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学者电台 #13 如何开启你的个人研究 本期嘉宾 李如一,《一天世界》、《灭茶苦茶》、《無次元》作者,IPN 创始人。「看理想」签约作者,Blue Note 北京特约专栏作家。 talich,IPN 播客《talich 闲侃》主播,电子工程博士,曾撰写关于美国文化研究等文章,出版《天堂在上,美国在这儿》、《talich 侃美国》,曾担任播客《选·美》主播,为《虹膜》、「端」等媒体撰稿。 本期梗概 学院系统内专业研究的特性与问题。 两位嘉宾各自的研究主题。 talich:专业研究并不是为大众服务的。“学院、政府、企业”三者已经形成了稳固的相互支撑的结构。 李如一:我们应该用欣赏贝多芬弦乐四重奏的态度去欣赏60年代的摇滚乐,反之亦然。 个人研究的界定。 日本和美国的“个人研究”与“兴趣产业”十分成熟。 talich:当你开始去听你觉得不好听但需要听的东西,也许就进入“研究”的范畴了。 李如一:Ham radio 在今天就是自架博客。 如何制定研究需要的书单。 如何收集及查证资料。 李如一:对个人研究者来说,自由是天然拥有的,反而需要警惕。 talich:个人研究必须做笔记,否则读书就成了娱乐消遣,也很容易漏过关键信息。 如何让个人研究获得有效的外界反馈。 个人研究如何避免步入“民科”的歧途。 talich:民间研究和学院研究是连续的频谱,没有泾渭分明的界限。 李如一:步入“歧”途是民间研究者的自我修养。 给初学者电台听众的建议。 主持人 & 编辑 赵阿萌 本期音乐 开场 Matmos - Spondee 片尾 The Beatles – Fixing a Hole
一个人能够轻手轻脚 擦他的眼镜片 但是不能安慰天空 诗人永远毫无办法 我穿过秋天的软草 回去看锅下的火 王小妮 害怕:王小妮集 1988—2015 王小妮 标准诗丛/作家出版社 ISBN: 9787506391054 读书人:赵阿萌
本期嘉宾 肖海生 | 媒体人,《今天》执行主编 流马 | 诗人,“读首诗再睡觉”轮值主编 本期梗概 [3:02] 大众文化作品中的经典诗句片段。 [4:38] 网络中诗句传播的“金句化”问题。 流马:孤立地读一首诗可能不理解它在说什么,但放进电影里可以帮助你理解并且感受到它。 肖海生:北岛“金句”的流传是与当时人们心理状态和社会情绪分不开的。 [6:46] 特殊场景与情绪会触发诗句的共鸣。 [9:40] 如何分辨什么是好诗? 流马:有的读者从来没读过诗,但在特定情境下内心会生发一些“诗意”,只是不知道该如何去表达。 肖海生:乘江轮航行时看到长江沿岸的景色,突然理解了苏轼那句“明月夜,短松冈”。 [11:26] 如何进入一首诗歌? [16:20] 将诗歌听觉化是帮助更多人进入的方式吗? 流马:诗歌的本质是生活的陌生化,让一些熟视无睹的东西重新引起你的注意。 肖海生:诗歌诞生时就应该是朗诵出来被“听”到的,“看”诗其实是一种退化。 [18:10] 诗人的黄金年代与诗歌的没落 [21:22] 互联网帮助诗歌找到新的读者 肖海生:八十年代如果你有诗人的身份,是可以免费走遍全国的。 流马:如果说八十年代诗歌热是“披着理想的外衣”,那我不知道该如何定义当下这个诗歌的回潮。 [22:38] “朗读”与“默读”诗歌的区别 [26:35] 当代社会节奏反而适合诗歌阅读 [31:38]诗歌是否无法被准确翻译 肖海生:布罗茨基说过诗集应该放在任何地方,不管是卫生间、窗台、桌子……触手可及的地方,可以随时拿起来、随时放下。 流马:从一个语言到另一个语言是一首诗歌的生长。 [34:48] 给初学者的建议 肖海生:诗集又不贵,又大多装帧得很好,哪怕作为装饰也可以多买一些摆在家里,也许某个时刻就进入诗歌了。 流马:觉得诗歌很难懂的人,难道你就这么认怂了?敢不敢先打开一本诗集。 主持人&剪辑 赵阿萌、小阳蛋子 本期音乐 开场 Matmos - Spondee 片尾 黄秋生 - 偶然
本期嘉宾: 老潘 | TASTE ROOM创始人,第一任酿酒师,会酿酒的设计师 陈皮 | 热爱发酵,同微生物为伍 本期梗概: [3:20] 如何在酿啤酒的路上自学成才 [6:30] 啤酒的制作工艺 [8:40] 从酿酱进入发酵领域 老潘:看完《喝自己酿的啤酒》这本书之后觉得已经会酿啤酒了。 陈皮:每天做饭很难不重样,我开始去思考怎样让餐桌变得更丰富一些。 [12:10] 红茶菌的发酵实验室详细了解 [13:50] 啤酒花和啤酒酵母在酿造过程中的作用 [17:20] 红茶菌的历史追溯 陈皮:希望能通过这次在歌德学院的驻地活动提高大家对发酵食物的认识。 老潘:啤酒花在几千年的啤酒历史里只存在了几百年的时间。 [18:40] 以果汁来发酵的西打酒 [21:00] 以糖为基地的红茶菌对于环保和健康的好处。 老潘:如果以麦芽为主要糖分原料,中间再混以果汁,其实还是属于啤酒风格的。 陈皮:值得培养的一点是,它像一个宠物一样,你要去观察它需要什么,从而建立一个和微生物更密切的关系。 [25:30] 如何评价精酿啤酒的口感和风味 [31:30] 啤酒的分类在世界各地有不同的界定 [36:30] 工业啤酒与精酿啤酒的区分 老潘:每一方水土能酿出来的酒是不一样的,所以要去各地去喝当地的啤酒,可以喝出地理、人文的感觉。 [41:50] 中餐里的各种酱也属于发酵 [45:10] 如何判断发酵的食物是否可食用 [47:55] 精酿啤酒的品控方式 陈皮:酱油和各种豆类食物是很值得去研究和发展的。 老潘:高酒精度和啤酒花可以起到抑菌效果。 [52:00] 菌种或酵母如何去获取 [54:20] 啤酒中兰比克的野生做法 [55:40] 在自然面包中采集和养殖菌种 老潘:菌种是从大自然收集的,相对来说啤酒的菌种是人为筛选的,而葡萄酒会更野生。 陈皮:红茶菌的原液只需要一次,它会不停地繁殖,一代传一代。 [56:22] 红茶菌的制作方法 [1:01:00] 家酿啤酒的方法 本期主持人 赵梦莎 本期音乐 开场 Matmos - Spondee 中场 財津和夫-酒の唄 片尾 叶倩文 - 浅醉一生 本期编辑&后期 小阳蛋子
客座读书人:索马里 《罗生门》中的故事充满矛盾。那些故事可能诱使我们变得愤世嫉俗或者麻木不仁。又或者,它们会像曾经影响过黑泽明那样,让我们变成狂怒、悲痛或深情的个体见证者。除了幸存的羞愧之外,黑泽明的《罗生门》同样见证了一种幸存的狂喜。在灾难之后,我们仍有事情要去做,仍要努力地活下去。 ——保罗·安德利尔 《黑泽明的罗生门》 [著] 保罗·安德利尔 [译] 蔡博 [出版] 99读书人/人民文学出版社 客座读书人:吴琦 对大多数人来说,忽略那些发生在遥远国度的不正义的事情实在太容易了。这些事情就像不爱读的书,被推到书架的最里面。而在这个相互关联的世界上,这样的行为会变得越来越危险,那层隔开和平繁荣与贫穷战乱的隔膜正在消解。 ——杰拉尔丁·布鲁克斯 《单读 14:世界的水手》 [主编] 吴琦 [出版] 理想国/台海出版社 本期音乐 Teleman-Lady Low 本期编辑 赵阿萌 后期 小阳蛋子
本期嘉宾 熊小默 | 视频创作者 方舟 | 电台音乐节目主持人 本期梗概 [01:40] 黑胶收藏的入坑故事 方舟:当音乐在生活中占比很高,开始买黑胶是一种自然的选择。 熊小默:收藏黑胶和听音乐是彻彻底底的两回事儿。 [07:01] 最尖儿的黑胶收藏 [10:08] 黑胶收藏的“物欲”发生的开始 熊小默:了解“黑胶回潮”,要从了解“CD退潮”开始。线上音乐的出现消减了CD载体的便捷性,而黑胶更大的尺幅封面,是吸引大家支持乐队、收藏作品的更好选择。 方舟:收藏需要有整体性和目标。 [15:24] 从实体唱片全面感受整张专辑的概念、设计、制作和印刷工艺,找回探索音乐的乐趣。 方舟:触摸实物能感受到它们对注意力的天然占有。 [16:40] 大厂牌做CD,独立厂牌做黑胶,这种认识对吗? 方舟:黑胶作为音乐载体之一,不同的音乐人或厂牌只是做了不同的选择。不过确实它更适合较小的发行量。而在数字平台也能找到其他载体未发行的冷门音乐。 [20:52] 在abC艺术书展上出现的独立唱片出版 [21:50] 黑胶唱片的购买经验 熊小默:Discogs是黑胶收藏版本学的实用资料库。 [25:02] 收藏黑胶的第一建议 熊小默: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明确收藏目的,建立自己的收藏体系。 [31:28] 北京的唱片店 独音唱片 / 福声唱片 / Fruity Shop / 蓝线唱片店 [32:52] 淘旧唱片的迷人之处 方舟:如果带着明确的目标去听音乐,会首先选择数字平台。但对于买实体唱片,主要依赖唱片店淘旧货。 [33:45] 在唱片店的淘碟经验谈 熊小默:先逛80’s indie,因为这类抢的人最多,前卫摇滚没有人跟你抢。 方舟:了解唱片店的长处,信赖你选择的唱片店,享受逛唱片店的快乐。 伦敦唱片店 Sounds of the Universe [35:14] 在国内购买黑胶唱片的平台 熊小默:在闲鱼卖唱片的人更符合我的口味。 彩蛋:购买Pale Saints专辑的浪漫经历。 [41:00] 音乐文化的奇观趣事 酸母寺在北京的演出 Marilyn Manson和苏有朋事故 [42:41] 电台音乐DJ的传统 方舟:理想状态下,广播主持人说话要说到前奏结束,人声开始的那一刻。 [45:37] CD和黑胶的长度和容量 熊小默:CD唱片容量是按照黑胶标准长度制作的。 方舟:黑胶唱片的容量定义了主流音乐的篇幅。 [49:28] 黑胶为什么如此特别 [50:37] 如何识别二手黑胶唱片上的品相标签 M:Mint / NM:Near Mint / VG:Very Good / G:Good 不同地区的卖家对品相的描述有细微差别(日本 / 欧美) [52:58] 对于黑胶收藏初学者的预算指南 熊小默:购买入门级唱机请老老实实地选择日本经典品牌。*Sony HX-500 方舟:黑胶是一种更脆弱的载体,经典唱机能够延长唱片使用寿命。 [56:27] 黑胶市场存在炒货现象吗 方舟:国内市场炒的还是乐队,不是黑胶。建议把黑胶唱片当做你最喜欢的乐队的纪念品来买。 熊小默:黑胶的流通性仍然不高。常常有价无市。 [1:01:24] 黑胶唱片的日版、美版或英版,通常版和限量版。 [1:04:48] 有“彩胶”鄙视链吗? [1:05:37] 社区唱片店的生态 熊小默:如果有一天我死了,我的唱片会重新回到唱片店。社区唱片店的生态是生生不息的。我的收藏有一天会散开,变成碎片,然后去到不同的人那里再组成别的收藏。 [1:09:20] “世界唱片店日”的初衷与现实 [1:11:07] 给你一个开始黑胶收藏的理由 熊小默:我想给生活带来一个有意思的小麻烦。 方舟:黑胶唱片强制我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更完整的时间来听音乐。 🎵 本期音乐 开场 Matmos - Spondee 中场 The Durutti Column - Sketch for Summer 片尾 Slowdive - Slomo 🎤 主持人 赵梦莎、周玥 🎧 后期 周玥 ✒️ 编辑 周玥、刘小门
客座读书人 刘庆 The Type 编辑 播客《字谈字畅》主播 厉致谦 The Type 作者 3type 联合创始人 本期读书人频道邀请初学者电台第8期的两位嘉宾来为我们讲一讲Frutiger和Futura这两款字体的故事。 本期音乐 Los Índios Tabajaras - Maria Elena 编辑 & 后期剪辑 赵阿萌、小阳蛋子
节目嘉宾 吴琦,单向街《单读》主编。译有《下一次将是烈火》。 索马里,“99读书人”出版编辑。译有《一个自杀者的传说》《记忆之声:莱维访谈录,1961—1987》。 节目梗概 [01:50] 嘉宾分享直播卖书的体验和数据 [08:12] 直播间的折扣规则 索马里:直播间问得最多的三个问题是:折扣多少?什么时候发货?以及,这个适合几年级的小朋友看? 吴琦:在直播间卖全价书就是个笑话。 [14:40] 线上讲座与直播卖书的区别 [17:09] 如果技术本身是中性的,那直播的问题是什么造成的 索马里:现在国内的直播本质上还是一个流量占上风,而不是内容占上风的地方。 吴琦:理想的线上活动是用技术把好的内容和需要它的人连结起来,而不是被平台或流量去收割。 [20:10] 线上活动性价比如此高,出版公司是否还愿意再回到实体空间 [24:45] 西方出版业和线下书店的互生关系 [30:30] 线上直播的西方经验 [36:10] 行业生态中的各个环节缺乏整体意识 索马里:跟西方同行开营销会时,发现他们宁愿推迟活动等实体书店重开,也不愿意因为疫情压力而站在亚马逊的一边。 吴琦:清晰地意识到书店、出版社、作者是在同样一条河流里是很重要的。 [38:33] 关于直播与出版营销的反省 [39:53] 行业与读者之间的双向信息隔阂 索马里:我在做直播的时候对于出版的感觉是缺失的。 吴琦:国内特殊的行业发展状况反而让我们有机会收获一些意想不到的读者。 [47:15] 技术媒介转换的节点到来之前的漫长黄昏 [49:40] 疫情对未来出版行业的影响 吴琦:这个行业的所有人都应该助长对书的迷恋,虽然听起来像骗人一样。 索马里:行业内的人不太会被意识形态所束缚,有一种超乎政治的东西在背后,是一种对文化的理解。 [51:20] 想跟同行/读者说的话 吴琦:希望大家不要忘记逛书店、阅读,以及人与人之间分享交流的快乐。 索马里:做一个马克思主义者! 主持人&编辑 赵阿萌 选用音乐 开场 Matmos - Spondee 中场 地磁卡-Rain Instrumental 片尾 Blur-Sweet Song 后期 小阳蛋子
本期读书人频道我们邀请到播客《Nice Try》的主播cbvivi为我们分享又吉直树的随笔集《东京百景》。 东京百景 著:又吉直树 译:毛丹青 上海译文出版社 同时也欢迎大家转台《文化土豆》收听另一位嘉宾的阅读分享,海明威的《过河入林》。 相关播客 Nice Try:每周提出并完成一个挑战并分享 happy hour 的闲聊播客 https://nicetry.fireside.fm/ 文化土豆:文艺潮流圆桌 http://www.culturepotato.com/ 本期读书人 cbvivi 本期音乐 坂本慎太郎-悲しみのない世界 编辑 & 后期剪辑 赵阿萌、小阳蛋子
本期嘉宾 本期初学者电台特邀著名平面设计师刘治治担任嘉宾主持,与 The Type(前 Type is Beautiful)成员刘庆、厉致谦一起分享各自与字体有关的观察与思考。也许你会发现,字体这个你此前从未关注过的事物其实已经深度介入了你的生活,是它决定了我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令你在高速公路上一眼辨认出指示信息,也令你在阅读书籍时无阻碍地进入与作者的对话中。在你未察觉的时候,其实已经在享受这些行业专业人士共同的成果了。 本期梗概 [2:27] 普通人为何需要了解字体知识 [6:50] 时尚品牌 LOGO 的字体变化 [11:23] 关于日本字体设计的经验分享 [19:19] 字体排印的重要标准:易读性与易认性 [21:15] 关于字体设计的场景应用 [24:18] 平面设计师与字体排印师的区别 [26:27] 内文排版的重要性 [29:44] 没有美术功底可以学习字体设计吗 [30:44] 字体设计的软件应用 [35:58] 平面设计师做字体设计需要了解代码吗 [38:55] 需要注意的视觉错觉,建立规则 [42:42] 制作中文字体的困难程度 [44:26] 中文排印的整体现状 [49:18] 字体中最重要的或最被忽视的常识 本期主持人 赵阿萌 选用音乐 开场 Matmos - Spondee 中场 euphoria-White Pattern 片尾 細野晴臣-My Bank Account Is Gone 后期 小阳蛋子
客座读书人:周婉京 片段引自马凌云(Ling Ma)《Severance》 周婉京 译 事实是,我并不在故事开始之处。我没有跟他们一起谷歌自救方法,我也没有偷偷溜进沃尔玛,更没有跟着他们一起纹身。我是最后一个走出纽约的人,最后一个加入这个群体的。等他们找到我的时候,社会的基础建设已经消失殆尽。互联网跌入泥水坑,电网全部关停,而且通往那个工厂的路已在实施中。 我们这个群体的人首先发现,我们对黄色出租车的记忆已经开始泛黄,这些车现在就停在宾夕法尼亚一条公路的路肩带上。NYC TAXI,车门上仍然印着这行字。这是福特的皇冠维多利亚汽车,一个被多数出租车公司抛弃的旧型机动车模型。Bob后来告诉我,这家伙看上去像是八十年代的那种坏掉的时光机。我当时正坐在车内。整条高速公路都被遗弃的车辆阻塞了,但是这些开车的人应该还没见过一辆纽约出租车会出现在这寸草不生之地,仪表盘还在转,计价器仍在闪动。 坐在后座的我脱水了,意识不清。我不能讲话。 事实是,我在纽约尽可能扛到最后一刻。过去的所有时间,我都半等着我自己确诊,跟其他人一样开始发热。但是什么都没发生。我等了又等。我依旧在等。 客座读书人:刘亦嫄 片段引自乔治·奥威尔(George Orwell)《1984》 董乐山 译 不论哪一天的《泰晤士报》,凡是需要更正的材料收齐核对以后,那一天的报纸就要重印,原来的报纸就要销毁,把改正后的报纸存档。这种不断修改的工作不仅适用于报纸,也适用于书籍、期刊、小册子、招贴画、传单、电影、录音带、漫画、照片——凡是可能具有政治意义或思想意义的一切文献书籍都统统适用。每天,每时,每刻,都在不断地修改过去,使之符合当前情况。这样,党的每一个预言都有文献证明是正确的。凡是与当前需要不符的任何新闻或任何意见,都不许保留在纪录上。全部历史都象一张不断刮干净重写的羊皮纸。这一工作完成以后,无论如何都无法证明曾经发生过伪造历史的事。纪录司里最大的一个处——比温斯顿工作的那个处要大得多——工作人员的工作,就是把凡是内容过时而需销毁的一切书籍、报纸和其他文件统统收回来。由于政治组合的变化,或者老大哥预言的错误,有些天的《泰晤士报》可能已经改写过了十几次,而仍然以原来日期存档,不留原来的报纸,也不留其他版本,可证明它不对。书籍也一而再、再而三地收回来重写,重新发行时也从来不承认作过什么修改。甚至温斯顿收到的书面指示——他处理之后无不立即销毁的——也从来没有明言过或暗示过要他干伪造的勾当。 选用音乐 开场、片尾 Billie Holiday,Teddy Wilson - The Way You Look Tonight 中场 Billie Holiday - If the Moon Turns Green 后期 小阳蛋子
本期嘉宾 张一帆/益糠糯米 | 文化土豆 & 忍者ATM 主播 王晓光/cbvivi | Nice Try & 1UP 主播 本期梗概 [4:30] 一档播客的更新频率 [6:23] 播客的音质及录音设备 王晓光:音质不用追求特别好,但起码要OK。 张一帆:从初学者的角度上讲,设备没有那么重要,有的东西也不一定是设备的昂贵程度带来的。 [12:34] 语言的技巧性 [13:32] 聊天如何聊得有趣 [17:16] 文化土豆和Nice Try的独家剪辑之道 王晓光:现在是一个不专业的人也可以拍视频,也可以做电台的时代。 张一帆:最精彩的问题一定不是提纲提出来的,不要审查自己。 [24:56] 如何看待网友的攻击 [28:25] 播客的“湿货”内容及聆听场景 [30:15] 是否会预设播客的听众 王晓光:有人评价我们内容太空,后来我试着把它理解成content space,内容的太空,我自命为内容太空人。 张一帆:提供任何东西都不是我的初衷,初衷就是我和朋友聊天儿,自然有人会喜欢,有人会不喜欢。 [31:12] 如何看待播客成为一个新风口及它的商业价值 [36:07] 日常听的播客及场景张一帆:我特别害怕播客火,一窝蜂上来以后会很快地摧毁这件事情。 王晓光:我们有一周是挑战模拟广告文案口播,有人提出要买我们的广告。 [40:38] 录播客前为什么要“拍手”? [43:05] 录制时发生的事故 张一帆:我算过平均每录8期就会出现一期没录上的事故。 王晓光:录远程的时候,我会特别介意自己说话的长度。 [50:08] 有趣的读者来信 [54:03] 做播客最好的事儿和最坏的事儿 王晓光:我们做了播客以后,很多人听完觉得诶好像我也可以做。 张一帆:可以让大家一起学习,它的意义和可坚持性就很强了。 主持人 赵阿萌、赵梦莎 选用音乐 开场 Matmos - Spondee 中场 Nujabes - After Hanabi (Listen to my Beats) 片尾 Ramones - Bye Bye Baby 后期 小阳蛋子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