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接到临时任务,今早去长耳鸮(夜猫子)栖息地做志愿者保护,在现场参与了各种积活动,在贴宣传海报时大好用牙齿代替剪刀撕开胶带引起大家善意的嘲讽,我们在积极进行宣传的同时也收获了一批少年爱鸟志愿者。
长耳鸮(学名:Asio otus),耳羽簇长,位于头顶两侧,竖直如耳。面盘显著,棕黄色,皱翎完整,白色而缀有黑褐色。上体棕黄色,而密杂以粗著的黑褐色羽干纹;颏白色,其余下体棕白色而具粗著的黑褐色羽干纹。腹以下羽干纹两侧具树枝状的横枝。跗蹠和趾密被棕黄色羽,眼橙红色。以小鼠、鸟、鱼、蛙和昆虫为食。对于控制鼠害有积极作用,应大力保护。属于中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特别怕人、白天睡觉,晚上出行。俗称的夜猫子就是它。 PS:本期封面照片来自网络。
温榆河,古称温榆水、湿余水、温余水。海河流域北运河上源。位于北京市东北部。发源于北京市昌平区军都山麓。温榆河上游由东沙河、北沙河、南沙河3条支流汇合而成。其间又有蔺沟河、清河、龙道河、坝河、小中河汇入。至北京市通州区通惠河口上游北运河北关分洪枢纽,始为北运河。全长47.5公里,流域面积2478平方公里。温榆河,是北京历史上开发较早的重要河流。作为北运河的航运水源及京城北部的漕运通道,历史上曾发挥重要作用。温榆河历史上不仅是历代王朝的漕运要道,而且由于其水质洁净、清澈,还是皇家宫廷、园林、湖泊的御用之水。 1970年代运河断航后,主要以分洪、灌溉为主。主原北沙河上建有著名的十三陵水库,干流始点有沙河水库,为北京市提供灌溉水源。灌溉农田20万亩。我走的这段位于顺义。还没有仔细修过,还带着点野趣。今天数了5、6种鸭子。罗纹鸭、赤麻鸭、赤膀鸭、绿翅鸭还有绿头鸭。、
穿着高跟鞋�,是万不得已,但爱鸟的心不变。
颐和园是我的观鸟福地,原本想去沙河观熊猫鸭,结果有事耽搁了,去颐和园已经是下午4:00了,却意外在团称湖刚开始融化的冰面上,近距离的观察到了10多只美丽动人的熊猫鸭——斑头秋沙鸭,也称白秋沙鸭。 斑头秋沙鸭(学名:Mergellus albellus)是鸭科、斑头秋沙鸭属的水鸭。 [1] 全长约420毫米。雄鸟体羽以黑白色为主。眼周、枕部、背黑色,腰和尾灰色。两翅灰黑色。雌鸟上体黑褐色,下体白色。头顶栗色。栖息于湖泊、河流和池塘等地带,善游泳和潜水。以鱼类、无脊椎动物和少量植物性食物为食。繁殖期5-7月,巢营于绝壁上,也有的在洞穴中,每窝产卵6-10枚。栖息在湖泊、江河、水塘、水库、河口、海湾和沿海褐泽地带。食物主要为小鱼,也大量捕食软体动物、甲壳类、石蚕等水生无脊椎动物,偶尔也吃少量植物性食物。分布于欧洲和俄罗斯北部,往东到西伯利亚东部,直到太平洋沿岸,往南到伏尔加河下游,土耳其和黑龙江一带。
在颐和园寻太平鸟未果,却意外碰到了“玉”见生机—-中国古代动植物题材玉器展。展览的前沿介绍说,千百年来,中国人将对自然界和生活中之鸟兽草木的细微观察与认识,融入文化意义与时代趣味,通过玉这种珍罕的天然材料,千磨万琢,运思幻化,创造出种类繁多、栩栩如生、意趣盎然的动植物题材玉器。
观鸟有时也想,在鸟的眼睛里,人类是什么样的呢?
8:00—12:00,整整四小时的徒步观鸟旅程,没有休息一直在行进中。收获了鹪鹩、黄腹山雀等10多个鸟种。
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中第2个节气。雨水节气不仅意味着降雪减少,降雨开始及雨量增加,而且表示气温的升高。 雨水前,天气相对来说比较寒冷。雨水后,人们则明显感到春回大地,春暖花开,沁人心脾的气息萦绕在天地间。春天真的来了。 雨水三候:一候獭祭鱼;二候鸿雁来;三候草木萌动。 雨水节气,水獭开始捕鱼了,将鱼摆在岸边如同“先祭后食”的样子;五天过后,大雁开始从南方飞回北方;再过五天,在“润物细无声”的春雨中,草木随着大地中的阳气而开始抽出嫩芽。 唐代:元稹 雨水 雨水洗春容,平田已见龙。 祭鱼盈浦屿,归雁过山峰。 云色轻还重,风光淡又浓。 向春入二月,花色影重重。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
明天就是雨水节气了,北京的地上还是皑皑白雪。但鸟儿们、草儿们、花儿们都在为春天做着准备。2月底,鸿雁会先回来吧。
西方秧鸡与普通秧鸡东北亚种比较:上体羽色雌雄相同,但均较东北亚种色淡;各羽棕褐色有黑褐色羽干纹,但羽干纹较狭窄;眉纹深灰色,与脸和颈侧以及胸部的深灰色相连,暗褐色的穿眼纹仅在眼先明显,在眼后模糊不清;下体雄鸟颏污白色并向下扩伸到喉,雌鸟仅颏呈污白色,其余白喉至胸为深灰色,略沾有橄榄褐色。成鸟两性相似。额、头顶至后颈黑褐色,羽缘橄榄褐色;背、肩、腰、尾上覆羽橄榄褐色,缀以黑色纵纹。眉纹灰白色,穿眼纹暗褐色。飞羽暗褐色,初级飞羽上无白色横纹。外侧翅上覆羽橄榄褐色,羽端微具白色斑纹或端斑。颏白色,头侧至胸石板灰色,两胁和尾下覆羽黑褐色有白色横纹。腹中央灰黑色,有淡褐色的羽端斑纹。雌鸟体羽颜色较暗,颏和喉均为白色,头侧和颈侧的灰色面积较小。
观鸟地点:北京市昌平区沙河北岸 观鸟时间:2022年2月12日 观鸟时天气:中到大雪,气温-3—1℃ 西方秧鸡(学名:Rallus aquaticus korejewi ),是鹤形目秧鸡科秧鸡属的鸟类,中型涉禽。全长约29厘米,额羽毛较硬;嘴长直而侧扁稍弯曲;鼻孔呈缝状,位于鼻沟内。翅短,向后不超过尾长,第2枚初级飞羽最长,第1枚初级飞羽的长度介于第6枚和第8枚之间。尾羽短而圆。跗蹠长短于中趾或中趾连爪的长度;趾细长。是暗深色秧鸡。上体多纵纹,头顶褐色,脸灰,眉纹浅灰而眼线深灰。颏白,颈及胸灰色,两胁具黑白色横斑。亚成鸟翼上覆羽具不明晰的白斑。习性羞怯。栖于水边植被茂密处、沼泽及红树林。分布于咸海,伊朗,克什米尔和中国。(以上资料来源《中国鸟类观察手册》)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