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裂坛是由几位被金融耽误了的文艺青年发起的一个实验项目。 我们试图撞破学科之间的界限,探讨跨界的意义,用另外一种方式来解读金融。不是用数学模型、经济学理论,而是用社会人类学、文史哲、艺术…这些与“人性”天然接近的知识来解读。 刚兑不讲武德,信仰耗子尾汁(下) 03 为什么必须打破刚兑? 1)我们当前宏观杠杆率达到270%,几十年最高。如果算上金融是370%。放眼全球,和日本对齐,比美国还要高。 2)刘院长对国家负债率由不同的解读:为什么我们的宏观杠杆率是“翻倍式增长”? 3)打破刚兑会造成经济危机吗? 4)小跑觉得我们要把“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分开:经济危机其实就是资产负债表危机,一切惊天动地发生在账面上。人类危机、社会危机最好永远不要发生;但是经济危机也许有必要的,因为它可以重新分配资源,矫正错配。 5)例子:举债100块钱建一座桥,如果给经济贡献120块钱,整个GDP增加;但是如果桥只能带来20块钱的价值,那就应该消掉80块钱,因为这80块钱的价值并不存在。但是如果一直不清算这笔账,这100块钱就会永远记在GDP中,经济永远增长。但这种增长是不真实的。 6)泰国经济危机之后,经济和银行大洗心革面,直到现在对债和借贷敏感异常。 7)中国不大可能发生债务危机,更多是内部债务。最坏情况类似90年代的日本和30年代的美国?我们会经历一个很长很长的和债务纠缠的过程吗? 8)Eva提出了一个集精彩的讨论:“后GDP时代,我们应该如何衡量增长”? 04 开脑洞时间:债务大赦? 1)小跑想起教奶奶学电脑:每次奶奶把文件弄得一塌糊涂,就拔电源重启。“重新启动”、“一笔勾销”,很多时候代表新希望。债务不过数字而已,用橡皮擦掉,烦恼不就消失了吗? 2)旧约《利未记》第二十五章中:每个社会都有债,弱肉强食,还不起便卖地卖身,当牛做马。所以上帝在施工设计中,提供了一条出路:每四十九年最后一个赎罪日结束后,即为“禧年(Jubilee)”。是年,每个奴隶可重获自由,每块地均可拿回,每笔债务均可购销,每个人都有机会重新开始。 3)冰岛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曾经尝试实施“债务大赦”。三十万冰岛人,集体背负起上千亿美元外债,加上自己炒房炒汇的亏损,平均每人负债百万美元。新政府决定启动古老的“禧年”之律:按下重启键,将危机期内产生的居民负债一笔勾销,用三大银行交的税来补。 4)后来发生了什么?小跑请刘院长和Eva开了脑洞。 5)要大赦,就要有取舍。取谁舍谁?豁免哪种?豁免谁的?为什么豁免他不豁免我?无论好人坏人,均不承担行为后果?既然拼命节省开支,减员减薪,和什么都不做一样有机会豁免,干嘛还死撑?冰岛大赦的结果,仅免债不足一成。 6)所以大赦没有用,我们需要修正的是未来。 您还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墙裂坛
墙裂坛是由几位被金融耽误了的文艺青年发起的一个实验项目。 我们试图撞破学科之间的界限,探讨跨界的意义,用另外一种方式来解读金融。不是用数学模型、经济学理论,而是用社会人类学、文史哲、艺术…这些与“人性”天然接近的知识来解读。 刚兑不讲武德,信仰耗子尾汁(上) 01 过去两周违约海啸之回顾: 1)先从一个小故事开始:内地老板和香港老板同时经历了濒临破产,香港老板得救了会感谢上帝,以后永远小心翼翼;而内地老板脱险了,会觉得是自己的胜利——死里逃生,我好厉害,下次继续。而我们这次面对的是一个更棘手的问题:在整个过程中内心完全无波澜的、甚至根本没打算还钱的发行人:国企,和地方政府。 2)过去两年我们经历了民营违约潮。而在2020年这个魔幻之年,我们又迎来了标志性事件:国企违约。 3)Eva详细回顾了一个月来债市上的每个关键时点:从华晨,永煤,到紫光,云南城投。甚至连风险最低级别的抗疫特别国债都要出来声明一下。 4)这真的是意外吗?刘院长觉得并不是。 5)同样财报上显示有几百上千亿货币资金的大国企,为什么连10亿的到期债券都兑付不起? 6)AAA的信仰已经消失,现在就像霍桑笔下的红字。要实现“信用分层”,首先应该做什么? 7)发行人不讲武德,那中介机构和评级公司呢?这应该是一起“集体犯罪”。 02 宏观面上的深层次原因:整个宏观大环境会不会是诱因? 1)央行信用紧缩,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上涨,中美利差扩大,外资涌入,人民币升值压力:这些是原因吗? 2)人民币升值就会给国内货币政策支持空间带来压力,要改善经常账户就要控制债务,减少投资(压缩债务),提高储蓄。汇率过强,肯定不是一个健康的状态,所以要给自己留空间,就必须压债? 3)小跑对我国的高储蓄率有些不同理解。 本期对谈有下集哦,明晚8点敬请期待! 您还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墙裂坛
墙裂坛是由几位被金融耽误了的文艺青年发起的一个实验项目。 我们试图撞破学科之间的界限,探讨跨界的意义,用另外一种方式来解读金融。不是用数学模型、经济学理论,而是用社会人类学、文史哲、艺术…这些与“人性”天然接近的知识来解读。 量化宝可梦:把对冲基金投资平民化的数码精灵 01 Aqumon和那些启发了Kelvin创业的美国智能投顾前辈们——Wealthfront,Betterment区别在哪儿?他“青出于蓝胜于蓝”了吗? 02 对于“牛市时永远嫌赚的不够,熊市干脆就躺平”的C端客户,动用30多位工程师,花这么大力气服务对量化、算法一点都不敏感的普通群众们,真的划算吗? 03 面对智能投顾赛道上来势汹汹的大玩家们——券商,大科技公司,纯科技公司和商业银行——该怎么应对?Kelvin的点评 04 对冲基金的平民化 05 面对今年这么魔性的市场,凌乱的资产相关性,传统的资产配置模型还有用吗? 06 作为“在中环创业圈中唯一有胸毛的创业者”Kelvin和伙伴们已经度过了5年考验,拿到了阿里投资,得到了若干机构认可。眼看就变成成功人士了,还会有烦恼吗? 您还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墙裂坛
墙裂坛是由几位被金融耽误了的文艺青年发起的一个实验项目。 我们试图撞破学科之间的界限,探讨跨界的意义,用另外一种方式来解读金融。不是用数学模型、经济学理论,而是用社会人类学、文史哲、艺术…这些与“人性”天然接近的知识来解读。 如何靠打破信仰生存下来? 01一项存活率的实验 02 实验证明为什么打破本能的存活率会增加 您还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墙裂坛
墙裂坛是由几位被金融耽误了的文艺青年发起的一个实验项目。 我们试图撞破学科之间的界限,探讨跨界的意义,用另外一种方式来解读金融。不是用数学模型、经济学理论,而是用社会人类学、文史哲、艺术…这些与“人性”天然接近的知识来解读。 买谣言,卖新闻:给大家总结一下这七天来市场上的情绪 01 市场上的每个价格,每个数字里面都是有故事的 02 了解一下“二阶思维” 03 为什么要关心主流财经媒体? 04 为什么世界上大部分事情,都没有因果,而只有演变? 您还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墙裂坛
墙裂坛是由几位被金融耽误了的文艺青年发起的一个实验项目。 我们试图撞破学科之间的界限,探讨跨界的意义,用另外一种方式来解读金融。不是用数学模型、经济学理论,而是用社会人类学、文史哲、艺术…这些与“人性”天然接近的知识来解读。 所以IPO大年到底和我有关系吗? 01 IPO大年,到底谁赚了呢? 02 IPO这件事的注脚,就这样从“筹资”,变成了“流动性管理”。 03 钱都去哪儿了呢? 您还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墙裂坛
墙裂坛是由几位被金融耽误了的文艺青年发起的一个实验项目。 我们试图撞破学科之间的界限,探讨跨界的意义,用另外一种方式来解读金融。不是用数学模型、经济学理论,而是用社会人类学、文史哲、艺术…这些与“人性”天然接近的知识来解读。 财富管理的三个认知:财富管理不是服务实体经济的 01 对客户的认知:多面向的需求 02 客户对财富管理的认知 03 金融机构对财富管理的认知 您还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墙裂坛
墙裂坛是由几位被金融耽误了的文艺青年发起的一个实验项目。 我们试图撞破学科之间的界限,探讨跨界的意义,用另外一种方式来解读金融。不是用数学模型、经济学理论,而是用社会人类学、文史哲、艺术…这些与“人性”天然接近的知识来解读。 入秋的躁动:美国大选,科技股奇观,和落下的刀子 01 “历史就是“观念”的产物,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 02 不同“情绪”和“注意力”大小的不同组合,会推动资金朝不同方向流动。 03 一个非常典型的,注意力高,但是可能性极度“分散”的事件 04 科技股奇观(注意力高且集中 + 情绪高涨= 泡沫形成) 05 能源行业(注意力低且分散 + 情绪负面= 从空中落下的刀) 您还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墙裂坛
墙裂坛是由几位被金融耽误了的文艺青年发起的一个实验项目。 我们试图撞破学科之间的界限,探讨跨界的意义,用另外一种方式来解读金融。不是用数学模型、经济学理论,而是用社会人类学、文史哲、艺术…这些与“人性”天然接近的知识来解读。 听到一个人说“我在做量化”的时候,他到底在干嘛? 我们用几个小问题,一起讨论一下“量化”这件事(我不是专家也不是高手,只是一个行业的参与者,以下内容纯粹是为了表达自己的理解,用简化和不严谨的语言和大家讨论一下)。 01 当我们在谈论“量化”、“量化投资”、“量化基金”的时候,到底在谈论什么?当您听到一个人说“我在做量化”的时候,他到底在干嘛? 02 “量化”都会在何处现身呢? 03 量化能赚钱吗? 04 终极拷问:人工智能来了,还需要人类吗? 您还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墙裂坛
墙裂坛是由几位被金融耽误了的文艺青年发起的一个实验项目。 我们试图撞破学科之间的界限,探讨跨界的意义,用另外一种方式来解读金融。不是用数学模型、经济学理论,而是用社会人类学、文史哲、艺术…这些与“人性”天然接近的知识来解读。 恒大历险记 今天的话题“恒大历险记”,可以完全由两位常驻嘉宾搞定:一位是资深银行家刘院长(代表间接融资天团);一位是债市枪林弹雨里冲锋的一线战斗者Eva(代表直接融资天团)。小跑负责灵魂拷问。三个人就恒大最近“有惊无险”的六日历险记,聊一个似乎一千年也聊不完的话题——“债”这件事。 1、恒大那几天发生了什么?消息爆出后,股市和债市上经历了怎样的惊心动魄“24小时”? 2、市场这一次是不是真正的反映了真实的情况? 3、海外投资者怎么看恒大?对冲基金为什么总想做空恒大?但又为什么这么难? 4、对比反应直接又迅速的资本市场,银行(间接融资)的反应如何? 5、这又是一场“大到不能倒”的大戏吗?上帝创造世界用了七天,恒大事件从点燃到熄灭,比上帝还少用一天。这件事情是怎么“解决”的? 6、“三条红线”是事件发生的关键吗?房地产民营企业的现状和未来? 7、香港和内地房地产商有什么不同?内地、香港、泰国人民对“房子”的不同感觉。 8、关于“债”的灵魂拷问:钱都去哪儿了?我们处在明斯基旁氏第三阶段吗? 9、一切都建立在“房价不跌"的假设下——“那个可怕的时刻”真的会发生在中国国市场上吗? 您还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墙裂坛
墙裂坛是由几位被金融耽误了的文艺青年发起的一个实验项目。 我们试图撞破学科之间的界限,探讨跨界的意义,用另外一种方式来解读金融。不是用数学模型、经济学理论,而是用社会人类学、文史哲、艺术…这些与“人性”天然接近的知识来解读。 新后浪狂热“习得性无助”升级版:期权的力量 01 为什么历史总会押韵?为什么总有周期循环?为什么市场涨跌崩溃总是重复出现? 02 三张图表,可以总结本轮狂热的特点 03 衍生品的力量和危险 您还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墙裂坛
墙裂坛是由几位被金融耽误了的文艺青年发起的一个实验项目。 我们试图撞破学科之间的界限,探讨跨界的意义,用另外一种方式来解读金融。不是用数学模型、经济学理论,而是用社会人类学、文史哲、艺术…这些与“人性”天然接近的知识来解读。 刘晓春第一次登封:如何是达摩西来意 那么多武校,武师都是少林寺出来的吗?这么多禅修项目,导师都是少林寺僧人吗?达摩西来,一花五叶,禅宗遍天下,这些武师和禅修师或许真是少林寺的枝枝叶叶、花花草草。 01 “如何是达摩西来意?”是禅宗的不朽之问 02 人类的任何思想,任何理论,包括艺术和宗教,都是在不断演化发展的 03 中国的成就有没有可能进行解释,形成新的理论? 您还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墙裂坛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