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图书整体的零售市场(含线上)同比下降11.77%,实体店零售形势依然比较严峻;短视频电商实现正增长,同比上升42.86%。”北京开卷日前发布的《2022年图书零售市场年度报告》(下称《年度报告》)显示,过去一年中,短视频电商码洋(即定价总额)占比赶超实体店渠道零售占比。 从零售图书码洋规模占比看,平台电商的优势仍存在,洋规模占比最高,超过40%。不过,“目前短视频电商作为新兴电商,聚集越来越多的用户注意力,对电商大盘的渗透还在不断深入。”《年度报告》提到。抖音日前发布的《2022抖音电商图书消费数据报告》也印证了短视频渠道的迅速崛起。过去一年,抖音平台图书带货直播总时长达874万小时,图书挂(购物)车短视频总播放712亿次,直播、短视频所带动的商品交易总额同比增长均超过四成。凭借董宇辉成功出圈的东方甄选,在图书带货领域成为顶流。部分书籍在上播后,迅速售罄。 实际上抖音图书直播间的情况是怎么样的呢? 【嘉宾简介】 琦墨墨:某出版社抖音账号负责人,负责大众图书月销百万直播间,图书营销总监转型内容电商运营总监。小红书账号“琦墨墨读书角”。 【制作团队】 主播/统筹/运营:姜旭 【播客简介】 姜就一下是一档关注个体生活的播客,主播姜旭会在影视行业工作的同时,争取偷偷录完所有财经传播行业头部和经济学家。 因为接触新媒体比较早,穿越过公众号、b站、抖音多个周期,认识很多2015年后起来的kol,也会邀请他们来分享经历与案例。 现在看起来可能还能录一录文史哲老师,长期记录互联网人的生活与选择。 主播姜旭,身在娱乐圈,心系宏观经济,在影视行业工作之前一直在财经相关的媒体和平台工作。 能开始就比很多重要,努力做到每周更新。 上班赚钱养爱好,坚持做好心理按摩。
情绪是有传染性的,和悲观抱怨的人接触,你很容易会看到事情糟糕的一面。因为你越听,对方越说得停不下来。你只会越痛苦。 情绪垃圾桶,是指当人情绪不好时,把不良情感通过语言、暴力等宣泄给另外的人。 这样的相处,只会让听的人会越来越无力,说的人会越来越悲观。“情绪垃圾桶”的尴尬和矛盾正是:在她试图和你建立共鸣时,作为亲近的倾听者,你不忍心对她说过硬的话,也不便于去说清楚其中的不合理。自己却深受这种情绪的影响。 这个时候,朋友就是在倾倒心理垃圾。而你,成了那个填装负面情绪的垃圾桶。接吧,自己难受;不接吧,这么好的关系不好拒绝,左右为难啊。 从心理学上说,这时你的角色,就是对方的“情绪垃圾桶”。情绪垃圾桶,是指当人情绪不好时,把不良情感通过语言、暴力等宣泄给另外的人。 坚决不提倡去承接朋友源源不断的负能量。 【离开大厂的100种可能性】第11期主人公逸涵,是我三年前来到北京认识的好朋友,逸涵。逸涵曾经给了我巨大的情绪支持,是我固定的雍和宫搭子。 我每一期都有很用心选择片头、片尾音乐,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发现? 【嘉宾简介】 逸涵:互联网公司的文化类节目制作人,体验过很多大厂生活,不认为自己能在打工这条路上有太多建树,于是投身生活,喜欢做饭、做家务,开了一家卖植物的淘宝店已有五颗小钻。 【时间轴】 00:59 处于焦虑情绪的时候,逸涵给了我什么帮助 5:01 为什么处在公司中会觉得有的人不够努力 12:13 小心别人的情绪带给你的影响 17:16 别人向你倾诉负面情绪,你是如何应对的 24:41 情绪稳定是不是有什么秘密大法? 34:24 完美男朋友太完美的缺点 45:57 如何认知自己从而放下焦虑 55:07 不要尝试总和弱点较劲 【制作团队】 主播/统筹/运营:姜旭 【播客简介】 姜就一下是一档关注个体生活的播客,主播姜旭会在影视行业工作的同时,争取偷偷录完所有财经传播行业头部和经济学家。 因为接触新媒体比较早,穿越过公众号、b站、抖音多个周期,认识很多2015年后起来的kol,也会邀请他们来分享经历与案例。 现在看起来可能还能录一录文史哲老师,长期记录互联网人的生活与选择。 主播姜旭,身在娱乐圈,心系宏观经济,在影视行业工作之前一直在财经相关的媒体和平台工作。 能开始就比很多重要,努力做到每周更新。 上班赚钱养爱好,坚持做好心理按摩。
现在互联网上的很多内容会让大家觉得现在年轻人不是那么努力,这种趋势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在中国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取得成功的压力越来越大。许多年轻人对现代生活的需求感到不知所措,并转向这种生活方式作为逃避的一种方式。 虽然不努力可能会提供短期的缓解,但它可能对个人和整个社会产生长期影响。缺乏雄心可能导致创新和创造力的下降,而缺乏消费支出可能会对经济产生负面影响。 但是现在年轻人真的不努力吗?吃喝玩乐就是不够努力吗? 这一期对我来说比较有里程碑意义,请到了苏德超老师,苏老师主讲的《哲学核心问题》被评为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线下课程),在武汉大学将“冷门课”讲成“校红课”的苏德超老师当选了,曾经一位参加苏德超老师课程的学生有感于此,写成《形而上学的亲吻》,全网阅读量超过千万,这一情景后来又被写入武汉大学2018届毕业主题曲《珞珈的孩子》:“黑夜哲学对话,眼眸里升起灯塔”。 我在这一期问了很多刻板观念,我也开始回顾我以前可能没那么正确的观点。 【嘉宾简介】 苏德超,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珞珈特聘教授;武汉大学弘毅学堂学部责任教授、副院长;武汉大学通识教育中心副主任;武汉大学欧美宗教文化研究所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和方向形而上学与宗教哲学、德国古典哲学、语言哲学、中西比较哲学与文化研究。在武汉大学开设课程《形而上学》一课难求,可以在头条和微博上搜索“苏德超”关注。 【时间轴】 00:18 名校生现在不努力了吗? 03:19 如何定义努力? 14:29 年轻人为什么容易产生挫败感? 18:22 学习和工作意义是如何互相伤害? 20:03 为什么我不是那个胜利者 28:30 好学生情结 31:28 为什么现在的大学生看起来好像更爱吃喝玩乐了? 41:42 中国会日本化吗? 44:40 离开大城市回老家的年轻人为什么有挫败感? 【制作团队】 主播/统筹/运营:姜旭 姜旭:身在娱乐圈,心系宏观经济,立志在影视圈偷偷录完所有财经传播头部作者和经济学家,现在看起来可能还能录一录文史哲老师。
【离开大厂100种可能性】第10期主人公,她离开了大厂去了金融机构。 万万妈在2020年我来北京之前是多年的网友,因为喜欢听播客而熟悉。后来来北京的时候,她已经去了金融机构开始了新的生活。仔细了解过才知道,她工作四年然后考研,进入到下一份工作甚至还降了薪。 后面我来北京生活,我们见面聊天过很多次,她常常像我的人生导师给我很多建议,我觉得只有自己听太可惜,所以邀请她来录制。 【时间线】 2:13 从衡水高中到我在语言类大学学金融 10:42 从想做战地记者到做雅思老师 37:35 工作四年后我选择考研 45:39 梦想中的校园生活与实习经历 52:02 临近30岁毕业,降薪进入新工作你焦虑吗? 1:02:20 如何通过写邮件成功拿到工资 1:11:56 为什么说一直在过奢侈的生活 1:24:05 媒体、互联网平台带来的宝贵经验 【嘉宾】 万万妈:在北京近20年,学的金融,做了培训,转行媒体,体验过互联网,当下就职于券商。典型兴趣驱动选择型选手,专注投入后收获都还行。正在逆市经历有限人生里最不焦虑的阶段,期待下一个兴趣点的出现ing。 【制作团队】 主播/统筹/运营:姜旭 姜旭:身在娱乐圈,心系宏观经济,立志在影视圈偷偷录完所有财经传播头部作者和经济学家,人生态度是将就一下。
公募销售市场即将迎来新变化?一则“抖音即将开展基金销售业务”的消息在业内流传。文中表示,抖音已经和多家头部公募进行了测试,初步会在平台上代销货币基金,后续再逐渐扩展到非货代销业务领域。不过第二天,抖音集团就公开回应,目前没有申请销售牌照,也没有和基金公司进行测试,其实抖音要进军基金销售行业这件事已经传了好几年了。 如果真的抖音有基金代销牌照,那么对于市场、平台、基金公司、投资者都有哪些影响?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这是姜就一下【大饼卷姜丝】系列第一期,我邀请了已经出现在我的播客两次的卷子组成了固定CP,每个月至少聊一次。 【嘉宾】 卷子:资深财经金融领域运营,曾负责某平台财经商业领域运营,也曾供职于国内金融机构和财经媒体,负责线上财富管理项目中内容营销、投资者教育、文案策划等事项。算是把财经内容全产业链玩过一遍。 目前为财经商业领域的机构和个人提供投资者教育、IP和内容营销方向的咨询、培训及解决方案。 【制作团队】 主播/统筹/运营:姜旭 姜旭:身在娱乐圈,心系宏观经济,立志在影视圈偷偷录完所有财经传播头部作者和经济学家,人生态度将就一下。
几乎每个新媒体从业者都会说,如果素人做新媒体,小红书目前是最适合平台。如果以种草这个赛道为例,普通人如何在小红书起步? 本期嘉宾杨女士,杨女士参与《姜就一下》另外两期节目: vol.19 96年小红书kol经纪人创业者,如何从0到盈利100万 vol.27 从0到1,新手小白怎么做小红书 【嘉宾简介】 杨女士:一家小红书MCN创始人。是一个老内容人,在头部公众号团队、头部短视频网红团队积累了丰富的内容经验。最后一份打工经历是在超级大厂,深度体验了下平台是怎么一回事。最终还是回归内容本身,做起了以内容孵化为主的小红书MCN公司。目前负责博主:杉菜一汤、聂诗芸Demi、球球Akiko、马栗M、侯梦蝶。她自己有个小红书”杨女士“。 【杨女士的干货分享】 【制作团队】 主播/统筹/运营:姜旭 【播客简介】 姜就一下是一档关注个体生活的播客,主播姜旭会在影视行业工作的同时,争取偷偷录完所有财经传播行业头部和经济学家。 因为接触新媒体比较早,穿越过公众号、b站、抖音多个周期,认识很多2015年后起来的kol,也会邀请他们来分享经历与案例。 现在看起来可能还能录一录文史哲老师,长期记录互联网人的生活与选择。 主播姜旭,身在娱乐圈,心系宏观经济,在影视行业工作之前一直在财经相关的媒体和平台工作。 能开始就比很多重要,努力做到每周更新。 上班赚钱养爱好,坚持做好心理按摩。
有的人年纪轻轻,一毕业就有四年工作经验。 我请到了【离开大厂100种可能性】第9期主人公杨女士,一位在公众号、短视频账号都实习过,在大厂工作过一段时间又创了业的女生。 【时间线】 1:04 从大一开始实习,经常加班到两三点 16:03 大厂工作初印象:琐碎 31:49 没有博主,活生生开出一家MCN 43:42 在大厂更焦虑,还是创业更焦虑? 【嘉宾简介】 杨女士:一家小红书MCN创始人。是一个老内容人,在头部公众号团队、头部短视频网红团队积累了丰富的内容经验。最后一份打工经历是在超级大厂,深度体验了下平台是怎么一回事。最终还是回归内容本身,做起了以内容孵化为主的小红书MCN公司。目前负责博主:杉菜一汤、聂诗芸Demi、球球Akiko、马栗M、侯梦蝶。 【制作团队】 主播/统筹/运营:姜旭 姜旭:身在娱乐圈,心系宏观经济,立志在影视圈偷偷录完所有财经传播头部作者和经济学家,人生态度是将就一下。
【财经内容系列】第六期,本期嘉宾巫师财经合伙人橙子,新人老人在财经赛道赚钱机会在哪里? 【嘉宾简介】 橙子:娱乐法律师,创业者。曾见证老一代双微网红以及网文作家的疯狂增长与资本化之路,在新社交媒体平台崛起后躬身入局,成为内容行业创业者。现经营一家服务金融机构的公关公司,致力于协助金融机构更好的与投资者、与市场沟通 【制作团队】 主播、统筹:姜旭
2019年,巫师作为财经行业从业者,通过“降维打击”到幼儿园的方式,把财经金融的事实和专业的名词呈现给普罗大众。2020年,经历过,走出B站拉开了互联网纷争的序幕。 2023年,可能巫师财经真的是时代的眼泪,现在他和他的公司过的还好吗? 【财经内容系列】第五期,本期嘉宾巫师财经合伙人橙子,巫师财经和他的业务到底怎么样? 【嘉宾简介】 橙子:娱乐法律师,创业者。曾见证老一代双微网红以及网文作家的疯狂增长与资本化之路,在新社交媒体平台崛起后躬身入局,成为内容行业创业者。现经营一家服务金融机构的公关公司,致力于协助金融机构更好的与投资者、与市场沟通。 【制作团队】 主播/统筹/运营:姜旭 姜旭:身在娱乐圈,心系宏观经济,立志在影视圈偷偷录完所有财经传播头部作者和经济学家,人生态度是将就一下。
“员工35岁被裁”“高龄员工劝退”,新闻里一些案例,更是放大了互联网人的35岁危机感。处在上有老、下有小的阶段,35岁员工担心竞争力下滑、担心被年轻人替代、担心自己找不到下家。互联网员工的“35岁”危机,算不上一个新鲜的话题。 我周围有这样的一个朋友,她在35岁以后选择了进入大厂。 【嘉宾简介】 好运的唐小姐:喜欢横跳的资深打工人。设计过飞机,带过网文作者,干过舆情,搞过危机公关。最近一份工作是负责某流量平台的财经运营工作,从0到1搭建了该平台的财经内容生态,满足了当初那份对流量平台的财经内容生态会生长成什么样的好奇心。 【制作团队】 主播/统筹/运营:姜旭 【播客简介】 姜就一下是一档关注个体生活的播客,主播姜旭会在影视行业工作的同时,争取偷偷录完所有财经传播行业头部和经济学家。 因为接触新媒体比较早,穿越过公众号、b站、抖音多个周期,认识很多2015年后起来的kol,也会邀请他们来分享经历与案例。 现在看起来可能还能录一录文史哲老师,长期记录互联网人的生活与选择。 主播姜旭,身在娱乐圈,心系宏观经济,在影视行业工作之前一直在财经相关的媒体和平台工作。 能开始就比很多重要,努力做到每周更新。 上班赚钱养爱好,坚持做好心理按摩。
“无意义感”可能是当代绝大部分打工人痛苦的根源,最让自我恐惧的是工作把人类搞成了工具人,好可怕! 【离开大厂的100种可能性】第八期主人公谬老师,她一直认为工作是需要信仰的,我们把大量时间投入进去,总得做点有意义的事情吧!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她找不到这份意义感;后来跳出来再想想,我还是做了很多事情。现在的她又进入到另一个阶段,工作只是工作,正在感受和接受我们终归普通的这一事实。 【本期目录】 01:46 早期拼命三郎的谬老师 12:57 挣扎在生存基本线的姜旭和她的一路求职经历 29:15 被裁员的经历 50:22 对意义感的探讨 【嘉宾简介】 谬老师:从毕业就进入大厂,同一家公司待了5年,在这期间对工作的理解变化。有个播客《黄色柜子》。 姜旭:两年经历了两次裁员,工作这些年也换过很多工作,经历过不同的公司。 【制作团队】 主播/统筹 :姜旭
每次和呆毛的聊天都会觉得是不是自己太不努力了,在他身上总能看到付出终有回报。 逆袭是一个很励志的名词,背后隐含的逻辑无非是通过努力在市场上交换的未来比原先的未来更好, 但我亲爱的呆毛,你值得骄傲的是自己的毅力和成长。逆袭有时也会成为有些眼高手低的毒鸡汤。呆毛的成功在于,用自己的方式去度过了自己的整个青春,有的时候我也会羡慕,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所以通往罗马的路也不止一条。 努力的人,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对未来充满希望,都坚信自己能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你可以开花的,悄悄地也没有关系。 【离开大厂的100种可能性】第七期主人公是大厂算法工程师呆毛。 【目录】 01:20 高中时期因校园冷暴力而抑郁 7:57 工作初期的曲折 10:36 呆毛工之外的自媒体生活 【嘉宾简介】 呆毛,毕业不满三年的阿里现役算法工程师,反PUA一级学者,一天都不能停止吐槽,没有方法论全靠尽人事听天命。曾经的成就事件:高考完到到研三成功减肥60斤;普通一本跨考985计算机,一战上岸;四篇sci一区论文拥有者。b站、小红书账号:你可以叫我呆毛啦。 【制作团队】 主播/统筹:姜旭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