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球·追基零距离
在这里你将零距离接触基场新知识

Album
主播:
雪球官方账号
出版方:
雪球官方账号
订阅数:
14581
集数:
856
最近更新:
1年前
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播客简介...
雪球,国内领先的集投资交流交易一体的综合财富管理平台,聪明的投资者都在这里。 追踪基金市场热点话题, 每个交易日正常更新, 在这里你将零距离接触基场新知识。
雪球·追基零距离的创作者...
雪球官方账号
雪球·追基零距离的音频...

0855.【攻略】超跌后遍地是黄金?哪些赛道和指数基金值得关注?

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听雪球出品的追基零距离,雪球,国内领先的集投资交流交易一体的综合财富管理平台,聪明的投资者都在这里。今天分享的内容叫超跌后遍地是黄金?哪些赛道和指数基金值得关注?来自我不是韭菜qaq。 本次测评的基金主要投资范围集中在三个方向,沪深300、创业板指和科创50为代表的宽基指数以及医药、互联网为代表的核心资产。一、现在的指数估值有多便宜?整体看,指数整体都在历史低位,除了中证移动互联网指数市盈率估值较高,其他指数的市盈率和市净率,目前均处在近10年30%分位数以下,算是历史低位。过去一段时间,因为整体上市公司的预期增长中枢基本都下调,估值水平也都对应下滑调整。此时,低增长低估值企业的相对优势被放大,所以更偏价值的沪深300,调整幅度低于创业板指和科创50,细分到行业上,煤炭、公用事业为代表的行业也都跑出了相对优势。二、拐点到了嘛?2024更看好哪些领域?当然,估值低可以说明风险已经有部分反应在了股价当中,但低估不一定代表未来一定会涨。更重要的是,未来可以印证基本面好转的因素有哪些?这些因素是结构性还是周期性问题?这里我们分为三块讨论,TMT、医药和宽基指数。2.1 TMT管理招商移动互联网的张林,目前管理的3只基金均聚焦在科技创新方向。具体从招商移动互联网的定期报告中的观点与持仓看,目前两个重点投资方向:半导体周期和AI产业链,这两个板块也是24年景气回升确定性较高的领域。半导体周期方面,目前有较为确定的三个复苏信号。一是全球半导体销售金额触底回升,半导体周期在2023年二季度同比下滑的幅度已经到了历史低点,从2023年6月开始,全球半导体销售金额已经连续4个月同比下降幅度收窄。二是存储价格的上涨。存储作为半导体里面的大宗产品,产业非常集中,存储价格可以非常好的作为景气度的指标。供给给定的情况下,能够涨价的前提大多是库存去化到尾声,需求出现了一定的改善。三是全球领先的半导体厂商在今年三季度的财报发布会上没有下降业绩指引。人工智能方面,大模型让市场看到了全球生产力提升的可能。人工智能极有可能会是一个比PC、移动终端以及互联网更大的市场,大概率是下一个通用技术,刺激经济生产甚至促进社会组织变革。除开与AI相关细分领域,其他消费电子以及芯片领域的终端需求开始出现边际改善的迹象,整体库存有所改善。简单总结:我上半年没有参与主题方向的炒作,下半年同样坚持没有做风格漂移,同样下半 年也是避免了人工智能板块的大幅下跌。目前主要投资方向集中在AI、半导体、消费电子的国产化领域。2.2医药本次医药的涵盖范围比较广,涉及到A股、港股和美股三地市场。A股为杨珂管理的信澳健康中国,港股和美股市场则是以指数基金为主。 从定期报告的基金经理观点来看,杨柯二季度以来还是比较谨慎的,无论是医药反腐的阴霾还是国企改革、减肥药的热点,从定期报告的观点和持仓来看,参与的比较少。从权益仓位来看,二季度的仓位降低到83%左右,但医药行业全年基本是没有抵抗的阴跌,虽然有看起来成功的择时,但持仓品种跑输板块较多。此外,近期市场关注的热点在减肥药、还有美国货币政策转向带来的融资环境改善,许多个股的价格提振并不是由基本面推动,更多是来自市场情绪的高涨和资金的选择。对于反腐的影响我们依然在持续关注,很多优质公司的估值处于历史低位,在艰难时刻,好公司的业绩能体现出更强的韧性。展望未来,我们并不过度悲观。美股创新药部分,纳斯达克生物科技指数应该是23年10月底以来最靓的仔之一,距离底部反弹超过20%。相比标普生科,纳指生科的覆盖范围更广,而且权重更加集中。对比两者权重股中,纳指生物科技重仓股多为大家耳熟能详的生科领域领头羊。指数成份股包括福泰制药、安进、吉利德科学等等。统计显示,标普指数的前十大成分股合计权重为16.11%,纳斯达克指数前十大权重合计56.74%。纳斯达克生物科技指数的成分股集中度显著高于标普生物科技精选行业指数。国内创新药部分,从历 史看,外界宏观原因导致的流动性收紧,尤其是在风险资本领域,会对创新药板块造成显著影响。由于创新药企业往往依赖外部融资来推动研发和商业化进程,流动性的减少导致这些企业融资成本上升,还会限制其研发新药的能力。此外,投资者在利率提升,流动性紧缩时可能更倾向于风险较低的投资,从而减少对创新药板块的投资。现在前述的消极因素有所改善:一是创新药行业近期频繁出现重磅产品;二是经过前期充分消化后,目前创新药整体估值水平仍在历史低位;三是创新药投融资情绪好转,以及大药企收并购需求未来1-3年的持续爆发。一方面,FOMC加息进程接近尾声,全球投融资情绪正在回暖,另一方面,大药企大单品进入周期尾声,亟待拓展管线或收购生物科技类公司成熟管线,动力很强。2.3宽基沪深300指数的估值,这边引用中泰资管的估值数据,这个数据从他们18年开始做公募业务以来就持续发布,样本数据多且有一定代表性,前几次用来择时的效果也是比较好,目前风险应该是处在相对比较低的位置。沪深300估值与上月相比下降明显,该分数为风险月报发布以来的最低值。沪深300的风险分数已持续10个月在低风险范围震荡,当前位置已隐含了较多偏悲观的预期。事实上,情绪的反应大多是过度 的,因此在很多情况下,极致的一致预期会成为投资中值得参考的反向指标。创业板指和科创50指数目前调整比较多,但即使如此目前绝对估值还是没有到一眼便宜的地步,考虑到板块中TMT、医药等行业的比例较高,如果看好这些领域,可以从相关主题基金入手。小结:个人比较看好移动互联网主题,这个领域既有传统半导体业务的周期性,也有人工智能应用带来的成长性,且管理招商移动互联网产业的张林在行业的专注度比较好,管理基金以来的投资方法论比较稳定,值得关注。医药板块,估值是比较适合配置的,但对于A股医药来说,杨柯管理的信澳健康中国目前的持仓主要是偏消费属性的医药品种,一方面复苏的确定性需要打个问号,一方面持仓多数是基金和外资的核心重仓股,在资金端比较承压。目前相对比较看好美股和港股创新药这块。 宽基指数这块,目前个人认为沪深300的风险收益比相对更高,配合中泰资管的沪深300风险系统评分来做网格投资食用,效果更佳。

7分钟
2k+
1年前

0854.【热点】《繁花》中的3条投资箴言

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听雪球出品的追基零距离,雪球,国内领先的集投资交流交易一体的综合财富管理平台,聪明的投资者都在这里。今天分享的内容叫《繁花》中的3条投资箴言,来自老司基一枚。 2024一开年,大盘一路下滑,今天再次跌破2900点。听说有不少小伙伴在新年首周,悄悄地修改了自己的投资目标:原计划2024年的目标是回2023年的本,现在的目标改成了先回2024年的本……既然股市有些无聊,咱们还得找点开心的事情做做。这不,最近身边好友都在追一部股民和基民必刷的神剧《繁花》,我也忍不住加入了追剧大军,一口气追到了第25集。值得一提的是,这部网红剧不仅上演了一场场商战好戏,还留下了很多值得我们珍藏的投资箴言。投资金句1:纽约的帝国大厦从底下跑到屋顶要一个钟头,从屋顶跳下来,只要八点八秒,这就是股票。想从股票上赚钱,先要学会输。资深投资者应该能理解老法师这句话的深意,要懂得输才能学会赢。股市是一个充满风险和机遇并存的领域,正如剧中的宝总通过学习与经验的积累逐渐成为金融大鳄一样,我们在投资股市中也需要不断学习和成长。从风险意识看,投资总是伴随着风险,没有人能保证每笔投资都能获得回报。通过了解和接受可能会出现的亏损,我们才能更谨慎地对待投资,避免盲目追求高回报而忽略风险。从心态管理看,懂得接受失败是成功投资的重要一环。从2021年至今,A股持续3年的熊市,让我们备受煎熬。只有当我们能够平静地面对亏损,并从 错误中吸取教训,我们才可能在未来的投资中获得更好的回报。其实,许多成功的投资者都具备长期视角,他们明白短期的市场波动并不代表最终的投资结果。通过理解短期亏损可能是长期收益的必要代价,他们更能坚持投资策略并获得更好的回报。【投资感悟】通过理解亏损的原因,我们可以不断调整和优化自己的投资策略。这不仅有助于降低未来的风险,也有助于提高未来的回报。投资金句2,只有看到未来,才会有未来。目标从来就不遥远,一步步,一天天。只管全力以赴,剩下的交给时间。熊市也好,牛市也罢,抑或是长期的横盘震荡,这是每一位投资者都要反复经历的轮回,一如你逃不开日出日落,四季更迭。人的一生,春华秋实固然美好,严寒酷暑更是逃避不掉,坦然面对股市的起起落落并积极应对,才是一个合格的投资者应有的素质。而投资中,最重要的因素便是时间。从复利效应看,时间是实现复利的关键因素。通过将投资本金和收益再投资,投资者可以利用复利效应在未来获得更大的回报。以最简单的沪深300指数投资为例,考虑分红再投入的沪深300全收益指数自2004年12月31日基日以来的总收益达到363%,18年时间的长期年化收益高达8.65%,这已经跑赢了大多数的理财产品收益。我们知道,投资 往往需要跨越较长时间周期。通过长期持有优质资产,投资者才能够享受资产长期增值带来的收益,同时避免短期市场波动的干扰。另外,时间还有价值发现功能。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对某些资产的价值认知可能会发生变化。投资者通过耐心等待和观察,可以发现并抓住这些价值被低估的投资机会。从分散风险角度来看,随着时间的推移,投资的风险也会逐渐分散,如不择时的基金定投正是利用了这一特点。通过将投资分散到不同时间的不同资产类别和地区,我们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投资组合的整体风险。【投资感悟】满世界追风跑,不如耐心等风来,静待时间玫瑰绽放。投资者需要耐心等待和智慧选择,以充分利用时间带来的价值。投资金句3:凡事,总要留一手。“如果知道我会死在哪里,我将永远不会去那里。”这是去年刚去世的一代投资大师查理·芒格的投资名言。是啊,如果知道今天会摔伤,那我就不出门;如果知道白酒和新能源这么能跌,那我2021年不全仓买这俩货该多好;如果知道明星基金经理也会有逆风期,那我不重仓狂追他们产品就好了。可这个世界没有后悔药,没有那么多“如果”。投资中,凡事留一手,或许就没有那么多遗憾。我们知道,投资中如果一把梭,意味着将所有的资金都投入到一种投 资中,这会极大增加投资的风险。一旦投资出现问题,可能会导致投资者面临巨大的损失。而合理的资产配置可以帮助我们在不同的投资品种之间分散风险,并降低投资组合的整体波动性,可以更好地实现长期稳定的收益。比如,2023年虽然A股表现不佳,但海外市场很多都创了历史新高,如果小伙伴们合理配置了纳指、日经225、印度的基金,组合收益应该会好看很多。另外,投资必须用3-5年不用的闲钱投资,如果将所有的手头资金都投入投资中,可能会影响资金的灵活性。在紧急情况下,如买房、治病等急需用钱,投资者如需提前退出投资,会导致可能的损失。【投资感悟】一把梭看似一时爽,但往往忽略了投资中很多的风险。投资者应该不断学习和积累经验,做好资产配置,提升自己的投资智慧

5分钟
99+
1年前

0853.【攻略】2024年基金投资布局

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听雪球出品的追基零距离,雪球,国内领先的集投资交流交易一体的综合财富管理平台,聪明的投资者都在这里。今天分享的内容叫2024年基金投资布局,来自蚂蚁不吃土。 市场先生并不会因为新年就给你发红包,股市的新年新气象可能并不友好。当前行情分析 当前A股处于一种近乎普跌的行情,投资者信心严重不足,仍有继续下跌风险,至于'A股目前到底了没有'这个问题没有准确答案,但是A股当前应当处于相对底部位置。这种行情自然不是收获的季节,但或许可以作为播种的季节,前提是要做好资产配置。极端市场行情下,往往孕育着最佳的投资机会,当所有人都被市场蹂躏而失去赚钱希望时,反而是赚钱机会最好的时候,前提是行情到来时,你还在场,你手里的资金和你的耐心足以支撑到那个时候。资金的可持续性很重要,它能让投资者在市场低谷期逢低布局,并且支撑投资者平稳的度过低谷期活下来,享受市场行情好转时带来的收益,这个时候,时间是投资者的朋友。由2018年--2023年不同指数涨跌情况可知:波动才是股市的特质,即使‘脊梁不挺的A股’也有大涨的时候,在A股这样的波动市场中,从不缺机会,不要总想着让市场来适应你,那是不可能的,既然踏进了A股,就要学着适应它,学着去利用这种波动,而不是被股市的波动左右自己的情绪。我对于目前这种反复横跳的行情并没有过于担心,即使可能继续下跌,比这次更严重的情形又不是没有经历过,市场是不会以我们的意志为导向的,关键是面对大跌,我们应该如何操作?投资获取超额收益的一个重要途径 就是在市场相对低点时分批买入,但是不要一跌就买,做好持久战准备。当然,逢低布局很可能要承受一个资金长期收益较低甚至为负的过程,不要奢望买入后立马上涨,好收益的获取是需要我们用资金的时间成本来交换的。在相对低点尽可能多的买入其实技术上并没有太大难度,难在基民的心理,回想一下上证指数在2400点、2500点、2600点、2700点、2800点、2900点时你的操作--是市场没给你机会,还是你被大跌吓破了胆,不仅没有逢低分批买入甚至割肉卖出手里的基金呢?投资者信心总是难以琢磨,有时候去得快,来的也快,在极度绝望之下,或许一点微小的希望就会引发一波行情。各板块分析 不要被媒体、专家、大V的观点迷失了双眼,投资久了,越来越觉的不受外界繁杂声音所扰的重要性,不要盲从任何人,更不要用自己的钱去验证别人观点的对错。我们无法预测2024年的市场走势,股市并不仅仅是股市,还会受其他诸多外部因素影响,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对当前市场有自己的认知,然后据此结合自身情况做出投资规划。今年我的配置预计以微盘、医疗、港股为主;对于去年被套的消费旅游板块还会继续持有;另外也会用部分资金去追逐因政策、技术革新等因素可能产生的结构性行情,比如2023年上半年的数字经济、人工智能行情,对于因结构性行情而大涨的行业类基金要及时止盈,不要迷信长期持有。既有逆市布局,也有顺'市'而为,需要注意:逆势布局绝不是'一跌就买',有的行业会持续调整较长时间,一下跌就买入并不可取。对于超跌行业及宽基指数等,估值确实很诱人,虽说将来一定会上涨,但尚需看经济面、政策面上会否对其产生实质性利好,能不能引起资金兴趣,当前市场能不能支撑起大盘股走强,毕竟超跌板块想要获得好的投资收益,还需要市场大势加持。2024年,对于一些热门行业或指数,我有以下几点浅见:①纯债基金:理财之前,先虑风险,做好资产配置,我会继续将纯债基金作为避 险资金,不要等到市场大跌时才想起纯债基金的好。②消费板块:目前持有一只旅游相关板块为主的混合基金,收益较差,后期还会继续持有相关基金,但是该基金配置不太合理,航空股占比过大,出2023年年报后,会根据持仓判断是否转换为其他同类型基金。③医疗:还会继续持有,后期会控节奏逢低分批买入,但如果你较大规模持有某些‘女神’管理的基金,业绩大幅跑输同类型基金,这个时候就不要考虑‘基金止盈不止损’的问题了,可以考虑转换为其他同类型基金。④港股:恒生指数从2020年开始,已经四连跌了,作为离岸市场,港股更易受外部因素影响,波动较大,不建议普通基民持有,更不建议追高,后续操作上我会逢【大跌】分批买入。⑤TMT:相关行业基金在2023年上半年市场中可谓是‘一枝独秀’,但下半年则大幅回调,我会持有相关混合基金,暂不考虑细分领域的行业基金。⑥新能源:中证新能源指数在2021年11月份涨幅触顶后便开始回调,期间虽有波动,但整体仍成下跌趋势。感觉新能源行业在市场中‘不红了’,当前市场趋势不在新能源,虽然相关公司业绩不错,但市场认可度不高,不知道会不会有什么政策可以成为新能源股的春风。在当前回调幅度较大的情况下,如果有风来,收益应该会不错。⑦军工: 波动性大,虽然相关公司业绩还不错,但长期来看基金业绩较其他行业基金并没有什么优势,受外部因素影响较大,这么多年来,我一直没有持有过相关行业基金。⑧半导体:题材炒来炒去,预期打的太满,上涨周期太短,赚钱效应太差,但近期市场风向有所变化,目前观望中。⑨北交所截至2023年末,北交所上市公司数量达239家,总市值4496亿元,总的来说,市值较小,如果流入资金量大的话,上涨空间应该可以。但是从2023年10月份开始,北交所相关基金短期内涨幅过大,并且根据当前市场行情,应该有一定的回调压力。波动较大,不要追高,下跌幅度大时,我会买入,但不会购买封闭式基金。计划是死的,市场是实时变动的,要根据市场行情灵活调整自己的计划。

6分钟
99+
1年前

0852.【热点】放弃,还是坚守?

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听雪球出品的追基零距离,雪球,国内领先的集投资交流交易一体的综合财富管理平台,聪明的投资者都在这里。今天分享的内容叫放弃,还是坚守?来自懒人养基。 叹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股市亦然,震荡和下跌才是常态,真正上涨和让人高兴的时间估计也就是10-20%的时间。身处逆境,如何进行心理建设、给自己树立信心呢? 有一种办法叫置之死地而后生,先把自己一次吓个够,然后再仔细分析这些吓人的东西是否真的哪么可怕,有没有什么“破解”之道。 1、极端情况下,我们可能遭受多大的投资损失? 最大回撤用来描述买入投资产品后可能出现的最大浮亏,是指在选定周期内任一历史时点往后推,产品净值走到最低点时收益率回撤幅度的最大值。 简单来说,就是选定区间按前面净值最高点与后面净值最低点计算的亏损幅度。我们可以回看历史,看看极端情况下的最大回撤是什么样的水平。这也是我们可以看到的,足够吓唬自己的波动数据。 1990年以来:日经225指数最大回撤81.78%;纳斯达克100指数最大回撤是82.90%;上证指数和沪深300指数最大回撤分别为78.27%和72.30%。 2000年以来:日经225指数最大回撤66.14%;纳斯达克100指数最大回撤是82.90%;沪深300指数、中证全指、创业板指数的最大回撤分别是72.30%、71.48%和69.74%;被动指数型基金指数和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最大回撤分别是68.98%和58.40%;我们印象中最稳的中证红利指数和中证红利低波动指数的最大回撤分别是72.13%和66.79%。 2021年以来:日经225指数最大回撤19.41%;纳斯达克100指数最大回撤是35.56%;中国互联网50指数、恒生互联网科技业指数和恒生科技指数的最大回撤都是74%左右;沪深300指数、中证全指、创业板指数的最大回撤分别是43.22%、29.34%和49.43%;被动指数型基金指数和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最大回撤分别是29.33%和36.96%;中证红利指数和中证红利低波动指数的最大回撤分别是20.97%和16.95%。 有意思的是,“失去三十年”的日本股市1990年以业的最大回撤是81.78%;看似“永远的神”的纳斯达克100指数在2000年大泡沫后最大回撤比日经指数还大,高达82.90%;A股主要宽基指数历史上的最大回撤也超过了70%。 这就意味着,如果投资100万元,亏损最大时可能只剩下20-30万元,想想也挺可怕的。 2、投资者可能需要忍受多长时间的亏损折磨? 我们还要考虑的另一个问题,是股市跌下去再创新高的时长,也就是浮亏被套、折磨我们的时间长度。 我之前整理过被动股票型基金指数和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历次高点再创新高时长数据。巧合的是,如果以摊大饼的方式投资A股指数基金或主动基金,历史上再创新高最长的等待时间都是7.40年。 当然,我们还看得到,纳斯达克100指数自2000年高点下跌后再创新高的时长是16年左右;上证指数2007年的高点6124,现在16年过去了,创新高依然遥遥无期;日经225指数1990年的高点38957,现在33年过去了,一样没有创新高…… 对!把可能想到的最坏情况,一次把自己吓个够。 3、如果不瞎折腾,真实的投资情况,其实远没有想象的那么糟 其一,前面的极端假设是买在最高点,我们都知道顶是尖的、底是圆的,我们买在最高点的概率跟彩票中大奖差不多,而且买在最高点附近的概率也很小,因而实际的最大回撤其实要小得多。 以日经225指数为例,最高点38957出现在1990年1月,但1990年4月就跌破了30000点,10月更是跌破了20000点大关,在3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20000点以上的相对高点的时间占比都很小,投资者买在30000点甚至20000点以上的概率其实都不大。 再看上证指数,2007年创出迄今为止历史最高点6124,但2007-2008年站稳4000点以上的月份仅7个月,2015年站稳4000点的月份仅1个月,也就是说A股历史上站稳4000以上的月份仅8个月,投资买在4000点以上的概率其实是很小的。 其二,设定一定的买入条件,比如主要宽基指数自历史高点下跌超过30%同时估值处于历史分位值中位数以下,开始定投买入,买入周期24-36个月甚至更长,按定投买入的平均成本计算最大回撤就一定小不少,而且忍受亏损折磨的时间也会短得多。 如果用股债均配的方式定投,定投完成后还可以动态再平衡,最大回撤带来的压力就更小了。 其三,股市历史高点往往意味着投资者都非常乐观、估值很高存在着巨大的泡沫,跟我们悲观时的情形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以2000年纳斯达克指数高点为例,当时的估值超过100倍,而当前我们认为已经高估的PE值也就是40倍出头。上证指数2007年6124点的时候估值超过50倍,当前的PE值仅12倍出头。 所以站在投资者情绪极度悲观的时间点,再往下的回撤幅度一定比前面看到的最大回撤小,而且可能小得多。 4、放弃,还是坚守?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答案 股市跌跌不休,情绪极度悲观之下,实在扛不住当然可以选择放弃,而放弃也是最容易的。放弃了,就彻底解压了。 但放弃一定要彻底,以后就不要再回来,因为货币基金、定期存款其实也很香。最怕的是,等股市回暖,涨到你认为安全时又忍不住诱惑冲进来,一不小心又可能高位站岗。 坚守很难,因为这本身就逆人性。坚守需要信仰,社会经济始终会周期性螺旋上升,假以时日,投资一定会赚钱。 除了信仰,坚守下去还有两个前提,一是必须用足够闲的钱投资,二是后面还有充沛的现金流。而且最好股债均配慢慢买,买完后还可以不断进行动态再平衡。 而投资这件事,相对做实业,其实是有很大优势的。全世界几乎每天都有无数的经营者破产、关门,同时也有大致相当数量的经营者信心满满地开张、营业。你好不容易攒了一些钱甚至借了很多钱,开个店、办个厂,亏了就亏了,破产就破产了,那是永久性损失。 但有计划的分散投资不一样,只要不卖出,账面浮亏总还有回本和赚钱希望。因此,像我们这样自己创过业、做过实体经营的人,对投资的理解可能会不一样,也可能更容易选择坚守。 生而为人,活的就是对未来的期许。逆境之中,放弃很容易,坚守很难。但唯有坚守,因为坚守才有希望。莫问前程几许,只顾风雨兼程。

7分钟
99+
1年前
雪球·追基零距离的评价...

空空如也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