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116 串台「读库立体声」:读书乐在其中,因为它足够复杂

Talk三联

这是一期特别节目,这期节目的契机,源于今年三联和读库携手发起的2024联合征订计划。 正如世界上有千千万万种书可供挑选,阅读这件事,既可以是对求知欲的满足百无聊赖时的消遣,也可以是对残酷现实的短暂逃避,甚至只是在书海中一场毫无目的的随性遨游。 对于每个读者而言,阅读都是一件看似相同,却又大异其趣的事。你是如何开始喜欢上读书的?习惯在怎样的环境下阅读?哪些类型的书、哪些作者是你的心头好?哪些书曾经在一瞬之间触动过你的灵魂?又有哪些书对你的人生选择产生过意料之外的影响? 这些问题的共同点在于,压根儿没有所谓的标准答案,但也正因如此,才更值得提出来,好好回答一番。 《三联生活周刊》主编李鸿谷和《读库》主编老六,两位相识三十余年的老友回顾了阅读在各自人生中扮演的角色、对于阅读的理解,以及许多与阅读有关的趣事。 三联×读库2024联合征订计划已经开启,通过阅读,让我们理想的精神世界变得触手可及。 【时间轴】 09:23 入行靠“外卡”转职靠阅读 22:37 本来面目、何以至此、最好怎样 28:19 求知本身就是自我满足 32:41 工作在北京,卧室在武汉 35:10 现在的年轻人真不容易 39:12 对个体的体验充满好奇 43:02 要警惕自己拥有的权力 46:52 理想与情绪的此消彼长 59:17 为读者和作者打造彼岸 70:47 放下“兼项”开始专注 72:02 沟通即表达,表达即翻译 78:37 成功骗过所有人的小贼 90:37 想在阅读的过程中死去

99分钟
8k+
1年前

EP115 遇事不决,我有玄学?

Talk三联

主播 | 高一丁,三联中读内容编辑 嘉宾 | 魏倩,《三联生活周刊》记者 嘉宾 | 张从志,《三联生活周刊》主笔 嘉宾 | 刘畅,《三联生活周刊》主任记者 “在上班和上学之间选择了上香,在求人和求己之间选择了求佛”。近几年,“玄学”似乎逐渐成为一种大众流行文化,在当下年轻人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从西方的星座、塔罗、茶杯、如尼文到东方的生辰八字、周易六爻、紫微斗数……成长于互联网一代的年轻人,在这些古老的行当中寻找着意义与指引,同时也不断往“算命之道”中注入科技与现代观念,予其新生。 我们试图探讨“玄学热”背后的诸多原因及当下的发展趋势。为何从小接受无神论教育的年轻人,会转身拥抱曾经被划为“封建迷信”的“算命”?玄学在中国社会如何成为一种“信仰超市”?记者们在不同地区曾遇见过哪些有意思的玄学故事?而当玄学成为新兴热门产业,整个产业链条在被如何建立,其市场又经历着怎样的变化与挑战? 本期Talk三联,我们一起到“信仰超市”中逛一逛,在生活的不确定中,思考心灵世界里的命运与选择。 【时间轴】 01:22 封面选题也是一个玄学 03:35 每个中国小孩,都有关于玄学的记忆 05:37 编辑部的“玄学大师”都会啥? 13:32 “信仰超市”里都有什么? 18:17 算得准不准,到底谁说了算? 24:52 黄大仙祠、“风水指数报告”与铜锣湾“打小人” 30:13 玄学的职业化 34:33 玄学服务的“互联网+” 42:49 周易卜卦现场教学(个人版) 52:01 究竟几分天注定,几分靠打拼? 【延伸推荐】 现代生活启示录:和8位思想家一起直面现代性 苗师傅·天真与经验 | 记者转行风水师,“我现在是帮别人解决问题” “Talk三联”是《三联生活周刊》出品的一档软硬皆有的泛文化类音频栏目,用声音记录报道背后的故事,提供丰富的新知与思辨的可能。在以下渠道均可收听我们的节目: 三联中读APP | 小宇宙 | 喜马拉雅 | 苹果播客 | 网易云音乐 【我们还有这些播客】 苗师傅·天真与经验 | 中场时间 | 岁时茶山记 | 项飙·你好陌生人 | 孩子,你的情绪我们在乎 | “三联·大案追踪”有声剧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点赞支持,或者把我们的节目推荐给更多的朋友~ 【关注我们】 App:三联中读 微信公众号:三联中读 微博:@三联中读 小红书:三联中读 点击👉🏻 三联生活周刊官网,了解更多

58分钟
18k+
1年前

EP114 帝国功业尽归尘土,唯一留下的是普拉多

Talk三联

主播 | 陈赛,《三联生活周刊》资深主笔,《少年新知》执行主编 嘉宾 | 蒲实,《三联生活周刊》资深主笔 嘉宾 | 张宇凌,艺术史研究者、作家,巴黎一大艺术史博士,主修中世纪艺术史 从2018年的《看懂大英博物馆》开始,《三联生活周刊》的“看懂博物馆”系列已经走过三站,这一次来到了西班牙的普拉多博物馆。“眩晕”,是记者们共同的感受。在一座坚持“禁止拍摄”的绘画博物馆中,艺术的冲击力穿越时间,带来更为强烈的震撼。 相较于大英、大都会和卢浮宫这三座百科全书式的博物馆,普拉多博物馆有怎样的独特性?宗教和王室,在普拉多博物馆的收藏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委拉斯凯兹、戈雅、提香、博斯……这些在艺术史上鼎鼎大名的人物,又为普拉多博物馆增添了怎样的荣光与传奇? 本期Talk三联,我们邀请了前往普拉多博物馆采访的两位记者陈赛和蒲实,听听他们在馆方给予的极大自由度下,有哪些深入的探访与体会,并与艺术史研究者、作家张宇凌一起,分享普拉多绘画杰作中的故事。 【时间轴】 00:28 从大英博物馆开启的“看懂博物馆系列” 01:44 疫情后的首次海外报道,有怎样的体会? 05:33 “禁止拍摄”改变的观展体验 08:08 在普拉多博物馆,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12:11 普拉多收藏中的西班牙文化特质 19:46 “尊重观者的感受,但又完全不在乎” 24:20 “画画不是为了创造世界,而是理解并评价世界” 35:02 在世俗权力与艺术权力间游刃有余的艺术家们 42:45 用色彩与想象力描绘罪孽的北方画派 53:12 为什么要精细呈现每一处细节? “Talk三联”是《三联生活周刊》出品的一档软硬皆有的泛文化类音频栏目,用声音记录报道背后的故事,提供丰富的新知与思辨的可能。在以下渠道均可收听我们的节目: 三联中读APP | 小宇宙 | 喜马拉雅 | 苹果播客 | 网易云音乐 【我们还有这些播客】 苗师傅·天真与经验 | 中场时间 | 岁时茶山记 | 项飙·你好陌生人 | 孩子,你的情绪我们在乎 | “三联·大案追踪”有声剧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点赞支持,或者把我们的节目推荐给更多的朋友~ 【关注我们】 App:三联中读 微信公众号:三联中读 微博:@三联中读 小红书:三联中读 点击👉🏻 三联生活周刊官网,了解更多

58分钟
6k+
1年前

EP113 跟着卡车司机跑长途,都会经历什么?

Talk三联

主播 | 黄子懿,《三联生活周刊》主笔 嘉宾 | 驳静,《三联生活周刊》主任记者 嘉宾 | 吴丽玮,《三联生活周刊》主任记者 嘉宾 | 魏倩,《三联生活周刊》记者 卡车司机,在近些年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群体。透过不同的短视频平台,我们得以见到许多发生在驾驶舱中的故事,那些在路上避之不及、轰然而过的重卡之上,也有充满喜怒哀乐的日常。 在越来越卷的环境下,卡车司机变得更像是股票经纪人,需要极致的计算,衡量每一份投入与收益。而科技与管理模式的升级,既保障了行车安全、提升了物流效率,但同时也让司机们的工作与生活,进入了更为严密的系统。 在今天,一位卡车司机常规的“工作流程”究竟是怎样的?他们如何找货源、怎样规划具体的行程、分配去返程的货品?跑一趟大车,该算哪些经济账?而对于时效和运输效率的极致追求,又在如何具体影响司机们的日常?继2019年之后,《三联生活周刊》再次推出过《跟着卡车行中国》的封面报道,本期Talk三联,我们请四位跟车的记者分享了他们一路的见闻,聊聊那些我们习以为常的便捷背后,或许不曾接触过的生活。 ※因为采访周期比较长,几位记者还未完全返程,这期是连线录制 【时间轴】 01:40 为什么会选择这四条运输路线去跟车? 19:12 卡车司机的日常 25:48 司机们算得有多细:一脚刹车八块钱 32:16 跑医药冷链运输,要承担怎样的精神压力? 38:58 现在的快递货运,卷到了什么程度? 44:55 开大车还是一件很自由的事吗? 47:29 卡车司机们的短视频江湖 55:10 在“土匪山”如何“放飞自我”? 57:48 便捷背后,是越来越卷的辛苦 “Talk三联”是《三联生活周刊》出品的一档软硬皆有的泛文化类音频栏目,用声音记录报道背后的故事,提供丰富的新知与思辨的可能。在以下渠道均可收听我们的节目: 三联中读APP | 小宇宙 | 喜马拉雅 | 苹果播客 | 网易云音乐 【我们还有这些播客】 苗师傅·天真与经验 | 中场时间 | 岁时茶山记 | 项飙·你好陌生人 | 孩子,你的情绪我们在乎 | “三联·大案追踪”有声剧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点赞支持,或者把我们的节目推荐给更多的朋友~ 【关注我们】 App:三联中读 微信公众号:三联中读 微博:@三联中读 小红书:三联中读 点击👉🏻 三联生活周刊官网,了解更多 【商务合作】 [email protected]

61分钟
42k+
1年前

EP112 串台「问题青年」:社交降级,是一个伪命题吗?

Talk三联

主播 | 高一丁,三联中读内容编辑 嘉宾 | 肖楚舟,《三联生活周刊》记者 嘉宾 | 阳少,“问题青年”主播,“青年志”编辑 “上厕所都要拉个伴的人,怎么会不渴望社交?”在本期周刊上新的推文下,一位读者@江湖小挚的留言让人印象深刻。其实我们都无法完全脱离人群生活,无论是与陌生人还是挚友,彼此之间的沟通交流都是必要的。只是在当下困扰我们的,是这些社交活动带来的种种纠结、落差乃至不快。“社交降级”似乎成为一种被普遍选择的趋势,我们更愿意躲在“社恐”“I人”的标签背后,享受舒适的个人空间。“社交”,成了一个既想要融入,又努力逃离的怪圈。 但我们真的可以通过“降级”获得更好的社交体验么?在和不同人的交往中,我们所想要满足的究竟是哪些需求?一种理想的社交状态,应该具备何种要素?在“能不能简单点儿”系列串台播客的第一辑中,我们邀请了“问题青年”的主播阳少、《三联生活周刊》记者肖楚舟,一起来聊聊各自不同的社交体验,分享他们关于这些问题的回答。 【时间轴】 02:42 三位“i人”眼中的社交是怎样的? 10:13 哪一种社交压力更大:熟人or陌生人? 15:19 社交的目的性,从何时起变强了? 18:43 “今天,我要去认识一位新朋友” 28:08 在社交中建立深度联系,是件危险的事吗? 32:12 被切碎的公共性 36:15 如何面对一个空白的下午? 38:51 我们尽可能地在社交中回避不快,却也变得不会处理冲突 45:15 海外年轻人在面对的“友谊衰退” 48:56 男性更不容易交到真心朋友吗? 52:15 小调查:你有几位真心朋友? 55:53 理想社交,什么样? 【“能不能简单点儿”播客串台计划】 “Talk三联”联合多档播客品牌,发起【能不能简单点儿?】串台计划。在这个系列中,《三联生活周刊》记者将对谈多档播客栏目主播以及三联中读的主讲人,从不同领域聊聊生活中对社交、消费、亲密关系的观察与思考。 欢迎大家在留言区分享你关于“社交降级”的经历和思考,我们也会在评论区抽取两位用户,赠送三联数字刊的月卡。“能不能简单点儿”播客串台计划也会持续更新,欢迎关注~ “Talk三联”是《三联生活周刊》出品的一档软硬皆有的泛文化类音频栏目,用声音记录报道背后的故事,提供丰富的新知与思辨的可能。在以下渠道均可收听我们的节目: 三联中读APP | 小宇宙 | 喜马拉雅 | 苹果播客 | 网易云音乐 【我们还有这些播客】 苗师傅·天真与经验 | 中场时间 | 岁时茶山记 | 项飙·你好陌生人 | 孩子,你的情绪我们在乎 | “三联·大案追踪”有声剧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点赞支持,或者把我们的节目推荐给更多的朋友~ 【关注我们】 App:三联中读 微信公众号:三联中读 微博:@三联中读 小红书:三联中读 点击👉🏻 三联生活周刊官网,了解更多 【商务合作】 [email protected]

58分钟
19k+
1年前

EP111 丘濂 · 自然自在 | 北京有山有水有绿地,可为什么我却感受不到?

Talk三联

主播 | 丘濂,《三联生活周刊》主笔 嘉宾 | 宋壮壮,帝都绘联合创始人,设计师 嘉宾 | 李明扬,帝都绘联合创始人,规划师 超级城市与自然,似乎总是不那么沾边。在北京,这样的印象尤甚。我们脑海中的北京,是楼厦林立、车流拥挤,乃至不时会来一场空气污染的城市。清丽的山水、丰富的植被、多样的生态系统,并不是这座城市会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 但北京真的是一座没有自然的城市吗?至少在许多数据上,给到的反馈是截然相反的。但这种反直觉的现实背后,有哪些因素在影响着我们的判断?这些被我们忽略的自然要素,又是以怎样的形态存在于一座超级城市之中?从城市的规划与管理的角度,该如何提升……都是我们好奇的内容。 本期Talk三联,我们邀请了“帝都绘”的两位创始人宋壮壮和李明扬,从新书《京城绘·山川风物:图解北京的自然》聊起,看他们是如何通过信息可视化的图解,呈现北京的山川风物,以及作为生活在北京的城市居民,如何在日常中发现自然的美好。 【时间轴】 01:04 “帝都绘”是什么“神秘组织”? 06:56 北京竟然是座很绿的城市,为什么大家感知不到? 11:12 平安大街改造:用树来象征皇城墙的回归? 17:46 如何提高绿色的感知度? 20:45 北京有哪些小众公园? 26:00 北京也有自己特色的主题公园 29:11 在北京,能说出名字的地方附近都有河 33:02 为何亲近河水那么难? 42:35 在北京城区,哪里是看山的好位置? 48:18 繁华的城市之下,也富含矿藏 54:46 猫猫狗狗,花鸟鱼虫 1:03:43 北京的自然,在哪个瞬间打动了你? 【延伸阅读】 《京城绘·山川风物:图解北京的自然》 这是一本聚焦北京的自然环境,讲述北京的自然要素以及它们与北京、北京人之间关系的信息可视化科普书。北京,耸立着2000米以上的山峰,蜿蜒着超过6400千米的河流,滋养着超过5000种动植物。但北京的自然包括但又远不限于此,而是早已同城市融为了一个整体。 在本书中,我们将通过游山、玩水、沐风、赏景和博物这五个主题,来探寻如下问题:北京有多少超过1000米的山峰?北京的地下水有多深?北京的风速和风向在最近60年间有着怎样的变化?北京的300多个公园都在哪里?是什么让北京的生物多样性如此丰富?这些关于自然和自然背后的文化信息,会让我们对这座城市更多好奇与向往,而北京,也会因此更加美好。 ———————————————— 本期播客来自主题系列播客:“自然自在”。在这个系列中,《三联生活周刊》主笔丘濂会邀请自然教育的从业者、生态与环境专家以及自然文学作者,一起来聊聊如何发现与探索身边的大自然,感受自然治愈人的力量! “Talk三联”将请来更多记者和他们的朋友,围绕热点、故事和关注的话题,制作主题系列播客。你想听到谁的专属播客,对哪些话题更感兴趣,欢迎在留言中告诉我们。 番外丨带资进组!三联中读“双十一”最全攻略来了 三联中读一年一度的双十一限定播客“带资进组”又上线了,这一期我们想聊聊,在这一年中大家对待消费的变化,并为大家奉上三联中读双十一最全攻略。 人一定要走过瞎买的阶段,才会变得理性?买买买可以带给人什么样的成长?作为和用户和数字打交道的运营,在消费上这件事上会有什么不一样的理解?感兴趣的朋友不妨听听本期节目吧~ “Talk三联”是《三联生活周刊》出品的一档软硬皆有的泛文化类音频栏目,用声音记录报道背后的故事,提供丰富的新知与思辨的可能。在以下渠道均可收听我们的节目: 三联中读APP | 小宇宙 | 喜马拉雅 | 苹果播客 | 网易云音乐 【我们还有这些播客】 苗师傅·天真与经验 | 中场时间 | 岁时茶山记 | 项飙·你好陌生人 | 孩子,你的情绪我们在乎 | “三联·大案追踪”有声剧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点赞支持,或者把我们的节目推荐给更多的朋友~ 【关注我们】 App:三联中读 微信公众号:三联中读 微博:@三联中读 小红书:三联中读 点击👉🏻 三联生活周刊官网,了解更多 【商务合作】 [email protected]

66分钟
7k+
1年前

EP110 身处克孜尔石窟中,眼睛真的不够用!

Talk三联

主播 | 高一丁,三联中读内容编辑 嘉宾 | 薛芃,《三联生活周刊》主笔 嘉宾 | 刘畅,《三联生活周刊》主任记者 相较于敦煌、云冈、龙门这些大家耳熟能详的著名石窟,克孜尔石窟对很多人来说是非常陌生的。这座位于西陲的古老石窟,既是文化交流的见证,也是我国石窟艺术的开端。历经千年的岁月磨蚀,以及近百年中的文物流散,却仍能让到访的人们在残存的碎片中,一窥昔日的绚烂。 藉由撰写此次封面《最美克孜尔》的机会,两位周刊记者薛芃和刘畅得以近距离观察克孜尔石窟的种种,并有幸进入到许多并不对外开放的洞窟之中,在“一期一会”的体验里为读者记录下这里的故事。在这些洞窟中他们看到了什么,有怎样独特的感受?在文物保护方面,会面临哪些层面的挑战,又该如何在开放与保护间找到平衡?在本期Talk三联中,将会一一同大家分享。 【时间轴】 02:05 从《最美敦煌》到《最美克孜尔》 06:18 在洞窟里,还能看到什么? 08:53 克孜尔石窟小史 13:15 “龟兹风”的壁画什么样? 19:13 当时人们都在石窟里做什么? 23:18 克孜尔石窟的文物保护,在面临哪些挑战? 30:22 茫茫图像世界里的漫游与偶遇 37:25 一期一会:看一眼少一眼的体验 “Talk三联”是《三联生活周刊》出品的一档软硬皆有的泛文化类音频栏目,用声音记录报道背后的故事,提供丰富的新知与思辨的可能。在以下渠道均可收听我们的节目: 三联中读APP | 小宇宙 | 喜马拉雅 | 苹果播客 | 网易云音乐 【我们还有这些播客】 苗师傅·天真与经验 | 中场时间 | 岁时茶山记 | 项飙·你好陌生人 | 孩子,你的情绪我们在乎 | “三联·大案追踪”有声剧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点赞支持,或者把我们的节目推荐给更多的朋友~ 【关注我们】 App:三联中读 微信公众号:三联中读 微博:@三联中读 小红书:三联中读 点击👉🏻 三联生活周刊官网,了解更多 【商务合作】 [email protected]

47分钟
6k+
1年前

EP109 什么是好精酿?答案在下一家酒吧~

Talk三联

主播 | 丘濂,《三联生活周刊》主笔 嘉宾 | 黑麦,《三联生活周刊》主笔 嘉宾 | 卡生,《三联生活周刊》主任记者 《三联生活周刊》做过许多关于饮品的封面报道,葡萄酒、茶、咖啡,这一次则选择了精酿啤酒。从小圈子里的快乐,到如今街头不时会冒出来的新店,精酿啤酒不仅有了固定的客群,也不断吸引着新的酒客。 究竟什么是精酿?国内从事精酿行业的都是哪些人,他们又因为怎样的契机进入了这一领域?不同城市间的精酿有哪些异同,一些地域特色比如食材、文化元素,在其中如何体现?以及,我们该怎样判别一杯精酿的优劣?“奶茶化”“果汁化”究竟是迎合市场的选择还是偏离精酿理念的歧路? 本期Talk三联,三位记者丘濂、黑麦和卡生会分享他们关于精酿的体会,以及在北京、南京、成都探访精酿厂牌时的诸多见闻。一杯好精酿的答案永远在下一家酒吧,找到那杯属于你的快乐,才是更重要的事情。 【时间轴】 01:57 从红酒、咖啡到精酿 02:59 记者们的精酿初体验 06:53 “精酿”这个名字,是怎么定下来的? 08:23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精酿定义 17:51 当精酿厂牌被大酒厂收购 19:55 建一座精酿酒厂有多复杂? 26:27 啤酒花的重要 37:18 酿酒这件事,特别理工男 39:00 “稳中带甩”:南京精酿圈的古典朋克 43:48 反对,但几乎每家店都有的“小甜水” 52:40 喝一圈下来,最爱的那杯 56:30 精酿的在地性 1:04:30 酒评风向的变化 1:08:50 尝鲜是消费的巨大动力 “Talk三联”是《三联生活周刊》出品的一档软硬皆有的泛文化类音频栏目,用声音记录报道背后的故事,提供丰富的新知与思辨的可能。在以下渠道均可收听我们的节目: 三联中读APP | 小宇宙 | 喜马拉雅 | 苹果播客 | 网易云音乐 【我们还有这些播客】 苗师傅·天真与经验 | 中场时间 | 岁时茶山记 | 项飙·你好陌生人 | 孩子,你的情绪我们在乎 | “三联·大案追踪”有声剧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点赞支持,或者把我们的节目推荐给更多的朋友~ 【关注我们】 App:三联中读 微信公众号:三联中读 微博:@三联中读 小红书:三联中读 点击👉🏻 三联生活周刊官网,了解更多 【商务合作】 [email protected]

71分钟
7k+
1年前

EP108 重返斯德哥尔摩,见证诺奖的变与不变

Talk三联

主播 | 孙若茜,《三联生活周刊》主任记者 嘉宾 | 苗千,《三联生活周刊》主笔 嘉宾 | 奚牧凉,戏剧评论人,国际戏剧评论家协会(IATC)中国分会理事 又到一年诺奖季,从2017年开始,《三联生活周刊》便以封面报道的体量,从“改变世界的人”这一视角,全景呈现每年的诺奖颁布时刻。 为什么我们还要关注诺贝尔奖?那些被给予褒奖的技术与发现,又和我们普通人的生活有哪些联结?即便是我们更容易接触的文学奖,在近些年的影响力也逐渐式微,“跟着诺奖去读书”,不再是我们翻开一本书的直接动力。我们也好奇,经历了三年疫情之后,诺贝尔奖的评选,是否也和整个世界一样,发生了许多变化? 这一次,主笔苗千得以重返斯德哥尔摩。作为连续报道诺奖多年的科学记者,苗千在现场观察到了哪些有意思的细节,又感受到怎样的变与不变?对于专注文学奖报道的记者孙若茜而言,“颁给一名中国作家”的传闻又如何影响着他们的报道进程?这些故事,会在本期节目中一一讲述。同时,我们也邀请了戏剧评论人奚牧凉,听听在戏剧人眼中,如何看到今年诺奖的选择。 【时间轴】 01:35 七年了,为什么我们还在写诺奖的封面? 04:13 为什么今年重点关注了生理学/医学奖? 14:40 不等了!诺奖的改变原因何在? 20:12 诺奖是我们关注陌生领域的一个契机 24:02 理性与玄学的博弈:真颁给了中国作家怎么办? 28:12 戏剧圈内已经把福瑟当作准诺奖得主很多年了 29:27 提给文学奖评委的一个问题 35:32 创作小说反响平平,创作戏剧却名声大噪? 41:01 福瑟的戏有多难排? 46:13 艺术评价如此高的戏剧/文学,和我们的生活又有什么关系? 51:22 下一个获诺奖的剧作家,会等很久 “Talk三联”是《三联生活周刊》出品的一档软硬皆有的泛文化类音频栏目,用声音记录报道背后的故事,提供丰富的新知与思辨的可能。在以下渠道均可收听我们的节目: 三联中读APP | 小宇宙 | 喜马拉雅 | 苹果播客 | 网易云音乐 【我们还有这些播客】 苗师傅·天真与经验 | 中场时间 | 岁时茶山记 | 项飙·你好陌生人 | 孩子,你的情绪我们在乎 | “三联·大案追踪”有声剧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点赞支持,或者把我们的节目推荐给更多的朋友~ 【关注我们】 App:三联中读 微信公众号:三联中读 微博:@三联中读 小红书:三联中读 点击👉🏻 三联生活周刊官网,了解更多 【商务合作】 [email protected]

55分钟
5k+
1年前

EP107 心情糟透了,是该运动、该发疯还是去点杯奶茶?

Talk三联

主播 | 魏倩,《三联生活周刊》记者 嘉宾 | 杨璐,《三联生活周刊》资深主笔 嘉宾 | 驳静,《三联生活周刊》主任记者 假期说结束就结束了,又要开始面对工作,面对日常生活里一个个随时可能爆发的崩溃瞬间。保持内核稳定,似乎是当下年轻人们的一种奢求。我们总在期待拥有一种波澜不惊处世从容的能力,但焦虑、内耗则成为生活的常态。 为什么现在我们更想要一种“内核稳定”的状态,而越来越不愿意接受心理与生活的波动?社交媒体对于生活方式的左右,是否也放大了这种焦虑?执着于追求“内核稳定”本身,是否也会带来负面影响?我们应该追求情绪的稳定,还是说容许自己有不稳定的状态,接受自己“发疯”,但内心与自己达成自洽,是一种更好的方式?更重要的是,当我们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情绪问题的时候,该如何排解乃至求助? 本期Talk三联,我们想试着聊聊关于“内核稳定”的话题,并从各自的角度,分享一些值得一试的方法,欢迎收听~ 【时间轴】 01:28 为什么要讨论“内核稳定”? 05:21 之前也没告诉我,生活是这样式的啊?! 19:02 我们应该胡思乱想吗? 23:52 “内核稳定”真的是一种好状态吗? 26:13 做情绪稳定的大人,还是该发疯就发疯? 32:01 记者们是如何面对截稿ddl的? 37:30 当心里出现问题,有时候很难迈出求助的一步 42:44 解决方案:喝奶茶、保持运动还是多花时间和自己相处? 【节目中提到的书单】 《别胡思乱想了:停止精神内耗的23个方法》:过度思考是造成不快乐的最大原因。《别胡思乱想了:停止精神内耗的23个方法》这本书可以帮助你了解自己的经历:如何陷入的耗费精力的困境,以及在焦虑和压力陷阱中失去理智。帮助你重塑大脑,控制思想,改变心理习惯。该书还提供科学方法,以改变你的思维方式,通过结束恶性思维模式,停止沉迷于过去和消极思考,不再自我贬低。不再有过度思考的不眠之夜。让你从过度思考中解放出来,努力活在当下。 《简单心理:向内看见》:我们时不时处在各种各样让人纠结的痛苦里。你是否高敏感、低自尊,经常负面幻想、自我苛责?你是否有拖延症,经常抑郁、焦虑,还有一定的强迫症?你是否被家所伤,习惯讨好别人,还时不时还被PUA?该书在温尼科特诗意的描述之上,沿着人出生后与世界建立关系的脉络,从人们在心理咨询室里讨论的困境和痛苦感切入,在每个议题上,讨论它们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以理解自己、理解家庭、理解人际关系,理解性别和亲密关系四条路线,来切实解决你生活和生命中遇到的诸多困境。 《如何做一个情绪稳定的成年人》:成年人的崩溃都是默不做声的,逃避和压抑情绪已经被默认为“成熟”和“情商高”。然而,长期处于负面情绪中,人很容易有抑郁、焦虑倾向,严重的甚至会导致身体疾病。 压抑和控制并不能让负面情绪真正消失。每种情绪其实都代表着不同的心理需求。比如,愤怒是在我们面对伤害和威胁时,进行自我保护的需求;嫉妒是当我们面对比自己优秀的人时,想要提升自我的需求…… 在这本书中,情绪管理专家清流结合多年经验总结,从专业心理学角度阐释了各种情绪的起因、表现和管理办法,教我们如何与情绪温柔相处,做情绪稳定的成年人。同时,也帮助我们学会如何理解和接纳他人的情绪,以拥有和谐的人际关系。 “Talk三联”是《三联生活周刊》出品的一档软硬皆有的泛文化类音频栏目,用声音记录报道背后的故事,提供丰富的新知与思辨的可能。在以下渠道均可收听我们的节目: 三联中读APP | 小宇宙 | 喜马拉雅 | 苹果播客 | 网易云音乐 【我们还有这些播客】 苗师傅·天真与经验 | 中场时间 | 岁时茶山记 | 项飙·你好陌生人 | 孩子,你的情绪我们在乎 | “三联·大案追踪”有声剧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点赞支持,或者把我们的节目推荐给更多的朋友~ 【关注我们】 App:三联中读 微信公众号:三联中读 微博:@三联中读 小红书:三联中读 点击👉🏻 三联生活周刊官网,了解更多 【商务合作】 [email protected]

58分钟
26k+
1年前

EP106 带着脑海中的诗句,重走李白走过的路

Talk三联

主播 | 张星云,《三联生活周刊》主笔 嘉宾 | 肖楚舟,《三联生活周刊》记者 嘉宾 | 陈璐,《三联生活周刊》主任记者 在刚刚过去的暑期档中,《长安三万里》成为现象级的国产动画电影,在收获好口碑的同时,也将那一群才华横溢的盛唐诗人重新带回我们的视野。而这其中,李白依旧是那个最为璀璨的明星。 那些诗句我们早已耳熟能详,但留下这些旷世诗篇的李白究竟是怎样的人,我们似乎依旧陌生。长安城里的高光时刻只是人生一瞬,在“诗仙”名号的背后,李白又度过了怎样的人生?而那些因李白而名流千古的胜地,在如今又是何种面貌? 本期Talk三联,三位参与此次“李白地理”写作的记者张星云、陈璐和肖楚舟,将为大家分享他们在地理寻访中所看到的诸多故事,在历史与地理的交错中,讲述我们熟悉又陌生的李白。 【时间轴】 01:21 从《长安三万里》到《李白地理》 05:25 作为e人的李白 10:17 四川江油:由胡入汉 18:07 湖北安陆:酒隐十年 26:17 唐代的漫游,有想象中那么容易吗? 30:02 安徽宣州:天门山、丹道、桃花潭 38:47 三处李白墓 45:53 被李白写出名的那些名胜 54:11 今天,我们该怎样讲述李白? “Talk三联”是《三联生活周刊》出品的一档软硬皆有的泛文化类音频栏目,用声音记录报道背后的故事,提供丰富的新知与思辨的可能。在以下渠道均可收听我们的节目: 三联中读APP | 小宇宙 | 喜马拉雅 | 苹果播客 | 网易云音乐 【我们还有这些播客】 苗师傅·天真与经验 | 中场时间 | 岁时茶山记 | 项飙·你好陌生人 | 孩子,你的情绪我们在乎 | “三联·大案追踪”有声剧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点赞支持,或者把我们的节目推荐给更多的朋友~ 【关注我们】 App:三联中读 微信公众号:三联中读 微博:@三联中读 小红书:三联中读 点击👉🏻 三联生活周刊官网,了解更多 【商务合作】 [email protected]

62分钟
11k+
1年前

EP105 读一所“上班即上课”的职校,都会学到什么?

Talk三联

主播 | 黄子懿,《三联生活周刊》主笔 嘉宾 | 张从志,《三联生活周刊》主笔 嘉宾 | 吴淑斌,《三联生活周刊》主任记者 职业教育,是《三联生活周刊》近年持续关注的话题。此前,我们曾推出过三期封面报道,这一次,记者们选择了三所非一线城市的职校,想要了解在更强调实用与“即战力”的环境中,职业教育是如何开展的。 作为一所职业学校,如何打通学校与职场之间的壁垒?在如“产教融合”“校企孪生”的模式下,学校该怎样把握其中的边界?而从教师的角度,他们是否能适应教学模式的变化?目前就读于职校的学生们,又会如何看待自己所接受的职业教育?当一个行业的风口逐渐过去,相关的职业教育又将何去何从? 本期Talk三联,我们邀请到参与本期杂志撰稿的记者黄子懿、张从志和吴淑斌,聊聊他们在三所职业院校中所了解的故事,以及这些学校所面临的机遇与困境。 【时间轴】 01:47 为什么用四年时间持续关注职业教育? 07:14 培养创业人才的义乌工商职院 12:14 深藏山中的贵州盛华职院 18:57 向小微企业看齐的山东威海职院 23:11 “让学生到市场里面去做实践” 26:12 创业学院的老师,真的都开过淘宝店吗? 32:00 “上课就是上班,老师就是经理,业绩就是成绩” 40:43 调动教师积极性的两个要点:绩效与职称 47:27 面向市场的改革,作为教师该如何适应? 52:42 边界的把控:“产教融合”还是“校企共谋”? 58:56 今天的职校学生什么样? 1:14:41 盲人学院里,除了按摩还在教什么? “Talk三联”是《三联生活周刊》出品的一档软硬皆有的泛文化类音频栏目,用声音记录报道背后的故事,提供丰富的新知与思辨的可能。在以下渠道均可收听我们的节目: 三联中读APP | 小宇宙 | 喜马拉雅 | 苹果播客 | 网易云音乐 【我们还有这些播客】 苗师傅·天真与经验 | 中场时间 | 岁时茶山记 | 项飙·你好陌生人 | 孩子,你的情绪我们在乎 | “三联·大案追踪”有声剧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点赞支持,或者把我们的节目推荐给更多的朋友~ 【关注我们】 App:三联中读 微信公众号:三联中读 微博:@三联中读 小红书:三联中读 点击👉🏻 三联生活周刊官网,了解更多 【商务合作】 [email protected]

77分钟
8k+
1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