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吴琦:意识到自己的privilege,看到他者

【本期介绍】 我们在单向空间,和《单读》主编吴琦聊了聊。我们的谈话从一系列年轻人的“天问”开始,“这个时代对年轻人很坏吗?”、“现在的年轻人真的很无力吗?” 面对这些宏大的发问,吴琦出人意料地进入了无比坦诚的自我剖析和反思,提出了一连串诘问。 作为媒体、出版、文化行业的从业者,当我们说“困于资本、困于系统”的时候,有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是获得了特权(privilege)的人,甚至也是始作俑者呢?让我们困惑的,究竟是我们想反抗的系统,还是我们自己的欲望呢?我们在面对真实吗?还是掩盖了真实的社会议题呢? 在这次和吴琦的对谈中,我们从自身经验出发,基于这些反思,聊了聊年轻人们的困惑与无力、关于“良好生活”新的可能性,以及如何看见与面对真实。很感恩能有这次谈话,让我们有机会带着多一点的自省,进入2021。 【本期嘉宾】 吴琦,《单读》主编 【本期剧透】 00:40 年轻人对于系统的反思和诘问,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强烈,但与此同时,却普遍感受到深深的无力感,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05:40 当意识到没有办法带来反思和反抗的实质性的力量时,我们还能怎么做? 09:00 “小镇做题家”们是没有选择的人?还是也属于有特权,但没有意识到特权的人? 11:09 “打工人”、“社畜”、“内卷”等等热词,是“前面的人”的焦虑的表征和符号,如果放到更广阔的阶层,可能这些词不会那么有煽动性。 12:15 为什么我做了很多工作还是无力? 不努力也困惑,拼命努力也困惑,那我图啥? 12:40 让我们困惑的,究竟是我们想反抗的“系统”,还是我们自己“前进”的欲望? 19:05 很多受过良好的教育的人,想去改变社会的时候,实际是在自我想象、用认知的惯性和幻觉在“改变”,是盲目的。 20:58 在非一线城市,年轻人们对于工作和生活有哪些新可能性的实践。 31:24 寻找新的解决方案、新的想象力,需要我们拧动自己的参数和坐标。 32:05 人们都不愿意放弃自己的利益,同时还要找各种各样的理由来修饰自己的自私。比如对外卖小哥的关注,最后演变成集体同情的情绪。这种同情是因为无力、不愿意放弃手里的利益和资源。 34:48 好像人们越来越不相信与自己不一样的故事、新的可能性,会先预设“我们阶层不同,你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我们该如何面对这样的声音? 40:53 当我们把参数调整到更广阔的阶层上,“打工人”这样的词语会有更丰富的含义。 45:58 “把道德视作一种基本性情的养成。” 52:00 作为文化出版、媒体行业,更要对自我和公共之间的边界非常警觉。需要抛开个人好恶做判断和选择。 54:41 越来越多年轻人向往成为一个普通人:有班上,有人陪,有房住。 1:00:34 “打工人”这一个词能够涵盖所有人的状态吗? 1:05:07 从书本到实践的困难?如果真的想改变,就不要用实践的困难为认知上的懒惰开脱。 【吴琦推荐书目】 《基本收入》【英】盖伊·斯坦丁著 《末日松茸》罗安清著 《小花旦》王占黑著 《尼加拉:十九世纪巴厘剧场国家》【美】克利福德·格尔茨著 《对话启蒙时代》张旭东 王安忆著 【本期音乐】 Shining Stars(免费版权) 【Logo设计】Sam 【后期制作】饭饭、王黎子 【关于我们】 感谢大家收听,你可以在微信和微博搜索「青年志Youthology」,关注我们,还可以在苹果播客、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电台、小宇宙APP收听我们的节目。 微信公众号:青年志Youthology 微博:@青年志Youthology

73分钟
7k+
4年前

1. 李厚辰:这个时代对年轻人真的很“坏”吗?

【本期介绍】 “ 这个时代对年轻人真的很'坏'吗?作为个体还有什么办法追求'良好生活'吗?” 关心和关注年轻人十几年了,过去,我们有时被批评“你描述的只是一二线城市的年轻人”,现在这个批评有时甚至变成了“你描述的是五环内的年轻人”。是啊,阶层的固化,贫富的悬殊,文化的割裂,在过去几年里有目共睹的愈演愈烈了。 那么,今天的年轻人,除了做“打工人”,除了像项飙老师描述的那样,“像‘蜂鸟’一样拼命煽动翅膀只为停留在原地”,就没有其他可能吗?每个人面对“未来可能会发生”的风险,除了退守到最安全的区域,就没有其他的办法吗? 抱着这样的疑问,我们邀请李厚辰聊了聊。 他谈到了为什么年轻人会感觉这个时代对他们是很“坏”的,谈到了今天很多年轻人津津乐道的“资本主义异化”、对“系统“的反思,未必是一种清醒,相反也可能是一种教条;谈到了作为个体,如何追求“良好生活”,它的”抓手“在哪里;也谈到了我们究竟要不要做“普通人”,“普通人”叙事的消极意义在哪里。 【主播】 Lisa(微博@李颐Lisa) 【嘉宾】 李厚辰,“翻转电台”主播、“看理想”平台《李想主义》专栏作者、《一日谈》主持人。 【本期剧透】 4:08 这个时代对年轻人是不是真的很坏? 6:20 要说“坏”,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坏法,那么我们这个时代特殊的坏法是什么? 8:10 在我们的近代史叙事中,对于85后、90后和95后,有几个叙事会影响他们对于生活好坏的理解。分别是「科技进步的叙事」、「宏观经济发展与个人发展正相关的叙事」、「竞争叙事」。 18:18 这个时代是越来越糟了。因为一直以来「塑造“生活越来越好”的理解框架」本身就有很大的问题。这个框架几乎是一个必然破产的框架。 19:33 年轻人谈“工具人”、“异化”等等这些概念,其实是把双刃剑。 32:32 生活本身就是具体的,要在「具体」里发现情境和目的,有事儿说事儿、具体问题具体解决。 41:16 今天,年轻人开始「退守」,他们对于「另一种可能性」显得并不拥抱了,甚至会觉得“那是家境好的孩子”做的事,和我没有关系。您怎么看待这种变化? 48:20 年轻人作为一个个体,该如何获得“良好生活”? 56:00 近年来的趋势是寻求独立空间,把自己从各种关系中分离出来,而你提到的做法都指向融入和链接? 60:18 当我们打破旧有框架,要建立“良好生活”的新叙事,这个新叙事是什么? 76:30 你承认绝大多数人其实都是“普通人”吗? 【本期音乐】 片头曲:Hymn for Her by Just Jack 片尾曲:Go Solo by Tom Rosenthal 【Logo设计】Sam 【后期制作】Sharon 【关于我们】 感谢大家收听,你可以在微信和微博搜索「青年志Youthology」,关注我们,还可以在苹果播客、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电台、小宇宙等客户端收听我们的节目。 微信公号:青年志Youthology 微博:@青年志Youthology

86分钟
15k+
4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