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125 什么?人工智能也要对齐颗粒度了…

Talk三联

主播 | 高一丁,三联中读内容编辑 嘉宾 | 杨耀东,北京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AI安全与治理中心执行主任 嘉宾 | 陈璐,《三联生活周刊》主任记者 一年前,ChatGPT横空出世,引发公众关于人工智能的大规模讨论与参与。无论是好奇一试,还是作为日常工作不可或缺的助手,科技的进步再一次变得真实可感,一个新世界的帷幕在缓缓拉开。 当一种技术变得足够强大,带来便捷而非成为威胁,是永恒的主题。更何况我们在面对人工智能时,还会有多一重的顾虑,毕竟核能不会自我觉醒,但人工智能可说不准。因此,“对齐一下颗粒度”不仅是当代打工人要面对的日常拷问,人工智能再强大,也得先过这一关。 本期Talk三联,我们想从这一年中,人工智能带给我们的变化聊起。我们邀请了北京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AI安全与治理中心执行主任杨耀东和《三联生活周刊》记者陈璐,聊聊给人工智能对齐颗粒度这件事的,以及和普通人相比,一线科研人员如何看待与使用人工智能?在他们的视野中,人工智能的发展有哪些可能和局限?以及在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又该如何审视人的价值? 延伸推荐 《三联中读 | 给大家的AI思维课》 2023年第14期《ChatGPT改变世界》 【时间轴】 01:47 时隔一年,为什么要再次关注人工智能? 07:37 什么是“通用人工智能”? 11:33 AI与AI Agent 20:29 为什么人工智能也逃不开“对齐”? 25:33 对齐一款人工智能的具体方法 30:11 从ChatGPT到Gemini 32:42 人工智能领域的安全控制,要对标核工业吗? 38:15 人工智能的发展会迎来奇点时刻吗? 43:23 当人工智能比人类更聪明,还对得齐吗? 46:23 庆幸吧,人工智能还不会说笑话 49:55 技术跃升的背后,如何重新审视人的价值? “Talk三联”是《三联生活周刊》出品的一档软硬皆有的泛文化类音频栏目,用声音记录报道背后的故事,提供丰富的新知与思辨的可能。在以下渠道均可收听我们的节目: 三联中读APP | 小宇宙 | 喜马拉雅 | 苹果播客 | 网易云音乐 【我们还有这些播客】 苗师傅·天真与经验 | 中场时间 | 我有一个朋友·董晨宇 | 岁时茶山记 | 项飙·你好陌生人 | 孩子,你的情绪我们在乎 | “三联·大案追踪”有声剧 | 何为大学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点赞支持,或者把我们的节目推荐给更多的朋友~ 【关注我们】 App:三联中读 微信公众号:三联中读 微博:@三联中读 小红书:三联中读 点击👉🏻 三联生活周刊官网,了解更多 【商务合作】 [email protected]

53分钟
9k+
1年前

2024,去旷野之地 No.3 | 撒个野、发个疯,会是情绪解药吗?

Talk三联

你听说过“发疯”吗? 2023年,它是当之无愧的主流情绪,从大学生遛纸狗,实验室阴暗爬行,到互联网上用长篇大论的、宣泄式的语言表达诉求,再到00后整顿职场,怒怼扰民邻居……人们一反“温柔礼貌”“得饶人处且饶人”的传统做法,举起“先发疯的人先享受世界“的大旗。 为什么人人称赞“情绪稳定”,但总免不了发疯? 发疯是情绪的疏解还是损耗?发疯真的能解决问题吗? 当极端情绪倾泻而出时,我们要警惕的还有哪些? 这是三联中读播客Gapday“2024,去旷野之地”的第三场活动,我们从网络世界,来到真实世界,最后回归到内心世界。让我们把发疯当作一个出口,在内心世界的旷野之地,来一场久违的信马由缰。 | 主播阵容 | 🎤主持 王卉,三联中读编辑,《跟着艺术去旅行》《少年》播客制作人 🗣️嘉宾 徐凯文,《学会幸福》课程主讲人,大儒心理创始人,北京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精神科医师 Lisa,青年志创始人,播客「问题青年」主播 【时间轴】 03:49 从疫情时期到当下,“发疯”有哪些变化? 10:01 来自精神科医生的建议:你可以适当宣泄情绪 15:27 年轻人发疯的理由:我们已经没什么可失去的了 20:27 Lisa老师的新年愿望:拒绝精神内耗,发疯外耗他人 26:44 发疯——一种敢于挑战规则的犬儒主义 33:44 我们要更多看到具体的人,而不是抽象的概念 43:14 从北大食堂抢馒头事件聊起,看见代际之间的价值观冲突 47:23 如何更多地去共情,去理解,去建立连接? 51:38 发疯如何从互联网走向现实? 01:00:17 卡皮巴拉、比格、电子木鱼......哪个是你的精神写照 延伸推荐: 2024,去旷野之地 No.1 | 工位搬到网上,真的更自由了吗? 2024,去旷野之地 No.2 |旅行能让我们拥有更大的世界吗? Lisa徐凯文 “2024,去旷野之地”播客Gapday活动 在被不确定性围绕的当下,人们越来越多期待自己的人生“是旷野,不是轨道”。旷野是更开阔的选择,是不被束缚的心态,也是一份自由意志。 在前不久举办的三联中读播客Gapday活动中,我们分别从网络与旷野、真实与旷野、心灵与旷野的角度出发,邀请3组嘉宾畅谈对于旷野的想象。 | 特此鸣谢 | 本场活动指定耳机:Shokz韶音 设备支持伙伴:RØDE麦克风 场地合作伙伴:北京库布里克书店 | 制作团队 | 监制/俞力莎,策划/五月,编辑/王卉,剪辑/译丹 “Talk三联”是《三联生活周刊》出品的一档软硬皆有的泛文化类音频栏目,用声音记录报道背后的故事,提供丰富的新知与思辨的可能。在以下渠道均可收听我们的节目: 三联中读APP | 小宇宙 | 喜马拉雅 | 苹果播客 | 网易云音乐 【我们还有这些播客】 苗师傅·天真与经验 | 中场时间 | 我有一个朋友·董晨宇 | 岁时茶山记 | 项飚·你好陌生人 | 孩子,你的情绪我们在乎 | “三联·大案追踪”有声剧 | 何为大学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点赞支持,或者把我们的节目推荐给更多的朋友~ 【关注我们】 App:三联中读 微信公众号:三联中读 微博:@三联中读 小红书:三联中读 点击👉🏻 三联生活周刊官网,了解更多 【商务合作】 [email protected]

64分钟
8k+
1年前

2024,去旷野之地No.2 | 旅行能让我们拥有更大的世界吗?

Talk三联

本期是三联中读“2024,去旷野之地”播客Gapday的第二场。 提到“旷野”,人们的描述中似乎总是指向远方,旅行正是现实中践行的最贴切方式,这也成为了很多人离开「轨道」的第一站,在旅行中去往的别处,就是心向往之的「旷野」。然后,徒步、citywalk、特种兵旅行后,真的就能踏入旷野,在自然的启示下被治愈了吗? “逃离日常”的对应词是“回归日常”,旅行所展现的宽广天地,是否足以抚平人们对主流轨道的焦虑,本场邀请到的两位嘉宾,他们是历史学者,同时也都有着“旅行达人”的标签,以私人或历史的眼光,用脚步丈量着世界。 用短暂的旅行逃离肉身后,怎么解决回来后的失落感? 历史学者的旅行观,会和我们有何不同?拥有历史视角会更容易让我们抵达旷野吗? 本场节目或许会给你一些不同的思考和答案。 | 主播阵容 | 🎤主持 五月,三联中读编辑,播客“中场时间”主理人 🗣️嘉宾 耿朔,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三联中读《八条古道游学中国》音频课主讲人 何必,播客“东腔西调”主播,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博士 【时间轴】 03:42 旅行VS旷野,是不是一定相关? 08:57 “勇于尝试的基因来自儿时对旷野的想象” 16:46 自然和人文结合的旅行,有什么特别的? 22:41 偶然的citywalk,可能也会收获一个城市旷野 30:42 通过旅行:讨厌××,理解××,(不一定)成为×× 35:20 年轻时的旅行:“逃离循环的日常” 38:28 访古现场:历史人物从符号变为活生生的人 45:41 某书打卡旅行方式:我们在共享什么? 49:56 鲁滨逊漂流记:“鲁滨逊不断外出,才感觉到自我” 52:40 我们只有去远方,才算是真诚地活着吗?回来呢? 01:00:44 抓住旅行中的获得感,对齐颗粒度! 01:03:00 分享“旷野时刻”:把旷野变成一个动词 延伸推荐: 2024,去旷野之地 No.1 | 工位搬到网上,真的更自由了吗? 何必(左)和耿朔(右) “2024,去旷野之地”播客Gapday活动 在被不确定性围绕的当下,人们越来越多期待自己的人生“是旷野,不是轨道”。旷野是更开阔的选择,是不被束缚的心态,也是一份自由意志。 在前不久举办的三联中读播客Gapday活动中,我们分别从网络与旷野、真实与旷野、心灵与旷野的角度出发,邀请3组嘉宾畅谈对于旷野的想象。 | 特此鸣谢 | 本场活动指定耳机:Shokz韶音 设备支持伙伴:RØDE麦克风 场地合作伙伴:北京库布里克书店 | 制作团队 | 监制/俞力莎,策划/五月,编辑/天健,剪辑/译丹 “Talk三联”是《三联生活周刊》出品的一档软硬皆有的泛文化类音频栏目,用声音记录报道背后的故事,提供丰富的新知与思辨的可能。在以下渠道均可收听我们的节目: 三联中读APP | 小宇宙 | 喜马拉雅 | 苹果播客 | 网易云音乐 【我们还有这些播客】 苗师傅·天真与经验 | 中场时间 | 我有一个朋友·董晨宇 | 岁时茶山记 | 项飚·你好陌生人 | 孩子,你的情绪我们在乎 | “三联·大案追踪”有声剧 | 何为大学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点赞支持,或者把我们的节目推荐给更多的朋友~ 【关注我们】 App:三联中读 微信公众号:三联中读 微博:@三联中读 小红书:三联中读 点击👉🏻 三联生活周刊官网,了解更多 【商务合作】 [email protected]

73分钟
10k+
1年前

2024,去旷野之地No.1 | 工位搬到网上,真的更自由了吗?

Talk三联

在被不确定性围绕的当下,人们越来越期待自己的人生“是旷野,不是轨道”。旷野是更开阔的选择,是不被束缚的心态,也是一份自由意志。 在前不久举办的三联中读播客Gapday“2024,去旷野之地”活动中,我们分别从网络与旷野、真实与旷野、心灵与旷野的角度出发,邀请3组嘉宾一起聊聊天。 第一场,两位嘉宾放话出来:“那些想做自媒体的,有一个算一个,全给你们劝退了。” 曾经的互联网可能是旷野,但如今不论是做自媒体还是做网红,都难免走在轨道上,苦思冥想:做什么样的内容“会火”? 当流量变成热度的薪柴,我们再狠狠地吹,再努力地扇,会有很大用处吗? 从“看内容”变成“做内容”,把工位搬到网上,我们能收获自由吗? 也许这期节目会打破一些幻象,但幻象背后的真实说不定更加精彩,值得我们迈出一步去抱住它。 | 主播阵容 | 🎤主持 一丁:三联中读编辑,播客“Talk三联”主理人 🗣️嘉宾 董晨宇: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讲师,播客“董晨宇·我有一个朋友”主理人 曹柠:自媒体人,播客“咸柠七”主理人 【时间轴】 02:26 2023年,已经是互联网在“用”我们了 08:30 原来它是一个不允许有创意的产业 12:35 把对内容的追求和生计绑在一起,真的好吗? 14:55 大学老师做up主的两难困境 16:47 女权主义者如何在社交平台被过滤? 18:54 短视频创造了人类的第三种时间体验 25:53 为什么做“嘴替”能火? 30:59 小董老师在后台看主播工作时,一个印象深刻的瞬间 32:59 “我现在就像马云旁边的撒贝宁” 36:08 为什么现在平台上火的都是普通人? 40:52 给想辞职做自媒体的人一个建议 42:57 “割韭菜”背后是套正常人思维 51:43 工作苦点不可怕,怕的是没希望 58:57 播客也在从旷野变回轨道 ▲活动现场照 “2024,去旷野之地”播客Gapday活动 在被不确定性围绕的当下,人们越来越多期待自己的人生“是旷野,不是轨道”。旷野是更开阔的选择,是不被束缚的心态,也是一份自由意志。 在前不久举办的三联中读播客Gapday活动中,我们分别从网络与旷野、真实与旷野、心灵与旷野的角度出发,邀请3组嘉宾畅谈对于旷野的想象。 | 特此鸣谢 | 本场活动指定耳机:Shokz韶音 设备支持伙伴:RØDE麦克风 场地合作伙伴:北京库布里克书店 | 制作团队 | 监制/俞力莎,策划/五月,编辑/小杨,剪辑/译丹 “Talk三联”是《三联生活周刊》出品的一档软硬皆有的泛文化类音频栏目,用声音记录报道背后的故事,提供丰富的新知与思辨的可能。在以下渠道均可收听我们的节目: 三联中读APP | 小宇宙 | 喜马拉雅 | 苹果播客 | 网易云音乐 【我们还有这些播客】 苗师傅·天真与经验 | 中场时间 | 我有一个朋友·董晨宇 | 岁时茶山记 | 项飚·你好陌生人 | 孩子,你的情绪我们在乎 | “三联·大案追踪”有声剧 | 何为大学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点赞支持,或者把我们的节目推荐给更多的朋友~ 【关注我们】 App:三联中读 微信公众号:三联中读 微博:@三联中读 小红书:三联中读 点击👉🏻 三联生活周刊官网,了解更多 【商务合作】 [email protected]

67分钟
8k+
1年前

EP124 来华30年,外资企业的变与不变

Talk三联

主播 | 张从志,《三联生活周刊》主笔 嘉宾 | 黄子懿,《三联生活周刊》主笔 嘉宾 | 刘畅,《三联生活周刊》主任记者 商务部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前11个月,我国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0403.3亿元,同比下降10.0%。这一现象不仅在经济领域掀起了波澜,也使得重新吸引外资成为当务之急——当前中国经济面临较大的稳增长压力,在民间投资低迷的背景下,如果外国投资也持续负增长,对中国经济将带来较大挑战。 外资企业的存在,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有哪些直接或者间接的作用?一家外资企业评判当地是否适合投资的标准有哪些?地方政府在以怎样的姿态对接海外投资?今天在华外资企业的生产经营,会面临哪些考验?为了“稳外资”,需要在哪些层面做出改变?而那些依旧选择在华投资的企业,又有怎样的考量? 本期Talk三联,我们邀请了撰写这期封面的几位记者,聊聊他们对苏州日资企业、太仓德资企业等外资现状的观察。这些企业中,有不少已经来华投资近三十年,这三十年中的变与不变,也是我们深入了解外资对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重视角。 【时间轴】 00:27 为什么我们要关注外资? 05:19 我们讨论的“外资”,究竟是指什么? 07:23 德企、日企在苏州 14:01 外资来源的结构性变化 18:49 苏州是如何吸引外资的? 33:27 “软性”的营商环境,该如何优化? 40:29 外资对于经济发展,起到什么作用? 47:17 外资企业的存在,如何影响城市生活? 51:21 走还是留,都在看重什么要素? “Talk三联”是《三联生活周刊》出品的一档软硬皆有的泛文化类音频栏目,用声音记录报道背后的故事,提供丰富的新知与思辨的可能。在以下渠道均可收听我们的节目: 三联中读APP | 小宇宙 | 喜马拉雅 | 苹果播客 | 网易云音乐 【我们还有这些播客】 苗师傅·天真与经验 | 中场时间 | 我有一个朋友·董晨宇 | 岁时茶山记 | 项飙·你好陌生人 | 孩子,你的情绪我们在乎 | “三联·大案追踪”有声剧 | 何为大学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点赞支持,或者把我们的节目推荐给更多的朋友~ 【关注我们】 App:三联中读 微信公众号:三联中读 微博:@三联中读 小红书:三联中读 点击👉🏻 三联生活周刊官网,了解更多 【商务合作】 [email protected]

62分钟
14k+
1年前

EP123 短剧流水线上,不只是甜宠、赘婿、逆袭重生…

Talk三联

主播 | 肖楚舟,《三联生活周刊》主任记者 嘉宾 | 刘敏,《三联生活周刊》主任记者 嘉宾 | 孙雅兰,《三联生活周刊》记者 “每集两分钟,一周拍完,八天收入过亿,十天暴富。”——这组数字背后是惊人的受众付费意愿,勾勒出小程序短剧行业令人亢奋的原因:短周期、低投入、高收益。 流量为王的时代中,人们的精神阈值日益升高,短短两分钟的剧集时长里,剧情饱满、逻辑完整都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要在短时间内释放巨大的情绪,观众的注意力需要费尽心机用“钩子”钩住,用“付费点”打中,每多一秒拖延都是豪赌。 从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到小程序平台,从男频到女频,从国内到“出海”,从野生生态到严格监管,微短剧的神话即将画上句号还是走向新一轮的高潮?本期Talk三联,我们邀请了撰写本期杂志封面的三位记者,一起分享她们从承制方、投流方、编剧方、演员方等视角各自切入的深度观察,聊聊屏幕背后的逻辑、流水线上具体的人,以及他们的故事。 【延伸推荐】 《三联生活周刊》2020年第24期:《横店江湖》 我有一个朋友 | 董晨宇:No.5 对话何天平:从西游记到微短剧,影视剧产业怎么了? 【时间轴】 00:23 究竟什么是短剧? 07:16 难以言说的爽感,与躲不掉的付费点 11:52 演员与编剧:是新兴赛道还是生活所迫? 20:42 短剧出海:为什么强吻壁咚“不吃香”? 23:42 片场观察:取景框内外是两个世界 28:44 有钱也可能花不出去的“投流”,为何如此重要? 38:11 三十分钟定成败 42:06 躲得过短剧,躲不过流量的标签 46:52 新的媒体时代一旦开启,就无法倒回 51:28 被拉高的用户期待值,与被透支的文化体力 54:27 短剧流水线上潜藏的韧性与创造力 “Talk三联”是《三联生活周刊》出品的一档软硬皆有的泛文化类音频栏目,用声音记录报道背后的故事,提供丰富的新知与思辨的可能。在以下渠道均可收听我们的节目: 三联中读APP | 小宇宙 | 喜马拉雅 | 苹果播客 | 网易云音乐 【我们还有这些播客】 苗师傅·天真与经验 | 中场时间 | 我有一个朋友·董晨宇 | 岁时茶山记 | 项飙·你好陌生人 | 孩子,你的情绪我们在乎 | “三联·大案追踪”有声剧 | 何为大学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点赞支持,或者把我们的节目推荐给更多的朋友~ 【关注我们】 App:三联中读 微信公众号:三联中读 微博:@三联中读 小红书:三联中读 点击👉🏻 三联生活周刊官网,了解更多 【商务合作】 [email protected]

64分钟
13k+
1年前

EP122 绩点、综测、评教……困在系统里的大学师生

Talk三联

主播 | 吴淑斌,《三联生活周刊》主任记者 嘉宾 | 杨璐,《三联生活周刊》资深主笔 嘉宾 | 张从志,《三联生活周刊》主笔 嘉宾 | 魏昭阳,《三联生活周刊》实习记者 【本期节目为连线录制】 “读完大学四年,归来仍在高三”,在很多人看来,今天的大学生活成为了高中的延续。卷绩点、刷学分,力求用更精打细算的方式,决定时间与精力的每一项投入。在这样的环境中,充分接触社会、探索自我、形成独立的人格,往往被视作缺失的一环。与此同时,如何处理新的师生关系,在教学、科研、项目管理等多线程工作中找到平衡,大学中的辅导员、教师,同样也面临着改变带来的种种挑战。 现象背后的成因往往都是复杂的,如何理解大学中出现的种种困境,也不是“今不如昔”的吐槽那么简单。我们都有自己要直面的时代,而每一代年轻人都不应被视作“垮掉的一代”。在大学里“成人”,是学生和大学都要面对的问题。 在本期Talk三联中,我们邀请了撰写本期杂志封面的几位记者,以及仍在高校就读的实习生,聊聊他们的观察、经历与思考,从更多元的视角呈现当下大学这一庞杂系统的诸多面相。 【时间轴】 03:32 今天我们还期待在大学里成人吗? 08:10 真实的大学生活,与想象中是否有出入? 12:04 绩点是导致“大学高中化”的原因吗? 23:09 更侧重实践的大学教育什么样? 29:12 老师的困惑:现在的学生为什么不翘课了? 34:40 学生视角中的绩点改革 38:19 大学辅导员的工作有多细碎? 42:22 如何在管理中,为“鬼点子”留出空间? 46:52 遇到卫生习惯不好的室友,怎么办? 50:15 师生关系的新变化 1:02:06 评教体系下的“青椒”们 【延伸推荐】 《何为大学:从校园到社会的理想与现实》 “Talk三联”是《三联生活周刊》出品的一档软硬皆有的泛文化类音频栏目,用声音记录报道背后的故事,提供丰富的新知与思辨的可能。在以下渠道均可收听我们的节目: 三联中读APP | 小宇宙 | 喜马拉雅 | 苹果播客 | 网易云音乐 【我们还有这些播客】 苗师傅·天真与经验 | 中场时间 | 我有一个朋友·董晨宇 | 岁时茶山记 | 项飙·你好陌生人 | 孩子,你的情绪我们在乎 | “三联·大案追踪”有声剧 | 何为大学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点赞支持,或者把我们的节目推荐给更多的朋友~ 【关注我们】 App:三联中读 微信公众号:三联中读 微博:@三联中读 小红书:三联中读 点击👉🏻 三联生活周刊官网,了解更多 【商务合作】 [email protected]

66分钟
51k+
1年前

EP121 在动物园追星,就能“永不塌房”了吗?

Talk三联

主播 | 高一丁,三联中读内容编辑 嘉宾 | 花蚀,科普作家、摄影师,中国动物学会会员,荒野新疆理事。著有《逛动物园是件正经事》 嘉宾 | 陈璐,《三联生活周刊》主任记者 从“西直门三太子”“狲思邈”到“卡皮巴拉”,动物园似乎掌握了新的流量密码。动物顶流的影响力,丝毫不逊当红的流量明星。“人设”讨喜、物料充足、热衷营业,乃至“永不塌房”的特质,让人们找到了更为优质的追星对象。 “网红动物”的风潮究竟是从何时开始的?社交媒体在其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把动物打造成“网红”,对于它们来说利弊几何?而当这些“天降流量”砸到动物园之后,动物园管理者又该如何应对随之而来的关注,怎样利用动物明星的影响力更好地提升“动物福利”?在本期Talk三联节目中,我们邀请了因白面僧面猴“杜杜”而入坑的记者陈璐,以及带领很多朋友爱上动物园,并在打造“网红动物”方面有丰富实操经验的科普作家花蚀,一起来聊聊“网红动物”背后的故事。 【时间轴】 01:20 入坑动物:白面僧面猴“杜杜” 03:30 “网红动物”的趋势,从何时开始? 07:12 成为网红,火有火的原因 17:21 打造一只“网红动物”,需要分几步? 23:41 当动物遭遇“饭圈文化” 32:23 天降流量,动物园该怎么接住? 39:06 “网红动物”在野外 41:19 动物园该搬离市中心吗? 47:36 那些海外的好动物园:以新加坡动物园为例 51:15 你想开一座怎样的动物园? 【延伸推荐】 EP76 丘濂·自然自在 | 走吧,让我们去动物园串个门儿 项飙×沈志军:在动物园看动物,其实也是在看自己 “Talk三联”是《三联生活周刊》出品的一档软硬皆有的泛文化类音频栏目,用声音记录报道背后的故事,提供丰富的新知与思辨的可能。在以下渠道均可收听我们的节目: 三联中读APP | 小宇宙 | 喜马拉雅 | 苹果播客 | 网易云音乐 【我们还有这些播客】 苗师傅·天真与经验 | 中场时间 | 我有一个朋友·董晨宇 | 岁时茶山记 | 项飙·你好陌生人 | 孩子,你的情绪我们在乎 | “三联·大案追踪”有声剧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点赞支持,或者把我们的节目推荐给更多的朋友~ 【关注我们】 App:三联中读 微信公众号:三联中读 微博:@三联中读 小红书:三联中读 点击👉🏻 三联生活周刊官网,了解更多 【商务合作】 [email protected]

54分钟
6k+
1年前

EP120 串台「除你武器」:2023,我们在生活的废墟上期待肉身相遇

Talk三联

主播 | 卡生,《三联生活周刊》主任记者 嘉宾 | shiyu,“除你武器”主播 嘉宾 | 小吴,“除你武器”主播 2023年渐渐走到了尾声。这曾是我们无比期待的一年,那些由于种种原因被取消的计划,那些久未谋面的人与城市,那些在过往几年中被压抑的热情,都想在这一年中得到更为真切的体验与释放。 改变无法在一瞬间发生,而是在更漫长的岁月里提醒我们它的存在。生活虽然步入正轨,但也似乎与之前不同。与真实的生活重新交手,我们在慢慢摸清彼此的套路,那种不确定感带来的恐惧、焦虑乃至一丝期待,在这一年中如影随形。专注当下,是我们能给出的一种回应,人们在这一年中倾注热情的诸多活动,既是对于日常的重建,也在为2023的生活打下标记。 本期Talk三联,我们邀请了这期“年度生活方式”封面的主笔卡生,以及“除你武器”的两位主播小吴和shiyu,听他们聊聊这一年中各自的体验过的、观察到的种种生活方式,在年终岁末,回望2023的惊喜、焦虑与遗憾。 【时间轴】 02:26 无法确定未来,那就享受当下 05:57 生命到这个阶段,不得不回答的一个问题 08:35 大家要试图去奔向旷野了 11:52 即时生活其实就是一种“我先主动伸出一只手”的尝试 16:50 到线下去“肉身相遇” 23:53 备受欢迎的治愈型经济 30:08 “city walk”、“特种兵式旅行”与“gap year” 43:35 给自己的生活重新找到一种合法性 53:59 你会不会愿意为了安全感而去开启一个非常深入的关系? 57:02 中老年人会对即时生活秉承什么态度? 61:55 在这里回顾和计划自己的即时生活 71:27 移动感、碎片化给我们提供的休息方式 【“能不能简单点儿”播客串台计划】 “Talk三联”联合多档播客品牌,发起【能不能简单点儿?】串台计划。在这个系列中,《三联生活周刊》记者将对谈多档播客栏目主播以及三联中读的主讲人,从不同领域聊聊生活中对社交、消费、亲密关系的观察与思考。 欢迎大家在留言区分享你关于“即时生活”的经历和思考,我们也会在评论区抽取两位用户,赠送三联数字刊的月卡。“能不能简单点儿”播客串台计划也会持续更新,欢迎关注~【12月29日评论区公布】 “Talk三联”是《三联生活周刊》出品的一档软硬皆有的泛文化类音频栏目,用声音记录报道背后的故事,提供丰富的新知与思辨的可能。在以下渠道均可收听我们的节目: 三联中读APP | 小宇宙 | 喜马拉雅 | 苹果播客 | 网易云音乐 【我们还有这些播客】 苗师傅·天真与经验 | 中场时间 | 我有一个朋友·董晨宇 | 岁时茶山记 | 项飙·你好陌生人 | 孩子,你的情绪我们在乎 | “三联·大案追踪”有声剧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点赞支持,或者把我们的节目推荐给更多的朋友~ 【关注我们】 App:三联中读 微信公众号:三联中读 微博:@三联中读 小红书:三联中读 点击👉🏻 三联生活周刊官网,了解更多 【商务合作】 [email protected]

77分钟
10k+
1年前

EP119 串台「知行小酒馆」:今年挣的每一分钱,都想花在刀刃上

Talk三联

主播 | 黑麦,《三联生活周刊》主笔 嘉宾 | 雨白,“知行小酒馆”主播 嘉宾 | 一知羊,“知行小酒馆”主播 年终岁末,各种付款平台上的账单又在提醒我们:今年的钱都花到哪儿去了。点开一笔笔开销,下单时或纠结盘算,或果断决绝的场景,都浮现眼前。 赚钱不易,花钱似乎也变得谨小慎微。精打细算、寻找平替、减少不必要开支,成了我们交出付款码前的必备工序。很多人会先从嘴上省起,把“吃吃喝喝”先降了级;但也有声音在疾呼:生活都这么苦了,还是吃点好的吧! 这一年中,你花在“吃吃喝喝”上的钱是变多了还是变少了?对于这件事的态度,有没有因为经济环境的变化而有所改变?从嘴里剩下的钱,流向了哪些地方?那笔最值/不值的花销又是什么? 本期Talk三联,我们邀请了长期关注美食领域的主笔黑麦,以及对投资理财有深入研究的“知行小酒馆”两位主播雨白和一知羊,听他们从“吃”聊起,分享这一年中关于消费现象的观察与思考。 【时间轴】 01:20 每月200元餐饮预算,都在吃什么? 04:22 当探店群聚餐从米其林到铁锅炖 11:01 开餐馆还是一个好选择吗? 14:11 淄博烧烤的降温,比爆火的速度还快 17:21 之前可能会花的这些钱,今年忍住了 20:54 今年最后悔的一顿饭 24:46 提升厨艺,就趁现在 26:52 机遇与挑战:日本的经验参考 30:36 “不讲武德”的咖啡与奶茶品牌 37:10 一个人降掉的消费,可能是另一个人的收入 45:04 究竟是谁在关注“消费降级”这件事? 49:24 宠爱自己,不止消费一种方式 52:19 今年的钱,都花在哪儿了? 【“能不能简单点儿”播客串台计划】 “Talk三联”联合多档播客品牌,发起【能不能简单点儿?】串台计划。在这个系列中,《三联生活周刊》记者将对谈多档播客栏目主播以及三联中读的主讲人,从不同领域聊聊生活中对社交、消费、亲密关系的观察与思考。 欢迎大家在留言区分享你关于“消费降级”的经历和思考,我们也会在评论区抽取两位用户,赠送三联数字刊的月卡。“能不能简单点儿”播客串台计划也会持续更新,欢迎关注~【12月29日评论区公布】 “Talk三联”是《三联生活周刊》出品的一档软硬皆有的泛文化类音频栏目,用声音记录报道背后的故事,提供丰富的新知与思辨的可能。在以下渠道均可收听我们的节目: 三联中读APP | 小宇宙 | 喜马拉雅 | 苹果播客 | 网易云音乐 【我们还有这些播客】 苗师傅·天真与经验 | 中场时间 | 岁时茶山记 | 项飙·你好陌生人 | 孩子,你的情绪我们在乎 | “三联·大案追踪”有声剧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点赞支持,或者把我们的节目推荐给更多的朋友~ 【关注我们】 App:三联中读 微信公众号:三联中读 微博:@三联中读 小红书:三联中读 点击👉🏻 三联生活周刊官网,了解更多 【商务合作】 [email protected]

59分钟
12k+
1年前

EP118 多面基辛格:一位并不熟悉的“老朋友”

Talk三联

主播 | 肖楚舟,《三联生活周刊》记者 嘉宾 | 徐菁菁,《三联生活周刊》资深主笔 嘉宾 | 张从志,《三联生活周刊》主笔 在很多人的认知中,关于基辛格的印象停留在七十年代中美关系破冰时的“秘密外交”,或者是作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多次访华,我们已经习惯于把他当做“历史中的人物”,而那段岁月之外,这位以百岁高龄去世的老人,这位在世界政治舞台上曾经纵横捭阖的人物,他的经历或许我们并不完全知晓,其人其事往往也更为复杂。 在中美关系中,基辛格扮演的角色是怎样的?在美国政坛,基辛格究竟是怎样的存在?在退出舞台中心之后,基辛格是一种旧时代的象征,还是依旧保持对于决策和外交的影响力?属于基辛格的时代是一个怎样的时代?我们又该如何理解基辛格留下的外交遗产?在大国外交中,是否还需要一位基辛格式的人物?当下关于基辛格的讨论,又有哪些现实心态的投射? 本期Talk三联,我们试图从一些侧面入手,去理解基辛格的多面与复杂。 【时间轴】 01:04 为什么要用封面体量报道基辛格? 12:59 作为犹太人的基辛格,重回德国 25:01 “破冰之旅”的历史推动力 39:28 淡出舞台中心后,基辛格在中美关系中的作用 44:42 基辛格所处的时代,是怎样的时代? 50:49 如何理解基辛格的遗产? 53:25 白宫版“是,大臣” “Talk三联”是《三联生活周刊》出品的一档软硬皆有的泛文化类音频栏目,用声音记录报道背后的故事,提供丰富的新知与思辨的可能。在以下渠道均可收听我们的节目: 三联中读APP | 小宇宙 | 喜马拉雅 | 苹果播客 | 网易云音乐 【我们还有这些播客】 苗师傅·天真与经验 | 中场时间 | 岁时茶山记 | 项飙·你好陌生人 | 孩子,你的情绪我们在乎 | “三联·大案追踪”有声剧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点赞支持,或者把我们的节目推荐给更多的朋友~ 【关注我们】 App:三联中读 微信公众号:三联中读 微博:@三联中读 小红书:三联中读 点击👉🏻 三联生活周刊官网,了解更多

57分钟
8k+
1年前

EP117 被遗忘的地质调查所,与“科学制度化”的开启

Talk三联

主播 | 高一丁,三联中读内容编辑 嘉宾 | 张星云,《三联生活周刊》主笔 嘉宾 | 薛芃,《三联生活周刊》主笔 相较于中研院史语所、营造学社等民国时期的学术机构,“地质调查所”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个有些陌生的名词。它的几位掌门人丁文江、翁文灏、章鸿钊,也远不如陈寅恪、傅斯年、梁思成等那么为人所熟知。即便是对于“地质”这门学科,作为普通人的我们也知之甚少。 和大家更熟悉也更容易混淆的“地理”相比,“地质”这门学科主要是研究什么的?为什么会被称作一门“母科学”?而地质调查所等科研机构的成立与发展,对于当时的科学工作产生了怎样的推动?其中活跃的“外国专家”们,又给当时的中国学术界带来了哪些影响? 本期Talk三联,我们想一起来聊聊和地质调查所有关的人物与故事,那段中国科学史上筚路蓝缕的岁月。 【时间轴】 03:18 “地质”与“地质调查所” 09:01 “长于新旧之间,横跨商学两界”的一代中国学者 14:30 “圣地巡礼”:兵马司胡同地质调查所旧址 21:24 “客卿”安特生与他的学术转型之路 30:38 为什么地质学被称为“母科学”? 39:02 瑞典的汉学传统何以建立? 41:53 葬在燕园的另一位“客卿”葛利普 48:22 从旧档案里的字迹,如何看出一种科学范式的建立? 52:27 丁文江早逝、翁文灏从政,以及玉门油田的发现 59:45 北京之外的地质调查所旧迹 “Talk三联”是《三联生活周刊》出品的一档软硬皆有的泛文化类音频栏目,用声音记录报道背后的故事,提供丰富的新知与思辨的可能。在以下渠道均可收听我们的节目: 三联中读APP | 小宇宙 | 喜马拉雅 | 苹果播客 | 网易云音乐 【我们还有这些播客】 苗师傅·天真与经验 | 中场时间 | 岁时茶山记 | 项飙·你好陌生人 | 孩子,你的情绪我们在乎 | “三联·大案追踪”有声剧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点赞支持,或者把我们的节目推荐给更多的朋友~ 【关注我们】 App:三联中读 微信公众号:三联中读 微博:@三联中读 小红书:三联中读 点击👉🏻 三联生活周刊官网,了解更多

62分钟
5k+
1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