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可不必.cn
金融狗的胡说八道播客

Album
主播:
敏-姐、不叫陈同学、Lynn就是我
出版方:
刘敏_Er07
订阅数:
1.5万
集数:
92
最近更新:
2天前
播客简介...
世俗定义,大可不必 一档70、80、90后金融狗的胡说八道播客,一档跟你一起成长的陪伴型播客。 主播介绍: 70后敏姐,毕业于浙江大学,25年银行工作经验。冷静、理性、人生经验比较丰富; 80后Lynn ,本科浙大,研究生同济大学的高智商学霸。开朗、表达能力强、毒舌、兴趣爱好广泛、故事多、喜欢思考; 90后陈同学,香港中文大学研究生。温和、共情能力强,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喜欢聆听,喜欢与强者同行。 目前大家能在小宇宙/苹果播客/网易云/QQ音乐听到我们的节目~
大可不必.cn的创作者...
大可不必.cn的音频...

Vol.95 指北|进来抄作业!从日本经验看养老思路

根据日本总务省公布的数据,日本65岁以上老年人就业比例高达25%,且为连续20年增加。也就是说:平均每4名老年人中就有1人在工作,每7名就业者中就有1名为老年人。其实,我们国家同样也面临着老龄化带来的巨大压力,比如你们身边的长辈是否面临退休后的经济压力?以及正在面临职场压力的你,会不会在60岁之后面临上岗再就业压力? 今天我们要聊的话题就是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的灰犀牛问题——养老,本期节目嘉宾为慧择保险经纪公司的养老专家:轩逸老师。 如需咨询,请点击:大可不必-慧择保险专属咨询链接 第一部分:日本老龄化现状 10:15 日本老龄化究竟有多严重? 老龄化历史悠久:1993年日本65岁以上人口占比突破了14% 人口结构失衡正在促使城市的消亡 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孤独死、老年犯罪 29:08 日本为什么会有如此之高的老年人就业率? 经济层面:养老金缺口迫使老人"退而不敢休"; 制度层面:退休年龄与养老金领取年龄绑定形成政策闭环;国家鼓励支持高龄就业 文化层面:勤劳伦理将工作塑造为对抗衰老的武器;传统家庭也不再可靠 结构层面:日本的自雇经济很多,提供了很多轻体力岗位(电子化程度低)。 44:10 日本目前的养老体系是怎么样的? 第一支柱:类似我们的社保,政府主导,包括国民年金和厚生年金; 第二支柱:企业补充层,企业退休金/年金(如DB/DC计划) 第三支柱:个人储备层,包括国民年金基金和iDeCo(个人缴费确定型计划) 第二部分:中日老龄化对比,我们的隐忧与优势 55:00 中国的隐忧 危机一:发展速度快; 危机二:老龄人口规模大、未富先老程度深; 危机三:代际冲突与人口结构的恶性循环; 危机四:社保体系建立时间短; 61:00 中国的优势 优势一:后发优势+科技红利; 优势二:人力资本结构性优势; 优势三:广袤国土+政策稳定性 优势四:家庭观念强 第三部分:我们应该如何应对(抄作业!) 74:42如何规划自己的养老? 一是物质层面,建议做三层防御:社保打底、长期储蓄、动态调整; 二是健康层面,必做年检+运动刚需; 三是精神层面,保持认知保鲜; 四是养老场所规划,地利很重要; 五是健康、舒适的家庭和人际关系。 96:03如何规划父母的养老? 尊严养老=财务主权×健康储备×代际和谐+要适当“服老” 财务主权:增加现金流,提升防风险能力,守住"三不"底线(不负债/不卖房/不掏空积蓄) 健康储备:健康比寿命更重要; 代际和谐:子女做到"三要"(要沟通/要支持/要尊重);

107分钟
1k+
2天前

Vol.94 词话|5年暴涨100倍!艺术投资竟成Z时代暴富新密码?

最近,新晋顶流labubu被拍出108万高价,5年间这个作品的价格暴涨100倍!这回报率连黄金也甘拜下风啊。今天我们来聊一聊艺术品投资,这个对我们普通人来说小众又陌生的另类投资品种。 ============================== 嘉宾:沈小凡——杭州深蓝艺术中心合伙人、涟美术馆主理人 微信:FanFanLanArt ============时间线============== 前篇 108万的labub是何方神圣? 02:34 labubu算艺术品吗? 04:29 艺术品没有那么神秘,让我们把艺术品拉下神坛吧 07:37 敏姐的困惑:怎么有些天价艺术品,看起来那么丑? 第一趴 艺术品鉴赏 09:19 什么才算是艺术品? 11:21 素人的作品也能被画廊看中? 15:52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 17:38 当代跨界艺术品的多样表达:徐冰的天书、蔡国强的烟花...... 22:06 复刻品有时候也能成为艺术品 第二趴 艺术品投资 23:47 艺术品投资背后有哪些推手 24:15 艺术品的定价逻辑 34:26 画廊是怎么选择画家的 37:44 世界顶级艺术盛会、交易会——巴塞尔展 44:50 艺术展对画廊的准入是很严格的 47:37 艺术品的投资回报 51:01 艺术品一级市场高回报高风险,二级市场高认知高准入但更稳妥 53:51 艺术品的配置逻辑 56:46 普通投资者该怎么入手艺术品 59:00 艺术家各个时期作品,该怎么入? 1:07:26好奇:买艺术品的都是有钱人吗? 第三趴 艺术品发展新趋势 1:10:27 业内人士怎么看待AI作品 1:13:47 NFT技术会对传统艺术品收藏和投资带来冲击吗?

78分钟
1k+
2周前

Vol.93 这回真撤了?外资银行在华40年浮沉录

6月5日,花旗集团宣布要精简在上海和大连的全球技术解决中心,计划要减少3500名程序员,而这个技术中心总共雇员也才四千余人,这一刀砍得狠啊!而花旗在中国的业务其实早就开始收缩了,21年宣布从中国大陆逐步退出个人银行业务,23年将个人财富业务打包卖给汇丰,24年关闭个人信用卡业务。那为什么全球最大的商业银行,在中国会落得如此下场?花旗银行是外资行的特例,还是普通现象呢?我们今天来聊一聊外资银行在中国的兴衰史。 如果你也想品尝新荣记同款仙居杨梅,欢迎添加杨老师微信:q532180787,报“大可不必”暗号可享9折优惠哦! 4:30第一部分:进入中国,也是中国开放金融市场的过程 改革开放前:外资行进入中国已超过百年,在1949年后大量撤退; 改革开放后:重返中国,最早进入的是南洋商业银行; 初期在华业务:仅为外资企业和境外人士提供服务; 推动国内金融改革:第一笔国际银团贷款、第一张信用卡、 12:43第二部分:外资行在华的潮起潮落 一是过渡期实践:谨慎落地的“五年计划”(2002-2006) 二是全面扩张期:国民待遇下的高开低走(2007-2017年) 三是战略调整期:聚焦差异化与政策再开放(2018-2023年) 四是新开放周期:跨境桥梁定位(24年至今) 35:40第三部分:剖析外资行遭遇困境的原因 一是政策和监管的“玻璃门” 二是管理僵化和对中国市场的误判 三是对手太强大 四是母行战略摇摆及资源错配

54分钟
2k+
1个月前
大可不必.cn的评价...

空空如也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