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介绍】 《宏观漫谈》,《高能量》首档专栏节目。由李翔与联合主理人李丰共同制作,不定期上线。两人将会针对当下国内外的宏观形势,进行客观中立的讨论,并试图在历史的长周期里找到一些对应的参考系。 【免责声明】 本节目的所有内容并非旨在提供任何形式的建议,包括但不限于投资、税收、会计或者法律上的建议。 【内容索引】 02:04 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就说过,“凡是和美国搞好关系的国家,都富起来了” 02:40 美国对中国更多采用的是竞争性策略,就是用各种方法使得中国不如它,或者使中国的竞争力被减弱 03:33 虽然之前的日本也曾经是全球GDP的第二名,但它所能达到的地位与规模远不如今天的中国 04:25 中国的策略,是把上一轮全球化过程中没有受益、受益较少或者受益方式转换的国家联合在一起 06:59 如果中国想要推动这根链条转起来,就要转移部分利益去其他国家,不管这个“利益”是消费本身,还是加工的某个环节 07:53 所谓苹果供应链的转移,并不是“去中国化”,而是借助中国企业和新的加工链条,使得苹果工厂能够分布中国周边相对广泛的区域,但是又不影响它的成本结构 08:47 只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西部地区起初主要是中国初级产品的提供地,包括提供农产品、自然资源、能源等,但东数西算工程意味着西部地区也具有了一定的产业特征 09:45 在过去,即使西部地区有能源和劳动力的天然优势,但是因为它要通过较长距离的水陆联运才能运输到港口,这些成本优势都被浪费掉了 10:19 新的以陆路为主的全球化的另外一个意义,就是使得这些长在铁路沿线的地区能够受益于上通下达和便利的物流,从而获得产业的集聚效应 12:10 在美国工业化刚开始的时候,因为东西运不远,一个工厂想要造台机器,它就得什么都造;但是因为有了铁路这种超大规模且便宜的全国物流网络,就可以使得造钉子的人只造钉子 13:48 从今天的世界关系格局里边也能看出一些端倪,比如今天站队美国的国家,大多都持续受益于航海贸易 16:42 很多人都把台积电在美国建厂视为一个特别重要的信号,包括张忠谋老先生自己也在移机典礼致辞的时候说,“全球化几乎已死,自由贸易几乎已死” 18:28 美国的策略已经非常明确地摆在桌子上了,就是不允许中国赚附加值更高的钱,或者发展这样的产业链环节,但是台积电去美国设厂,主要的考量是在保护美国的产业链安全问题 20:46 俄罗斯的立场,会直接影响中国来自中亚和俄罗斯的能源供给 22:18 拜登政府在2023年1月份开始实行的新能源车补贴新政策,是出于制造业本身和长远的能源技术竞争的考虑,而不是出于当前的能源焦虑或能源战略安全的考虑,但中国现在是两个焦虑并存 23:41 可控核聚变在我眼里是一个哲学问题,它涉及到了人类的终极命题 25:49 之前马斯克就说过,如果真的有产生不老技术,我们现在还处在斯大林统治之下 30:41 请丰叔展望一下2023年 31:42 2023年最值得去关注的就是春节大家会怎么过,所以也拭目以待,因为很快就能看见这个命题的第一次结果了 【本期相关】 16:36 黄仁勋,美籍华裔企业家,出生于中国台湾省。是全球最大显卡芯片厂商NVIDIA(英伟达)的创始人兼CEO。2020年7月8日美股收盘后,英伟达首次在市值上实现对英特尔的超越,成为美国市值最高的芯片厂商,这也是2014年后再次有新面孔站上美国芯片企业市值第一的位置。 16:37 张忠谋,台积电创始人,被誉为“芯片大王”、台湾“半导体教父。2011年,台积电在晶圆代工市场的占有率全球第一。2022年12月29日,台积电宣布3纳米制程工艺计划正式量产。 27:40 查询了我国出口顺差占全球的比例数据--这是个出口顺差和逆差高度集中的世界 30:14 RCEP,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的英文缩写,中文名称是《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2012年由东盟发起,历时八年,由包括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和东盟十国共15方成员制定的协定。该协定超越欧盟自由贸易区成为世界上最大自由贸易经济体系。 30:16 上海合作组织,起源于1996年成立的上海五国会晤机制,是由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俄罗斯、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在上海宣布成立的永久性政府间国际组织。这是在中国境内成立的第二个政府与政府之间的国际性组织,也是首次以中国城市命名的政府间国际组织。 【制作团队】 主理人:李翔 、李丰 制作及统筹:张英海 (13514156656)、峰小瑞([email protected])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你分享到更多的地方,也欢迎你在我们的评论区留言交流。
【栏目介绍】 《宏观漫谈》,《高能量》首档专栏节目。由李翔与联合主理人李丰共同制作,不定期上线。两人将会针对当下国内外的宏观形势,进行客观中立的讨论,并试图在历史的长周期里找到一些对应的参考系。 【免责声明】 本节目的所有内容并非旨在提供任何形式的建议,包括但不限于投资、税收、会计或者法律上的建议。 【内容索引】 02:27 由美国推动的那一次最大的全球化,给美国带来了什么? 04:00 这个贸易体系最终能达到的规模,决定了人民币的国际化会阶段性地在哪些方向渗透、哪个区域渗透以及渗透的深度如何 06:52 一个国家能源对外依赖度的警戒线是50%,超过60%就很危险了,从这个角度你就可以理解中国关于新能源的一系列相关政策 07:47 中国从2017年取代了美国变成全球最大的石油进口国,一个原因是美国和欧洲人均能源消耗出现了缓慢下降,另一个原因是美国十多年前开发出了页岩油和页岩气,所以变成了石油出口国 09:31 美国过去十年对石油和天然气的依赖度的变化,也在推动着美国、中东和中国之间的关系变化 15:47 前苏联解体之后,这些新国家就去用军舰换可乐,导致百事可乐的母公司一度拥有很强的海军力量 11:15 铸币税、全球化的进程、以石油为代表的大宗商品贸易,如今所有的这些事都在发生变化 13:51 除了可口可乐,几乎所有我们知道的能代表美国生活方式的美国品牌,全部都诞生在20世纪的50年代到70年代 18:26 如果苹果把供应链链条里的工厂从亚洲挪到中美洲,那事情的性质就不一样了 20:04 中泰、中老、中缅和中巴这四条高铁,本质上是把高铁作为联通整条产业链的关键基础设施,像当年的航运一样修到了对应的分工国 22:12 在这个大的脉络和图景里面,很多看似不相关的政策其实是有一致性的,比如东数西算、共同富裕和统筹解决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22:58 全球化本身拥有很强的网络效应,就像不太可能同时存在两个微信一样,会同时出现两套贸易体系吗? 26:32 这两个系统最后的关系会朝什么方向发展,是通过欧洲再次连接到一起,还是并列一段时间直到其中一方兼并另一方? 27:32 一战之前的那种国际贸易有点像包邮区,就是非常好,但是其他地方也没参与 28:19 之前弗里德曼就说过,有麦当劳的国家彼此之间不会发生战争,因为完全是在一个全球贸易链条里面 28:53 我们所处的位置让我们拥有了更多筹码,因为中国已经是全球最大的消费品市场、制造业工厂、贸易中心以及资源和能源的使用国 29:49 中国在做的努力,不仅要让自己不被美国从原有体系里边踢出来,而且要凭借积累下来的这些资产,再造一个由中国参与推动的新体系 【本期相关】 28:21 米尔顿·弗里德曼,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以主张自由放任资本主义而闻名。1976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以表彰他在消费分析、货币供应理论及历史、和稳定政策复杂性等范畴的贡献。代表作有《资本主义与自由》《消费函数理论》。 【制作团队】 主理人:李翔 、李丰 制作及统筹:张英海 (13514156656)、峰小瑞([email protected])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你分享到更多的地方,也欢迎你在我们的评论区留言交流。
【栏目介绍】 《宏观漫谈》,《高能量》首档专栏节目。由李翔与联合主理人李丰共同制作,不定期上线。两人将会针对当下国内外的宏观形势,进行客观中立的讨论,并试图在历史的长周期里找到一些对应的参考系。 【免责声明】 本节目的所有内容并非旨在提供任何形式的建议,包括但不限于投资、税收、会计或者法律上的建议。 【内容索引】 06:28 从20世纪80年代到金融危机之前,世界贸易发展的平均年增速比世界经济快了50%,这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全球化 08:45 去全球化这件事其实并不是发生在疫情期间,在特朗普当选总统、英国退出欧盟之前,全球化的增速就已经在缓慢下降了 09:49 把东西搬来搬去制造不会增加太多成本,反而因为利用了不同国家的资源与能力禀赋进行重新的组织分工后,提高了效率 10:53 任何一件商品,制造本身所占的成本比例是在下降的,同时随着大家的消费能力提高以后,越来越多人买的是品牌附加值 13:18 中国政府从2012年开始就做了非常多的努力,使得中国能够参与到部分重建和推动全球化贸易体系的发展中去 15:16 选择陆路交通作为主要运输方式,是因为中国在运营高铁、生产关键零部件并且控制相对低成本已经做到了全球无可匹敌的厉害 18:12 中国重塑的新国际贸易体系大致是,西欧和中国是消费市场;东欧、东南亚同时还有中国是制造市场;中东、中亚和俄罗斯是能源和资源的提供方 21:48 中国为主推动下一次全球化商品贸易体系的同时,还解决非常多问题,比如一些中西部的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 22:38 在历史上最大一次的全球化过程中,中国从初级产品的出口国,变成了中间产品的加工国和最大的消费国 23:47 苹果的品牌溢价非常高,但即便是这样,它也非常介意成本端的变化 26:05 从中国转移出去的这些苹果制造供应链,很有可能都是中国工厂开的,就像很多年以前的富士康到中国来设厂 28:32 铁路的运输成本,已经可以跟海运去比较了吗? 30:03 回顾300多年来的三次贸易全球化体系的建立过程,我们可以观察到这样几个有意思的现象和结论 34:46 那我们也拭目以待,看看之后的这几十年,在中国的努力下,能不能促成这个第一次超大规模的陆运国家的陆运体系 35:52 除了可以带给这个体系当中其他国家足够多的利益,中国能够推动这个体系的几大自身优势 【本期相关】 01:51 《全球化简史》,作者马克·莱文森,《华尔街日报》专栏作者、经济学家、历史学家。面对全球化带来的贫富差距、福利匮乏、税收失控等问题,该书通过梳理200年间全球化的过去,试图回答全球化在未来到底能不能继续。书中指出,在21世纪第二个10年,当半空的集装箱船驶向世界各地时,全球化正呈现出一种截然不同的面貌。过去,在世界上流动的是金属箱。但在经济发展的下一个阶段,思想的传播和服务的转移将使世界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25:20 立讯精密,2004年由王来春和王来胜兄妹创立于广东深圳。公司主要业务为生产和销售连接器,可应用于消费电子产品和汽车等。王来春原为富士康生产流水线女工。2020年,立讯精密成为首个代工iPhone的中国大陆企业。 【本期图示】 【制作团队】 主理人:李翔 、李丰 制作及统筹:张英海 (13514156656)、峰小瑞([email protected])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你分享到更多的地方,也欢迎你在我们的评论区留言交流。
【本期简介】 从最早的马拉松到当下飞盘、骑行、攀岩的兴起,“运动”在不断地拓展其边界,无论是运动种类还是人群。 大众运动意识的增强,也肉眼可见地带动了方方面面的热潮。审美上,Lululemon的崛起非常瞩目;健身形式上,超级猩猩、刘畊宏线上直播健身,健身镜与BodyPark「AI+真人」在线私教课都收获了大量用户;饮食上,DGI和控能食品、无糖饮料大卖。健身这个传统意义上“反人性”的赛道依然充满了各种可能性。 本期邀请阿立Alex和鹏琦作为嘉宾,请他们分别从创业者和运动达人的角度来探讨他们对小众运动和大众健身的看法。 【本期主播】 Lynn焦莹竹,峰瑞资本消费投资人。 【本期嘉宾】 阿立Alex,AI科技运动公司「BodyPark型动公园」创始人兼CEO。 刘鹏琦,铁人三项爱好者、峰瑞资本科技投资人。 【高能事物】 「BodyPark型动公园」结合了「AI算法+真人私教+游戏化」等关键要素,推出了「AI+真人」在线私教课。区别于传统的线下私教与线上视频录播课,BodyPark的产品,既帮助用户减少了经济和时间成本,又能实现与真人教练的实时双向互动,同时还结合了体感互动游戏的趣味性,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健身运动服务模式。 【本期福利】 评论区有BodyPark小惊喜,数量有限,先到先得! 【内容索引】 01:47 嘉宾各自的运动经历和运动起因 07:55 飞盘、骑行等这类小众运动为什么这两年突然在国内火起来了? 10:56 小众运动会是一个好的生意吗? 15:00 阿立Alex是如何在健身赛道找到创业机会的? 16:15 健身生意真的像有些人说的那样反人性吗? 18:03 《锻炼》:什么是锻炼?现代人为什么需要锻炼? 20:47 运动是不是反人性的? 21:35 BodyPark是怎么结合顺人性去打造产品? 26:29 做产品不能卷用户和激用户 28:36 线上+双向互动是降低阻力的最佳方案吗? 33:24 打开摄像头上课,对用户来讲算是一个阻力点吗? 35:33 健身课程加入AI识别的优势 36:38 运动,始于“有趣”,忠于“更强” 39:01 可穿戴设备的普及让运动者对“量化自我”上瘾 44:38 BodyPark怎么解决用户启动这个难题? 46:23 高科技居家健身会是个长期趋势吗? 47:21 嘉宾推荐 【本期相关】 10:57 国家统计局、国家体育总局30日发布了2020年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与增加值数据公告。经核算,2020年,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总产出)为27372亿元。其中体育服务业增加值为7374亿元,体育用品及相关产品制造增加值为3144亿元。 18:03 《锻炼》,哈佛大学人类进化生物学教授丹尼尔·利伯所著书籍。利伯曼告诉我们,锻炼,并不是人类的本能。他从人类学和进化学的角度探讨了我们的身体,教我们可以正确地对待自己的身体并进行正确的身体活动,帮助那些对锻炼感到焦虑、困惑和纠结的人们把锻炼重新放到正确的位置上。 22:40《福格行为模型》:B(Behavior)行为=M(Motivation)动机+A(Ability)能力+P(Prompt)触发条件 【往期链接】 Vol.1 我们内心向往但耻于谈论的事:与金鹏远聊《纳瓦尔宝典》 【相关文章】 文字版内容,可在峰瑞资本公众号查看。(除了聊天、绘画,AI还能在线帮你健身 | 峰瑞创投对话) 【制作团队】 主理人:李翔 、李丰 制作及统筹:张英海 (13514156656)、峰小瑞([email protected])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你分享到更多的地方,也欢迎你在我们的评论区留言交流。
【栏目介绍】 《宏观漫谈》,《高能量》首档专栏节目。由李翔与联合主理人李丰共同制作,不定期上线。两人将会针对当下国内外的宏观形势,进行客观中立的讨论,并试图在历史的长周期里找到一些对应的参考系。 【免责声明】 本节目的所有内容并非旨在提供任何形式的建议,包括但不限于投资、税收、会计或者法律上的建议。 【内容索引】 00:54 这些年投向中国本土硬科技公司的那些钱,主要来自美元资本还是人民币资本? 02:27 即使过去半年美国做了非常多制造业回归的政策补贴和刺激,但是在美国的风险投资主体当中,大家追逐的是仍然是轻资产、高回报的商业模式 03:45 其实就是孙正义的“时光机理论”,美国投资成功的项目,过十年中国也会成功 03:58 即使美元基金在中国不活跃了,中国的硬科技公司在拿风险投资上面仍然是没有问题的吗? 06:56 高速转向高质量发展,原则上并不是限制你快,只是说不能以损失整个行业利益为代价让你成长 07:25 这些投向硬科技公司的钱,能从这些公司本身在规模和速度上的增长中获得有效的激励吗? 09:11 硬科技也可以快,但原因不是企业本身不受生产制造和物理条件的约束,而是资本化窗口往前提了 10:36 在国际变化之后,科学家和从事科研工作的人们还有没有那么强的动力出来做硬科技创业? 12:52 不管外部环境是不是会恢复到以前,中国今天做的决定是既有能力且无论如何都要做到相对自主可控 13:36 在大消费赛道里面,还有像新能源车这样将成为未来趋势的类目吗? 16:14 中国很有可能在服务业领域创造出非常多半工业半服务业的新业态,比如瑞幸 17:03 之前新消费在讨论的“消费升级”是不是已经变成伪命题了?取而代之的是“艰苦朴素” 19:14 为什么邓小平的南巡讲话需要有第二次? 20:22 中国内循环还需要解决非常多的问题,比如构建要素市场化配置的统一大市场、大规模基建 22:47 中国消费还有一次巨大的机会,这个机会不是去卖便宜东西,而是把过去北上广深才能享受到的产品和服务做到县城里面去 30:00 人类作为个体难以避免把正在经历的事情当作确定无疑的趋势,但它们可能只是在必经路程里面小小的一个点而已 30:55 其实很多人在做选择的时候,他其实并没有意识到周期马上要来,俞敏洪1991年创业的时候,他肯定不会预计到1992年会有南巡讲话 34:03 在事情发生的时候做了抽离的那个表述是不会被记录的,等到事后被认可了,那个声音又变得过于寻常了 【本期相关】 22:00 《中国为什么有前途:对外经济关系的战略潜能》,作者翟东升。该书分别从世界市场体系、中国的经济安全、外汇储备和汇率、能源安全和原材料定价权以及中国的对外援助等几方面阐述中国对外经济关系中的潜能和风险。 30:52 四通集团,1984年诞生于中关村。是中国著名的民营科技企业,电子信息产业的一支重要力量。 【制作团队】 主理人:李翔 、李丰 制作及统筹:张英海 (13514156656)、峰小瑞([email protected])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你分享到更多的地方,也欢迎你在我们的评论区留言交流。
【栏目介绍】 《宏观漫谈》,《高能量》首档专栏节目。由李翔与联合主理人李丰共同制作,不定期上线。两人将会针对当下国内外的宏观形势,进行客观中立的讨论,并试图在历史的长周期里找到一些对应的参考系。 【免责声明】 本节目的所有内容并非旨在提供任何形式的建议,包括但不限于投资、税收、会计或者法律上的建议。 【内容索引】 00:38 早期投资能够赚钱或者投出大家公认的明星企业,唯一原因是必须要有大行业发生大变化 01:34 在2012年以后,几乎所有的可统计经济数据中国至少都是全世界第二,不太可能藏得起来 03:28 改革开放是从原来沿袭的政策状况、经济形势当中,几乎一下子做出一个接近90度的转弯 04:16 14年前巴菲特在投比亚迪的时候,中国自主做汽车这件事,应该是被认为100%没有前途的 06:47 今天很多人焦虑,其实不来自于对某个行业的判断,而是他对超越行业的范式有一些疑虑 11:12 美元基金对中国投资的挑战,到底是来自于中国还是美国? 14:28 如果有个美元基金给了你巨多的钱,而且要求你保持年化银行利率就可以,你觉得它会不会因此给你提别的要求? 15:43 以前在IDG的时候我也没投过芯片制造、新能源、生物医疗这些领域,但峰瑞资本成立的时候,我们就开始努力投了 17:11 在美国制裁华为和科创板推出之前,大家对于教授和科学家出来创业是有非常多的不同声音 17:54 虽然从政策的角度来看已经推动了科技这个方向本身的确定性,以及它对中国长周期的影响力,但争议并没有减少 20:42 你这种困惑,就让我想起来前几天段永平加仓腾讯时候说的话:虽然我也不太知道发生了什么,但我还是买一点吧 23:18 说说今年我觉得我应该有能力做出正确判断,但我犯了小错误,没有准确捕捉到变化的几件事情 29:29 中国今年用自己的家底儿来托底了经济基本盘,其实花储蓄的决策要比印钱更难 31:05 300亿的税费减免,解决了1000多亿的正增长,新能源车的杠杆率要比基建更高 32:03 如果中国消费能重启,除了能自己拉动自己,还能吸引其他经济体参与增长过程 35:34 今天虽然大家不看好消费,但无论从政策、经济、制造和内循环的影响力的角度,消费都会成为非常重要的一张牌 【制作团队】 主理人:李翔 、李丰 制作及统筹:张英海 (13514156656)、峰小瑞([email protected])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你分享到更多的地方,也欢迎你在我们的评论区留言交流。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