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30日,全国林草生物多样性保护成就展在北京植物园开幕。旨在宣传即将在我国召开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15次缔约方大会,展现各级林草部门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效,带动社会关注并参与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 本次展览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主办,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和北京植物园承办。启动仪式上发布了《中国履行〈全球植物保护战略(2011-2020)〉进展报告》。
茶棚公园原是昔日皇家和普通百姓进香的必经之地,可惜现在棚在人去,只有啄木鸟在旁边的树上觅食。三种啄木鸟各安其位,相安无事。由于独特的脑部构造,啄木鸟每天啄树也不得脑振荡。
观鸟地点:北京市中坞公园 观鸟时间:2022年1月15日 观鸟时气温:-8—3℃ 黑水鸡(学名:Gallinula chloropus)是鹤形目、秧鸡科的鸟类,共有12个亚种。中型涉禽。 黑水鸡一般会在北纬32度线以南过冬,但今天意外在北京的中坞公园发现了两只在岸上觅食,去树上睡觉。
中坞公园原来是皇家御稻——京西稻的种植地。现在这里还有稻田。
乌鸦(学名:Corvus sp.)长的不讨喜,叫声也不好听。却是世界上最聪明的鸟。它的智力跟我们的伙伴犬类相仿。会使用工具,有逻辑推理能力。有利用人类的汽车碾压胡桃的聪明劲儿。
各位我最爱的粉丝,你们的支持是我持续更新播客最大的动力。这段视频是我用专业设备录的,也是我们正在拍摄的纪录片的珍贵素材之一,提前把它分享出来,回馈粉丝们的热情支持,希望你们虎年大吉,一切顺利!也希望你们持续关注我、支持我。
流水潺潺的拒马河吸引了众多鸟儿聚集于此。红翅悬壁雀((学名:Tichodroma muraria)、金雕(学名:Aquila chrysaetos)、红尾水鸲(学名:Rhyacornis fuliginosus)、小䴙䴘(Podiceps ruficollis)、黑鹳(学名:Ciconia nigra)、鹪鹩(学名:Troglodytes),各种涉水鸟类和猛禽都在。回来的路上还遇到了红隼(学名:Falco tinnunculus)。
拒马河冬日雾霭亦如仙境,三对鸳鸯在此嬉戏。如梦似幻。
温度低于冰点却依然不冻的拒马河,雾霭升腾于水面,朝阳补色,如梦似幻。
滩涂种楼、苗圃无鸟。人真的需要那么多的地方吗?鸟儿在迁徙过程中觅食的地方都没有了。我等待的金翅雀(学名:Chloris sinica)还在来的路上。
黑尾蜡嘴雀(学名:Eophona migratoria)是中科院北京植物园里的优势鸟种。它粗大金黄的喙特别惹人注目。记住它的名字,它也有很美的爱情传说。
沙河在春迁的时候是鸥的天堂,这个视频中呈现的是我的记录的一部分。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