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菜街到厨房-32 让我们一起干酒醉!

大家好啊!#从菜街到厨房 回到了双周更新的节奏上来,这期节目聊的是云南的酒。酒的话题其实从开始做这个播客就想聊,经过了一年的积累,还有这一年里的数次酒醉,我们终于可以聊得更有料。在入冬的夜晚,请你端起手中的酒杯,让我们一起干酒醉吧。 =============================== →方便找重点的快进时间线 00:12 单刀直入,这期来聊聊云南酒 01:43 在西南地区,四川和贵州的酒更有名,云南很难讲出某个代表性的酒,同时又是很多种酒的小众联合国 04:42 云南人很爱喝酒,和中原地区的劝酒等级制度不同,喝酒是为了自己开心,是娱乐性的 08:00 知了初来云南时,印象最深的是松子酒,小电是杨林肥酒 14:17 云南的松子酒,很多都有小包装的,还有shot杯装的,主要和取悦自己以及山区生活习惯有关 20:19 云南还有一些小产区的名酒,比如玉林泉、鹤庆干酒、茅粮 28:04 云南人还是爱喝自烤酒,所谓自烤酒是粮食酿造后烤制蒸馏做成的酒,在云南,有些古镇小村比较萧条,没有卖杂货的小卖部都没有,但总会有酒坊 35:36 云南北部流行包谷自烤酒,就是没有过橡木桶的波本威士忌 40:30 泡酒也就是加了草药或水果的调味酒,知了来云南才见识到很多泡酒 49:02 云南山区还会喝没蒸馏过的低度发酵酒,特别的是佤族水酒和怒江杵酒 56:57 怒江人民爱喝酒的另一个体现,一种叫做“霞啦”的食物的制作方式 58:51 还有一种发酵酒,墨江紫米封缸酒 01:05:38 葡萄酒是躲不开的话题,聊聊云南的葡萄酒,特别是香格里拉和弥勒两个产区 01:18:42 除了葡萄酒,云南还有很多水果酒,比如发酵后蒸馏的苹果酒和百香果酒,差不多可以是广义上的白兰地 01:23:03 云南产甘蔗,理论上应该有类似朗姆的甘蔗酒,但云南甘蔗酒不算不多见 01:25:10 知了感叹一种很好喝的很不红的橄榄酒 01:28:02 聊完了也有点醉了,总结一下,也邀请大家添加客服蔡姐微信(Market-Cuisine),加入我们的群里沟通讨论 谢谢收听!

92分钟
1k+
2年前

从菜街到厨房-31 云南种植的洋蔬菜

大家好啊~拖更了将近两个月,#从菜街到厨房 终于回归了。好久没见面,这期节目先从两位主播的寒暄聊起,主话题是关于在云南种植的洋蔬菜。你有什么喜欢的洋蔬菜,有发现在国内有种植这种洋蔬菜的产地吗?也请给我们留言分享。 ================================ →方便找重点的快进时间线 00:27 拖更了快两个月,用寒暄来开始本期节目 02:05 又说到昆明的气候,今年冷得很早,“秋老虎”时节雨水多 03:26 聊聊拖更期间的经历,先聊聊小电在深圳的餐饮体验 09:41 说起高级餐厅用的云南食材,知了打岔聊聊最近鸭子的体验 11:36 深圳的都市感和草根气息的交融,比如石厦村的云南餐馆 16:02 大城市的好是风味聚集,深圳的包容度也高 18:24 再讲到云南餐饮的发展,越来越多云南地方美味跳过昆明,直接开去大城市 21:43 吹水又说到做菜的经验分享,比如一些做咖喱的tips 24:15 知了分享最近吃到的好吃的店,比如菜单很简单的烤肉店,还有陆良的黄金娣米线店 29:52 陆良在哪里?浅聊一下陆良 32:13 终于聊到这期的主话题: 在云南种植的洋食材。先从陆良种的朝鲜蓟说起 40:11 朝鲜蓟和朝鲜没有关系,原产地在地中海 43:54 除了朝鲜蓟,还有种在云南的洋蔬菜,我们继续聊聊抱子甘蓝 50:10 再说说山葵、芥末和辣根,以及山葵在云南的种植 55:54 云南地理的复杂性,油橄榄、牛油果、咖啡、玛咖、辣木等等外来农作物,生长条件各不相同,但在云南都可以种植 谢谢收听!

68分钟
1k+
2年前

从菜街到厨房-30 避开人潮,《大理》旅行指南作者带你玩大理

大家好啊,多谢催更的朋友们,#从菜街到厨房 新一期节目终于上线了。 在这期节目中,知了、小电和嘉宾孙澍一起聊了大理。大理到底是不是一个人人都去过所以没什么新意的旅行目的地?聊了快两个小时,不过大理的丰富度显然没法在这期节目中说完。 打个广告:孤独星球旅行指南城市IN系列的《大理》在7月出版了,如果想探索更丰富的大理,这本指南能帮到你。 谢谢收听! =========================== →方便找重点的快进时间线 00:37 本期请到了旅行作者孙澍,他和小电搭档撰写的《大理》在7月出版了 01:36 小电和孙澍,是十多年的搭档 04:09 LP出版的云南相关指南,5版云南分省指南、城市指南in系列的《大理、丽江和迪庆》,还有这次的《大理》 08:57 2021年夏天开始调研的《大理》,孙澍负责大理古城及西北边(剑川、鹤庆、云龙、漾濞、永平),小电负责大理东南边(宾川、祥云、弥渡、巍山、南涧) 10:43 《大理in》是一本特别完整的大理,而且大理每个县都值得写进去 12:01 孙澍刚从大理搬来昆明,那几年的大理,是变化很多的一个阶段 18:30 吐槽古城,大理还是很迷人,孙澍也说古城也是大理丰富性的一种体现 20:05 孙澍调研大理的惊喜之一:鸡足山后山徒步,耗时8小时左右 26:28 孙澍调研大理的惊喜之二:苍山小徒步,从南诏德化碑至凤阳邑茶马古道 31:13 孙澍调研大理的惊喜之三:苍山小徒步,小鸡足保和寺 36:22 孙澍调研大理的惊喜之四:鹤庆马耳山西邑村 40:09 再次插播大理的丰富性:这里是澜沧江、金沙江和元江三个水系分水的地方 46:16 孙澍推荐西北边的大理:漾濞温泉——羊吃蜜 50:01 孙澍推荐西北边的大理:沙溪石宝山的石龙村 54:03 没去过云龙和漾濞的知了,请孙澍再介绍云龙,这里的古桥很多,值得自驾或包车去探寻 58:58 永平方向,孙澍推荐了博南古道,这里有翻山见澜沧江峡谷的壮阔视野 01:02:07 《大理》城市指南里都有写上面说到的点,包括详细实用的交通信息,推荐大家买书 01:05:36 小电的推荐,都在我们之前的节目里反复说了很多次,这次小电特别提到了巍山西边大寺 01:10:38 大理东南片,大家都很喜欢巍山,对比了沙溪,知了大力吐槽了下沙溪做奶酪的新移民 01:15:47 小电和孙澍调研过程中,印象深刻的菜场都有哪些?大理绿玉农贸市场(南门菜场/夕阳菜场)、大理东门小菜场和四季街市、巍山城南市场,以及沙溪马坪关的野生菌见闻 01:26:25 小电和孙澍调研过程中,印象最深的食物,松针、乳扇冰棒、鲜花冰棒、炖梅冰棒、乳饼、巍山菌火锅(七妹休闲园)、弥渡荨麻汤、现腌木瓜片…… 01:37:09 小电和孙澍调研过程中,印象深刻的餐厅,向月球飞去、昆师傅、南五里桥、下兑村、新房子火锅、朴石烘焙……书里也很多,请大家买《大理》城市指南 01:43:27 买了《大理》之后怎么用?听听两位作者的建议!不要忽略“计划你的行程”,这里亲子、慢生活和非遗的三个主题能帮助你制定自己的行程

114分钟
5k+
2年前

从菜街到厨房-28 嘉宾白浚来做客,吃遍昆明100家米线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大家好啊,#从菜街到厨房 第28期这次非常准时地在周一更新了。这期节目请来了米线达人白浚,他正在做的壮举是:吃遍昆明100家米线。在节目中,白浚和我们聊到了关于米线的几乎所有方面,还有老家文山的米线的独特风格,整期节目又热闹又有料,引人嘴馋。 ======================= →方便找重点的快进时间线 00:11 这期邀请到菜街做客的嘉宾,是吃遍昆明100家米线店的白浚 02:17 到录节目当天为止,白浚已经吃了昆明的65家米线,未来他会给大家一份主观的米线排名推荐 05:06 吃遍昆明100家米线店,就好像是白浚进行的吃米线的田野调查 10:01 米线到底为什么好吃:是汤头,是米线本身,还是味道的调和? 11:00 从米线本身聊到消失了的酸浆米线 16:45 米线好吃的关键点,白浚更在意汤头 18:18 汤对于云南米线的重要,但过桥米线的汤头又过于内卷 24:12 鸡、猪、牛……汤头的种类很多,但重要的是干净,并且提前准备好份量 28:07 小锅米线和大锅米线,到底差别在哪里 29:06 在昆明的米线店还是以小锅米线为主,但云南其他地区的很多吃法也逐渐在昆明开花 31:24 小锅米线的汤头也很重要,味道好不好是喝得出来的 36:52 奇怪的米线配料:小电很喜欢加银耳的凉米线 39:12 在调味上,白浚特别爱放焯水的韭菜,韭菜也是云南米线里的重要配角 46:24 放酱,也是小锅米线里重要的调味手段 52:37 白浚吃米线在督促行业的同时,也希望云南米线出圈 53:57 做内容不想被绑架,白浚更想输出自己的内容,也很期待他的昆明米线排行榜 1:01:08 聊到白浚家乡文山的米线吃法,从汆肉米线说起,豌豆芽也是独特的配菜 1:09:00 除了汆里脊、猪肝和腰片,文山米线的酸汤调味也非常迷人 1:17:38 随意又好吃的文山日常饮食:吃米线还配早酒,烧烤也不事先腌制,吃食材本来的味道,想去文山吃吃吃 听馋了吗?中午就来碗米线吧~

87分钟
2k+
3年前

从菜街到厨房-27 知了的红河哀牢山采菌团之旅

大家好啊,#从菜街到厨房 比较准时地更新了。这期节目的主题非常夏天,知了参加了尼佬的红河哀牢山采菌团,一路吃吃喝喝度过一个快乐暑假。跟随知了的回忆,一起去逛市场、买水果,吃花腰傣菜和牛羊肉~ ======================== →方便找重点的快进时间线 01:04 从中午吃的餐厅开始聊,社区小餐厅有什么迷人之处? 01:56 云南乡野还有更多迷人的食材和餐馆,进入主话题,这期聊知了和尼佬走的哀牢山和红河一线 04:38 第一站易门,是昆明嬢嬢们坐大巴来买菌的地方 05:03 第二站绿汁镇,一座荒废的工业小镇 08:26 第三站戛洒,新开了高级大酒店的柑橘重镇 09:31 戛洒菜场的惊喜:从水果说起,再到迷人的民族风情 14:57 一路吃喝的特别之处之一 :人数多好点菜,还有尼佬的自带酒 16:35 一路吃喝的特别之处之二:食材很野 28:31 采菌和吃菌,菌子的做法在云南相对单一,主要吃个新鲜 34:32 回到哀牢山,是7月也要烤火的地方,但山下的河谷又很热 36:00 从花腰傣那顿说起,聊聊行程中印象深刻的几顿饭 47:27 从迤萨古城离开前往石屏,离开了红河流域 50:41 倒数第三站来到通海,这里小吃非常多,可以说是玉溪小吃的源头 54:11 倒数第二站是江川,是李家山青铜博物馆和云南省博物馆的呼应 57:41 差不多聊完,忽略了最后一站的抚仙湖,还是感叹尼佬的团太好玩了,欢迎大家报名参加(继续做广告赞美尼佬

63分钟
1k+
3年前

从菜街到厨房-26 雨季吹水糊弄篇

大家好啊,#从菜街到厨房 第26期节目比较准时地更新了。 都怪最近天天下雨,本小破台没法出门逛菜街,所以选题枯竭了,只能录一期很水的节目来凑数。这期节目主要是知了和小电轻松聊天,聊了最近吃吃喝喝的生活见闻,还有去元江和普洱的好玩故事。 ========================== →方便找重点的快进时间线 00:51 云南天气大吐槽:6月中,知了居然穿上了羽绒背心 01:49 为什么优衣库在昆明卖得那么好?因为1月末可以穿新款UT,8月头能穿新款羽绒背心 02:35 今年雨水多,菜街观察发现:石屏杨梅特别便宜。除了有名的石屏杨梅,昆明周边还有富民产区 08:34 菌子开始多起来,菜街观察发现:最近见手青产量暂时不大,需要阳光和积温,顺便聊聊本地菌子的价格 13:17 除了水果和菌子,小电分享最近生活中的乐趣:懒婆娘料理 18:31 从肉臊聊到雨季的甜笋,甜笋有什么特别的吃法? 25:27 作为厨房里的王语嫣,小电新近掌握了空气炸锅使用技巧,大力推荐和分享空气炸锅料理,特别是作弊处理咖啡豆的经验 33:57 4月末和5月末,菜街跑了两次元江,和大家分享收购芒果的好玩故事 36:05 在元江逛市场的特别收获:盘口斜襟长褂风格的元江傣装 38:37 除了香茅草粽子,我们在元江还吃了什么好东西? 41:03 在元江认识的刀姐姐,我们的芒果供应商,真的是一个很好玩的人~“烂za种”这个骂人的词,原来可以用来表示亲昵? 43:21 再向买到或者想买芒果的朋友们解释:芒果的数量和味道,我们有努力做好,但还是会受年成影响,下次会更好 44:23 想再去元江过芒果节,吃好吃的酸角糖:、烤崩米饼和朵朵糕 48:34 知了端午节去了普洱,和大家聊聊普洱端午节“五月五,换肠肚”的奇特习俗,知了从微生物学的角度分析了“换肠肚”的科学性 55:28 主要内容聊的差不多,和群里的朋友隔空互动,预告下后面会聊的选题 57:16 关于鲜花和斗南鲜花市场,小电给GQ杂志4月刊的一组鲜花特稿写了关于斗南的稿子,朋友们有兴趣可以看看 谢谢收听!

62分钟
99+
3年前

从菜街到厨房-25 从篆新市场逛起,窥探粽子的新大陆

朋友们好啊,这可能是 #从菜街到厨房 最准时应节气的一期节目,希望能陪伴各位端午节吃粽子的快乐时光。祝大家节日快乐~ ================================ →方便找重点的快进时间线 00:17 录节目之前去了篆新,是端午前热闹的市场 01:11 昆明的粽子种类不多,还是习惯吃原味 02:59 菠萝粽是这几年才见到的,但味道很普通 03:20 花生粽,感觉也是昆明常见的粽子 03:56 偶遇巍山土碱粽,用的我们泡温泉附近的碱田产的 04:32 几种碱粽,特别的是文山的灰粽(马脚杆) 06:15 小电爱吃河口那边瑶族做的方粽粑 07:03 云南这边,汉族粽子有些无聊,少数民族的粽子就更有特点了 07:36 西双版纳的傣族粽子,是新的流行热点,但是融合的新产物 08:33 在元江吃到的傣族粽子很好吃,很好吃,有柊叶、香茅草和草果的加持 13:04 糯米是云南南部和东南亚的日常 15:04 知了和小电都想尝试:用做菠萝饭的方式做芒果饭 17:12 菠萝饭就是逆向的菠萝粽,肉粽的逆向就是知了在尝试的台式油饭 18:21 开始发散各种形式自由的粽子,吃更多的糯米 19:42 总结起来,中国人真的很爱吃糯米 21:10 元江还吃到豆浆糯米饭和紫糯米排骨,紫糯米排骨就像排骨肉粽 24:28 知识点开始:籼米、粳米和糯米的不同 28:39 糯米为什么那么黏?是支链淀粉占比高的原因 29:38 糯米为什么感觉不容易消化?其实糯米煮成粥比饭米更好消化 34:29 小电夸一夸环节,最爱的潮汕闽南粽 35:26 汕头妈宫粽,怎么辨别哪家是真老字号,都在节目里讲了 36:41 录节目之前,我们吃了这个粽子,知了震惊于甜咸口味的融合 41:13 这期里推荐的粽子,在昆明都很少见,云南南部其实也是各种奇妙粽子的新大陆 42:26 知了再分享下台式油饭的做法,希望大家有机会动手试试 谢谢收听!

51分钟
1k+
3年前

从菜街到厨房-24 穿过北回归线,去真正的热带!元江墨江真好吃

大家好啊,#从菜街到厨房 第24期节目更新了,希望可以陪伴你周一的通勤之路。 这期节目是在两周之前录的,主要回顾了4月末我们去元江和墨江的旅行。这一路我们吃到了很多奇特的当地物产,也喝到了美味的酒,一边玩一边回顾第14期节目敢于胡乱老师说过的元江和墨江,然后发现,哀牢山两分云南此言不虚。 这次旅途我们也是为了寻找一种好吃的老品种芒果而去的,当地老乡说,今年天气不好,芒果该开花时花苞被雨水打了,所以今年产量不会大,而且成熟期会更晚。但我们还是想把这种神奇的芒果分享给大家,感兴趣可以加我们的微信群。谢谢支持! ================================== →方便找重点的快进时间线 00:10 小电要出差,于是连录两期,聊一下元江和墨江 00:54 最喜欢黑昆明的昆明人又开地图炮,“下”元江和“下”墨江有什么梗? 01:33 元江到底在哪里(不是昆明辖区,口误)? 02:07 元江隶属于玉溪,但是比起玉溪更像红河 02:55 回顾第14期乱师聊起来的,哀牢山把云南划分开来,这次旅行深有体会 03:49 元江是一条什么样的河,上游和下游都有什么名字? 04:57 和三江并流区域不同,元江从滇西北到滇东南,沟通了大理和红河 05:55 一条内陆游线推荐:可以从新平水塘自驾到楚雄双柏 07:48 小电回忆08年去元江的记忆 08:46 元江水果成熟早,城市看起来很富裕,四月底荔枝已经成熟 09:31 四月底元江在售的芒果,知了和小电分别聊喜欢的芒果品种 11:22 逛完水果市场,晚饭去了那路村 12:52 农家乐里吃了酸肉煮攀枝花,惊艳了知了,想做清迈酸肉肠 15:05 小电聊惊艳的元江好吃的,包括野荔枝和野甜角 18:24 芒果的旺盛生命力:熟透掉下来,核就长出苗了 19:49 元江特别的一家农家乐,都是水果做的特色菜,比如咸蛋黄炒芒果、荔枝炒肉片和火龙果土豆丝 24:01 木姜子酱指引我们去逛了家酱菜厂 26:36 终于聊到了此行的目的,就是想找一种特殊的芒果,分享给大家 33:11 在元江还遇见茉莉花田,买茉莉花也是这次行程里的有趣小故事 35:13 去墨江了,联珠镇集贸市场变得无趣了 37:39 奇特的双龙烧烤城,像芭比伦花园,可以说是“退台山景烧烤综合体” 41:10 双龙烧烤城的特别之处还在于经营模式,像海鲜市场,先采购食材再请店家烤 43:42 为什么会有双龙烧烤城这样的地方?可能还是因为在交通要道的歇脚点 45:51 双龙烧烤城整合了云南饮食的两个关键词:赶街和烧烤,期待再去 48:01 又去了双龙烧烤城附近的一个酒厂,生产紫米封缸酒 51:14 紫米封缸酒是黄酒的做法,主打全甜型黄酒,与东部地区黄酒最大的不同,是原料用的是紫米 56:52 回到墨江县城,新的街子天和自产自销区都在果园路 1:00:02 街上酸蚂蚁论碗卖,和小电灵机一动的吃法和Mojiangto特调 1:04:33 又说回马上成熟的芒果,欢迎大家加群,和我们一起分享 谢谢收听!

70分钟
99+
3年前

从菜街到厨房-22 迷人嘉宾尼佬做客,从泼水节聊到横跨大陆的食物关联

大家好,#从菜街到厨房 本次更新的节目有幸请到了我们的迷人好友尼佬来做嘉宾。我们一边喝滇橄榄汁泼水节特调,一边在搅冰块和碰杯的背景音中录完了这期节目。 王恺、韩松落和尼佬三位老师的作品合集《浪游记》即将出版,我们也为听众朋友们争取到了一本签名版来做抽奖福利,还请朋友们关注和支持这本书。 -------------------------------------- →方便找重点的快进时间线 00:44 迷人嘉宾,尼佬登场 02:24 在去西双版纳泼水节之前,尼佬来和我们喝酒聊天,吐槽线上泼水节来热场 04:48 在沧源县的傣族坝子里也过泼水节,泼水节放高升也是泰傣同源的年节习俗 07:31 在云南,泼水节有多么深入人心?滇东北人小电聊小时候的泼水节记忆 08:04 为什么泰傣新年aka泼水节在四月? 09:00 小电在泰国的泼水节经历:皮卡车+水罐+皮管,所有人往所有人脸上喷水 10:55 沧源泼水节吃什么?油炸米饼“烤崩”、泼水粑粑、肉饼和酸肉 14:07 炎热和湿漉漉,为什么泼水节会成为“迁徙的日子”?泼水节真是露肉的好时节吗 18:48 两种看见别人旅行但自己不能旅行的心态:Fxxk Stephan 或者 love and peace的天使祝福 21:25 王恺、韩松落和尼佬的新书《浪游记》即将出版,从这本书开始聊聊旧世界的旅行 25:33 哔----这是可以说的吗? 26:00 从云南到缅甸,《浪游记》的剧透时间。小商品和碎宝石,对于成长在上世纪末的云南人来说,缅甸是什么样的邻国? 旅行途中发现印度、泰缅和云南丝丝缕缕的关联 32:40 浪游记里还记录了哪里?以泡鲁达做引子,继续聊亚洲大陆国与国之间的内在联系 35:02 吃米吃蔬菜的尼泊尔,印度饮食谱系影响下的异类 39:03 不止云南向日本出口松茸,尼泊尔也一样 42:57 山脉对环境的影响带来了不同的食物产出,同为藏文化区,不丹和拉达克的主食有着很大的差异 45:28 普洱人对米干的热爱:鸡汤、鳝鱼或者肉汤,都可以搭配米干 46:09 可以出去玩得话,想去哪里?答案是:不挑! 47:11 回到泡鲁达话题,在泡鲁达的发源地伊朗以及中转站缅甸,只要有更好的商业环境,两个国家的餐饮都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51:00 缅甸饮食拥有多元化的可能性,缅北山地民族、印度族裔、潮汕华侨和云南华侨都带来了不同的食谱 52:22 泰国的食物丰富度正在变单调?泰国炒粉Pad Thai和潮汕粿条的关系 53:33 近十年来云南菜火遍全国,这里有吐槽 54:55 泰国乡下的原生风味和食材还有很多可以尝试,但是在商业都市曼谷,资本会让料理往更高更精的方向去走,平民路边摊食物的空间其实在萎缩 55:52 全世界食物同化的趋势,融合和传统之间的冲击,德宏撒撇米线和沧源牛肚撒撇的比拼 59:15 尊重食材,要寻找好吃的食材,云南和西南地区仍然是兼有优质和独特的食材绿洲 1:00:26 在云南小餐馆看菜点菜,看起来像价钱不透明的欺诈,其实是直接看见食材的宝贵窗口 1:01:32 文化多样性+积极的商业环境=好吃好玩的旅行目的地 1:03:38 旅行时保持家乡胃口无可厚非,但也请不要拒绝旅途中的各种风味 1:05:15 内循环旅行时代,也是通过试错打破偏见和发现精彩的时候。在国内,尼佬推荐的美食目的地都有哪些? 1:10:00 结尾再来给《浪游记》打个广告,我们也为听众朋友们争取了一本签名版,随后抽奖送出 谢谢收听!

74分钟
1k+
3年前

从菜街到厨房-21万一被封了怎么办?囤货思路分享

大家好,从菜街到厨房更新了。 非常讽刺的是,在上传这期节目时看到节目类型设置为“旅游”且不可更改,而我们这期讨论的话题,却是为了应对可能砸在自己头上的居家隔离,自己应该囤点什么食物。 大家可能也会发现,这期节目我们基本没有什么笑声。在很多朋友都在靠存粮度日的艰难时期,漂亮话说多了也空,只有请大家保持坚强,也希望这些破事儿赶紧结束吧。 ================================ →方便找重点的快进时间线 03:08 感叹上海生活之难之后,进入这期主题——囤货; 04:24 囤货思路,小电囤了很多冻肉; 05:24 知了分享家里从小的囤肉思路; 08:49 另一种蛋白质,奶的囤货思路; 09:41 小电用牛奶泡奶粉,不用很麻烦很累就可以喝到热博客浓缩牛奶; 12:29 很推荐的小家电:酸奶机,适合宅家做酸奶; 13:45 蔬菜的话,冻玉米粒不如真空包装的版纳小包谷; 15:58 一些做杂锅饭的技巧和方法; 21:22 朋友对酱油和醋的渴求表明,调味料也是要囤的重要物资; 27:19 该囤就囤,但还有一些技巧,就是要用起来; 29:09 非必需品也可以囤,咖啡和酒是你在非常时期的以物易物硬通货; 31:09 没有滤纸,怎么更合理的冲咖啡; 34:52 茶叶也可以囤,试试把茶渣作为蔬菜来吃吧; 36:55 还可以囤酒,顺便聊聊荞酒; 42:52 一些吐槽,请大家保持韧性坚持下去 谢谢收听,坚强好运

49分钟
99+
3年前

从菜街到厨房-20 鉴茶哥做客来喝茶,聊聊春日茶山

大家好。拖更的第20期节目值得等待,因为这期请到了喝茶如修行的鉴茶哥来做嘉宾,有聊又有料。 ================================ →方便找重点的快进时间线 01:27 鉴茶哥名字的由来 04:48 鉴茶哥关于喝茶的用心练习 07:09 对比起来,普通人喝茶没有拆解 08:41 食物的味觉更强势,但茶是细腻的入口食物 10:54 茶气,是有物质基础的么 13:07 云南茶是不是等于普洱茶? 14:11 滇红的故事,英雄茶的名字是怎么来的? 17:48 白茶,也是云南茶的一个代表 20:49 云南茶的大致分类,滇红和白茶之外就都是普洱茶了 21:08 生普和熟普的差异到底在哪里? 24:30 跑茶山的故事 26:59 一线山头和二线山头对采茶工的竞争 28:46 云南的一线山头和二线山头有哪些 30:50 除了风土的不同,一线山头之间也有品种的不同 32:48 古树和台地的概念又有什么不同 35:12 对比葡萄的种植来看,普洱茶为什么更讲究树龄?生态对于茶叶又要怎样的影响? 40:05 景迈山和老班章的茶山故事 43:47 从采茶工的日工资说起,一年四季可以做的农活 45:48 茶山上的好吃的 47:20 大树、小树和台地茶的不同 49:32 茶山上的农家菜为什么那么好吃 50:44 螃蟹脚是什么? 54:50 什么人在跑茶山?跑茶山的目的是什么? 1:00:49 普通消费者怎么选茶,怎么买茶? 1:03:17 泡茶的方式上有什么讲究?为什么在茶叶店感觉更好喝? 1:06:53 山头之外,大厂有哪些?它们的优势在哪里? 1:09:21 大厂之外,怎么进阶? 1:12:18 网友为什么会去找茶农?茶农手上买茶有什么优势? 1:14:56 做自己品牌的茶农多么? 谢谢朋友们的等待和收听,春日平安

79分钟
99+
3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