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室vs.皇室, 一边是将认证制度变成品牌营销神器,一边是“只准你知道,不许你宣传”的御用达。从 Royal Warrant 到十六瓣菊花,从 Trooping the Colour 到神秘宗教感拉满的大尝祭,本期「东观西望」, Bessie 和美兰探讨英国王室与日本皇室在现代社会中的存在感、运作模式及对国家的影响。通过对比两国的皇家认证制度、资产管理、象征性仪式、社会议题参与、文化渗透以及外交角色,揭示了“王室”与“皇室”在称谓、功能和公众认知上的显著差异。英国王室以其无处不在的商业化运作和高调的社会参与,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而日本皇室则以其极度的低调和深厚的传统,维持着其独特的象征地位。这一集,不止皇室八卦,更从多个维度透视两个国家性格、文化美学与权力运作。 【本节目由Withinlink碚曦投资协作体出品】 【主播】 李倩玲 Bessie Lee 广告营销行业资深从业者,商业观察者 蒋美兰 前数字营销公司「费芮互动」创始人、前电通集团合伙人,现定居日本的零售科技观察者 【本期内容提要】 01:46 白金汉宫是“小城市“,自带邮局、提款机还有野天鹅? 03:01 日本只有“皇室”无“王室“,等级更高,却更低调 05:27 王室认证 vs. 皇室御用 13:16 英国王室地产收益丰厚,日本皇室资产依赖国家拨款 18:49 trooping the colour vs 神秘的“与神共食” 25:37 公益与社会议题参与:英国“工作王室成员”积极倡导,日本皇室低调慰问灾区 30:05 君主肖像上钞票vs. 仅有十六瓣菊花徽章 33:29 外交与危机时刻的角色与影响力 39:14 王室热衷“搞事业”“搞商业”?皇室还在坚守传男不传女的传统 45:53 英国王室“全胜”?欢迎分享你的王室/皇室体验 【后期制作】 Jean-播客公社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 Podcast、小宇宙APP、喜马拉雅FM、网易云音乐、QQ音乐、荔枝播客、Spotify或任意泛用型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贝望录」。 【互动方式】 微博:@贝望录 微信公众号:贝望录+ 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
本期「贝望录」,我们邀请到番茄口袋的创始人Tracy ,一起走进一个融合了IP、文创、设计与企划的零售空间。从互联网老兵转身线下创业,她在五年间开了 22 家门店,为 14-28 岁的年轻人打造一个充满温度与共鸣的「超级口袋」。为什么一家零售店能让顾客平均停留 35 分钟?她是如何理解“用户既是消费者,也是共创者”?当别人在讲坪效时,她为什么要在每家店设置留言墙并在乎墙上的每一句留言?用一次次活动企划来加深与品牌和用户的交流,用一场场直播来达成用户调研,她将互联网的“数据”与线下的“温度”完美结合,为零售注入了新的活力,这是一期关于梦想、关于温度、也关于创业韧性的真诚对谈,也是Tracy和创业团队共同走出的慢慢来、不迎合但一直向前的创业之路。 【本节目由Withinlink碚曦投资协作体出品】 【嘉宾】 王丽杰 Tracy 番茄口袋创始人 【主持】 李倩玲 Bessie Lee 广告营销行业资深从业者,商业观察者 【本期内容提要】 01:02 互联网老兵为何选择线下“杂货铺”创业? 05:37 为什么没选择在大平台内部孵化而是出来单干? 09:32 14-28岁的用户群体:想要一个空间能累积各种小乐趣 13:38 每家店平均停留35分钟:设计从用户视角出发,让每个角度、每段路径让都“可把玩” 20:20 面对快速变化的兴趣偏好,如何实现“快上新、快下架”的敏捷供应链? 24:39 零售是入口,更发力做的是“企划”:为品牌、为IP、也为用户做“企划”来深度交流 27:59 没人问过的秘密:番茄口袋第一面留言墙,最开始是我写给用户的留言 31:24 每一家店留言墙都在见证用户的某个时刻,是我巡店必逛之处 36:29 每家门店都是一店一设计:我想致敬当地的文化和用户 39:25 200+ 场线下活动让用户自然而然的能“留下来”和“购买” 45:19 创业初始就遇上疫情的番茄口袋,放慢节奏当磨练 49:35 即便加盟店也统一运营,用户感受都是直营店 58:58 关键不是模式,是敏锐度和应对变化的能力 01:01:44 巡店观察用户是整个团队的必修课,直播是最好的用户调研 01:06:45 探索出海,但还不是目前的第一目标 【后期制作】 Jean(播客公社)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Podcast、小宇宙APP、喜马拉雅、汽水儿APP、荔枝播客、网易云音乐、QQ音乐、Spotify或任意泛用型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贝望录》。 【互动方式】 微博:@贝望录 微信公众号:贝望录+ 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
95后、食品工程出身、德芙前研发、从市集起家的巧克力创业者——金鱼的身份组合有点跳跃,但特别真实。在本期节目中,我们和金鱼聊了聊当她“不想再开无效会议”,一个规划型人格如何用“低成本试错”的方式,从厨房起步,创建了一家自己的手工巧克力品牌。 我们听她讲从百事、玛氏到创业途中做过的功课与踩过的坑,也聊到在食品品类创业项目中“护城河”不在技术,而在对市场的快速反应的精辟见解。金鱼是如何靠试吃现场拉顾客、怎么一砖一瓦搭出属于她的云股东社群,又是如何在深圳COCO Park以7万块启动第一家实体店的呢?本期「贝望录丨找出路」节目中,让我们一起和嘉宾聊聊“我们就想干点实事“,”我们就想自己做主“能不能行。 【本节目由Withinlink碚曦投资协作体出品】 【嘉宾】 金鱼 巧克力品牌「馋巧巧」主理人 前德芙/M&M豆高级研发 小红书/视频号:金鱼在做巧克力 【主持】 李倩玲 BessieLee 广告营销行业资深从业者,商业观察者 颜婷 Sammy Yan 公众号“塞米的小趋势研究室”主理人 【本期内容提要】 00:41从德芙研发走出来的95后创业者 03:56留学双学位背后的T型人思维 10:12为什么在玛氏干得好好的,却还是想辞职 14:35巧克力是“低启动门槛”的理想品类 19:18食品创业者的护城河到底是什么? 24:55市集才是最好的广告-创业三年以来70%收入来自市集 27:38云股东大会:一个社群的真实互动方式 33:25TA设定远没有真实的顾客来的重要,每个买巧克力的人都值得被记住 35:56在创业的过程中品牌在迭代,金鱼也在迭代 43:09为什么要在深圳开第一家线下门店 48:39明星带来的热度真的热吗? 51:44实体销量更多靠试吃,明星带货杯水车薪 59:15拒绝苦巧克力,做大众里的“小趣味” 01:01:29巧克力像咖啡一样需要不停的进行产品创新 01:06:57创业三年日子并没有变得很富有,一路同行的伙伴是最大的收获 01:09:59成本控制,成本控制还是成本控制 01:12:12创业过程中,筛选合伙人志同道合理念一致是前提 01:17:50我心中的理想的合伙模式 01:22:32虽然没有具体的未来规划,但是对未来充满憧憬 01:31:10创业的三年我获得了很多成长和快乐 如果你希望联系金鱼,请添加微信:chocolicious888,添加微信请注明「贝望录丨找出路」😊 如果你对《打工转型小生意入门手册》具体内容感兴趣,扫描下图中的QRcode订阅吧!👍 【后期制作】 Jean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Podcast、小宇宙APP、喜马拉雅、汽水儿APP、荔枝播客、网易云音乐、QQ音乐、Spotify或任意泛用型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贝望录》。 【互动方式】 微博:@贝望录 微信公众号:贝望录+ 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 *本订阅节目内容及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商业决策建议。
睽违六年,Bessie以创作者身份重返2025年戛纳国际创意节,这一次不是替品牌踩点,也不是为客户跑会,而是作为一名行业观察者,亲历这场全球创意盛会的演变与现实。从Snapchat八年前的摩天轮盛况,到今年仅包下一节观光小火车的“缩水版”营销操作,从AI之父穆斯塔法的高能对谈,到YouTube 20周年的空洞大秀,本期节目将带你看清戛纳的热度退场与余温犹在。 创意节还剩下多少“创意”?中国代表为何集体“失声”?出海浪潮正劲,为何中国品牌却在国际舞台稀缺露面?Bessie也特别介绍了戛纳的“音频与广播”奖项,希望不久的将来中文播客能走出国门,参与评选,发声世界。对Bessie来说,戛纳不仅是内容的展示场,更是观察创意趋势、理解全球表达、建立跨文化网络的社交主场。热闹之外,戛纳依然有值得留下的理由。 【本节目由Withinlink碚曦投资协作体出品】 【主持】 李倩玲 Bessie Lee 广告营销行业资深从业者,商业观察者 【本期内容提要】 00:12六年后的戛纳,是旧地重游也是创作者视角初体验 03:57从摩天轮到观光火车,品牌赞助缩水有多狠? 07:07在戛纳,播客也能参赛~ 08:25有AI分享的高光场次也有YouTube的空洞分享 13:01中国代表去哪儿了?参展、演讲、发声的全面缺席 18:41戛纳为什么值得出海品牌参与? 22:06除了会场,戛纳真正的魅力是在人群之中 25:44明年还去吗?当然去,为了创意,更为了人 【后期制作】 Jean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 Podcast、小宇宙APP、喜马拉雅、汽水儿APP、荔枝播客、网易云音乐、QQ音乐、Spotify或任意泛用型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贝望录》。 【互动方式】 微博:@贝望录 微信公众号:贝望录+ 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
本期「贝望录」我们邀请到在上海生活了27年的英国朋友罗飞,与Bessie一起深入聊聊英国独特的酒文化,特别是“Pub”这一承载着历史、社交与社区情感的文化符号。从他童年时期与Pub的初次接触,到英国人对酒驾的态度,再到如今年轻一代掀起的“戒酒潮”,以及无酒精饮品的流行,我们一同探讨酒在英国社会中的角色变迁。Pub不仅是英国人的“第三空间”,连接着工作、生活与社交,也见证了从“豪饮”传统到“无酒精”新风尚的转变。不同文化中,酒如何成为拉近关系的工具,酒后“吐真言”又因文化差异而各不相同。如今,随着健康意识的提升和生活方式的转变,未来的酒馆或许将更加多元——无酒精、无烟、甚至更注重饮食与体验的“新式Pub”,正在悄然崛起。在酒杯与酒馆的故事里,我们读到的不只是饮酒文化,更是社会观念与生活方式的演进。 【本节目由Withinlink碚曦投资协作体出品】 【嘉宾】 罗飞 播客「飞天胡说」主播,纪录片导演 【主播】 李倩玲 广告营销行业资深从业者,商业观察者 【本期内容提要】 02:26 在异乡遇同胞:要不要打招呼? 04:42 外国人在中国:对其他外国人的复杂感情 05:40 从一家Irish Pub室外的儿童游乐场说起 07:27 罗飞第一次去Pub的经历:不到一岁就“泡吧” 10:04 Pubvs. Bar的建筑风格与历史:老木头、花园与梦想 12:28 Pub老板的“神父”生活:居住与工作一体 14:53 GastroPub的兴起:传统Pub的餐饮升级 16:24 连锁Pub与独立Pub:个性化与品牌化的选择 19:38 Pub是英国人的“第三空间“,有花园的Pub才能带娃 21:22 英国的饮酒年龄与习惯:15岁开始喝酒很正常? 24:13 英国人买房看Pub:衡量社区文化与价值的标准 26:14 酒驾在英国是合法的吗? 28:12 喝酒的微醺意识,人和动物都喜欢 31:01 从中英酒文化差异看英国人的“内疚文化” 42:45 罗飞的戒酒之路:从“宿醉”到“焦虑” 46:11 年轻一代的饮酒观念:选择不喝酒的“新常态” 48:37 英国Pub的现状:数量减少与消费群体变化以及无酒精饮品的兴起 54:26 上海的酒文化:独立小酒馆与个性化体验 56:26 英国Pub的个性化来自于它的历史和故事以及Pub起名的讲究 59:27 罗飞的“Queen's Head”故事:酒后吐真言的难忘经历 ***英国Pub起名冷知识*** -常见结构:形容词 + 名词 / 名词 + 名词,如: • The Red Lion(红狮) • The WhiteHorse(白马) • The Crown& Anchor(王冠与锚) • The Dog & Duck(狗与鸭) • The Fox &Hounds(狐狸与猎犬) -来源分类 • 王室或贵族象征:The Crown(王冠)、The King’s Arms(国王的徽章) • 动物:The Black Swan(黑天鹅)、The White Hart(白鹿) • 宗教/历史图腾:The Cross Keys(十字钥匙,教皇象征)、The Angel(天使) • 行业与职业:The Coach & Horses(马车与马)、The Carpenter’s Arms(木匠之徽) • 寓言与幽默:The Drunken Duck(醉鸭)、The Pig & Whistle(猪与哨子) -为什么仅用两个词组成? • 便于记忆和识别,尤其在文盲率较高的过去,Pub的标志通常是图像标牌,人们靠视觉辨识。 • 很多Pub历史悠久,延续了几个世纪前的命名传统。 • 搭配酒旗与招牌时,两个字更容易视觉呈现。 【后期制作】 Jean (播客公社)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Podcast、小宇宙APP、喜马拉雅FM、网易云音乐、QQ音乐、荔枝播客、Spotify或任意泛用型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贝望录」。 【互动方式】 微博:@贝望录 微信公众号:贝望录+ 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
一东一西,两位老朋友,隔空举杯,从苏格兰威士忌到东京居酒屋,这集我们开场就喝“最懂醉”的东西——酒!本期节目Bessie和美兰从酒文化冷知识聊起:你知道英国啤酒起源竟和修道院有关吗?女王爱喝的鸡尾酒配方有被公开吗?日本的清酒为什么是婚礼的神圣之酒?职场文化里帮谁倒酒竟然暗藏人情世故?两位主播还聊到两个国家对酒类的法律、传统和创新有多较真:只有在苏格兰酿造的才能叫“Scotch”,英国的“真艾尔啤酒”运动是怎么抵制工业啤酒的?日本年轻人又是如何把传统清酒、梅酒玩出奶茶甜品的新花样?从居酒屋到酒吧,从“下班后一杯”到街头禁烟令,东西方的酒文化里,藏着的不只是微醺,更是社交与生活方式的投影。听完这期,你会发现,文化的相似与不同,有时竟然藏在一杯酒里。 【本节目由Withinlink碚曦投资协作体出品】 【主播】 李倩玲 Bessie Lee 广告营销行业资深从业者,商业观察者 蒋美兰 前数字营销公司「费芮互动」创始人、前电通集团合伙人,现定居日本的零售科技观察者 【本期内容提要】 00:12 为什么第一集要从“醉”东西讲起 01:00 英国酒文化冷知识:修道院里酿出的啤酒和英国女王最爱的鸡尾酒 03:27 日本酒文化冷知识:清酒在婚礼上的含义和职场里的敬酒礼仪 05:10 英国四大酒类&“Scotch”为什么那么较真 11:28 日本六大酒类&年轻人的花式兑酒新喝法 22:55 英国酒吧Pub的前世今生与饮酒潜规则 31:40 日本居酒屋的10个隐藏规矩你知道吗? 38:12 “下班后一杯”饮酒文化在英日都有,这是他们的“第二个家” 44:26 下集预告:从酒到茶,东西方的仪式感 【后期制作】 Jean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Podcast、小宇宙APP、喜马拉雅FM、网易云音乐、QQ音乐、荔枝播客、Spotify或任意泛用型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贝望录」。 【互动方式】 微博:@贝望录 微信公众号:贝望录+ 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
“我们是从零售业和广告业出身的一对老朋友,现在分别住在日本和英国,聊的是文化,但背后是我们对生活方式、品牌哲学和商业形态的好奇。” ——李倩玲& 蒋美兰,「东观西望」栏目发起人 一东一西,一日一英,两位老朋友,因为距离太远、想聊的天太多,决定一起开启一档全新系列节目。 这是「贝望录」的全新栏目「东观西望」,由Bessie李倩玲与她一辈子的好友——现居住在日本的蒋美兰共同主持。两个女人,伴着苏格兰威士忌和日本抹茶,和你一起探讨文化、品牌、零售、科技等方方面面的观察与洞察。我们将从日常细节抽丝剥茧,拆解“东西”方的差异与共鸣,用不同视角解构同一个世界。 · 为什么说日本人连跌倒都要道歉、英国人有一套“假道歉真甩锅”的精致话术? · 在地铁上吃饭、讲电话,到底是“没素质”还是“太不自在”? · 为什么在东京扔垃圾要读16页说明书、在伦敦每天只收一种垃圾? · 火车便当、冷三明治,两个“铁路大国”吃出完全不同的仪式感 · 日英文化对望:如何从茶、酒、铁路、王室等等谈到品牌传承? 【本节目由Withinlink碚曦投资协作体出品】 【主播】 李倩玲 Bessie Lee 广告营销行业资深从业者,商业观察者 蒋美兰 前数字营销公司「费芮互动」创始人、 前电通集团合伙人,现定居日本的零售科技观察者 【本期内容提要】 00:12 一档从友情出发的新节目:为什么叫“东观西望”? 07:07 从横滨到伦敦,我们是如何相互带路认识对方城市的零售魅力? 08:42 From Scones to Sushi,小查给我们节目起的名字 10:17 快问快答①:日本人 vs 英国人,是谁更爱说对不起? 15:02 快问快答②:为什么在日本地铁上没人吃东西?英国人吃苹果也要小心? 20:44 快问快答③:垃圾分类,哪个国家才是“变态级”? 30:56 接下来我们还会聊些什么?王室、铁道、茶酒、百年品牌统统都有 34:12 欢迎听友投稿我们感兴趣的话题,说不定你就会上节目啦! 【后期制作】 Jean(播客公社)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Podcast、小宇宙APP、喜马拉雅FM、网易云音乐、QQ音乐、荔枝播客、Spotify或任意泛用型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贝望录」。 【互动方式】 微博:@贝望录 微信公众号:贝望录+ 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
“真正的国际化,不是你把中国产品卖出去,而是他们把你的产品当自己的产品卖出去。” 本期「贝望录」,我们联合亚马逊广告官方播客「跨海电波」共同推出中国品牌出海系列节目,在法国戛纳创意节期间,对话美的家用空调欧洲大区市场推广负责人Renee,拆解美的空调如何以一个几乎前所未有的创新品类「PortaSplit」在高门槛、高标准的德国市场破圈。为什么说“不是把中国产品卖出去就叫国际化”?从“local for local”到“全链路共创”、从“线下先行”到“善用平台生态”,这是一堂品牌出海的实战教科书: · PortaSplit 是什么产品?是如何在欧洲市场打下一场漂亮仗? · 如何用本地消费者语言重新定义“空调”?“PortaSplit”这个名字背后有什么洞察? · 打入德国市场的底层策略是什么?为什么美的选择先线下、后线上? · 亚马逊平台除了是电商渠道,还能帮品牌做什么? · 怎样建立对中国品牌的信任感?靠KOL种草,更靠数据与产品力? · 什么是真正的“国际品牌思维”?从文化角度重构讲故事的方法论 【本节目由Withinlink碚曦投资协作体出品】 【嘉宾】 黄佩玥 Renee 美的集团 家用空调欧洲大区市场推广负责人 【主持】 李倩玲 Bessie Lee 广告营销行业资深从业者,商业观察者 「跨海电波」@小宇宙 苹果播客 喜马拉雅 网易云音乐 「远洋出海风浪大,先别慌!能听见电波,你就能靠岸。」欢迎关注由亚马逊广告出品的商业观察类播客「跨海电波」,更多精彩的节目期待你的收听。 【本期内容提要】 01:02 从戛纳创意节开始的一次特别录制 03:54 从翻译专业到公关,再到品牌出海:一条跨文化的职业路径 08:23 为什么美的将欧洲定为出海战略第一站?挑战的背后是话语权 13:24 德国人用不了空调?PortaSplit 的产品设计如何从“痛点”出发 16:31 “移动 + 分体”,如何给一个新品类命名并被消费者理解 18:48 命名也是营销:PortaSplit 如何拿下双关键词搜索红利 22:09 售价1000欧,为何德国人愿意买?从信任感建立到价值锚定 25:15 一位德国粉丝为美的拍了16条视频,为什么? 29:45 “Local for local”不是口号,而是品牌国际化的基础设施 32:01 从OBI开始:为何美的选择线下先行? 36:30 线下种草、线上转化,渠道策略的节奏如何把控 38:30 不止电商,亚马逊如何成为出海品牌的“超级合作伙伴”? 42:02 跨国团队共创,从宝贝页面到球星广告的打法细节 44:45 在戛纳上台演讲:美的如何走到国际创意舞台中央 51:47 想要走出去的中国品牌:Renee给出的三点真诚建议 👆🏻PortaSplit 【后期制作】 小朱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Podcast、小宇宙APP、喜马拉雅、汽水儿APP、荔枝播客、网易云音乐、QQ音乐、Spotify或任意泛用型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贝望录》。 【互动方式】 微博:@贝望录 微信公众号:贝望录+ 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
本期节目邀请了一位老朋友Juan,她是上海陕南邨小区的“团长”也是一位从笑果文化走出的创业者。Juan创立了stand:by文化传媒,专注于脱口秀演出的制作与运营,致力于为脱口秀演员提供专业的制作支持和个性化的发展路径。脱口秀在从小众走向大众的过程中,Juan创立的新型的文化传媒公司是如何来应对脱口秀行业需要的更细致的运营和对市场的理解呢?为了帮助演员更好地展示自己的才华,演出制作公司还可以做些什么?此外,Juan还与合伙人共同经营了一家川菜馆“辣富有”,这几乎是和stand:by同时开启的创业项目又经历了哪些餐饮行业的不同挑战与乐趣?本期「贝望录丨找出路」我们和嘉宾一起拆解无论在文化娱乐还是餐饮行业,创业过程中的那些困难和挑战要如何应对。如何通过团队合作和创新思维来克服这些问题?如何像产品经理一样理解市场和创造产品?清晰的目标和合理的预期管理是怎样帮助创业者稳扎稳打的?以及作为女性创业者,要如何发挥自身的优势,保持热爱和积极的心态携手更多的女性找到不同的出路。 【本节目由Withinlink碚曦投资协作体出品】 【嘉宾】 JUAN Standby创始人/CEO 小鹿《我的中女时代》全球巡演出品人 门腔《一门心思》全球巡演出品人 同时经营川菜馆「辣富友大饭店」及江浙特色餐厅「醉富友」 【主持】 李倩玲 Bessie Lee 广告营销行业资深从业者,商业观察者 颜婷 Sammy Yan 公众号“塞米的小趋势研究室”主理人 【本期内容提要】 01:02一个是驾轻就熟的领域一个是感兴趣的事情,我决定都做起来 05:16在脱口秀行业的经验告诉我,演员的舞台是刚需,所以我创建了stand:by 07:48 Stand:by是一个“新型”文化传媒公司,更像一个production house 12:05建议互利的合作关系是走向合作成功的根本 16:43如何提高演出制作水平 20:10与艺人合作模式vs品牌运营策略 24:37演出行业的成功要综合艺人的受欢迎程度和运营团队的操盘能力 29:16面对市场,艺人和运营团队是一体的 35:49从打工到自己创业,心态和策略都发生了很大的转变 44:56我对脱口秀行业的未来的发展很乐观 55:54开餐厅最重要就是选址,所以好的位置到来时候我决定两个项目一起做 58:51在创业项目里把自己当做一个产品经理,要创造产品和建立人与人之间的连接 01:05:26与合伙人一起合作面对经营和管理上的挑战 01:15:50川菜餐厅的经营重点是让顾客享受到适合他的餐厅体验 01:24:51每一个项目都要经历从全情参与到一点点放手交付给其他人的过程 01:28:43创业初期的财务策略、管理策略都要充分沟通并设定务实的目标 01:36:32我欢迎愿意和我们一起推动行业发展的投资人 01:43:41我了解女性创业的韧性和创新能力,所以愿意尽微薄之力支持女性创业 如果你希望联系Stand:by,请关注公众号「Standby好了」,在公众号留言即可~ 如果你对《打工转型小生意入门手册》具体内容感兴趣,扫描下图中的QRcode订阅吧!👍 【后期制作】 王俊翔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 Podcast、小宇宙APP、喜马拉雅、汽水儿APP、荔枝播客、网易云音乐、QQ音乐、Spotify或任意泛用型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贝望录》。 【互动方式】 微博:@贝望录 微信公众号:贝望录+ 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 *本订阅节目内容及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商业决策建议。
本期节目Bessie将目光对准了一条至今仍未修好的“高铁”——HS2(High Speed Two)。作为英国继2007年HS1之后的第二条高速铁路,这条号称振兴北方经济的超级工程,从2009年提出构想至今已过去16年,却仍旧只完成了伦敦到伯明翰的部分路段。为什么一个高铁项目从提出、立项到真正动工要花8年?为什么预算从最初的370亿英镑飙升到800亿还不够用?又是什么让它从最初的Y字形布局被“截肢”成如今的一条腿?Bessie用细致的资料与个人观察,带你揭开这个“英式工程奇观”的真实面貌。民主程序的极致、生态考量的极致、政治算计的极致,背后到底是制度之优还是执行之殇?从最初的铁路文化到现实的工程荒诞,Bessie也分享了她常居英国之后面对英国交通系统的真实体验——铁路老旧、火车频繁停运、地铁天天出状况,在一边吐槽一边感慨中我们一起来想象一下:如果你是财政大臣,这高铁,到底还修吗? 【本节目由Withinlink碚曦投资协作体出品】 【主持】 李倩玲 Bessie Lee 广告营销行业资深从业者,商业观察者 【本期内容提要】 01:10为什么英国的HS2要修16年还没修完?中国的高铁38个月就搞定 02:10英国是全球铁路的发源地,铁路密度也排名世界前列 03:30“遗产铁路”不只是情怀,还贡献了高额旅游收入 05:30铁路密度对比中英德美,英国不输 06:54HS2最初是Y字形,从伦敦延伸到曼城与利兹 08:20这个项目为什么广受欢迎,却迟迟无法动工? 09:54为什么光准备期就拖了8年:拆迁、征地、环保、考古、生态评估… 13:28竟然要迁移5万座墓地?每一步都复杂到匪夷所思 14:59预算从370亿飙升至800亿,钱到底花在哪儿? 17:25原计划的Y字形被砍掉两条手臂,只剩伦敦-伯明翰一段 18:55七任英国首相接力建高铁,为何没有人敢喊停? 21:40英国政府对“面子工程”有多执着? 22:58从地铁频故障到火车罢工,Bessie也在学习面对交通处变不惊的哲学 27:46为了300只蝙蝠,花了1亿英镑修防噪隧道 30:00英国人“躺平式信任”政府的文化背后,是不是太能忍了? 30:30如果你是财政大臣,你还修吗? 31:28听众留言精选 🎉🎉🎉Apple 播客要过20周年生日了! 欢迎大家在Apple播客App和网页版查看Apple播客推出的20年特别策划,有更多创作者们的故事与洞察,和编辑精选的节⽬清单期待给你带来惊喜! 【后期制作】 小朱,Jean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 Podcast、小宇宙APP、喜马拉雅、汽水儿APP、荔枝播客、网易云音乐、QQ音乐、Spotify或任意泛用型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贝望录》。 【互动方式】 微博:@贝望录 微信公众号:贝望录+ 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
本期「贝望录」我们邀请到一位在英国创业的年轻人小瑾,她和她的联合创始人共同创立了多语种远程医疗在线问诊平台“Oh My Doctor”。小瑾从文科背景误打误撞进入医疗领域,亲身经历了英国NHS医疗体系的挑战,尤其是漫长的等待时间和语言障碍。本期节目中,小瑾将详细介绍英国的医疗体系、她创业的初衷、以及“Oh My Doctor”如何通过提供母语医生和当日问诊服务,解决在英华人乃至国际游客的就医难题。同时,她也分享了在异乡创业的心路历程、如何寻找和管理医生资源,以及平台未来的商业模式和发展愿景。 【本节目由Withinlink碚曦投资协作体出品】 【嘉宾】 小瑾 英国多语种线上医疗问诊平台Oh My Doctor主理人 正在英国医疗领域创业的文科生 Email:[email protected] / WeChat:GPUK2025 【主持】 李倩玲 BessieLee 广告营销行业资深从业者,商业观察者 【本期内容提要】 00:10 从文科生到医疗创业者 03:18 为什么选择在英国创业:从打工人到追求100%主导权 07:43 英国医疗体系解析:NHS的分级诊疗制度与就医流程 10:27 英国NHS不得不说的弊端 14:22 在英国医疗领域创业的资质要求与挑战 16:40 英国医生问诊模式与中国差异:更长的问诊时间与尊重患者意愿 19:15 私立医疗服务,解决等待与语言痛点 22:58 按问诊时间收费,无需商业保险 25:23 如何解决医生资源问题:NHS医生兼职私立医疗,寻找华语医生 35:49 平台未来发展:拓展小语种服务与B2B合作 45:20 转诊流程和医药分离 54:57 给在英国创业的朋友们的建议 【后期制作】 小朱 「播客公社」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Podcast、小宇宙APP、喜马拉雅、汽水儿APP、荔枝播客、网易云音乐、QQ音乐、Spotify或任意泛用型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贝望录》。 【互动方式】 微博:@贝望录 微信公众号:贝望录+ 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
本期「贝望录」的海外商业观察系列,我们邀请到一位在英国从留学到职场、再到创业探索中不断进阶的Affiliate Marketing(联盟营销)从业者。她从曼大毕业后,进入英国本地电商平台,从事亚洲市场相关的品牌营销工作,逐步入“affiliate marketing”(联盟营销)这个在欧美极为普遍、但在国内认知度仍不高的领域。嘉宾结合自身经验,详细拆解了联盟营销如何通过第三方渠道帮助品牌引流、提升转化,同时也分享了她如何从一个“在英国做中国市场”的尴尬位置,转型为深耕本地市场的策略顾问。嘉宾的职业路径不仅反应了当代留学生在跨文化职场中的身份平衡、自信建立和“软技能”成长也是从外部驱动到内驱力驱动的创业者缩影,从找工作解决签证问题、到破圈社交,从一名海外留学生成长为具有文化翻译能力立志帮助中国品牌在欧美市场实现增长的创业者,嘉宾的分享值得每一位正在考虑海外发展或品牌出海的听众参考与共鸣。 【本节目由Withinlink碚曦投资协作体出品】 【嘉宾】 Angela ([email protected]) 海外AffiliateMarketing(联盟营销)从业者,目前在英国做数字营销和Affiliate Marketing(联盟营销)项目管理,帮助中国品牌在欧美市场实现增长 微信@zhangsongwei28_(请备注「贝望录」) 小红书@Angela说出海营销 【主持】 李倩玲 Bessie Lee 广告营销行业资深从业者,商业观察者 【本期内容提要】 00:58从来英国求学到留在英国工作创业 03:12我第一份工作是在英Look Fantastic,抓住了美妆电商亚洲扩张带来的机遇 07:32在英国做中国市场最先面临的挑战是中外营销文化的碰撞和沟通的挑战 10:45什么是affiliate marketing?不仅仅是KOL,更是一套“引流渠道网络” 14:22再换工作是因为我希望可以从服务中国市场的角色转变到深耕英国本地市场 20:13在英国如何跨文化社交?主动破圈的实践经验分享~ 26:49英国职场文化观察:信任感、边界感和成长节奏 32:11“we are doing business,we are not saving life.“令我找到了work-lifebalance的力量 36:33英国流行的career break文化让我了解休息不是例外 37:06你自己要决定你是什么样的人,你要过怎样的生活 42:11affiliate marketing/联盟营销全景图:返利网站、媒体、内容、慈善平台等都可以“引流” 51:44如何通过联盟营销找到“对的人”,说“对的话” 57:19海外主流追踪平台的运作逻辑与合作管理策略 01:04:10如何在海外做联盟营销的资源积累与建立networking 01:06:51中外电商生态差异:为什么官网成为海外品牌首选阵地? 01:07:32品牌建设 vs 平台销售:出海品牌该如何取舍 01:11:25中国品牌出海建立品牌官网和耐心建设品牌资产是极其重要性 01:20:40从打工人到“文化翻译者“再到创业者 01:25:09从外部驱动到内驱力觉醒这是我职业生涯中最大的转变和成长 01:31:50联盟营销的未来趋势和合作模式还有很多,播客就是其中一个 01:36:02欢迎交流合作,期待与你一起探索更多的可能 【后期制作】 小朱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 Podcast、小宇宙APP、喜马拉雅、汽水儿APP、荔枝播客、网易云音乐、QQ音乐、Spotify或任意泛用型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贝望录》。 【互动方式】 微博:@贝望录 微信公众号:贝望录+ 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