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 对谈张进:焦虑的大人、空心的孩子,抑郁症低龄化的时代如何自我疗愈?

C计划PlanC

学业重压之下,抑郁呈现低龄化趋势,孩子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好,甚至选择自杀。但家长如何识别孩子是否有心理健康问题?抑郁该如何界定?孩子起不来床、累、厌学是抑郁的体现吗?哪些孩子容易患病? 察觉孩子有心理障碍后,家长该如何营造家庭氛围、处理家校关系、抵御社会焦虑,采取哪些具体的方式保护和支持孩子? 孩子该如何进行自我疗愈?思辨能力与公共参与对孩子的精神健康、个人成长有什么意义? 【嘉宾】 张进:媒体人,财新传媒创办人之一,曾任财新传媒副总编辑,财新《中国改革》杂志执行总编辑。患抑郁症后创办了康复疗愈社群“渡过”和以精神健康为主题的“渡过”公众号,著有《渡过》系列书籍,现在从事抑郁症的科普与康复工作。 【主播】 蓝方:C计划联合创始人,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和法国巴黎政治大学,曾任《财经》杂志、财新传媒公共政策资深记者。 【时间轴】 [08:40] 为什么关注青少年心理障碍的问题? [13:25] 青少年抑郁与青少年心理障碍是什么关系? [14:20] 有心理障碍的孩子是什么样子的? [17:52] 家长如何识别孩子是真的生病了,还是找借口不想学习? [21:52] “内卷(剧场效应)”加剧,是学业的压力导致孩子患上心理障碍吗? [31:16] “爹妈太虚伪”,敏感、理想化、讲究规则的孩子更容易抑郁吗? [32:45] 家庭氛围、校园环境、社会压力如何导致孩子抑郁? [42:02] 家校关系紧张,家长该如何处理校园问题对孩子带来的影响? [47:23] 家长可以采取哪些具体的方式保护、支持孩子? [56:25] “渡过”的营地活动如何帮助孩子自我疗愈? [59:55] 思辨能力与公共参与对孩子的精神健康、个人成长有什么意义? [1:07:15] 孩子对人生感到迷茫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69分钟
99+
3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