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中有最好的时机吗?

ONE收音机

在《倒带》中有一句歌词,这样唱:“总是要来不及才知道我可爱,我想依赖而你却都不在”。错过了一个又一个的“时机”,最终只能选择“终于看开爱回不来”。 再点一首《原来你也在这里》,信奉着那一句“爱是天时地利的迷信”。 我们觉得什么都是讲究时机的。 《了不起的盖茨比》里就有这样一段话: 爱情这东西—— 既不决定于你或对方的自身条件 也不取决于双方天性匹配 爱情的关键—— 在于时间,在于时机 你何时靠近她的身边 你何时走进她的心里 何时满足对方对于爱情的需要 太早,或太晚,都不行 说到底,爱情,就是轮盘赌 什么才是对的时机呢?我也不知道。 我们听过很多类似的故事,谁谁谁爱情长跑多少年,结果分手之后,很快就和下一任步入了婚姻,我们会认为,前一任在错误的时机,而后一任在对的时机。 似乎时机的对错是以“能不能结婚”来判断的,可是,就算现在结婚,未来也可能分开,现在分开了,未来说不定还会在一起,那些结婚之后又离婚,最后兜兜转转和初恋好上了的故事并不少。 我总觉得,可能根本不存在什么对的时机,在生命未完结之前,那些时间点可能是对的,也可能是错的,那只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决策点,起到的作用并没有那么大。 或许,将失败归咎于时机不对、缘分未到,不过是一种自我安慰,安慰不够勇敢、不够真心的对方和自己。 但有自我安慰的方式总是好的,毕竟爱情不是人生的全部,遇到阻扰而想要退缩也是常态,承认不那么爱也实在有些残忍,那就把一切归咎于时机好了,再伤心地捧着话筒唱 “终于看开爱回不来,我们面前太多阻碍”。

24分钟
99+
1年前

日常生活的短暂逃离

ONE收音机

你野餐过吗?你理想中的野餐是什么样的? 我对野餐最初的想象来源于初中英文课堂上的那句“have a picnic”,老师让我们描述野餐的场景,我却只能从图片中观察:一丛草地、一块格纹野餐布、一竹篮火腿、一块三明治、一盒散发着清凉气味的水果,三五伙伴,其乐融融。 那时,野餐仿佛是另一个次元虚拟存在的娱乐活动,是电影里才会有的场景,《音乐之声》里玛丽亚带着孩子们野餐时直接搬上乐器,现场吉他伴奏,一边吃美食一边唱《Do-Re-Mi》。 后来,我真的实践了一次野餐,买了很多零食,同行伙伴花费一整天的时间做了寿司和三明治。当野餐回归现实,才发现不过是换了个地方玩手机,桌布上的零食几乎未动,支撑起的帐篷也成了摆设,才明白野餐没有固定的模板。 每个人其实都有自己的野餐记忆,发生的地点也并不局限于草坪。 在我学会“have a picnic”之前,似乎就已经有过“野餐”了。学校组织的春游活动中,每个同学都背着小书包,小书包里难得没有书,而是家长准备的应急用品和食物,休息时,大家从书包里各自掏出家长准备的面包饮料,共享这份短暂逃离课堂的快乐。 后来“小孩”们长大,张罗起了野餐,和童年的春游一样,以“户外互换食物”的方式娱乐。 每个人都需要这样一份野趣来带我们逃离秩序吧。

23分钟
99+
1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