涟漪效应
澎湃新闻人物栏目出品的热点类播客

Album
主播:
涟漪效应、喵筱筱、林真棒
出版方:
涟漪效应
订阅数:
2.97万
集数:
58
最近更新:
6天前
播客简介...
《涟漪效应》是一档热点话题播客,由澎湃人物和镜相栏目联合出品。新闻背后的故事,热点之外的冷思考,打开可能,通往更大的世界。
涟漪效应的创作者...
涟漪效应的音频...

Vol.58在旧货市场,我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长期主义」

2014年,畅销书《废物星球》的作者亚当·明特在处理母亲的遗物时,产生了想要了解二手物品是如何被回收利用的想法。当时全球二手交易蓬勃发展,但相关交易数据却少之又少。 由于数据的缺失,亚当·明特横跨五洲四洋,对全球知名回收公司与旧货市场进行了田野考察式的跟踪采访,他探寻二手商品的前世今生,用《二手世界》一书带全球读者进入了一个“二手世界”。 而今,中国的二手市场也在不断蓬勃发展。随着环保意识的觉醒和经济理性的回归,二手正逐渐成为更多人的消费选择。与此同时,二手文化的盛行,也反映出现代社会里,人们对物质、价值和生活方式的重新思考。 那么,中国的二手市场是什么样子?什么是可持续的生活方式?二手文化正在如何重塑我们的社会环境与城市氛围?本期涟漪效应邀请了永续旧物的店主武楷斯以及Goodone旧物仓的创办人杨函憬,一起聊聊他们对旧物的看法,他们眼中中国二手市场的机遇与挑战,以及二手文化将对我们的生活产生怎样的影响。 或许,进入“二手世界”之后,我们的生活方式将从此改变。 文字稿已上线⬇️ 在旧货市场,我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长期主义」|涟漪效应 【本期嘉宾】 杨函憬 Goodone旧物仓创始人,旧物爱好者,从事旧物空间营造13年 武楷斯 永续旧物店主,旧物爱好者,可持续生活实践者,从事旧物回收10年 【本期主播】 吴筱慧 澎湃新闻·镜相工作室编辑 【收听指南】 06:39 原来有那么多“破烂”藏在城市的角落啊! 11:43 武楷斯:旧物如何改变我的生活 13:06 从纽约到上海的“捡垃圾文化”——Stooping 16:14 在世界各地的旧货市场,用同一套话术砍价 18:29 为什么在中国没有大规模的二手市场? 21:55 旧货市场没有消费主义? 27:40 来不及了,快给“旧物猎人”的眼睛上保险! 29:46 对旧货市场的商业循环模式探索 35:35 近几年在中国大家对二手物品的态度变化 42:13 省钱博主的长期主义:让一件物品的价值最大化 46:48 从冲动消费到感动消费:物为人用,方为良物 52:14 钢琴、漆画、信件、相簿——四个旧物故事 55:48 杨函憬:把旧物仓看成是城市记忆的博物馆 59:51 独家分享:二手世界一日体验路线 1:01:53 旧物的吸引力到底是什么? 1:03:55 (不要错过一个小彩蛋) 【本期配乐】 林生祥 - 面会菜The Last Meal Bob Dylan - Workingman's Blues #2 【本期书单】 亚当·明特《二手世界 : 全球旧货市场调查手记》 亚当·明特《废物星球》 斯维特兰娜·博伊姆《怀旧的未来》 王牧之 主编《四开02:中古、二手与永续》 郁达夫《故都的秋》

66分钟
99+
6天前

Vol.57 “出租屋文学”里有什么?迁徙世代的家庭想象丨涟漪时刻

毕业季一向是租房旺季, 这个夏天, 又有一大批年轻人即将搬入自己人生的第一个出租屋, 他们会在这个空间里完成自己新旧身份的转变——成为一个社会人, 也将基于此地, 向更广阔的城市空间进行探索。 在倡导生活美学的小红书上, 出租屋改造始终是大热的词条: “楼道破,关我屋里什么事?” 、 “爆改 30 ㎡老破小” 、 “妈妈以为我在上海出租屋过得很惨” ……大量 关于漂泊与租房的感受、 经验和段子被批量炮制出来, 形成一种独特的“ 出租屋文 学” 。 租房的生活意味着脆弱、 变动、 漂泊、 不占有, 也意味着一种轻盈的力量, 意味着变革与流动的可能性。 脱离大家庭在异乡独自生活, 在大都市的出租屋里, 有着属于成年人的“后青春期” 吗? 从千禧年初《蜗居》《裸婚时代》《北京爱情故事》中的出租屋,到如今的“出租屋文学” , 出租屋这一特殊的空间所承载的意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作为迁徙的世代, 今天的我们如何理解租房这件事? 通过讨论、 想象一种“租”的生活, 我们期待看见更多格外的活法。 【本期嘉宾】 夏周 出版编辑, 播客《席地而坐》 主播。 普照 出版编辑, 编辑有非虚构作品《我在北京送快递》 等。 【本期主播】 柳逸 澎湃新闻· 镜相工作室编辑 【收听指南】 08:38精致又悬浮:上海梧桐区生活图鉴 16:08疫情之后,我和社区的链接感更强了 20:08“妈妈以为我在老破小过得很惨”:出租屋文学在反抗什么? 26:55爱情地狱or友谊乌托邦?出租屋寄托了千禧年初的家庭想象 32:59萧红、鲁迅、沈从文、张爱玲......沪漂作家与黄金时代 42:15“东京8平米”如何可能?年轻人为何涌进酒店洗衣房? 48:42706社区、定海桥互助社......生活可以是一场实验吗? 53:00韩国的出租屋文学:“半地下”里的露馅人生 【本期福利】 欢迎在单集评论区留言,我们将选取一位听众送出图书盲盒一份! 【本期配乐】 591——郑宜农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通过主页公告加入“涟漪效应听友群”,解锁更多福利!

62分钟
1k+
2周前

Vol.56对话生态学者:如果地球重启,人类会被“格式化”吗?

还记得小时候的夏天吗,雨后池塘边、水田里此起彼伏的蛙鸣,晚上院子里、草丛间,一闪一闪的萤火虫……过去夏天随处可见的它们,为什么消失不见了?它们的集体退场是偶然吗? 其实,很多科学家认为:第六次物种大灭绝已经悄然开始。在《大灭绝时代》一书中,作者伊丽莎白·科尔伯特用十三个历史上生物灭绝的故事,向我们展示了第六次大灭绝的踪迹:它们并非像恐龙一样突然消失,而是一个一个物种慢慢地消失,甚至不经意间,我们根本不知道这个物种存在过,它可能就消失了。 我们都知道,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生命存在的基础,物种越丰富、越多样,我们的地球就越生机盎然。正值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本期《涟漪效应》邀请了上海自然博物馆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生态学博士何鑫老师以及城市荒野工作室创始人,生态修复师郭陶然老师,一起聊聊灭绝,离我们到底有多远?为什么说生物多样性也是城市生活的刚需?假如用"动物视角"重新营造城市,我们容得下多少荒野? 文字稿已经上线⬇️ 对话生态学者:如果地球重启,人类会被“格式化”吗?|涟漪效应 【本期嘉宾】 何鑫 上海自然博物馆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生态学博士,科普作家。 郭陶然 城市荒野工作室创始人,从事城市生态修复和乡土物种保育工作。 【本期主播】 吴筱慧 澎湃新闻·镜相工作室编辑 【收听指南】 02:09 灭绝,离我们到底有多远? 06:36 什么是生物多样性?原来跟每个人都密切相关! 10:16 地球随时可以重启,可是人类呢? 14:10 当我们缺失和自然的联系,即为“自然缺失症” 17:52 大自然并非无所不能:一片荒地的演化过程 23:56 獐的上海漂流记:野生动物的韧性 28:43 消失的栖息地:龙舌草和无斑雨蛙还会回来吗? 35:43 我们怎么为野生动物留出更好的生存空间? 38:22 绿化≠生态,城市需要怎样的荒野? 40:30 城市里的白头鹎和乌鸫,为什么越来越多? 42:23 什么是好的城市生态?用"动物视角"重新营造城市 45:23 “生境花园”:动物们的城市“廊道” 49:14 在感知物候中观察自然有多有趣 54:07 Only if we understand, can we care 【本期配乐】 巴赫 - G大调第一号无伴奏大提琴组曲第一乐章‧前奏曲 Jerry Reed - Talk About the Good Times

58分钟
10k+
2个月前

Vol.55 爱情限时批:和哲学家聊聊situationship

去年,电影《好东西》将situationship这个词再次带入大众视野,在更早的2023年,“situationship”(情境关系)也作为牛津词典年度候选词出现。它指的是盛行于当下年轻人之间的一种没有承诺、没有名分的亲密情感关系。 我们越来越恐惧做出承诺了吗?随着约会文化的普及,定义关系的词汇越来越细分,关系越来越流动和多元;与此同时,NPD、回避型人格、原生家庭创伤等等心理学名词、社科名词的介入,也使我们拥有更多解剖爱情的工具。关于爱的知识越来越多,爱的对象作为选项越来越多,但为何相爱却越来越难? 当保守的算计,遇上爆炸的算法,我们似乎迎来了独属于我们时代的爱情奇观。 Situationship的出现,是否意味着,恋爱、性和婚姻三位一体的传统格局正在崩坏?怎样的时代语境造就了这种情感趋势?以及,数字时代的我们,如何穿过资本和平台的暴政,从“祛魅”和“下头”中突围,重拾对爱的信仰和渴望? 文字节选详见: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30847224 【本期嘉宾】 余明锋 同济大学哲学系副教授,B站哲学普及up主@余明锋的哲学课 沈彬 澎湃新闻主笔 【本期主播】 柳逸 澎湃新闻镜相工作室编辑 【收听指南】 07:05 situationship:没有了承诺和仪式,爱情还剩下什么? 10:37 约会文化在中国来之不易:从I love my country到I love you 17:18 琼瑶与启蒙时代:大部分国人的爱情观还停留在五四时期 23:03 庄子鼓盆而歌:爱情自古不是必需品? 29:16 “我爱你”真正的意思是:我将永远爱你 32:46 对个体性的追求曾经催生了爱情,今天却扼杀了爱情 38:33 爱沦为了商品,且从打包销售的商品沦为了零售小商品 45:26 “婚姻、性、爱”三位一体的结构,其实存在时间很短暂 50:30 我们为何如此恐惧痛苦?爱就必须要痛吗? 01:01:48 过年回家怎么跟村里解释situationship? 01:04:01 当算计遇上算法:保守与激进并存的割裂感 【本期福利】🎁 欢迎前往单集评论区互动,我们将选取一位听众送出《爱的失序:现代社会的亲密关系》一本!感谢出版品牌野望对本节目的支持! 【本期配乐】 爱情限时批——杨乃文、伍佰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通过主页公告加入“涟漪效应听友群”,解锁更多福利!

75分钟
2k+
2个月前
涟漪效应的评价...

空空如也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