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朋友们,你是否也曾在这些问题中陷入纠结: * 毕业后到底是读研、考公、还是直接工作? * 30岁发现工作不喜欢,转行来得及吗? * 买房还是租房?这个男人该不该嫁? * 做了决定后总后悔,是不是我太差劲了? * 到底怎样才能做出“不后悔”的选择? 人生就像闯关,总要做选择题!到底如何选,才能过好这一生?为什么我们总是怕选错?如果做错了选择,人生真的会完蛋吗?本期你会听到这些故事: * 曾国藩如何从“人生完蛋”到中兴之臣? * 得到联合创始人脱不花,为什么17岁辍学也能成为女总裁? * JK罗琳是如何从12次拒稿,到全球最富有作家之一? 从“错误的选择”“完蛋的人生”样本中发现: * 损失厌恶、社会比较、完美主义如何影响我们决策 * 为什么选错反而可能是命运送你的礼物? * 如何建立自己的决策系统,摆脱选择困难症 📕 本期推荐书单: * 《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30岁之后如何摆脱平庸? * 《中年之路》——人格的第二次转型,走向完整自我 * 《远大前程》——如何能够实实在在获得个人成长? 💛本期你将会听到: 02:14 早知道不读博、毕业即工作,人生会更好吗? 03:34 考不上北大,人生真的不会好了吗? 05:27 害怕“选错”,到底是什么心理机制在作祟? * 损失厌恶:大脑本能怕吃亏 * 社会比较&成就焦虑 * 二元思维&完美主义 09:48 不去寻找“正确”,更建议大家练习“选错也能赚到”的心态 10:51 曾国藩都能做到,没理由我不能啊! 14:29 那些看似做了错误选择的人,最终反而赢得很大? * 得到联合创始人花姐:17岁辍学打工 * 《哈利波特》作者JK罗琳:单亲妈妈靠救济金写作 18:54 一个彩蛋🎁送给:道理我都懂,但是做不到的朋友 20:14 摆脱对与错的标签,重要的是:是否能够获得真正的个人成长? 22:59 推荐2本个人成长必读书籍 27:06 听友互动QA:解答有关个人成长的困惑 * 27:26 不想进体制但又怕错过应届生身份怎么办? * 30:54 想在2026年存到50万,该怎么破局? * 34:14 县城小学音乐老师的人生出路是什么? * 36:48 35岁无孩离婚女性,创业失败该不该读研转行? * 41:59 如何在这个时代坚守初心,又保持开放心态? 谢谢你的收听!感谢我们共同陪伴的时间! 💛加入1000+女性成长社群 解锁🔓心理探索活动、专业咨询支持与陪伴式成长 入群请加微信:nicooo0601 记得订阅不错过更新,下期见!💛
Hi 朋友们,久等了!最近桥怡刚刚结束中亚国家哈萨克斯坦的旅行,阿拉木图这个城市宁静、松弛、毫无班味儿,与国内快节奏、高效率、人人忙碌的氛围完全相反。在阿拉木图,似乎每个人都在自己的生活里,而不在某个工作角色里。 如果人生可以重新选择,那么: * 经济快速发展、紧绷快节奏生活 * 经济不那么发达、闲适慢生活 你会选择哪个? 朋友们,欢迎来到六分之一。致力于还原心理学真相与提供心理解决方案。 这期节目想与你一起聊聊“自由”这个话题。 * 我们人人都在追求的自由生活,到底如何定义? * 自我实现是不是每个人的必经之路? * 财富自由是不是真的自由? * 在不断追求“更多”和“更快”的时代,我们是否错过了“足够”和“当下”? * 终极的自由到底是什么? 这一期,想邀请你一起,慢下来,听听另一种生活样本,也听听你内心真实的声音。节目的最后会分享给你2个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的“自由觉察练习”。 💛本期内容要点: 01:51 为什么要聊“自由”这个话题? 02:05 个人成长卡点背后看到了被困住的众生相: * 4类咨询者困境:高管转型/大厂裁员/体制内倦怠/精英焦虑 * 焦虑困惑背后都指向同一个根源 03:41 国内一线城市移居阿拉木图的朋友,算不算“自愿堕落”? 06:15 差点儿被阿拉木图物价&前苏联风格酒店劝退 07:18 阿拉木图初印象:真实的认知永远来源于亲自体验,而非道听途说 08:46 桥怡对于自由的旧认知:自由=自我实现 10:32 阿拉木图的生活哲学 * 朴素选择背后,是生活的真实与丰盈 * 摆脱经济至上,看到了人们松弛、真实的状态 * 选择少=不自由?生活丰富=更幸福? * 对“更多”的执念,是否反而限制了我们? 13:52 国内追求速度效率,各种成功叙事的背后,我们到底有没有离自由更近? 16:10 财富自由会不会带来绝对的自由? 17:10 《瓦尔登湖》:剥离物质才能触碰自由本质 18:23 人们应该追求的普适性的自由到底是什么? * 马斯洛需求陷阱:不是每个人都需要逐层通关需求金字塔 * 自我决定论:真正的自由=自主选择+内在驱动 * 自由的层级:从“物理自由”到“心理自由” 23:29 终极的自由:拥有什么就拥抱什么! 25:59 分享给你2个:自由觉醒练习 🧘 练习1:开一张“无目标通行证” * 每周留30分钟:不刷手机/不学习/不“高效休息” * 允许自己像阿拉木图的鸽子一样发呆 💬 练习2:启动“非目标式聊天” * 把“这事该怎么做”换成“你最近感觉如何?” * 把“下一步计划”换成“此刻最想分享什么?” 27:36 只要心灵自由,每个人都可以找到自己的科尔赛湖🇰🇿 ————— 💛更多延展阅读资料 孟岩《够与多》 《瓦尔登湖》作者:亨利·戴维·梭罗 ————— 💛一些阿拉木图城市剪影 ————— 谢谢你的收听! 希望每位听到的朋友都能走向自己内心的自由! 💛加入1000+女性成长社群 解锁🔓心理探索活动、专业咨询支持与陪伴式成长 入群请加微信:nicooo0601 记得订阅不错过更新,下期见!💛
最近啊,桥怡收到了身边一些朋友的“感情咨询”,虽然各自遇到的问题都不相同,但是背后却藏着深深的共性。为什么来咨询感情问题的往往都是女性?为什么女性总是容易在亲密关系中患得患失?为什么女性总是觉得自己需要另一半才能完整? 朋友们,欢迎来到六分之一。致力于还原心理学真相与提供心理解决方案。 本期节目将会从一个真实的情侣之间常出现的问题聊起,逐渐深入地带大家增强对自我的觉察,探究“爱自己”这个简单又神秘的话题,最后也会分享给大家一些具体的如何“了解自我,爱自己,重建自我主体性”的练习方法。 💛本期内容要点: 00:55 向桥怡咨询感情问题的情侣到底问题出在哪里? 03:31 亲密关系中更好的理解彼此,你必须了解《爱的5种语言》 * 《爱的5种语言》:言语肯定/高质量共处/赠予礼物/行动帮助/身体接触 * 爱的语言测试:你常讲得话是“多喝热水”还是“抱抱你”? 06:00 桥怡朋友圈的小调研:说到爱自己,你会想到什么? * 疯狂花钱享受,是不是真的爱自己? * 买东西🟰外在的满足,并不是对内心的了解 * 买买买容易陷入误区:比如一个为你花钱的男人,真的就是爱你吗? 11:38 分享2个“爱自己”的具象化表现 * 时刻对自己保持觉察:行为背后的真实动机是什么? * 做到真正的自我支持:事情搞砸也不贬低自己、不打压自己 14:26 为什么女性很容易在关系中迷失? * 心理学概念:角色内化、外部奖励系统 * 为什么很多人到了30岁,人生会突然卡住? 17:16 美剧《You》:女性缺乏主体性,结局真的会很惨 20:30 分享重建主体性的5步法 * 停止自动化思维:别让“应该”绑架你的人生 * 拆解内化剧本:给“乖女孩”写一封告别信 * 建立自我支持系统:每天记录3件“为我而做”的事 * 边界感实操练习:“我理解,但我不接受” * 用行动重塑身份:从“拒绝一场无意义饭局”开始 24:49 本自具足的真相到底是什么? * 自体稳固:你本来就拥有,无需向外寻求 * 内在成长:【交换人生】活动让100+女性重新认识自己,看到自己的潜能和闪光点 ————— 💛提到的书籍📚 《亲密关系》作者:罗兰·米勒 《爱的5种语言》作者:盖瑞·查普曼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作者:林奕含 《活出生命的意义》作者:维克多·弗兰克尔 💛提到的美剧🎬 《You》(《安眠书店》) ————— 谢谢你的收听! 希望每一位女性的内心都柔软、坚定、有力量! 💛加入1000+女性成长社群 解锁🔓心理探索活动、专业咨询支持与陪伴式成长 入群请加微信:nicooo0601 记得订阅不错过更新,下期见!💛
“每个人的一生,不管有没有伴侣,哪怕拥有一段完美无缺的关系,最终都要回到一个问题:你是否活出了你自己的生命?” 为什么“爱自己”特别重要?为什么“爱自己”这件事,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为什么说学会爱自己,才能建立健康的亲密关系? 「爱自己是终身浪漫的开始」这个520,学会爱自己吧! —————— 欢迎来到六分之一,致力于还原心理学真相与提供心理解决方案。 这是【对谈心理咨询师】系列的第25期。【对谈心理咨询师】专栏:通过100个专业心理咨询师深度对谈,了解最真实的心理咨询,收获自我探索、成长、疗愈的知识与能量。 💛特邀心理咨询师: 段艳苹,心理咨询师,法国里昂心理咨询工作室主理人,身体疗愈法受训背景 (深度放松疗法sophrologie 以及催眠疗法)。 艳苹老师工作室播客指路👉:身心健康工作室 艳苹老师个人播客指路👉:框外的世界 💛内容要点: 02:16 欢迎心理咨询师艳苹老师 02:38 “我只有2段亲密关系,但每一段都超过了10年” 03:22 在亲密关系中看见真实的自己,真实的需求 05:39 爱自己的体现:从追求完美的另一半,到追求“适合我的人” 12:06 爱自己的七个层次:大多数人第一层都没做到?! * “吃好喝好”≠爱自己!熬夜摆烂也可能是变相自我惩罚。 * 真正的爱自己是“心疼自己”:像对待挚友般接纳脆弱,而非用社会标准PUA自己。 * 练习“妈妈对话法”:犯错时自问“如果是孩子犯错,我会怎么安慰他?” 14:00 不机械地划分,爱自己是:你有没有把自己当作一个独立的个体来欣赏、来对待、来爱? 15:10 爱自己的小测试:你锻炼身体的真实原因是什么? * 为了让自己可以更健康,去追求自己的热爱 * 为了满足crush对理想型的期待 17:50 爱自己的本质:从“看见自己”到“自我实现” * 看到自己的存在,尊重自己是一个独立个体 * 不遵从别人的规则,而是制定自己的生存规则 * 停止用“标签化语言”攻击自己 * 爱自己的终极目标:帮助自己完成自我实现 21:10 亲密关系中的“双系统理论”:你不是找救生圈,而是找舞伴 23:37 东亚家庭长大的孩子,是否真的具备爱的能力? 25:08 为什么女性特别容易在关系中迷失自己呢? * 社会对女性角色的洗脑 * 女性普遍将自我价值感建立在异性或亲密关系上 * 女性会因为嫁得好自豪,男性就算“嫁得好”也会拼命证明是自己的实力使然 * 越来越多女性开始觉醒,但是男性呢? 28:55 怎么样判断是对方不合适还是自己还没有准备好谈恋爱? * 你是否对自己的需求足够清晰? * 你是否在一段关系中成为了更好的自己? 31:32 亲密关系,拒绝用“有用”“无用”这类简单化标签判断 33:13 爱自己的实操方法分享 * 爱自己,始于接纳自己 * 特质梳理法:写下10个自己的具体特质(如“遇到困难会主动分析”而非“聪明”),打破二元对立认知 * 自我对话练习:即使发生不好事情,也要像安慰朋友那样安慰自己,而非自我攻击 39:16 终其一生:我们都是在跟自己相处,学会爱自己,才会更有能量,才会拥有爱别人的能力 —————— 感谢收听! 💛加入1000+女性成长社群 解锁🔓心理探索活动、专业咨询支持与陪伴式成长 入群请加微信:nicooo0601 记得订阅不错过更新,下期见!💛
欢迎来到六分之一,致力于还原心理学真相与提供心理解决方案。 这是【对谈心理咨询师】系列的第24期。【对谈心理咨询师】专栏:通过100个专业心理咨询师深度对谈,了解最真实的心理咨询,收获自我探索、成长、疗愈的知识与能量。 💛特邀心理咨询师: Anne,莫纳什大学心理咨询硕士,专注认知行为疗法。 💛内容要点: 五一假期,你会选择出行吗?为什么我们一边抱怨“又累又挤”,一边疯狂加入五一出行大军?从挖野菜、跨城追星到裸辞出逃,这些行为背后藏着怎样的心理需求? 00:22 欢迎心理咨询师Anne 01:20 挖野菜在年轻人间的流行:一场集体“正念革命” 心理学解读: * 逃离抽象世界:挖野菜是“五感沉浸式体验”,对抗屏幕时代的注意力碎片化 * 低成本成就感:简单动作触发多巴胺,弥补职场中“努力无反馈”的失落 * 安全社交实验:陌生人因共同目标快速建立信任,缓解现实社交焦虑 10:19 职场人的“5+2分裂症”:不要只为周末而活! “周一到周五当牛马,周末当自己,本质是自我割裂。”认知行为疗法Tips: * 拆解灾难化想象:工作中小失误≠人生崩盘,学会用“概率尺”量化风险; * 重构选择权:思考“稳定工作带来的痛苦vs收益是否平衡”,找回生活掌控感。 18:10 上班就是很痛苦呀!请注意区别:实质痛苦 or 情绪痛苦 应对Tips: * 抽丝剥茧:找到痛苦的根源 * 实质痛苦:没必要硬扛,换个环境或许豁然开朗 * 情绪痛苦:调整认知,改变看待事物的方式,心情自然转变 23:57 出逃心理:裸辞留学、数字游民是解药还是幻觉? Anne亲身经历:30岁裸辞读心理咨询,从“逃离窒息感”到“主动创造生活”。关键提问: * 你的出逃是“无奈逃离”还是“勇闯新大陆”? * 心态调整:“别把改变活成被动逃亡,要去主动创造。” 33:27 假期出游真的能带来精神放松吗?家庭出游的“营业感”:为什么越玩越累? 解决方案: * 执行一致原则:提前自问“这趟出行是否是我的意愿而非被强迫?” * 微掌控策略:做好充足的准备,用细节对冲失控感 39:25 花重金跨城听演唱会,买的不是门票而是“自我确认” * 为周杰伦氪金,本质是寻找青春期的“未完成感” * 看演出发朋友圈一整套操作,其实是自我身份的表达 44:21 钱包羞涩时的“精神营养品” * 午休冥想:20分钟公园效应,拿回生活掌控权 * 小破站云旅行:搜索“北欧散步录像”,GoPro视角治愈精神内耗 * 寺庙禅修体验:三天禁语冥想,低成本获取“内观式心流” * 阅读: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读也是打开眼界提升认知的好方式 —————— 感谢收听! 记得订阅不错过更新,下期见!💛
欢迎来到六分之一,致力于还原心理学真相与提供心理解决方案。 这是【对谈心理咨询师】系列的第23期。【对谈心理咨询师】专栏:通过100个专业心理咨询师深度对谈,了解最真实的心理咨询,收获自我探索、成长、疗愈的知识与能量。 💛特邀心理咨询师: 卢君,毕业于同济大学药学系,拥有20多年的临床心理咨询、国企、外企管理经验。深耕在心理咨询和 EAP 服务领域。 💛内容要点: EAP(Employee Assistance Program,员工帮助计划)是企业为员工提供的系统性心理健康支持项目,核心目标是帮助员工应对工作、生活中的心理困扰,提升幸福感和工作效率。 EAP能解决什么问题? 1. 心理健康支持 * 处理压力、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 帮助员工应对职业倦怠、情绪管理问题 * 提供心理咨询、辅导或心理健康测评 2. 职场问题解决 * 解决团队冲突、人际关系紧张等问题 * 帮助员工提升沟通技巧、情绪管理能力 * 预防和处理职场欺凌、性骚扰等问题 3. 个人及家庭问题支持 * 提供婚姻、亲子关系、家庭矛盾的心理咨询 * 帮助员工应对家庭压力,提高生活质量 * 协助员工度过重大人生变故,如离婚、丧亲等 4. 危机干预与突发事件支持 * 处理企业裁员、变革期的员工心理适应问题 * 应对突发事件(如员工自杀、意外事故)提供心理危机干预 * 进行压力管理和情绪疏导,降低心理创伤 5. 职业发展与成长 * 帮助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提高职场适应能力 * 提供压力管理、时间管理、领导力培训等课程 * 提高员工的自我认知,增强职业幸福感 更多知识点笔记将会整理在小红书🍠,记得搜索🔍【六分之一】延伸阅读📖 00:42 欢迎心理咨询师卢君 01:45 职场反内卷革命,真的是在给职场人减负吗? 04:38 内卷、反内卷是不是口号,要回归到自身去探究,最终谋求自己的职业良性发展 06:09 企业购买EAP服务可以解决什么问题? 07:41 离职率越来越高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10:40 在你真的离职之前,记得先预约EAP咨询师聊聊 12:56 工作、职业、事业,你处于哪个阶段? 14:27 为什么公司永远问不到员工离职的真实原因? 15:14 在企业内部找EAP咨询师真的安全吗? 19:12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感觉到职场无意义感? 21:04 EAP与普通心理咨询的区别是什么? 27:06 EAP实例分享:当一个码农想要买1800的波司登时,他终于找回了自我价值感! 33:43 如何筛选到适合自己的EAP咨询师? 37:09 EAP咨询师VS心理咨询师,两者的立场是否会有冲突? 38:11 职场人是否可以将EAP服务作为筛选工作的标准?公司提供EAP服务是否有必要性? 40:00 如何才能够成为一个EAP咨询师? 41:31 中小微型企业,是否有必要引入EAP? 感谢收听! —————— 💛加入听友群 记得发送关键词【六分之一】给微信ID:nicooo0601,心理学爱好者都已经加入啦!共同探寻本质,认知提升,互动成长。 记得订阅不错过更新,下期见!💛
欢迎来到六分之一,致力于还原心理学真相与提供心理解决方案。 这是【对谈心理咨询师】系列的第22期。【对谈心理咨询师】专栏:通过100个专业心理咨询师深度对谈,了解最真实的心理咨询,收获自我探索、成长、疗愈的知识与能量。 💛特邀心理咨询师: 杉杉,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心理学博士,大学心理讲师,人本主义流派心理咨询师,聚焦议题焦虑、抑郁、个人成长。 💛内容要点: 人本主义疗法(Humanistic Therapy)核心理念:主张关注人的潜能、自由意志和积极成长。每个人都有"成长的潜力",问题的关键是你能否接纳自己、对自己真诚。 治疗方式:咨询师通过提供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和共情,帮你探索真正的自我。 更多知识点笔记将会整理在小红书🍠,记得搜索🔍【六分之一】延伸阅读📖 00:49 欢迎心理咨询师杉杉 01:33 从离职博主到个人成长博主,为什么越来越多人开始关注“个人成长”? 06:25 为什么女性对比男性更加追求“个人成长“? 08:15 女性更喜欢关注情感向内探索,男性更喜欢向外探索 08:59 最近互联网上好多人都在【重启人生】。为什么要重启人生?如何重启人生? 09:54 在追求个人成长的路上,通常会遇到哪些“心理卡点”?如何解决? 10:22 无法和过去的事件松绑,才是真正限制我们个人成长的关键卡点 11:30 如何具像化理解“与过去的事件松绑”? 12:28 极度控制欲的父母与一辈子都在反抗的孩子 15:10 某一个伤害过自己的男人,会不自觉引发对同类群体的厌恶 16:02 很想建立亲密关系,但永远重复性出现类似的问题 16:54 “别人伤害了我,为什么松绑的人是我自己而不是对方?“ 20:08 为什么杉杉认为“绝大部分心理问题都是情绪问题”?学会情绪调控很重要! 21:46 心理咨询含金量正在上升:跳出自我局限性,看到问题根源,一步步矫正解决 22:57 不原谅也没关系,接纳不完美是生活的常态 24:23 心理咨询师无条件的接纳、无条件的支持和关注 VS 这个充满了赏罚机制的环境 30:43 如何搞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如何找到自己的成长方向? 33:33 从人本主义的角度,人生一定要有意义吗? 35:35 从人本主义的角度,我们如何能够获得人生的幸福? 感谢收听! —————— 💛回顾上期: 全球顶尖学府的科班心理系毕业生,竟然会有助人羞耻感?|对谈心理咨询师杉杉 💛加入1000+女性成长社群 解锁🔓心理探索活动、专业咨询支持与陪伴式成长 入群请加微信:nicooo0601 记得订阅不错过更新,下期见!💛
欢迎来到六分之一,致力于还原心理学真相与提供心理解决方案。 这是【对谈心理咨询师】系列的第21期。【对谈心理咨询师】专栏:通过100个专业心理咨询师深度对谈,了解最真实的心理咨询,收获自我探索、成长、疗愈的知识与能量。 💛特邀心理咨询师: 张璟,华师大应用心理学本科,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精神动力流派,聚焦议题各类人格障碍。 💛内容要点: 人格障碍(Personality Disorder, PD) 是指一种长期存在且根深蒂固的思维、情感和行为模式,这些模式会显著影响个体的人际关系、社会功能以及自我认知。与一般的情绪波动或性格特点不同,人格障碍往往导致个人在多个生活领域遇到持续性困扰,并可能对自己和他人造成负面影响。 精神分析角度,人格障碍被视为个体在早期心理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深层防御机制,这些机制帮助个体应对焦虑、创伤和内在冲突,但同时也导致适应不良的行为模式。 更多知识点笔记将会整理在小红书🍠,记得搜索🔍【六分之一】延伸阅读📖 00:43 欢迎心理咨询师张璟 01:46 心理咨询流派扫盲:精神动力学-客体关系-TFP移情焦点治疗(Transference-Focused Psychotherapy) * 精神动力学的核心观点是:人的行为、情绪和心理问题,很多都来自于潜意识的冲突和童年经历。 * 客体关系理论是精神动力学的一部分,研究“我们如何在童年建立与他人的关系,并如何影响成年后的人际关系” * TFP 是基于客体关系理论发展出来的专门治疗人格障碍的方法。它认为:来访者在童年时期形成的“关系模式”,会在心理咨询中对咨询师产生类似的移情反应(比如把咨询师看作控制自己的父母)。TFP 通过分析这些移情来帮助患者修正自己的人际关系模式。 04:28 精神动力学是如何看待人格障碍的? 07:12 “当我想要得到亲密关系,但是长期得不到,这对我的生活造成了巨大困扰”这个时候或许就应该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了 09:09 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生活中常见的偏执狂霸总们,到底是不是人格障碍? 11:26 边缘型人格不是“坏人”或者“戏精”,而是在童年经历中受过伤的人。他们的情绪极端、害怕被抛弃、在人际关系中左右摇摆,很多时候是因为他们从未体验过真正稳定和安全的爱。 15:00 边缘型人格障碍的3个核心表现 * 情绪极端波动 * 强烈的被抛弃焦虑 * 人际关系不稳定 18:05 全网诟病的自恋型人格障碍NPD到底得罪了谁? 22:26 自恋型人格障碍的核心表现 * 高度自恋和自我中心 * 需要过度的关注和赞美 * 缺乏同理心 * 操纵性强 * 对批评极度敏感 * 人际关系中的剥削倾向 24:25 “贬低攻击下追求荣誉感”是如何塑造了自恋型人格障碍NPD 26:24 爱一个人到极致就是成为她全然、唯一的拥有者:美剧《You》男主Joe算不算自恋型人格障碍? 29:00 完美约会对象怎么会变成现实生活中的NPD?到底该如何辨别? 33:05 把心理咨询师当作工具人的NPD,如何在咨询室中被治愈? * 唯一的秘诀就是:安全感 39:56 如果与NPD的症状对上了,3条检验标准看看自己是否需要找心理咨询师 43:24 就算症状对上了,还可以试试自我觉察练习! 46:34 想要了解更多人格障碍相关内容,推荐书籍 * 没有心理学基础推荐阅读《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 有一定心理学基础推荐阅读《南希三部曲》 48:53 人生就是会遇到各种问题啊,因此才要有意识的建立自己的专业支持系统 感谢收听! —————— 💛加入听友群 记得发送关键词【六分之一】给微信ID:nicooo0601,心理学爱好者都已经加入啦!共同探寻本质,认知提升,互动成长。 记得订阅不错过更新,下期见!💛
欢迎来到六分之一,致力于还原心理学真相与提供心理解决方案。 这是【对谈心理咨询师】系列的第20期。【对谈心理咨询师】专栏:通过100个专业心理咨询师深度对谈,了解最真实的心理咨询,收获自我探索、成长、疗愈的知识与能量。 💛特邀心理咨询师: Elaine,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精神动力流派,聚焦议题创伤依恋。 💛内容要点: 创伤依恋(Trauma Bonding):在痛苦和情感控制中建立的依恋关系,个体可能对伤害自己的人产生深厚的情感依赖。更多知识点笔记将会整理在小红书🍠,记得搜索🔍【六分之一】延伸阅读📖 00:51 欢迎心理咨询师Elaine 02:02 不是传统精神分析,不是弗洛伊德,什么是心理咨询中的精神动力流派? 06:08 精神动力流派对心理问题的根本认知是什么? 10:58 情绪、焦虑、压力、睡眠等等症状的背后,有可能是创伤 17:18 创伤依恋其实是在痛苦和情感控制之中建立的依恋关系,反复经历爱和恨的循环,难以割舍 18:45 从精神动力学如何理解创伤依恋? 21:25 语言表达不清晰,竟然与创伤有关?分享一个关于创伤依恋的个案故事 27:02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是在一段创伤依恋的关系? 30:54 人为什么会陷入到创伤依恋中? 33:01 创伤依恋通常发生在亲密关系或权力不对等的关系中 34:07 创伤依恋的5个典型表现 35:46 如果施受两个人平衡,那是否创伤依恋就不需要解决? 38:30 如果发现自己陷入创伤依恋中,可以如何自救? 44:24 人人都想要安全依恋,到底安全依恋是什么样的? 47:56 解决创伤依恋问题的根本,比起期待他人改变,不如回到自我、重塑自我 49:31 分享一些关于创伤依恋的文学的作品、电影? * 电影《春潮》 * 电影《大小谎言》 * 书籍《不成熟的父母》 * 书籍《我的骨头没有忘记》 感谢收听! —————— 💛加入听友群 记得发送关键词【六分之一】给微信ID:nicooo0601,心理学爱好者都已经加入啦!共同探寻本质,认知提升,互动成长。 记得订阅不错过更新,下期见!💛
欢迎来到六分之一,致力于还原心理学真相与提供心理解决方案。 这是【对谈心理咨询师】系列的第19期。【对谈心理咨询师】专栏:通过100个专业心理咨询师深度对谈,了解最真实的心理咨询,收获自我探索、成长、疗愈的知识与能量。 💛特邀心理咨询师: 开闻,心理咨询师,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心理学专业硕士在读,曾被确认双相情感障碍,孕期录取上海纽约大学社会工作硕士研究生。 💛内容要点: 双相情感障碍(Bipolar Disorder)是一种以情绪波动剧烈为主要特征的精神障碍,表现为躁狂(或轻躁狂)和抑郁两种状态交替出现。更多相关的知识点笔记将会整理在小红书🍠,记得搜索🔍【六分之一】延伸阅读📖 第一部分:为什么这届年轻人更加关注情绪问题? 01:01 欢迎心理咨询师开闻 02:52 为什么今天的人们比上一代更频繁地谈论自己的情绪? 05:24 现代社会如何加剧人们的情绪困境? 08:26 年轻人普遍会遇到哪些情绪问题? 第二部分:亲历者与心理咨询师视角:双相情感障碍的深度探讨 10:58 开闻分享自己确诊双相情感障碍的段经历 13:29 双向所经历的情绪的高峰期和低谷期,到底是什么样的感受? 14:49 别人看到的跟自己的真实感受有什么区别吗? 15:33 最初被确诊双向的时候是什么感受? 17:06 学习心理学,对自己精神或情绪状态的帮助是什么? 18:10 最简单的语言来解释什么是双相情感障碍? 18:42 大众对于双相情感障碍有哪些误解? 19:55 作为心理咨询师,开闻如何帮助来访者理解双相,而不是单纯将其“病理化”? 21:39 双向与抑郁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等情绪障碍等关系是什么? 第三部分:你永远可以变得更好!学习掌控自己的情绪 23:49 就像哪吒一样“我命由我不由天”,开闻分享如何走出自己的情绪困境? 26:45 十几年的心理咨询体验,到底真正起作用的是什么? 29:16 在与自己的情绪斗争中,哪些时刻让你感受到力量 30:38 确诊双向也能遇到真爱!开闻以亲身经历分享如何获得高质量亲密关系 34:03 如何与自己的情绪相处?开闻分享了3个实用方法 * 应用程序Daylio及时记录情绪状态,对自己情绪有觉察 * 每天写感恩日记,提升生活幸福感 * 给坏情绪取名,减轻情绪负担 37:40 如何判断自己的情绪状态是否需要专业帮助? 感谢收听! —————— 💛听友群福利🎁 我们为大家准备了开闻的新书《行动的勇气》,将会在听友群随机抽奖送给六分之一听友群朋友们。 💛如何参与抽奖? 加入【六分之一】节目听友群即可参与! 💛如何加入听友群? 💛更多关于双向的音频,可以关注开闻的播客 如梦似幻 ————— 记得订阅不错过更新,下期见!💛
欢迎来到六分之一,致力于还原心理学真相与提供心理解决方案。 这是【对谈心理咨询师】系列的第18期。【对谈心理咨询师】专栏:通过100个专业心理咨询师深度对谈,了解最真实的心理咨询,收获自我探索、成长、疗愈的知识与能量。 💛特邀心理咨询师: Evelyn,211心理学硕士,现县城高中心理老师&心理咨询师。 💛内容要点: 许多人怀揣着“大城市梦”,渴望站上更高的平台,拓展人生的可能性。然而,当现实偏离预期,难免会经历心理落差,甚至对自我价值产生怀疑。真正的成长,不是被动地接受现实的局限,而是主动出击,找到适合自己的价值落点,在有限的环境里重塑自己的专业身份与职业意义。 第一部分:毕业回到县城工作,谈谈地域、职业选择的心理落差与心理挑战 00:26 欢迎心理咨询师Evelyn 01:04 大城市VS县城,理想与现实之间,最终做职业选择的心路历程 05:00 面对现实的心理落差,如何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 08:31 在学校做心理工作,与企业中有哪些不同?目前学校心理健康课的意义是什么? 13:52 人们对于在学校做心理咨询师有什么误解? 16:08 学校心理咨询师面临哪些职业困境以及如何找到自己的价值感? 第二部分:从个人体验到实操技能:心理学如何帮助我们调节心理状态? 17:53 心理学如何帮助我们更清晰的做决策? 24:13 个人体验分享:Evelyn是如何在工作中找到自我价值感的? 26:20 进入职场如何拓展自己的专业影响力? 28:56 如果你面临职业困惑、对现状不满,记得收藏这个实用小技巧 第三部分:找到自我价值点,主动缩小理想与现实的Gap 34:20 在选择职业的时候,如何给自己设定一些参考标准? 36:37 如何能够真正地了解自己,更好地找到自我价值点? 40:00 如果对目前的工作真的没热情,该怎样去调整心态?如何找到职场突破口? 41:55 如果不确定自己未来方向的时候,最应该做的事情是什么呢? 44:18 “人要认清自己在时空中的位置,不要用过去评判自己的未来” 感谢收听! —————— 💛加入听友群 记得发送关键词【六分之一】给微信ID:nicooo0601,共同探寻本质,认知提升,互动成长。 ————— 记得订阅不错过更新,下期见!💛
欢迎来到六分之一,致力于还原心理学真相与提供心理解决方案。 这是【对谈心理咨询师】系列的第17期。【对谈心理咨询师】专栏:通过100个专业心理咨询师深度对谈,了解最真实的心理咨询,收获自我探索、成长、疗愈的知识与能量。 💛特邀心理咨询师: Bella,211高校心理老师&心理咨询师,专注叙事疗法、精神分析、心理动力学,拥有400+小时的督导经验,累计咨询时长数千小时。 💛内容要点: 第一部分:什么是心理咨询?我为什么要做心理咨询?心理咨询与普通朋友之间的聊天到底有什么区别? 00:25 欢迎心理咨询师Bella&职业背景信息 03:58 心理咨询师视角:什么是心理咨询?心理咨询能够解决什么问题? 06:25 “我的问题是穷,心理咨询师能怎么帮到我?”聊聊心理咨询师如何解决来访者现实层面的问题 09:00 寻求心理咨询的来访者都从哪里来? 12:05 “心理咨询要收费,我为什么要去付费找人聊天?”到底心理咨询与普通聊天有什么区别? 第二部分: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考心理咨询师证,到底值得考吗?考了有用吗?考完就可以赚钱吗? 19:42 “考个心理咨询师证,在家轻松赚钱?”真的有这么轻松吗? 22:56 想要从事心理咨询行业,可以考什么证书? 24:25 心理倾听师是什么?与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区别是什么? 27:31 有了证书后,如何才能真正成为心理咨询师 ? 31:33 可视化描述心理咨询师证书考试难度 35:19 “从事心理咨询这条路,最难的不是考证,而是……”过来人的经验与踩坑分享 38:30 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都非常热衷于考证? 第三部分:热爱可抵万难。从心理咨询到任何职业,如何找到自己的热爱,并用它养活自己。 43:13 从文学、哲学再到心理学,每一个转折点都是如何做选择的? 47:22 心理咨询师所面临的职业困难有哪些? 50:06 如果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那应该如何选择自己的天命职业呢? 56:00 保持热爱,保持学习。坚持就会有好结果! 感谢收听! —————— 💛加入听友群 记得发送关键词【六分之一】给微信ID:nicooo0601,共同探寻本质,认知提升,互动成长。 💛心理测评预约📅 预约专业心理评估,记得添加之一老师微信:nicooo0601 ,发送【测评】二字,了解详情&预约测试! ————— 记得订阅不错过更新,下期见!💛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