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51 上夜校成年轻人最新时髦?白领需要什么样的职业教育

职业离想

🍉本期话题有些冒险:白领、蓝领谁才是职场废物之白领上夜校背后的小99 本期主播: 🎙️刚从挪威回来加了三天班的伪白领-威尔王 🎙️刚从深圳游学归来曾为所有白领做研究院的文元院长 刚刚回到北京的主播一个月后终于有了一期线下录制, 本期播客适合所有不明白为啥白领要上夜校的不赶趟白领听, 也适合质疑了自己很久也准备上夜校的白领听, 适合站在时代浪口思考自己未来价值没有明白的中年白领听, 更适合还没踏入职场需要有备无患的预备白领听。 本期关键词:白领已死、AI当立、蓝领有用、夜校情节、职校价值 🎥本期时间轴: 04:00 在深圳,因为可能有时候要找一些比如说修水管的,甚至是送外卖,或者是找一些这个就是一些技术型蓝领的这样的一些工友来帮忙,就是做一些事情,你会发现说这些蓝领职业在深圳明显更偏年轻化。 07:39 蓝领的技术远比做ppt难多了。 12:44 职业离想群中大家关于AI取代白领的激烈讨论,现在职场新人的工作内容国外AI已经完全替代。 16:57 在深圳,考不上清华北大深大,夸张点,可能会选深圳职业技术大学。 20:24 黔东南地区王雪红创建的关于云计算的技术院校,可以获得很好的待遇,从事很多云计算的公司。 22:07 威海的高级焊工是一个特别抢手的职业。 28:25 直播带货是蓝领还是白领,《漫长的季节》里王响作为火车司机,之前是全市最受尊敬的职业,17年后也变成了可有可无的蓝领,这一代的白领就是下一代的蓝领。 35:12 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人开始上夜校,在上海甚至成为年轻人最时髦的选项。 38:37 为什么领英和脉脉的logo都是蓝白的,暗含了白领和蓝领的交替。 39:13 挪威蓝领们开心愉快的生活。 47:33 现在逐渐泵生出的有趣的新职业:离职拍摄师、家里花艺师、断舍离大师。 56:01 未来白领转型蓝领的新职业推荐。 64:00 未来白领生存指南。 让我们忘记白领蓝领,忘记你那尊贵的社会地位吧,在未来,有用的人才能生存下去,静下来思考下你的有用价值吧。

66分钟
28k+
1年前

Vol.50 前造物节主PM说|工作如何打鸡血,才能熬命到过年

职业离想

🎙️本期嘉宾:曾经BAT熬夜狗,如今坐大办公室的野味总 🎙️本期主播:刚刚北欧旅游完还在倒时差的威尔王 这期节目适合所有十一归来灵魂留在野外的流水线肉身们听,周姐教你如何历经波澜、开心上班。 野味是我朋友里最有趣的灵魂之一,曾经的BBAT大满贯选手、造物节主PM、如今在小红薯上写大厂离职风生水起、坐在自己一百平的办公室当着副总。 在「职业离想」粉丝只有25的时候就来给我充门面,以至于上一期数据不是太好看,但是那一期真的很精彩,导路:《Vol.03 集邮BBAT的周姐,从狂野少女进化喝茶阿姨|对话互联网大满贯选手野味》 本期邀请野味再度登场,是因为我再也想不到还有比她曾经和现在更享受工作赚钱的人了,在淘宝天天996她乐此不彼,如今自己上市公司当副总她十一也不休息,这样内心的充实想来中间宰过不少跟头,大家来听听。 听播客之前如果你还想了解野味更多的事情,可以阅读这篇:《30岁逃离大厂后的我,实现了只工作不上班》 曾经幼稚周姐在淘宝第一年写给假期之后自己的一句话 周姐如今的一百平办公室 🍉本期金句: 04:22 我回老家当副总之后,我就发现原来上班其实是一件很轻松的事情。 04:33 我之前在阿里的时候,我们家楼下有一个超市,但是我在那边住了三年,我都不知道那里有一个超市,因为超市晚上 9 点关门,而我从来没有晚上 9 点前到过家。 05:55 如果大厂是一个卤菜馆,山东卤菜馆,那大厂的员工的工作基本等于洗大肠。 09:10 造物节时代热爱工作的野味发的微博:休假真不错,工作也不错。 11:07 我最抑郁的时候就是那年在大厂最后一个冬天。你知道那个时候每天早上醒来就开始流泪,然后坐在客厅抽一根烟,然后不想去上班,然后继续流泪,然后到实在肚子饿得不行了下床。 15:28 我爸现在每天忏悔说就是起这个名字,导致我 32 岁至今未婚,就事业变成了我的唯一。 23:22 没有永远的中产,年纪到了中产都会变成下产。 31:16 周姐逃离不了工作于是把自己变成AI,撑了三个月崩溃了。 39:06 十分不想上班也可能因为你身边没有一个支柱的人。 45:57 减少年末焦虑最重要的一点:停止吐槽。你不吐槽,负能量就不来找你。 47:53 放弃完美伪装,别人不来戳穿压力会小很多。 49:00 开始给生活写todo。 🎥周姐的工作生活回忆: 周姐是一个开心的人,经历了很多之后她变得更开心,希望年末的日子你也能和她一样开心。

57分钟
1k+
1年前

Vol.49 健身必听一期,国内T0级健身教练是如何让自己“长生不老”

职业离想

🎙️本期嘉宾:看着20岁其实40多岁的不老教练-sky 🎙️本期主播:虽然天天健身依旧没有八块腹肌的威尔王 认识sky哥是因为工作合作机会,当时我的需求是找一个国内T0级的健身教练帮我训练队员,朋友和我推荐的sky老师,别的教练的学生是你我,sky的学生是教练,作为曾经的产品总监,sky在一兆韦德、威尔仕有多年的课程制定与教练培训的经验,说资深已经不足以概括了。 和sky老师相处你会觉得很轻松,他像一个内心很简单只追求自我成长的学生一样。sky对自己也及其自律,每天都会自己带吃喝的东西,保证授人以渔同时,也能成为榜样。 作为有着快20年从业经验的国内元老级教练,这一期我们和不老的sky聊聊他的养生经验,顺便找寻一个让自己自律的理由。 十一假期,正是你健身让人刮目相看最好的机会啊! sky与更重量级大力士合影 🍉本期提纲: 1.先请sky介绍下自己二十年的健身行业生涯吧。 03:32 2.问一个每个人都会问的问题:你们还有职业理想吗? 11:16 3.先问一个特别好奇的问题:培训健身教练和培训学员你的感觉一样吗,平常大家上的健身课程你们是怎么制定的? 13:22 4.不管是一兆韦德、威尔仕还是这几年很火的乐刻,sky算是经历了不同方式的公司,他们的工作方式和学员你感觉一样吗? 16:47 5.第一次见你我以为你才20多岁,特别好奇你是如何保持自己这么年轻的外表的? 31:43 6.你日常对自己的饮食都是怎么控制的,有没有给到大众的一个更容易接受的菜单。 37:10 7.你现在每天还会单独健身吗,之前咱们做了一个超多的电竞健身课程,你觉得那套课程训练量够吗? 8.可以和所有xjb健身还下不来的朋友们分享一套傻瓜式但是有效的健身动作吗哈哈哈哈? 9.回到你自身,健身这行你觉得吃青春饭吗,有自己未来的打算吗? 10.最后一个问题:回到20岁,你还会做出当时的选择,成为如今的你吗? 乐刻教练训练纪念 大力士比赛举重中 训练LPL选手中 BC结束后合影 教练课程制定中 萊美操课过程中 其实健身是我们与自己身体沟通最好的方式,沉浸体验它的喜怒哀乐,开始动起来比动什么更重要,共饮此面。

62分钟
1k+
1年前

Vol.48 昨天亚运会后,北大毕业的环球小姐决定离开MCN买了个电竞战队自己当教练

职业离想

🎙️本期嘉宾:是北大才女、是环球小姐也是电竞老板的姚总 🎙️本期主播:有幸与她共事过的威尔王 这两天的亚运电竞赛事,有夺冠有遗憾,但是这都是电竞行业全新的一页,我的朋友姚瑶在这期间做了一件很冒险的事,买一支电竞战队当教练。 做职业离想之初,我一直想邀请一位在多方面都在试图追求完美的年轻人,想来想去姚总我觉得比较符合了。从浙大到环球小姐到北大硕士到MCN老板再到买下一只电竞战队,虽然年纪比我小,但是姚总在我曾触碰过的领域开局就把我碾压了。 一个人变优秀其实很难,智商、努力、情商、社会机遇缺一不可。一个人持续追求优秀更是难上加难,持续的压力以及外界对自己成长速度的监督可能也都会变成包袱,优秀既是光环也是包袱。 这期和姚瑶,我们去试图寻找让自己变优秀是否有依赖路径以及优秀背后看不到的另一面。 🍉本期时间轴: 04:41 考北大最初动力源于前男友在北大。 05:49 参加环球小姐源于无聊刷手机,意外获得了前三。 08:25 站在南方的电梯里,经常是个子最高的那一个。 12:44 因为觉得自己太过学院,想突破下自己,决定去创业。 14:56 从幕前转幕后背后感情、容貌焦虑、个人标签的桎梏影响。 17:00 网瘾少女养成记,凌晨五点和舍友在楼道打王者,被质疑不是北大的。 20:35 离开MCN后在家思索下一步的过程里,选择了自己最大的兴趣爱好。 25:47 买战队只是表象,目标是成为KPL舞台上的女教练,为了这个目标在奋斗。 30:32 关于从同学之间攀比到看开的心理历程。 35:17 有些事有先天也有后天,一个智商超过140的人生活轨迹。 44:21 教练是把双刃剑,看这两天亚运电竞比赛有感。 🌵本期提纲: 1.先请姚总介绍下自己不开挂的人生吧。 2.问一个每个人都会问的问题:你们还有职业理想吗? 3.你说现在很烦恼,能和大家分享下你烦恼的地方吗? 4.你觉得变优秀这件事有没有方法路径,可以分享下你的心得吗? 5.这些年不管上学还是创业,你好像一直没有疲惫做很多事,你的时间管理是如何进行的? 6.当年为什么想到去参加环球小姐的评选,作为一个“业余选手”。 7.毕业之后怎么没想去大公司,自己做MCN了,而且竟然在这么难的赛道赚到钱了? 8.你的标签里我没看到有游戏属性,为什么忽然投身这么陌生的电竞领域,还买了个战队? 9.工作或者人生对你而言意味着什么,你有没有一个职业集中点,之后不再发散? 10.其实你的外表是相对于绝大多数人的加分项,但是你好像一直在做幕后的事,为什么? 11.最后一个问题:回到20岁,你还会做出当时的选择,成为如今的你吗? 希望在未来的某一天,能看到姚瑶作为战队主教练带领队伍站上KPL的巅峰。

52分钟
99+
1年前

Vol.47 在多数人更新简历的时候,更新一下自己的墓志铭|一个媒体营销人的回忆录

职业离想

🎙️本期嘉宾:前36氪战略市场负责人、前雪球上市公司部负责人-侃哥 🎙️本期主播:每年都和侃哥进行一次深谈,今年超标的威尔王 侃哥是我人生很重要的导师之一,他和我的性格可以说是几乎相反,侃哥是一个自我满足全靠内在、365天都在读书,保持夸张阅读量的人,从16年离开36氪我们两每年都会进行一场四五个小时的深谈,侃哥会和我分享他这一年的阅读体会,两个超高语速的人不留气口的说话,我听到的知识片段抵得上我其他时间一年的读书量了。 浙大物理系毕业的侃哥和我一样毕业弃理从文,从4A到WISE大会,20年的市场工作他依然能从中找到自我实现的新价值,做新的尝试。 这期节目关键词:读书、终生学习、墓志铭、职业理想。 一起来看看一个持续阅读的人的精神世界以及他如何写自己的墓志铭吧。 侃哥某次演讲过程 🍉本期时间轴(侃哥每句话几乎都有书本可据,建议直接听全程) 02:17 侃哥浙大物理系弃理从文的背后思考,每段广告媒体公司背后逻辑的转换。 05:56 历史就是不断在循环,有一句话不叫太阳底下没有新鲜的事。 09:15 宗教来说,职业理想是你天职的一部分,因为职业这个词本来就是从天职这来的,天职是上帝赋予你的。 12:14 人生是没有意义的,寻找意义可能就是人生的意义。 15:10 一个此时此刻仍在用17年买的iphone8的人的低物欲思考。 20:34 过去广告光芒万丈时代媒介广播站式传播体系与如今散状传播的背后逻辑。 39:21 对我来说读书其实也是一种旅行,甚至是跨越时空的旅行。 43:28 关于碎片化时间浏览与持续阅读的利弊与知识获取。 47:20 一个所谓的职场人的悲哀就是可能忘记了理想,只看职场,所以活成了别人眼中的样子,而忘记了自己眼中的自己。 36氪搬家那年与侃哥在新大楼合影 持续在思考的侃哥 🎥写在最后 如果侃哥不提醒,我没意识到侃哥在职场已经工作了20年,从16年开始,侃哥给我的平和的感觉始终未变,持续阅读、持续思考可能不一定能带给你物欲什么样的满足,但是精神的满足一定会让你变得平和,我想这已经是很多人遥不可及的梦想了,希望每个人都能从阅读中获得平和的力量,共饮此面。 🦒本期结尾歌曲:许嵩《拆东墙》

64分钟
99+
1年前

Vol.46 想要立人设,却被贴了烂标签?职场里你是秃鹫、长颈鹿还是大多数的小蚂蚁

职业离想

本期话题:职场黑暗森林,你是老鹰、鸵鸟、长颈鹿还是什么抽象人设? 🦒以下几种标签,你觉得你是哪类: * 老鹰:视野高、目光锐利、敏锐捕捉猎物。 * 长颈鹿:比较慢、老好人、但是拥有开阔的视野。 * 小蚂蚁:固定工种、合格的螺丝钉,团队合作中推进事情。 * 变色龙:伪装高手、变色龙、员工之间的润滑剂。 * 鸵鸟:平常炯炯有神、但是一有事马上把头埋在土里。 * 狐狸:狡猾、爱玩小聪明、有时候是小领导,但是难堪重用。 * 大象:体型庞大、行动缓慢、生儿被动,别人不敢招惹他,但是自己也不动,钉子户。 * 鹦鹉:领导说啥就是啥,不会独立思考。 🎥本期时间轴: 05:25 职场标签真的准吗?最相信MBTI的Nolan老师已经经历了4次MBTI的转换。 14:49 职场标签真的是别人贴给你的吗?其实这些标签是你内心的映射,很多都是自己贴给自己的。 15:52 标签,有时候是一个让自己内心回归某种秩序的一个方式。 19:14 好的标签你会贴,别人给你坏标签你会奋力去揭,揭不过来就玩职场仙人跳,换个地方重新贴。 23:21 匿名打标签这个功能真的好吗?为什么要匿名? 28:53 关于上方的动物标签以及他们背后代表的人,我们都不想成为工蚁,我们却都是工蚁。 55:22 推荐一部电影《头脑特工队》,里面是关于标签的小型社会。 57:00 那些伟大的对标签去魅的人,我们曾经的嘉宾陈主编、车老师。 63:00 再多的标签也定义不了人类的复杂性。 72:00 可以用标签快速的筛出和你志同道合的人,然后赶紧把标签扔掉,用拥抱人性的复杂,拥抱世界的复杂。 ———————————————————————— 🍉广告福利时间: 很多朋友知道,我年初从腾讯离职了,来了新公司之后我的通勤时间从往返40min变成了3个小时,苦恼于对时间浪费的愧疚,我变成了一个坚实的播客受众,我发现听播客可以在骑车坐地铁的同时听一听每日新闻、行业洞察、还有很多职场方法论和小故事,做【职业离想】的想法也是这么诞生的。所以一款适合通勤听播客的耳机就尤为重要,这时候tezo的老师们恰巧联系了我,给我寄了他们最新的Tezo通勤耳机「鸢」,「鸢」是一种鸟类,让人有空灵的感觉。tezo的【鸢】有三点让我觉得很适合通勤听播客:1.它的续航时间有25小时,很适合播客这种一听一两个小时的重度用户。2.它的重量很轻、而且属于入耳不是太深,戴很久也不会觉得累。3.它的降噪做的很好,不是那种隔绝万物的但是能听很清晰,防止骑车有意外。 我觉得对于现在很多去公司和面试路上的压力很大的职场小白而言,在他们紧张的路上听听播客不止能帮他们增进知识,也能缓解压力,戴上【鸢】也算是能帮助到大家职场表现了。 职业离想小福利,大家去Tezo的某猫官方店铺,和客服报【职业离想】可以减20元

74分钟
99+
1年前

Vol.45 白鸟米酒CEO说 | 那个后半夜,她砸碎酒杯逃离大厂奔赴酒厂不回头

职业离想

* 本期嘉宾:好久没坐班的白鸟老板-阳总 * 本期主播:她一直坐班的36氪前同事-威尔王 认识阳总发生在16年的36氪,那时的她就副业买蜂蜜不怎么缺钱了,上班对她来说只是让生活不那么无聊的佐料,后来部门解散,我去搞联合办公空间诈骗,阳总歇了歇,然后在某个月黑风高的夜,我们三在簋街的小酒馆里,她说她要去创业做酒,然后远赴湖南酒厂,一去就是半年。 后来的阳总时不时会带着白鸟的demo让我和可闻试酒,再后来白鸟上市,我们都成了它的免费推销员,时至今日,我还会每个月买五六瓶白鸟,送给来我家拜访的朋友们。再后来我在711、甚至椿庐见到了白鸟,我知道事情不简单了。 我的朋友里创业的人有太多,但是好好做生意的阳总算是前茅,其实能做出做好一瓶酒,这件事已然不易,却有太多人舍近求远的继续当了炮灰。 本期节目关键词:豆瓣、36氪、白鸟米酒、创业、chill人生 * 今天又是一位带稿选手: 1.先和大家介绍下你自由chill的这些年吧。 03:45 哈喽大家好,我是阳萍,是十八线品牌,白鸟的小老板。 这些年确实跟朋友们走了不一样的路,但完全的 chill 也算不上。 当然一开始创业的时候,肯定是想要自由点儿,毕竟小时候,大家都有过一些中二时期。 但估计所有创业者到后面,都会发现规则和限制,甚至比上班的时候更多一点。 其实我在做白鸟之前,也始终在做生意和职场之间来回摇摆,这个状态大概也持续了5年的时间。 刚毕业那几年,我在豆瓣和 36kr 做产品运营,然后一边儿弄自己的小淘宝店,卖卖葛根粉啊蜂蜜啊什么的。 整个状态就很割裂,就我们共事那会儿,经常前脚还在会议室,正经八百地讨论投融资平台的产品需求,下一秒我就要去跟淘宝店的库头,说着这个月要进多少斤葛根粉,干豆角多少钱一斤,酒曲还剩多少粒,一整个割裂到不行。 后来有一个契机,是深圳卫视想要给我们做一个50分钟的专题片,需要拍一个月,加上36kr后来有一些业务调整嘛,我就离职啦。 但其实后来这个专题片也没有拍成,我呢,就趁机一边满世界浪了一年,一边继续卖我的土特产。 可能听起来是挺自由挺舒服的。但其实这样的生活过了一年,我没忍住,又跑回知乎上班儿了。 过程中的孤独感。 没有能在一起八卦吐槽的同事,没有一个固定集体构建的社会定位,我经常会不知道自己属于哪个群体。 因为就是一个小个体户嘛,也谈不上行业啊商业模式啊什么的。 而且那会儿我上班儿其实蛮开心的,同事很合得来,工作也挺有趣的。 对比起来,卖土特产,每天接触的人,就是各种小批发商,包装厂,时不时还要跟买家斗智斗勇。 所以那会儿,我也没有完全想好,自己要做什么样的人,想要什么样的社会圈子? 可能不够聪明,又有点小虚荣吧,既想要赚钱,又想要呆在舒适圈里。 再后来,可能暂时想明白了,就选择了做白鸟。 2.问一个每个人都会问的问题:你们还有职业理想吗? 11:20 怎么定义职业呢?可能在我这儿职业有 3 个目的吧,一个是赚钱,一个是工作本身,还有一个是人际圈子。 最佳状态肯定是:钱多、事儿喜欢干、圈子优质。但往往,能同时满足的情况特别少。 作为一个 I 人,我选择,干喜欢的事儿,赚尽可能多的钱,交适量多的朋友。 这个可能就是我的职业理想吧! 3.最初怎么想到上班同时卖蜂蜜的,怎么能卖蜂蜜赚很多钱? 13:26 可能因为我对象的原因,我刚毕业就认识很多,比我年长而且很厉害的前辈。 我刚工作那会儿,他们已经在各个大厂带团队了。 大家私下经常一起自驾啊聚餐啊什么的,我能看到他们的工作付出和回报是不成正比的。 一个很多年,持续早上8点出门,凌晨1点回家的人,为公司创造了多少价值,但是他付出了多少个人时间,住什么样的房子,吃什么样的饭。基本上就是我10年后的天花板了。 20岁的时候,我就觉得我以后不要过那样的生活。所以从一开始,我就是想自己做生意的。 虽然说自己做生意,就不能参与千亿市值的项目,但千万的生意,成就感也不差。 卖蜂蜜纯属闲的无聊,我喜欢做东西,但是,以当时的情况,哪怕在app里加一个小功能,都很难自主决定, 那设计一瓶蜂蜜,拍产品照,再精心设计一个商品详情页,总是可以的吧。 而且赶上 2013 年那会儿电商环境比较好,我运气还可以,就卖起来了。 那会儿完全不投放,就是在豆瓣发发帖子,在淘宝、下厨房、顺丰好物、豆瓣东西啥的都开了店,就卖呗。 现在想起来真的是想原地穿越回那会儿。 但可惜那个时候我太幼稚了,还不太懂得取舍,在辞职和打工之间来回摇摆,没能狠下心好好卖蜂蜜。 但也行吧,反正也赚了一些钱! 4.离开36氪的时候你应该还不到30岁,当时怎么想的就不在大厂上班了? 22:08 在大厂上班可能从来都不是我的理想状态吧。我这个人比较散漫,而且想法太多。 比如最近我跟朋友在做手工蜡烛,前阵子研究量化基金,平时还要琢磨一下理财啥的,上班的话,估计就没有这么多时间做这些没边儿的事儿了。 而且我的作息是早 10 晚 2,熬夜狂魔,早起真的会杀我。 5.当时为什么决定卖米酒,后来怎么能逐渐把销量渠道做起来的? 34:07 主要是我以前是卖土特产的嘛,米酒也算其中一种吧! 2019 年市场环境挺好的,而且没有这么多低度酒品牌,我们的线上投放效率很高,基本都能过 10 。 后来又铺了711、便利蜂、ole,还有不少的礼品渠道。 不过疫情这几年,挺惨的,不是好多人趁着消费品热进场么,现在几乎都死掉了。 不过我们也是勉强硬撑哈哈。好消息是目测还不会倒闭。 6.我送过很多朋友白鸟,大家复购率都挺高,有一个朋友还找你买了200瓶,你觉得秘诀是啥? 35:29 秘诀应该是好喝好看吧?我们在「适合送人和聚餐的米酒」这个限定里,应该是比较好的选择。 如果不是复购还凑合的话,我们应该会活的很艰难,因为21年之后,我们的投放基本停了,一直在维系老客户,其实就是吃老本儿。 但好在每年节气,大家还是会来复购桂花米酒,每年中秋的时候,我都会觉得,难道我们是一个月饼品牌? 7.你的人生横贯了互联网、创业的很多时代,但是你一直有着很chill的心态,你的底气是什么? 45:25 可能是物欲比较低。拥有的东西已经够了,反正饿不死我。 就想着横竖只活这几十年,多看看才不亏。 Chill 这件事有点「生活在别处」的意思, 当你真的过上了想要的生活,会发现哪儿都是一样的,都有不完美的时刻。 所以在平行时空里的我,看待创业的我,应该是挺 chill 的, 但是我现在,其实还挺怀念以前在公司跟大家煮小火锅的哈哈。 选择太多对于意志还不够坚定的人来说,挺可怕的 。 其实就是,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最后吃啥都不香,就没有幸福感。 我当下对自己最大的期待,可能是变得更聪明一点,更懂得舍得。 8.很多人在公司里越活越不自由,但是感觉你是越来越自由,你觉得为什么? 55:37 有没有可能是失去了很多,但却没有得到想要的,所以感觉不自由? 明白自己要的是什么,并且甘心失去相应的东西,都会得到自由吧! 只有内心自由才是真的自由。 9.阳总最近又在长沙捣鼓新的东西,你这种一直在创新的折腾的劲是什么? 57:39 是一种游戏人生的心态?我经常会有「我一定要活够本儿」的想法。 如果不折腾的话,我就原地躺平啦,但躺平比折腾还难受。我选择做点儿能让自己高兴的事儿。 10.做生意期间有没有很高光和很囧的时刻分享下。 59:11 高光时刻,订单量刚刚起来,我们一次性生产了 几万瓶,大号的货车,装满了一整车发去仓库。我看着当时那个视频觉得好夸张,我们要卖这么多酒出去吗??太可怕了。毕竟刚开始一次只敢做几百瓶,抠抠搜搜的。 囧的时刻就很多啊,比如,19 年我去神龙架看酒厂,为了省钱住在山里的民宿,醒来一个巨大的黑蜘蛛从枕头下面爬出来! 11.最后一个问题:回到20岁,你还会做出当时的选择,成为如今的你吗? 60:36 我觉得都可以,但不希望自己摇摆。 我可以做一个卖蜂蜜的人,也可以做一个卖项目的人。 但要一件一件来,把一件事做好,再做另外一件事。 最后,阳总用樱桃小丸子的一句话送给大家:要过明天,先过好今天。 64:00

66分钟
99+
1年前

Vol.44 那个非你莫属亮了12盏灯的小镇鹅厂宝妈好像没了那么多职场蕉绿,why?

职业离想

* 本期嘉宾:鹅厂宝妈、我的运城老乡-盼姐 * 本期主播:前鹅厂运城人-威尔王 我一直觉得自己是这个世界的主宰,周围都是npc。因为我自从18岁离开运城起,我学习工作遇到的人很多都是我的老乡、校友,甚至每到一个地方工作生活,门口一定会突然开一家运城面馆,盼姐便是我在鹅厂的运城老乡。 和盼姐共事很久,她和我一样都是做事情特别拼的人,甚至在生完孩子的下一刻就开始回工作,小城青年、非985、宝妈、30+,这些不友好的标签让很多职场的朋友们变得焦虑,但是从盼姐这里你看到的都是从容和乐观。 我想这样的乐观背后一定有着盼姐强大的心灵振奋剂,这期我们就和盼姐深聊一次,试图帮大家找到它的谜题。 本期提纲: 1.先请盼姐讲讲自己从运城走出的小镇青年奋斗之路。 2.问一个每个人都会问的问题:你们还有职业理想吗? 3.先问你个很实际的问题,当时30岁以后生完孩子有没有焦虑过职业生涯? 4.很多人都在抱怨学历带给自己的不公而不反思,你觉得这些年你如何用自己的方式证明自己的? 5.之前有嘉宾和我聊,说我有过很多很好的生活经历,让我内心变得强大,你觉得运城的生活是我们很好的内心强大剂吗? 6.其实你家离公司很远,但是你还有着很多的育儿经历,你是如何平衡时间实现的? 7.你觉得进入人生新阶段后,你的心境和工作态度有没有发生一些改变。 8.未来有怎样新的规划吗,工作生活都行。 9.现在很多朋友很容易陷入焦虑,可以给一些建议吗? 10.最后一个问题:回到20岁,你还会做出当时的选择,成为如今的你吗? 最新的中国50幸福感城市,个人觉得没有把运城等小城市收录 * 本期时间轴: 03:02 一个几乎没怎么写过简历人的感激幸运之路。 06:35 非你莫属给我亮了12盏灯,我爸觉得没有啥甚至有点点丢人。 08:41 盼姐曾经朴素的职业理想:我大学时候毕业的时候,我自己幻想我自己想要成为一个白领的女性,我就站在一个CBD 的高楼,拿着一杯星巴克的咖啡,踩着一个高跟鞋,就是蔑视全场的那种,御姐范儿的那种感觉。 13:19 最近流行热血老年番,盼姐演绎热血中年番。 15:18 关于生完孩子后的不自信:我当时回到公司的时候,我还 130140 斤,我当时还是挺胖的。然后呢?每天早上就是我每天早上起来出门穿衣服我都会哭,就是我就在想我为什么没有衣服可以穿,我怎么这么胖呢? 23:59 大城市能给你的一切,运城好像也都有,只是赚不到那么多钱。 32:24 我们的父辈现在最喜欢的就是骑着电动敞篷车去盐池长坡兜风,然后骑到山上。 35:32 每天通勤三小时给盼姐不一样的感受,那三个小时不属于孩子不属于工作,只属于自己,可以听播客。 工作里穿着白领、喝着星巴克、穿高跟鞋、在CBD上班的盼姐 七彩盐湖 运城垣曲的古城 如果累了、倦了、难过了、焦虑了就去去运城吧,那里有所有焦虑烟消云散的方式。

47分钟
99+
1年前

Vol.43 一个独身主义者的鹅厂综艺制片人养成之路

职业离想

* 本期嘉宾:本节目第一个听众嘉宾、我的鹅厂前同事-小逸 * 本期主播:鹅厂待了三年多好像就综艺类别没碰过-威尔王 认识小逸是因为她在节目后台的留言,不禁感慨【职业离想】往前迈出了一小步。作为一个校招甚至实习就在鹅的综艺制片人,小逸经历过《陈情令》、《创造营》等鹅厂历史的高光时刻,年纪不大,见识不少。 如今的小逸刚刚离职,也开始了自我折腾的下一站,这期节目我们聊聊能聊的,聊聊一个综艺制片人经历的、学到的以及应该拥有的经历经验。 《开始推理吧》那栋楼 * 本期提纲: 1.先和大家介绍下你不长但是丰富的职业生涯吧。 2.问一个每个人都会问的问题:你还有职业理想吗? 3.在鹅厂做综艺应该是很多像你一样年纪的女生多年的梦想,能讲讲你当时怎么进入鹅厂怎么做到自己想做的项目吗? 4.作为一个综艺制片人,你觉得需要具备哪些技能和素质? 5.可以讲讲一个综艺从立项到上线中间要经历的流程吗? 6.做了这么多的综艺项目有没有你满意或者印象深刻的内容? 7.你自己比较喜欢哪些类别的综艺、做喜欢的综艺是什么感觉? 8.我是在职业生涯的第九年选择离开鹅厂的,但是你应该是3年的时候,当时是怎么想的? 9.之后还准备回大厂吗,为什么就很快决定自己折腾了? 10.给一些想进鹅厂的校招生一些建议吧 11.最后一个问题:回到20岁,你还会做出当时的选择,成为如今的你吗? 超新星运动会结束纪念 * 本期时间轴: 04:46 如何躲过校招节点,提前批进入鹅厂。 12:54 一个制片人的基本素质:能熬夜、能social、懂内容、会管钱。 22:06 一个综艺从想法到上线的时间轴。 27:05 一个独身主义者对谈恋爱以及恋综的终极困惑。 41:52 道是什么?道其实就是人走的路,每个人修的道不同,也就是说每个人选择他人生要走的路是不同的,这个路是没有好坏的。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道要走,每个人也不会只有一条道要走,共饮此面。

48分钟
99+
1年前

Vol.42 那一夜,老板让我下载抖音,并一个月涨100w粉 | 对话把GQ当成家的赞总

职业离想

* 本期嘉宾:两进一出GQ实验室、我的36氪前同事-赞总 * 本期主播:3k文案威尔王 赞总是我认识的最神婆式的人物,就连她的名字都极具戏剧张力,当你想夸她的时候,你会说:“赞,赞!赞啊赞!”读起来甚至有些可爱。 认识赞总时,我刚要离开36氪,她还未毕业在36氪里每日作画,再见赞总已经在GQ实验室公众号疯狂输出、顺带做出了不少短视频爆款。很多人说我文字嗅觉好,我却常羡慕像赞总他们这样的文字天才。后来我认识了越来越多的少年天才,结果都和赞总认识,以至于我和赞总画了张逻辑图理一下我们的人脉关系,看着他们,我自愧不如,这也加速了我投身大厂当螺丝钉,不敢全职写字的决心。 这一期,通过我这个3k文案与3w文案的赞总对话,试图和大家还原一个头部新媒体运营者的网感与工作方式,也给那些说“新媒体运营很简单”的人还原实况。 赞总曾经运营的【烦恼女孩】 * 本期时间轴: 05:42 我觉得 GQ 是一个很神奇的地方,因为其实我自己觉得我算是一个怪人,从我从小到大的成长经历里面,我很难会有归属感。 11:34 我记得 12 月 25 号老板跟我说去尝试做一下短视频,我当时是接到了他这个指令之后我下载了抖音这个软件,我用了一个月的时间,每天在线时间极长,每天都应该刷到凌晨两三点。基本上我只要醒着我就开始刷抖音,就刷了大量内容,连刷了一个月,我感觉我悟了。 14:05 关于老板开玩笑让我一个月做100w抖音粉丝这件事。 20:09 工作要求自己极其严格,面对生活极其懒散,并不冲突 。 29:11 为什么赞总觉得GQ同事是家人。 赞总的高赞生活小红书 其实很多事情刻意不来,赞最宝贵的品质其实是她自由的心态,共饮此面。

39分钟
5k+
1年前

Vol.41 那个写非典型985的700w粉丝公号主编失业卧病在床,一回头前东家裁光了整个组

职业离想

* 本期嘉宾:前700w粉丝公号主编、我的领英前同事-陈总 * 本期主播:一直在新媒体行业当炮灰的威尔王 我和陈总是同一天入职领英,殊不知之后的职场道路会有如此大的参差。 陈总是成名要趁早的典型代表,公众号朦胧时期就陪着领英公众号粉丝突破了100w,当年他那篇《一名非典型985毕业生的大学简史》想必不少职场中年都曾拜读过,后来的陈总少年意气、挥笔成章,写出了700w粉丝的公众号,也成为了新榜舞台上的台上宾,年轻主编里一时风光无限,意外却在去年发生了,失业、粉碎性骨折接踵而至… 这期节目就由我与经历了公众号黄金时代与没落后的陈总,试图去还原下那个光芒万丈的年代吧。 顺便帮待业的陈总求职,有需要上乘文案、内容营销、创意的公司欢迎联系陈总,年轻活好有责任。 本期关键字:昌记负食、新媒体失业、公众号大v、人生转型 新榜大会演讲中的陈总 * 本期时间轴点: 04:11 幼儿园倒闭、连跳两级考上人大、高考酒店不会关空调发烧复读、毕业第一篇文章就火,陈总波澜人生回顾。 07:28 职业理想也是求职目标的三个想法。 13:24 【昌记负食】停更缘由,与主业重叠后个人工作责任感放弃了自己的账号更新。 17:25 一篇多人致敬的文章起源于想记录自己大学四年做了什么,仅此而已。 25:00 失业+粉碎性骨折,思考以后回领英+脱口秀,结果领英c端业务没了+脱口秀寒冬,陈总觉得自己是楚门。 29:51 关于文字已死?关于新媒体出路,陈总的看法。 44:42 我觉得明年这个时候我可能是一个汽车主编,我可能是一个脱口秀演员,对,我也可能是一个自媒体博主。对对,我甚至也可能同时是以上的,也可能以上都不是。 48:30 人生太顺,有时候在思考爆款的偶然与必然。 61:00 我觉得在这个年代,我希望大家都活得开心,对,因为我这次离职之后,我去探访了一些我的老同学,我发现其实在 28 岁到 30 岁这个区间,做重新做人生选择的人,我以为很少,但其实是很多。 * 本期手稿: 本期内容,陈总特意提前用他独特的文字准备了草稿,我感动流涕,必须把原稿放在这里: 1.先请陈总做个悲惨的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叫陈昌,我拥有被意外决定的一生。 4岁我上的幼儿园倒闭了,只好去上学前班。 三年级去城里上学,因为来自农村被班主任歧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只好跳级上四年级,这两个意外导致我比同学普遍小两岁。 高考的时候下血本第一次住五星级酒店,导致我不知道中央空调是没有遥控器要靠面板调温度的,17度的风把我吹得烧到40度,导致我复读了一年,导致我错过了我梦想中的武汉大学去了以前根本考不上的人大。 大三为了我找自己掉的校园卡开了公众号,后来写成了当时人大平均阅读量最高的公众号,大四考研失败,找工作发现自己也只有这个公众号比较拿得出手,就去领英做了公众号编辑。 入职那天王总也在办入职,就这样认识了,后来在领英找转载的时候转了赞总的文章,就认识了赞总,然后被赞总介绍到她当时的公司,做了个情感公众号主编。 直到今年老板突然遭遇了一些变故,解散了项目,解散后我觉得自己不能消沉,得奔跑起来,就去踢球,被人一脚踢成粉碎性骨折,于是我就在一周内从管理十几个人团队的主编成为了卧病在床的无业游民。 2.开始正式话题前,先请陈总回答一个每个嘉宾都会问的问题:你还有职业理想吗? 我没有太具体的职业理想,我理想的工作我觉得符合下面三个标准就可以了1.时间和空间相对自由 2.输入的时间高于输出的时间 3有相对清晰的商业模式 3.开头我们先进行个时光回溯,回忆下公众号光芒万丈的时代。 我自己决定应该是16年写出非典型985的时刻,必须承认公众号确实代表了自媒体的黄金年代,因为那时候一篇百万+阅读的内容就足以改变一个账号的命运,市场甚至不会要求你的内容具备较高的垂直度,也不太考虑你输出的可持续性。现在虽然抖音小红书这些平台也给创作者提供了很多机会,但别说百万+阅读,就算是百万+点赞想要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也是非常难的。你说你百万赞了,老板只会用余光瞟一眼,说哎呀怎么没怎么涨粉啊,是不是内容不够垂。 在行业里的高光时刻可能是20年在新榜大会上演讲的时刻吧,其实当时的账号我并没有觉得自己做得成功,所以没有做很严肃的行业分享,而是发挥情感博主擅于讲故事的优势,讲了讲做号的历程,但因为比较有梗,所以反响就很好。那一年有个话题是“公众号会被短视频取代吗”,大家争论得很激烈,然后等到下一届新榜大会的时候直接没有公众号创作者这个环节了。 4.陈总能讲讲自己失业卧病的故事吗?觉得还能继续做新媒体吗? 前面提到了,失业其实也有偶然性,公众号其实21年就开始走下坡路,22年进icu,23年基本上处于电视剧里医生对家属说“对不起,我们尽力了”那种状态。 22年底的时候其实老板就已经把我调出公众号,今年过完年开始做短视频,然后做了三个月老板本人突然遇到很大的变故,出于保护他的隐私我就不说具体是啥事了,然后项目就解散了。 当然本人向来是擅于面对变故的,我觉得我肯定不能消沉,要动起来,要积极面对生活,解散的那个周末我们校友会有个去西安踢的球赛,我就主动报名参加,然后就被人 一脚踢成粉碎性骨折了。 当然本人向来是擅于面对变故的,住院的时候虽然手脚不能动,但我大脑仍然保持飞速的运转,我想到其实我一直想说脱口秀,但因为工作没有去尝试,然后我之前的上司还在领英,领英作为外企,没那么卷,是有很好的worklifebalance和人文关怀的。所以我想之后能不能去前上司面前磕个头打个滚回到领英,然后业余时间再说说脱口秀发展一下爱好。 出院之后我手终于能动了,我打开手机,刷到了两条新闻:领英中国裁掉所有2c业务,笑果无限期停办线上线下演出。 那个时候我感觉我太牛逼了,这个世界一定是针对我设计的,会不会我其实就是楚门的世界里的楚门。 我当然是可以继续做新媒体的,也不限于新媒体。其实在我伤恢复到不影响日常生活的时候我就开始接活了,我刚做完一个自动驾驶的项目,国内最大的自动驾驶芯片公司,他们联合同济办了一个月的面向用户的线下科普活动,一共办了7场,我就做了这七场活动的编导,设计内容和环节,尽管在此之前我从未接触过自动驾驶,但我觉得还是挺有意思的。 5.22岁的陈总一无所有,一夜爆红、如今快30岁的陈总又一无所有,感觉此刻的心境和那时候比怎样? 现在其实比那时候艰难,因为年纪越小,世界对你越宽容。 当你未成年时,连法律都是向着你的。当你成年了其实没谁关心你做事情的过程,大家只会向你要结果。 我小学的时候可以把圆周率背到100位,过年我经常表演这个,大家都说我是神童。 要是我再表演这个,人家会说哪个精神病院人没关好给放出来了。 21岁的时候我一无所有,但我出去寻找机会的时候大家其实只会考虑你未来有多大潜力 28岁的时候我一无所有,再找机会的时候大家只会考虑你过去这些年干嘛了,你能做啥。现在大家都在搞短视频直播,公众号时代的作品就像旧时代的灰烬一样,不是加分项甚至是减分项了。 但内容行业已经是各个行业最公平的了,只要你能做出有数据有商业价值的东西,机会永远会存在,所以我不太把周围的人是否冷落我当作一件很重要的事,米哈游的创始人曹浩宇,在成功之前媒体人和投资人对他的评价是“内敛且不善于沟通,缺乏领导者气质”,米哈游成功之后对他的评价是“低调沉稳,一看就是干大事的人”。 我我感觉我现在就是内敛且不善于沟通,缺乏领导者气质的。 6.作为这个行业里多年的从业者,你觉得这个行业在发生怎样的变化,文字已死了吗? 其实当年公众号冲击传统媒体的时候,大家就说文字死了,因为话语权已经不属于专业的媒体人,人人都能做自媒体了。 现在图文受到短视频的冲击很大,大家也说文字死了,但在我看来,只能说文字的红利期确实消失了,一篇文章改变一个人命运的时代过去了。 但这本来就不会是常态,这是人类大脑本身的架构决定的。人类的祖先每天要面临野兽的威胁,导致大脑对抽象化的信息不敏感,且难以长时间保持专注。而文字是抽象的,阅读是需要专注力的,所以阅读能力本身就是有点反人性的,文字相对视频最大的优势是信息获取效率,但人类在互联网上最大的需求还是娱乐,文字干不过短视频实在是很正常,但也不至于没有生存空间。 7.接下来几年你们会做比较大的转型吗,准备去做什么? 我现在对工作持一个比较开放的态度。 我前面提到了上个月做了一个月的自动驾驶的活动。自动驾驶的发展有两种路线,一种至上而下,一开始就做无人驾驶,然后从封闭园区路段逐渐拓展到更复杂的路段。还有一种是从下到上,一开始就商用,从最基本的车道线保持和定速巡航做起,一点点地加功能直到自动驾驶。 而现实是,至上而下的路线虽然起步更早,但至今没有实现大规模商用,而至下而上的路线现在已经实现了在高速路和部分城市道路上几乎不需要人类接管,自己会变道超车的辅助驾驶。 这件事对我其实启发很大,虽然谁都知道做事情要一点点进步,但至少在面对工作时,我觉得自己过去采取的还是至上而下的路线,就是先尽量找一份名头足够大,足够体面的工作,再去考虑自己的能力是否适配,是否能够有所成长。 然后就会发现当你身在一个快速变化的行业里,title带来的安全感是非常虚妄易碎的。 所以这一次我并没对未来要一个详细的规划,我只希望自己确保在获取新的知识和技能,确保自己的认知永远比自己做的事领先一点点,但也只领先一点点,持续前进,然后对机会持开放态度。明年此时,我也许是个汽车主编,也许是个脱口秀演员,也许是个自媒体博主,也许同时是以上几种身份或者以上都不是,我唯一可以确信的是,我不会把时间浪费在内耗上,也不会急于去做个螺丝钉。 8.这些年有没有什么失败或者成功经验分享给大家的? 成功经验基本没有,失败经验我可以给你开个专场。 我觉得最重要的经验是要对“标签”祛魅,不要靠标签去定义一件事和你自己的价值 。而是仔细思考自己在这个社会分工体系里是如何产生价值的。 标签所带来的安全感是非常虚妄的,时代潮流的变化跟时尚的变化一样快,我上大学的时候最受欢迎的选择是进外企,四大宝洁联合利华,等我毕业的时候最受欢迎的选择已经是进互联网大厂bat了,再到最近几年,最受欢迎的又是事业单位公务员。当下最正确的选择没过几年就可能变成很普通的选择。潮流变化太快了,3年前我还是700万粉大v在新榜演讲,讲完第二天微信一打开都是找我的借钱的,3年之后我是失业的无业游民,发了条坐绿皮火车旅行的朋友圈,朋友们纷纷关切地问我是不是已经成失信被执行人了。 再者呢,要警惕被工作异化,其实越是大公司越是容易把人零部件化,好处是零部件通用性强,容易替换。坏处是随着技术变革,有些零部件可能永久失去价值。比如汽车这几年流行电动化,然后特斯拉用一体化压铸的技术,把一辆汽车的零部件从三万多个变成一万多个,这意味有一万多个零部件,不管你有多少技术积淀,过去有多重要,努不努力,就是永久地失去价值了。可能上一秒你还是豪车大厂一个重要的零件,下一秒这个世界就没有你的容身之地了。对于企业来说,最重要的目标永远是降本增效,你以为你是效益,但你其实是成本。你爱公司爱到坐地铁也要戴工牌,但公司可能想用AI替代你的未来。 所以我祝大家的安全感和自信都是内在的,而不是外在的。 * 和陈总的一些时光回忆: 2016年刚入职,一起去京郊书屋团建 2017年,与陈总航哥领英logo前合影 2020年,陈总新榜大会次日两人聚餐 2020年底,星光大赏前两人南京见面 2023年,自由行驶中的陈总 一切过往,皆为序章,辉煌总是暂时的,辉煌过后你是怎样的人更重要,沉下来,走出去,共饮此面。

62分钟
99+
1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