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29 当代美国的移民政治 Immigration Politics in Contemporary U.S. (2020.12.2)

在对2024年美国大选的诸多复盘分析中,通胀与移民是最常被提起的两个议题,我在此前参与的两场对谈(许子东×周轶君×林垚《特朗普与民主》、林垚×王浩岚×赵修业×宋珂嘉《特朗普何以再次当选》)中也有所涉及,但受时间及形式所限均未能充分展开(另参:林垚×忽左忽右《民主党又输给特朗普了》)。不过其实早在四年前,2020年美国大选结束后不久,我和夕岸、钟思骋就已经在播客《唯理对谈》中专门聊了一期当代美国的移民政治,基本上把今年大选中的相关议题(比如拉美裔选民的政治转向、华裔川粉的意识形态构成、极右翼信息生态圈的打造、“非法移民”问题的来龙去脉等等)全都涵盖到了,直接套用到当下也绝不过时。那期播客的收听量较低,所以我在此重发,供感兴趣的听众朋友们参考。 【以下为《⁠唯理对谈⁠》原节目的文案及时间轴】 * 2020年12月14日,美国各州的选举人团将正式选出第59届美国总统,标志着本次美国大选正式落下帷幕。新一季的首期唯理对谈,我们将与林垚(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博士,耶鲁法学院在读)及夕岸(宾夕法尼亚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生),两位广泛关注公共议题并且在华语世界积极发声的嘉宾,探讨大选中的种族和移民问题。 * 选前预测中,人们普遍认为拉丁裔人口和投票率的上升有助于拜登拿下关键摇摆州。选后数据表明,尽管佛罗里达州内的多个拉丁裔聚集区的选民对民主党候选人的支持率不及上届大选,但却成功帮助拜登赢得多年来支持共和党的亚利桑那州。 * 另一方面,华裔选民中的分歧丝毫不亚于拉丁裔。华语世界自特朗普2015年宣布竞选以来便有强烈的“挺川”群体,而民主党在年轻华裔群体中亦不乏激进支持者,他们往往走在BLM(Black Lives Matter)等种族平权运动的前线。 * 在美国政治中有重要影响的“拉丁裔”身份是如何被建构的?拉丁裔内部有怎样的分歧?这种分歧又如何影响到拉丁裔以外更广泛的政治讨论?为何部分华裔移民选择力挺特朗普?为何年轻华裔比他们的父辈更为激进?跨代际的沟通何以可能?关于移民的讨论是否可以取得跨国界和跨文化的共情? * 移民问题与种族问题紧密相关,亦是两党关注的焦点。林垚老师通过自己参与的一场移民官司解释“合法移民”这一身份是如何被构建的,夕岸老师则分析了移民问题中跨族裔沟通的困难和出路。 * 本期您将听到: * 4:20 奥巴马对本次大选中拉丁裔“跑票”现象的解读正确吗? * 10:00 肤色对于拉丁裔的身份认同的影响 * 13:45 拉丁裔内部的肤色问题如何影响到非拉丁裔的政治立场 * 16:40 地方媒体的衰落如何给了假新闻空间 * 20:40 目前社交媒体应对假新闻方法的局限 * 21:55 前共产主义国家移民的心理分析 * 27:34 进步派在人权问题上的窘迫 * 36:20 移民和BLM运动之间的关系 * 43:45 亚裔二代移民的左转以及跨代际沟通 * 50:10 拉丁裔和黑裔之间有相似的经历,但是否存在政治上的团结? * 57:40 共和党的种族政策变迁 * 1:04:00 如何评价民主党移民政策 * 1:11:50 “合法移民”身份是如何被建构的 * 1:21:50 面向反移民群体的说服策略 * 1:25:50 媒体的移民想象的局限 * 编辑:赵胤光,钟思骋 * 主持:钟思骋 * 嘉宾:林垚,夕岸 * 剪辑:陈诞喆

101分钟
3k+
7个月前

E.26 民主党又输给特朗普了 Democrats Lost to Trump, Again (2024.7.3)

2024年美国大选,特朗普击败贺锦丽,二度入主白宫;不仅如此,共和党目测将在国会两院均获得多数席位。接下来对这次选举结果肯定会有铺天盖地的分析,我自己也会在今后两天参加相关的直播讨论。 不过在此之前,我想先发一份今年7月3日我在“忽左忽右”为宣传《空谈》而录制的一期访谈,当时首场总统辩论刚刚结束不久,我在访谈中针对拜登在辩论中的老态尽显,提到了民主党这些年在年轻化方面的失败、拜登违背此前承诺坚持竞选连任所造成的党内困局、贺锦丽并非能够服众的候选人等等;但是节目还在排期时,连续发生了特朗普遇刺、拜登退选、贺锦丽接班等大事,“忽左忽右”方面认为围绕拜登年龄所展开的讨论已经错过了新闻周期,所以最终没有将节目发出。回头看来,我当时对民主党整体状况的担忧还是站得住脚的;当然,这并非要往自己脸上贴金,毕竟人不在美国,再怎么分析都是基于二手信息,无论猜对还是猜错选举结果,本质上都是在瞎猜。 除了这些内容之外,我还谈到了美国在制度设计上的种种问题、日益恶化的信息生态、如何理解普通选民在经济上对民主党的不信任感、特朗普的支持率为何依旧坚挺、共和党内的反特朗普派为何日益边缘化、美国极右的内部派别及其与欧洲极右的异同、当代美国为何无法出现成功的第三党、美国与英国在大众民主发展上的阶段差异、对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的神话构建及其破灭、特朗普再次上任将会造成的影响等等。我自己觉得这些内容其实比分析选情更有意思。

102分钟
7k+
8个月前

E.25 超级英雄政治学 Superhero Politics (2018.8.4)

这是我做客《小声喧哗》(已停办)的一期节目,录制于2018年8月4日,聊的是2018年上映的皮克斯动画电影《超人总动员2》(Incredibles 2)及其贴片动画《包宝宝》(Bao)。我参加《小声喧哗》的节目共有七次,其中《马男波杰克》(BoJack Horseman)与《千钧一发》(Gattaca)两期均已有文字整理稿(未收入《空谈》);剩下几期录音,等将来有空时再发。 【以下是原节目的文字介绍】 《超人总动员2》在相隔十四年以后回归。在第一部“合家欢”的结尾之后,第二部的剧情几乎无缝衔接了第一部,重燃了观众的怀旧之情,有观众说,“就好像中间十四年的时光,只不过是插播了一个广告”。 这部皮克斯动画在2018年面对的,已经是女性主义普及、与相对自觉的现代媒体熏陶下的观众,因而,它的剧情和结构也随之进化。在第二部,妈妈“弹力女侠”成了正面抗击坏人的英雄,而爸爸鲍勃则承担起了照顾孩子们情绪、辅导作业、给婴儿喂奶换尿布的居家工作。这样的性别角色调换是如何在电影中被呈现出来的呢?这部儿童电影,在家庭对社会角色和责任的教育中,传递了怎样的信息?本期嘉宾是政治学与哲学学者林三土。他在身为学者之外,也是两个孩子的爸爸。 在这期节目中,我们聊了: 1. 这两部相隔十四年的电影对于“男子气概”的定义有怎样的进化? 2. 爸爸鲍勃在应对家庭责任时候笨拙吃力、屡屡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3. 在电影的世界观下,超人们的超能力对现代政治体制有怎样的挑战?【补注:我后来借着另一部动画连续剧《降世神通》(Avatar: The Last Airbender)的由头,将这一主题⁠⁠拓展成文⁠⁠,收录于Wiley-Blackwell出版社的“哲学与流行文化”系列文集之中,可在⁠⁠SSRN⁠⁠或⁠⁠PhilPapers⁠⁠免费下载阅读。】 4. 《超人总动员2》的贴片《包宝宝》是一部不超过八分钟的短篇动画,讲了一个另外一个家庭(移民华裔家庭)的形态。为什么这个短片这么催泪?为什么有一些非华裔观众无法体会到这部短片中的微妙情绪? 5. 回到电影正片:反派Screenslaver如何批判现代人“被屏幕所控制”的现象?当代青年真的被屏幕控制了吗? 6. 主播与嘉宾荐书环节: * 维多利亚·格拉齐亚(Victoria de Grazia),《不可抗拒的帝国:美国在20世纪欧洲的扩展》(Irresistible Empire: America's Advance through Twentieth-Century Europe) * 厄苏拉·提德(Ursula Tidd),《导读波伏瓦》,马景超译 * 布莱恩·斯蒂芬森(Bryan Stevenson),《正义的慈悲》(Just Mercy) * 柳原汉雅(Hanya Yanagihara),《渺小一生》(A Little Life)

41分钟
1k+
8个月前

E.23 人工智能时代,读文科还有什么用?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in the Era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2024.8.7)

2024年8月7日,我(林垚、三土)和淡豹在北京“方所”书店进行了一场题为“AI时代,读文科还有什么用?”的对谈,暨拙著《空谈》的新书分享会。这里是对谈的录音,文字整理稿刊于上海译文出版社公众号“非虚构时间”。 【时间轴】 02:15 薛编介绍三土、淡豹、《空谈》(《空谈》目录及自序⁠、⁠《空谈》豆瓣页面) 04:52 为什么会选择读“文科”? 06:08 中国特色的高中“文理分科”制度 09:22 北大生物系“猪象杂交”的黑历史 14:40 在三土眼中,世界是一幅巨大的拼图 16:35 淡豹的求学与自我表达之路 20:57 淡豹点评《空谈》 25:51 淡豹和三土的友谊 27:36 文科和理科,哪个更容易被AI替代? 31:49 “文科/理科”是极度简化的区分 34:23 自主求知的过程本身不可替代 38:07 三土作为高校教师,如何看待学生用AI写作业 43:43 淡豹作为文学创作者,如何看待AI的创作能力 44:14 AI无法提出全新的概念和全新的比喻 45:43 淡豹的比喻:AI就像一位能且只能把家里变得整齐而又拥挤的整理师,有三件事做不了 48:17 薛编现场催稿《霍金悖论》的下半篇 50:12 三土谈哲学的独特性(参阅《霍金悖论》、《上帝与罪恶问题》) 56:31 当代科学知识生产机制的潜在问题 1:00:20 心理学的重复实验危机:以“刻板印象威胁”效应为例 1:04:00 一分为二地看待大众对科学的疑惑 1:05:59 淡豹谈如何阅读《空谈》里的长文 1:11:56 听众提问:如何更好地运用AI这个工具? 1:19:56 听众提问:如何平衡求学的广度与深度? 1:22:47 听众提问:佛学与哲学的关系?读文科就业难怎么办?

93分钟
5k+
10个月前

E.18 萨拉马戈《复明症漫记》三人谈 A Trialogue on Saramago's Seeing (2023.5.6)

2023年5月6日,受出版方【读客文化】邀请,我和梁文道、詹青云一起聊了聊葡萄牙作家、199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若泽·萨拉马戈 (José Saramago) 的《复明症漫记》(Ensaio sobre a Lucidez)。这次对谈的“看理想”视频版(B站视频回放)、《八分》音频版以及此处备份的版本,三者之间均略有不同。 [时间轴] 00:50 道长:情节梗概 10:28 阿詹:道长您窜台了 11:06 三土:比较政治学小课堂 20:48 道长:从三土的学究视角切换到阿詹的文青视角 23:57 阿詹:作为隐喻的失明与复明 28:50 道长:葡萄牙政府觉得这届葡萄牙人民不行 32:38 三土:我也觉得这届葡萄牙人民不行但理由不同 38:10 道长:人民的洞察力与新话的发明 43:14 阿詹:这届葡萄牙政府更不行 46:14 道长:国家机器与无政府主义 51:18 三土:某些政府也会觉得这届葡萄牙政府不行但理由不同 55:03 道长:证明西方民主制度整个儿不行 55:20 三土:里斯本是一座孤岛 59:50 道长:萨拉马戈随着年纪增长变得更加绝望了吗 61:00 阿詹:丛林社会中的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 64:14 道长:不仅看不见而且不想听 67:27 阿詹:咱们这节目真的能播吗 68:51 道长:还是来聊文学吧 71:54 三土:主角之死的正面意义 75:23 阿詹:一下子开心多了 75:32 三土:从荷马到乔伊斯到萨拉马戈 77:44 道长:热爱民间说书传统的左翼作家 81:00 阿詹:金句大师萨拉马戈 84:19 道长:时事评论员萨拉马戈 86:15 三土:小说形式与内容及立场的完美统一 89:14 阿詹:阿庞有个葡萄牙同事 90:02 道长:请大家把批判的火力对准葡萄牙

91分钟
4k+
2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