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的第一期《到底聊点啥》来啦! ONE电台听众@1527问:“已经决定不结婚,还要随礼吗?” 由此,我们讨论了各个地方随份子的忌讳和讲究,以及彩礼习俗。 节目时间线: 0:52——6:28 开场寒暄,马晓橙又要得罪一位明星的粉丝了。 6:42——22:30 朋友结婚随多少礼金合适? 22:30——28:20 彩礼有必要吗?彩礼的现代含义是什么? 28:21——38:20 理想中的婚礼模样;如何看待婚礼跟拍、婚纱照、婚礼传统流程? 38:25——42:58 如何看待升学宴、满月酒、生日宴? 43:20——65:08 听众连线。彩礼60万?婚礼贷?各地的随礼和彩礼标准。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你的家乡在哪里?你家随份子和彩礼的标准是多少? 我们一个月会进行一场语音直播,如果想和我们直播互动,欢迎添加编辑微信:「oneapp2020」。
所以成长,不应该只是灰色调的,更不代表着所有美好东西的逝去,成长应该代表着理性,代表着释然,我们在成长中与过去美好的或是不堪的经历和解,然后以一个新的高度,新的角度去面对生活。 我们憧憬理想,但要回归现实,我们得到时珍惜,失去时释然,我们不惧孤独,更乐意独处,我们认清自己,同时也认清世界,我们接受所有失意,然后努力改变自己。 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所谓成长,亦是如此。
还有半个月就过年了,想起小时候,零点一过,楼道里的鞭炮要放一晚,到了白天,原本安静的院子里,也是不是发出一阵响亮的鞭炮声,不管去年有钱没钱,都要放一串鞭炮驱赶瘟疫,迎接好运。 如果谁家赚了钱,那就不止有鞭炮了,还会有各种烟花。 每个烟花都像是盲盒,不知道点燃升空之后会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会持续多久。 在日剧《有喜欢的人》当中,女人问男人:“明天,去看烟花吗?”在含蓄的日本人眼里,这可能是和“今晚月色真美”异曲同工的吧。 如果说烟花是一种艺术语言,那么很多电影都钟爱用它来传达感情。 在所有电影里最打动我的一个烟花场景就是在《新桥恋人》里,它讲述了一个特别的爱情故事,爱情故事发生在两个残疾的流浪汉之间,他们在烟花下笨拙的舞蹈,两个最不可能的人却相爱了,感情的生发如此奇怪、迅疾而自然,不得不让人感叹,人生充满了烟花似的奇遇。 烟花落尽的黑暗,才是人生常态。 不辜负每一场烟花,也不辜负烟花后的,平静与黑暗。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这是顾城的诗,你知道他的上一句是什么吗? 第一次听到这首诗是什么时候早就忘了,当时的感觉就是原来现代诗人如此好当。后来听到了摇滚乐我觉得这句诗就是摇滚乐最好的注脚。再到最近几年,再看这句诗,突然觉得他字面的意思就很浪漫,我不再妄图给简单的事情加入复杂的揣测让其显得深刻。我愿意相信,这种寻找是我们骨子里对美好事物最朴素的向往,因为当我们看到太阳升起的时候,我们的眼里都出现了光。 我仔细的想了一下,为什么很多人会喜欢日出呢?是因为他代表希望?是因为他很美?还是因为他出现的时候,我们大部分人还在睡觉,因为很难看到才觉得珍惜?这些理由都对,但好像又都不太准确。 我想最本质的原因在于,他代表了还有时间,不管是否乌云遮蔽,不管我们是不是亲眼看见了,只要他升起来了,就代表了我们还有时间。有时间去处理那些让人讨厌的事情,有时间去和爱的人相拥,有时间去吃早饭,午饭和晚饭,不管你愿不愿意。 只要日出了,你就还有时间去爱这个世界,去干翻自己的生活。
朋友兴致勃勃地筹备着自己的生子计划,想赶在龙年生一个龙宝宝,理由是她属鸡,鸡是小凤凰,凤和龙听上去很吉祥的样子。 五年前的她,还是一个对生肖、星座嗤之以鼻的人,现在居然研究起了什么生肖生什么生肖好。 虽然我们喜欢把世界想象成一个有秩序的地方,一个随机性没有肆虐成灾,可以预见结果的地方,但回看过去的一些事情,会发现很多时候都是运气在起着决定性作用。 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疫情的到来无疑加剧了生活的不确定性,这让我们变得更容易焦虑,想从玄学寻找答案。 其实我们心里都明白,没人可以告诉自己生活的答案,但我们需要的,只是一点确定的希望而已。 你能做的就是前行,是创造,同时做好精神准备,迎接命运的迎头撞击。 回头,再悄悄看看星盘、看看运势,在寺庙里求个签,拜个佛。 执着努力同时心怀侥幸的人,才最可爱。
我们这一代人,注定是要与故乡渐行渐远的。我们小时候成长的地方,以飞快的速度变换更新。故乡的声色光影,也渐渐模糊不清起来。 唯独关于食物的那些记忆是十分顽固的,我们以为忘了,其实都记得。就像普鲁斯特尝到一口小玛德莱娜蛋糕,关于往事的记忆就在脑海汹涌而出,那些原本以为已经消散的事物,都在一瞬间重现了。 假如你在饭桌上碰到一个人喋喋不休地谈论家乡的食物,你不会知道他到底品尝到了何种滋味。
每一年的年初都会有这种体验,不自觉会写成去年的年份,突然就到了2023年。 这种感受作家余华表达得很精准,他写: “一年到头,这到头的时候越来越不是滋味,首先来自于‘日子过得真快’这样的感受,这快似乎是意料之外和猝不及防的,像是一把榔头突然砸在身边的桌子上。很多人都觉得自己还没怎么过日子,这日子就过去了,他们的感受有点像是刚刚睡着就被叫醒似的,睁着迷迷糊糊的眼睛,莫名其妙地看着新年的元旦,而新年元旦就是那一声把他们惊醒的,突然来到的响亮喊叫。 他开始发现生活的周而复始,他发现自己作为人的生活从来就没有过除旧迎新,他发现自己的生活其实早就一成不变了,他活着的意义就是在不断地复习,今年的生活在复习去年的,而去年的在复习前年的……这就是一年到头时,一个成年人的不安。” 怎么就到了新年了呢? 还好我到了新年。 过去一年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人们总是爱说,过去的一年是让人难忘的一年。但奇怪的是,好像尽管这世界依旧纷繁热闹,我们的生活却总是趋于平淡。回想过去一年,我们读书,工作,吃饭,睡觉,看电影,运动,一年就这样过去。它难忘吗,可是好像又没有什么可以值得被记住的日子。 “2022”也要成为去年了,过去的日子就像被撕下的日历,失去了线性的排序,它们散落在我们的脑海里。关于这一年,你还记得什么,你会怎样去形容你的2022呢?
因为身体的不适,一个多星期没有更新新节目,这段时间,在床上趴了五天没有下地,唯一的娱乐方式就是躺着看日剧《初恋》。 如此套路的剧情居然收获了我一把眼泪,也收获了8.4分高分,它讲述的是一对男女横跨20年也难以忘怀的“初恋”记忆。 这部影视剧是以宇多田光两首歌为灵感来源,一首是1999年发行的《First Love》,一首是2018年的《初恋》,电视剧用初恋和流行文化唤起人们的怀旧情绪,当宇多田光的《First Love》作为配乐响起时,让很多人想起自己的青春。 用经典歌曲改编成影视剧是挺讨巧的一件事儿,但回看这些年歌曲改编的故事,2014年《同桌的你》、2015年《栀子花开》、2018年《后来的我们》、2019年《大约在冬季》……口碑基本都崩坏。 哪怕有那么多改编失败的案例,但如果有一天自己喜欢的歌曲被拍成了影视剧,应该还是会期待的吧? 如果你是导演,你会想要把哪首歌改编成影视剧呢?
再过几天就要元旦了,虽然我们打工人嘴上说着串休没天理,但实际上很多人真的给你假期你也没事干,没人陪你看电影,没人陪你吃火锅,没人陪你出去玩,当然我也是其中一个,不过最近大家都阳着呢,身体本来就难受,我就不拿小针扎彼此的心了。 可是一个人也要有消磨时间的方式啊,看剧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我是很复古的人,在家看电影看剧基本都是看老片,前几天周末我就又刷了一遍《猜火车》,然而电影还是没有电视剧适合做bgm,所以呢今天,就让我带着各位梦回少年时,回忆一下曾经追过的有趣的,胡闹的电视剧,希望可以给你的假期和不久之后的回家路不知道看什么消磨时间提供一些选择吧。
总有人说,你早晚会活成你最讨厌的那种人的样子,在我20岁的时候我对此嗤之以鼻,甚至觉得不可理喻。 直到我28岁开始,越来越多的内视自己的时候发觉好像这句话没什么毛病,我曾经不想做一眼望到头的生活,那个时候开始羡慕公务员了,我曾经特别不喜欢把钱看得很重的人,那个时候满脑子都只有两个字“搞钱”。 可是我现在又变回了20岁的自己,因为我发现20岁的我是快乐的,28岁的自己是难过的,并且我是真的觉得,你一定要,你一定会,活成你喜欢的人的样子。
新一期的回答大家提问的节目,我们请到了你们最爱的“诺顿系列”“此时此刻”系列的人气作家——苏更生。 我在开头先帮大家问了一些关于苏老师的问题,后面我们又回答了很多听众的提问,有关于爱情的,有关于婚姻的,有关于人生规划的。 其中有一段我记得很清楚,我们都觉得没必要羡慕朋友圈里朋友的人生,因为你可能真的不知道罗马人的烦恼也不比你的少。 这里不提供正确选择,也不是人生指南,很多问题本来就没有答案。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