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39 有光照进来:贝多芬晚期钢琴奏鸣曲 | 串台响声播客

大家好,好久不见。过去两个月忙于工作和入学,连续做了几场展览,又在九月重返校园读博深造。很早就约好跟我最爱的播客节目“响声”录一期关于贝多芬的串台,今天终于实现我期待已久的这次梦幻联动。感谢Jack和Ken邀请我去隔壁友台当嘉宾,时长有限,关于贝多芬晚期作品我们只能浅谈个大概,远未能尽述,我在这里也邀请隔壁的两位未来有机会来到本台作客。 3:30 录这期串台的缘起,星辰大海与布鲁克纳; 选择贝多芬还有他的晚期奏鸣曲作为这期节目主题的原因; 9:28 贝多芬古典,但他一点也不“古董”,论贝多芬音乐的超前; 关于贝多芬音乐的普适性; 我们自己聆听贝多芬的状态和方式; 20:45 为什么贝多芬第32首钢琴奏鸣曲令人感到具有“前瞻性”? 贝多芬晚期作品的“孤岛”效应; 21:42 bgm:贝多芬第32首钢琴奏鸣曲,第二乐章的大段颤音部分(肯普夫版本) 24:20 我对贝多芬其人性格的理解来自阅读曲谱的经验,通过读谱感受到他的纯朴和真诚; 28:23 bgm:贝多芬第31首钢琴奏鸣曲,第三乐章的“一点点地重生”部分(吉列尔斯版本) 文学的浪漫主义与贝多芬音乐思想之间的影响关系; 第九合唱交响曲第三乐章中的光明和温暖; 49:50 贝多芬音乐对我们个人生活的具体影响,演奏贝多芬音乐带来的体验; 用贝多芬音乐来对抗外部系统,对抗社会生活的网; 音乐与其他学科领域的交叉影响,比如尼采也是一位作曲家; 1:02:48 bgm:聆听贝多芬第14首弦乐四重奏(Op.131),第四乐章(Busch Quartet版本); 1:20:27 每人各推荐一部贝多芬最治愈的作品;米同学和 Ken 推荐的分别是贝多芬第21号钢琴奏鸣曲(Waldstein)和贝多芬第三交响曲(英雄),Jack推荐的是第30首钢琴奏鸣曲的第三乐章; bgm:聆听贝多芬第30首钢琴奏鸣曲第三乐章(内田光子版本)。

99分钟
3k+
3年前

op.38 从静物到现成物:西岸美术馆《万物的声音》展览先导

大家好,今天我去参加西岸美术馆最新的常设展《万物的声音》的开幕式,与几位朋友,尤其是预展现场临时捕获的朋友们一同看展,聊了聊此次展览呈现的作品,以及各个时代阶段的艺术创作观念。7月28日起,《万物的声音》展览正式对公众开放,期待你听着这期节目,走进西岸美术馆体验这场视觉与思想的盛宴。 2:30 讨论“万物的声音”展览标题的含义 第一个单元:物与空间建构 第二个单元:毕加索和《拿着钥匙的女人》 毕加索、布拉克等人对静物的拆解 23:26 第三个单元:纯粹主义-新精神 柯布西耶的抽象绘画与莱热的《手和帽子的构成》 27:05 第四个单元:达达之物、现成品和无异之美 “现成品”(readymade)作为审美对象的合法性原则 31:58 第五个单元:超现实主义与物品-物品崇拜与颠覆 布勒东的《超现实主义宣言》 达利与马格里特的梦境现实 具象绘画与摄影写实主义(photorealism) 45:25 第六个单元:现实的表象 贝尔纳·布菲与萨特的具体的哲学(la philosophie concrète) 54:57 第七个单元:镜头下的物体 “主观”主义摄影对静物的语境挪用 丹尼尔·马斯克雷的透视球摄影与凡·艾克绘画《阿诺芬尼夫妇像》 马丁·帕尔的人物与沃尔夫冈·提尔曼斯的静物 01:00:14 第八个单元:物的简史 约瑟夫·科苏斯《一把和三把椅子》 介于艺术与家居设计之间的装置 01:03:58 第九个单元:“人生拼图版” 激浪派运动与现代社会景观 第十一个单元:挪用现实 凯撒(César Baldaccini)的压缩汽车 阿曼《一捆单簧管》 01:12:24 第十二个单元:圣物盒或重访的神话 路易斯·内维尔森与克里斯提安·波坦斯基对个人神话的展现 第十三个单元:事物的进程 命名为拉奥孔的一件现成物装置 01:17:35 第十五个单元:句法体系时代 透纳奖获得者(录音里口误为杜尚奖)托尼·克拉格《开放的螺旋体》 01:21:13 第十六至十八个单元,因为杂音过大删掉了这部分录音 展览观后感 声音嘉宾: 肖琦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副教授 巴黎第一大学历史学博士 周莹 西岸美术馆文献研究员 巴黎第一大学艺术史博士 戎祎 西岸美术馆运营 美国巴德学院艺术史硕士 米同学 复旦大学艺术哲学博士在读 延伸阅读: 《前瞻:浦东美术馆MAP开馆内测实录》 更多内容请见公众号“傅小敏Emi”,微信搜索mitongxue003加入听友交流群,欢迎参与互动。

105分钟
2k+
3年前

OneDay: 我见过光,就有力量远离阴暗 op.37

尝试做一个新的系列,OneDay,随机记录一天的生活,其实只是想偷个懒,想要播客的创作过程轻盈一点。最近本职工作过于繁重,应接不暇,却又不希望出于兴趣做的节目因为有些复杂的制作环节反噬到我的本心和本职,所以想用“Rlog”的形式,与听友们分享生活中的体验和思考。另外近期的一些展评和乐评,没有做成播客,写了文章,发在我的公众号“傅小敏Emi”,欢迎阅读并与我交流感想。 本期节目嘉宾是我们的老朋友Lucien,刚刚过去的周日,他在上海音乐厅做讲座,与其他主创人员一起,介绍他参与制作的音乐戏剧《如歌》(7.30、7.31将在上海音乐厅公演)。除了为这场戏制作舞美装置,Lucien也会在现场演奏管风琴、羽管键琴和击弦古钢琴。于是周日上午我去围观了他在一家管风琴专卖店的排练,下午协助他安装舞台装置,顺便留下来听完整场讲座,惊喜地发现了安来宁这位宝藏音乐人。活动结束后我与Lucien短暂絮叨了一会儿,便又赶去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观看夏季音乐节的演出,结束后我问官方要了一份音乐会现场录音,放在本期节目最后。 - 时间轴 - 00:00 - 38:56 管风琴排练,讲解管风琴构造与乐理,视奏经典曲目; 39:08 - 46:40 上海音乐厅的讲座,安来宁老师唱歌,Lucien弹羽管键琴; 49:10 - 01:13:51 活动结束后的闲聊; 01:13:53 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2021年7月18日夏季音乐季《曾经,巴黎》音乐会的官方录音,张橹、付艺霏合作演绎《萨蒂:裸体舞曲第一首》。 微信搜索mitongxue003加入听友交流群,欢迎参与互动。

77分钟
1k+
3年前

op.35 艺术就是好玩儿!对话艺术家焦小健

本期嘉宾是艺术家焦小健,五十年代生人,从事绘画创作四十年,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这期节目是我与焦老师在展览现场的对谈,内容关于他的艺术生涯和创作理念,也关于此次的在地项目《一千零一张》。很喜欢也很享受这个平等对话、畅所欲言的过程,焦老师实在太可爱了,有着鲜活敏锐的感知力,和对生活的朴素的热爱。他用自己的实践,不断启发我们共同去思考,艺术的本质,创作的本心。 展览信息:《一千零一张》焦小健在地绘画项目 地点:上海市徐汇区乌鲁木齐中路270弄1号 展期:2021年4月25日 - 6月20日 1:15 作为美院的教授和作为独立艺术家,在这两种身份之间,创作会有怎样的区别? 过往四十年的艺术生涯中,创作风格、理念有哪些变化? 早年是否有过努力形成个人风格、个人语言的意图? 如何能够保持敏锐的感触,如何建立内在感觉与外部世界之间敏锐的连接? 9:05 一个矛盾点:艺术家始终不停地否定、推翻自己,但外界总是希望艺术家保持稳定发挥,形成标志性的风格,以便对其进行总结; 当代的绘画,已经不止于“观看”; 如何在自己的创作生涯中,实现从现代主义向更加开放的当代进行转化? 18:28 如何看待学习传统、模仿经典与变革创新、打破界限之间的关系? “画家一旦有趣,他就太无穷无尽了!” 两个案例的对比:保罗·策兰的诗歌与安塞姆·基弗的作品,保罗·策兰的诗歌与焦小健的绘画; 除了诗歌以外还有哪些艺术形式会启发艺术家的创作?如何看待绘画与其它艺术之间的互文关系? 26:30 “绘画就是很活的生命的跳动。” 论艺术创作的“基本功”:如何拥有它,再丢掉它? “艺术中的每一条路,都可以建立一个自己的王国。” 到底何谓基本功?是造型基础理论与技术?还是对世界的“前理解”? 国内外的艺术类院校,其教学方法有怎样的异同? 46:28 “你千万不要相信任何人说的,特别是不要相信画家说的。” 在构思展陈之初,对“寄存处”这样一个非典型的展览空间,有过怎样的想象和设计? 为什么能够接受自己的作品被复制成印刷品,而非以原作呈现给观众? 最珍贵的是创作者的动心起念,值得被呈现的就是这些“一念”,它们星罗棋布,组成星丛,这场展览是无数碎片、灵光(Witz)的整合,它像博尔赫斯的《沙之书》一样,没有起始,没有终点,可以从其中任何一页翻起,不知到哪里它才完成了它的故事,就像一本无限的大书。 52:35 过去一个多月里,上海这座城市,乌鲁木齐中路这片街区,带来了哪些新的“一念”? “千万不要以为你万事俱备了才能画好画,其实你觉得不满意的时候,就是你在进步的时候。”

59分钟
1k+
3年前

op.33 你相信感觉吗?《抽象艺术先驱:康定斯基》展览先导

受邀来看西岸美术馆与法国蓬皮杜中心合作特展《抽象艺术先驱:康定斯基》的开幕式,为大家第一时间带来观展体验分享。今年是康定斯基诞辰155周年,本次特展全面呈现这位二十世纪艺术大师里程碑式的创作生涯。这不仅是中国首次,也是亚洲境内最具规模的回顾展。本期节目我们将从艺术哲学切入,对康定斯基绘画及现代主义音乐,进行一些粗浅的讨论。 本期嘉宾:青年学者成家桢,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博士在读,艺评人,法语译者; 2:00 导言 关于康定斯基展览的三个问题: 什么是“联觉”? 绘画是可以解释音乐的吗? 如何理解瓦格纳提出的“总体艺术”? 8:25 “联觉”或许是一种暗示,一种信念; 一定要用音乐来理解康定斯基的绘画吗? 斯克里亚宾的神秘主义音乐创作方法,作为某种个人仪式的创作行为; 反对用同一个“标准答案”去解读一件作品; 15:10 巴塔耶对戈雅《农神吞噬其子》和马奈《处决马克西米利安》的比较; 关于绘画中主题与目的的逐渐瓦解; 康定斯基用音乐概念将绘画分为melodic和symphonic的不同类型; 关于音乐中主题与目的、旋律与调性的逐渐瓦解; 阿多诺在《新音乐的哲学》中对勋伯格无调性音乐进步性的分析; 28:29 观展 诺瓦利斯的“蓝色花朵”,本雅明的“光晕”(aura); 康定斯基早期绘画中的“骑士”意象以及蓝色的象征意义; 关于作品《Composition V (Park)》的解读; 巴塔耶:宇宙什么也不像,宇宙是像一口唾沫或者蜘蛛之类的东西; 康定斯基与保罗·克利、利西茨基、马列维奇; 44:42 对康定斯基具象绘画的批判性讨论; 灰色在康定斯基绘画语言中的作用和含义; 包豪斯时期的康定斯基,绘画中少了些偶然性和不确定性; 不和谐是为了寻找一种新的和谐; 艺术死于精确与确定; 58:50 总结 我的“联觉”能力训练;我即“instrument”; 批评不应停留于解释和说明,不应是艺术作品的附庸; “联觉”的基础是感觉(la sensibilité),感觉是你真正属于你的天赋; 你相信感觉吗? 普鲁斯特的路径:从外部走向内部,以感觉为目的; 整体艺术作品是一件永远正在来临、永远尚未降临的将来之物。 BGM: PREP - Sunburnt Through the Glass; Anatol Ugorski - Mussorgsky:Pictures at an Exhibition - The Old Castle.

77分钟
9k+
3年前

op.31 美好的人类,大多雌雄同体

大家好,本期与喵君逛公园,准确说是墓园,我们在上海宋园路的名人公墓散步,聊了一些与性别、个人成长有关的话题。 1:30 关于“人无癖不可与交”; 席勒写作时喜欢在抽屉里放烂苹果,大仲马喜欢用蓝色稿纸写小说,伍尔夫喜欢用紫色墨水写作…… 10:20 访万国公墓旧址; 普鲁斯特的怪癖,比如用软木片覆盖房间的天花板和四面墙壁,以隔绝噪音; 普鲁斯特于我的意义,或许是定义了我所欣赏的男性类型; 欣赏的类型:希望与之相伴,希望成为Ta,希望Ta在神坛上; 偶像消失,被欣赏的对象只是尚未到来的朋友; 24:45 萨冈,伍尔夫,阿伦特,我心目中理想的三种人生阶段; 萨冈像一条狂舞的小蟒蛇,酣畅鲜辣; 伍尔夫如一把锋利的手术刀,透彻深刻; 阿伦特是深林中一棵挺立的树,茂盛坚定; 我所欣赏的人类,大多是雌雄同体的,内在性别具有流动性; 34:13 何谓“女性治愈女性”? 删减多余的枝杈,打磨属于自己的那支唯一的棱角; 如何与自己和解,如何面对来源于自我内部的力量,如何重建边界并守住边界; 关于个人成长的困惑和问题,本质上与性别无关; 45:20 “为什么男性是另一个我,女性却是一个我想成为的我?” “男性与我同类相吸,女性与我异类互补” 为何从利他者,转变为利己者? 女性与母亲的关系复杂且微妙,似乎一生都在互相角力,较量,竞争; 张爱玲与她母亲别扭的关系; 59:49 女性友谊,从嫉妒到欣赏,从暗中较劲到相互扶持; 人与人的关系问题,尽管涉及到性别,但其本质依然是关系问题,结构问题; 跟性别有关的讨论,应当从关系中来,回到关系中去。 本期书单: 1. 西莉亚•布鲁•约翰逊《怪作家:从席勒的烂苹果到奥康纳的甜牙》,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新民说 2. 弗朗索瓦丝·萨冈《你好,忧愁》 3. 弗吉尼亚·伍尔夫《达洛卫夫人》 4. 汉娜·阿伦特《极权主义的起源》 推荐影片: 萨冈 Sagan (2008) 时时刻刻 The Hours (2002) 汉娜·阿伦特 Hannah Arendt (2012)

71分钟
5k+
4年前

op.30 读懂巴赫,你能看见星辰大海

大家好,新年第一期的小酒馆,邀请到了Lucien、喵君和曹然同学,共同聆听自欧洲远道而来的一架击弦古钢琴(clavichord)。从钢琴演变的历史,到巴赫的复调音乐,中间穿插了几首现场演绎的文艺复兴与巴洛克时期的古曲。喵君又从她古琴演奏者的身份出发,分享了两种乐器演奏与审美的各种异同。最后身为蹩脚钢琴练习者的我,尝试在击弦古钢琴上弹出几句德彪西的曲子,获得了美妙绝伦的体验。 1:20 何谓“击弦古钢琴”(clavichord)?古钢琴的分类到底有哪些? “管风琴”、“大键琴”、“小键琴”、“羽管键琴”、“击弦古钢琴”、“早期古钢琴”……各种术语琳琅,该怎样区分它们? 人类的乐器是如何发展至今?“弦”是从何而来?“键盘”是如何被发明?二者又是怎样逐渐合而为一? 乐器史简单小梳理:管风琴,击弦古钢琴(又名小键琴),羽管键琴(又名大键琴、拨弦古钢琴)→早期古钢琴(又名pianoforte)→现代钢琴 32:25 不同的琴代表了不同的时代,因此不同时代的曲子要用对应时代的琴来弹; “piano”其实是“弱琴”的意思,是pianoforte(强弱琴)的简称; 中文的“钢琴”一词,最初诞生于一个营销策略; 43:47 巴赫当年创作《十二平均律》,或许正是在击弦古钢琴上完成的; 巴赫《音乐的奉献》(BWV 1079)是如何被创作出来的; 52:15 聆听在击弦古钢琴上演奏的巴赫《十二平均律》; 56:33 尝试在击弦古钢琴上运用古琴弹奏技法,做一个小小的音乐实验; 古代的乐器,我们今天去弹,它发出的就是一个当代的声音; 古琴与击弦古钢琴的构造和发声原理有怎样的区别与相似; 1:11:25 巴赫的《二部创意曲》和《三部创意曲》,以及多声部音乐与对位法; 大众钢琴教学中,关于巴赫作品弹奏的一些误区; 1:21:00 聆听16世纪古曲Jacobus Buus的《Recercar Primo》(利切卡尔); 什么是利切卡尔、卡农、赋格? 我在击弦古钢琴上尝试弹奏德彪西的《阿拉伯风格曲》(Arabesque); 弹奏古钢琴的手型和弹奏现代钢琴的手型有着巨大的差别; 学习古钢琴对演奏现代钢琴有怎样的好处? 延伸内容: [美] 侯世达《哥德尔、艾舍尔、巴赫:集异璧之大成》 电影《日出时让悲伤终结》 (1991) 《在每个早起的清晨:与维奥尔琴相伴》,我发在《三联·爱乐》2021年1月刊上的文章 结尾BGM: Sarabande in E Minor BWV 996 on Clavichord - Pastór de Lasala

94分钟
34k+
4年前

【番外】2020书影音年终总结

本期年终番外,邀请到阿米小酒馆听众群中的一位成员,正在念大四的吕拓同学,来聊聊这一年印象深刻的书籍电影和音乐。对我而言,相较于表达,更希望倾听大家的感受,想知道喜欢阿米节目的听众朋友,还会喜欢读什么样的书,听什么样的歌。本期录制于寒潮来临的前一天,关乎书影音的谈论背后呈现的,实际是对过去一年中世间种种裂缝的审视,沉痛的记忆如何被抚平,智性的思考如何帮助我们处理生活。 00:03:36 《碎片》与女性主义; 所有的打压都可以被归纳至性别议题吗? “那不勒斯四部曲”中的女性友谊; “女性智慧”有何特殊性? 00:13:29 《流溪》的博物学式写作或“炫技”背后是一个创作者的理想与雄心; 00:17:20 有意识的写作者如何在顺畅的想象力与严苛的遣词造句之间寻找平衡? 浮士德式交易背后是何种写作者共同面临的痛苦? 00:20:54 虚构传记的文学特征; 沉重的书写是一种大时代下的勇气; 《记忆记忆》是否提供了一种如何用文学书写苦难的新面向? 00:29:12 《掬水月在手》与个人的文学启蒙; 叶嘉莹先生的经历如何把我们带回文学的出发点; 00:36:14 《棒!少年》成片中未能呈现的社会议题与悲惨世界; 00:40:58 摇滚、电音与嘻哈的更迭传递着怎样一种流行观? 古典音乐独立音乐流行音乐间是否存在鄙视链? “音乐精英主义”可能仅仅是文化隔离中的伪命题; 乐夏带来的饭圈化是否加重了独立乐队间的分化? 00:46:51 如卧轨的火车或万青,注重编排的乐队如何在live中传递更深层次的超越性? 流行音乐为何沦为“口水歌”? 现代音乐中的先锋交响如何启发当代独立音乐? 当代艺术的交互性如何照应摇滚乐文化中的bootleg? 00:53:15 海朋森歌曲中现代诗般的念白体现年轻乐队注重歌词的新范式; 拉赫玛尼诺夫合唱交响曲《钟声》中音乐性与诗歌性的交融; 01:00:39 五条人音乐中“猪”的意象; 五条人音乐中的“酒神精神”,酒神式的狂欢一定要通过饮酒实现吗? 歌曲中的文学性哲学性能够掩盖其编曲的匮乏吗? 01:13:54 福禄寿《荆轲》中融合多种音乐类型的配器; “五条人热”体现的是对实验音乐的审美倾向还是一场饭圈闹剧? 当音乐成为综艺的附属品,大众传媒对音乐作品的评判还有多少可信度? 由《玉珍》回溯女性主义; 01:30:28 乐夏后大量“粉丝”涌入独立音乐领域,学院派的音乐性是否仍然重要? 是谁定义了独立音乐的评价标准?我们如何拥有属于自己的价值体系? 什么是衡量当代艺术作品共通的指标? 01:36:30 面对艺术作品,无论是在创作阶段还是审美接收阶段,不变的是,“人是万物的尺度”; 2020年,世界呈现出的更大裂痕,终将需要我们自己去撬动。 书目: 《碎片》《那不勒斯四部曲》埃莱娜·费兰特 《流溪》林昭 《雨》黄锦树 《夜晚的潜水艇》 陈春成 《记忆记忆》 玛丽亚·斯捷潘诺娃 《太古和其他的时间》 奥尔加·托卡尔丘克 《死亡赋格》保罗·策兰 《追忆似水年华》马塞尔·普鲁斯特 《我用什么才能留住你》 豪·路·博尔赫斯 《唐宋词十七讲》 叶嘉莹 影像: 《掬水月在手》 《他们在岛屿写作》系列 陈传兴 《棒!少年》 许慧晶 音乐: 《大陆》卧轨的火车 《成长小说》 海朋森 《万能青年旅店@MAO》《冀西南林路行》 万能青年旅店 《城市找猪》《阿珍爱上了阿强》《地球仪》 五条人 《荆轲》《玉珍》《少年》《我用什么把你留住》福禄寿FloruitShow

106分钟
2k+
4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