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期我们聊了一个很朴素又蕴涵了许多哲学的话题:交朋友。人对于朋友的态度,其实常常可以折射出来一个人内心深处的渴望与恐惧。交朋友这件事情,其实真的很难的! 你还可以在以下平台找到我们: Youtube / Bilibili: 喵喵予鱼 微信 / 微博: 赵丹赵丹喵 这期我们聊了: -人为什么到了陌生环境会很想交新的朋友? -我在交朋友这件事上,遭遇过人生的毒打 -朋友关系的建立是基于一种奖赏机制 -安全感对社交关系的影响 -高估了相似度的友情,和其期望值落差带来的打击 -长期相处的朋友往往是因为不同点没有那么多 -波动率很大的友情会是什么样? -交朋友人生观的变化——多样投资理论 -当预期降低时,交朋友仅仅在于共情 -情侣聊天翻车现场:当你发现对方还在寻找灵魂伴侣 -把自我实现的需求都投射到一个人身上会怎么样? -保持内心平和的办法是分散正向情绪的来源 -人际交往的动态平衡,期望和奖赏的公式 -从朋友身上获得的奖赏,本质上是一种主观感受 -人应该主动去寻找友谊吗? -交朋友未必要看直觉,人的直觉里是有偏见的 -潜意识形成偏见,其实是在折磨自己 -偏见本质上是一种恐惧,让大脑进入自卫模式 -我们讨厌一个人,难受的其实是自己 -感到一个群体里有人不喜欢自己,要怎么办? -也不要因为别人对自己的偏见而惩罚自己 -从《乘风破浪的姐姐》里感受到的社交恐惧
这是我们最新一期视频的音频版,原版视频可以去B站、youtube搜索“喵喵予鱼”观看。 17世纪从欧洲开始的启蒙运动,不仅发现了自由权利,还创造了一种颠覆性的现代国家规训体系。福柯这本《规训与惩罚》,作为近代哲学的经典著作,从惩罚符号、监狱规训和社会规训三个不同的维度分析了这套规训体系,以及它是如何将公民塑造成相信同一种价值观的个体。 理解了这种规训体系的存在,对个体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对我个人而言,是在每一次我的内心与外界的压力发生冲突时,有能力观察和解构规训存在的种种形式。这种觉知可以让我分清楚内心的恐惧和热爱,更好地作出当下的生活选择。它会让我认识到,不管这规训的力量有多么强大,人生并没有一种完美模板。结婚生子只是万千条人生道路中的一种,是否能带来幸福并没有绝对的答案。我们只能通过不断倾听自己的内心,去选择自己到底想拥有怎样的人生,这才是自由的灵魂。
这一期,我们这对已经在一起快三年的资深情侣,在深夜一起敞开心扉聊了聊我们从这一段亲密关系中得到的经验教训和收获的成长。亲密关系其实是一面镜子,我们在与另一个人构建紧密联系,朝夕相处时,往往会暴露出来自己最大的缺点。但好的亲密关系,应该是会让我们为了爱和体验,去直面最真实的自己,拥有更高的觉知,也最终能见证自己的成长。 还可以在这里找到我们: 微博@赵丹赵丹喵 微信@赵丹赵丹喵 Youtube、B站@喵喵予鱼 本期highlight: * 金牛和摩羯的恋爱故事 * 一个从小幻想遇到真爱和从来不相信真爱的人相遇了 * 恋爱的前6个月:幻想和伪装中的完美 * 亲密关系中的巨大危机,对自我认知的毁灭性打击 * 危机后的转机,一起构建亲密关系2.0模式 * 我们到底为什么要在一段亲密关系中伪装自己? * 接受对方的不完美,也承认自己的不完美 * 控制欲对亲密关系造成的影响和伤害 * 在冥想中看到"未来":一段让我泣不成声的体验 * 3.0的亲密关系,带来了自我管理的底层驱动力 * 享受当下,接受一段亲密关系中所有的可能性
(重新上传版) 之前上传的版本因为剪辑失误,出现了一段空白音频。我们调整了这个问题后在这里重新上传啦!非常抱歉! 这一期我们结合了自己最近创作视频的经历,聊了聊“创作”这个话题,本期高光: 创作者的心路历程:平衡灵感与表达欲 自我观察、敢于否定过去的自己为什么重要? 作品背后的心态在观众面前其实是透明的 我们观察到的视频剪辑的技法 技法和灵感哪个更重要? 法西斯演讲是创作吗? 创作是使人共情的能力 创作和叙事的关系:从推翻到重建 如何在进行艺术表达时迅速忘记自我? 苦难使人创作:自我认知的消解 为什么人类需要创作? 人类从本能上在生生不息的追求叙事 创作是一个重塑内心世界的过程 创作是对抗当代社会信息爆炸的堡垒
这期我和B站5级老粉昱辰同学聊了一下小破站这两天刷屏的视频“后浪”。其实本来这期打算录别的内容,但说了几次都觉得状态不好,于是就准备随机聊聊白天我们一起看的这个视频。结果也许是因为我们对B站的视角不同,碰撞出了非常有意思的观点。 本期highlight: * 对视频的第一印象:从惊艳到失落 * 人家的生活这么好,为什么我就如此平凡? * 生活的本质是在艰难中看到希望 * 视频中体现出来的是光鲜亮丽的年轻人,但并不是我们自己 * “后浪”代表的是来自前一代人平等的视角与姿态 * 小破站在中国社会中的积极意义 * 主流思想对年轻人正能量的期待 * 二次元精神的逆风翻盘? * 打一巴掌给个枣,这个枣往往会更甜 * 对父权和强权认可的渴求 * 中国年轻人真的很多样包容吗? * 互联网时代下的宗教崇拜 * 追求群体认同是内心缺乏安全感的体现 * B站的过度娱乐化倾向——从被妖魔化到捧上神坛 * 从B站看罗翔视频学到的价值观:对正义和社会两面性的思考 * 真正的多元是思考的多元、是价值观碰撞的多元 * “后浪”没有反应的中国社会最真实的年轻人 * 劳动已经不再是让人觉得光荣的价值了 * 什么样的年轻人才能代表中国? * 更能打动人心的影像记录是真实 * “后浪”其实是当代阶段性的群体想象 * 人类历史上所有的社会都在追求群体想象 * 对人类来说,精神叙事才是第一生产力
在这期播客中,我们围绕着《牧羊少年奇幻之旅》这个故事,聊了一些自己的个人感悟。比如说—— * 在人生的不同阶段看这本书,分别有什么感受? * 为什么这会是科比最喜欢的一本书? * 人生要如何学会“放下”和“失去”? * 文化和环境对于主流标准的塑造 * 内心对自己现在的处境感到痛苦,应该要怎么办? * 到底什么叫关注当下? * 到底如何才能找到自己真正热爱的事情? * 通过增加觉知来观察内心的恐惧
这一期我们讲了昱辰最喜欢的一本书——《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从书里我们看到了关于爱、梦想和勇气的终极意义。 为了这期内容我们做了完整的视频,如果想要更好的信息接收体验,可以移步B站或youtube搜索“喵喵予鱼”直接看视频版。
这期我们聊了过去的一两周让我们疯狂沉迷的一款游戏——动物森友会!我们从玩游戏的过程中收获了很多快乐,但也看到了许多自己的执念与焦虑。但玩到最后,我们对于要如何玩动森,甚至如何玩“人生”这款游戏,又多了一些新的感悟。 本期节目的一些highlight: * 动森的魅力:一种漫无目的的快乐 * 第一次上别人岛的心理冲击 * 比较和物欲带来的执念 * 沉迷的本质是习惯于获取短期激励 * 我们对动森的热爱是写在基因里的? * 从狩猎采集生活中固定下来的习惯 * 人类最核心的精神追求是什么? * 岛上社交生活的单纯和细腻 * 联机玩法背后的平行式审视 * 一种随心所欲创造的魔力 * 在动森中获得更美好的感情 * 和岛民说话时忽然催泪的一瞬间 * 希望我能在游戏里走完春夏秋冬 * 玩游戏也能成为精神修炼? * 岛民对我们其实是无条件的爱
在这一期,我们以《荒岛》这本科幻小说为背景,聊了一个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未来幻想:商业资本的世界驱动了人类根深蒂固的执念,人类在消费主义的空虚中,投向了基于民族、国家、体制的纷争。疯狂增加的仇恨带来了战争,摧毁了整个信息系统,让所有人的财富一夜归零。人类的生产力倒退了几十年前,地球人口减少了三分之一,但也正是在这个阶段,人类开始空前重视精神文明的发展…… 其实说到最后,我们只想聊一个关于人性的问题——人类究竟是性本善还是性本恶?我们可以在善恶之间做出选择吗? 小说《荒岛》可以在豆瓣阅读上免费阅读。播客中提到的书叫《The Lights in the Tunnel: Automation, Accelerating Technology and the Economy of the Future》
这期我们从自己的经历出发,聊了一个很哲学但又很真实的话题:执念。 我们都各自分享了自己生命里曾经最大的执念,以及我们是如何意识到执念的存在,最终又选择破除执念走出来的故事。最后,我们还聊了聊一些更形而上的问题——到底怎么区分执念和热爱?执念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什么作用?从个人成长的角度而言,到底要怎么对待执念?执念是人类特有的能力吗? 播客里提到的科幻小说,是日本科幻作家小林泰三写的《醉步男》。
一切高明谈话术的背后,其实是对自我情绪的掌控,以及对他人情绪的引导。因此谈话能力的本质,是情绪觉知的练习,也就是情商的修炼。 想录这一期,是因为我们最近在Masterclass这个订阅式网站上,看了前FBI谈判专家Chris Voss的一系列谈判技巧课。最开始抱着好奇的心态点进去,看完了却发现收获了一些人生道理。 在我们的生活中,谈判其实无处不在。日常生活中许多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其实双方都带着自己的目的。但在谈判和对话结束后,往往两个人都气呼呼的离开,没有一个人实现了自己的目的。高明的谈判者,其实是人心的操控者。他们会为了实现目的,熟练的隐藏和表演自己的情绪,利用起伏的节奏来让对方感到舒适,最后双方都心满意足地离去。 在节目里,我们介绍了Chris Voss提到的种种谈判技巧,并且深入的解释了这些技巧,以及它们与人类一些本能的情绪反应之间的联系。学习谈话术不是为了投机取巧,而是为了更好的了解自己,和更好的处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 (注:节目中有几次口误,包括把Chris Voss说成了Chris Ross,把“解救人质谈判”说成了“跟人质谈判”,还希望大家多多包涵!) 本期节目的一些highlight: * 如何迅速让陌生人信任你? * 镜像重复和打标签的技术 * 利用强迫共情来卸除防备 * 情绪在人类交流中的作用 * 7-38-55规则:语言、音调和身体动作 * 最大化利用人类最本能的交流方式 * 深夜DJ声线的神奇魔法 * 如何判断一个人有没有在撒谎? * 不要问为什么,先问是什么和怎么样 * 高阶谈话技巧:赋能给对方的交流方式 * 多引导对方说“不”,创造虚假的安全感 * 情绪决定现实、视角决定选择 * 如何在生活中练习谈话术? * 谈话术,归根结底还是情商的练习
这一期我们聊了:新冠疫情下,纽约和新泽西真实的情况是怎样的?真的是物资短缺,一片混乱吗?美国政府对待疫情的手段有哪些不足?本质又是什么?疫情展现出哪些人性的阴暗与善良?最后,我们谈到了信仰的两面性,以及如何在苦难中传播爱和美好。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