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缨《性别与现代殉身史:作为烈女、烈士或女烈士的秋瑾》摘自《重读中国女性生命故事》,季家珍,胡缨,游鉴明主编,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年8月 今日主播:躺 “在这个现代烈士的民族主义框架下,女性性别的确切含义是什么呢?在第一阶段的纪念中,秋瑾仍是列女家族的亲密成员:她献身于某项(常常是未加说明的)事业这一行为或许是非传统的,但其道德及荏弱都是传统女性的。而一旦升上民族主义的祭坛后,道德约束似乎益发严格,女烈士之“女”全无任何身体特征或颠覆性的潜能,而仅仅意味着烈士添加了一点色彩和多样化。 然而,“色彩和多样化”远非琐碎细事,“名誉上的男性”也决非“真正的男人”。相反,女烈士总是被描绘为“超越”了女性气质,或是摆脱了家庭的“传统束缚”,或是摒弃了性征。故而,她最终是一个阈限人物(liminal figure),既位于革命烈士的男性圈子之内,又处于其外。由于她标记出了这个圈子的界线,其额外之物(她克服女性气质的超常努力、她超常的勇敢及英雄品质、她超常的戏剧性、超常的色彩)使她在唤醒公众方面格外有效,她也更能有效巩固革命烈士及民族主义事业之道义。” BGM: Jacqueline du Pré - Sicilienne
黄惠侦《迟来的告白:我和我的妈妈》 今日主播:躺 “她说,如果阿源是一个顾家、愿意照顾老婆也会照顾小孩的男人,她应该就会跟着他过一辈子。和其他女人一样,这样的人生会比较轻松简单,也比较单纯些;即便,她知道自己心底真正爱的是女人。 ” “但如果时间真的能倒转,我很希望母亲可以不用选择嫁给一个她不爱的男人,而能选择和她所爱的人共度一生,甚或是独自一人享受她所享受的自由,只要那是她一直想要的。如此一来,她就不必经历那段充满暴力不堪的婚姻,不必辛苦地带着两个女儿,踉跄逃出那个一点也不像是家的家。 我是真心如此希望,就算那可能会让我因此没机会来这世上走一遭,也值得。” “但愿所有女人今天和往后的每一天过得都好,想成为妈妈生养小孩的都能如愿,不想生育的也不必面对亲友和社会的压力。天下的女人都是不一样的,但愿我们都有做自己的自由与权利。” BGM: Jacqueline du Pré - Sicilienne
汤舒雯《初经人事》 今日主播:林珊 女孩或是女人,從來就沒得選擇。 只是偶爾也會懷疑,為什麼領悟,非得是接近結尾的事。國小畢業後進入的是女校,才知道一直以來感覺受苦的,也不只自己一人。看見女孩們會彼此交換著調養身體的祕方,也才了解身為女孩,自己總得先疼惜自己。老師說,你們是身體一生的病人,也要是身體一生的主人。我們於是明白自己好脆弱,也好強壯。我們背負著使命,使我們青春正盛的同時,也就要學習成熟。我們不得不受折磨,因為我們的身體終會是一座殿堂,總有一天將任宇宙成型運轉其中,用血肉呵護著血肉;多幸運我是女人,多偉大我是女人。那天轉著電視,看見廣告裡,女孩們踢踢踏踏的跳著輕快的舞步。身體聽你的,世界也會聽你的;身體聽你的,世界也會聽你的。我心底跟著默念默念,突然就福至心靈熱淚盈眶,幾乎要跟著手舞足蹈起來。 而我,也將永遠不忘那個恍惚的午後,我乍由女孩而女人,母親在門外轉動門把的聲音。她推門進屋時,我難免無助彆扭而羞澀。我壓緊下腹部,囁嚅道,媽媽,我想我、我的那個來了。只見母親微微一愣,哈哈笑開了就說,女兒,真巧啊,媽媽我,今天也來。 BGM:Goldmund - The Wind Wings
雪莉·杰克逊(Shirley Jackson)《摸彩》(The Lottery) 今日主播:躺 BGM: Jacqueline du Pré - Sicilienne
张亦绚,我讨厌过的“书法老师”,选自《我讨厌过的大人们》 今日主播:林珊 “讨厌多半会过去;唯独这个大人‘强凌弱’的卑鄙面孔,不曾在我心中消散——我始终记得,卑鄙并不是从他的脸上,就可以看到的。”
张鹂《城市里的陌生人: 中国流动人口的空间、权力与社会网络的重构》( Strangers in the City) 江苏人民出版社,2019-3,译者: 袁长庚 今日主播:Dali 《城市里的陌生人》是一本出版于2001年的人类学专著,人类学家张鹂通过调查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北京丰台的典型外地人口社区“浙江村”的发展、繁荣、拆除、重建,展示了人口流动所引发的空间、社会关系重构,以及跨区域联系网络的建立。 本期节目选自书中关于性别与空间的一章:《第五章 性别、工作与家户的重构》。节目分为上下两期。 配乐:Piano Sonata in B minor, Hob. XVI_32 - II. Menuetto
米歇尔·奥巴马就美国最高法院推翻宪法堕胎保护权的决定发表的声明 今日主播:林珊
西蒙娜·韦伊(Simone Veil)1974年11月26日在国民议会上的演讲 今日主播:躺 “因为,如果一些医生、社会人员甚至一部分公民参与非法行为,那正是因为他们感到有束缚;有时和他们的个人信念相反,但他们面临不可不面对的实际形势。因为面对一个决定停孕的女人,他们知道如果拒绝建议或支持,他们就是将她置于孤独与焦虑中,她会在更糟糕的情形下,冒着自我毁伤的危险来实施这一罪行。他们知道,同一个女人,如果有钱,如果信息灵通,她去一个邻国甚至是法国的一些诊所便可以结束怀孕状态,没有任何风险,也没有任何刑罚。这些妇女不一定是最没道德最糊涂的人,她们每年有三十万人,就是我们每天都接触的妇女,我们在大部分时间忽略了她们的绝望与悲痛。 应该结束这种混乱,必须终止这种不公正的局面。” “目前,处于这种压抑状态下的妇女们,谁来照顾她们呢?法律不仅将她们置于耻辱、羞愧与孤独中,也把她们推向因为害怕被起诉而导致的隐姓埋名与焦虑中。受隐瞒状态的约束,她们经常找不到倾诉对象,找不到能开导她们,并给她们支持与保护的人。 今天,在那些为可能修订反镇压性法律而斗争的人中,有多少人操心帮助这些绝望的妇女呢?除了将她们的行为视为一种错误,有多少人懂得对年轻的单身母亲表示理解,并给予她们非常需要的道义支持呢?” BGM: Jacqueline du Pré - Sicilienne
芮塔·菲尔斯基 (Rita Felski)《现代性的性别》(The Gender of Modernity),第六章:新视野:关于进化和革命的女性主义话语,南京大学出版社,译者: 陈琳 / 但汉松(校译),2020-6 今日主播:躺 “让女性占据进化论的核心位置,这一做法显然具有挑衅色彩,因为它破坏了一向以男性为中心的目的论历史观。施赖纳和斯威尼都认为,女性因为身为女性而在种族发展中扮演了推动世界历史的核心角色,女性的地位是衡量文明进步性的标准。她们对这一观点的具体化,反映了女性主义进化论也是多样的。施赖纳在本质上采用的是社会学视角,而斯威尼则采用的则是生物学视角;施赖纳假设两性在本质上是相似的,而斯威尼则主张性别两级差异论,而且认为女性占有进化优势。然而,除了这些内容上的差异,《妇女与劳动》和《妇女的觉醒》都得益于一种共同的社会有机体和进化范式,这种范式决定了她们的论证模式、情节排布和演说方式。它不是可以随意采用或抛弃的分析工具,它根植于当时人们的常识态度中,其存在几乎是隐形的,影响了人们对现状的批评话语,无论这种批评是正面还是负面的。” “她们发现革命者的男性气质与自己的女性气质不可避免地形成张力。因此,成为一名革命妇女就要冒着去性别的风险,这种危险在许多新闻报道和政治漫画中得到了生动的体现,女性参政论者往往被刻画成怪诞的、男性化的、无性别的恶妇。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激进女性主义者经常表露出她们是受环境所迫才放弃了自己的女性化本能。同时,激进女性主义者深知革命主体被俄狄浦斯化,并试图想出权宜之计,她们于将自己的行为说成出于战略需要,而不是心理需要。例如,埃米琳·潘克赫斯特经常声称自己“本质上是一个遵纪守法的人……讨厌暴力,讨厌混乱”。这种对革命某些方面表现出来的不安——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真是假都无关紧要——尤其体现在女性主义者对自己外表和着装的关注上。很多作家评论过,激进的女性主义者的自我形象特别优雅,尽管她们会当街用锤子敲碎商店橱窗,或者奋力抵抗警察的逮捕。她们穿漂亮的裙子,戴宽边帽,外表时尚,刻意避免一切男性化暗示,想要符合中产阶级女性的固有形象。在这里,作为女性主义者的现代女性遇到了作为消费者的现代女性;正如该时期的许多照片所显示的,女性主义者可能既具革命性,又具女性魅力。” BGM: Jacqueline du Pré - Sicilienne
刘禾《跨语际实践:文学、民族文化与被译介的现代性(中国1900-1937 修订译本)》 今日主播:林珊 1. 但是忽视性别(gender-blind) 的研究取向其问题是, 它常常遮蔽了压迫与剥削的另一面, 而这正是当时男性国族主义话语的特征所在。 2. 民族文学和反帝宣传中最常被使用的形象是被强暴的女性。 3. 有争议的问题不是如何描摹日本人真正的暴行及其对中国女性犯下的滔天罪恶,而是中国的男女作家在国族主义斗争的语境中, 决定怎样去诠释这些性暴力的行为。 4. 民族主义于是成为深刻的男权意识形态, 它将主体位置赋予到男人身上, 促使他们为领土、所有权以及主宰权而战。萧红小说中的女性却因为自身被男性所占有, 所以并不能共享那种男性中心的领土占有感。
芮塔·菲尔斯基 (Rita Felski)《现代性的性别》(The Gender of Modernity),第三章:想象的快感:消费的情色和审美,南京大学出版社,译者: 陈琳 / 但汉松(校译),2020-6 今日主播:躺 “在19世纪后期,消费者经常被再现成一个女人。换句话说,消费这个范畴将女性气质作为现代的核心特征,而之前生产和理性化的话语并未这样做过。因此,消费超越了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的区分,而这种区分曾常常被拿来将女人贬谪到前现代的领域。不仅有百货商店专门为女性提供新型的城市公共空间,而且现代工业和商业通过对家庭的商品化,越来越强烈地侵犯了私人和家庭领域的神圣性。尽管中产阶级妇女看似置身于社会变革之外,因为她们只负责购买而不参与生产,但从另一个意义上说,她们作为消费者,非常熟悉快速变化的时尚和生活方式,而这两方面正是现代性经验的重要部分。消费文化的出现,促成了女性新的主体形式的塑造,女人私密的需求、欲望和自我认识被商品的公共再现及这些再现所承诺的满足感所影响。” “关于女性消费者的各种意义含混不清,这说明父权结构和资本结构之间的相互关系可能比女性主义理论家认为的更加复杂。因为,如果消费文化只是强化了女性的客体性和软弱状态,就很难理解为什么这种现象受到了如此强烈的批评,被认为威胁到了男人对女人的权威性。如盖尔·里基(Gail Reekie)所言,如果“零售商、经理人和营销专家组成了男性同盟,他们因为都是男人而团结在一起,他们的主要目的是从女性消费者的顺从上获得利润”,那为什么其他男人会对大众文化如此忧心忡忡,将之视为一种严重的去势现象?本章所讨论的小说将女性特质问题置于现代性的核心,审视了性别政治语境下消费文化的复杂性。通过将中产阶级女性嵌入欲望和交换的回路,大众消费的增长既是对男性身份和权威结构的强化,亦是对它们的威胁。” BGM: Jacqueline du Pré - Sicilienne
范芯華《女性主義vs多元文化論?——反思兩者間的“緊張關係”》摘自聯經 思想編輯委員會 《思想23》“女性主義與自由主義”,2013-5-31 今日主播:躺 “如果一個自由社會裡的少數文化族群有嚴重傷害或歧視其女性成員的制度或者行為,當這樣的文化族群主張或要求特殊的族群權利(如文化權、自決權、自治權等)以維持文化族群的生存時, 這種族群權利的主張或要求是道德上可以接受的嗎?自由社會理應重視社會成員的個人自由與權利是否得到保障,這包括社會內部的少數文化族群的成員。然而,如果這個少數文化族群的性別歧視行為嚴重侵害族群內部女性成員的自由與權利,這族群能否主張或要求特殊族群權,以維持文化族群的生存?女權與少數文化生存權何者較重要?女性主義與多元文化論之誾是否存在緊張關係?” BGM: Jacqueline du Pré - Sicilienne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