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供参考reference

Album
主播:
周近屿
出版方:
周近屿
订阅数:
1.18万
集数:
15
最近更新:
4天前
播客简介...
「仅供参考reference」是一档关注商业与人文的访谈节目。 主播周近屿是内容机构「镜相工作室」的创始人,此前创建新京报「剥洋葱people」&搜狐网「极昼工作室」。 这里会讲述很多人的很多故事。呈现复杂,没有答案,仅供参考。
仅供参考reference的创作者...
仅供参考reference的节目...

15.大厂竞业限制协议「七宗罪」

仅供参考reference

在今天的互联网职场,离职似乎并不意味着自由。越来越多的人发现,走出了公司的大门,身后还跟着一份竞业协议。 围绕这份协议,近些年争议不断,比如违约金高得离谱;“涉密”岗位的范围模糊,普通员工也可能被认定负有保密义务;在离职后的举动,比如收个快递、发个朋友圈,都可能成为公司追责你的证据。某种程度上,这份协议在在职时是管理手段,离职时甚至成为围猎普通人的工具。 本期节目,我们请来了两位嘉宾,一位是长期代理竞业限制案件的律师,一位是互联网行业的资深猎头。我们聊了有关竞业协议存在的七个争议,包括对普通员工和高级管理者的不平等待遇,广到令人无所适从的竞业范围,补偿金和违约金的巨大差距,调查手段和反竞业手段,等等,试图梳理互联网竞业协议是如何一步步异化为“恐怖故事”的?被竞业限制的人正在经历什么? 当然,这并不只是一个悲情故事。我们也会讨论,最高法最新的司法解释能为行业带来怎样的改变?从公司角度,为什么要求员工签竞业?我们普通人又能怎样保护自己? 【聊天的人】 崔灿,律师,长期代理竞业限制案件,小红书:@胖胖的小崔律师 杜康,互联网行业资深猎头,播客「姐姐说」主播 周近屿,「镜相工作室」创始人,即刻:周近屿 【剪辑师】 施亚飞 【时间轴】 02:30 马上就过年了,她在病床上收到前司的传票 12:27 最新司法解释“有可能改变竞业限制的一些核心规则” 被竞业群体正在扩大化,普遍年轻化 20:38 试用期一个月,被竞业一年,“我不理解,我能知道什么商业秘密” 23:11 被孙悟空打死的妖怪都是没有背景的 29:30 管理手段,威慑手段,甚至创收手段 竞业范围扩大化,“只要是能写的公司,反正全写上去了” 35:53 “它列了巨多的竞业公司及关联公司,还有四个概述性的兜底条款” 42:31 “结了都可以离,怎么就像签了卖身契” 有限的补偿金和“天价”违约金 46:03 补偿金“没有约定的情况下付30%,意味着有约定的情况下可以低于30%” 49:06 “确实没有违约金上限的规定,这也是目前竞业限制领域最大的问题” 52:13 “对于二三十岁的人来说,这笔钱还不上的话,代价非常严重” 争议调查手段 58:14 偷拍偷录和告密 01:06:19 “如果你的级别够高位置够重要,CEO也会去找竞对公司的人,你看,连反竞业都分三六九等” 01:09:17 “在我的视角里,人员每天都是在流动的”,不必过于悲观 01:17:20 竞业限制的模糊标准 “是否启动在公司,是否和解在公司,是否撤诉在公司,他能不强势吗?” 01:22:09 这种不平等,本质上源于员工对公司有经济和人身的附属性 竞业协议是如何异化的 01:31:27 这两年,业务同质化,导致“各家公司需要的人才画像极度相似” 01:34:05 “法务部门和业绩还不错这个词连在一起,我就觉得很荒谬” 01:39:12 “他之前抓竞业,还创新了抓人技巧,后来被用到自己身上” “多输的一个局面,没有赢家” 01:43:25 “离职的时候人家并不想领,这万把块钱是你硬塞给人家的” 01:49:15 “提高补偿金,同时给违约金设置上限”,是一个现实可行的方法 01:54:39 给普通人的建议 【联系方式】 [email protected] 公众号「镜相工作室」 【参考资料】 晚点 LatePost,《竞业协议下沉时代》 晚点 LatePost,《调查|全网通缉前员工的互联网大公司们》 央视网,《月薪3500元的保安,跳槽要赔20万违约金?》 中国青年报,《别让“竞业”扩大化》 凤凰网,《被“竞业”一夜返贫,困在百万违约金里的打工人》 上观新闻,《竞业协议变“禁业协议”,最高法出手了丨上观时评》 央视新闻,《最高法:竞业协议对非涉密员工无效》 晚点 LatePost,《被竞业之后,把工资加倍还给前公司的人》 上观新闻,《深度|徘徊在合法与合理之间:六问竞业限制协议的“双重困境”》 IT时报,《竞业协议“围猎”大厂基层打工人》

119分钟
11k+
4天前

14.城市在拆,我在录音,12年了,很难说在发展还是失去

仅供参考reference

我们习惯了用眼睛观察和评价世界,你有没有用耳朵感受过身边的一切? 大学毕业后至今,湖南长沙的录音师龙青,一直从事声音设计、制作相关的工作,12年前的一天,他发现很多曾经熟悉的老街正在拆迁,那些市井烟火、生活方式甚至方言,连同人一起搬走了,甚至消失了。他开始通过录音的方式记录城市的变化、消失的声音以及新出现的声音,至今已经12年。 他录下了拆迁大喇叭压迫式的声音,消失的老街上小孩玩闹的声音,岳麓山清晨的鸟鸣和钟声,菜市场嘈杂又粗粝的对话,方言、葬礼、老的曲艺形式,卖臭豆腐的师傅编排的歌谣…… 与此同时,龙青还在做一件古老笨拙又浪漫的事情。他发起了一个名为城市留声机的项目,公布了一个公共电话号码,任何地方的任何人都可以随时拨打电话,倾诉你的困惑,或者分享你的喜悦。这台电话无人接听,但会自动录制声音。这些年,这个电话树洞存储了很多陌生人无处安放的心事。 这是一个关于长沙的故事,又不止于长沙。在中国快速城市化过程中,这些声音标本里有所有城市市井生活的影子,也有着你我的集体记忆。 【聊天的人】 龙青,声音设计师 视频号:@孤独的录音师 抖音:@况且声音艺术工作室 小红书、B站:@大大的悟 周近屿,「镜相工作室」创始人,即刻:周近屿 【剪辑师】 施亚飞 【时间轴】 04:00 树洞、葬礼,以及湘江的水声 13:13 方言不同,距离足够远,但市井声音有足够的相似性 18:07 “我突然发现,这么多地方在拆,身边很多东西在慢慢消失” 33:08 “我被麻将馆赶出来,被当成过间谍,我听过鱼吐泡泡的声音” 42:24 20个陌生人的来电 47:35 “人在这里的痕迹没有了,被擦掉了,没联系了,只能被迫和解” 57:57 “要是我们也建一个网站,大家都上传这座城市的声音,将是很美好的网站” 01:11:10 “他说我的这些录音比她的歌声有力量百倍千倍,哇,我就被那段话触动” 【联系方式】 [email protected] 公众号「镜相工作室」 【声音使用声明】 本期节目中使用的部分通话录音,来自“城市留声机”项目。该项目在发布之初即声明:拨打该号码所产生的录音,可能被用于公开播放与展示。我们在使用过程中遵循了不泄露隐私、不进行内容歪曲等原则。 【参考资料】 长沙晚报,《80后声音捕手龙青:万物有声,只待聆听》 中国日报,《80后录音师用声音留住“网红长沙”的城市记忆》

82分钟
5k+
3周前

13.对谈家族信托律师,宗庆后遗产争夺的四个关键问题

仅供参考reference

三名自称宗庆后“子女”的人,在香港和杭州两地对宗庆后的女儿、现任娃哈哈董事长宗馥莉提起了诉讼,涉及信托资产和股权继承,争议总额高达300多亿人民币,也让这个被称为国民品牌、年营收700亿的商业帝国再次出现摇晃。 目前的信息变动频繁,甚至互相矛盾,叠加遗产安排本身具有隐秘性,可能很多人像是身处迷宫。我们梳理了这件事发生至今的四个关键问题,试图为大家整理目前已确定的和未确定的信息,解答一些困惑,更清晰了解娃哈哈治理结构以及其潜在的脆弱性。 本期播客前两个问题涉及信托资产纠纷,以及股权争夺,有较多专业分析,如果对分析过程不感兴趣,可以直接跳到结论部分;同时,我已将核心结论以文字的形式写在了shownotes里。 在这期播客,您将会听到: 这笔高达上百亿元的信托资产,存在哪些疑点? 股权争夺是否会削弱宗馥莉的话语权或者影响公司治理? 这家企业的交接之路,为什么充满如此之多的变量? 这场富豪家族的财产纠纷,真如娃哈哈所回应是家族内部事务吗? 【聊天的人】 王帅锋,北京京都律师事务所律师,长期从事境内外家族财富管理工作,曾为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净值人士提供法税服务 赵磊,「镜相工作室」主编,即刻:系_舟 周近屿,「镜相工作室」创始人,即刻:周近屿 【剪辑师】 施亚飞 【时间轴】 * 21亿美元信托资产纠纷的五个疑点 04:47 资金是如何跨境流出的?信托和遗嘱是否有冲突? 11:25 血缘关系和继承权难点 14:06 “信托如果有效存在,宗馥莉大概率扮演了一定角色,否则不能把钱拿出来” 核心结论: 1、暂时不能确认这笔信托资产是否有效设立,甚至是否存在。账户内的18 亿美金,有可能是用于归集设立信托的资金。 2、暂时不能确认三名自称宗庆后“子女”的人,是信托的受益人。 3、信托资金来源是个人分红还是境外投资?如果是前者,是否已取得配偶同意? 4、我国实行严格的外汇管制,这笔资金是如何出去的?如果不是通过合法路径,会影响到信托的效力。 5、信托和遗嘱之间是否存在冲突? 6、假设这笔信托资产有效存在,宗馥莉大概率在其中扮演一定的角色,“不然她不能把钱转出去。” 7、该案涉及信托、继承、美国籍非婚生“子女”、境内外法律流程,以及宗家复杂的财产结构,将会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 * 娃哈哈股权争夺和变量 18:54 “如果没有有效遗嘱,从法定继承上看,他们有权主张继承股权” 20:35 “即使没有继承股权,宗馥莉也已经是娃哈哈复杂商业版图的实控者” 24:38 “不管宗馥莉如何挽回这个局面,即便能赢,她也是惨胜” 核心结论: 1、三名原告是否有权主张继承股权?从法定继承的角度,需要确认是否是亲生子女,如果是,他们有权提出诉求。但需要看是否留有有效遗嘱,以及遗嘱是如何规定的。 2、如果娃哈哈股权结构出现变量,将打破目前分权制衡的局面,同时对娃哈哈造成极大的伤害。 3、遗产之争这件事会削弱宗馥莉的影响力,甚至削弱娃哈哈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 娃哈哈跌宕起伏这一年 32:51 宗馥莉的内外部改革 39:55 娃哈哈的内外部隐忧 42:46 “最大的责任人是宗老,但我们不能过多苛责他,他也有那代人的局限性” * 公共事件还是家族内部事务 46:02 “事情刚发生时,相关利益人就该知道这是公共事件,我也不太认同他们的处理方式” 53:36 “很多民营企业在用人治的方式治理家庭和公司,问题是很大的” 【联系方式】 [email protected] 公众号「镜相工作室」 【参考资料】 棱镜,《娃哈哈争产案最新文件曝光,宗馥莉“惹”上大麻烦》 腾讯财经,《独家 | 宗庆后未在香港汇丰银行为三位子女设立信托》 每日经济新闻,《宗氏三兄妹争产诉状曝光!法院指令:宗馥莉等被告应说明汇丰账户108.5万美元下落!此前律师透露账户余额约18亿美元》 商界,《宗馥莉:重做娃哈哈》 镜相工作室,《娃哈哈,依然是宗馥莉的》 字母榜,《宗馥莉的继承之战,会把娃哈哈打散吗?》 财经杂志,《宗庆后遗产纠纷的三个关键:亲子认定、遗嘱效力、信托瑕疵》 财经杂志,《娃哈哈上演继承之战,宗馥莉被“同父异母弟妹”起诉》 界面新闻,《宗馥莉因争产被起诉,律师观点:暂不影响娃哈哈公司治理》 南方都市报,《宗馥莉因遗产被起诉?娃哈哈:与公司业务无关联》

58分钟
28k+
1个月前

12.100位大厂人眼中的互联网这三年

仅供参考reference

6年过去了,厂哥依然记得进入互联网行业时的心境,那是一种夹杂着热情和理想、个体成长和发展、追赶风口的复杂情绪。 “那会还挺有情怀的,”他提高音量,“听完马老师(马云)演讲,就感觉浑身血液往上走,你知道吧?”当时是2019年,互联网依然充满想象和张力,“大家提到最多的词是颠覆,我想我得去走一遭。” 在2022年,厂哥从一家大厂离职,开始通过《大厂青年》记录互联网公司的人和事。2023年至今,他做了一个《和100位互联网大厂人喝咖啡》的项目,前段时间刚刚聊完100人。和他入行时不同,100人之中,几乎没有人再提及理想和情怀。 事实上,这个项目更像是一场田野调查,100个人及其故事,侧面见证了行业的起伏,个体生存姿态的转变,以及社会对大厂认知的变化。 他结合个人经历、个体观察,以及这个田野调查,将自进入行业至今的6年概括为最后的红利、紧日子和熬过来三个关键词。 在过去,互联网大厂曾是年轻人追逐梦想之地,到如今,降本增效这四个字渗透到了每家公司的血液里。熬过来之后的行业在发生什么?身处其中的人又正在经历着什么? 【聊天的人】 厂哥,《大厂青年》主理人,2023年至今,完成《和100位大厂人喝咖啡》项目 周近屿,「镜相工作室」创始人,即刻:周近屿 【剪辑师】 施亚飞 【时间轴】 01:42 一个焦虑样本:“铁三角嫡系模式”共进退 07:44 约人聊天时,“我一天最多喝了四五杯咖啡,最后实在喝不动了” 13:31 “这几年没什么中厂蹦出来,中厂夹在中间不上不下,是最难的” 17:36 “一位原来的总监,已经把BOSS直聘刷得快冒火星,跟我说工作真难找” 24:07 大厂人的三条退路 29:28 “降本增效已经渗透到每家公司的血液里了” 32:10 “那时候,大家都在电梯里,不管你做俯卧撑还是躺着,电梯一定上去,你在风口上” 35:34 最后的红利期,紧日子,以及熬过来了 41:44 工牌祛魅和相亲市场不爱大厂人 49:21 离职或被裁后,大厂人第一反应还是进大厂,“已经形成一种依赖” 54:05 大厂人不再谈理想 【联系方式】 [email protected] 公众号「镜相工作室」

63分钟
11k+
1个月前
仅供参考reference的评价...

空空如也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