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匠铺有上午,街道有上午,山林也有上午,也许可以相当肯定地说,山林中的上午是世上最美的事物,然而能够引发更多思考的绝对是办公室的上午,我们假设那是一个周一的上午,毕竟那是一周中最上午的上午。 这是德国作家罗伯特·瓦尔泽短篇小说《一个上午》的开篇,不过,我改了几个字,将“银行的上午”改成了“办公室的上午”,以贴近此时此刻大多数人的状态。 是的,现在就是周一的上午,是在办公室的周一上午。 小说描写了银行小职员黑尔布林在痛苦的周一上午为熬时间的种种行为与心理活动,他各种摸鱼,度秒如年。 如果你是一个普通上班族,一定不会对周一有什么好感,并且还可能会在周一感到沮丧和焦虑,毕竟,谁不想周末能更长一点呢?
下班干点啥,动画配热茶。 闯先生刚刚参加了一场婚礼回来,大学毕业十年了,大家闲聊的时候都在问彼此,休息的时候都做些什么。大家的回答极其相似,游戏玩不动了,但是会找动画片来下饭。 是的,动画片似乎有着十分特别的意义。 在今天的节目,我们就跟大家聊聊两代人的动画片记忆那些小时候印象深刻的动画片,治愈生活的童年碎片,以及那永不磨灭的热血之魂。
一年前的今天,「收信快乐」第一期上线。 这个栏目是受到歌曲《我们不要再通信了》的启发,歌曲收录在歌手万芳的专辑《收信快乐》里,如果你有在网络上长期与人聊天的经历或许就会懂这首歌所表达的情感,她念: 其实我们两个并不熟,为什么我们可以通信这么久,因为,我们都很寂寞,你的寂寞,来自于你过的生活,根本不是你自己,你在过,别人期望你应该成为的样子,我帮你联系了一条脆弱的线,在真实的你和现在的你之间,你和我的对话,犹如你和你自己的对话。 受到这首歌的启发,我设立了这个栏目,并打算不规定话题,大家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和我的通信,和我的对话,其实更多是你和你自己的对话。 今天依然整理了几篇走心的“对话”在节目中分享。
我读高中的时候,长春有一条潮人街——桂林路,之所以坊间给他这样一个称呼是因为这条街上有很多的“外贸店”,就如同它的名字一样,里面的所有服装都是“外贸进口”。说白了就是现在大家认为的“买手店”,我的第一条破洞牛仔裤就是在那里买的,还记得当时穿回我们村,我的发小们都超级羡慕。 后来有人传闻,那些衣服是从国外回来的不假,但是很多都是外国人穿过的旧衣服,这导致桂林路从那开始萧条了下去,不过现在我们知道了,其实是有很多人在追有年代的旧衣服的,这成为了一种风格,这种店也有了自己的名字——中古店。 二手的衣服为什么有人会花比新衣服更多的钱去买,是因为这些衣服只在当年出产,一件猫王时代的皮衣,一条嬉皮士时代的牛仔裤代表的是那个时代的文化。 这种风格实话实说追的人还是比较少的,但是长这么大,你也一定买过一些其他的二手物品,或是家电,或是电子产品,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二手”的故事。
你或许能在很多房地产广告和旅游文案里看到过这样醒目的八个大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你或许也能知道,这几个字出自诗人海子的笔下,毕竟《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首诗收录进了语文课本。 许多人顺着这首诗,为海子打造了一个“幸福诗人”的形象,他喂马、劈柴,关心粮食蔬菜,还打算买房、写信、周游世界,他愿有情人终成眷属,愿人们在尘世间获得幸福。 但你或许不知道的是,在写完这首诗两个多月后,他就卧轨自杀了。 刚刚过去的3月26号,是诗人海子离去了三十五年的日子。 当一首诗写出来,这首诗就不再属于诗人自己,而属于每一个读到他的人。 语文课本里解释: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海子的某诗迷说:这首诗是包裹着美好意象的绝望之诗。 你也可以有你的理解。 你最喜欢海子的哪句诗?
打开你手机上的各种测评软件,试着搜索一下“夜店”,不管你在几线城市,我相信后面写着的人均消费都不会低于100。而去夜店的只有两种人,一种是纯粹为了听着音乐跳跳舞,另外一种就是借着频闪和鼓点以及高价的假酒认识一些新朋友。不少夜店还会有好看的女生免费,只收男性门票的规定。这种看似优待女性的规则,其实是在赤裸裸地物化女性。 那么我现在告诉你有这样的一家店,开业二十多年,目前还是10元一位,并且不分男女,20年前老板就做到了平权,并且里面没有任何强制低消, 三百多平舞池周围站着的数不清的女性,他们的年龄跨度都很大,上到六十多岁,下到十八岁,这些人即使和你一样买票进来的客人,也是来这里做兼职舞蹈老师的。你可以绕场一周选择你喜欢的舞蹈老师,只需要扫码支付10元钱,就可以获得和这位舞蹈老师共舞接下来一首歌的练习时间,通常3-5分钟,这取决于当时舞场放的歌曲。 在我的计划中,这期节目的讲述者应该是舞场的老师。但最后我发现,也许我本人更应该算是这次奇妙旅程的主人公。 在2024年的3月10日晚上八点,我在北国一个零下15度的夜晚,花了10.1元的门票开启了一段为期3个小时大开眼界之旅。
我一直想要一个书房,一个独立的书房。 倒不是我多么爱读书,我只是想要一个封闭的空间,提供令人专注的氛围,在里面工作、阅读、听歌、自己待着。 它代表着一种自由的个人空间,还有一笔不少的金钱,毕竟,在购房、租房压力如此大的今天,除了卧室、厨房、卫生间这些必要生存空间外,拥有一间自己的书房是多么奢侈? 英国作家玛格丽特.福斯特的书房在阳台,她说:“当我走进这间屋子时,我发誓我变成了另一个人;妻子、母亲、外婆、煮饭婆、清理工,都消失了,至少在此后的两到三小时内,剩下的只是一个作家。” 想到英国女作家伍尔芙在《一间自己的房间》中说:“女人想要写小说,必须有钱,再加一间自己的房间。”当然伍尔芙指的这间“自己的房间”未必是书房,更重要的是强调女性人格上的一种独立精神,她自己的书房只是屋后花园中工具棚改建而来的小屋,只有一张宽大结识的粗木方桌,几盆植物,一盏油灯,这个小屋冬天既冷又潮,冻得手指都伸展不开。尽管如此,伍尔芙都深深喜爱这一间并不算理想的书房,并在这里创作出了很多著名的作品,可以说,现代女性主义的起源,离不开这么一间书房。 我知道,拥有书房的执念是要付出一些成本的,以后孩子出生,慢慢长大,他将需要独立的房间,父母老了也必将面临同住的问题,可能几年之后,我会因为现实放弃对书房的执念。 但此刻,我需要这间书房,一间书房,似乎成为了一个隐喻,一个现阶段不能撼动的象征。 你有自己的书房吗?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网上兴起了一股风潮,听网友劝改造计划,有的是为了相亲听劝,有的是单纯为了让自己更时尚听劝,男女都有,很多成功案例让人不禁感叹老祖宗的那句话“听人劝吃饱饭”。你有过听劝成功或者失败的经历吗? 是否有些事情即使你知道听劝会更好,但是依旧会死心不改的。 本期,晓橙和荟莹来给你说说那些过来人的劝说。
如何延长周末的时间? 星期五下班,吃饭、聚会、狂欢,从工作状态中抽离出来,感受城市夜晚的氛围,玩累了,睡一觉,醒来也不过周六,还有整整两天的周末。如此,周末仿佛延长了一天。 今天,就是一个普通的星期五。 我最喜欢星期五了,用《小王子》里的话,大概是: “如果你说你在下午四点来,从三点钟开始,我就开始感觉很快乐,时间越临近,我就越来越感到快乐。” 狐狸对小王子说的,正如我对周末说的。 这个世界上本来没有一周七天的安排,人们为了规律生活节奏,把时间分割成一个又一个七天,并把周末两天定义为“休息日”。 “如果你说周末休息,从周五开始,我就开始感觉很快乐,时间越临近,我就越来越感到快乐。” 人总是在无限接近幸福的时候最幸福,于是,我总是在无限接近周末的时候最像过周末。 这是一个好的提醒,平日里做一些关于周末日程的规划,也能稍稍缓解工作带来的辛苦,尽管到了周末,生活可能会告诉你:“实行日程本身的乐趣,不过如此。” 但有期待总是好的。 你的周末安排是什么?
和年轻人的相亲节目相比,中老年相亲节目舞台简陋,环节简单,没有明星嘉宾的坐镇,来相亲的都是35岁—70岁离异或丧偶的人,他们大声喊出自己的爱情宣言,表达自己寻求爱情的愿望。 比起年轻人体面的弯弯绕绕,中老年人相亲显得真诚太多。“收入多少?““能接受有孩子的吗?” “身体有没有疾病?”所有问题单刀直入,无需铺垫。 我喜欢看中老年人相亲节目的原因:特别现实,特别热烈。 中老年人的情与爱,隐匿在一个我们很陌生的、被忽略关注的情感世界里,事实上,追求爱情的能力并不会随着年龄消散。 《爱情神话》的编剧、导演邵艺辉说:“我之所以选取一群70后,而不是还在奋斗的年轻群体,是因为我想让这个情感故事更集中在人物本身,集中在内部原因而不是外部原因上。年轻人如果每天就想着谈恋爱,反而不太现实。” 只有中老年人的爱情故事会谈论得如此深刻吧,谈论衰老,谈论死亡,谈论人生,谈论得很豁达。电视剧《倒数第二次恋爱》就是这样,女主45岁,男主50岁,他们之间有很多平淡无奇却蕴含趣味的对话,通透豁达地讲述人生,成长,活着的道理。这份通透让人感觉我们还可以继续走一段很长的道路,我们还可以继续爱与被爱,此刻的不惑与不解最终都会得到释怀。 我好像又找到了一个爱看中老年相亲节目的理由:70岁也可以谈恋爱。 它给出了一个朴素的提醒:永远,不要害怕去爱。
上周约高中同学吃饭,因为他老婆被调去外地支援分公司,孩子没人照顾,计划里的兄弟间的喝酒烧烤局,变成了两个半男人的洗浴喝茶局。他们家男孩今年8岁,正处在东北话里的“讨狗嫌”的年纪,他和我说,儿子完全继承了他的臭脾气,动不动就不高兴,就哭,我便问他那不得烦死了。 他告诉我自己也是当了爹才发现,小孩子哭得快,但是笑得也快,你只要给他一个新的关注点,让他能去做,前面的不开心就全都忘了。比如他被老师批评了,很容易见到爸妈就开始哭,你只要在接他的时候给他买一个组装机器人,他马上就可以止住眼泪,然后特别开心地去拼玩具了。 我们这里聊着的时候,他儿子正在不远的休息区和刚认识的小朋友玩过家家,他突然说了一句很有道理的话:有的时候啊,我们这些大人总会各种担心各种焦虑,还没有啥解决办法,有了我儿子之后,我在他身上倒是学到了一件事,对抗你那虚无缥缈的焦虑,最好的办法就是,找个具体的事儿去做,甚至别管这事是不是真的和你的焦虑相关,“具体”,才是“焦虑”的反义词。
我成长过程中,所有的叛逆情绪,好像都只是想要得到认同。 欧文亚隆是唯一还活在世上的国际精神医学大师,他八十多岁时还在说:“与母亲的关系,是他一生的痛。” 他没有得到过母亲的认可,在梦里,他梦见自己快要死去,只想问最后一个问题:“妈妈!我表现得怎么样?“ 获得无数奖项的姜文一直不知道怎么和母亲相处,这是他的一个心结,当他考上大学时,母亲只说“你看你衣服都没洗”,当他成名后给母亲买房子时,母亲甚至都没去住过,他不知道怎么才能得到母亲的认可,让她高兴。 作家三毛任性叛逆,常常把父亲气倒,她对父亲写:“我一生最大的悲哀,不是没有赚得全世界,而是请你欣赏我。”在父亲终于夸赞她的文笔时,她产生了一种微妙的情绪:曾打算抗争一生的敌人一下子消失了,她甚至 “突然一下失去了生的兴趣”。 她写:“这种想死的念头,是父女境界的一种完成,很成功,而成功的滋味,是死也瞑目的悲喜。” 与父母较量是一生的战役,北野武和母亲抗争了一辈子,最后写下:“我用尽一生和母亲较量,最终满盘皆输。” 好在,输给父母并不是什么丢脸的事。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