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青少年自杀预防与生命守门人项目 E17

ATGC doctors' chat

“生命守门人”是以预防和干预青少年自杀、自伤为目的培训项目。对这个项目的关注源于我这一年来阅读的一些资料和发生的一些令人痛心的故事。以下是我看到的一些的统计数据:第一个是中科院心理所做的“国民心理健康调查”,数据显示青少年抑郁症状的筛出率是24.7%。第二个是国家卫健委做的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的流行病学调查,2021年公布的“中国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存在精神障碍的儿童青少年比例是17.5%(精神障碍是指需要去看精神科医生、服药的疾病程度)。面对残酷的现实,我希望自己能尽到一点点绵薄的力量帮助到那些可能有危险的孩子们,哪怕只是让他们知道我们在这里,一切就还有希望。 【嘉宾】 屈笛扬 清华大学万科公卫学院陈润森课题组 博士后 刘博文 清华大学万科公卫学院陈润森课题组 科研助理 【提到的单集】 博士生抑郁体验(上):探索免于自责的可能性 博士生抑郁体验(下):断裂、重塑、寻找人生的支点 【时间线】 0:04:33 学习心理学的初衷和动力 0:08:25 笛扬作为心理咨询师时常见到的一些问题 0:11:49 生命守门人项目是什么? 0:14:16 谁可以成为生命守门人?为什么选择青少年作为守门人项目保护的主要对象? 0:18:11 促进人们对心理疾病的理解,消除“病耻感”是守门人项目的目的之一。 0:22:18 对“守门人”的培训包含什么内容? 0:28:43 遇到有自杀风险的青少年,我们要怎么样与他们沟通呢? 0:32:59 有自杀想法的人会主动求助吗? 0:37:11 增强教师与家长的合作是项目针对中国的文化环境做的创新。 0:48:05 面对危机时,我们可以用共情的方式与他们交流。 0:56:33 为什么选择教师作为“守门人”的主要培训对象? 0:58:27 在哪里可以找到危机干预的资源? 1:01:01 项目目前在全国的推进情况和对未来的一些设想 1:12:56 “紫荆心晴”小程序是心理自助的百宝箱 1:20:17 笛扬的心理咨询师的职业与“守门人”的科研项目有什么关联么? 1:25:15 一些关于心理咨询的问题和碎碎念 【参考资料和资源】 国家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防治中心 清华大学卫健学院陈润森课题组主页 Development of a Suicide Prevention Life Gatekeeper Training Program in China: A Delphi study 【提到的小程序和书籍】 紫荆心晴小程序 《少年抑郁症》 《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

95分钟
99+
2年前

教科书里没有的细胞器,你信么?|Migrasome的故事(1) E15

ATGC doctors' chat

姜东和雨薇在博士和博士后期间深入研究了migrasome (迁移体)的形成机制和功能特点,但他们常常被问到的问题是:迁移体是真的么? 【时间线】 Part I 迁移体的研究 0:04:05 迁移体是个啥? 0:09:39 迁移体是如何被发现的。 0:14:57 新的细胞器?大家相信么? 0:20:05 新领域没有范式可循,姜东如何开拓自己的研究方向。 0:32:54 雨薇在试错中摸索出自己的道路。 0:49:43 我们用什么样的态度面对研究中的不确定? 0:58:27 投稿过程比做实验更困难。 Part II 迁移体的医药转化 1:08:22 短短十年,迁移体已经从实验室走向了医药转化。 1:14:28 迁移体是座金矿,还有太多的未知。 Part III 关于教职和个人发展 1:16:38 雨薇独立后如何确立自己的研究方向。 1:24:00 实验室成立了一年,有什么心得体会。 1:25:29 关于找教职,雨薇的建议是..... 1:30:21 姜东关于未来和科研的建议 【嘉宾】 黄雨薇 西安交通大学基础医学院 教授 姜东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博士后 补充信息 Migrasome formation is mediated by assembly of micron-scale tetraspanin macrodomains Migrasomes provide regional cues for organ morphogenesis during zebrafish gastrulation 图片:TSPAN4标记的迁移体(上),透射电镜下的迁移体呈石榴状(下) (Yu S, Yu L. FEBS J. 2022)

94分钟
99+
2年前

谈畅x李天奇:做选择啊,一定不能靠惯性 E7

ATGC doctors' chat

本集介绍: 随着生物科研坑内卷日趋严重,实验间隙我们总免不了问自己这些问题:我还能不能在科研圈走下去了?我还有没有机会跳坑?如果想跳坑我能去哪呢?我们这期播客请到了两位出坑的生物博士来大家聊聊自己的转行经历,希望能为在黑暗中摸索的生物博士们提供一点参考,也欢迎大家评论留言。 嘉宾: 谈畅(老坛): T大生物博士, 蓝晶微生物合伙人 李天奇:T大生物博士,雅惠资本VC 内容索引 Part I 读博的体验和转行的契机 04:44 天奇读博是随大流,快毕业就开始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 13:40 老坛一度感到读博很痛苦,后来遇到一个改变职业道路的契机 24:16 科研带来的体验有快乐也有痛苦,老坛和天奇都曾经想要quit博士。 32:00 老坛:多年经验总结,做选择一定不能靠惯性!! 36:46 天奇:一定要问问科研是不是自己喜欢做和适合做的事情 Part II 跳圈实操指南 39:00 老坛和天奇博士毕业了是怎么找工作的? 50:08 老坛:找工作的时候大家要怎么包装自己?(简历&面试小tips) 57:35 老坛在创业公司工作的体验:无论选哪个赛道都需要坚持 1:03:57 找工作的时候看中哪些方面的因素? 1:09:16 怎么做职业选择?权、钱、术、名、地位、闲,看你怎么排序? Part III 职业和人生建议 1:16:36 身边很多生物狗都在焦虑,担心找不到工作,怎么应对呢? 1:22:22 大多数的人都是在单纯的焦虑,但是很少有人采取行动! 1:31:29 学校里呆久了,不敢跳出舒适圈怎么办? 1:39:26 行动起来实操指南 1:46:51 务实的总结!如何跨出第一步 参考资料: 老坛在B站的视频:领英|选offer】高校vs企业,生物博士做研发该去哪? 收听平台: 小宇宙|喜马拉雅|Apple podcast|QQ音乐

110分钟
99+
2年前

杀不死我的让我更强大--Piezo2结构的故事 | Science N Beyond E6

ATGC doctors' chat

Piezo通道是介导人类触觉感知的重要蛋白, 它的发现者Ardem Patapoutian也因此被授予了2021年的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与David Julius分享)。这期我们请到了解析piezo2 蛋白结构的两位研究者周珩和王莉做客我们的播客。我们除了聊到课题的方法和结论,也聊到了他们两位在合作推进这个课题时的压力,挣扎,坚持和课题突破时的喜悦,希望他们的感悟能给每一位正在课题中挣扎的研究者安慰和勇气。 下面是播客大纲,大家可以点击时间点跳转到想听的话题 Part I 关于piezo2的课题和冷冻电镜 04:15 piezo通道有很重要的生理和病理学意义 10:46 王莉接手了一个好几个人尝试了又放弃了的课题。 15:22 piezo2在蛋白纯化方面的重重困难 20:27 科普冷冻电镜解析蛋白结构的原理简介,在piezo2课题中的应用以及遇到的困难 29:04 周珩因为建模型累出了鼠标手,但是成就感满满。 31:02 两个强迫症患者为课题共同付出了很多,彼此支持和鼓励。 35:19 课题那么困难,王莉为什么一直相信它能做出来呢? 40:15 王莉跟周珩在合作过程中充满了摩擦和争吵 (十分搞笑) 56:27 结构生物学为什么总发顶刊,是不是在灌水? Part II 聊聊挫折和人生 68:28 王莉聊了聊自己不太顺利的求学和科研之路,但是依然坚持 75:32 学霸周珩是如何走上科研道路的,他们为什么爱科研 80:42 王莉聊自己在科研过程中的suffer和struggle,这些都成了她的财富(必听) 85:17 王莉和周珩为什么在人生不顺利的时候还能自信的勇往直前 (必听) 95:03 漂亮的王莉为什么一直单身? 100:20 趣事儿:周珩范了一个巨尴尬的错误,大家笑翻了 105:37 给听友们的寄语 精美的三叶桨结构的piezo2结构 (Wang et al., Nature, 2019) Piezo2 文章链接

110分钟
99+
2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