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和我一样经常会感觉自己科研效率低下而焦虑?本期单口,我跟大家分享了我在博士期间求效率而不得的经历。越想做的快,遇到的困难越多,这到底是为什么? 0:10 Intro 0:47 救命 读博以后发现自己科研效率好低 1:31 博士的日子没有里程碑 让我看不到最近都做了些什么 2:15 不切实际地希望可以和本科一样的学习速度面对博士课程 最后大破防 3:14 对效率求而不得给我带来了深深的焦虑感 4:16 不仅自己觉得科研效率低下 导师也来火上浇油 4:55 焦虑帮不了我一点 会让我陷入隧道视觉(tunnel vision) 7:00 隧道视觉限制了我的思维 7:37 没有deadline死限之后 我的思维打开了 面对相同的问题反而能更快地解决问题 9:47 追求效率是东亚人被社会训练后的本能 10:10 拒绝“最短路径”思维 拥抱探索心态 10:48 崇拜效率 = 年龄焦虑 11:30 “效率”是一个现代的概念 它让我们自我异化 13:15 人生很长 不是所有事情都需要追求效率 13:55 慢即是快!慢即是快!慢!即!是!快! 15:34 允许自己休息 做点跟科研完全不相关的事情 18:00 结尾 音乐:风(靴腿乐队)
进组之后才发现导师有毒该怎么办?其实在没有进课题组前,我们都无法了解到导师和组的真实状态。如果真的觉得课题组不适合自己要怎么办呢?本期我邀请了被前一任导师强制离组的Eason,分享了他被开的全过程,以及之后是如何幸运地寻找新的导师和课题组。 0:10 Intro 1:08 Eason被迫转组的全过程 5:46 开组会如上早朝 7:42 “挑战”学术观点也要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下做 导师应该有充分的耐心 9:19 前导师也骂自己的导师 10:53 转组有的时候真的需要外力推一把 11:33 Hero自己在博士中期被逼的不行也想转组 最后没有转的原因是想做完再做的项目 14:40 如何能鉴定有毒的导师?看看ta的招生和毕业生的人数,和给你的生活/学术自由 17:48 东亚学生在西方做科研特别容易被打压 19:58 学术出色的人不一定是好老板 实际上很多人都不是 21:18 沉没成本很可怕 但面临决定的时候也要勇敢一些 22:54 被前老板抛弃了以后 Eason开始疯狂找下家 但到处碰壁 24:15 你的系有多支持你转组? 26:28 可以找一个允许rotation的学校 27:29 转组的时候不需要太考虑前导师的感受 因为ta可能也不是很在意 28:44 转组的手续其实很简单 29:15 也可以换学校🏫 29:55 转组的时机也很重要 试着在暑假之前找到下家 33:08 面试导师的时候要找对方的缺点! 34:02 总结 音乐:Here with me(d4vd)
没事不要接近导师,会不幸!最近北邮导师被联名举报的事情被广泛关注,我和不止学术GradLounge的主播趁此机会一期回顾了一下和导师斗智斗勇的事迹,以及很多非常实用的向上管理导师的技巧,一定要听到最后哦! 不止学术GradLounge 0:10 Intro 0:26 北邮导师被学生联名举报,居然还让学生帮孩子考试作弊... 1:22 班主任式导师 5:46 是谁在自己导师ddl的最后一刻被拉去干导师的活,是谁啊! 9:20 读博也是职场,但是同样存在的学生身份会给导师pua的机会 12:09 人文博士生因为单一paper的缘故经常会被导师放养,导师培养你只是出于义务 18:32 和导师建立边界感! 19:20 面对导师布置的狗屁工作,能最后一秒给就不要早给,不给它提升的机会! 20:41 暴打完美主义的最好方式就是卡点交东西 22:32 永远把自己的工作放在第一位,导师说的话切记不能全信! 26:56 有想法结果就记下来,失败了也没关系 29:50 重要的事情邮件沟通,以后学校调查可以取证 30:45 没救的人渣导师该转组转组该举报举报 31:49 入学前对你热情的导师可能别有用心,对你爱答不理的导师也有可能很负责 34:28 导师不会一直是和蔼可亲的,在你们的共同科研生涯中一定会吵架,一定! 36:07 选择导师前背调一下 37:26 如何拒绝导师的请求 39:06 把自己放在第一位,把自己当回事 39:53 拒绝了可能也没关系,科研还是在继续 41:40 一开始就要立好人设 43:50 不要把道歉挂在嘴边,说对不起就假设了单方的责任 46:01 如果一开始是个老好人人设,后面撑不住了可以适当发疯,用自己的症状当武器 49:30 即时释放你的攻击性 52:31 自己才能保护好自己 音乐:Mystery(Matt Maltese)
救命!人要多努力才算够努力?这可能是一个困扰我们一生的话题。尤其在毕业之后,“成功”渐渐多元化,失去了绝对的评判标准,也随着我们自己的经历在不断变化。本期我和心啦啦拉队的主播们就这一问题展开了讨论。 心灵啦啦队 0:16 Intro 0:40 大学之后 没有一个固定的评判标准 1:52 理工科科研世界里从来没有足够努力这一说法 努力是无止尽的 也是难以预测的 4:49 连paper都看不进去 这算够努力吗 6:40 够不够努力的底层逻辑是没有对未知结果的控制感 8:41 被过去的自己击中 学过的东西想不起来了。不过也因为可以责备自己,会得到一种掌控感 11:01 当代社会被内化了的自我鞭策 12:30 Rest guilt我不是一个人! 16:40 人们会正常化透支体力和精力 17:17 PhD的项目设计就没有想让你休息,不熬夜的人都是异类 20:25 在极度被透支的情况下,回家一点都休息不好 22:43 体制是最终受益人 24:39 努力曾经是可以有丰厚的回报的,但这是在大环境好的前提下 28:01 努力是有代价的,问题是这个代价值得么? 30:50 身体也会是努力的代价 34:25 人真的需要去努力一辈子吗?这或许可以成为一个选择 37:03 有些美好的事情是不需要“努力”就可以获得的,这会给我们一种自由感 39:03 结尾 音乐:夜间独白(deca joins)
科研人来长心眼子啦!本期分享了如何选择一个适合你课题组。我从研究方向、导师风格、和同门这些因素入手,并且分享了我自己选课题组时候的经历。 shownotes晚些加! 音乐:爱情的模样(旅行团乐队)
博士毕业以后如果不去高校,选择都有哪些?本期是一档重播串台节目,我和不止学术GradLounge 的两位主播Zeyuan和Gillian一起讨论了文科和理工科博士生的就业去向。 01:57 最近5-10年,教职变得越来越卷了吗? 05:10 近年来理工科去业界的就业形势如何? 06:31 人文领域的主要出路还是做教职 10:50 什么时候开始明确认定:我不想进高校了 22:14 导师的榜样:他们的人生让我望而却步 25:50 怎样找到新的职业方向 38:38 博士生转业界,如何管理试错成本 43:40 美国高校教职薪资是什么水平 47:53 会有来自师长和家人的压力吗? 52:56 一份职业的光环可能只是诱惑 55:13 快乐可能太奢侈,但至少别让我崩溃 音乐:Talk to Me (Cavetown)
滴滴!本期是科研玄学时间,我分享了我上个月做科研的时候和玄学的故事。我找人算了八字看今年能不能毕业,用小六壬给自己占丢的东西,塔罗牌算出药品过期,以及用奇门遁甲看实验的问题出在哪。 凡事不烦FM 10分钟小六壬速成 0:05 Intro 0:28 年关实在是太倒霉了 实验复现不出来 仪器被人搞坏 给我整不会了 2:00 找东东算了八字和今年的学业,可以毕业问题不大🤩 5:08 我在北美亚马逊买ancestor money的经历 6:58 买了三个符,一步到位的玄学消费 8:37 该用玄学对抗焦虑吗? 9:45 科学只是我们众多描绘世界的一种方式 12:53 用小六壬找东西一找一个准 15:06 用奇门遁甲帮我debug实验哪里出了问题 16:52 用塔罗我终于解决了年初实验复现的问题🆘 17:52 总结 音乐:Language(Fitan)
如果有天科研不存在了,你回去做什么?这一期我录了一起假设性问答节目,幻想了不做科研的日子我人生的种种可能性。 0:11 Intro 0:39 我不喜欢内化科学对抗性的研究范式,但是我没得选 2:44 科学当权,需要去维持它的权力,而我就是它的炮灰 4:07 对我自己的工作没有ownership的 5:24 去搞艺术吧! 6:27 心理咨询师还是算了吧,助人的方式有很多 8:11 也想举办工作坊大家一起冥想🧘 9:44 身心灵发展,一个都不能落下! 10:25 玄学弥补了科学给不了我的东西,它治好了哦的科研焦虑 11:20 或许以后可以成为一个玄学师傅🔮 12:49 这些喜欢的事情共性都是去探索 14:23 结尾 音乐:海浪(deca joins)
科研做到焦虑要怎么办?本期我分享了读博士期间的长期焦虑来源,我的一些身体反应,以及一些应对建议。总的来说,科研焦虑说到底还是一个系统性大于个人的问题,我们能做的不多,重要的是接纳这种情绪,并且早日毕业🎓 0:14 Intro 2:01 读博做科研的长期焦虑是一个系统性问题 2:50 焦虑来源 1️⃣ 那些永远做不完的事情 4:05 焦虑来源 2️⃣ 担心实验复现和结果 6:31 焦虑来源 3️⃣ 同年入学的朋友都毕业了 7:54 焦虑让我肌肉紧绷,让我花了很久时间理疗 8:44 焦虑让我开始嗜睡 9:55 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咬紧牙关、磨牙、咬嘴、口腔溃疡、没精神起床 12:33 焦虑梦境:脱发、掉牙、开车失控,都是源于失控感 16:04 长期焦虑不会让结果变得更好,也会让我们进入tunnel vision 17:07 注意到自己焦虑的情绪 17:25 放过自己的焦虑情绪 18:38 如果没法面对焦虑,有时候可以试着去解决产生焦虑的问题 19:12 总结 音乐:葡萄成熟时(陈奕迅)
读博的时候你的高光时刻有哪些?本期我和嘉宾关大兴讨论许久后,发现不管是独自的还是和其他人类一起的读博高光时刻,很多时候都是在旅行中发生的。旅行可以给我们和工作之间一个阻断,让我们离开读博时的管视角,认真感受和世界的连接。 本期嘉宾:关大兴 0:07 Intro 0:57 在华盛顿的水池里骑Scooter 6:26 早晨割草后的青草香 7:47 唤起儿时回忆的味道 10:37 不仅独处有高光时刻,在关系中也会 14:55 旅行的时候终于没手做科研了,在红杉木国家公园看到血月 17:50 独自旅行和恐惧共处,挺过去了也是个高光时刻 23:40 夜晚银河🌌星空 27:26 公路旅行和听歌是绝配! 31:30 看看综艺也是个不错的充能项目 33:21 和朋友玩switch!! 35:58 和陌生人搭伙爬山,Acadia + Zion National Park 45:27 读博很辛苦,所以一点点快乐都弥足珍贵 51:02 总结 音乐:春风沉醉的夜晚(Royster Lee)
讲真!科研工作者们要如何好好爱自己?本期我和Grad Lounge不止学术的两位主播一起分享了我们各自的联系自爱的旅程。 Grad Lounge 不止学术播客主页 👈 Self-compassion:自我关怀的力量 0:10 Intro 1:24 从自卑到自爱 我只听了心理咨询师的一句话 3:36 学术狠人到了博士阶段才忽然意识到自己的需要 10:39 东亚人的自我关怀是需要被提醒的 14:29 你是不是和我一样,对朋友甚至比对自己还要好? 23:55 Self-compassion的三个要素:自我接纳,共通体验,和正念🧘 25:35 对情绪的顿感有好有坏,共通体验需要共情 28:55 儿时想象中的那个无所不能,特别的自我其实是共通体验的反面 33:58 冥想对于焦头烂额的学术生活帮助真的很大! 40:38 如果你是个狠人,试着把自己当朋友对待 43:54 觉察是第一步,不judge是第二步,共情是第三步 48:31 自我关怀的方法一定要选适合自己的,但是警惕消费主义陷阱 51:10 走出家门,拥抱自然 52:05 要是太自闭了,也要试着串串门呀 55:43 每周routine之周四大扫除! 57:15 每天记得做点喜欢的,和工作无关的事情 1:00:35 好好吃饭也很重要 1:04:15 给科研和自己的生活之间加一个阻断 1:06:04 如果害怕虫子没法抱树,坐在草地上也是可以的呀,重要是感受和自然产生的链接 1:08:53 用一个喜欢的艺术形式沉浸地、没有压力地表达自己 1:16:58 总结 音乐:Visions of Gideon(Sufjan Stevens)
我导我导,画饼大佬。这期我分享了在刚开始科研的时候选导师,或者工作时候选老板的时候的一些技巧。我也分享了我选择了我导的过程,以及之后的血泪史。 0:11 Intro 0:53 和GradLounge串台节目这周四会播出 2:19 我拒绝了未来的诺奖导师... 4:26 什么是笨蛋导师 4:46 好导师首先需要是一个好mentor 5:16 好mentor会在科研的时候给你心灵陪伴,也会是个好榜样 6:02 好的mentor会给你学术方面的支持,包括供你学费,学术培训,和职业指导 6:43 没有一个mentor是完美的,可以找多个mentors来满足你的需要 7:20 我导三不沾:) 8:47 谨慎!第一印象不靠谱 10:06 没带过学生的导师可以选,但是要背调 12:11 我导能力 1️⃣ 画大饼 13:14 我导能力 2️⃣ 困难项目简单化 13:46 我导能力 3️⃣ 间歇性cpu 14:25 我导能力 4️⃣ 妖魔化同方向的组 16:33 感兴趣的课题很重要 和你共事的人更重要! 18:27 注意寻找之前导师和学生之间的摩擦 19:36 总结 音乐:Maybe Maybe(椅子乐队)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