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第29周,本播客的第90期,杂谈系列的第2期,本期内容是 聊聊听播客。 【本周印象深刻】 【你将听到】 00:00 开始 02:31 播客的小历史,泛用型播客客户端 vs. 播客平台 10:20 2W1H:Why, When,How 14:15 听播客的几个小观察 1)播客有生命周期,跟随主播的变化 2)早期嘉宾往往会成立自己的播客 3)听新播客时,听最感兴趣,最受欢迎内容,然后从头听最早几期内容 4)订阅不=放入列表,放入列表不=听,听不=听完,听完不=有收获 5)不能免俗,有的是听的多,有的是觉得好,有的是即觉得好又听得多。好的有时候听不动 19:08 我常听哪些播客 34:33 结尾 【相关材料】 少数派:一篇文章,读懂中文播客前世今生 我常听的播客List Newsletter,博客,播客的比较 (来自google AI Bard 的输出) 电子邮件通讯 * 起源: 电子邮件通讯可以追溯到互联网的早期。第一个电子邮件通讯是 1978 年由 Digital Equipment Corporation 的营销主管 Gary Thuerk 发送的。 * 受欢迎程度: 电子邮件通讯一直是与客户和订阅者沟通的流行方式。在 2022 年,估计每年发送 160 亿封电子邮件通讯。 * 技术: 电子邮件通讯使用电子邮件服务器发送。这些服务器负责存储和发送电子邮件消息。 * 内容: 电子邮件通讯可以包含各种内容,包括文本、图像、视频和链接。它们通常用于共享新闻、更新和促销。 播客 * 起源: 播客于 2004 年由 Adam Curry 和 Dave Winer 发明。他们创建了一个名为 iPodder 的软件,允许用户从互联网上下载音频文件并在他们的 iPod 上收听它们。 * 受欢迎程度: 播客在最近几年变得越来越受欢迎。在 2022 年,估计有 200 万个活跃播客和超过 1 亿人每月收听播客。 * 技术: 播客使用 RSS 源进行分发。这些源包含有关播客的信息,例如标题、描述和最新剧集。当发布新剧集时,播客的 RSS 源将更新为包含新信息。 * 内容: 播客可以包含各种内容,包括访谈、讨论和叙事。它们通常用于共享信息、娱乐和教育。 博客 * 起源: 第一个博客于 1994 年由 Justin Hall 创建。Hall 的博客 Links.net 是一个个人日记,他用它来与世界分享他的想法和经历。 * 受欢迎程度: 博客在最近几年变得越来越受欢迎。在 2022 年,估计有 4 亿个博客存在。 * 技术: 博客托管在博客平台上。这些平台为博主提供创建和管理博客所需的工具和基础设施。 * 内容: 博客可以包含各种内容,包括文本、图像、视频和链接。它们通常用于共享个人想法和经历、新闻和更新以及对当前事件的评论。 比较 如你所见,电子邮件通讯、播客和博客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们都是与人们沟通和分享信息的流行方式。然而,它们各有优缺点。电子邮件通讯是一种接触大量受众的好方法,但难以个性化。播客是一种共享长篇内容的好方法,但难以发现。博客是一种共享个人想法和经验的好方法,但难以维护。 最终,选择电子邮件通讯、播客还是博客的最佳方式是考虑你的具体需求和目标。如果你想向大量受众传达简短、及时的信息,那么电子邮件通讯可能是个好选择。如果你想分享人们可以按需收听的长篇内容,那么播客可能是个好选择。如果你想分享个人想法和经验,那么博客可能是个好选择。
2023年第28周,本播客的第89期,读书系列的第54期,本期阅读书目《东南亚的贸易时代》-上。这是第五季东南亚的第4本准备书目。 【本周印象深刻】 【你将听到】 00:00 开始 00:59 介绍作者,介绍本书 全书结构 序言 C1 导论 C2 自然福祉:主要讲“农业”,“饮食,饮料,槟郎” C3 物质文化:主要讲“身体,发型和服饰” C4 社会组织:主要讲“战争”,结合两性关系,婚姻等内容“女性的作用” C5 节庆和娱乐:主要讲 ‘剧场国家’, ‘决斗和竞赛’ 【相关书籍】 《东南亚的贸易时代》(第一卷) [澳] 安东尼.瑞德 2006年 中文版 【相关材料】
2023年第27周,本播客的第88期,读书系列的第53期,本期阅读书目《智慧的疆界》。这也是第六季人工智能通识的第3本准备书目 【本周印象深刻】 “在我们面前有两条通向智能的路径,一条是模拟人脑的结构,一条是模拟人类心智,但我相信这两条路最终是殊途同归的。 - 皮茨 【你将听到】 0:00 开始 02:02 本书作者,关于这本书 本书结构 Part1 以智慧创造智慧 Part2 学派争鸣 符号主义学派:机器拟人心 连接主义学派:机器拟人脑 行为主义学派:机器拟人身 Part3 第三波高潮 Part4 人机共生 【相关书籍】 《智慧的疆界》 周志明, 2018年出版 【相关材料】 No.41 🤖人工智能风云录之称霸江湖的符号派:野心与挫败
2023年第26周,本播客的第87期,读书系列的第52期,本期阅读书目《练习的心态》。 【本周印象深刻】 1. 人生中的每件值得做的事情都需要练习,事实上人生本身不过是一个漫长的练习过程。一种永无止境优化各种行为的努力。 2. 人生悖论:耐心与自律的问题是,要培养它们中的任何一个,需要同时具备它们两个。 A paradox of life: The problem with patience and disciplines that developing each of them requires both of them 3. 你需要的所有耐心,都已经处在你的内心了。 【你将听到】 0:00 开始 02:02 本书作者,关于这本书 04:39 引言 人生就是漫长的练习 06:16 C1 学习开始 14:51 书的大概结构,打算怎么读 17:38 C2 以过程为导向,不以结果为导向 26:02 C3 关键是视角 35:13 C4 培养期望的习惯 43:35 C5 感知变化,创造耐心! 52:38 C6-C8 C6 4 “S” 方法 , C7 平静与DOC方法, C8 教孩子,也从孩子身上学习 01:00:07 C9 你的技能在成长 01:01:43 一点感受 【相关书籍】 《练习的心态》 [美] 托马斯 M.斯特纳(Thomas M. Sterner)2016年中文版 The Practicing Mind: Developing Focus and Discipline in Your Life 2012年英文版 【相关材料】 本播客读过的鸡汤书包括 68. 读书系列34- 纳瓦尔宝典 20. 读书5 - 生命中最简单又最困难的事 21. 读书6 -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
2023年第25周,本播客的第86期,读书系列的第51期,本期阅读书目《什么是技术》。这是第四季 科技与未来 的第5本准备书目。 【本周印象深刻】 当这个人之所以表现出“懂中文”,依靠的是外在的可见的可把握的行为——查词典——的时候,我们会以为他是假懂,但如果他之所以“懂中文”是依靠大脑内部的一些特定区域,而这些区域的运作机制仍然晦暗不明,也没办法外在化,在个人之外滞留和复制,那么我们就以为他是真懂。事实上,讽刺的是,恰恰是当我们搞“不懂”他如何“懂”时,我们才相信他是真“懂”。 而人工智能或计算机的意识过程从一开始就是外在化的,是可见的、可把握的,于是我们能搞懂它为何显得懂,于是我们认为它是假懂。 【你将听到】 0:00 本书作者,关于这本书 03:21 书的大概结构,打算怎么读 07:13 1. 第七部分 技术与中国 15:07 2. 第六部分 技术与未来 26:41 3. 第二 ~ 第五部分概述 29:00 4. 第一部分 什么是技术 【相关书籍】 《什么是技术》胡翌霖 2020年出版, 9.2万字 【相关材料】 胡翌霖个人网站 随轩
2023年第24周,播客第85期,读书系列的的50期,本期阅读书目《一激到底》。这是第七季 教育和自我教育 的第4本准备书目。 【本周印象深刻】 1. 本书中,一位妈妈和作者谈话后的回信中这样写到: “冒着滥用诗歌意象的风险,如果我们的思想有时像孤独的马匹所漫步的牧场,每一匹马都在啃食属于自己的一片草地,那么昨天我所有的马都聚集在了一起,让我看清了我真正的想法,这很有趣。真的,非常有趣。” 2. 常春藤盟校想要的是聪明而有野心的学生。但是一个人的野心是很难衡量的,学生参与的活动以及获得的奖项和领导力可以代表他的野心和抱负。具体活动是什么并不是最重要的,关键在于你得擅长某项运动,或者很认真地投身于辩论或戏剧活动。 【你将听到】 00:00 开始,作者介绍,书名 02:36 引言:写作目的,本书缘起 10:44 导论:研究方法及其他 18:34 导论:全书结构 25:46 C3 培养童年竞争性资本,专才与通才 结论:有一些建设性观点,可以读一下 47:29 阅读感受 【相关书籍】 《一激到底》在竞争环境中抚养孩子 [美]希拉里·弗里德曼 中文版 2023年 Playing to Win:Raising Children in a Competitive Culture , Hilary Levey Friedman 英文版 2013年 【相关材料】
2023年第23周,播客第84期,读书系列的的49期,本期阅读书目《别跟狗争老大》下半部分。 【本周印象深刻】 【你将听到】 00:00 C5 07:05 C6 17:38 C7 33:51 C8 42:49 C9 47:08 C10 51:19 后记 【相关书籍】 《别跟狗争老大》派特莉西亚·麦克康奈尔 Patricia B. McConnell 2010年出版 The Other End of the Leash: Why We Do What We Do Around Dogs 2003年出版 【相关材料】 人和狗之间的沟通 - Patricia网站
2023年第22周,播客第83期,读书系列的的48期,本期阅读书目《别跟狗争老大》上半部分。 【本周印象深刻】 下次见到你想打招呼的狗时,要在几英尺外站住,站到它的侧面而不是正面,并且避免直接看着它的眼睛,等待狗向你这边走过来。如果它没向你靠过来,那它并不想被你爱抚,那你就别去碰它,这应该不是过分的要求吧。假如狗接近你时它的身体放松而不是僵硬,你可以让它闻一下你的手,手要低于它的头。遇到陌生的狗要请拍它的胸口和下巴,千万别拍它们的头顶。 叫狗过来最好的方法是背对着它,然后向相反的方向移动(这个动作对狗来说是让它接近你的意思)...... 弯腰学小狗邀请玩耍的姿势,转过身不要面对它,并且请拍着手。 【你将听到】 00:00 开始 02:00 作者介绍 03:23 本书的结构 09:41 引言 12:47 C1 有样学样:人与狗之间重要的视觉信息 21:00 C2 你的身体会说话: 你的身体如何与狗说话,如何表达出你想说的 29:33 C3 相互交谈: 狗和人类如何不同的使用声音,如何让你的交流方式适于与狗交流 39:33 C4 嗅觉的重要作用:你和狗的共同点比你想到的多 【相关书籍】 《别跟狗争老大》派特莉西亚·麦克康奈尔 Patricia B. McConnell 2010年出版 The Other End of the Leash: Why We Do What We Do Around Dogs 2003年出版 【相关材料】 人和狗之间的沟通 - Patricia网站
本周是2023年第21周,本期是杂谈的第1期:读书/播客/知识结构,计划与行动。 【你将听到】 00:00 开始 01:25 目前播客的两个现象,现象2 读书系列 越来越多,由轻变重 05:57 现象1:主题探索停滞了 09:30 为何出现这两个现象,读书,播客,知识结构这三者的关系 12:36 我理解的知识结构 15:54 读书,播客,知识结构 各自的目的 21:36 计划与行动 读书,播客,知识结构的三者关系 读书,播客,知识结构的三者的目的 计划与行动:减少播客,增加知识结构的输出 注:因为投票的选项字数有限制,详细参考下图和播客里的内容。
2023年第20周,本播客的第81期,读书系列的第47期,本期阅读书目《娇惯的心灵》。这是第七季 教育和自我教育 的第3本准备书目。 【本周印象深刻】 “教育,就其本意而言,不是要让学生感到舒适,它意在教会学生如何思考。” --- 汉娜.霍尔本.格雷(芝加哥大学校长) 【你将听到】 00:00 开始 01:55 作者介绍, 序言:包括写作目的,本书缘起和全书结构 10:38 Part1 (C1-C3) 三种错误观念 20:53 Part2(C4-C5) 错误观念在行动 27:07 Part3(C6-C11) 我们何以至此 C6 政治极化的恶性循环 C7 焦虑和抑郁 C8 焦躁不安的父母 C9 玩耍的消失 C10 安全至上的校园官僚 C11 追逐正义 40:45 Part4(C12-C13) 该觉醒了 47:29 阅读感受 【相关书籍】 《娇惯的心灵》钢铁”是怎么没有炼成的? [美] 格雷格·卢金诺夫 / [美] 乔纳森·海特 2020年 中文版 The Coddling of the American Mind: How Good Intentions and Bad Ideas Are Setting Up a Generation for Failure , Author: Jonathan Haidt, Greg Lukianoff 2018年英文版 【相关材料】 交叉轴框架 教授群体的政治图景
2023年第19周,本播客的第80期,读书系列的第46期,本期阅读书目《季风吹拂的土地》这是第五季东南亚的第3本准备书目。 【本周印象深刻】 【你将听到】 00:00 开始 00:59 介绍作者,本书结构 04:26 C1 深入东南亚核心 C3 神圣国王与邪恶王侯 C4 大象与长草C4 C11 出云之龙 【相关书籍】 《季风吹拂的土地》现代东南亚的碎裂与重生 [英] 迈克尔·⽡提裘提斯 2021年 Blood and Silk: Power and Conflict in Modern Southeast Asia 2017 【相关材料】 张小珺Jùn|商业访谈录: 5. 和黄宇翔聊东南亚6国:政治、杀戮和国父 咸柠七:vol.95 | 透视现代东南亚的迷局
2023年第18周,本播客的第79期,读书系列的第45期,本期阅读书目《昆虫的奇妙生活》。 【本周印象深刻】 * 在今天,地球上生活的每一个人都对应着2亿只昆虫。 * 成功虫生的秘诀很简单:你只需要活得足够久,久到能够繁衍后代。而为了活着,你就需要食物。昆虫的一生大多是关于吃,以及不被吃掉。 * 全球数据表明,过去40年,在我们人类人口翻倍的同时,昆虫的数量也下降了差不多一半——这些数据令人触目惊心。 * 根据主流理论,蛾子认为灯光是月亮,它们试图通过保持与月亮之间的固定夹角来给自己定向。 【你将听到】 00:00 开始 00:59 介绍作者,本书结构,如何读 04:26 序言和C1 小生灵,妙设计 15:03 C2 六足之性 20:03 C3 吃,还是被吃 24:12 C4 昆虫与植物 31:41 C5 忙碌的苍蝇,有味道的蝽 36:32 C6 生与死的轮回 45:32 C7 从丝绸到紫胶 49:52 C8 救生员、先锋和诺贝尔奖得主 55:01 C9 昆虫与我们 【相关书籍】 《昆虫的奇妙生活》安妮·斯韦德鲁普-蒂格松(Anne Sverdrup-Thygeson)2020 Extraordinary Insects Weird. Wonderful. Indispensable. the Ones Who Run Our World. Author: Anne Sverdrup-Thygeson 2018 【相关材料】 作者 Anne Sverdrup-Thygeson 主页 The Butterfly, the Ant and the Oregano 蝴蝶,蚂蚁和牛至 Wiki:Australian Dung Beetle Project 澳大利亚蜣螂项目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