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66 | 直面衰老和死亡是思考生命意义的最好方式

【导语】 本期节目的两位嘉宾都是未来的医生,也是老年病学和临终关怀领域的研究者和行动者。我们从近期大热的电影《困在时间里的父亲》聊起,我写道:时间会治愈一切。何其残忍的一句话。其实时间什么也治愈不了,那些痛苦和纠结只是慢慢遗落在记忆的深渊里。抚平是抹杀的好听说法,岁月蹉跎,回忆从此失去温度和颜色,也不再有气味和形状。曾经构成你生命血肉的过程,只成了一串串冰冷的事件,乱序排列,没有涟漪。秋风扫残叶,抖落灰烬般困在时间中的你我。 衰老和死亡是每个人都必须直面的事实,社会如何对待衰老和死亡不仅是文明的标尺,更是对生命意义的确认。关心老年人,就是关心未来的自己,呵护老年人,就是呵护整个社会的人性。 【嘉宾】 齐祥 纽约大学博士候选人,研究领域为老年学与老年护理学 傅冬妮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临床医学八年制博士在读,匹兹堡大学联合培养 【您可能会听到】 #02:10 《困在时间里的父亲》让观众感受失智症的恐惧 #10:12 刻板观念几时休:送父母去养老院就是不孝? #12:48 中国畸形的人口结构如何加剧养老负担 #15::03 阿尔兹海默症患病率与受教育程度的关联 #16:11 中国农村的养老困境 #18:55 养老的传统与现代之争:家还是医院? #26:53 社会政策对老年人无所不在的歧视 #34:01 公共卫生视角下的广场舞利国利民 #36:51 老龄化社会降临会发生什么? #39:20 产科是夕阳行业,老年学是朝阳产业 #40:57 机构养老与互助养老的利弊 #47:55 死亡质量低与安乐死争议 #60:40 安宁疗护与临终关怀为什么是文明标尺 【提到的书】 景军《公民健康与社会理论》 吴飞《浮生取义》 阿图·葛文德《最好的告别》 凯博文《照护》 每日新闻《看护杀人》 宫下洋一 《安乐死现场》 【提到的影片】 《桃姐》 《如何死亡:西蒙的抉择》 《无缘社会》 《寂静人生》 【BGM】 BLÜ EYES – halcyon Canyon City - Between the Stars José González - Stay Alive

78分钟
14k+
3年前

vol.65 | 在黄山得意忘形,兼论如何为自己创造理想的生活和工作

在黄山得意忘形,兼论如何为自己创造一种理想的生活和工作 【导语】 晓宁是我的高中学姐、有文化电台的老朋友,这次她带来了自己的好朋友Joe,一位在俄罗斯和北欧完成学业的四川女生。我们三位最大的共同点是质疑流行的价值观,笃定地不走寻常路。 今年以来,我们都在原有的轨道上小有所成,迎来了人生的第二个小台阶:我离开机构媒体全职做内容&教育创业;晓宁经历了一段高开低走的职场,筹备了自己公益组织的基金会;Joe则从北京搬到上海,项目咨询和公益创业两手抓。人生的半途,峰回路转后,发现理想工作其实并不存在,除非自己创造一种。 入夜后的黄山,万籁俱寂,玉屏楼宾馆里,志趣相投但性格完全不同的三个人,讨论着现实和理想之间的边界,反映出25-30岁这个阶段某种普遍的忧虑。不求但求得意忘形。 【嘉宾】 晓宁 艺术公益组织Vivala vida创始人、G20青年企业家联盟中国区秘书长 Joe 咨询顾问、公益人、环保主义者 【您将听到】 #06:42 没有身份标签后 ,我的安全感从哪来 #08:46 网络上的优质精英往往图文不符 #12:18 人与人的深层交流是不可能的 #23:09 旁观者清,忘记自己才能看清自己 #25:30 外向的人怎么学习独处 #29:22 成长的真谛是不破不立 #33:12 如果理想生活不存在,那为自己创造一种生活 #38:24 《好心情》提到的认知行为疗法:把认知和事实隔开 #39:28 没有“理想”的人不伤心:没有预设,没有失望 #41:53 行知合一,大道至简,小道很复杂 #45:40 现代工作不需要敏锐感受,最好自我工具化 #49:59 理想的公司组织是保护创造力的 #55:58 自由职业者必须学会需求外包、划定边界

141分钟
6k+
3年前

vol.63| 正式平反!拖延症才是过劳型倦怠的解药

正式平反!拖延症才是过劳型倦怠的解药 【导语】 本期嘉宾圣雨(江湖人称沙皮狗)是一家书店的品牌负责人,聊起电影和哲学我们趣味相投,但没想到真正让我们欲罢不能聊一期播客的话题却是拖延症。拖延的确给生活带来诸多苦恼,没完成的项目、没挽回的朋友、没实现的梦想……拖延症费时、费钱、费神,不妨说,人生拖着拖着就没了。但仔细品读,拖延的类型和心理动机却各不相同,绝不是懒和任性能涵盖的。 剖析“拖延症”风行的时代背景,信息爆炸、社会分工、注意力分散是无法回避的诱因。从规训社会向功绩社会转变的过程中,太多社会的需求被内化成了我们的内在需求,社会时间和心理时间脱轨已久。为什么那些理应做之事就是无法开始?为什么我们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时却往往迫不及待、乐此不疲? 你的拖延何尝不是内心隐蔽、卑微的抵抗?某种程度上来讲,大部分拖延的事情是过度的欲求和冗余的损耗,我们并非真的需要在此之上耗费生命,而真正不可拖延的是你内心最真实的渴望。本期节目在自嘲和反省之外,我们发现了拖延之中蕴含着前所未有的积极力量。 【嘉宾】 沙皮狗 广州1200书店品牌负责人,电影&哲学爱好者 【您将听到】 #02:28 文化人的拖延病史 #06:00 拖没了的事都是紧迫而不重要的 #09:34 做喜欢的事绝不拖延 #12:35 糟糕的完美主义加剧内耗 #15:41 拖延是对过劳型倦怠的缓冲 #19:26 拖延的温床:深度无聊的恐惧 #22:52 拖延心理模型:任性猴子与惊恐怪兽 #28:42 一定程度的拖延可以促进创造力的发挥 #29:44 如何让拖延成为积极的行动力 #33:10 拖延始于富足,是年轻人的特权 #36:11 人内部时间与外部时间的失调 #39:10 责任感是拖延最好及最后的解药 #39:39 科层制下卸责的日常 #45:56 发达的技术导致附近的消失 #59:17 技术中立主义者的虚伪 #56:39 经由手工恢复身体的感知 #58:01 创造力枯竭于词与物的分离 #61:16 开放的对话与自我论证的论著 #63:30 战胜拖延始于放弃对抗拖延 #65:57 躺平之后再起来,高效异常 #72:40 今日事今日毕的良性循环 【提到的书】 简·博克《拖延心理学》 约翰•佩里《拖拉一点也无妨》 韩炳哲《倦怠社会》 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 托尔斯泰《伊凡·伊里奇之死》 哈贝马斯《后形而上学思想》 阿伦特《人的境况》 托夫勒 《第三次浪潮》 桑内特《匠人》 鲍曼《流动的现代性》 马塞尔·贝纳布《我为什么自己的书一本也没写》 【BGM】 Bruno Mars-The Lazy Song Luke Thompson-Keep Rolling On Sasha Alex Sloan-Older

76分钟
7k+
3年前

vol.62| 国漫为何盛产缝合怪?玄幻文学的致命诱惑

国漫为何盛产缝合怪?玄幻文学的致命诱惑 【导语】 在杭州一个闷热的午后,我和两位好朋友,也就是本期节目的两位嘉宾,一同去观赏今年最备受关注的国漫电影《白蛇2:青蛇劫起》,没想到观影过程竟成了一场吐槽大会。有的烂片烂得轻于鸿毛,有的烂得重于泰山。《白蛇2》是一部缺陷明显的作品,但我们希望是一部对电影市场有教育意义的作品。事后我们决定动用各种思想资源分析拿来主义创作这一文化现象,本期节目也应运而生。 本期节目分为上下两部分,上半部分主要以《白蛇2》作为文本,分析国产动画在改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映射出商业大片时代的电影危机。下半部分从文化拼贴的缝合怪这一话题出发,追溯了玄幻文学的前世今生,从根源上“清算”玄幻作品的致命诱惑。 【嘉宾】 陈涛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电影文化 林曦 复旦大学社科高等研究院教授,研究方向为政治哲学 【您将听到】 #04:04《白蛇1》为啥牛逼,《白蛇2》为啥扑街 #09:03 续集多败笔:商业压过艺术 #14:35 国产缝合怪:武戏越剽悍,文戏越拉垮 #20:30 “漫威电影不是电影”:游戏化的视觉奇观 #22:05 电影中的冷媒介与热媒介 #25:01 百合激情满足了男性凝视 #26:15 大女主作品的困境 #28:49 重温徐克版《青蛇》的性别意识 #34:18 搞笑抖机灵,有佳句而无佳章 #39:50 饥饿游戏&头号玩家背后的社会反思 #53:39 文化输出主力军是玄幻文学 #54:50 学术视角下的玄幻百家争鸣 #56:45 重塑阅读:网文背后的算法和资本机制 #62:59 玄幻小说与亚文化杂糅 #73:21 玄幻为什么上瘾?逃避主义式享乐 【BGM】 钢琴先森 - 青城山下白素贞 増田俊郎 - 露を吸う群 増田俊郎 - 春と嘯く Zee Avi - Just You And Me 园园 - 青城山下白素贞

76分钟
8k+
3年前

vol.61| 论游戏:精神鸦片还是人类幸福的本源?

论游戏:精神鸦片还是人类幸福的本源? 【导语】 一波对游戏行业的规范整顿正在高调进行,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某些分析对于游戏的认知还停留在十几年前非疏即堵的层面,而游戏的发展和社会普及却已不可同日而语。厘清问题的关键:游戏的本质是什么?游戏为何会令人上瘾?又为何被称作第九艺术?游戏如何改变了这代人的社交方式?游戏行业为何变成了各行业人才竞相追逐的香饽饽?防沉迷的良性逻辑是什么?娱乐之外,游戏中蕴含着哪些积极的力量? 我本身并非游戏玩家,为了回答这些问题,咸柠七召集了节目前所未有数量的嘉宾,包括游戏行业的玩家、开发者、观察者、研究者。纵览游戏的过去、现在与未来,聊聊这首人性解放的凯歌要将人类带往何方。 【嘉宾】 开奇 游戏行业战略分析师 杜世超 游戏和社交网络研究者 王汉洋 怪物尚志主播、科技行业创业者 【彩蛋嘉宾】 思故渊 人工智能开发人员、科幻作家 JT 纪录片导演 【您将听到】 #07:08 游戏不是目的,而是交友工具 #10:50 为何这么期待《黑神话:悟空》 #15:16 游戏参与未来的积极力量 #17:39 交互性是游戏发展的未来 #24:07 游戏凭什么是“第九艺术” #34:53 游戏防沉迷系统的逻辑 #40:04 《头号玩家》预示了怎样的世界 #44:15 魔兽的玩家是乐观者的人力资源 #50:05 幸福生产力与享乐健身房 #52:14 狩猎采集是最初的游戏模式 #59:43 游戏先于文化:现实是对游戏的模拟 #63:14 技术变迁史:网瘾少年到网瘾中年 #66:01 宝藏游戏吐血大推荐 #83:55 游戏作为叙事手法 #91:03 摆脱游戏成瘾就去玩更多游戏 【BGM】 Darin/Eagle-Eye Cherry – Dream Away Isac Elliot - Waving at Cars

95分钟
5k+
3年前

vol.60 | 唐霜:人生不过是乱舞一场

人生不过是乱舞一场 【嘉宾】 唐霜 独立时尚评论人 曾任时尚主编、时尚买手店店主 微博:唐霜TS 【导语】 如果你看唐霜的作品,一定会被她智识的锋芒所吸引,料定她是在事业和生活中不断践行独立思考的那种人。私下里的她却是侠骨柔肠,名副其实的时尚圈的真性情,独立女性中的人间清流。 这期播客我们选了一个大胆的话题切入:女性的油腻。在毒舌吐槽中反省自己,在回望来路时针砭时弊,才发现只要少了诚,油腻便不分男女老少。聊着聊着就走向人格形成的深处:原生家庭、童年经历、父母性格。 艾柯写道,“真实人生中,我们往往在大势已定、无可更改时才迟迟进场,却又在胜败未分的混沌中提早离席。”如果真理是无路可循的国度,人生不过是舞台上的一场乱舞,那一想到人必有一死,便可从任何虚妄的欲求中解脱,余生功课不过就是认识自己、悦纳自己。 【您将听到】 #01:38 当咸柠七的粉丝是时尚大V和播客OG #03:25 钱钟书和张爱玲笔下的油腻和市侩 #10:31 怎么把欲望包装得体面 #13:40 《纽约的一个雨天》:才华、情感、身体的诱惑 #16:18 曹柠如何练习口语 #21:08 天然去矫饰与被建构的清新 #22:03 时尚圈其实是个真性情的行业 #25:51 要沉沦在哪个行业都沉沦 #30:42 我用手指月亮给你看,你只看手不看月亮 #33:34 深层的厌世让沾沾自喜变得可笑 #36:35 你体验过活够了的感觉吗 #38:49 生活的意义经不起推敲 #42:09 一个女性主义者的养成:人生不就是乱舞一场 #43:08 从自己的妈妈上学习做女人 #49:19 叛逆之后,受惠于平凡的父母 #58:26 多年父女成兄弟 #61:40 自己和父母何其相似才要向上兼容 #68:50 人生总要经历的时刻:我要坚持我的选择 【BGM】 Berry - Si C'EstLa Vie Mokita - I StillDo גד גיבור ציד-מגשהקצב

75分钟
7k+
3年前

vol.59 | 当金融精英开始学着做衣服

金融精英裸辞创立潮牌:做衣服的纯粹差异和深邃重复 【导语】 几年前和震宇在他纽约的公寓中喝酒时,我们都还对这个操蛋的世界保持着低落的热情和暧昧的愤怒。时光荏苒,震宇和他的朋友张翔从纽约光鲜亮丽的金融行业回到上海的老房子,开始了一场社会实验般的创业。高悬着马克思像的工作室中,艺术品和吸尘器并立,德勒兹与碎布头交叠,我们聊了一种营生方式变更背后的价值追求,也聊了一种生活方式变革背后的内心汹涌。斟满苏格兰威士忌,在虚无之后、颓废之前,通过一次次自我消解,尽力完满自己的生命。 “PROLET普罗”是一个以文化为导向的街头品牌,其核心理念是以批判的视角与解构的手法,发掘日常生活与过往时代的美学元素,并赋予其崭新的设计语言与精神内核,再以服装服饰作为主要载体专递给大家。“PROLET普罗”希望通过产品、内容以及创作模式三个维度,打造一个真挚的社群文化,使其成为一个始于普罗,忠于普罗,属于普罗的创作平台。 宝藏指南 淘宝店铺搜索“PROLET普罗” 微信公众号:PROLET普罗 小红书:prolet ins:proletchina 【嘉宾】 震宇 南京人,前咨询行业从业者,“PROLET普罗”合伙人 张翔 南通人,前金融行业从业者,“PROLET普罗”合伙人 【您将听到】 #04:46 潮牌行业的钱怎么挣 #06:20 阿美咔叽(Amekaji)和景观化的审美 #09:20 时尚品牌为何追求极简化和标准化 #11:59 只有元素拼贴的国潮没有精神共鸣 #17:02 宋冬的"物尽其用"为何令人感动 #19:44 不仅制造,而且劳动 #21:35 体会生活的过程是修炼 #23:38 周浩《棉花》与全球化的"诡异" #25:59 《橙沙之味》与日本的匠人精神 #27:53 呈现“做衣服”背后省略的活生生 #30:25 强力的资本为什么带不来价值感 #39:58 加速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未来 #58:42 想象物质的极致就会虚无 #64:09 用消费主义消解消费主义,用资本主义抵抗资本主义 #66:18 德里达的“幽灵学”:反复的自我消解却难以重建 【BGM】 Cro - Bye Bye 小野リサ - Quién Será Phillip Phillips - Man on the Moon

78分钟
3k+
3年前

vol.58 | 论资本:金钱是通向价值的桥梁,但人不能栖居在桥梁之上

【导语】 龚老师江湖人称“老龚”,虽忝列Z世代,但成熟稳重的做派俨然商业巨子,亲近过后发现更像一个纯真的大男孩。他热爱严肃的思考,喜爱穷底的辩论,在高扬理想主义大旗的同时,保持对现实敏锐的感知和介入。 好不容易请来个有实务经验的嘉宾,本来以为咸柠七终于能聊点理财类话题了,结果还是给我谈玄了。不过这就是龚老师的可爱之处,总是在你胡说八道时一本正经,在你一本正经时胡说八道。 【嘉宾】 龚老师 毕业于北京大学燕京学堂,准斯坦福东亚硕士生 (未来的)投资人里的思想家,(未来的)思想家里的投资人 【您将听到】 #04:20 当我们在谈论资本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07:34 金融从业者的普遍特质是风险厌恶 #10:58 宏观资本市场和个体生活有何关系 #16:49 韦伯与全球资本市场滥觞的前夜 #23:01 二十世纪初的德国与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同病相怜 #25:32 光辉的传奇都曾是暗淡和模糊不清的 #30:09 文科影响的式微:思想的归思想,钱归钱 #32:45 “青椒”的生存困境:早期崇高化,后期苦逼化 #33:54 学术共同体作用与话语权 #37:40 自我实现的幸福在于自洽 #38:28 中年失败之一种:除了财富一无所有 #41:15 当代精英的诅咒:短期清晰,长期迷茫 #45:16 没有监管的资本市场是不值得信任的 #47:41 金融机构制造了巨大非对称风险 #48:58 灾难来临,谁幸免于难,谁尸骨无存 #56:53 价值投资就是站着把钱挣了 #57:20 沉睡年代的新青年选择“躺平” 【涉及的书】 约翰·戈登《伟大的博弈》 肖钢《中国资本市场变革》 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蒙森《马克斯·韦伯与德国政治:1890—1920》 陈平原《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 杨奎松《忍不住的“关怀”》 塔勒布《非对称风险》《黑天鹅》 格雷厄姆《证券分析》 张磊《价值》 【BGM】 Tyler Ward——Problem Cody Francis——I Don’t Wanna Go Al Lewis & Sarah Howells——Make a Little Room

65分钟
6k+
3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