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主义像是史莱姆一样, 形状易变,极易糅合,贴合不同个体而表现不同。 消费主义也是一样 因为我们各不相同的欲望、能力, 不同的心之所向、神之所往, 也因为我们不同的脆弱和那些私有的—— “易塌陷的一角” 🫠 以上这些,让消费主义和个体的结合 变得光怪陆离 ✨ —— 在急性陷入某种消费循环后, 出于打破僵局的需要, 一本鲍曼的《工作、消费主义和新穷人》被采购回家📕 成为之后两个月 对于自身及周遭消费行为的 pattern / passion / pulse… 研究与观察的小开始 🧠👀 —— 这期节目: 🗣 有一些自我真实的困境坦白 👥 有一些好友密谈的故事分享 ❓ 有举办活动时的提问与回答 📈 也有一些具体的进步、真实的体察与思考 欢迎收听!LLian Talk 🎧 —— LLian Talk 会和 鸟兽大门 在周末做联名线下活动 📍活动和播客联动开发话题探讨 本期播客内容的部分内容与灵感 来自于活动素材🧩 如果喜欢今天的节目, 或者感兴趣之后的节目, 或者好奇我是谁… ⬇️ 感谢关注 LLian Talk! 期待有更多机会 “一起吃个蛋挞”🥚🥧 📌 也欢迎点击小红书主页:鸟兽大门(艺能小组) 看看我们的活动海报和更多有趣内容! ⸻ 01:00 正片开始 04:21 如何“敦促”客服快速发货但不取快递? 05:35 和“失败”的消费们告别 12:21 最容易“塌房”的产品们和不高档但耐用品 17:00 免费的快乐 20:50 购物采集者在右边,狩猎者在左边 24:41 消失的选购标准 27:15 战时储备购物清单 28:56 像史莱姆一样复杂的消费主义,随意变换 30:00 社交媒体和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关系 30:49 著名餐厅避雷指南 35:49 需要验资的飞盘运动 36:51 是需要碳纤维公路车还是想要? 39:22 时隔4年,他们终于吃下我的种草! 43:30 广告在监听你的一切需求 46:28 我买什么,我是什么? 53:07 我是谁?我买什么 57:31 村干部穿搭 61:03 制造消费是什么样? 65:07 小学生社交消费:集卡 67:10 落后的消费 69:42 消费的乌托邦Wish 下一期节目关键词预告: 「秩序」
香蕉的话题始于一个生活习惯的分歧: 吃香蕉, 与不吃香蕉 🍌 — 当目光和注意力停留在这个日常平凡的水果上, 会让我们觉得: 剥开一根香蕉, 好像是揭开了热带的一块儿旧疤, 也像是掀开了世界的一帘幕布。 — 同时, 剥开了背后关于性别的议题, 剥开了女性种植园对于土地所有的关系, 剥开了水果全球化的一种关系和进程… — 这期节目是一期轻松的小节目 🎧 抛砖引玉, 希望可以和大家一起关注一个又一个“蛋挞”背后的故事, 并拥有自己的特别视角 👀 — 以下是节目中浅显提到的一些方向, 期待大家的后续讨论补充 ⬇️ 时间戳 0:00 香蕉码头的号子 01:45 🍌你为什么不吃香蕉 02:56 🍌=能量胶 03:55 完美的香蕉几分熟? 05:08 没吃过=最好吃的? 06:44 香蕉现在踩到为什么不滑? 08:00 卡文迪什香蕉是什么蕉? 09:17 末日水果 13:17 为什么博物馆没有🍑🍉 14:17 香蕉的隐喻 15:55 600万的拍卖香蕉好吃吗? 20:01 低价的背后 22:58 你支不支持水果品牌化? 正方:有文明感、减少挑选压力 反方:浪费、被垄断 29:24 香蕉共和国:种植面积大于国土面积 32:53 被杀虫剂荼毒的女性 40:11 人类的悲欢并不相同:长安有岭南的荔枝 42:11 国际贸易公平认证 44:12 片尾彩蛋🍌🥔 ——> 下期话题预告「秩序」
秩序是一种状态 秩序是一种方法 秩序是一个信仰 秩序是一项使命✨ 家庭生活和睦, 人际交往稳定, 事业学习稳中向好…… 这些我们大部分人放在心上的目标——去实现, 都需要秩序🧭 我们会强调针对不同事项的个人技能, 有时会忽视最重要的一项: 秩序📐 — 只有秩序 才能让混沌宇宙星罗棋布🌌 只有秩序 才能让人类拥有 “那颗属于21世纪的苹果”🍎 只有秩序 才能让城市灯光夜夜亮起🌃 只有秩序 才能让我们鲜活于一呼一吸间💨 — 这期节目的 keyword 👉 「秩序」 灵感来源于一部优秀的医疗剧: 🎬《匹兹堡医疗救护》⬇️ 00:43 "匹兹堡医护前线"的日子 01:31 如何10s给枪击案受伤人员分级⬇️ 05:28 为什么布能赢石头的蜜雪冰城 08:24 我的秩序:家庭陈设 10:46 疫情我家的秩序崩塌 14:36 盲盒饭 18:43 分餐🍴与分居 21:56 失序的一天 22:31 没有导航的网约车司机该去哪 23:11 水老鼠 24:35 糖水插队点单 27:38 无序到有序的桌游 30:45 危机处理机制:去冷静 36:12 破产案件的秩序 40:02 离开崩塌的秩序 40:38 离职后不被打扰的权利 44:16 做客户的贪念,留住每个人 47:40 有差评才有真的消费者 48:33 个人的秩序,我的呼吸 53:28 AI会替代我们吗?会瓦解我们的语言秩序吗? 57:32 熊家餐厅:秩序重建 57:53 破发点大满贯之路:高流量球员VS个人秩序紧密球员 01:00:32 空调遥控器要放在转角 下期关键词预告—> 「语言」
一个高度复杂的符号系统,其功能性根本不以完全理解为前提,而是以理解与不理解之间的张力状态为前提。 ———|尤里·洛特曼| ◾️ 我们生来的第一项任务,就和语言有关, ◾️ 第一份被标记的成就 也和语言有关, ◾️ 我们要完成从哭喊到说出第一个词语的里程, ◾️ 在所有人的期待下完成那个大家为之欢呼的时刻 — 从此以后, 我们展开了 以语言为剑, 以语言为盾的征途 与外 与内,日日交手 — ▫️ 但是语言是人们理解的桥梁还是阻碍 ▫️ 我们好像有机会跟更多人说更多的话,更加密切,更加生动 ▫️ 同时我们似乎越来越容易感到无助, 世界的沟通能力和理解力似乎在不可逆地下坠 — 重复、模仿、翻译、再现…… 语言逐步完善着语言自己的系统, 而我们成为系统的养料… — 这些都是如今我们不可不思考的事情。 但在开始聊这些宏观的、抽象的之前—— 我们,首先从自己出发… 时间戳: 00:19 加密语意猜测 03:44 Sucker 和 Straw 06:22 洗狗不洗猫 08:00 弹力绳:理解与不理解的张力状态 09:08 为什么有误解? 14:22 是否要抵抗“语言不被理解的宿命“ 17:04 不故弄玄虚的人怎么讲咖啡 18:00 盐计划——两位主播之间“理解与不理解的”的张力 19:54 诸如“去冰箱里拿数据线”的小游戏 24:17 “你听明白了吗” - “我说清楚了吗” 26:39 自我的内在——自我的外在——对方的外在——对方的内在 32:26 语言是桥梁,但它陷阱密布 35:00 “没有事实, 只有故事” 35:51 “皇后 杀了皇后” 37:08 齐格蒙特 · 鲍曼 《自我》 38:28 赫塔 · 米勒《每一句话都坐着别的眼睛》 40:20 一杯叫“意大利长桌“的咖啡 42:19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下一条关于「语言」的Wish 下期节目关键词预告——>「呼吸城市」 欢迎大家在主页添加微信,听友群见🌟
40℃,41℃,41.5℃,42℃ …43℃ 手机上里的“Weather”成为了打开频率最高的软件 不断更新的温度数字 就像是跳新的倒计时 城市中的一切愈加焦灼 高温烘烤下的人们没时间思考 在夜晚短暂喘息后 碌碌地去向又一个40度 极端的天气放大了城市中的所有紧张 00:00 小剧场:天气播报 🔗中国气象局:weather.cma.cn 00:41 极端天气来了吗? 01:06 气候+人文讨论"极端" 01:37 中暑两周 03:21 以后的夏天更难熬吗? 05:21 身体能承受的极限是什么? 06:21 警惕热射病 06:49 F1赛车手🏎️拉塞尔赛后高温身体 07:44 地球的极限在哪里? 09:40 地球能升温多少? 12:48 现在极端天气多吗? 🔗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www.mee.gov.cn 14:42 服装业的碳排放 16:28 Shein如何减排? 17:03 回老家增加呼吸感 18:01 窒息的上门维修 20:18 给差评就要被骚扰? 22:12 客服模范处理:女性隐私保护 25:04 旅游城市共享和被挤占的空间 27:04 玻璃写字楼究竟在服务谁? 28:42 非洲设计师迪埃贝多·弗朗西斯·凯雷(Diébédo Francis Kéré)扩建甘多小学 🔗弗朗西斯·凯雷如何通过材料回应在地建造的气候条件?:www.archdaily.cn 31:56 推销式购物 33:54 微"疯"的状态 35:30 "恶性循环的呼吸" 🔗Vicious Circular Breathing:www.lozano-hemmer.com(浏览器中观看视频) 38:30 《Breathe With Me》Jeppe Hein、Art 3030 39:51 气候裙 丹麦设计工作室Diffus Design 41:12 小Tips:看天气预报 42:15 小普法:不要随意发布天气预报
📌节目简介(Shownotes) 「情绪消费」, 近几年来的热词。 各大研究机构都发布数据, 我们大部分人都会进「情绪消费」而且我们对此心知肚明。 多数时候,会在一段时间密集下单的劲头平复以后,在角落偷偷的后悔一会儿。 会去做和消费有关的消费行为说明确实有情绪,如果消费在这个时候很好的回应了情绪, 何乐而不为。 不过, 我们在现代消费中的主体性如何, 被刺激产生购买欲的机制是怎样,我们在用什么标准评判是否购买, 又是谁在用怎样的方式促使这一切发生, 我们个体行为又是怎样与社会现实呼应......这些, 是应该我们在日常密集的消费中首先应该有所觉察的 感谢收听👂 ⏱时间戳(Timecodes) 00:00 开场:本期是一期特别的solo节目 00:37 四个核心议题简要预览 01:35 数据部分:2025年情绪消费市场规模预测 02:27 广告与情绪:从理性说服到视觉情感 03:27 可口可乐广告图像对比说明(已附图) 05:33 消费变迁:从工具性到符号性再到情绪性 07:18 社交影响下的情绪消费渴望 08:20 我的第一个JELLYCAT牛油果包:情感投射的起点 09:23 关于“物”的依恋与遗忘 10:13 具象情绪的连接体验 11:07 JELLYCAT品牌起源与命名故事 12:09 社交媒体如何助推JELLYCAT情绪爆发 13:11 快闪店、奇趣系列与情绪价值最大化 14:27 童年幻想与拟人想象:物的精神意义 15:37 美妆品牌Rhode的食物视觉策略 16:37 情绪锚定机制:广告如何引导生理快感 17:55 营销策略:让粉丝与产品“说话” 19:11 主理人现象与情绪营销的反思 20:28 社交货币策略与产品设计 21:20 手机壳+唇膏:超级展现场景打造 22:34 痛点:我们不是在买物品,而是在自证身份 23:29 品牌如何利用情绪打造圈层归属感 24:18 情绪营销的负面后果与消费悔意 25:20 群体晒单与情绪裹挟的爆款制造术 26:49 情绪性消费如何弱化我们的选择权 27:38 青少年与成人的大脑发育与易感性 28:41 意识到自我决策的情绪驱动 29:08 我们越来越依赖“情绪物” 29:47 从悦己文化到虚拟社群:情绪消费的社会语境 30:38 自证与社交媒体的精神勒痕 31:16 潮流商品是审美与身份的延伸 31:49 主持人身份揭晓: 谁是LLian 32:18 LLian TALK幕后介绍:蛋挞哲学 33:21 四口蛋挞与四大主题的一一对应 34:31 提问式方法论:如何在日常中思考... 35:10 Ending:保持好奇,继续生活中的研究 下一期关键词预告「食物」
🥦 看似健康的食物如何暗藏玄机 🍔 控糖的正确打开方式 🦠 食物里的致病菌你了解多少 🧠 食欲如何影响我们的情绪与人生掌控感 💡 如何建立“有意识”的饮食关系 这期节目我们从生活中的真实经验聊起, 一起搞清楚 ——我们到底在吃什么? --- ⏱ Timecode: - 00:00|开场 - 00:45|快问快答环节:你以为的减肥知识都靠谱吗? - 02:46|哪些饮食习惯是我们从小就养成的? - 04:45|我们和食物的“熟人关系”:重复吃,反而更安心 - 07:00|被生活方式影响的饮食审美:厨房治愈时光 - 09:10|被蛋白棒骗了好多年:你吃的真的是蛋白吗? - 11:52|椰子水、仙体杯、羽衣甘蓝汁,智商税藏在哪里? - 13:20|果昔≠健康:糖浆与配料表的奥秘 - 14:10|被“草标”吓到的果昔经历 - 15:08|全麦面包并不全麦?关于配料表的小知识 - 15:49|“成人奶嘴乐”:找寻食欲替代品的方法 - 16:53|为什么控糖是健康生活的第一防线? - 18:47|循序渐进戒糖法:从甜饮过渡到甜味替代品 - 19:38|食物里的致病菌 TOP 榜①:黄曲霉素与恐慌谣言 - 21:21|铜绿假单胞菌与化妆品霉变 - 23:01|幽门螺旋杆菌的真实家庭病例故事 - 26:29|城市 vs 农村感染率,谁更安全? - 27:05|女性更难治愈的幽门杆菌事实数据 - 28:49|无创检测、共餐危害、防护建议全解析 - 29:44|:李斯特菌——冷藏杀手 - 31:52|:耶尔辛氏菌(冷冻室真菌) - 34:03|大肠杆菌与茶饮品牌丑闻 - 36:11|果切的菌群增长速度超乎想象 - 37:39|为何“管理食欲”就是“管理人生”? - 38:32|我们以为掌控了食物,实则被反向操控 - 39:24|食物背后的文化与情感 - 40:46|做饭是我与食物关系的转折点 - 42:17|我做过的饮食实验:Vegan、生酮、断食…… - 44:57|为什么不能“明天立刻改变饮食”? - 45:56|推荐阅读与资源清单 - 47:36|结尾:拜拜~ --- 📚 推荐 - 《控糖革命》 控糖入门指南,简单好懂,技巧实用。 - 《巡山报告》 一位医生每年写给公众的医学观察笔记。 - 《风味人间》《一饭封神》 用影像感受食物的情感、风土与文化。 --- 🧂更多内容 欢迎在评论区聊聊: 你最近被哪种“健康食物”骗了? 你最爱的“精神成人奶嘴”是什么? 感谢收听! 期待持续关注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加听友群, 更多节目互动, 参与线上线下活动...
情绪消费,不只是贬义词 这是「情绪消费」系列的上集,我们反转刻板印象,聊聊它在品牌理念、营销方式、产品塑造中的更多可能性。 节目里,我们讨论了四个全民情绪消费的经典案例: * 潮玩 IP LABUBU * 小米汽车的“法拉利式”情绪价值 * 江苏“苏超”业余足球赛的全民狂欢 * 手机 APP 在日常生活中的情绪渗透 结合个人体验,探讨十大赛道与四类情绪消费,并讨论: * 品牌如何绑定情绪 * 消费者如何守住情绪底线 * 作为内容表达者与信息接收者,该负的责任与保持的中立心态 1. 2. #情绪消费 #LABUBU #小米汽车 #苏超 #营销案例 #情绪价值 Timecode: 00:00 开始! 01:19 从主观偏见到立场反转——情绪消费不一定是贬义词 02:16 起源回顾:疫情后的新经济模式与1930年的圣诞老人营销 04:00 情绪消费的十大赛道与个人踩坑经验 05:31 宠物经济的“买给人看的”产品与饮食经济的SUPERFOOD 06:24 好奇心驱动的虚拟情感陪伴体验 08:11 四大类情绪消费类型与全民狂欢案例 09:12 案例①:LABUBU——潮玩IP到全民二创社交符号 13:09 案例②:小米汽车——25万元的“法拉利”情绪价值 15:48 雷军式DTC营销与国内外创始人站台差异 17:13 小米汽车的潮流身份认同与稀缺预定模式 18:07 晒预定截图=赢得注意力资本 19:07 案例③:“苏超”——草根业余足球赛引爆全网 21:38 从地方小店到一线品牌赞助商的情绪场域转变 23:17 阿里系“散装赞助”的谐音梗与本地化创意 24:41 9.9元门票背后的380亿经济效应与地方美食出圈 26:59 苏超的情绪碾压与全民足球文化 27:47 案例④:手机APP——日常生活里的情绪渗透 28:35 多邻国:拟人化IP、社交打卡与表情变化带来的互动 31:12 “鸟死了”——社交话题制造与无处不在的情绪触达 32:05 玩中偷学、学中偷玩的心理支撑与焦虑调节 33:12 知识付费文库的短时触发与社交平台嵌入式营销 34:35 情绪消费中的负面情绪与冲动消费心理 37:45 知识付费带来的焦虑感与长期习惯对抗的无力感 39:14 对知识类表达的客观性与观点性分界 40:15 表达者与接收者的责任边界 41:25 品牌与消费者如何守住情绪底线 42:14 下集预告:是否被创造的情绪Tag
见面越来越少, 报刊亭在消失, 再也不会去敲墙隔壁的门, 没有人再会在车站问同路人天气, ······ 现代人的附近正在消失。 但是, 成千上万的#标签建立起了我们的“赛博附近” 共同喜欢的一首歌, 打卡的一场音乐节, 关心的一个事件, 一起支持的一个Super Star... 这些都让我们拥有了“附近的人”, 拥有了认同, 甚至生活方式指导。 但是, 或许标签在链接我们, 标签也在分裂我们 这种分裂是深刻的, 是隐秘的, 有时不只是外部的, 更是来自动荡的内部。 Timecode: 00:12 生活里的Tag 们:生活美学、生活方式、生活提案、生活指南、兴趣社区、 01:12 如果我是博主,我常用的的Tag 02:13 标签是打给准确的人群、受众吗? 04:21 外卖小哥也会阅读、写作 04:36 我被我的"茧房"束缚住了 06:04 标签不贴准确,这才是破除信息茧房的好方法 06:31 🎾 斯瓦泰克 温网 07:03 喜欢铁人三项🏊♀️🏃♀️🚴的,可以喜欢瑜伽🧘吗? 08:28 标签把我们隔离在一个个的兴趣小组里 10:14 退圈的人不配和我们交流 11:59 配称自己是狮院的吗? 15:46 兴趣凝结会排他吗? 17:55 "消失的附近"被标签填满 19:34 依赖标签,会让我们不再求同存异吗? 23:19 和很多朋友干很多事 VS 和相同的朋友干不同的事 25:04 关于《花束般的恋爱》的争吵 27:55 茑屋书店:创造生活提案 31:50 茑屋书店创造了可能性、解决了需求 33:44 标签是被创造出来的吗?被品牌创造? 33:49 标签被品牌创造 VS 标签被品牌利用 35:15 标签的诞生? 40:16 标签会让传达的意思越来越远吗?我们以自律为例 42:37 自律打假视频 44:25 寻找你的自律 47:20 仲树老师的自律 49:57 不被打扰也是一种自律 51:52 薄荷巧克力真的很好吃 54:22 Tag 的起源 55:40 全球使用标签量最大的平台是什么?Instagram / 推特?
这一期,我们展开聊聊「咖啡」 从手冲能不能加水,到为什么卡布奇诺渐渐消失; 从咖啡作为“农作物”的本质,到巴拿马、埃塞俄比亚、越南和巴西的产业链故事; 再到女性在咖啡劳动里的贡献,烘焙师、寻豆师的幕后角色。 你会听到: * 咖啡太苦,能不能说“不好喝”? * 手冲咖啡到底可不可以加水? * 卡布奇诺为什么从时髦饮品变成“消失的浪漫”? * 全球咖啡产业链里的性别分工与隐形劳动 * 巴拿马的“高山”瑰夏、埃塞俄比亚的基因库、越南的速溶大国、巴西的产量霸主... 咖啡是一门知识,也是一项仪式,更是我们生活里最平常、最亲近的农作物。 Timecode 00:50 家庭咖啡学习者的一年心得 01:45 每天的 Coffee Time:从小白到“明白喝” 03:06 第一个板块:咖啡日常小问题 03:47 咖啡是饮品还是生活方式? 05:04 咖啡太苦,能不能说不好喝? 06:53 便利店咖啡的真实水准 07:58 十元以内的咖啡推荐与基因差异 08:49 手冲咖啡能不能加水?冰手冲行不行? 09:49 手冲的科普与“Bypass”的奥秘 12:26 放松喝:手冲的多样体验 13:54 为什么卡布奇诺消失了? 15:30 冰卡布的制作难题与浪漫回忆 16:15 卡布奇诺名字的历史故事 18:15 卡布奇诺的个人仪式感 20:02 推荐:伦敦摄政街的 Lavazza 旗舰店 21:42 从速溶到精品:咖啡学习的第一步 22:16 冰Dirty 的流行与演变 23:43 中国咖啡消费上升:别被框架束缚 24:25 小故事:皮爷咖啡是“星巴克的爸爸”? 25:51 星巴克与皮爷的真实历史关系 26:45 咖啡因过量与低因咖啡选择 27:32 咖啡是农作物:和稻米、香蕉一样 29:01 一杯咖啡的逆向追溯:豆子与烘焙度 30:13 咖啡果实与处理法:日晒、蜜处理、水洗 33:00 日晒 vs 水洗:口感的差异 35:50 点单时的紧张与盲选体验 36:31 喝多了才会懂:风味概念的养成 37:48 女性在咖啡劳动中的重要角色 39:28 高海拔的神奇:玛卡与咖啡的对比 40:41 咖啡产业链上的工种分布 41:46 烘焙师的性别分工与“幕后劳动” 43:32 烘焙曲线与风味释放的魔法 44:27 寻豆师:为咖啡店选豆的职业 45:54 性别与烘焙:歧视还是保护? 47:38 国家篇:巴拿马与“最佳巴拿马BOP”比赛 50:03 五千元一杯的竞标咖啡 53:13 瑰夏的故事:为什么巴拿马不可或缺 54:04 第二个不可或缺的国家:埃塞俄比亚 55:31 埃塞🇪🇹的基因库与咖啡交易所 56:04 埃塞育种与丰富的豆种 57:19 咖啡馆里的“埃塞小狗” 57:50 越南与巴西:速溶大国与产量霸主 58:59 全球咖啡消费:精品只是冰山一角 59:58 收尾:咖啡不只是饮品,更是一种生活
这一期我们聊聊「运动小问题」。 不是教练课表里的科学训练,而是那些常常让人放弃一项运动的细节时刻: 攀岩手上的异味、蹦床里的海绵块、健身房的器械汗渍,甚至游泳池里的“社会性尴尬”。 我们会讨论: * 为什么全民运动在不同地区有完全不同的样子? * 攀岩、跑步、游泳,哪一个最容易“变味儿”? * 当跑步晒圈成了自律符号,我们还能享受运动吗? * 女性在运动中的友好与不友好体验 * 健身房预付式消费的新法律条款 运动不只是强身健体,也是一种社会文化体验。 Timeline 00:00 开场:运动达人自我介绍 & 怪怪的话题 01:17 因为卫生问题放弃一项运动的真实经历 02:01 跑步与羽毛球:最常接触的全民运动 03:06 乒乓球的国球地位与童年回忆 03:57 “转转悠悠”的街头健身器械 04:48 天津大爷的运动梗与地域差异 05:31 美国的篮球文化 vs 中国的国球 06:13 埃塞俄比亚与日本的长跑优势 07:49 日本马拉松纪录片与偶像跑者 08:24 攀岩经历:为什么一股脚味让我放弃? 09:39 攀岩馆的卫生困境与潜在风险 11:22 岩点、手汗与消毒问题 12:23 蹦床乐园的海绵块与卫生噩梦 13:56 普拉提课堂里的细节与老师的边界感 15:34 酒精喷雾与健身房的自我消毒流程 17:31 公共空间的清洁意识与责任感 18:19 穿衣建议:自我保护 vs 露肤自由 19:20 健身器械上的汗渍与衣物防护 20:25 长袖长裤与健身房文化 21:04 光膀子健身与卸片行为:不文明运动瞬间 22:53 游泳:最纠结的爱与卫生障碍 23:33 游泳池的消毒机制与心理防线 25:49 极端案例:泳池“事故”与公共卫生 26:46 泳池与温泉:消毒、水质和风险差异 28:13 跑步变味儿:从意志力符号到朋友圈晒跑 29:52 跑团文化、律师跑团与精英人设 30:38 跑步的哲学:与呼吸相处 vs 被数据异化 33:27 晒运动的社交目的与内心矛盾 35:43 打卡、截图与作弊:运动的异化瞬间 37:23 马拉松里的“兔子们”:配速兔、关门兔、流氓兔、私兔 40:40 流氓兔的故事:当标杆失职时 42:27 私兔:高价一对一陪跑的生意 43:10 运动数据、步数与亲子间的小暗号 44:16 WEB3 跑步赚钱软件的兴衰 46:45 虚拟跑鞋、投资与收益:跑步的另一种异化 48:09 日本跑者驿站:租鞋、杀菌与官方跑步地图 50:22 村上春树与“跑者蓝调”:跑步的哲学时刻 51:58 女性运动服饰:美观 vs 功能 53:02 跑步地图、共享经济与“朴素运动” 54:38 快乐运动 = 不运动?扁平足的跑步体验 55:52 Nike × Kardashian 的联名与身材焦虑 57:27 女性月经卡:健身房的友好设计 59:39 新法条:预付式消费的司法解释 60:36 听友群提醒:加入更多运动讨论 61:15 收尾:想看律师跑步,还是清晨的第一缕阳光?
💡Shownotes: 这一期,我们聊聊“诈骗” 整期节目结构像一条“骗局进化史”,串联了不同代际、不同场景下的骗局: * 老一辈的传统骗局:卖牛、假合同、代炒股; * 年轻人的新型陷阱:恋爱诈骗、共享充电宝偷数、AI换脸; * 以及模糊边界的“灰色欺骗”:预制菜、体检加项、按摩加价、网红健身课... 在现代骗局手册里, 写着 欲望, 算法, 还有一点点孤独... 当骗局越来越多,我们的信任也越来越"贵"。 🕰️Timeline: 00:37|开场! 02:31|爷爷的牛与“三万元的骗局” 03:31|“代炒股”骗局与老年人养牛骗局的共同点 05:17|租牛场、造假象:骗子的现实布景设计 06:33|年轻人的陷阱:“代练号”到网恋诈骗 08:29|网恋骗局与情感操控:当爱情成了最危险的剧本 24元入局→2.6万元险些被骗,警方紧急截停“爱情陷阱”:https://oss.gjfzpt.cn/preventfraud-static/h5/news/20250829/2025082918081961491246734356986.html?rd=177812&nodeId=540123 10:57|微信实名制下的灰色逃避与转账陷阱 12:30|明星被骗与社交媒体复制号骗局 14:50|电话诈骗泛滥:为什么我们都害怕接电话 16:00|新型骗局①:假冒快递与“货到付款陷阱” 18:33|隐藏病毒的二维码与假快递 19:34|境外账号被盗与病毒链接骗局 20:29|留学生换汇诈骗与洗钱陷阱 23:02|跨境洗钱:无辜卷入犯罪的留学生 24:48|反诈中心App与骗局曝光功能 25:29|新型骗局②:二手交易平台的“冻结账户”套路 27:32|所谓的“安全监管账户”根本不存在 29:57|百万保障骗局:从保险话术到Zoom投屏盗密 33:31|投屏盗密:看似“协助取消保单”的陷阱 35:03|逻辑漏洞:押金、保证金与“合法感”的伪装 37:00|诈骗心理:利用真实的机制制造紧张与信任 38:28|灰色地带案例①:按摩店“加项费”算不算诈骗? 41:24|灰色地带案例②:体检“加项陷阱”与消费者知情权 44:06|全身按摩不含头部? 44:46|“预制菜”算不算欺骗?从心理预期看餐饮信任 48:00|食品工业化与“预制恐慌” 50:33|街边小游戏:无奖机制的“情绪型诈骗” 53:37|花钱买游戏幻觉:电玩城的肾上腺素骗局 56:09|伪造转账截图与线下“晃屏式诈骗” 58:17|便利店“偷生记” 60:03|微商P图、假创业故事 61:00|共享充电宝的数据窃取隐患 62:38|境外诈骗:留学生的孤立无援 63:28|精神操控:当骗局利用恐惧控制你的生活 66:07|以“公安”为名的假验证:假号码与假网站 69:26|拒接电话时代:失联与自我防御 70:30|如何识别一位假律师? 71:56|灰产陷阱的陷阱的陷阱... 72:31|结语:当骗局无处不在... 🧩Highlights: * 💭 新旧骗局的关联 : 换汤不换药的“骗你买牛”和“带你炒股” * 🎭 模糊边界的“灰色地带诈骗” * 🧠 心理学与情绪操控机制 * 🧾 附实用反诈资源与官网入口(律师查验、反诈App链接) 🔗节目提到的资源 * 国家反诈中心 App * 全国律师执业诚信信息公示平台 * 守护解放西 · 节目参考链接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