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充满废话的世界

ONE收音机

你能想象一个没有废话的世界吗? 每当你和你的宠物对话时,明显都是废话,因为你说的所有语言并不会被真的理解,但每个人几乎都说过这样的废话。 再比如,日常性地关心一个人,你会脱口而出“你出门穿厚一点,就不会那么冷了”,这类废话真的有很多,谁不知道天冷就多穿衣服呢?但也是这类废话,让生活变得生活。 生活中的话有时并不是为了直接达到某个目标,有时候暧昧不清的废话更有氛围。 艺术家们深谙此道,他们中的一些人用看似没什么特别意义的台词堆砌完整部电影,甚至还为这种电影设置了专门的电影类型 “话痨片”,电影中的主角们一般会絮絮叨叨地从人生聊到哲学,从个人理想聊到世界和平……总之,就是全程聊啊聊。 当代语言的浪漫不在于郑重其事,而在一本正经地行无用之事,就像那些恋爱中的人,他们的聊天多没有营养呀,论谁先挂电话就能废话个半个钟头。 我无法想象一个没有废话的世界,话语传达的不仅是意思,还是一种情绪,一种我在这里、我懂你、我愿意陪伴你的情绪。 你有能随时说废话的人吗? 欢迎发送废话来我的私人邮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此时此刻,你的所想所感所惑。 在三月的最后一天,我会和大家来分享邮箱里的废话两三事。

25分钟
99+
2年前

中国摇滚的耶路撒冷——树村

ONE收音机

大学上配音课的时候,有一个教材片段就是陈道明老师在电影《我的1919》里的一段独白台词,在作为中国大使在向世界证明中国青岛不能割让的决心时,其中一句台词就是“中国不能失去青岛,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 耶路撒冷孕育了基督教、犹太教、伊斯兰教。而在中国北京有一个叫做“树村”的地方孕育了目前中国很多只可以在音乐节压轴的主流摇滚乐队——痛仰、面孔、木马,以及没有上过乐夏,但是也被大家公认的舌头乐队。 2012年大二的我第一次在音乐节上听到了摇滚乐,那一瞬间年轻的内心在少年时代的迷茫一下子找到了方向,然后我开始疯狂地汲取关于摇滚乐的一切,结果在各种书籍、视频、播客中听到无数的老炮都提到了一个地方——树村。 很遗憾的是,树村现在已经变了,我也永远地错过了淘盘和淘打口带的中国摇滚乐元年时代,但幸运的是,这段历史里我们并不远,那些在树村生活过的人,很多不再玩音乐,不再充满愤怒,甚至现在做着一份和音乐完全不沾边的工作,但是当你和他们聊起这个地方的时候,他们眼睛里的光依然炙热。 而《平原上的摩西》编剧,肖睿就是这群人中的一个,初中在内蒙老家第一次听到摇滚乐就产生了和我一样的悸动,结果高一就毅然离家出走,带着组乐队的摇滚热情在树村成为了一个准乐手,那一年他16岁,那一年,像是一场大梦。

37分钟
99+
2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