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节目属于烤最爱的「翻译」系列专题,嘉宾Emily 金雪妮带着我们从她做推想小说中译英合集《The Way Spring Arrives》翻译统筹的经历出发,聊聊在翻译实践中体会和观察到的性别维度。我们不仅谈到了在翻译过程遭遇到的文本层面的性别不平等,更试图将「翻译」日常化、抽象化,与女性在父权世界所付出的隐形劳动、情感劳动作比,去探索「翻译」和「女性」两重身份的交叠为我们带来的种种潜力和联想。 这次依旧是烤糊分开旅行的一期,但是好消息是 8 月我们终于要久违地短暂同城了,到时一定进行第一次当面录音尝试! 本期速览 [03:40] 烤和 Emily 试图概括本期主题 [06:33] 从翻译统筹出发的实验/实践思考 [37:35] 翻译作为读者、作者和劫匪 [52:49] 翻译作为一种(女性)劳动 [78:11] 翻译与「原作」= 蛋和鸡? [96:18] 作为女性和翻译,必须不停说! 相关索引 * Regina Kanyu Wang & Yu Chen Eds., 2022, The Way Spring Arrives * 跳岛FM:101 在春天结束之前,看她们如何想象春天的来临 * Ken Liu Ed., 2018, Invisible Planets: Contemporary Chinese Science Fiction in Translation * Ken Liu Ed., 2020, Broken Stars: Contemporary Chinese Science Fiction in Translation * 王德威 编,2022,《哈佛新编中国现代文学史》 * Luise von Flotow, 1997, Translation and Gender: Translating in the ‘Era of Feminism’ * L. Venuti, 1995, 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 * Han Kang, 2016, The Vegetarian * Han Kang and the Complexity of Translation * 9to5: The Story of a Movement(2020) * 酒井直树 Naoki Sakai 音乐 Paris Paloma - Labour, 2023 logo@找鸟儿 联系我们 邮箱 [email protected] 微信公众号 糊汉三(微信号:athousandknives) 爱发电上赞助
这是一期临时制作的音乐节目,由虎头、奶瓶和XD聚在一起,每人挑选了3-5首曲子,分享一些我们对坂本龙一与高桥幸宏的思念。你也可以在奶瓶的电台「人造乐园 artificial paradise」听到这期节目。 我们只是曾被这三位音乐人所深深影响过的万千乐迷中的一员,而这些歌曲也并非他们最具代表性/最冷门/最好听/最先锋的创作。或许它们也能唤起你相联的记忆与激情,或是为你打开他们音乐创作的另一面。不论是教授、高桥,或是依然健在且仍在创作的细野,他们一直都是如此的活跃、高产,又毫不受限,而我们却再也无法听到教授、高桥以及三人合作的新作了。 “艺术千秋,人生朝露”——请继续听吧! 歌曲列表 [02:12] 音楽(ONGAKU) - YMO [08:10] 黄土高原(Kodo Kogen)- 坂本龙一 [20:02] Tibetan Dance - 坂本龙一 [25:37] Self Portrait - 坂本龙一 [36:28] Undercooled & 弥勒世果報(みるくゆがふ)- 坂本龙一 [50:28] 青猫のトルソ(Aoneko no Torso)- 坂本龙一 [56:05] Before Long - 坂本龙一 [62:05] opus - 坂本龙一 [69:39] Silk Endroll - 坂本龙一 [77:50] andata & BWV639 - 坂本龙一 [87:28] キュー(Cue)- YMO [95:16] Saravah 願你幸福! - 高桥幸宏 [100:49] 回想(Flashback)- 高桥幸宏 logo@找鸟儿 联系我们 邮箱 [email protected] 微信公众号 糊汉三(微信号:athousandknives) 爱发电上赞助
也说不清是烤又一次做客友台「城市罐头」,还是 Yao 和小王成了烤的嘉宾,反正就是我们仨又分居三地、欢聚一堂,以年初浦睿文化出版的译作《纽约人:我们时代的城市与人》为契机,展开了一场关于这座城市、这座城市中的我们以及我们如何理解这座城市的聊天。 相关链接 《纽约人:我们时代的城市与人》克莱格·泰勒 《纽约下城》皮特·哈米尔 Judd Foundation Sholastic Building by Aldo Rossi 《与安德烈晚餐》(1981) 本期封面图 大雪转晴,上西区电话亭 烤摄于 2016 年 1 月 24 日 声音片段 演奏者:纽约人,纽约市 logo@找鸟儿 联系我们 邮箱 [email protected] 微信公众号 糊汉三(微信号:athousandknives) 爱发电上赞助
本期简介由 ChatGPT 生成,封面由 DALL·E 2生成。 在这期「越烤越糊」的节目中,我们请到了嘉宾 zuzu,一同探讨 AI 生成艺术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包括作者身份、创造力、劳动和环境等方面。我们会分享嘉宾 zuzu 使用 AI 技术创作的动物形象作品「看不见的动物园」;批判一组通过 AI 生成的豪华大堂熔岩灯;深入了解 AI 实现图像生成的技术细节;探讨 AI 训练和运行所需要的时间、资源和能源成本;讨论 AI 作为作者的问题,并探究这一概念在不同历史和文化语境下的变化;讨论工作室的劳动力和人类的创造力,并介绍与AI共同创作的两种思路和故事;最后,我们将探讨 AI 无法理解的问题:这个世界上最大的问题是人!这一期节目将带给您独特的思考和启示,不论您是艺术家、科技工作者,还是环保从业者,都将从中受益。 本期速览 [03:05] 嘉宾创作:zuzu 的「看不见的动物园」 [10:22] 吐槽拉踩:AI 生成 MoMA 大堂熔岩灯 [19:30] 技术细节:AI 到底如何实现图像生成 [30:55] 训练和运行 AI ——费时费力费钱费能源 [40:26] AI 作为作者?或作者概念的层次和流变 [51:40] 艺术家工作室的劳动力与人类的创造力 [72:35] Hyughe vs Cheng: AI 协同创作的两种思路与两种故事 [91:37] AI 无法理解之物:这个世界上最大的问题是人! 相关索引 * StyleGAN2 * StyleCLIP * Bestiary 动物寓言集 * GPT-3 * 博尔赫斯《想像的动物》Book of Imaginary Beings * 路易吉·塞拉菲尼《塞拉菲尼抄本》Codex Seraphinianus * Refik Anadol, Unsupervised * An Extremely Intelligent Lava Lamp: Refik Anadol’s A.I. Art Extravaganza at MoMA Is Fun, Just Don’t Think About It Too Hard * Modern Dream: How Refik Anadol Is Using Machine Learning and NFTs to Interpret MoMA’s Collection * AI Art at Christie’s Sells for $432,500 * Google's Artificial Brain Is Pumping Out Trippy—And Pricey—Art * DALL·E * Midjourney * DALL·E 2 * Pierre Huyghe, Uumwelt * A. Dee, Examining Copyright Protection of AI-Generated Art * Sougwen 愫君 Chung * Francis Alÿs, Set Theory * 徐冰, 小企业七言集 * How Creative Is Your Computer? * Natale & Henrickson, The Lovelace effect: Perceptions of creativity in machines * Barthes, The Death of the Authors * The mind gardener: the machine that turns your thoughts into art * Pierre Huyghe, (Untitled) Human Mask * Ian Cheng, BOB (Bag Of Beliefs) * Ian Cheng, Life After BOB * Artist Ian Cheng explores the technological and aesthetic potential of AI * Who Is Making Sure the A.I. Machines Aren’t Racist? * 为什么AI画不了美少女吃面? * ChatGPT背后的标注人:在非洲只管「鉴黄」,时薪不到两美元 音乐 Kraftwerk, Computer Love, 1981 logo@找鸟儿 联系我们 邮箱 [email protected] 微信公众号 糊汉三(微信号:athousandknives) 爱发电上赞助
「睡眠」是再日常不过的事。每个人每天就必须睡一会儿,睡眠既不能被浓缩,也不能被快进。但人们享受休息的权利从来不是平等的,睡眠在今天也依旧和清醒时刻的世界规则紧紧挂钩。 本期节目起源于四年前虎头与好友老王草拟的杂志策划,而我们决定将这一未能付诸实践的纸上项目进一步拓展,从多个语境与视角,审视「睡眠」这一日常之事在不同时空里不平常的各异角色。为什么睡不好?什么是睡得好?睡眠在当代如何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一种谨慎调配的资源、一项随处可见的经济热点?在公共场所睡觉到底触碰了公权力的哪根敏感神经?睡眠是否意味着理性、从而是主体性的缺席? 睡得好,才能走得动。做好梦,才能有希望。引用导演阿彼察邦常用的采访结语,无论醒来如何痛苦,我们希望你听完这期节目,能「sleep with good dreams」。 本期速览 [08:21] 睡眠成了一个问题 [35:55] 睡眠成了一种资源 [55:45] 睡眠成了一门生意 [60:10] 为什么公权力害怕人们在街头睡觉? [87:14] 沉睡的公主 [93:22] 睡眠的思想史 [100:07] 睡眠成了公司福利与度假项目 [108:35] 为睡眠而作的艺术 [114:09] 在电影院睡去,在电影中睡去 相关索引 * 韩炳哲《倦怠社会》 * Orthosomnia * 《成瘾剂量 Dopesick》(2021) * 中国睡眠研究会 * 伦敦家居博物馆 Museum of the Home 展览 Festival of Sleep * Marshall Sahlins, “The Original Affluent Society” * 马克思《资本论》 * 乔纳森·克拉里《24/7:晚期资本主义与睡眠的终结》 * 香港胶囊旅馆 SLEEEP * 李燎《单人床 1(光谷)》(2011) * 《浊水漂流》(2021) * 睡大街的权利 * Occupy Wall Street returns with ‘sleepful protest’ * What Comes Before Woke? On the History of Sleep as a Form of Protest * Silvia Federici, Caliban and the Witch * 谢德庆《一年行为表演 1981-1982》 * 出去:谢德庆在美国的生存艺术,《艺术论坛》 * 《天边一朵云》(2005) * 《绝对清醒 Wide Awake》(2006) * Why there’s so much money in mindfulness * “睡眠炼金法”、助眠套房,全球兴起睡眠旅行 * 睡眠经济兴起,哄睡师一个月标价最高达1万8千多 * Digital Nocturnes: Sonic Sleep Media * Jean Ma, At the Edges of Sleep: Moving Images and Somnolent Spectators * Max Richter SLEEP * 《盗梦空间 Inception》(2010) * Apichatpong Weerasethakul, SLEEPCINEMAHOTEL (2018) * 蔡明亮《来美术馆<郊游>》(2014) * Andy Warhol, Sleep (1964)) * Christian Marclay, The Clock (2010) 声音片段 Goldberg Variantions, BWV 988: Aria, Johann Sebastian Bach, Glenn Gould Coffee & TV, Blur 《梦醒时分》,伍佰 李骏硕执导长片《浊水漂流》片段 Wake Me Up when September Ends, Green Day 迪士尼动画《睡美人》(Sleeping Beauty, 1959)片段 Goldberg Variantions, BWV 988: Variation 1 a 1 Clav., Johann Sebastian Bach, Glenn Gould Dream 1 (before the wind blows it all away) - Pt.1, Max Richter 阿彼察邦执导短片《第一束光》(First Light)片段,音乐:《Life, Life》坂本龙一 logo@找鸟儿 联系我们 邮箱 [email protected] 微信公众号 糊汉三(微信号:athousandknives) 爱发电上赞助
这或许是「越烤越糊」史上首期成功的闲聊尝试! 因为嘉宾生病,我们临时录制了这期「下酒菜」,聊聊最近烤糊二人正分头实践的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实验”——烤芬刚搬入了七人同居的共产生活,而虎头虽然几乎没有独居经验,却向往着实现“独居女性、有饭有猫”的生活图景。 记得去年年末,我们专门录制了一期节目,剖析我们为何无法闲聊。而这头一回没有提纲的录音,除了分享生活,也记录了我们在绩效社会下因“不焦虑”而焦虑的情绪,以及既喜爱家务、又害怕家务成为责任的矛盾心理。一期真正“松弛”的「下酒菜」,欢迎加入我们的生活分享!更多群居/独居的生活照片,请访问微信号「糊汉三」查看 🍳 相关链接 达菲之家客厅影院排片表 Choki 越烤越糊 | 零食 01:王刚凭什么不是生活方式博主? 越烤越糊 | 年终总结:我们尝试闲聊,结果—— 城市罐头 | 舞台、灵堂、工厂——客厅里的生死疲劳 logo@找鸟儿 联系我们 邮箱 [email protected] 微信公众号 糊汉三(微信号:athousandknives) 爱发电上赞助
一个月未更新,好久不见!还记得去年五月,我们制作了一期漫谈影视与生活中「鸡同鸭讲」现象的节目,画下了 「翻译」系列专题 的大饼。上期节目着眼于人们在多语言环境中越过翻译、直接交流的情况,那这期我们就来细读「翻译」这一职业的几个典型形象——不被信任的汉奸、转译信仰的传教士、大国崛起中的翻译官、握有超能力的先知与灵媒…… 对翻译角色的着墨在影视作品中并不多见,在历史与生活中更是常常被忽视。我们怀疑翻译的政治立场与文化身份的纯洁,忽略翻译工作中的情感劳动,更常将翻译视作附属的、表演性的、故而高度性别化的工作。翻译究竟是让渡了自我,或是丰富了自我的定义?这些问题诞生自文化的碰撞与交流之初,如今仍在不断演绎。翻译的传说,也是我们以他人的语言为镜、重新理解自我的故事。 本期速览 [01:49] 「鸡同鸭讲」那期的延续,聊聊担任「翻译」的人 [03:29] 「汉奸」,不被信任的中间人(高危职业!) [08:20] 电影中的翻译角色,电影自身的翻译功能 [14:30] 冲突中的合作者/通敌者:沟通是为了理解或对立? [22:25] Afong Moy的一生,及她身边更被忽略的翻译 [32:47] 翻译工作中被忽略的情感劳动 [39:27] 日本长崎与香港道风山:「传教士」该如何“翻译”宗教? [52:50] “舍弃自己的语言”是为了丰富自我的定义 [63:16] 精英的、附属的、女性化的「翻译官」——请停止扁平化外语学生的梦想! [77:11] “女人没有母语”:在语言缝隙间争取主体性的新女性 [82:55] 作为软件、先知与灵媒的翻译 相关链接 《鬼子来了》(2000) 《翻译风波》(2005) Ornamentalism Anne Anlin Cheng The Life of Afong Moy, the First Chinese Woman in America The Chinese Lady Golden Shield 《天国王朝》(2005) 《阿依达,你往何处去?》(2020) 《老友记》S03E15 《沉默》(2016) 道风山基督教丛林 《翻译家~长崎翻译异闻~》(2022) 《大奥》吉永史 《亲爱的翻译官》(2016) 《外交部“翻译天团”来了,“四大女神”都是啥来头?》 《翻译的传说》胡缨 《分手的决心》(2022) 《降临》(2016) 《美错》(2010) 声音片段 《鬼子来了》 《沉默》 《翻译家~长崎翻译异闻~》 Arrival soundtrack - Sapir Whorf logo@找鸟儿 联系我们 邮箱 [email protected] 微信公众号 糊汉三(微信号:athousandknives) 爱发电上赞助
又是时长爆炸的一期!但是不用怕,这期讨论的内容好玩又好吃(久违地在字面意义上符合了烤糊的「乱炖」主题),最好不要在很饿的时候收听。建议搭配食物:炸猪排、蛋挞、瑞士鸡翼、罗宋汤、左宗鸡、珍珠奶茶… 本道「正餐」,烤糊请来了「客座厨师」Steve 和小亚,一起从北京和义乌的 「小众国家」 餐厅出发,一路从上海、香港和日本的舶来美食,「吃」到中餐远走海外后和各地文化发生的种种融合和碰撞。虽然这期一直在报菜名,可是我们的关注点却不在菜肴本身,而是移民餐厅背后的经营者、消费者,以及这些做饭的人们和吃饭的人们背后的经济、社会与文化现象。同时,我们发问:什么才是 「正宗」 ?「正宗」到底重不重要?是什么因素构造和限制了我们对「外来」食物的想象?在世界饮食的地图上同时作为主体和客体、自我与他者的我们,要如何理解我们走进的餐厅、品尝的食物呢? 本期速览 [05:10] 导论,或试图严谨定义讨论主题的尝试 [17:40] 低端全球化与「小众国家餐饮」探索 [32:00] 本邦何在?「正宗」相对论 [43:05] 开始报菜名!不同权力关系下的食物想象 [67:27] 移民餐厅的生存策略:左宗鸡是迫不得已 [77:31] 吃作为文化资本:饮食旅游与贫穷色情 [84:41] 海外中餐:为什么餐饮业往往是新移民的起点? [105:45] 美国中/日/阿拉伯餐厅的「自我东方主义」 [121:54] 餐饮业与城市景观:移民餐厅属于此地! [128:11] 犹太人爱在圣诞节吃中餐?移民群体间的餐饮互动 [143:14]「You’re what you eat!」移民餐饮中的身份认同 相关链接 * 北京小众国家餐饮盘点 * Ray. 2016. The Ethnic Restaurateur. Bloomsbury Academic. * Mathews. 2011. Ghetto at the Center of the World: Chungking Mansions, Hong Kong.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 逯耀东《肚大难容:中国饮食文化散记》 * te magazine No.1 THE LOST SOCIETY * 'Like the tart, I never change': The secret behind Macao's most famous dessert * Lee. 2008. The Fortune Cookie Chronicles. Twelve Books. * Long. 2013. Culinary Tourism. The University Press of Kentucky. * 《沙漠情酋》(1921) * 《花鼓歌》(1961) * Karate, Wonton, Chow Fun: The end of 'chop suey' fonts * 《分界线》(1984) * The Immeasurable Value of Immigrants * Labor Force Characteristics of Foreign-born Workers News Release * 曹雨《中国食辣史》 * 新气集 | 研究奶茶在全球的扩张,真的可以读一个博士 * 疯投圈 | 从吃水果到喝水果、从果茶到品茗 * 扶霞·邓洛普《鱼翅与花椒》 * Mintz. 2002. Food in the USA. Routledge. 「小众点评」与「报菜名」 * 希邦 @义乌 * 阿里亚娜 (Ariana) @义乌 * 太平館 (Tai Ping Koon Restaurant) @香港 * 起士林 (Kiessling) @天津 * Veselka @纽约 * 煉瓦亭 (Renga-Tei) @东京 * 蘭香閣 (Lan Hueng Kok) @香港 * 鹰嘴豆泥 Hummus * 梳芙厘 Soufflé * 瑞士鸡翼 Swiss wings * 罗宋汤 Borscht * 拿坡里意面 Naporitan * 炸猪排 Tonkatsu * 港式蛋挞 Egg tart / 葡式蛋挞 Pastel de nata * 左宗棠鸡 General Tso’s chicken * 康普茶(红茶菌) Kombucha * 润饼 Lumpia * 娘惹菜 Nyonya cuisine * 「一个面」Yakamein * 「食飯喇」(秘鲁中餐)Chifa 音乐/声音片段 * 李安《饮食男女》 * 《麦兜故事》之今日午餐 * 高中正义《CHINA》 * ”Beautiful Arabian Music & Egyptian Music - Arabian Nights“ * 孤独のグルメ - Stay Alone logo@找鸟儿 联系我们 邮箱 [email protected] 微信公众号 糊汉三(微信号:athousandknives) 爱发电上赞助
本期节目,我们要聊一聊“最高级的形容词”——「可爱」!! 不论你曾经喜欢的是米老鼠噗噗熊Hello Kitty,现在萌的是冰墩墩玲娜贝儿Jellycat,还是永远钟爱自家的小猫咪,不可否认,「可爱」的魅力简单直接,但正是这样的“人畜无害”赋予了它不可小觑的“攻击性”——它们控制你的钱包,霸占你的社交网络。不可否认,「可爱」已是我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当代人类共同分享的情感体验。 于是我们邀请了以「可爱」为创作主题与研究课题、本人也十分可爱的艺术家向,一同深入「可爱/cute/かわいい」的美学小史,辨析可爱之中的消费主义与权力关系。希望你也听得开心,一起边自我剖析,边尽情享受「可爱」吧 awwww 本期速览 [03:14] 强行理论化之为何猫就是「可爱」本身 [14:47]「可爱」形象的演变:震惊!Hello Kitty 不是猫 [28:28]「可爱」与「かわいい」文化小史 [48:33] 城市消费者被「可爱」一整个拿捏住 [52:25]「可爱」的「爱」与「可爱」中的暴力 [61:32] 与玲(娜贝儿)学家的交流成果报告 [76:14] 当代艺术(市场)中的「可爱」符号 [81:55]「可爱」文化中的自我反思和集体体验 相关链接 * May. 2019. The Power of Cute.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 Yano, 2013. Pink Globalization: Hello Kitty’s Trek across the Pacific. Duke University Press * Ngai. 2012. Our Aesthetic Categories: Zany, Cute, Interesting.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忽左忽右」:午后偏见 012 | 噗噗熊的世界 * Baby Jesus in art and the long tradition of depicting Christ as a man-child * Postman. 1982. The Disappearance of Childhood. Vintage Books. * 玲娜贝儿:当销售冠军遇到老板娘,立马让路,老板娘记得涨工资! * 《白熊咖啡厅》 * 《熊猫家族》 * 熊本熊:腮红失踪事件 * Cats Clinch the Title of Urban China’s Favorite Pet, Report Says * How Chinese Women Embraced a Fuzzier Definition of Family * 额外补充:The Japan Foundation-EP15-Kawaii: The Emergence and Evolution of Cuteness in Japanese Girls’ Culture 音乐 周杰伦 「可爱女人」 菅野洋子 「Cats on Mars」 logo@找鸟儿 联系我们 邮箱 [email protected] 微信公众号 糊汉三(微信号:athousandknives) 爱发电上赞助
在三周年节目里,烤画了「做一期 BL 漫画相关节目」的大饼。没想到不出三个月,这张饼竟然顺利出锅了! 本期节目中,烤和豆友「普通读者」的主播堂本栞展开了一场关于日本 BL 商业漫画的畅谈,期间欢声笑语,快乐之情溢出耳机。希望各位哪怕非 BL 漫画读者的听友能包涵和体会到我们这种同好胡侃的愉悦! 作为腐领长度相当不同的读者,我们分享了自己身为女性,为什么会大量阅读 BL 漫画、享受这种漫画类型给我们带来的体验?女性身体在文本内部的不在场,以及女性创作者和读者在 BL 漫画产业链中全方位的在场,到底意味着什么?BL 漫画是否具有女权主义色彩,又与广义的LGBTQ 平权运动有何关系?BL 漫画中多种多样的情色描写,到底是某种「小众性癖」「性变态」,还是具有一些较为激进的社会价值? 当然,不可避免地,我们在本期节目里进行了大量的安利,欢迎大家下拉查看作品列表! 本期速览 [04:24] 日本商业 BL 漫画极简简史和名词解释 [14:25] 隐形的腐男和显形的腐女 [25:31] 成为 BL 漫画读者的心路历程大公开 [38:33] 作为女性,为什么喜欢读 BL 漫画? [46:23] BL 漫画中多元的性刻画与社会关怀 [52:30] 反套路和 BL 边界的拓展 [59:24] BL 漫画中的女权与厌女、平权与恐同 [64:56] 大量安利袭来! 名词解释 * YAOI:「やまなし、おちなし、意味なし」的缩写。中文意思是说腐的故事没有高潮、没有结尾、没有意义。 * DK:男子高中生(Danshi Koukosei)。 * 花之24 年组:指日本一群优秀的少女漫画家。她们在1970年代开始为少女漫画开创更新多元题材(诸如耽美、科幻等等)与画风,使少女漫画风格引发巨变。因为这几位都出生在昭和24年(1949年)左右,故被合称为「24年组」,也被称为「花之24年组」。 * JUNE:女性向、男子同性爱为主题的漫画与小说连载杂志。1978年10月创刊,最初名为《COMIC JUN》,第三期开始改名为《JUNE》,1979年8月休刊,1981年复刊至1994年4月。 * 少年爱:所谓少女漫画中的少年爱,指由漫画家竹宮惠子和萩尾望都等人开创的少年之间的恋爱、性爱故事(少年爱的故事),或者是描写被男性爱着的少年的故事(少年被爱的故事)这类作品、作品群、作品的主题。少年爱也对面向女性的小说产生影响,这类小说作品被称为「耽美」或「耽美作品」。 相关书籍影视 * 《风与木之诗 / 風と木の詩》竹宫惠子 * 《日出处天子 / 日出処の天子》山岸凉子 * Boys Love Manga and Beyond: History, Culture, and Community * 《达米安》《在轮下》赫尔曼·黑塞 * 《腐男子高中生活 / 腐男子高校生活》(TV动画) * 《佐佐木与宫野 / 佐々木と宮野》(TV动画) * 《我的女友是腐女 / 腐女子彼女。》神葉理世 * 《隔壁的 801 酱 / となりの801ちゃん》(日剧) * 《春心萌动的老屋缘廊 / メタモルフォーゼの縁側》鶴谷香央理 * 《消失的初恋 / 消えた初恋》アルコ / ひねくれ渡 * 《被无性别男子所爱 / ジェンダーレス男子に愛されています》ためこう * 《八田百田 / やたもも》はらだ * 《哥哥 / にいちゃん》はらだ * 《绝对会变成BL的世界VS绝不想变成BL的男人 / 絶対BLになる世界vs絶対BLになりたくない男》紺吉 * 《血咒圣痕 / Vassalord.》黒乃 奈々絵 * 「少女マンガとホモフォビア」佐藤雅樹 * 《鸣鸟不飞 / 囀る鳥は羽ばたかない》ヨネダ コウ * 《极乐鸟日子 / ハッピークソライフ》はらだ * 《PERFECT FIT》たなと * 《世上最遥远的恋爱 / 世界でいちばん遠い恋》麻生ミツ晃 * 《落雷击中丘比特 / キューピッドに落雷》鈴丸みんた * 《男孩子和女孩子 / おとこのことおんなのこ》米代恭 * 《双子座的女人 / 双子座の女》西炯子 * 《美人 / 美しいこと》木原音濑 * 《我在宇川大街等着你 / 宇田川町で待っててよ》秀良子 * 《夜与朝之歌 / よるとあさの歌》はらだ * 《我让最想被拥抱的男人给威胁了 / 抱かれたい男1位に脅されています。》桜日梯子 * 《恋爱的正确标记法 / 恋愛ルビの正しいふりかた》《在锈蚀之夜对你呢喃爱语 / 錆びた夜でも恋は囁く》おげれつたなか * 《亲爱的坚尼 / 親愛なるジーンへ》吾妻香夜 * 《樱田前辈改造计划 / 桜田先輩改造計画》吾妻香夜 * 《歌舞伎町 BAD TRIP / 歌舞伎町バッドトリップ》汀えいじ * 《MADK》硯遼 音乐 Snow Man「Secret Touch」 logo@找鸟儿 联系我们 邮箱 [email protected] 微信公众号 糊汉三(微信号:athousandknives) 爱发电上赞助
5月13日,一篇汇总了多位年轻女性控诉北京蓬蒿剧场法人、艺术总监王翔的文章在微信朋友圈与微博激起了热烈讨论与转发。文章指责了王翔近年对多名女性进行语言、肢体接触等不同程度的性骚扰,而在随之出现的转发与评论中,更多女性说出了自己被王翔性骚扰的经历,受害人包括观众、剧场活动参与者、志愿者、戏剧学院或有相关志向的学生。 这勾起了烤芬、虎头与好友三简的回忆——约九年前,刚上大学的虎头在北京蓬蒿剧场认识了王翔,之后也遭遇了文中女生相似的遭遇:被迫听他高谈阔论、打电话、约吃饭看戏甚至旅行,还有强吻和落荒而逃。在此之前,虎头对王翔的性骚扰行为略有耳闻;而近十年后,竟然还有女生遭遇着相同手段的生理与心理伤害。 于是我们决定紧急制作这期节目,让虎头和三简说出她们的经历,也希望借机拆穿这些艺术界的性掠食者如何通过塑造高尚人设、满口仁义道德来掩盖他们的犯罪事实。 这不是王翔第一次因性骚扰被指控,但至今仍未能制止他这样的违法行为。我们希望这次能有所不同。 预警:本期会讲述遭遇性骚扰的切身经历与细节,可能会引起听友们的不适或想到自身的创伤,我们会在时间轴里标出,希望大家能在谨慎收听的同时尽量坚持听完本节目,谢谢大家。 [05:46] 什么是蓬蒿,谁是王翔 [12:10] 虎头与三简的亲身经历与观察 [59:24] 朋友圈朗读会,以魔法打败魔法 爱发电上赞助
紧接上期,烤糊继续与「日知录」互相做客,围绕主播柯紫的「荒漠生态经济学」研究方向,我们从上期「影视中的荒漠」继续尽情跑偏,展开漫谈—— 我们从彼此身为游客的荒漠初体验出发,聊到荒漠景观带来的震撼、疑惑与自省;又从地区经济发展不平等的「正外部性」,发散到将生态问题与性别问题平行思考的「生态女权主义」;再基于「酷儿生态学」感叹学科交叉的必要与艰难。 这两期聊得很飞,因为串台太尽兴(尽管柯紫的科研专业让烤糊听得肃然起敬,而烤糊的人文学科套路也把柯紫“忽悠得一愣愣的”)。期待再和「日知录」相互做客,顺便帮我们更新! 上期回顾 > Fusion 02:影视中的沙漠意象——征服还是逃离?feat. 日知录 本期速览 [02:15] 无法脱离的游客身份,无法丈量的荒漠 [26:51] 荒漠旅游业,被低估的破坏性 [37:23] 人的尺度与地球的尺度:我们为什么非要理解它? [43:58]「发展」叙事中的不平等与「正外部性」 [57:13] 当我们从荒漠聊到家庭主妇——生态女性主义 [72:11] 酷儿生态学:当「自然」作为一个形容词 [78:00] 自然性恋:将自然作为我们的爱人 [85:18] 有时候跨学科跨不过去啊!而且跨过去又能怎么样呢! [96:44] 可持续发展领域三本最重要著作都是(由)女作者(主导的)! 相关索引 * Terry Tempest Williams. 2016. Erosion: Essays of Undoing. * U.S. National Park Service * Black Hole Image Makes History * Ecofeminism * Queer Ecology * “太太,能不能整点色禽艺术? * 基友姬友遍地走——鸟类同性恋二三事 * 郑波 《蕨恋》 * Untitled Folder, issue 5 * Sexecology & ecosexuality * 罗安清《末日松茸:资本主义废墟上的生活可能 * 「珊越拾穗」第 104 本书:罗安清与《末日松茸:资本主义废墟上的生活可能》 * 蕾切尔·卡森《寂静的春天》 * The Limits to Growth (1972) * Our Common Future (1987) 音乐 《你是风儿我是沙》by 林心如/周杰 《风》by Lu1/文智涌 logo@找鸟儿 联系我们 邮箱 [email protected] 微信公众号 糊汉三(微信号:athousandknives) 爱发电上赞助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