配,怎么办?”/ 被隐藏的感受力 01:16:50 :摄影是我们身体上的每一个器官 01:25:33 :问答环节 《北方一片苍茫》剧照 加入「环行地」摄影爱好者社区
前言 开年第一期「环行的人」直播对谈我邀请到了大家都很熟悉的摄影师短篇。从早期的摇滚狂热者到成为一名专业的重症监护室护士再到如今用相机记录生活的摄影师,多重身份的转变看似巨大,但也在冥冥中相互作用着。 摄影对他意味着什么? 他的摄影理解对喜欢他摄影的人又意味着什么? 从生命到生活我们应该如何借助摄影找到自己? 请配合专访内容收听: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4NDU1Mjc1OQ==&mid=2651114960&idx=1&sn=9630517119714f7aaca4c48c9f929c4f&chksm=84151088b362999eb1c0ee2d996d9fe5da68b0ce5a9d2b3620095bfba188b0b3c88cd6090ddd&token=558650829&lang=zh_CN#rd 直播回放: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ux4y1k7AL/ 导读 00:25 「环行地」是一个怎样的播客频道? / 推荐喜欢的摄影播客频道 06:50 与短篇的相识经历以及经历过的摄影社区 14:25 关于自己的职业故事 21:50 兴趣的培养与摄影审美的积累有关系么?如何开始摄影的。 35:30 选择适合自己的拍摄及分享场域的重要性 58:00 对于作品编排的理解,摄影的目的 01:18:40 摄影与亲情的关系 01:27:05 摄影只是一个工具,那它制造了什么? 我喜欢的摄影播客推荐
前言 今天翻资料时,才发现上一次做「环行电台」的直播已经是 2024 年 12 月 5 日了。实在抱歉,让期待这档直播的朋友久等了。 2025 年一开年,国内影像市场就像突然被注入了一股活力,各种活动、展览此起彼伏。我自己也从 2 月底开始几乎没停过:合作、办展、分享,一直持续到暑假。但是,到了暑期开始却似乎一下子安静了下来,像是一场高潮过后的疲软与空白。也正因如此,这次「环行电台」依然会延续过去的形式,邀请几位曾经连线过的朋友,一起聊聊他们的作品与近况。当然我也会分享一些自己对今年摄影领域变化的观察与疑惑。 本期配图鸣谢:©太空狗 视频回放:B站搜(环行地) 导览 00:03 :聊关于2025年上半年「环行地」里的事。/ @一万兄说 14:31 : “我姥姥也在看环行地”。/ @无所谓 51:29 :夏天草原上的高级舞厅,关于那里的人和事。/ @太空狗 01:10:40 : “原地踏步也是一种前进。” / @日曜日 01:34:05 :跟着直觉去观看。 / @小树哗啦啦 相关配图 @无所谓 @太空狗 @日曜日 @小树哗啦啦 /
前言 大家,好久不见! 不知不觉居然半年没有直播了,这半年「环行地」和大家一起见证了很多难忘的事。非常幸运「环行地」走过了第二年。 本期对谈的作者其实早在LOFTER时期就与我有所交集,当时印象很深的是他的id,叫艾滋病拆迁队,不知道LOFTER时期的朋友对这个名字还有没有印象。和名字一样早在十年前他就以非常生猛且直接的影像表达震撼了我,可就当时我的状态来说并未太喜欢他的内容,这导致我们交流的其实并不多。直到从LOFTER到一闪以及一闪结束后我创建「环行地」之前,我们几乎就是失联的微信好友状态。而这一切都在他重新来到「环行地」后发生了变化,我惊讶于他影像的变化与深度,所以,这次我希望带着大家去一探究竟。 请配合文字访谈收听:环行的人|铪瓦斯:被真实诅咒的照片 直播视频回放:B站 @环行地 导读 01:35 :关于最早的互联网昵称:艾滋病拆迁队 (点击可查看起源) 12:19 :摄影的启蒙,从玛丽·艾伦·马克到森山大道。 19:03 :重返「环行地」 21:18 :需要更快速的去摄影 ,从“学生思维”到“生活思维”。 35:55 :从最初关注社会现实到在体制内工作,它对摄影产生了哪些影响。 49:39 :游戏何尝不是一种摄影性的体现,摄影更多的是一种表演。关于《BEFORE BOOM!》 01:07:30 :关于摄影中对AI的运用 01:18:00 :观察人 01:37:25 :解读一万兄推荐《自由城》的编辑思路 01:51:30 :如何看待二次元群体,它与非主流的关系 02:04:11 :国内摄影十余年间摄影爱好者群体的停留与隐匿 相关配图 玛丽·艾伦·马克(Mary Ellen Mark,1940–2015),出生于美国费城曾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绘画和艺术史,获得艺术学士学位,1963年又取得新闻硕士学位。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职业生涯中,她四处奔走,拍摄的照片折射出高度的人文主义色彩。 凉山彝族的两个小女孩 《BEFORE BOOM!》王劭力
前言 最近还是很忙碌的,但这种忙碌是幸福的。因为这决定了我可以继续去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做「环行地」。在我看来这样的忙碌也是一种对于这糟糕世界的解脱,让我可以通过大家的摄影去不断的和日常产生链接,并用这样的链接去串联更多的人走进一种生命的另一番认知中去。 第十九期【环行电台】我精选了近期的几位初次连线的作者,他们的照片从日常出发并从日常里去认知生活与生命意义。抛开一切宏大的论调,你我是属于日常的,生命也终将在日常里渐渐完结。 导读 00:01 :诗朗诵《还乡曲》海涅 00:33 :「环行地」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 一万兄自述 09:52 :从动态的影视专业到静态的摄影,我找到了一种自由表达的方式。/ 芥子 41:14 :妈妈是我摄影路上的引路人,也是坚定的支持者。/ 3starS.O 01:01:09 :死亡是凉爽的夜晚 / 彭柳成 01:12:56 :从望月桥的老人重新认识生命的意义 /叶尔 相关配图 /
前言 本期播客内容来自「环行电台」No.19:《我们终究在日常里完结》直播切片,在本期直播连线中,我听到了发生在摄影师Jiiiaaang 身上的一个十分令人动容且完整的故事。 打小被爷爷带大的Jiiiaaang 整个童年的记忆都来自于爷爷的陪伴与记录,在爷爷去世后Jiiiaaang 也开始像小时候爷爷给自己拍照一样喜欢上了摄影,并成为了一名职业摄影师。本期故事是以她为外公外婆拍摄的一组照片开始,从对爷爷的怀念到对身边人以及自我的一次与生死神奇邂逅的经历,非常完整的讲述了一个关于成长、关于摄影的动人故事。 本期内容全程未剪辑,只为给大家完整的听完这样一个关于告别又关于相聚的故事。文中故事里涉及到的图片描述内容由于被摄者要求将不做展示。 BGM:《噢!乖》窦唯 Jiiiaaang 拍摄的外公外婆 《洪流》
前言 “说到和摄影的关系有些难以具体去表达,它是复杂的,有点像从恋爱进入婚姻,组建一个家庭,经营一个家庭关系,在我看来不可或缺。从只有甜蜜到后来相互陪伴、共同成长、建立世界观的一个过程,给予彼此精神价值的同时也难免产生许多矛盾。至于家庭的发展方向也是充满未知,需要用心思考谋划才会达到平衡。目前我与摄影的关系是可以自洽的。” 这是我第一次听见如此类比摄影的话,并让我不禁感叹它的形象。那些陷入创作瓶颈甚至欣赏美的瓶颈无一例外不对应着我们在一段热恋走入婚姻后的平淡甚至平庸。一种逐渐将爱变成习惯去爱的情绪。本期是老朋友 sun(大笑)专场,一个很 i 很慢的摄影师在用漫长的时间去享受着摄影。 请配合文字访谈收听: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4NDU1Mjc1OQ==&mid=2651126241&idx=1&sn=7abaa8f3c69d7f53eff476f6d22be598&chksm=841524b9b362adaf8e87e79dd921774eea265df121bc7944b7673a27f918ae4750d252ab0ba6&token=98082724&lang=zh_CN#rd 直播视频回放:B站@环行地 导览 00:17 :一切从理想主义开始 04:10 :新时代家庭相册的断“更” 16:09 :与摄影的关系,从热恋到步入婚姻的过程。 22:16 :关于摄影中的瓶颈 29:30 :数码调色滤镜与胶片的关系 50:00 :小野上幼儿园 59:17 :从 135 拍摄的《不存在的隐喻》到重新思考器材介质的突破 01:17:16 :关于故土以及自我的身份认同
前言 在准备这期的作品时我惊讶发现居然巧合的全都是拍黑白的作品,所以本期「环行电台」倒有点黑白摄影专场的感觉了。大家好,「环行电台」第 18 期直播来了,让各位就等了。欢迎订阅直播让我们一起来一次黑白摄影之旅。 导读 00:20 :做一个摄影爱好者就很好 /主播说 06:00 :最近关于观看摄影的一些思考 /主播说 10:00 :“我最近在编辑一本有关于儿时梦境的摄影书。” /woainiulanshan 32:50 :为何一张照片会突然获得大家的喜欢? /黛玉晴雯子 01:02:03 :从太陽の塔到摄影师inhiu镜头下的纪念碑 /CaroLu_Lu 01:05:16 :拍了十年商业摄影后又重新遇见了摄影 /惊蛰 01:32:38 :一条飘荡的鱼,一位 70 后摄影爱好者 /西南社 本期配图鸣谢:woainiulanshan BGM:窦唯《高级动物》 直播视频回放请至 B 站搜索:环行地 引用 环行的人|woainiulanshan:拍照,是我对抗平庸的方式 2019 INHIU 作品合集-废墟中的幻境 ▴马其顿 ▴阿尔巴尼亚 ▴丹麦 ▴冰岛 摄影师inhiu 太陽の塔 卖萌的豹子 摄影师燕子 一个朝鲜族老奶奶 摄影师带子 相关配图 CaroLu_Lu拍摄
前言 “无所事事的时候,我喜欢一个人四处游荡,一直到暮色在身体里升起。庄稼与杂草,花朵与昆虫,自然自古以来有其内在的秩序。这些照片是我对故土的重新审视,我试图从平庸的、隐匿的日常里,听见些许磕磕绊绊的声音。” 从隐匿于日常的“表情”系列到《旅途记忆》的回溯,再到《208 国道》里听到的那些“磕磕绊绊的声音”。闫波一直在努力让他的照片不断赋予更加深刻的内涵,因为摄影不仅让他消解了孤独也获得了与万物交流的可能。本期环行的人让我们跟「环行地」的老朋友摄影师@闫波 一起去探究关于他快门下的所思所想。 请配合文字访谈收听: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4NDU1Mjc1OQ==&mid=2651124185&idx=1&sn=4e807763843f6c5288a1b5d68245a1ef&chksm=84152c81b362a597c03157bac79d25707fde64bb73f43ba3e57eb15ee3724e88a54b61f3accd&token=145863837&lang=zh_CN#rd 直播视频回放:B站@环行地 导览 01:00 目前处于一个自洽的状态 12:30 从拍摄“表情”系列中挣脱后 21:00 关于《208 国道》创作中的割裂感到《我听见磕磕绊绊的声音》 41:30 从“守村人”到从每一个个体中挖掘出更多不为人知的生活 01:22:50 阅读与摄影是对抗当下环境状的一种方式 01:30:10 关于#一万兄推荐 栏目的内容 01:35:10 摄影是一种解释世界的方式,请不要麻木于生活,找到属于自己的自洽 相关配图 劈开的树 祈雨的老人 喂狗的守村人 隔壁村找牛的大爷 芬兰艺术家 Riitta lkonen于挪威艺术家 Karoline Hjorth 共同创作的项目
前言 大家好久不见!前两天岱宗来问我:“「环行地」的直播是暂停了吗?” 确实,暂停了一个暑假,我回来了哈。暑假其实也不是不能做直播,只是随着「环行电台」直播的次数不断增加,我也在思考如何去优化,使之变得更好哈。暑假陪孩子真的让很难静下心来去思考一些事情。(虽然这不同层度上是个借口哈哈)我回来了,依然透过摄影去对话更多的朋友,从对话中彼此安放。 本期配图鸣谢:@锟砸 BGM:窦唯《高级动物》 直播视频回放请至 B 站搜索:环行地 导读 00:15 摄影社区在走向各个角落等待绽放。 03:53 《当你不断证明它,它就会融在你的感知细胞》一次两年后的回访。@蚂蚁 33:11 旅行是一次内心的度假。 @王浩然 50:46 摄影让我重回曾经被忽略的地方。 @锟砸 01:00:00 摄影不用赶时间。@马可风 01:25:25 从《天使岛》的排版到与爱人的共同热爱。@浆果 01:48:50 “他者”本身才是一个摄影师最需要的特质。@卜天青 相关配图 @蚂蚁 @王浩然 @锟砸 @马可风 与🐈 @浆果 拍摄的男友zhihao @卜天青 发起的讨论
前言 从 2010 年到 2024 年,摄影一天都没有离开过我的生活。如果说要找个在这一路陪伴的人,唐城一定是其中的一位,甚至某种程度上是唯一的一位。就像采访里说到的一样这种情谊超越了共同爱好本身,我们因为摄影达成着心灵上的默契。 满打满算 13 年,也该就着@_唐城同学_ 的《海岸线》个展好好和这位老友认认真真的叙叙旧了。这次直播更像是一场对经历过最好摄影时期的怀念。 请配合文字访谈收听: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4NDU1Mjc1OQ==&mid=2651119808&idx=1&sn=c6f810dc891865576d306e2f28bbf24e&chksm=84153d98b362b48e522201b14f4e8654329ff0e21867d1a8d5ee210568f7b4def1dbda31b8c3&token=1204975673&lang=zh_CN#rd 直播回放:B站@一万兄 导览 03:10 13年的默契翻车了 05:51 十年前的摄影环境,关于图虫网 19:05 关于拍照这件事 28:18 加入图虫成为“摄影编辑” 56:17 从开始去拍视频到《海岸线》的创作 01:14:10 创作途中的有趣经历 01:19:03 《海岸线》创作中的支线与思考 01:24:10 寻找一颗棕榈树🌴 01:33:55 “拍照思维”与“相机脑袋” 01:40:21 从观看摄影到思考摄影 01:51:10 有一个同会摄影的爱人是什么感觉 相关配图 《海岸线》部分作品 【曾经是海】 我与唐城的合影(2016年) 方所青岛8周年唐城特展
前言(本期文末有彩蛋) 最近在疯狂做公号,不想错过每天的日更。但发现这消耗了我太多的精力,电台的直播可不能丢掉。而且我发现我很期待每期都会连线到新的朋友,当然也期待和老朋友再次相谈。这或许就是「环行电台」这档直播的意义之所在吧。 本期我们将迎来 4、5 位从未连线过的朋友,一起聊聊他们的摄影故事。当然本期直播最后会有属于每一个地里的朋友的惊喜彩蛋要公布,可以期待一下哦。 本期配图鸣谢:@寿司August 直播视频回放请至 B 站搜索:一万兄 导读 02:10 一次与过去的告别 @Corgi 25:00 观察微小的事物,感觉自己在被放大 @小树哗啦啦 37:50 我一直在探索着自己 @四丢比 01:07:10 我找到了一个目前让自己很舒适的状态 @寿司August 01:36:46 用一年时间观察一个摄影爱好者在环行地里的变化 @岱宗 01:49:18 “拿手术刀的我拿相机拍照最大的优势是手比较稳吧” @HB 02:08:40 彩蛋公布 相关配图 @Corgi @小树哗啦啦 @四丢比 @寿司August @岱宗 @HB 彩蛋详情 「环行地」X @Tim摄影工坊Emergency Break的【环岛】计划 Tim.DNG:: 我总有种感觉,我们的当代生活像是一种,在互联网元宇宙中对于历史的快速的重蹈覆辙。如今互联网也许刚刚脱离野蛮的与刀耕火种的原始时期,转而走入封建时代。各种大厂割据混战,每一家都想当赛博曹操,挟流量以令天下。 开个玩笑。 我在Lofter时期就认识一万了,虽说君子之交淡如水,但我们一直以影像的方式保持着某种联系和交流。我相信能看到此文的诸位也和一万有着这样的联系。从Lofter到一闪,再到如今的「环行地」,我们这一帮摄影的人、追求艺术与探寻自我内心的人,被算法放逐,被平台挟持,不断的流离,又不断的重逢。这种流离感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就像是一座孤岛。摄影师、艺术家与摄影爱好者,需要在这样的海洋中进行自我组织,这是Emergency Break和「环行地」的共同愿望和实践。 因此我和一万决定一起开启「环岛」计划,借此探索一些关于摄影的新的可能。 一万兄:: “艺术探索是一片荒原,我们在黑暗之中向你发来信号。” 这是 Tim在他的Emergency Break摄影工坊导论里写到第一句话,【环岛】这个名字也源于此。我与 Tim 因为摄影相识十余载,却总觉得我们大部分的时间都处于两座孤岛之上。当然曾经短暂出现的得鱼就有点像他这句话里所描述的那样,仿佛是黑暗中发来的信号。 “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这种俗套的比喻在我人生经历的这十余年间似乎正在被不断地印证着。「环行地」就是一座孤岛,我所有的信念与对摄影的期许都寄托于这座岛上,而这份期许都转变为了一次次低频的信号吸引着更多有同样信念的你前来。Emergency Break 是 Tim 对于「环行地」所发送的一次强烈的信号,让这座孤岛与孤岛上的人可以在那份相互吸引中发现更多关于摄影的可能。 而我们的【环岛】之旅也就此开始。 参与规则 1. 在「环行地」社区【环岛】计划影像打卡页提交作品 2. 作品无主题、器材及数量限制 3. 胶片摄影师特别支持,参与打卡请添加#交卷[话题]# 标签 4. 禁止发布无法通过审核的作品(血腥、暴力、色情相关内容) 打卡时间 第一季为期一个月 6.1-7.1 打卡周期 每年三次 每次 2 个月(评选与制作2个月 微信扫描海报或者下方二维码加入后即可参与打卡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