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57 | 上海妈妈有多卷:这届孩子再也没有机会慢慢长大了

上海妈妈有多卷:这届孩子再也没有机会慢慢长大了 【导语】 今夜我们再谈教育。Summer曾是沪上头部教育自媒体“爸爸真棒”的主编,策划出一大批爆点和干货俱佳重量文章;单飞创业的她难舍对乡村教育的关怀,更专注于打造适合特定人群的教育创新产品。Shirley与Summer相熟多年,又曾是修和书院的学员,后来一直是另一教育创新项目“唯理中国”的主创,热爱写作的她在留学生群体中始终保持着体察和省思。 教育最终是关于个体的,在这场关于国际教育、创新教育、教育公平、教育媒介的对话中,贯穿始终的是我们对良好教育的笃信: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在鸡娃无限度、牛娃满天飞的年代,我们期待的是给孩子一个慢慢长大的机会。 【嘉宾】 Summer 资深教育媒体人,公众号【谷雨星球】创始人 采写100个中产妈妈的故事 Shirley 美本哲学系学生 唯理中国理事会成员 【您将听到】 #05:06 上海家长对教育创新为何不感冒 #09:40 真正的好学生不是乖学生而是怪学生 #17:04 亲历低龄留学的潮涨潮落 #20:15 教育创新暑期学校面面观:唯理、修和、乡村笔记 #27:19 把教育和媒体都用产品思维来做 #34:48 直升飞机式育儿和娇惯的心灵 #36:32 散养的孩子爱躺平? #40:15 80后家长:集体主义向个人主义过渡的人格 #43:25 论教育公平:会读《乌托邦》的蓝领更幸福了吗 #47:53 Z世代面临的数字壁垒和数字鸿沟 #58:25 现代教育的底线追求:在信息过剩时代保持专注力 #62:24 这代人没有机会慢慢长大了 #70:47 两种助人的路径取向:锦上添花和雪中送炭 #71:53 阅读是百利而无一害的时间投入 【BGM】 Prince of Spain— Rising Sun Phillip Phillips—Gone Gone Gone

76分钟
6k+
3年前

vol.56 | 好消息不断:漂亮宝贝不干了!兼论裸辞之后有多爽

好消息不断:漂亮宝贝不干了!兼论裸辞之后有多爽 【导语】 离职后的第一期节目,和一帮加拿大的东北老友把酒言欢,聊聊职业选择和存在的意义。喝了三瓶清酒,留下一夜欢声,不知东方既白。咸柠七目前最得意忘形的一期,一定要听! 更多视频节目欢迎关注b站@怪物尚志和@边缘人小曹 【嘉宾】 汉洋 怪物尚志主播、科技行业创业者 JT 摄影师、制片人、经济学老师 Kevin 自由艺术家,一个职业身份无法形容的人 Rara 金融行业从业者、艺术界斜杠青年 【您将听到】 #04:23 宝贝你为什么不辞职? #09:48 资深自由职业者的大事年表 #14:36 换过40个工作是什么体验 #22:51 战术上的繁忙来掩盖战略上的愚蠢 #28:42 先问该不该做,再问能不能做成 #29:56 工作选择中的杠铃策略:月亮和六便士 #35:38 创造是证明存在的唯一方式 #43:41 当代艺术的批判为何如此无力 #49:52 只有受难者的觉悟才是真正接近幸福的关键 #55:08 早上醒来看着天花板时在想什么 #57:47 没做过朝九晚五别当自由职业 #61:23 欣赏自我的挣扎也是自恋 #66:40 青春的本质是空洞无一物 #70:40 人间不值得or人间清醒 #71:37 深刻的问题:一天中最美好的时段是什么 #74:51 自律给你自由,自由给你自在 #79:33 悲观者往往正确,乐观者往往成功 【BGM】 Sayonara— 平井 大 Butterflies— Johnny Stimson

88分钟
6k+
3年前

vol.55 | 医美无罪:被物化的男色消费和精致男孩的审美焦虑

医美无罪:被物化的男色消费和精致男孩的审美焦虑 【导语】 最近,频发的医美事故新闻让这个行业再次成为众矢之的。本着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精神,我去做了一次光子嫩肤,没做好防晒,成了光子美黑,但也因此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本期嘉宾叶小璐是一位医疗美容行业的专家和创业者,与我和大宝(医美资深爱好者)科普医美行业到底靠不靠谱,内部又有哪些鄙视链,一起讨论医疗科技时代的审美发生了哪些扭曲和进步。 【嘉宾】 叶小璐 皮肤科医生、医美行业创业者 陶大宝 旧时代独立女性 艺术奢侈品行业创业者 【您将听到】 Part 1 被凝视的男色消费 #06:54 好看的人是从意识到自己好看开始变油的 #07:58 男色知识付费是条好赛道吗 #10:53 男生把光子嫩肤做成了光子美黑 #15:23 聊点禁忌话题:成熟女性的油腻 #18:29 如何谈论流行文化中的性别物化 Part 2 医美 #23:32 医美的刻板印象要归咎于莆田系 #30:29 迎合时髦的“网红脸” VS 皮肤健康管理 #36:58 沿着趋势换专业:从外国语学生到皮肤科博士 #39:30 医美界雷军:医疗美容 VS 生活美容 #42:55 消费时代要守护自己定义美的权利 #46:27 皮肤专家谈护肤的正确三观 #53:56 医美疼痛接受度分梳:电蚊拍抽大嘴巴子 #58:24 焦虑传递下精致男孩的卑微 #60:44 高级的消费体验:反营销主义 【BGM】 平井 大—ここにあるもの Aimer—花びらたちのマーチ

68分钟
5k+
3年前

vol.54 | 大学在人间,自我教育是一辈子的课题

我的七天直播活动【夜航船】正在报名中,vx添加小助手【nicifanmei】,并备注【我要上船】,获取活动详情和报名。 大学在人间,自我教育是一辈子的课题 【导语】 在各路大片短兵相接,各种烂片口水横飞的情况下,有一部纪录电影的上映引起了我的注意,那就是以清华人为主题的《大学》。但和很多纪录电影一样,排片场次实在少得可怜,很多观众还没来得及注意到,就成了叫好不叫座的“遗珠”。看过之后可以肯定的是,这是一部有思考、有诚意的作品。虽然以清华人的故事为主线,但反映出这个时代的大学中人的真实面孔,留下一份历史的底片。 本期嘉宾是《大学》的导演之一的王静,她也是清影工作室的骨干成员,在学生时代的两部作品就反响不俗,曾深入新疆拍摄八千湘女上天山时代的老奶奶(《新娘》),也关注过三线建设中从上海到平遥扎根的女工(《从上海到平遥》)。我们聊了纪录片在当下电影市场的困境与希望,聊了影像人类学的工作方式带来的启示,聊了年轻创作者自我赋能的过程。我们的大学都结束了,但自我的教育才刚刚开始。 【嘉宾】 王静 纪录片导演、制片人,清影工作室成员 本硕毕业于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您将听到】 #09:20 纪录片必然是小圈子的狂欢 #12:03 记录平常人的生活的意义 #16:54 大学是个心理过程 #20:49 清华的叙事如何突破精英主义 #25:18 参与式观察的纪录片工作坊模式 #27:51 从新疆到山西,天然对边缘群体的兴趣 #37:31 有时候,热爱需要晾一晾才燃得起来 #44:35 普通人的奋斗更能激励观众:想回去加班 #46:24 不是院线需要纪录片,是纪录片需要院线 #49:58 故事的搬运工,让时间给你故事 #54:27 记录小人物的生活,为历史留下底本 #62:02 每一个创意行业都是延迟满足的行业 #67:59 年纪大了,在影像中感受生活细节的能力 【BGM】 冯石叶——无问西东 王菲——无问西东 【提到的其他影片】 《我在故宫修文物》 《我在故宫六百年》 《烟火人间》 《掬水月在手》 《棒!少年》 《四个春天》 《手机里的武汉新年》 《地久天长》 《无名之辈》 《生活万岁》 《孩子王》 《秋刀鱼之味》 《人生果实》

76分钟
8k+
3年前

vol.53 | 粉碎文艺腔自我感动:未经省察的人生不值得过,但过度反思的人生更没法过

粉碎文艺腔自我感动:未经省察的人生不值得过,但过度反思的人生更没法过 【导语】 旅居北京一月,新朋旧友见了不少,拼局自然也是常有。今天这两位嘉宾都曾在文化出版传媒行业工作过,对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有着犀利的洞察。在过去一年中,他们都承受了文化行业的精神消磨,意欲逃离北京,重寻一片净土(广州)。这是三个年轻媒体人的酒后漫谈,聊我们生活的魔幻都市,聊我们略感厌倦的文化行业,聊文艺创作中对虚无的抵抗。不吝对行业冷嘲热讽,也不惧对自我局限的冷酷剖白。未经省察的人生不值得过,但过度反思的人生没法过好。 【嘉宾】 郝汉 前理想国编辑、播客硬核读书会主播 张林 财经类记者,现供职于视频自媒体 【您将听到】 #02:25在北京的“睡厂”生活的日子 #06:45没北漂过都不敢叫文艺青年 #11:00通勤是怎么掏空年轻人的 #12:02都市想象与异乡人体验 #18:20《城市梦》、绿色蔷薇与低端人口 #23:37成都怎么就成了中国亚文化之都 #26:23学了个新词叫亚逼 #30:31文化访谈是世界上最虚无的工作之一 #30:52影像再造的魔幻现实:东北、山西为例 #34:45你敢不敢宁要痛苦不要麻木 #37:09播客届黑话大赏:什么叫“具体的生活” #40:09这代人已找不到完整意义上的故乡 #41:27浮光掠影的环境体验令人厌倦一切 #45:08呼唤城市人无根性的新浪潮 #54:43找回存在主义,直面偶然对人命运的影响 #56:11暧昧模糊的作品拒绝阐释 #59:41地铁,都市现代性的症候 #62:38过度反思催生出的自我感动 #67:00读书是一件门槛很高的活动 【BGM】 Five for Fighting———Chances Tim Be Told——Reach for the Light

74分钟
9k+
3年前

vol.52 | 重看《魔戒》:活在崇尚美德而非力量的世界

终于看懂了《魔戒》,我大受震撼:活在崇尚美德而非力量的世界 【导语】 《指环王》时隔二十年后重映,着实让魔戒的粉丝激动了一把,我也不例外。在IMAX重看了三部曲后,又看了一堆解说视频,兴致勃勃开始看托尔金的原著,我才发现冰山之下的宏大世界。 和节目的老朋友,也是一位“托学博士”的邓耿老师聊聊托尔金的思想宇宙。秉承一贯的漫谈风格,得意忘形。看似是在谈情节,其实都是在谈人生。 【嘉宾】 邓耿 化学博士、清华教师、文史作者 往期节目:vol.21 邓耿x 曹柠:这是我最后一次谈论人生的意义https://www.ximalaya.com/renwenjp/36817660/351622795 【您可能会听到】 #2:05 博学的托尔金与《魔戒》的诞生 #10:09 电影关于世界的光芒,原著关于世界的衰败 #14:12《冰与火之歌》与《魔戒》之间差了100个《哈利波特》 #19:30 精灵与人的设定意味着什么? #29:22 小人物别无选择才改变了历史 #32:25 咕噜投射的复杂人性 #38:33 最讨喜的人物甘道夫 #46:04 玄幻小说是爽文,魔戒是哲学 #48:13 小时候一定要读名著:看不懂但大受震撼 #51:41 忠诚也可以是一种毁灭性的力量 #55:26 猪队友们的价值 #58:59 一个崇尚美德而非力量的世界 #60:45 托尔金的种族观念成问题吗 #64:52 古典的文本,现代的写作 #67:56《寻找霍比特人》:幕后的创造过程 #68:56 永恒的历史选择了易朽的人类 #73:23 托学博士倾情献声读文本 【BGM】 Peter Hollens - In Dreams Enya - May It Be 欢迎收听《咸柠七》 一档生涯访谈类节目 出品:巨有文化 栏目主编:啵啵 剪辑:啵啵 视觉设计:Chancy

86分钟
6k+
3年前

vol.51| 自学心理学的小私心:如何从痛苦中成长为更好的自己?

自学心理学的小私心:如何从痛苦中成长为更好的自己? 【导语】 涂涂是我和张琳一起面试的一位奇人。她是定居加拿大的算法工程师,有着安定的生活和不菲的收入,却希望跨国成为巨有文化的一员,“拯救”老板;她有着典型的出色的理工科教育背景,却有强大的内驱力去学习心理学知识,以帮助更多的人为乐。 我们聊了那段曾击溃傻乐女孩的创伤,直面从痛苦中获得的艰难成长。涂涂分享了她的异国生活、工作体验、成为心理咨询师的体验,再次验证了利他和奉献对深层幸福感的价值。回听我们的对话,再次感慨,涂涂真是个温柔的人,她过去的成长经历和职业经历将会启发冷漠的城市中每一颗柔软的心。 【嘉宾】 涂涂 定居加拿大的软件工程师,滑铁卢大学计算数学专业 培训中的心理咨询师,巨有文化国际化先锋 【您将听到】 #03:41 自救——学习心理学的小私心 #05:11 偶像去世后,我的世界崩塌了 #11:59 好起来的动力:不想再让妈妈担心了 #12:15 了解自己的钥匙:慈善、谦虚、自我觉察 #15:08 学习心理咨询最大的动机:更好地帮助别人 #17:24 善良需要直面黑暗的力量 #22:50 利他满足了我们深层次的幸福需求 #25:24 保持最好的自己?不要忘记当初那个怪小孩 #27:50 主动学习的人会为自己开拓工作机会 #33:14 女生成为程序员工程师怎么了? #35:18 什么样的行业是充满创造力的反脆弱行业? #36:58 好工作的最终衡量标准:是否认可工作的价值 #43:37 敏感有错吗?在冰冷的世界里安放柔软的心 #45:53 圣母员工的表白:我要拯救老板 #48:15 泛滥的心理咨询培训有割韭菜之嫌 #57:05 心理咨询师是个好旅伴,而非导游 #62:21 直男劝诫:感受共情or给出方案 #64:08 重述的价值:表达接纳、获得认可 #65:04 城市的环境让我们更孤立无援了吗? #71:17 加拿大亲历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的冲突 #74:40 宽松的环境、舒展的生活、感恩的人 【BGM】 WILD - DoIt All Again TheHead and the Heart - Let’s Be Still

84分钟
10k+
3年前

vol.50 | 董晨宇谈直播:商品化的亲密关系与社交媒体时代的爱无能

【导语】 董晨宇是耕耘在传播学领域的青年学者,也是活跃在公共领域的豆瓣大V和主播(新晋加盟)。去年疫情期间,他意外开启了对秀场女主播的田野研究,由此为我们打开了一个熟悉而魔幻的世界。我们从直播谈起,进而触及到社交媒体时代被颠覆的生活逻辑,在探求学术真理和影响公共价值之间维持着巧妙的平衡,完成了一次对互联网文化和平台社会的审慎省思。 正如董老师所说,与自己的人性做对抗终究是少数人的殊荣。听到最后有惊喜,愿大家都能保持自省,享受殊荣。 【嘉宾】 董晨宇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讲师、研究生导师 研究方向:社交媒体研究和数码人类学 【您将听到】 #03:22 泡沫之外,我更关心秀场的女主播们失去了什么 #09:40 直播行业的惊人暴利与残酷竞争 #13:28 为什么秀场主播转型带货有一个失败一个 #13:50 人货场的错位:只谈流量,不谈转化率都是耍流氓 #15:28 中国直播一枝独秀的背后人群:lonely rich man #20:51 社交媒体奇观化:亲密作为商品没有定价上限 #25:52 平台有多鸡贼:为什么有这么复杂的打赏规则? #33:07 做网红成为年轻人职业理想的年代 #35:19 董老师和曹柠的直播初体验:从来没这么累过 #42:27 主播心声:“播得越久越不认识自己了” #45:09 观众心声:“我现在不想谈恋爱了,看直播挺好” #47:37 在社交媒体上寻找亲密关系更难了吗 #49:28 多个自我的“诚实”:网上蹦迪,线下社死 #53:22 互联网的快乐源泉:分隔、游移、集体欢腾 #54:31 游戏角色和性格代入的隐秘联系 #64:10 技术哲学的悖论:可能性与需求性的冲突 #65:09 喜欢的app变得讨厌是从功能变复杂开始 #66:00 嬉皮士最大的贡献之一是互联网的初心 #70:07 没有任何一种理想,现实有责任实现它 #74:18 庞大的数字中国的阴暗面 #78:05 平台并非他们宣称得那么中立 #83:29 与自己的人性做对抗终究是少数人的殊荣 【BGM】 Joshua Radin——I'd Rather Be with You Philipp Poisel——Eiserner Steg Masetti——Our Own Heaven

93分钟
41k+
3年前

vol.49 | 人设演多了就成真了,文化垃圾制造者的惺惺相惜

人设演多了就成真了:曹柠惨遭00后嘉宾去油,文化垃圾制造者的惺惺相惜 【导语】 我和小雨在录制一档节目时相识,对彼此的第一印象都是各种刻板的“标签”:她是自信、热情的00后哲学女孩+新晋奇葩说辩手;我是一本正(装)经(逼)、博览群书的音视频博主。可当我们展开一聊,立刻卸下伪装,乐不可支,发现无不是在“又当又立”:一方面作为表达者渴望获得更多流量关注,另一方面又抗拒为了迎合而维持人设。于是就有了这场非常装逼的反装逼谈论。而这也代表了社交媒体时代内容生产者的某种普遍困境。 我们聊了“小网红”的纠结:有时候,我们无力充当观众的人间指南,只能用幽默化解尴尬;有时候,我们厌弃自我重复的片汤话,但好像除了真诚外一无所有。欢迎收听本期文化垃圾制造者的真诚反思,两个自媒体半吊子的惺惺相惜。希望我们都能越来越舒展,成为更好的反思者和表达者。 【嘉宾】 小雨 00后,哲学系学生,奇葩说辩手 微博:小雨迷人不眨眼 小红书:陈小雨菲菲 【您将听到】 #做自媒体的人越来越舒展 #“上奇葩说让我每天担心被网暴” #家道中落的“哲学艺术史女孩” #如何装一个自然的人设?演多了就是了! #内容博主的价值感从何而来? #回私信敷衍大法:用尴尬化解尴尬 #被窄化的00后:如何能既要流量又要自我 #“想赚钱让我放弃记者梦” #播客困境:观众的增长还比不上主播的增长 #年轻人在过着反人性的生活,照顾好自己的能力稀缺 #年轻人的养生摸鱼学 #制造文化垃圾的人在摄取什么?半吊子的惺惺相惜 #文科黑话单抡,说人话,不装杯 #克服内心的鄙夷,什么才算“看见”人类? #谁不想有个正能量小天使呢 #非常装逼地讨论反装逼 #为什么发微博的人都不刷微博了 #解决不了的事就化悲愤为搞笑 #咸柠七去油版:我除了真诚外一无所有 【BGM】 Lorde - Solar Power Lana Del Rey,Stevie Nicks - Beautiful People Beautiful Problems Lady Gaga,Bradley Cooper - Shallow (Radio Edit) Mega Karaoke Songs - Shallow (Instrumental) 欢迎收听《咸柠七》 一档生涯访谈类节目 出品:巨有文化 栏目主编:六六 剪辑:六六 视觉设计:Chancy

72分钟
5k+
3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