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对于素食的接受度与日俱增,一些创新的产品,比如植物肉,也在这两年异军突起。我们尝试站在“接受”和“远离”两个不同的角度,去聊一聊有意思的素食消费。 【本期主要内容】 06:26 最爱香菇青菜还是回锅肉,女明星营造的素食者形象既感人又赶人 15:03 吸引弹性素食者的仿荤素食风:海底捞牛肉粒变素了 21:22 人造肉热点:植物人造肉率先商业化,环保因素在植物肉消费中的重要性 24:21 吃素的梁武帝与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中的素食主义三大流派 26:53 越来越多的土鸡蛋和原生态蔬菜爱好者,也是养生素食消费的重要人群 28:32 减肥是素食消费的隐性因素,细看高卡路里的松仁玉米和麻婆豆腐,素食的热量有的比肉还高 31:22 部分消费者在拥抱素食,素食消费渐渐扩展成一整套带来幸福感的生活方式 37:46 对某些荤食身体不耐受的消费者找到代用品,瑞典燕麦奶 Oatly 被“喝到上市” 45:26 素食产品的溢价和素食者微妙的优越感,也让部分潜在消费者远离素食 49:39 《纯素商业杂志》的研究结论:更大的素食消费市场在非素食人群中 【编辑部的故事】 这两年你有哪些印象深刻的素食消费,或者你的饮食习惯有哪些变化,欢迎在评论区跟我们互动~ 【主播介绍】 Neo 曾在电商和在线教育行业创业 操盘过千万粉丝的项目 觉得说真话,很有意思 Renee 消费者行为研究者 「消费新知」天团首席女主播 数据和开蚌都可以看很久很久
每次打开手机,越来越多的内容都在“热心”告诉你,应该买些什么,帮你在做消费决策。这些内容是如何影响我们大脑的决策系统?以及消费者在接触、搜索、比较商品信息上有哪些趋势?我们这期来聊一聊。 【本期主要内容】 03:05 直播天王想要注册的“Oh My God 买它买它”和卡尼曼的快慢两种思考方式 07:04 被嫌弃的雷蛇鼠标,活过保质期的代餐奶昔,快思考下的失败的消费决策 15:50 帮你框定“感知风险”的拔草评测,平台和KOL利用慢思考导向其他购买 19:25 “为什么老给我推送根本买不起的东西”,信息茧房和它的华丽逆操作 23:52 疫情后消费决策如何受到各种因素影响,杭州青年人群的研究分享 29:55 青年人最多打卡的火锅店,背后参与决策的心理因素是什么 34:41 600款手机app中,4成的弹出广告没有关闭键,商家想从技术端控制消费者的野心 38:30 已经意识到大数据侵袭隐私,却又只能躺平的消费者 40:51 千人千面的首页,猜你喜欢有时候是惊喜,有时候是惊恐 【编辑部的故事】 补充说明下:Neo在本期中引用的《鱿鱼游戏》片段应为第7集,就是过玻璃桥那集。 希望大家在今年的消费上都少踩坑,多收获购物的喜悦~ 【主播介绍】 Neo 曾在电商和在线教育行业创业 操盘过千万粉丝的项目 觉得说真话,很有意思 Renee 消费者行为研究者 「消费新知」天团首席女主播 数据和开蚌都可以看很久很久
追求幸福是人类的底层动机。触手可及的小确幸在逐渐成为缓解日常压力,获得喜悦感,同时也具有性价比的消费。 【本期主要内容】 00:50 消费新知x村上春树老师的情景小剧场:“那些微小但确切的幸福” 04:26 味蕾小确幸如此流行,从停车场的烤红薯到异乡的一顿美味早餐 11:56 是得过且过的“躺平”还是生活中的积极体验,看看小确幸消费的正负面 14:51 小确幸消费往往产生在“消费能力升高又不够高”的背景下 17:43 家门口的超市就能买到丹东草莓,商场任意消费免费停车,低难度和易得性是“确”的必要条件 23:27 趋势:疫情后的显著上升,主要源自不确定性的升高 25:25 从便利店到深夜食堂,为什么小确幸产品频繁出现在饮食类 27:32 LOFT和MUJI,日式小确幸风杂货店的扛把子 31:28 从冰箱贴到梁咏琪的海报,小确幸消费往往记录着当时的心情 35:07 符号性消费的明显特点:低价格敏感度和高附加值需求 37:37 冲进小确幸消费市场的品牌们,首先要脱掉朴实的外套,学会讲故事 39:20 消费的仪式感能帮人认定“小确幸”,成功唤醒了消费者的“奖励中心” 42:12 基于小确幸内容营销的一些想法 【编辑部的故事】 如果没有这种小确幸,人生不过是干巴巴的沙漠而已。 -- 村上春树 【主播介绍】 Neo 曾在电商和在线教育行业创业 操盘过千万粉丝的项目 觉得说真话,很有意思 Renee 消费者行为研究者 「消费新知」天团首席女主播 数据和开蚌都可以看很久很久
睡眠占据了我们生活大概三分之一的时间。为了睡个好觉,白天忙碌疲惫的消费者开始尝试各种新式商品和服务。愿意为睡眠消费的背后,是人们对健康重视程度的进一步提升。 【本期主要内容】 01:36 2022年的国民床单流行色和人间不夜城的常态:主动熬夜 06:22 你的历年睡眠账单有多长:从重力毯,褪黑素到泡脚浴盐片,睡眠学费总要交 12:15 疫情,睡前饮食,购物与吃瓜,睡眠习惯改变全赖这四大 15:45 睡眠经济下巨大的市场,吸引了众多创业者的入局和资本市场的青睐 18:40 睡眠产品的五大类别轻梳理 20:49 乳胶枕价格大跳水背后的营销内幕大揭秘 24:23 专业化的睡眠产品开始向大众普及:睡眠呼吸机与睡眠指导服务 38:38 科技深入睡眠经济,消费者选择产品的理性化趋势 41:28 尽管向理性迈步,睡眠消费的主要驱动力仍以感性为主:那些逃不掉的智商税产品 45:09 睡前一小时的battle:睡眠经济 vs 临睡经济 48:14 关于营销上的一些小思考 【编辑部的故事】 希望西安的听友一切顺利,也希望我们的节目能带给你一些有意义、有欢笑的陪伴,度过这段特殊的日子,乌云终将散去! 【主播介绍】 Neo 曾在电商和在线教育行业创业 操盘过千万粉丝的项目 觉得说真话,很有意思 Renee 消费者行为研究者 「消费新知」天团首席女主播 数据和开蚌都可以看很久很久
礼物在我们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除了表达心意,改善和巩固人际关系,它也折射出每个年代人们消费行为的变迁。 【本期主要内容】 01:37 中国消费者年均送礼约5次,礼物代表了等价交换形式下社会关系的流动 08:04 给自己买份礼物才是正经事,当然家人,伴侣,亲友的礼物也不可忽视 18:17 另类的礼物包装:京尊达和线上直播打赏 29:14 2021年春节,原地过年人群和返乡人群的礼物消费特点 31:06 传统文化的影响:回到老家,锅饼,果子,皇上皇重新进入礼物购买的热门选项 33:37 两性之间如何用消费表达爱是个古今难题,“英国巨石阵”也是曾被老婆十动然拒的直男派景点礼品 36:17 情人节的礼物消费:2021年的情人节,中高收入人群人均消费1960元 38:08 从3000元的乐高到520红包,情侣,夫妻和闺蜜在情人节时的礼物消费各有特点 48:08 在购买礼物的平台分布上,为什么选择拼多多的人群比例减少了 52:46 预算和信息渠道对礼物消费行为的影响 56:12 礼物代表自己的一部分形象,消费者在品牌选择上的谨慎化趋势 【编辑部的故事】 送一个人她喜欢的东西,是为了讨好她;送一个人自己喜欢的东西,又是为了什么?是为了和对方分享,还是希望对方了解自己?送出去的,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 -- 罗贝托·波拉尼奥《2666》 【主播介绍】 Neo 曾在电商和在线教育行业创业 操盘过千万粉丝的项目 觉得说真话,很有意思 Renee 消费者行为研究者 「消费新知」天团首席女主播 数据和开蚌都可以看很久很久
街头饮食是各地独特的本土消费文化,代表城市的特色和认同感。越来越多的街头小吃开始进入商场,开启了新的消费故事。 【本期主要内容】 02:59 久违的米饭饼油墩子和高记石螺们,回忆里总有一种小吃独自美味 10:46 从南到北,“高频刚需”的街头饮食代表城市的特色,认同以及历史-特别是那些消失的美食 19:22 街头小吃走进Mall,也走向了体验经济 25:01 你“小吃自由”了吗?街头消费的快速决策上限从10元上升到30元以内,但10元以内的小吃依然最得人心 27:18 谁家附近没有几家麻辣烫,辣和甜仍然笑傲江湖,超过四成消费者最爱辣味饮食 30:54 产业聚集和食安需求的共同努力下,街头小吃进Mall的经历和特点 36:02 美食广场里渐渐全面化的电子支付,劝退了不少无人陪伴的老年人 41:56 新消费时代让打卡网红小吃成为社交货币,在快手老铁和抖音美眉的夹击里,心平气和嗦完一碗粉 44:11 另一种美食街业态:融合了国潮审美和小吃情怀的超级文和友 47:50 先扬后抑的中式点心铺,点心小吃的连锁店发展和“小吃大做” 58:07 对营销的一些思考 【编辑部的故事】 欢迎在评论里聊聊你家乡的街头小吃,让我们偷偷种一下草~ 【主播介绍】 Neo 曾在电商和在线教育行业创业 操盘过千万粉丝的项目 觉得说真话,很有意思 Renee 消费者行为研究者 「消费新知」天团首席女主播 数据和开蚌都可以看很久很久
除了价格、款式、实用性等维度以外,爱心和善意也成为不少消费者购买决策时的考量因素。不同于单一的捐赠,可持续性的慈善消费也能产生更多就业,给我们周围的社区和环境带来一些改变。 【本期主要内容】 01:32 收银台边的捐款箱还在记忆里芬芳,直播爆单的暖心蜜桔带来互联网时代的慈善消费风 05:52 慈善消费的本质仍然是等价交换经济行为 10:35 今年双十一有约300万款产品被淘宝商家设置成公益宝贝,这种双向认捐具体是怎样实现的 15:40 直播带货是疫情期间的救命稻草,但助农类产品的物流和品控是对商家非常大的挑战 21:16 温暖的“熊爪咖啡”开出更多的连锁店,正常买卖比打卡类消费更能带来持久的收益 23:48 长沙的“无声面包店”和上海的“忘不了餐厅”,为弱势人群带来工作机会的善意经济体 27:11 国外慈善商店 (Charity Shop) 发展到了相对成熟阶段,也成为一些民营慈善平台的成立契机 30:18 我国公立慈善超市的模式于2003年开启后发展迅速,但在最近5年内数量减少65% 34:07 中国特色的善意经济:开始于北京顺义的众爱 (Roundabout) 和上海的善淘 (Buy42) 都是从民营开始,依靠和政府合作的方式在商业,环保和公益之间披荆斩棘 40:30 多买一碗馄饨给需要的人,民间小型的善意经济很常见,去身边找找吧 43:53 公益组织的义卖,常会给购买者留下长久的回忆 48:35 野性消费也是慈善消费的延伸 54:40 消费者乐意接受慈善消费中的溢价,但有自己的空间和标准 55:37 慈善营销策略和意义 【编辑部的故事】 节目中提到的长沙“无声面包店”叫做吧赫西点。 另外提到的杭州益·life 慈善商店已闭店,甚是遗憾。 让我们期待,明天会更好吧! 【主播介绍】 Neo 曾在电商和在线教育行业创业 操盘过千万粉丝的项目 觉得说真话,很有意思 Renee 消费者行为研究者 「消费新知」天团首席女主播 数据和开蚌都可以看很久很久
本期我们分享了一个近期在做的消费者行为研究,针对45-60周岁,不跟子女同住的人群,我们称之为“新空巢族”。他们极具消费潜力,但不少消费需求未被市场完整认知或者满足。 【本期主要内容】 00:46 银发族已成热点市场,而将要步入银发族的45-60周岁人群悬于中老年之间,缺少专门的关注 03:34 上海前滩太古里的中老年游客人数众多,消费热情高涨,却难以找到适合自己的消费场所 07:19 最近进入空巢状态的很多中老年人,跳脱了“空巢心理危机”的颓废状态,反而变成了更有活力的消费人群 08:23 新空巢人群的定义,以及在孩子初高中住校时更早出现的“周期性空巢人群” 11:38 空巢初期心理危机:女性比男性更长久,消费上的影响后劲也更大 14:10 人群的不断增加:家庭关系的转变和孩子们更早独立,空巢家庭将逐渐成为主流 15:49 杭州空巢人群样本的几个数据:超过4成的人有二套房,每日工作少于6.5小时,可支配时间超过7小时,月均非必需品消费超过2000元 21:06 进入空巢期后消费重心的转移:兴趣爱好,旅游和健康 23:49 口碑和信任是驱动新空巢族购买的决定因素,因此也成了微商和私域的天然营养池 26:25 周期性空巢族的消费特点,随子女回巢时间规律性波动 28:21 新空巢族的潜力来源,很多父母在放松了养育的责任感后第一次感受到了消费的自由感,新空巢族的消费升级非常普遍 29:44 空巢期=消费者对品牌的重新选择期,男女性消费升级的方向不同 32:33 为了弥补年轻时“遗失的美好”新空巢族精神消费的主要种类 34:46 老年大学和社区学校的流行 39:00 老年人物质消费的目标:给子女的爱,维持健康美好的身体和外表以及稳定的理财收益 43:39 摆脱老人机和老人鞋的刻板印象,产品设计者更应该针对新空巢族的情感诉求和社交需求 【编辑部的故事】 聊了一个节目中以往不太触及的消费人群,我们充满好奇和兴奋,希望你也能喜欢我们这次的尝试。 【主播介绍】 Neo 曾在电商和在线教育行业创业 操盘过千万粉丝的项目 觉得说真话,很有意思 Renee 消费者行为研究者 「消费新知」天团首席女主播 数据和开蚌都可以看很久很久
天气越来越冷,也到了取暖消费的旺季。从家庭取暖设备到御寒衣物,我们盘点了一下近期的趋势观察。 【本期主要内容】 02:14 小知识:我国是冬季最冷的国家之一,千禧年后最冷的是2011年 09:08 人类对冬季生活品质要求在进化,上海梧桐区租房最新刚需包括:中空地暖烤箱 12:00 支持手机控制的踢脚线暖气,3台齐开每月电费1000+ 16:27 从150万年前靠抖的有巢式开始到近代的集中供暖,人类追求暖和的脚步从未停歇 23:44 消费分水岭:85后消费者最爱给家里买电暖桌,95后最爱给自己买暖脚器 25:21 空调/地暖/墙暖等固定取暖设备的选择小tips分享,电费越贵的越舒服 32:31 高颜值且有氛围感的移动式取暖设备成为年轻人的选购热点,冬日的幸福感标配=油汀+热可可+热剧+猫狗(可选 34:20 留恋浴霸时的疑问,会不会被晒黑 39:36 摇粒绒aka平民的貂,穿上它,御寒之余还会带来一些和小动物融为一体的幸福 45:06 降温带动的周边暖经济:火锅,奶茶,甜品,泡脚等等,总有一款打动你 48:15 关于暖经济未来发展和营销方向的小思考 【编辑部的故事】 努力赚钱,多开暖气,嗯! 【主播介绍】 Neo 曾在电商和在线教育行业创业 操盘过千万粉丝的项目 觉得说真话,很有意思 Renee 消费者行为研究者 「消费新知」天团首席女主播 数据和开蚌都可以看很久很久
总有一些时刻,我们在消费时会任性地满足情绪和精神需求,只在乎拥有,而忽略价格和使用价值,大概率这是“情意结”发挥了作用。 【本期主要内容】 01:10 乱弹:畅想一下财富自由之后要在哪里狠狠花钱,并且揣测了一下富商马老师请王菲老师合唱是出于怎样的情意结 08:11 用心理学上的情意结(complex)理论来解释消费决策中的一些无意识的冲动,价格不重要,拥有最重要 09:16 颜色控是常见的消费情意结,希尔顿大小姐的粉色控和杨千嬅半永久的紫发 12:43 从山寨黑森林到麦兜的菠萝包,饥饿情意结让人不由自主想囤大米 20:22 卡通人物联名占据成年人的购物车,热烈祝贺玲娜贝儿勇登10月川沙大区销冠 21:26 人人都有故乡情意结:一碗螺蛳粉,天涯海角来相会 23:53 明星和影视作品埋下消费的种子,欠周星驰老师的电影票还了吗 31:51 营销奇才们为消费者创造的情意结:辞职去远方,去不了远方你先买点唐卡和天珠吧 34:10 一旦接受了“我不了解自己”,意味着你要在开始探索自己的心灵旅程上花钱了 39:03 “我值得更好的”是微商和奢侈品的流量密码 【编辑部的故事】 夜深人静,emo来临之时,也许就是剁手不理智的时刻。 【主播介绍】 Neo 曾在电商和在线教育行业创业 操盘过千万粉丝的项目 觉得说真话,很有意思 Renee 消费者行为研究者 「消费新知」天团首席女主播 数据和开蚌都可以看很久很久
社恐和内卷是近两年耳边经常响起的名词,也成为一些朋友茶余饭后自嘲的用语。善于捕捉热点的商家们,自然也不会错过这个热词,提供了各种相对应的消费场景。 【本期主要内容】 00:40 数据透视:40%的年轻人自称社恐,疫情发生后“社恐”和“社交变色龙”的症状都有增加 07:34 社恐多发于17-30岁之间,以及为什么上一代人很少说自己社恐 11:43 线下社恐和线上社牛能在个人身上和谐统一,部分年轻人只是社会学意义上的社交恐惧 15:14 从“别来烦我四件套”到网游,直播的流行,社恐人士爱买的产品是为了抵御内心对社交的恐惧 21:26 遇见沉默的Tony老师是上天的恩赐,社恐人群有时愿意多花一点钱来回避社交 33:06 社恐人群在线上小众社交app中活跃 36:54 剧本杀成了线下的社恐良药,市场规模预计超过150亿元 45:21 在焦虑的外衣之内,流行的“社恐”人群其实是在寻找与他人相处的最佳模式 46:06 从可以选择不聊天的专车服务到24小时的健身房,聪明的产品设计者们为消费场景留出边界感 49:27 别说社恐,让社交哥斯拉也摇头的强制社交消费场景吐槽 56:34 科技向善,尽管商家因此得利,但社恐概念的泛化和标签化值得警惕 59:55 线下边界感消费和科技结合的例子:亚马逊计划中的新百货大楼计划和阿里的亲橙里 【编辑部的故事】 科技向善,希望更多有远见的品牌加入这个队伍,消费本来也是为了美好生活。 【主播介绍】 Neo 曾在电商和在线教育行业创业 操盘过千万粉丝的项目 觉得说真话,很有意思 Renee 消费者行为研究者 「消费新知」天团首席女主播 数据和开蚌都可以看很久很久
我们国家是黄金消费的第一大国,它的价值人尽皆知。最近这几年市场行情的波动,以及年轻一代开始迈入黄金消费和投资市场,带来了新的趋势和变化。这期我们就来聊聊黄金,这个古老又焕发新颜的消费品。 【本期主要内容】 00:37 隆重介绍传说中成熟女性无法抗拒的三巨头之一:黄金,中国女性拥有黄金饰品的比例远超拥有智能手机 12:46 男性的黄金消费也不遑多让,大金链子小手表,买金送礼刚刚好 16:02 地球上还剩多少黄金资源?留给大家的时间不多了 23:53 人类对黄金天然的热爱,加上国人投资的特点,造就了今年黄金投资理财比例的崛起 26:14 九五后消费者增速加快带来黄金消费者端的变化,转运珠与微信黄金红包带来的消费启蒙 31:27 社交平台和电商打配合:你刚知道古法黄金,就能立刻在点淘快手抖音里买到 45:20 疫情下品牌商的搏杀从改变定价方式到多元化经营:周大生的32%的营业利润来自加盟的品牌管理费 47:13 金饰品牌向年轻人群示好的诚意天地可鉴!从王一博,郭麒麟等等的代言到海贼王,阴阳师,宝可梦的联名产品 52:13 一点黄金小知识和另几点我们对于消费和营销机会空间的见解 【编辑部的故事】 祝您播客一响,黄金万两~ 【主播介绍】 Neo 曾在电商和在线教育行业创业 操盘过千万粉丝的项目 觉得说真话,很有意思 Renee 消费者行为研究者 「消费新知」天团首席女主播 数据和开蚌都可以看很久很久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