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经历过那种挥之不去的疼痛?明明身体检查没问题,但就是隐隐作痛,甚至影响情绪和生活?这期节目,我们和康复专家周涛老师聊了聊『慢性疼痛』——原来超过三个月的疼痛就算慢性疼痛,而它的背后可能和心理、神经甚至生活方式都息息相关。 从为什么大脑会『放大』疼痛,到如何通过调整认知和注意力来缓解不适;从慢性疼痛的『红旗警报』到简单却容易被忽略的日常修复方法(比如晒太阳的神奇作用!) 这场对话既硬核又治愈,或许能帮你重新理解疼痛,也重新认识自己的身体。 疼痛不是敌人,而是身体在努力和你对话。 1:34 到底什么是疼痛? 7:39 疼痛也可以是奖励 9:42 为什么受伤一段时间反而更痛了? 15:22 大脑的疼痛感知机制:幻肢痛 17:39 当你觉得不那么痛,就不那么痛了! 22:44 焦虑会导致疼痛还是疼痛会导致焦虑? 26:30 叙事疗法:你的叙事决定了所想所感 28:39 周老师的神奇患者案例:我要关闭疼痛感知器了! 31:21 大脑会通过预测产生疼痛 35:43 劝诫运动康复有感:人总是被逼无奈才愿意尝试新事物 45:07 我们该如何鉴别疼痛?夜晚疼、睡眠受影响都是红色警戒! 52:07 听妈妈的话:好好吃饭、好好睡觉、好好运动。 57:07 维生素D3: 除了补钙,还能影响情绪! 62:02 其实从小事做起,身体就会回馈我们
本期邀请了我们共同的运动康复师-周涛老师,我们从个人康复经历、周涛老师的康复专业之路的演变,一路聊到普通人面对运动伤痛时的应对策略。 我们以“身体说明书”为切入点,强调对自我身体的觉察与尊重:既要通过专业评估和训练手段排除阻碍,也需保持对身体与心理的敬畏之心。运动康复不仅是恢复功能的手段,更是一把打开身心智慧的钥匙,让人重新发现身体的强大修复力与潜能。 00:09- 运动康复缘起与个人经历 * 主持人分享各自因运动伤痛而认识到康复的重要性,机缘巧合下结识周涛老师并获益良多 02:21- 周涛老师的专业背景之路 * 大学读康复治疗专业,却是被动调剂而来。毕业后开始了在医院做康复治疗师,然后独立开设工作室 05:29- 从神经康复到运动康复的职业转变 * 早期在医院主要接触神经康复及疼痛康复 * 逐渐关注运动员回归赛场的需求,转向运动康复领域 24:18- 何为“康复”与医院医疗资源的局限 * 解释神经康复、肌骨康复、心肺康复等分类 * 讨论医院以排除重大疾病为主,日常慢性疼痛或功能性问题常被忽略 40:21- 身体“说明书”与对自我觉察的开启 * 前锋分享开始康复后“打开身体说明书”的体验 * 周涛老师强调身体不完美但具自我修复力,康复师角色在于排除阻碍 47:19- 运动门槛与个性化评估 * 强调运动并非“越多越好”,应根据个人体态、爱好及康复需求调整 * 通过评估找到适合自己的项目,避免盲目训练导致二次损伤 53:44- 身心合一:慢性疼痛与心理因素 * 慢性疼痛常与高敏感度、焦虑情绪等相互影响 * 通过倾听、手法与运动训练,让患者逐步打破痛-焦虑的恶性循环 89:36 - 对人的敬畏与医患“互选” * 周涛谈到“患者才是真正的老师”:倾听并帮助其“自愈” * 治疗过程是医患双向配合,需建立对身体的敬畏、尊重与探索心 97:49 - 结束语与展望 * 三位就“从康复看人”做总结:身体是精密仪器,敬畏与了解能带来巨大改变 * 预告可能后续将深入探讨慢性疼痛、体态与更多身心话题
本期节目围绕意外又带点羞耻感的求婚经历展开,记录了从对求婚仪式的想象与现实差异,到日本京都临时求婚的旅程点滴。 没想到第一天就被发现了!!请各位一定要藏好戒指!!😭😭 03:19 - 对求婚的观念与态度 我们对求婚仪式的看法与个人舒适度。 11:34 - 决定求婚的契机 在父母催促与婚期临近的背景下,求婚箭在弦上! 24:35 - 求婚准备:戒指之选 不想被大品牌“杀猪”,却不得不放弃抵抗 30:38 - 回归老式打金店 机缘巧合发现老式打金店,可以购买黄金并且定制戒指样式 37:25 - 日本之行的求婚计划 在异国他乡的旅途中,如何将求婚计划“硬生生”的引入其中 46:47 - 当日的求婚过程 从清水寺到御花园的临时决定,没想到第一天就被发现了!!
在本集中,我们聚焦于“如何把糟糕的一天转变成还不错的一天”,从日常负面情绪的成因,到“精神慢性炎症”的概念,延伸探讨下班后的时间管理与小目标设定。我们将分享如何通过自我觉察、运动、阅读等方式,为生活确立“灯塔”,打破无意识刷手机与报复性熬夜的恶性循环,重新掌控时间与情绪,为每一天注入更多正向能量。 00:38 - 日常情绪挑战与“慢性炎症” • 探讨日常小挫折如何引发连锁负面情绪 • “精神慢性炎症”的概念及对工作生活的影响 10:28 - 下班后时间管理的挑战 • “报复性熬夜”与无计划娱乐对情绪的负面循环 • 如何识别自身低能量状态并及时调整 24:35 - 自我觉察与价值观挖掘 • 问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为下班后时段注入意义 27:25 - 健康价值观与长期坚持 • 将“健康”视为长期灯塔,反思“如何活得更有能量” • 小行动累积正向反馈,逐渐养成稳定生活方式 41:20 - 设立小目标:打造专属“人生灯塔” • 通过运动、阅读、社交等方式,为空闲时间赋予方向 • 用具体可行的微目标打破负面惯性 49:05 - 像照顾别人一样用心照顾自己 60:04 - 总结与收尾 认识低能量状态、给自己确立小而可行的步骤
在本期播客中,我们深入探讨了如何有效管理负面情绪,并通过一系列心理学方法来帮助我们实现情绪的自我调节。 情绪波动是每个人日常生活中的常态,如何与之相处并从中成长,是我们今天要分享的核心话题。通过分享个人的经验和心理调节工具,我们希望帮助听众更好地理解和管理自己的情绪,从而提升心理韧性,促进个人的持续成长。 01:10 - 很久没更新的原因:我们遇到了情绪波动的影响 01:00 - 情绪波动的影响 讲述情绪波动对个人生活、工作和人际关系的影响,并介绍情绪管理的学习过程 13:11 - “距离感”——元认知的力量 讨论元认知如何帮助我们从情绪中抽离并保持理智,避免情绪对决策的干扰 28:06 - 正念——抓住注意力的“聚光灯” 探讨正念的实践如何帮助集中注意力,打破情绪带来的干扰,从而提升情绪管理能力 50:17 - 如何打破思维反刍——神经可塑性与强化 讲解思维反刍的概念及其对情绪的负面影响,如何利用神经可塑性改变这一模式 62:15 - 通过人际关系来缓解情绪——催产素、内啡肽的作用 讨论情绪与人际关系的联系,如何通过良好的社交互动释放催产素和内啡肽,从而缓解情绪 69:18 - 感恩——转换焦点,激发正面情绪 介绍感恩如何帮助我们从负面情绪中脱离,通过转换焦点来激发积极情绪 75:54 - 情绪的自我管理与成长 总结情绪管理的关键要素,强调情绪自我管理在个人成长中的重要性
本期播客围绕《为什么没有人早点告诉我这些》的第二章“当心情绪陷阱”,深入探讨了情绪的来源和常见的六种思维偏差。情绪被解释为内外信息交织的产物,由外界环境的刺激和内在身体信号共同作用形成。 00:12 情绪的构成:外界与内在的交织 从外界环境和身体信号的角度,解释情绪如何在内外信息的共同作用下产生。 13:40 思维偏差一:读心思维 习惯性地揣测他人的想法和感受,往往导致误解和不必要的担忧。 17:16 思维偏差二:过度概化 用个别事件的结果来推断全局,例如一次失败被解读为全面的无能。 26:48 思维偏差三:自我中心思维 以自己的价值观和视角为出发点,误以为他人会用相同的方式看待问题。 35:30 思维偏差四:情绪化推理 凭借自己的情绪体验来判断事情的本质,比如“我感到糟糕,就说明事情一定不好”。 41:01 思维偏差五:必须和应该 对自己设定苛刻的标准,一旦无法达成便容易陷入自责和挫败感。 46:48 思维偏差六:非此即彼 以非黑即白的方式理解世界,忽略了事物可能存在的中间状态和复杂性。 53:12 如何识别和应对思维偏差 通过日常观察和工具应用,识别思维偏差并找到应对的方法,让心态更灵活。
本期播客围绕《为什么没人早点告诉我?》一书的第一章:如何看待情绪低落,从心理学和情绪管理的角度,探讨了情绪低落的意义、自动化思维的捕捉,以及如何通过具体的方法(如写日记、分析情绪循环)更好地与自己的情绪共处。 我们也结合个人经验,分享了生理状态与情绪波动的关系,以及面对焦虑时如何通过觉察和调整逐步回归平静。情绪不是敌人,而是伙伴,学会倾听它、理解它,才能更好地生活。 01:45 本期主题:聊聊心理健康和情绪管理 这一期,我们围绕心理学畅销书《为什么没人早点告诉我?》,聊了聊情绪管理和心理健康的话题。 05:21 大脑的预测机制到底怎么影响情绪 从生活中的小例子说起,讨论大脑是如何通过预测影响我们的行为和情绪的。 08:32 心理咨询师的教育者角色 分享心理咨询中,咨询师如何通过“教育”帮助来访者更好地理解情绪和身体的信号。 14:46 情绪表达上的性别差异 结合生活观察,聊了聊男性和女性在情绪表达、压抑以及释放上的差别。 21:59 如何看待情绪低落? 前锋提出了一个新视角——情绪低落其实是身体给我们的一个信号,帮助我们重新审视当下。 28:27 生理状态对情绪的影响 通过饮食、睡眠和运动这三个生活中的细节,讲解它们如何直接影响我们的情绪状态。 35:03 如何打破情绪的恶性循环 从书中总结了一些方法,帮你更清楚地认识情绪,找到切入点,摆脱恶性循环。 41:57 学会捕捉自动思维 情绪背后往往藏着一些“自动化的思维”,我们聊了怎么通过反思找到这些思维的线索。 52:40 写日记的力量 为什么写日记是管理情绪的好方法?从亲身体验谈到如何通过书写让心绪更平静。 56:44 真实案例:从忙乱到平静的过程 老潘分享了自己在一天繁忙中如何通过观察身体和情绪信号,找到应对焦虑的方法。 本章节工具:
这期播客主要基于前锋和我对2024年关系的总结,深入探讨了个人成长与关系动态之间的联系。 内容涵盖了情感交流、彼此理解的重要性,以及在关系中面对的挑战与突破。我们还分享了自己在个人成长、空间使用和情绪管理等方面的心得,以及我们如何通过反思与对话,共同提升彼此的关系质量。 P.S. 录制的过程中我们一度陷入了类似争执和情绪的漩涡,我甚至一度很犹豫是否要上传这期内容。但是既然真实和真诚是我一直想要追求的状态,why not share it? 03:23 本期主题:2024年关系总结 09:19 回顾泰国旅行期间的情感冲突 15:25 分享通过家居整理改善居住环境的体验 21:07 探讨在场感与共同家庭活动的意义 27:14 分析情绪表达与沟通模式的变化 33:36 强调主动倾听的能力与对关系的影响 39:46 分享彼此在2024年中的成长与收获 48:13 深度探讨冲突背后的局限性和突破点 57:01 2025年的展望
本期播客我邀请了生物博士生,小詹,聊了关于碳水的话题。起初是源自于网上流传很多逻辑和内容谬误的信息让我觉得有些困扰,所以想聊聊碳水的话题,尽可能破除迷思。 我们在节目里探讨了碳水化合物的定义、代谢路径及其对健康的影响。我们分析了其作为主要能量来源的重要性、不同类型碳水的健康作用,以及高GI与低GI食物对代谢的影响。同时,还讨论了低碳水饮食的潜在风险和个性化营养的未来研究方向,帮助听众更全面地理解碳水化合物在现代饮食中的角色。 P.S. 应小詹不太强烈的要求纠正下01:31:40提到的单纯计算状况下,一罐330ml有糖可乐会带来250倍基准线血糖值的提升,而不是25倍。 😄 00:02:05 膳食纤维的重要性与作用 00:09:19 碳水化合物是人体内的重要能量来源 00:27:59 线粒体与自由基:探索高级生物代价背后的关键机制 00:37:24 从单糖到多糖的代谢机制 00:40:00 碳水、蛋白质、脂肪的代谢统一性 00:56:06 基于个体化的身体需求制定饮食 01:05:26 现代人的碳水摄入量与肥胖问题 01:14:46 饮食与血糖、血脂之间的关系 01:24:08 西化饮食习惯的影响 01:42:51 碳水摄入不足是否会影响大脑功能?探讨遗传因素、代谢紊乱和头发掉落的关系
这一期,我回顾了从职业转型到创业开店的这一年多旅程。我们聊到了两位启发我的人物——Danny Meyer和Richard Branson,他们的理念如何影响了我的经营思路。从角色定位到团队管理,从设备筹备到正式营业,我分享了创业中的挑战与转机。 这不仅是关于餐饮的故事,更是一次关于成长和坚持的对话。 00:06 开场 02:28 职业转型背景与风险考虑 13:58 我的创业“导师”们 30:08 前期筹备与餐饮设备选购经验 38:11 试营业初期状态与人员变动问题 52:00 招聘困难与人事沟通的奇葩经历 65:58 团队管理摸索期的自我怀疑与调整 76:00 心态转变与自我肯定的重构
本期播客,因为朋友的减肥经历,我们聊了减肥这件事。我们探讨了从热量缺口的底层逻辑到饮食和运动的真实作用,以及减肥是否一定要挨饿、晚上吃东西会不会胖、早餐是不是关键等常见疑问。同时基于个人减肥经历和最新研究,讨论了如何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在不挨饿的情况下实现健康减脂。 如果你对减肥的迷思感到困惑,或者想建立一个更可持续的生活方式,希望这期内容会给你一些新的启发!同时因为内容很多,我们会在未来有一些相关内容的输出。 如果有一些关于减肥的疑问,也欢迎留言~。 00:00 - 开场 02:01 - 为什么要聊减肥 触发话题的契机:朋友的减肥经历与错误方法引发的警觉。 05:00 - 饮食不规律的影响 不规律饮食对肠胃健康的危害,尤其是女性更容易遇到的问题。 10:12 - 减肥经验分享 从180斤到128斤:个人减肥经历中的反复与极端变化。 17:49 - 饮食 vs 运动:减肥的核心是饮食 热量缺口的复杂机制,为什么运动是最差的减肥工具之一。 24:47 - 减肥的核心原理:热量缺口 热量摄入和消耗的复杂性与误差来源。 30:49 - 是否需要计算卡路里 针对不同人群,是否推荐计算卡路里,以及方法与误差。 39:14 - 挨饿减肥是否可行 挨饿的短期效果与长期弊端,包括代谢问题和身体损伤。 52:28 - 碳水与饱腹感的关系 碳水化合物对升糖和饱腹感的影响。 59:07 - 饮食结构调整的重要性 如何通过调整饮食结构避免挨饿,同时实现热量缺口。 01:02:16 - 晚上吃东西会长胖吗? 晚上吃东西的影响及如何健康地选择夜宵。 01:06:09 - 早餐是减肥的关键吗? 早餐的重要性与现代饮食习惯的起源。 01:15:15 - 特定食物可以加速减肥吗? 辣椒、咖啡等特定食物是否对减肥有帮助。 01:17:22 - 减肥只需关注体重吗? 体重 vs 体型:肌肉与脂肪的差异对体型的影响。 01:23:08 - 肌肉的热量消耗与重要性 肌肉对代谢的贡献,增肌的重要性及运动的全身性益处。 01:26:00 - 减肥需要完全避免油脂吗? 女性对脂肪的需求及油脂对代谢的影响。 01:30:05 - 健康与自然的身体状态 通过饮食和运动恢复身体的自然状态与健康。 01:35:53 - 总结与感谢
首先很抱歉本期因为太随心录了,没有主要到录音的质量,前1分钟会有点模糊。 本期是一个人在大阪街头的随心漫谈,因为心境变化,整个城市给人的感觉也不一样了,同时也有了新的感受。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