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sticle
以推荐单集英文播客为节目形式

Album
主播:
糊糊
出版方:
Mavis Wang
订阅数:
9593
集数:
16
最近更新:
3年前
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播客简介...
Casticle由「podcast」与「listicle」合成而来,是一档以推荐单集英文播客为节目形式的中文播客。每集节目将为你推荐三集各有特色的英文播客,评述它们的精彩之处,整理相关的内容资源与知识脉络。通过我们的筛选与策划,希望能帮助你直接获取一手信息,接触英文原生内容,享受随之而来的快乐与启发。
Casticle的创作者...
糊糊
Casticle的音频...

#15 重新品尝

消失了八个月后,糊糊回来了。 在回归的节目中,她将带你像尼采那样,「重新品尝」三个在过去大半年时间里让她反复思考的人生议题——成长、叙述与怀旧。 【开播词】 1. Radiolab今年3月发布了一集很酷的节目「Elements」,着重介绍了三种化学元素锂、碳与氙。在「碳」的篇章中,主持人们着重介绍了瑞典卡罗林斯卡学院的科学家们利用碳十四断代法计算人体不同细胞(尤其神经元)年龄的神奇研究; 2. 1945年至1963年间,地球上超过四百次核弹实验释放出巨量的碳十四,这一现象称为「bomb pulse」,译作「炸弹脉冲」; 3. 2013年科技杂志The Wired关于利用碳十四揭开人脑神经元新生秘密的报道,同年PBS发表的相关报道,题为《冷战核弹实验帮助解开最大的生物学谜团》; 4. 今年1月引进出版的哲学杂志《新哲人:我是个现代人,我需要平衡》,尼采对病痛与康复、死亡与重生的精彩诠释选自这本杂志中的文章《平衡的生活》; 5. 哲学家John Kaag 的著作Hiking with Nietzsche,台译名为《在阿尔卑斯山与尼采相遇》 【推荐一:Mayim Bialik, “I started crying when I realized how beautiful the universe is”, 选自播客节目 People I Mostly Admire】 1. 推荐集收听地址一(iTunes),收听地址二(Listen Notes),收听地址三(节目网站); 2. Mayim Bialik的youtube频道,个人播客Mayim Bialik’s Breakdown,个人博客及线上社区Grok Nation; 3. Mayim Bialik为科技杂志The Wired录制的「twitter网友神经科学你问我答」超级有意思,糊糊强烈推荐; 4.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推行「校车计划」,又称「种族融合校车计划」,目的为消除种族隔离政策带来的负面影响,有趣的是,在2019年美国民主党总统初选辩论中,现副总统哈里斯女士翻出旧账,指责现美国总统拜登当初对「校车计划」的反对立场; 5. Mayim Bialik的访谈文章很多,但好看的巨少,英国《卫报》2015年对Bialik的采访还不错; 6. 2015年,在Freakonomics Radio成立十年之际,《卫报》对两位主播Stephen Dubner和Steven Levitt的采访,同样精彩; 7. 如果你喜欢Steven Levitt的主持风格,请观看他在节目中提到的TED演讲; 8. Mayim Bialik的研究课题——Prader-Willi Syndrome(小胖威利症),一种由第十五号染色体缺失导致的先天遗传性疾病 【推荐二:The Story of Your Life,选自播客节目Hidden Brain】 1. 推荐集收听地址一(iTunes),收听地址二(Listen Notes),收听地址三(节目网站); 2. Hidden Brain关于推荐集的一篇newsletter,补充了推荐集提到的但没完整介绍的案例; 3. 加拿大约克大学心理学教授Raymond Mar关于叙事对认知能力影响的研究; 4. 「叙事型写作疗法」的提出者、美国社会心理学家James Pennebaker; 5. 「写作疗法」的维基页面,以及2011年哈佛医学院发表的一篇短文,文章肯定了Pennebaker的主张,支持表达情绪的写作练习有助于缓解压力与创伤; 6. 做客节目的心理咨询师Gillie Bolton的个人网站; 7. 「catharsis」的词源学及哲学释义; 8. 亚里士多德在巨著Poetics(《诗学》)中,详述悲剧作品对观众的净化作用; 9. Hidden Brain叙事迷你系列的其他两集同样精彩:第一集题为「The Story of Stories」,拆解叙事的构成,第三集题为「Made of Honor」,分析叙事对文化叙述的巨大作用,揭示了「荣誉文化」(honor culture)对社会的影响 【推荐三:When Exactly Were “The Good Old Days”,选自播客Build For Tomorrow】 1. 推荐集收听地址一(iTunes),收听地址二(Listen Notes),收听地址三(节目网站)—— 这档节目在2020年完成改版,改版前的名字是「Pessimists Archive」,节目的封面是半杯水,相比现在的名字和封面,糊糊个人更喜欢改版前的风格; 2. 豆瓣小组「时代的眼泪」与「假装活在1980-2000年」里,随处可见时空旅行家和人们对过去的依恋; 3. Woody Allen的电影《午夜巴黎》及导演本人关于本电影的访谈一篇——有趣的是,伍老本人想通过本片戳破人们对过去的幻想泡沫; 4. 保守的科技评论人Nicolas Carr反自动化的作品《玻璃笼子》及发表在The Atlantics上的文章Is Google Making Us Stupid——这篇文章读起来有一股古朴的韵味; 5. 特朗普的标志性口号「MAGA」其实不是他原创的,NBC的文章梳理了都有哪些政客把「MAGA」挂在口头上过; 6. 一度畅销的美国科普杂志Science and Inventions的绝美封面大赏; 7. Hugo Gernsback决定将Electrical Experimenter杂志改版为Science and Inventions的宣言; 8. Hugo Gernsback的神奇脑洞集合; 9. 1923年,《纽约时报》发表了长文《美国人生活节奏过快:速度损害思维与进步》; 10. 十九世纪末的美国似乎人人都有神经衰弱——对于这段历史的回顾,The Atlantic 2016年发表的一篇文章分析得相当全面; 11. 时政评论人Andrew Sullivan去冥想疗养中心,戒断互联网的经历与反思; 12. 2020年一项心理学研究称「怀旧是一种以未来为导向的积极情绪」; 13. 做客推荐集的Alan Levinovitz 2016年的文章,他激烈地批评了各种形式的怀旧情绪与行为。 【小海豚广播】 十分感谢大家的等待与支持!特别鸣谢小海豚新logo的设计师:南番女士! 推荐大家使用通用播客app收听Casticle,拥有不打折扣的收听及阅读体验。 欢迎大家与小海豚通过以下渠道互动: 1. 微博 (直播聊天室的时间安排会在微博通知) 2. Instagram 3. [email protected]

40分钟
4k+
3年前

#14 开放且公平:回归新知的本质

在本期节目中,糊糊将带你认识四个人物。 在脆弱的系统与制度、有缺陷的传播方式和规则正在试图掩埋信息与知识最本质的属性的时候,他们通过各自的行动,帮助人们重拾获取知识的机会,重寻信息的价值,回归新知的本质。 【开播词】 1. 英国博学家、科技史研究者James Burke的著作《联结》:此书其实改编自James Burke制作的系列纪录片Connections;该纪录片共有三季,每集都异常精彩。如果你玩过Jonathan Blow的独立游戏The Witness,当你打开某个密室的门之后,密室里播放的视频就是Connections第一季最后一集中的节选片段。 【推荐一:Harvard CS50’s David Malan and Colton Ogden on Computer Science, from The freeCodeCamp Podcast】 1. 推荐集的收听链接:地址一(iTunes),地址二(ListenNotes),地址三(官方网站); 2. 线上版CS50课程的课程主页,校园版CS50课程的课程主页,网易公开课引进的中文翻译版CS50课程,民间野翻版的CS50课程第一门; 3. CS50的官方播客CS50 Podcast:地址一(iTunes),地址二(ListenNotes),地址三(YouTube); 4. FreeCodeCamp为想学习CS50课程的求学者们写的《CS50选课指南》; 5. Malan的启蒙老师、CS50课程的某任授课老师、「Hello World」的发明者——Brian Kernighan。毫不夸张地说,所有教过CS50课程的老师都不是一般人; 6. 七月份纽约客发表的长文《哈佛大学CS明星教授如何打造远程学习帝国?》:这篇文章是糊糊制作这集播客的引子之一,它生动地讲述了Malan的学习和职业经历,而这也折射出一段不可或缺的美国计算机教育史; 7. 美国线上教育评测网站ClassCentral上,一篇称赞CS50的学员测评; 8. 机器之心介绍“撕书教授”的文章,还有一些逗趣的撕书meme; 9. 在新冠疫情期间,Malan为了教好课,测试了许多教学布景和教学工具,并把所有使用利弊整理在了这篇文章中——如果你是工具控,那你会喜欢这篇文章; 10. 2014年,哈佛启动了Master Class计划,每一期邀请一位明星老师做一段公开课演示,然后一起研讨教学方法论。此计划第一期便邀请了Malan——毫无疑问,Malan上台10分钟后,开始撕书; 11. 十五岁的Youtuber、极客少女Presley Alexander对David Malan的采访:小姑娘已经学过CS50啦,让我们向她看齐!她的Youtube频道也很有意思,满满朝气,满满活力,让我们多吸一吸! 12. 糊糊最近在读的畅销书Range,作者是美国畅销书作家David Epstein。 【推荐二:My Little Hundred Million, from Revisionist History Podcast】 1. 推荐集的收听链接:地址一(iTunes),地址二(ListenNotes),地址三(官方网站); 2. 加拿大记者、畅销书作家、Revisionist History播客主播Malcolm Gladwell的个人网站; 3. 糊糊个人比较喜欢听的一集Malcolm Gladwell和Adam Grant的对谈——两位都是畅销书作家,在线开杠; 4. 在Hank Rowan(原名Henry Rowan)为Glassboro State College捐款一亿美金之后,大学就更名为Rowan University。需要澄清的是,这并不是Hank Rowan的本意,只是学校和当地社区表达对Rowan感激之情的方式。在Rowan University的官网上,我们也可以读到这一个有意义的故事; 5. 1992年,Hank Rowan接受纽约时报的采访,非常值得一读。感谢纽约时报,愿意把这篇访谈存档。如果没有这份存档,我们完全无法直接读到Rowan的原话; 6. Hank Rowan去世后,纽约时报发表的悼念文章; 7. 其它媒体对Rowan为Glassboro捐赠一亿美金的报道:PhillyVoice,IntelligentFanatic; 8. Gladwell在本期节目中援引的社科理论「weak link」与「strong link」源自Chris Anderson与David Sally的著作《数字游戏》,这本书从rationale方面与Michael Lewis的Moneyball(中译名《点球成金》),有许多异曲同工之处; 9. 耐克创始人Philip Knight与斯坦福校长John Hennessy联手创办的精英培养项目; 10. 创作欲旺盛的Marc Andreessen最近剑指教育系统,在最近一集a16z播客节目The Question Of Education中,他用飞快的语速倾泻了对现行教育体制的不满,然后又充满激情地对未来做了一番设想,听完爽感满格。Figma的CEO Dylan Field也一起录了这集节目,可惜存在感高不起来。他们两位还另外做过一次视频对谈,也还是聊教育; 11. 纽约时报出品的揭露公立教育体系问题的播客节目Nice White Parents收听地址:地址一(iTunes),地址二(ListenNotes)。 【推荐三:What If All Research Papers Were Free?, from The Brian Lehrer Show】 1. 推荐集收听链接:地址一(官方网站)——由于距离这集节目首播已过去太久,播客app上一搜不到这集节目,只能在网站上收听; 2. 2018年The Verge发表的长文《科学界的女侠》:这篇文章也是糊糊做这一集节目的引子之一。文章巨长,但相当精彩。不仅梳理了Elbakyan创立SciHub的过程,还突出了传统出版商、新兴开放获取期刊计划、Scihub之间的矛盾。此外,这篇文章中还有一条与意识形态相关的暗线,读下来会让你有一种非常微妙的感觉。 3. 学术界独立媒体ScholarlyKitchen解释SciHub的运营机制; 4. Vice上与SciHub和相关起诉案件相关的文章集合; 5. Wired为SciHub辩护,指出“研究是用纳税人的钱做的,所以研究论文被SciHub用一用就不该叫做偷”; 6. 本国媒体「知识分子」编写的一篇文章,清楚地梳理了传统期刊订阅与开放获取期刊之间的矛盾点和各自利弊,非常棒; 7. 加州大学联盟与传统学术出版商Elsevier开杠实录:Vox,TheAtlantic——其实这不是Elsevier第一次被反抗了,只能说是最近比较热闹的一次; 8. 华盛顿邮报称赞SciHub运营模式的文章; 9. iHeartRadio旗下的播客节目TechStuff为纪念计算机神童Aaron Swartz而制作的节目:TechStuff Remembers Aaron Swartz,收听地址一(iTunes),收听地址二(ListenNote),收听地址三(官方网站); 10. 纪念Aaron Swartz的传记纪录片《互联网之子》; 11. 滚石杂志发表的Aaron Swartz人物传记文章:这篇文章与科技媒体的角度不太一样,更多笔墨用来刻画Swartz在生活中的形象; 12. Swartz的挚友、BoingBoing作者Cory Doctorow所写的悼念文章,挚友Lawrence Lessig所写的声援文章; 13. Aaron Swartz的个人博客Raw Thought,2008年呼吁信息开放与平等的《开放获取游击队宣言》; 14. ArsTechnica对Elbakyan的采访,并把她称为是「Swartz的精神化身」; 15. 一项研究表明,SciHub上能下载到的论文的被引用数是SciHub上下载不到的论文的1.72倍; 16. 纽约时报撰写的文章,讨论学术论文是否应当完全免费。文章同样把Elbakyan与Swartz联系起来。 【小海豚广播】 十分感谢听众们的等待与支持,推荐大家使用通用播客app收听Casticle,拥有不会打折的收听及阅读体验。 欢迎大家与小海豚通过以下渠道互动: 微博 (直播聊天室的时间安排会在微博通知) Instagram [email protected] 下期再见!

43分钟
9k+
4年前

#13 生死之间的抉择

在消失的三个月中,糊糊经历了一些不算大的生活危机。还好,一切都在慢慢回归平静。非常感谢Casticle的朋友们在社交网站上发来的支持和问候,谢谢你们的耐心等待与默默陪伴。 与你一样,糊糊因为新冠疫情度过了一段焦灼不安的日子。虽然只能待在家里,但面对严重的疫情和网上真假难辨的信息,我们应该都很难感到安逸和舒适吧。这段时间,糊糊没什么表达欲,但没有放弃积极寻找在这个特殊时期我们可能都需要的思考与力量。于是,在第十三集节目中,糊糊精挑细选了三集播客,尝试带你从三个不一样的角度探索生与死的定义,重新理解生死之间的抉择。 本期提到的所有内容整理如下,happy listening and reading! 推荐一:Playing God, 选自播客节目Radiolab 1. 推荐集收听链接:地址一(iTunes),地址二(节目网站)。在官网收听这集2016年首播的节目,可以顺便阅读完整的节目脚本以及精简的节目总结。 2. 这一集节目是由Radiolab和纽约时报联合制作播出的。在这集节目发布的同时,纽约时报也为这次合作专门上线了一个页面,发表了一篇由做客节目的主要讲述者Sheri Fink撰写的关于triage(伤患分级)的文章。 3. Sheri Fink是一名记者。如果你想详细了解Sheri Fink的职业经历和作品全集,请查看她的个人网站。她用时数年完成了对卡特里娜飓风Memorial Medical Center医疗救援危机的调查,2009年首次发表针对此次危机的报道,并凭借这篇报道荣获普利策奖。2013年,Sheri Fink出版了《Five Days at Memorial》一书,向公众呈现了调查项目中更多引人深思的细节与真相。如果你想了解媒体对此书的反馈,推荐阅读纽约时报、卫报和纽约客撰写的书评。 4. Wikipedia上关于triage的页面十分详细,如果你对triage的标准、规则和执行感兴趣,推荐阅读。 5. 为病人执行安乐死后招致诸多争议的医生Anna Pou接受电视访谈节目60 Minutes的文字存档可以在此阅读。 6. 「双重效应原则」的详细解释;在知乎账号「城与邦」的原创文章《究竟如何做才是正义呢?——电车问题的5种情况》探讨了「正义」的判定过程与边界,其中也引入了「双重效应原则」,十分推荐阅读。 推荐二:Chasing Death, 选自播客节目Sickboy 1. 推荐集收听链接:地址一(iTunes),地址二(节目网站) 2. 播客节目Sickboy的网站;特别提示——请一定要看首页的两个视频呀,看完之后你一定也会跟着欢快地笑起来! 3. 做客这集节目的嘉宾探险家、风暴猎人George Kourounis的个人网站,Wikipedia页面,在国家地理官网上的档案以及他的Youtube频道;Kourounis的纪录片Angry Planet的部分剧集可在此观看。 4. 2014年,Kourounis勇闯「地狱之门」。此次探险是他与国家地理合作的项目,探险结束后,国家地理杂志对Kourounis进行了专访;Kourounis进入「地狱之门」后的更多精彩照片可在此查看。 5. 土库曼斯坦北部沙漠地区达尔瓦扎与天然气坑洞的Wikipedia页面 6. 在Kourounis心中,最惊险的探险就是深入Kitum Cave,等待前去山洞里汲取盐分的大象出现。关于这段旅程,你可以收看Kourounis的视频全记录,也可以了解一下这个特别的洞穴,当然别忽略把Kourounis吓到心惊肉跳的马尔堡病毒。 7. George Kourounis在这篇问答文章中谈到了他与妻子在火山顶举行婚礼的体验以及其他一些与探险相关的碎片问题。 8. 在另外一档播客节目Ologies中,心理学家Mary Poffenroth受邀做客,为听众全面地科普了人类的恐惧心理,以「Fearology」为题分为上下两集播出,收听链接:(iTunes 上集,下集),(节目网站上集,下集) 9. 时代周刊网站在2019年年底评选了「五十档值得你立刻按下播放键的播客」,Ologies被收录其中,而「Fearology」上下两集更被推选为新听众必听的单集。 推荐三:Hope: Where does it come from?, 选自播客节目To The Best Of Our Knowledge 1. 推荐集收听链接:地址一(iTunes),地址二(节目网站) 2. 威斯康星公共广播电台的老牌节目To The Best Of Our Knowledge的网站 3. 做客推荐集的主要嘉宾之一Andre Willis关于希望的演讲。在演讲中,他把希望跟马丁·路德·金关联起来,论证了「deep hope」对人的重要性。 4. 主要嘉宾之二神经科学家Tali Sharot在她的TED演讲中,简要地为观众讲解了大多数人类都会有的「乐观偏见」。她多年以来对人类乐观心理的研究成果已出版成书,其中一本已被国内引进,中译名为《乐观的偏见》 5. 哲学家Agnes Callard发表在The Point Magazine的文章The End Is Coming。Callard深知人们在压抑的大环境中很容易不安焦虑,但她仍鼓励大家抓紧时间,为了人类文明的延续做我们该做的事。这样总结实在太生硬了,所以如果你有时间,还是去看原文为好。 6. 硅谷知名投资人、科技行业大佬Marc Andreessen的雄文——IT’S TIME TO BUILD 7. 卫报关于「尼日利亚是世界上最乐观国家」的新闻报道 小海豚广播: 十分推荐大家使用通用的播客app收听Casticle!如果你使用某些品牌的国产手机,下载播客app不方便,可以考虑使用电脑,在网页上收听。这样的收听和阅读体验,也基本不会打折扣噢! 同时,我十分渴望获得你的反馈!如果有任何问题或建议,欢迎给我在社交平台上留言(例如微博Casticle,Instagram账号casticle.fm),也可以直接给我写信[email protected]噢! 下期再见啦!

44分钟
5k+
4年前

#12 奶昔羊:新的一年,像桐谷先生一样飞驰吧!

嘉宾介绍 Milkshake羊,中文播客节目「Byte Coffee」的主播,科技媒体及社区「少数派」的资深创作者,光学工程博士。她已累计在「少数派」上发表近四十篇文章、约十万余字,与大家慷慨地分享如何利用新时代的智能设备及数字产品提升工作与生活中方方面面的效率。她的播客节目「Byte Coffee」像是一家虚拟咖啡厅,用「独立极简、健康明亮」的科技与人文观察解读当今世界。学术事业上,奶昔羊严谨专注,有一说一;日常生活中,她积极又轻盈,总能为身边的朋友带来一份阳光般的能量。 1. 奶昔羊的「少数派」个人主页:你能在此查阅到目前为止她已发表的所有原创文章。在本期节目发布前不久,奶昔羊刚完成一篇十分硬核的《用Home Inventory和MoneyWiz 2打造个人财务报告》。看完这篇文章,你应该能充分感受到她对于数字产品使用和生活本身的态度与立场;当然,也能借机反思一下自己的财务表现、计划清理一下多余的身外之物。 2. 奶昔羊的播客节目「Byte Coffee」的网站:在网站的右上角,你可以看到详细的订阅指南。不要因为「Byte Coffee」没有在国内某些音频平台上露面而拒绝它——这档节目值得你花不到五分钟的时间选择一个最合你心意的订阅方式,你的行动是对节目和奶昔羊最大的支持。 3. 奶昔羊的个人博客:在这里,你可以看奶昔羊写她的「lab & life stories」,也可以看她整理年度目标,还可以请她喝咖啡。 4. 奶昔羊提到2019年,她用以往逛博物馆时拍到的照片精心地准备了某门光学专业课的授课材料,收获了一些学生的喜爱。你可以从「Byte Coffee」的第37集节目《课件里的裸体大卫》中,听到这位高校教师在台下准备过程中的心得与感悟。 5. 聊到马拉松时,糊糊提到了前不久听过的一集反思当代精英生活方式的播客节目。这集节目来自The Ezra Klein Show,名为How Whole Foods, Yoga, and NPR Became the Hallmarks of Elite (收听链接一:iTunes;链接二:Stitcher)。这集节目的批判性较强,未来在Casticle的节目中应该还会提到甚至收录。 6. 本集节目标题中的「桐谷先生」是日本深夜档综艺节目「月曜夜未央」捧红的素人明星,他以炒股为生,以花买股票赠送的优待券为唯一的生活方式(请原谅在节目中糊糊反复错讲「券」这个字的发音……)。B站网友整理并翻译了桐谷先生在「月曜夜未央」中所有的片段,强烈推荐你观看这些片段,感受他在街上飞奔的速度和他对生活的不灭热情。 推荐一:A Long Hike: Prepping for a Weeklong Trip from the First 40 Miles Podcast 1. 推荐集:收听地址一(iTunes),收听地址二(节目网站);建议你额外花一点时间读一读这集节目整整齐齐的show notes。 2. 奶昔羊记录熊野古道初次行走的两集播客——《2019年份的严肃徒步I am finishing the sound(上)》和《2019年份的严肃徒步Hiking like a pro(下)》。这两集节目的收听体验与Casticle之前推荐的Walking Podcast有相似的妙处,推荐你在需要放空、渴望旅行的时候听一听。 3. 中文播客节目《迟早更新》的第118集特别节目《声音:时速三公里》:这集节目是两位主播任宁与枪枪去年在熊野古道行走的声音全记录。这集节目的制作细腻入微,再搭配上任宁书写的旅行感悟,你大概会开始心痒痒,期待自己也能在山间背着行囊向前挺进。 推荐二:Instant Coffee from Top Four Podcast 1. 推荐集:收听地址(节目网站);节目中Arment夫妇测评的所有速溶咖啡都能在show notes中找到,如果你好奇,也可以像奶昔羊曾经做过的那样,买一个混搭大礼包尝一尝。 2. Marco Arment的个人网站,在他众多标签中有一个是「coffee enthusiast」。他写过许多与咖啡有关的文章,比如这篇。当然,大家应该更熟悉他的其它几个身份,例如汤不热(Tumblr)的前CTO、Instapaper和Overcast的founder。 3. Tiffany Arment的个人网站以及所有她参与过的播客。糊糊某段时间曾猛刷她参与的另一档闲聊游戏的播客节目Playing for Fun,未来某天应该能找到一个契机正式给大家挑一集好好说说。 4. 录节目之前,糊糊找了一些与咖啡有关的播客,初步判断Cat & Cloud和I Brew My Own Coffee应该有点意思,然而奶昔羊在节目中说这俩节目不一定新手友好,还是多去咖啡馆喝、多跟咖啡师交流来得直接。 5. 奶昔羊常看的咖啡专家James Hoffmann的Youtube频道。如果你喜欢研究咖啡和小家电,请务必前去看他的视频。 推荐三:See Me First for My Ability from Life On the Outside the Official Garmin Podcast 1. 推荐集:收听地址一(iTunes),收听地址二(节目网站)。 2. 奶昔羊在节目中提到的那位人生榜样参加轮椅马拉松的新闻报道。 3. Patricia Walsh在Garmin网站上的介绍,她的个人博客。 4. Patricia Walsh参与了喜剧明星Amy Poehler发起的项目Smart Girls;她的4分钟视频介绍——Patricia Walsh didn’t set out to be an athlete, she just wanted to be healthy. 5. Patricia Walsh在BookPeople发表的演讲,题为「New Year,New You」,与我们这集播客的主题高度一致。 6. Fast Company对Patricia Walsh的报道,文章中有Patricia与大家分享的四个人生忠告。 小海豚广播 我们十分推荐大家使用以下播客app收听Casticle:Overcast, Pocket Casts, Castro和Stitcher,以及iOS自带的播客app都是绝佳的选择!如果你使用某些品牌的国产手机,下载播客app不方便,可以考虑使用电脑,在网页上收听噢,这样的收听和阅读体验,也基本不会打折扣噢! 同时,我们十分渴望获得你的反馈!如果有任何问题或建议,欢迎给我们在社交平台上留言(例如微博Casticle,Instagram账号casticle.fm),也可以直接给我们写信[email protected]。请关注微信公众号【WhoisWhowho】,参与偶尔会有的抽奖活动。 期待我们早日再见!

81分钟
2k+
5年前
Casticle的评价...

空空如也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