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学者电台 #06 - 直播能拯救焦虑的艺术界吗

初学者电台 #06 - 直播能拯救焦虑的艺术界吗 【本期嘉宾】 周婉京,一个码字的人。 刘亦嫄 ,Tabula Rasa 画廊创始人,艺术有读播客主播。 【本期梗概】 [2:27] 艺术界线下活动陆续停摆 [6:45] 艺术行业与互联网接轨突然提速,从在线直播到可佩戴硬件 周婉京:似乎疫情给了一个压力,让你五年之内转为线上的计划变成了“马上!一个月!现在就要!” 刘亦嫄:我有极强的危机感,每天要刷几个小时新闻,想要找出路。 [23:17] 艺术界也可以有薇*和李佳* 吗 [24:27] 艺术机构的社交媒体运营 [25:49] 艺术品如何在Instagram上卖出 周婉京:社交媒体的粉丝量级是由你能投入多少资本和社会关系来决定的。 刘亦嫄:这些年轻人刷Instagram的方式就好像他们的手已经和手机长在一起了一样。[28:36] 艺术世界也同样需要“网红带货” [30:07] 画廊同时服务消费习惯迥异的两代人,原本“高大上”的形象与社交媒体上“破圈”后的新形象可以并存 [46:30] 画廊不要陷入“错失恐惧”焦虑 刘亦嫄:我现在想跟各种“带货网红”成为朋友。 周婉京:富二代抢艺术品时的攀比到了“你没有这个人的作品你就不是一个好富二代”的地步。 [48:11] 来自藏家与画廊主两方的经验教训。 周婉京:不能忘了这个圈子还是以艺术家为中心的。 刘亦嫄:跟艺术家一起成长是很重要的,我希望未来大家能懂我的苦心。 【选用音乐】 开场 Matmos - Spondee 中场、片尾 Blood Orange - Thank You 【主持人 & 编辑】 赵阿萌、赵梦莎 【后期】 周玥

66分钟
99+
5年前

初学者电台 #05 - 独立书店,Too Small to Fail

本期嘉宾 黄馨之 | boismou负责人 萧勇 | postpost负责人 本期梗概 萧勇:这个店的形象应该是一个游走在艺术边界的闲散人员。 黄馨之:曾经有一个客人问我你这个店是怎么回事?感觉像是进了一个女生的家里。 萧勇:大型电商网站根据你的喜好做推荐,实体小店则帮助打破你的固定圈层。 黄馨之:一个空间、两个人、一本书,就可以算一个「书店」了。 萧勇:独立书店的盈利是个悖论。 黄馨之:工商会把店界定为一个类型,一个小店为什么不可以像一个迷你商场一样什么都有? 萧勇:如果你想进有突破性的书,就需要面对卖不出去的风险。 黄馨之:我一直避免去算这笔账,我电脑里没有excel。 萧勇:旧金山已经容不下奇奇怪怪的小店了,但北京现在还容得下。 萧勇:资本的问题不在于资本有多坏,而在于它的最终目的是逐利。 黄馨之:没人教你怎么开店,就算有一套「模式」对应每个人的情况也不一定适用。 萧勇:我们都太小了以至于不会倒,「东山再起」就是一翻身儿,就起来了。 [2:29] 疫情下的独立书店现况 [4:12] 两家独立书店的「人设」 [5:56] 作为「生意」的独立书店 [7:15] 如何对待「网红」拍照打卡 [10:32] 独立书店的店员会「导购」吗 [11:55] 如何定义独立书店的「独立」 [14:44] 独立小书店最小可以多小 [15:52] 开店之初的理想目标 [17:59] 独立书店盈利的可能性在哪里 [19:57] 靠咖啡和文创产品可以支撑吗 [20:19] 独立书店带来的连锁的阅读快感 [22:19] 风格背后的商业理性判断 [25:57] 如何以不伤害品质的方式解决资金来源 [27:02] 书店选址不重要,但城市很重要 [31:14] 独立趣味的品牌化价值 [33:28] 如何面对资本对独立机构的收编兴趣 [40:24] 教给「初学者」的经验 选用音乐 开场 Matmos - Spondee 中场 Miles Davis - Bye Bye Blackbird 片尾 The Kinks - Holiday 主持人 赵阿萌、赵梦莎 后期 小阳蛋子

44分钟
2k+
5年前

初学者电台#04 - 上车走人! 在乐队的冬天聊巡演

本期嘉宾 文予真 | 音乐人,兵马司唱片的工作人员。 所在乐队:鸟撞 / Run Run Run / 金发爱斯基摩人 小吉 | 音乐人,琪琪音像的成员。 所在乐队:Die!ChiwawaDie! / yourboyfriendsucks! 本期梗概 [03:09] 第一次的巡演经历 小吉 - 陌生网友家中的生日派对,弹奏完生日歌之后,突然变成非常吵的硬核朋克。演完就跑 小文 - 满足了内心对巡演的幻想,但没想到会这么累,一个夏天瘦了十斤。After Party 太多了 [07:45] 规划巡演的温馨贴士 小文 - 一般提前6个月预定演出场地,大多数选用坐火车的方式。 小吉 - 除了场地对接和现场演出,更注重唱片和周边产品的售卖,唱片和周边产品是巡演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收入。 [11:02] 巡演路线的选择 小吉 - 首先安排广州的,想给广州多带来一些新鲜的东西。 小文 - 国内巡演主要分两条线路,东线和西线。 [13:19] 非热门的巡演城市 小文 - 兵马司唱片12周年的巡演去了东北。Run Run Run 2019年巡演去了乌鲁木齐的嬉游°Livehouse,在新疆的文化环境中演出很好玩。太好吃了!流连忘返 [15:41] 特别的演出场地 小吉 - 曾在茶餐厅演出。香港还有一个特色,开在工业大厦里的Livehouse。比如Hidden Agenda°,但因为法律的关系好几次被迫搬家。目前在工业大厦偶尔还会有秘密演出。 小文 - 成都几个硬核乐队在麦当劳办了演出,太帅了。 美国奥斯汀的西南西音乐节South By Southwest°,整个城市所有能演出的场地都会有不同演出。 加拿大的音乐节Calgary – Sled Island Festival°,它鼓励城市里的家庭或个人为乐队提供免费住宿。 [20:47] 武汉的音乐场景 小吉 - 对武汉的印象就是朋克之城,即使有一些乐队从音乐上来说不算朋克,但做的事儿特别朋克,有一股劲。 小文 - 刚玩乐队的时候都流传一句话“武汉是个票仓”(演出票房特别好的城市),但近几年来不太有把握。 [24:08] 巡演的热门季节 小吉 - 3、4月是比较热门的季节,因为大学开学了。 小文 - 北京的DDC(黄昏黎明俱乐部)°曾做过一个2018年的票房统计,12月的票房也比较好。 [24:59] 琪琪音像的反套路演出 小吉 - 之前在广州的“三十人三十曲”,台上放一把吉他,30个人轮流上去弹,通常是弹不好的人受欢迎。欢迎平时和音乐工作没有关系的人来演出! 琪琪音像的前身——富力保在广州一个Livehouse的厕所里演过一场。演出之后,用消毒液擦洗乐器。 [27:52] 让人难过的最低票房纪录 小吉:没有最少只有更少。 小文:上大学的时候演出,只卖出了1张票。最难过的是2017年鸟撞的巡演在家乡贵阳只卖了8张票。 [28:48] 巡演中早起最困难! 小文:巡演经理的象征性惩罚——酒店大堂集合,迟到几分钟,做10倍的俯卧撑。 [29:51] 巡演经历多了之后,心态的变化 小文 - 现在会更职业化地去看待这个事情,需要考虑自己的身体状况和第二天的时间安排。 小吉 - 看演出的次数少了很多,没有以前那么激动了。Number Girl复出后,经历了非常曲折和昂贵的“追星”。 [33:45] 演出前与演出后 小吉 - “我不想上台跳起来的时候,是我今天第一次跳起来。” 小文 - 现在鸟撞每次演出前都会放 King Gizzard & The Lizard Wizard “Rattlesnake”,乐队每个人听到这首歌都会情绪高涨。散场会放90年代或者21世纪初的港台流行金曲。 [36:35] 海外巡演的经历 小文 - 最喜欢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小吉 - 去韩国音乐艺术节No Limit Seoul°演出,是松本哉在东京高円寺 なんとか BAR°帮忙筹的钱。其中在釜山大学正门前举办°的演出Zero Festival,有街头抗争的诉求。 [39:25] 独立乐队的世界友谊第一 小文 - 兵马司唱片正计划6月份帮助瑞士乐队 Penkowski 在中国的巡演。兵马司之前在欧洲的巡演他们都帮忙很多,所以也应该互相帮助。 小吉 - 独立音乐的世界就是这样,你来看看我们这里,也请我们过去,是一种交流。 [41:10] 祛魅时间:真实的巡演是什么? 小文 - 巡演是最好的直接的传播自己音乐的机会。作为一种生活经历,更为宝贵,你会收获只属于你自己的故事。 小吉 - 对自己的音乐有一个很大的提升,能感受到与音乐合为一体的状态是很微妙的。 [43:24] 摇滚乐教给我们的人生指南 小文 - 不要迟到,不要给别人添麻烦。 小吉 - 认清自己是谁,并尊重别人的工作。 📍私人摇滚地图 * 嬉游Livehouse | 新疆省乌鲁木齐市南湖东路北6巷 * 永发茶餐厅 | 香港油麻地广东道847地下 * 西南西音乐节South By Southwest | 美国,德克萨斯州,奥斯汀 https://www.sxsw.com * Sled Island Festival | 加拿大,卡里加尔(Calgary) https://www.sledisland.com * No Limit Seoul | https://www.facebook.com/NoLimitSeoul/ * 高円寺 なんとか BAR | 日本, 東京都杉並区高円寺北3丁目4−12 每天都有不同的人来当店主,有时候没人。具体查看: https://www.shirouto.org/nantokabar/ * DDC黄昏黎明俱乐部 | 北京市东城区美术馆后街山老胡同14号 * VOX LIVEHOUSE | 武汉市洪山区鲁磨路国光大厦 * WuHan Prison | 武汉市洪山区鲁磨路国光大厦地下室 🔗 推荐书影音 美剧《乐队管家》 电影《前往希腊剧场》、《几近成名》 书籍《上车走人》、《Hardcore Fanzine》 选用音乐 开场 Matmos - Spondee 中场 SMZB(生命之饼) - 大武汉 片尾 King Gizzard&The Lizard Wizard - Rattlesnake 主持人 周玥、小阳蛋子 后期 周玥

49分钟
99+
5年前

初学者电台 #03 - 非常崇拜: 同人圈✖️饭圈

本期嘉宾 李维伊 | 同人写手,游戏重症患者,艺术家 叶甫纳 | 资深迷妹,饭圈观察者,艺术家 本期梗概 [02:54] 同人“圈地”,饭圈“安利” 被称为饭圈和同人圈的小群体各有不同的内部规则,但是两者的作用却各不相同。@李维伊:“二次元文化圈可真是礼仪之邦!” [05:21] 饭圈严密的组织形式从何而来? 饭圈为明星打榜,同人圈求写手“产粮”,这样的差异来自内容生产者的不同。@李维伊:“粉丝竞争像一出‘宫斗戏’。” [09:00] 同人创作的争议与自保 同人创作也分为二次元与三次元,尊重内部规则很重要,一起了解风口浪尖上的同人文平台AO3是怎样的运作的。@叶甫纳:“AO3让我想起互联网最初的美好。” [11:44] 官方逼死同人,同人反哺官方 当官方内容开始借鉴同人创作,学会满足粉丝的想象与期待,粉丝的创造力也为官方产品增添更多活力。但是为了确保创作的自由,同人创作和商业化还有很远的距离。@李维伊:“同人创作者是粉丝群的中坚力量。” [16:18] 粉丝掌握权力,明星成为“产品” 明星的CP向同人文势必引起唯粉群体的不满,但是明星作为一个文化产品接受粉丝的二次创作,满足粉丝的期待已经成为一种明星与粉丝间全新的互动关系。@李维伊:“偶像作为整体运营的文化产品也是粉丝创作的原始素材。”@叶甫纳:“粉丝对偶像的爱不再是‘不求回报的爱’吗?” [23:36] 同人创作要不要自我反省? 针对同人创作的研究逐渐增多,对于创作内容的思考也随之而来。自发创作者势必将面临“自由”与“道德”的拉锯战。@李维伊:“创作时不要把道德标尺作为优先准则。” [25:41] ABO,女性视角下的同人创作 同人创作对非主流性别观的关注,催生出很多具有前瞻性的性别观念,ABO就是其中一例。 [29:48] 同人创作与艺术创作的区别在哪里? 粉丝自发创作逐渐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甚至已经产生出独树一帜的文化现象,它与主流创作的界限也将越来越模糊。@叶甫纳:“粉丝产出更令我着迷。” @李维伊:“同人创作已经超额完成了艺术应该完成的任务。” [34:39] 虚拟偶像进军政治,你为何不买账? 虚拟偶像作为粉丝塑造偶像的极端形态频繁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当它们进入公众视野并为其背后的创作者代言,有一些形象注定会因为它对想象力消费的扼制而夭折。@李维伊:“虚拟偶像不一定适合品牌形象。” @叶甫纳:“偶像和政治家一样都是‘代言人’。” 本期音乐 开场 Matmos - Spondee 中场 Hi-Posi - 身体と歌だけの関係 片尾 Vivian Hsu - 假扮的天使 主持人 赵阿萌、刘小门 编辑 刘小门 后期 周玥

48分钟
99+
5年前

读书人频道 #01 - 女性与写作 | 客座嘉宾:淡豹、索马里

的确,萧红没有表现出胡风曾在她作品里发现的那种国家民族主义热情(事实上在抗战后期,她甚至不再卷入全国作家抗战协会的反战宣传活动)。但作为被茅盾贬为“情感富于理智”的女性,萧红所投身的是另一场斗争。那场斗争没有赋予她任何义务去接受茅盾关于个人和集体的观念以及他关于社会、民族、战争的男性中心意识形态。对《生死场》和《呼兰河传》的作者而言,“生”与“死”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个人的身体,特别是女性的身体上,而不仅仅在民族兴亡。因此毫无理由把她“缺乏”“民族主义”热情看作是一种败笔或缺陷。茅盾所不能理解的是:萧红并非不想抗日或对民族命运不关心——她的困境在于她所面对的不是一个而是两个敌人:帝国主义和男性父权专制。 ——刘禾《跨语际实践》 《跨语际实践——文学、民族文化与被译介的现代性(中国1900-1937)》 刘禾 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 我在塑造一个人物时,我会让他有着张三的特点,又说出李四的话。我会重现我经历过的场景,场景里有我以前认识的人。我重新构建一种“真实”的体验,但和现实中的情况却不一样。我重新去营造那些“真实经历”留下的印象,或者是基于多年人生体验产生的幻想。我写的东西,很多都参照了真实发生的事情和场景,这些情景和人物重新组合,产生了小说中的故事。因此我距离我的写作越远,它就会成为自己:一部虚构的小说。我越靠近这个小说,进入这个小说,那些真实的细节就会占上风,这本书就不再是虚构的小说,它就会像一个不怀好意、肆无忌惮的备忘录,首先会伤害到我。因此,虽然小说里有自传的成分,我希望我的小说能够远离我,能讲述出它作为小说的真相,而不是一些偶然发生的琐碎事情。 ——埃莱娜·费兰特《碎片》 《碎片》 埃莱娜·费兰特 著 陈英 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0年即将出版 本期读书人 淡豹、索马里 本期后期 小阳蛋子 本期音乐 Joan Baez - Diamonds And Rust

13分钟
1k+
5年前

初学者电台 #02 - 学习做一个女权主义者

本期嘉宾 淡豹 | 写作者 索马里 | 出版编辑 本期梗概 [02:15] 女性主义与女权主义 对“feminism”的翻译透露出不同的行动策略,“权利”与“权力”的混淆为合理诉求带来误解。| 淡豹:“我们要敢于说自己是女权主义者。” [07:19] 女性意识与女性特质 个人性别意识的形成,成长期对女性特质的误解和抗拒。| 索马里:“我从小到大的女性楷模都不是现实世界里的,都是书本上找到的楷模,这其实是很可悲的。” [10:57] 文字的力量 淡豹近年写作观念上有意识的转变。| 淡豹:“我现在对于文字的力量,及它在别人世界里构成的影响,有很乐观的信念。” [14:33] 淡豹个人遭遇的性暴力事件 在经历了完整的起诉流程后,淡豹总结出三点经验。| 淡豹:“我的案子能走下来是因为‘知识’,这是我想要讲这件事情的原因。知识就是你的力量。” [23:43] “名字的故事” 谈论生理期时的措辞,以及文学作品中男性视角的问题。| 索马里:“你能看到这是男性对女性的身体、月经乃至一切的滥用。” |《劳动法》第六十条:“不得安排女职工在经期从事高处、低温、冷水作业和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 [27:38] 女权真伪之争 不同女权主义群体之间要求同存异,不必要求观点、诉求完全一致。| 淡豹:“没必要定义谁的权利是更真实、更急需的。每个女性群体都发出声音,才能形成更强有力的合唱。” [30:23] 大众文化中的女性话题 非理论化的影视、文学作品对人们理解性别议题的帮助。| 淡豹:“简单的作品它的动员力度很大,这有时候是复杂的作品达不到的。” [35:49] “大女主戏”与性别视角 塑造强大女性角色并不是只有将其武则天化这一种方式。| 索马里:“《立春》是一部真正的女性主义电影。”淡豹:“在‘大女主戏’中你很少看到人跟生活的关系是理想驱动的,但我们经常能看到有理想的男性人物。” [41:34] “母亲”的意义 女性生命中无法摆脱的母亲形象,以及社会对于这一形象的特定要求。| 索马里:“费兰特认为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最应修订的就是:女性的婚姻实质上就是在处理她与母亲的关系。” [45:50] 倡导女性写作 呼吁更多女性以各种方式去书写女性日常的体验,现有作品中悬殊的男女作者比例会让女性读者下意识地用男性目光去审视自己。| 索马里:“即使会被别人视为‘女权分子’,我也觉得应该让中国有更多这样的声音。” [50:19] 给“初学者”的两条建议 学习成为女性主义者,最初和最重要的建议是什么?| 淡豹:第一步要先多看书;最重要的是“相信自己有别人没有的、独特的东西”。索马里:明白“I’m weak, so I’m strong”;保持自我教育的能力。 推荐书目 [淡豹书单] * 王安忆,《富萍》、《红豆生南国》 女性在不同时代、不同空间内对幸福,对创造一套“属于自己的生活”的渴望,非常动人温暖。 * 刘禾,《跨语际实践:文学、民族文化与被译介的现代性(中国1900-1937)》 女性身体与国族主义话语建构之间的关系,女性在政治和文学中长期“被言说”的身份,能带来很多启发。 * 张莉,《浮出历史地表之前——中国现代女性写作的发生》 现代文学史中女性知识分子视角逐渐形成、数种写作风格与典型人物的发生过程 [索马里书单] * 颜海平,《中国现代女性作家与中国革命,1905-1948》 20 世纪的中国女性作家如何反抗身弱质种族和弱质性别”的双重设定,通过“做事”和“写作”将自己纳入社会空间,同时也为 20 世纪的中国文学赋予了独特的力量。作者梳理弱者如何通过表达、如何现代化的故事,其实也是重新提起了如何想象和定义“现代”和“强弱”的问题。 * 刘天昭,《无中生有》 天昭对家庭生活内部那种在历史情势和个人秉性双重冲刷之下的痕迹的书写令人惊叹。 选用音乐 * 开场 Matmos - Spondee * 中场 魏如萱 - 女人经痛时 * 片尾 Jefferson Airplane - White Rabbit 主持人 赵阿萌、周玥 后期 周玥

55分钟
2k+
5年前

初学者电台 #01 - 花园宝宝张守望vs热植大亨竹顶针

本期嘉宾: 竹顶针 | 前媒体人,互联网用户体验研究从业者 张守望 | CarSick Cars乐队主唱/吉他手,White+ 乐队成员 本期梗概: [03:03] 竹顶针:我不能用“种植”情况来介绍,我是被植物“入侵” [05:46] 张守望:我去年开始每天状态变化了,植物就都养活了 [09:15] 竹顶针:我更像是在某一片丛林里截下一个小片段,搬回了自己房间里 [09:53] 张守望:创造一个本不存在的新事物也是一种创作,我觉得育种师挺像艺术家 [13:44] 竹顶针:种植很“容易”,你只要把植物的原生环境复原出来就好了 [18:21] 竹顶针:南方路上都是花,大学刚来北京时,北京开花的时候也很有冲击 [25:27] 张守望:我第一次对花有兴趣是骨折在家,记录了一束花从盛开到死亡的过程 [28:24] 竹顶针:养植物在“过度关注”与“放任不管”之间的平衡是最难拿捏的 [29:43] 张守望:我爸爸从来不用杀虫剂,他不理解我喷药的行为 [34:09] 竹顶针:最推荐小白种日本大叶伞,家中和办公室都适合 [35:35] 张守望:家里有地的种月季,阳台推荐扶桑 推荐书目: 《木村卓功的玫瑰月季栽培手册》 《世界园林植物与花卉百科全书》 《家庭花卉种植书籍入门手册》 选用音乐: Radiohead - Lotus Flower 杨乃文 - 花与虫 主持人: 赵阿萌,赵梦莎 后期: 周玥

39分钟
99+
5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