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周:妊娠纹、黄褐斑、产后疤痕,妊娠期间的皮肤变化如何管理?

有医说一

​​嘉宾:​​ 沛沛医生(皮肤科医生)、小杨医生(妇产科医生) ​​主持人:​​ 阿亮同学 ​​时间轴 & 核心内容:​​ ​​一、孕期皮肤变化​​ * ​​00:05​​ 孕期皮肤可能变好(红润光泽、痤疮改善) * ​​03:31​​ 皮肤变差(色斑、暗沉、痤疮) * ​​04:13​​ ​​常见色素沉着问题​​ * 部位:肚中线(黑线)、腋下、颈部 * 特点:产后大多自然消退,无需特殊处理 * ​​05:44​​ ​​黄褐斑加重​​ 诱因:雌激素波动+防晒不足(孕期慎用化学防晒) ​​二、妊娠纹:预防与修复​​ * ​​06:30​​ 成因:皮肤快速拉伸导致胶原断裂(类似生长纹) * ​​07:21​​ 妊娠油是智商税吗? 关键在保湿!油/乳/霜剂型按肤质选择 * ​​09:04​​ ​​有效预防策略:​​ * 控制体重增速(胎儿过大易长纹) * 坚持保湿(身体乳/霜更安全) * ​​24:21​​ 产后修复:激光美容改善陈旧妊娠纹 ​​三、孕期瘙痒 & 皮肤疾病​​ * ​​11:30​​ ​​警惕病理性瘙痒:​​ * 手心脚心痒 → 排查胆汁淤积症(需查胆汁酸) * 全身丘疹 → PUPPP(外用弱效激素可缓解) * ​​12:50​​ 原有皮肤病变化: * 湿疹/皮炎易加重,银屑病多缓解 * 痤疮因人而异(多数改善) ​​四、孕期护肤 & 医美禁忌​​ * ​​19:00​​ ​​护肤三大原则:​​ * 精简流程:清洁+保湿+物理防晒 * 优选婴儿可用产品 * ​​21:21​​ ​​禁止项目:​​ * 染发/烫发(化学刺激易过敏) * 脱毛/光电项目/注射类医美 ​​五、产后修复指南​​ * ​​24:55​​ 剖宫产疤痕管理: * 早期用减张器+硅酮凝胶(抑制增生) * 增生疤痕:激素注射/点阵激光 * ​​26:17​​ 色沉恢复:多数产后1年内消退 ​​六、医生暖心建议​​ * ​​28:54​​ 孕期是生理过程,皮肤变化多为暂时性 * ​​30:01​​ 焦虑会加重皮肤问题,及时求助皮肤科!

31分钟
99+
1个月前

怀孕34-35周: ​​胎监不过关?别慌!孕晚期检查与应对策略

有医说一

 ​​00:20 - 孕晚期标产检​​:从34周开始,​​每周必须进行产检​​,核心项目之一是​​胎心监护​​。不同医院基本一致。  ​​01:06 - 孕晚期重要抽血复查​​:在34周左右需要复查孕早期建大卡时查过的项目(如肝炎、梅毒、HIV、血型抗体等)。原因:这些结果有有效期(通常三个月),复查是为生产住院做准备。项目多,费用较高(约一千多)。  ​​02:01 - GBS筛查时机​​:通常在36周做B族链球菌(GBS)筛查,因为其结果有效期约5周,能覆盖到41周(大多数人在此之前分娩)。  ​​02:31 - 为何重复检查?​​ 医生解释重复抽血的必要性:确保医疗安全,保护医患双方。防止孕期出现新感染或指标变化未被发现。  ​​04:17 - 胎心监护详解 (1) - 基础​​:34周起每次产检必做。介绍过程:绑两个探头(测胎心、测宫压)。在家做远程胎监通常从32周开始。  ​​04:57 - 胎心监护详解 (2) - 解读与意义​​:结果好坏需医生专业判断(看基线、变异、加速、减速等)。目的是评估胎儿​​当前​​状况(有无缺氧风险)。感觉不动结果可能不佳,但需结合专业分析。​​核心意义:反映做监护那20分钟胎儿的状态。​​  ​​08:35 - 胎心监护详解 (3) - 结果异常怎么办?​​: * 结果好:说明当时安全,回家继续数好胎动。 * 结果不好(未过关):不一定代表胎儿危险(可能正在睡觉)。​​通常有“三次机会”​​(因为胎儿睡眠周期约20分钟,连续三次不动概率低,提示可能有风险)。第一次不过常见处理:吃巧克力/喝饮料刺激胎儿活动后复查。 * ​​严重异常(如基线差、有减速)​​:可能直接要求住院观察。  ​​11:10 - 胎心监护详解 (4) - 注意事项​​:避免在胎儿通常睡觉时段做(如自己刚睡醒时)。避免监护前摄入过多咖啡因/糖(可能导致基线过高飘忽)。合适时间:生活规律、胎儿通常活跃时(如早餐后活动清醒后)。每次监护需单独付费(约二十几元)。  ​​15:50 - 胎监不过被要求住院?​​:若因监护不理想住院,多数是​​住院观察​​(频繁监护、监测生命体征等),尤其在无其他高危因素时。住院监护时间更长更易捕捉胎儿活动。观察48小时无问题常可出院。不等于立刻要生。  ​​18:58 - 孕晚期心理建设​​:34周后胎儿已相对成熟(晚期早产)。34周后发动宫缩一般不干预保胎。应开始做好随时可能发动的心理和物品准备(待产包)。  ​​22:09 - 宫缩识别与何时去医院​​:介绍“假性宫缩”(无痛性、不规律宫缩)与临产宫缩的区别。临产信号:​​规律宫缩​​(如10分钟一次,持续存在且越来越痛、越来越频繁)或破水、见红等。若夜间出现规律宫缩,观察1-2小时若不缓解或加重需去医院。  ​​24:13 - 孕期身体感受​​:主播分享孕晚期特别怕热、易出汗的体验。  ​​25:46 - 运动重要性​​:强调孕晚期仍需​​保证足够运动量​​(尤其在家待产活动减少时)。推荐:中等强度运动(能说话不能唱歌),每天至少20分钟以上(每周150分钟)。有助于控制体重、预防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等。散步(主播实践)是常见方式,但强度可能不足。  ​​30:31 - 抽筋与运动​​:主播经验谈,走路过多可能导致腿抽筋,需找到合适运动量。  ​​31:02 - GBS筛查预告​​:预告下次产检项目——B族链球菌(GBS)筛查。简述其意义:若阳性,分娩时需用抗生素预防新生儿感染(如肺炎等)。

34分钟
99+
1个月前

怀孕32-33周,孕晚期筑巢记

有医说一

在前面第18周的播客中,我们谈到了很多当时困扰我们的问题:小房子不够住,有小孩了不管谁来照顾,都需要额外的空间;让父母过来帮忙担心长时间相处会有矛盾,生活方式差异太大没办法相互适应;担心小孩出生之后生活会发生很多的变化,不再有自己单独支配的时间;为请不请月嫂而发生分歧,等等等等 现在到33周了,4个月的时间里,担心的事情没有全部解决,但是情况也没有想像的那么糟。我们重新租了房子,搬了家,父母提前过来帮忙,相处下来也很融洽。孩子的出生势必会带来问题,但口口声声说会跟小孩抢东西吃的阿亮同学,连肚皮都拦着不让我拍。孕期戒掉了小龙虾、所有含酒精的饮料,认真吃叶酸到了现在。 时间飞快,快到没有知觉很难回忆难以想像,但我想对任何时候的你说,不要害怕,要乐观积极,一切的问题,时间都会给它答案。  ​​00:28 - 租房决策​​:看了几个月的老破大,最后都没有足够满意没下手。迫在眉睫重新考虑租房,终于在毕业季之前顺利搞定。  ​​03:00 - 搬家经历​​:搬一次家好累,东西都现在都没完全收拾过来,但是搬完家没多久就赶上上海的黄梅天,走路通勤还是方便很多。  ​​07:36 - 32周产检​​:强行插入考点:孕晚期心脏负荷峰值。  ​​08:38 – 拍孕妇照:正规的公司体验很不错,人生仅此一次的经历留下纪念啦。  ​​14:52 - 产假政策分享​​:孕7个月后可减少1小时工时,产假前可以请2个月产前假。  ​​18:37 -和父母共同生活的体验分享​​:父母到来后的生活调整。  ​​26:58 - 结尾互动​​:感谢好心听友给宝宝取名!(姓杨,要求简单好写好记)。

27分钟
99+
2个月前

怀孕24-25周:糖耐检查全解析,人为什么会得妊娠期糖尿病?

有医说一

​1. 糖耐检查全流程拆解​​ * 操作步骤:空腹抽血→喝75g葡萄糖水(5分钟内喝完)→1小时、2小时后分别抽血 * 实用技巧:糖水需搅拌均匀避免沉淀、少量多次饮水缓解不适、尽量9点半前完成第一次抽血 * 替代方案:呕吐者可改吃白馒头(需严格换算克数) ​​2. 妊娠糖尿病深度解读​​ * ​​发病机制​​:孕期激素变化引发胰岛素抵抗,导致血糖调控能力下降 * ​​高危信号​​:1项指标超标即确诊(空腹>5.1mmol/L、1小时>10.0mmol/L、2小时>8.5mmol/L) * ​​潜在危害​​:巨大儿/羊水过多/早产风险↑,产后10年糖尿病风险翻倍 ​​3. 控糖管理硬核方案​​ * 饮食运动双管齐下:少食多餐(日均6顿)、优先低GI食物、餐后散步20分钟 * 极端情况处理:两项指标超标需立即住院,胰岛素注射+血糖动态监测 * 长期策略:产后6周复查血糖,未来定期筛查糖尿病 ​​4. 孕期高频问题答疑​​ * ​​血小板偏低​​:80以下需警惕,50以下住院排查免疫性疾病 * ​​尿频困扰​​:子宫压迫膀胱正常现象,警惕尿痛/血尿(可能尿路感染) * ​​胎动监测​​:28周后每日数胎动,1小时<3次立即就医 ​​5. 产检避坑指南​​ * 营养误区:水果≠多多益善,警惕"一人吃两人补"陷阱 * 体重控制:孕中晚期周增重≤0.5kg,BMI正常者总增重11-16kg为宜 * 下次重点:30周小排畸B超,重点关注胎盘血流与胎儿发育

37分钟
99+
3个月前

雌激素大撤退,更年期的大脑正在悄悄重塑?——写给50s的生活改善指南

有医说一

我们或许在影视剧里听过无数个关于“更年期”的刻薄笑话,在生活里见过太多欲言又止的沉默——当潮热席卷她们的身体,当她们的情绪像过山车般失控时,全世界似乎都在表示不解和压制:忍一忍,这是个上不了台面的问题。但今天,我们要撕掉这些偏见标签: ​​全球一半人类必经的更年期,凭什么成为医学界最被轻视的战场?​​ 从晚上频繁起夜的母亲,到经历“脑雾”困扰的姑妈,到因关节疼痛放弃跳舞的小姨—— ​​我们整理了20+种被忽视的更年期症状​​,从妇产科和神经内科医生的角度带你看清激素暴跌背后的​​神经重构真相​​。当200亿脑细胞因雌激素撤退而改变工作模式,当心血管风险随卵巢功能衰退悄然攀升,她们真的还要继续“忍到60岁”吗? 本期节目串台一梦百晓电台,基于《来吧,更年期》这本书,聊了一些大家可能关心的问题: ​​激素替代疗法到底安不安全?​​ 所谓‘早更’是危言耸听还是身体警报?更令人振奋的是,我们将揭开一个颠覆认知的真相—— ​​更年期可能是大脑进化的黄金窗口期​​。 点击收听,解锁这场关乎所有女性的身体革命。 08:25 跳过片头点这里 09:43 母亲节赠书福利:《来吧,更年期》抽奖赠书方式 11:23 “更年期大脑”,经常被忽视的激素调控上游——神经系统 19:13 更年期,忍忍有用的话,还要医生干嘛?! 24:23 医学上更年期的定义 29:53 盘点更年期症状: 短期影响——月经过多、过少或不规律;潮热、盗汗;抑郁、焦虑、易怒;睡眠障碍;脱发;过敏:出现皮肤瘙痒和其他皮肤问题;甲状腺问题;关节痛;头痛;头晕目眩;心律失常;频繁起夜;听力受损;体重增加,脂肪分布变化;阴道黏膜萎缩;阴道瘙痒有灼烧感,分泌物异常。 脑部症状:“头脑发蒙”“雾脑的感觉”;忘性大,甚至短时记忆缺失;思考困难,注意力不集中;处理信息的速度变慢;多线任务处理能力下降。 长期影响——骨质疏松、骨折风险增加;心脑血管疾病风险猛增 44:58 不同性别的大脑差异,脑细胞的改变与情绪问题 48:03 更年期为大脑带来全新改变,只要你愿意,也许会是你人生的转折点 57:34 衰老与更年期必然相关吗? 64:58 所谓“早更”与卵巢早衰 66:43 更年期是你“不敢得、不让自己得”就可以不得的吗? 73:53 临床上的干预与治疗措施 83:03 激素替代疗法HRT、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SERM,真的安全吗? 92:03 聊一点本书的小缺憾 99:43 更年期并非完全一无是处,你的身体正在强迫你开始关注和照顾你自己,只要你想、你行动,更年期将会开启女性人生的新篇章 ——本期主播—— @ 庄生,“一梦百晓”电台主播,微博“庄生July” @ 小杨医生,杨清风“有医说一”电台主播,妇产科临床医生 @韦医生,神经内科临床医生

102分钟
99+
3个月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