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后返场介绍 事后返场是由丫仔、708、雪妹共同打造的一档聊天栏目,它是思考,是对话,是日常。我们尝试用语音备忘录的形式把流动的思想固定,并保持对世界的持续性敏感。 世界动荡不安,我们固执地坚守自己的阵地,在这里你可以听到我们对于文化、娱乐、社会现象的探讨。发声有限,但我们选择发声,喊叫出来的声音更有力量。对于即将听到节目的你来说,这档新生栏目,很幼稚、很新鲜、很生猛。 此房是我造,欢迎来到事后返场。 📝本期节目介绍 有天跟朋友吃饭,谈论到疫情,我感慨自己的青春好像被困住了,是不是自己最好的时光都在被一点点地浪费。 朋友说,你说不准现在到底谁最惨。中年人可能刚刚事业上小有成绩,一场瘟(人)疫(祸)就毁掉了他们拥有的一切。 19年进大学的学生可能只上了一个学期的线下课程,后面的学习都要在网络上完成。 大学本应该是把你推向世界,与世界撞个满怀的地方,但是在目前的大背景下,上学的模式正在悄悄发生着改变。 即将上大学的孩子对大学生活可能会有些迷茫。 正在上着大学的孩子,对于正在变化的环境可能也会感到不知所措。 我们想通过自己的讲述,让他们看到大学另外的一些可能性。 当我告诉朋友,自己在尝试做播客或是做一些新的东西的时候,他对我说,我觉得你身上一直有种「大学生」的气质。在这个语境下,「大学生」不应该被狭义得理解为一个学生群体,而是一种特质。 我们需要重申的是,「大学」不是建筑群构成的集合,而是一种不断学习的习惯、一种更开阔的思维和一种能够接受被教育的美德。 当我们在谈「大学」的时候,其实是在谈教育的本质,其实是在谈终身学习。 最近看到有人批判当代大学生软弱、势利。「学生」本应该是最有力量的群体,但现在的学生看起来不再有力量,为什么? 我曾写过「人活着不应只是为了吃饭」,学习也是一样,上学也不应只是为了吃饭,上学是一个纠除偏见、是柏拉图说的「走出洞穴」的过程。 刘瑜在《可能性的艺术》中说,摆脱「平庸的恶」,要求一个普通人要从“不假思索”中出走,他必须跳出“此时此刻”,获得一个更高更远的视角,足以看到历史深处的亡灵,以及道路尽头的悬崖。 对于大学生来说,这种视角更加显得重要。学生是最容易被塑造的群体,这个国家的明天需要认清事情的本质,发挥自己的能量。 切忌! 不要温顺地走进那个良夜,激情不能被消沉的暮色淹没,要愤怒地咆哮着痛斥那光的退缩。 现在的你们需要愤怒,需要更深刻的思考。 而当这一切结束时,你仍需要以一种「大学生」的心态去学习,去体会生活,向世界展开。 🕰️本期节目你将听到 02:30.0 “你还记得大学第一天的情景吗?” 05:50.2 在中国的许多家庭,即使孩子上了大学,家长似乎也没有把你当作成年人看待,你在他们眼里,依然是个需要保护的孩子 11:18.7 在进入大学前,我们似乎没有与父母对抗的“权力”,进入大学后身份转变,大学生好像就可以要求“独立” 13:10.1 家长的过度“保护”无形中也是孩子们在学生时代的压力 16:00.0 大学像是一座桥梁,通过大学,我们连接了整个世界 20:25.2 大学不应该是“困住”你的地方,她应该是把你“往外推”的地方,大学给了我们“勇气” 23:04.2 大学使我们身份转变,使我们从封闭教育下温室里的花朵,变成了真正意义上的有独立思考能力的社会参与者,大学带给了我们向四面八方展开的可能 26:24.4 待当下无可奈何的“封控”结束,我们希望大学生们或者是已离开大学的人们,能够重拾大学带给你的探索精神,去思考、甄别、认真对待这个世界 28:03.9 大学是培养自主学习、终身学习能力的一个阶段,大学教会了我们如何“思辨” 32:05.6 你怎么看待大学里的“形式主义”? 35:27.8 大学生的身份是有社会“认同感”的,你可以行使大学生身份为社会承担相应的“责任”,进而提升自己 42:41.2 大学是个多元的世界,你可以很好地塑造你自己,当你看到的越多,你的偏见就越少,大学使人“谦逊” 49:30.3 大学教会了你什么? 51:16.0 大学让我觉得我是这个社会实实在在的参与者,我有自己的力量,我用我自己的眼光去看待这个世界 53:59.0 教育让我变得热情,让我有前行的动力,教育的本质是走出“洞穴” 58:47.7 你对即将上大学的人或正在上大学的人有什么建议? 🎵本期音乐 Another Brick In The Wall (Part 2) (Live) - Pink Floyd Lover's Moon - Manlinda Herman 📓本期提及影视书籍作品 书 《目送》 龙应台 书 《理想国》 柏拉图 💡收听渠道 苹果播客|小宇宙|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QQ音乐 微信公众号|新浪微博 泛用型客户端可通过复制rss feed: https://feed.xyzfm.space/3qyghjntkpp8 手动添加节目 你可以在各个平台搜索 【事后返场Encore】 找到我们 ☕制作团队 策划选题:丫仔/708/雪妹 音频编辑:708 平台投放:雪妹 文字:丫仔 LOGO设计:海伦
👁️事后返场介绍 事后返场是由丫仔、708、雪妹共同打造的一档聊天栏目,它是思考,是对话,是日常。我们尝试用语音备忘录的形式把流动的思想固定,并保持对世界的持续性敏感。 世界动荡不安,我们固执地坚守自己的阵地,在这里你可以听到我们对于文化、娱乐、社会现象的探讨。发声有限,但我们选择发声,喊叫出来的声音更有力量。对于即将听到节目的你来说,这档新生栏目,很幼稚、很新鲜、很生猛。 此房是我造,欢迎来到事后返场。 📝本期节目介绍 有天晚上下班,我们约着录节目,708迟到了,是同事业务生疏拖了进度,导致加班。 本来应该是要狠狠吐槽一番的,但同事给她发了条道歉短信,并说了句「年轻真好」。想到这个三十多岁转行的「新」人,708怎么也责怪不起她。 越来越年轻化的职场,好像正在拒绝三十五岁以上的「老」人,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 最近失业在家,我开始思考自己之前做的工作是否有意义。 想到大卫•格雷伯在《狗屁工作》一书中,将「狗屁工作」定义为:一种有偿就业,完全没有意义的、不必要的、甚至有害的工作;一旦这些工作突然从地球上消失,社会反而会运转地更好。在这个基础上,我试着分析自己之前工作的狗屁成分。 如果我做的是一份狗屁工作,如果这份工作不能带给我价值感该怎么办? 我离开公司的那天,一位同事问了我两个问题: -你知道job和career的区别吗? -十年后你觉得自己在做什么? 现在这个时代,生活被压缩得好像只有工作和睡觉,以至于我们时常混淆工作的价值与人生的价值。我们需要认识到的是,工作仅仅是生活的一部分,生活应该是向外结网的过程,而工作只是其中的一个「结」,你需要找寻更多的「结」使得生活这张大网更坚固。 人生的价值在于劳动和创造,所谓的「狗屁工作」,不干也罢。 🕰️本期节目你将听到 03:05.8 在一次协作加班后,公司里的大龄女同事给708发来短信:“年轻真好” 05:00.0 职场正在拒绝三十五岁以上的中年人,一是现在的年轻毕业生确实是用人单位更加青睐的“廉价劳动力”,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三十五岁以上的中年人由于自身阅历而更难被“塑造” 08:40.2 当在某一行业已具备多年工作经验后,再想转行,这些宝贵的经验与阅历甚至可能成为顾虑和枷锁,由此来看,年轻的职场人拥有更多试错的可能性 11:35.3 职场正在拒绝三十五岁以上的中年人,这一现象在将来会得到改善吗? 14:03.2 职场上三十五岁以上的中年人,如果没有成为中高层,他们去哪了?他们在做什么? 15:20.2 三十五岁以上的职场人正在焦虑着“中年危机” 16:55.7 如果把生活当作“结网”的过程,工作只是其中的一个“结” 20:30.4 job和career,这两者如何区别看待?Career或许是在无数job尝试后,得到的答案 23:58.8 career不该被俗世社会价值所定义 26:06.3 “逆社会时钟”和“冲动”或许可以带来更多的生活可能性 29:10.2 女性的职场生存空间更加狭小 31:33.5 女性的工作价值在男性凝视之下正在被“隐形”和“边缘化”,部分底层男性也是 39:00.0 工作的价值到底是由正工作在该岗位上的人所定义的,还是由提供该工作岗位的人所定义的? 42:00.0 “狗屁工作”是什么?“狗屁工作”是谁带来的? 47:10.3 老板正在掠夺本属于你自己的时间,从而使你丧失更多“可能性” 50:12.7 如何平衡工作和生活的关系? 53:20.3 当一个人的生活仅仅只有工作,那么他作为工作身份的这个“标签”一定会被带入生活中,我们建议除了工作身份,在生活里还需要多姿多彩的更多身份 57:36.7 工作价值不等同于人生价值,工作仅仅是生活的一部分 59:54.2 人生价值在于劳动和创造,所谓的“狗屁工作”,不干也罢 🎵本期音乐 静止 - 杨乃文 带我去找夜生活 - 告五人 📓本期提及影视书籍作品 书 《狗屁工作》 大卫•格雷伯 💡收听渠道 苹果播客|小宇宙|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QQ音乐 微信公众号|新浪微博 泛用型客户端可通过复制rss feed: https://feed.xyzfm.space/3qyghjntkpp8 手动添加节目 你可以在各个平台搜索 【事后返场Encore】 找到我们 ☕制作团队 策划选题:丫仔/708/雪妹 音频编辑:708 平台投放:雪妹 文字:丫仔 LOGO设计:海伦
👁️事后返场介绍 事后返场是由丫仔、708、雪妹共同打造的一档聊天栏目,它是思考,是对话,是日常。我们尝试用语音备忘录的形式把流动的思想固定,并保持对世界的持续性敏感。 世界动荡不安,我们固执地坚守自己的阵地,在这里你可以听到我们对于文化、娱乐、社会现象的探讨。发声有限,但我们选择发声,喊叫出来的声音更有力量。对于即将听到节目的你来说,这档新生栏目,很幼稚、很新鲜、很生猛。 此房是我造,欢迎来到事后返场。 📝本期节目介绍 《寻梦环游记》里太奶奶Mama Coco的形象原型——墨西哥奶奶María Salud Ramírez Caballero去世了,终年109岁。 这是一部谈论「死亡」的电影,当电影里的死亡和现实生活里的死亡发生联系时,不禁要思考,我们真的已经准备好迎接死亡了吗?或者说,我们真的学会告别了吗? 雪妹的爷爷得了肿瘤,住进了肿瘤医院,照顾爷爷的那段时间,雪妹形容那里是一个脱离真实世界存在的、满目皆是苦难的地方。 每天都有人死去,生命过快地流逝,时间在这里被重新定义。我看过得了肿瘤住进医院的病人,无法出院只能在医院里过生日,于是「生日」这个本来被用于庆祝出生的日子,变成了「生」的计数单位。 海德格尔认为「死亡是最本己的可能性」,没有人能代替你面对衰老、疾病、死亡,只有在直面病痛与死亡的时刻,你才能够真正地感受到「存在」。当生命行进到最后时刻,该怎样告别?与他人、与自己。 美国作家阿图•葛文德在《最好的告别》里说「我们的最终目的不是好死,而是好好地活到终了」。我们尝试设想此刻走到了生命的最后阶段,开始谈论临终关怀、安乐死和器官捐献。 在这场关于死亡与告别的讨论中,我们发现「现代医疗只能维持生命的长度而不是生命的质量」、「临终关怀既是看病也是医心」、「你可以选择更有尊严地死去」、「让有用的器官在别人的身体里发芽是一种选择」...... 渐渐地,我们意识到,当我们在讨论死亡的可能性时,其实是在讨论人生命的尊严为何——你可以自主选择如何迈向生命的终点。 🕰️本期节目你将听到 02:44 雪妹在肿瘤医院的见闻 06:27 在肿瘤医院呆久了,从最初对陌生患者的死去感到精神冲击而带来生理不适,到现在已经平静和习惯了 08:53 面对死亡,人都是孤独的,我们“一个人来,一个人死” 11:55 癌症病人到了生命末期失去了对健康的“知情权”及“选择权” 14:37 到底是选择“过度治疗”还是“姑息治疗”,其选择权大多在于家属 16:45中国传统的“孝文化”使得“过度治疗”似乎有了道德上的“合理性” 19:02 “临终关怀”对于大众来说普及度并不高,这也使得很多家属默认选择“过度治疗” 21:19 临终关怀一方面是减轻病人痛苦,使病人安详且有尊严地离世,另一方面,临终关怀给予家属心理和精神上的鼓励和支持 22:35 接受死亡并不代表放弃生命 24:09 “过度治疗”确实会在一定程度上延长患者的生命,但也给患者自身及家属带来尊严上的伤害及其他困扰 25:10 临终关怀的普及需要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其中不仅包括医生、护士及临终关怀师,还需要社工及志愿者 27:55 在中国,临终关怀的普及依然面临许多挑战 31:05.5 当“安乐死”存在,好像证明了,人们并不是害怕死亡,只是害怕痛苦和无尊严地死去 34:07 “安乐死”的实质是在他人的协助下结束自己的生命,所以在很多国家,“安乐死”还不被允许 40:02 若人们死后将符合标准的器官进行捐献,这些有限的器官将救活许多还有无限可能的人 42:23 在中国,器官捐献面临巨大缺口,许多人不愿意进行自主器官捐献,一方面是因为传统的思想观念,对于“身体发肤受之于父母”的诠释,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更多人甚至完全不知道存在“器官捐献” 44:47 自主“器官捐献”签署后,在死亡后所有的捐献流程及捐献者的尸体处理尚未公开透明,这也导致了许多人不愿意捐献器官 50:07 无论是临终关怀还是器官捐献都面临困境,这种困境是否意味着对死亡教育的缺失 54:14.人生命的尊严是什么?你如何看待? 57:37 临终关怀和安乐死只是提供了更多的关于死亡的可能性,人生命的尊严在于,你可以自主选择如何迈向生命的重点 🎵本期音乐 And The Winner Is - Gérard Darmon Sur l'océan couleur de fer - Alcest 📓本期提及影视书籍作品 书 《癌症的真相》 泰•博林格 书 《伪善的医疗:医疗的限度与更好的告别》 凯蒂·巴特勒 电影《精疲力尽》让-吕克·戈达尔 纪录片《人间世》 周全 💡收听渠道 苹果播客|小宇宙|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QQ音乐 微信公众号|新浪微博 泛用型客户端可通过复制rss feed: https://feed.xyzfm.space/3qyghjntkpp8 手动添加节目 你可以在各个平台搜索 【事后返场Encore】 找到我们 ☕制作团队 策划选题:丫仔/708/雪妹 音频编辑:708 平台投放:雪妹 文字:丫仔 LOGO设计:海伦
👁️事后返场介绍 事后返场是由丫仔、708、雪妹共同打造的一档聊天栏目,它是思考,是对话,是日常。我们尝试用语音备忘录的形式把流动的思想固定,并保持对世界的持续性敏感。 世界动荡不安,我们固执地坚守自己的阵地,在这里你可以听到我们对于文化、娱乐、社会现象的探讨。发声有限,但我们选择发声,喊叫出来的声音更有力量。对于即将听到节目的你来说,这档新生栏目,很幼稚、很新鲜、很生猛。 此房是我造,欢迎来到事后返场。 📝本期节目介绍 国庆假期鸽了一期播客,后又收到好多朋友催更,反思再三,万分愧疚。不过下次玩嗨了,说不定还是会鸽,毕竟生活是最重要的事。 话说回来,这期完全是我们即兴的聊天。假期的最后一天,早上九点,708下了公交等我一起去找雪妹吃早餐。当看到清晨微风里的女孩时,我几乎是飞奔着跑向她,给她一个大大的拥抱。 早在这之前,708就在我们三人所在的小群里谈起了自己的假期奇遇,一场突如其来的爱情,她说,「我好想你们,有好多话想说,我的生活离不开你们」。 回来的时候,她哭着说起了自己的爱情和一场难舍的分别,流着眼泪坐上回南京的车,眼泪是真实的,喜悦也是真实的。 初秋的南京,风里已经透露着肃杀了,今年的冬天好像来得又要早些。我们感到冷,于是本能地选择去拥抱、去牵手和取暖。 动荡的时代,需要一点点小小的动容时刻来中和心里的不安。于是决定去抓住当下每一个时刻,就现在。 🕰️本期节目你将听到 01:36 人生中的许多动容时刻十分难得,我们要抓住它,seize the moment 06:05 “我发现我一靠近他我就很喜欢他,爱像潮水,我一靠近他爱意在涨潮,全都流向了他的方向 11:43“这之后,《飘洋过海来看你》就是我所有的心灵写照了” 21:43 “虽然外在的环境还是那么差,但现在我内在的消耗没那么大了” 23:55 “我们这个时代所有的人,我们要把自己经历的所有事情,记录下来,不要忘记” 27:34 “当我们在谈政治性抑郁时,我们要关注到具体的人(及事件)” 30:32“在俄乌战争里面,我会站到乌克兰那一方,在一些打人事件里面,我会站在女性这一方,当鸡蛋碰石头的时候,我会站在鸡蛋那一方,无论如何” 34:10“当你勇敢地为弱势群体发声时,你也像‘母鸡’一样,保护住了一群人” 39:55“早起的这种时刻也很美妙” 47:17“你活在此刻,但你不为此刻而活” 52:10 “即使在用手机记录的当下有表演的成分,但我们依然需要保持记录,这是一个出口” 54:43 “当你心灵平静时,你会感知到幸福,这或许也是为什么peace总跟love连在一起” 58:35 “你人生的任何阶段都有陪你的朋友,很少有朋友能陪伴你整个人生” 58:55 “朋友是你自己选的家人” 1:02:49 “如果不买房不买车,你的财务自由是怎么定义呢?” 1:03:42 “等我们老了,丧失劳动能力之后,如果没有储蓄,没有房子,我们的生活该怎么办” 1:06:00 “在没有实现财务自由前,我能做的就是不给家里添任何(财务上的)麻烦” 1:10:21 “当父母老去死去,我们需要有固定的亲密关系去支撑,因为人总是孤独的” 1:14:13 “我这一辈子都无法超越我父母创造的财富了” 1:17:28.“全球化的程度越高,作为人的基本共识就越深入” 1:19:45 “我们也不知道将来的命运会如何,所以只好抓住当下了” 1:22:22 “等我们到了更老一点,我们周围会是什么样的人?” 1:24:07“我们的播客是一起记录女性动容的时刻,和成长的时刻” 1:25:52 “交谈就是带有说服性和敌意的” 1:27:33 “交谈是要达成共识还是带来更多的问题,这是影响交谈结果的重要因素” 1:29:23 “每个人都想在别人面前呈现最阳光的一面,但是当你勇敢地把最难堪的一面呈现出来时,接受它的人也需要勇气” 1:31:45 “善良需要勇气” 🎵本期音乐 一场游戏一场梦 - 王杰 Alcohol - The Kinks 💡收听渠道 苹果播客|小宇宙|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QQ音乐 微信公众号|新浪微博 泛用型客户端可通过复制rss feed: https://feed.xyzfm.space/3qyghjntkpp8 手动添加节目 你可以在各个平台搜索 【事后返场Encore】 找到我们 ☕制作团队 策划选题:丫仔/708/雪妹 音频编辑:708 平台投放:雪妹 文字:丫仔 LOGO设计:海伦
👁️事后返场介绍 事后返场是由丫仔、708、雪妹共同打造的一档聊天栏目,它是思考,是对话,是日常。我们尝试用语音备忘录的形式把流动的思想固定,并保持对世界的持续性敏感。 世界动荡不安,我们固执地坚守自己的阵地,在这里你可以听到我们对于文化、娱乐、社会现象的探讨。发声有限,但我们选择发声,喊叫出来的声音更有力量。对于即将听到节目的你来说,这档新生栏目,很幼稚、很新鲜、很生猛。 此房是我造,欢迎来到事后返场。 📝本期节目介绍 杜拉斯说:爱之于我,不是一蔬一饭。不是肌肤之亲。而是一种不死的欲望,疲惫生活中的英雄梦想。 我们总是观看爱、阅读爱、想象爱、期待爱,但爱情的发生毫无征兆,不讲道理。只是因为他/她的出现,爱情就产生了。 爱是不可言说的,你不能说你爱他是因为他的眼睛好看、鼻子好看、或者性格好。你爱上他/她之前和之后,这个人没有任何改变。仅仅只是因为你爱上了他/她,整个世界改变了它的构成,他/她的眼睛变得好看、他的性格变好了,在你爱上一个人的瞬间,构成物质的引力场开始坍缩。 这样看起来爱情最美好的阶段似乎仅存在于发生前或发生的那一刻,但,又是谁规定了相濡以沫的陪伴不是爱? “恋爱总有一天会变成生活,生活会变成喜悦。”这才是爱的真谛,它既无法控制,也没法证明。爱情是一面镜子,我们在爱情里要面对的不只是对方,更多的是自己。我们通过爱情,将自己投射出去,在爱情里我们看清自己、认识自己。 对于很多人来说恋爱是最简单的难题,没有任何一门课程能告诉你,怎样去爱。代际间恋爱观的差异使得我们很少有样本去学习,我们尝试从过去的恋爱经历里总结一些经验,结合书里描绘的爱,也许学习恋爱就是学习怎样与人相处。 古希腊寓言里说,人类曾经有四条胳膊,四条腿,由两张脸形成了一个头。那时的我们是完整的。因为太完整了,神怕这种完整性会使人类丧失对神的崇拜,于是就把我们一劈为二。 让分开的两个自己在地球上痛苦地游荡,无休止地渴求着,我们灵魂的另一半。 找寻爱的过程注定会遭遇打击,但就像《罗密欧与茱丽叶》里说的那样,我的慷慨像海一样无边,我的爱像海一样深沉,我给你的越多,我拥有的就越多,因为两者都是无限的。 为了避免病痛,我们必须去爱。 🕰️本期节目你将听到 1:08.3 708的祖辈爱情故事 07:27.8 大家都渴望爱,但很少有人知道如何爱 09:40.3 爱情有时代或个人的局限性吗?过去的两个人在艰苦生活中相互扶持是爱情吗?现在的两个人在物质社会里电光火石般的情愫是爱情吗? 12:56.9 多巴胺并不是“快乐”激素,而是“想要”激素,多巴胺分泌结束后,一切对爱情的“想象”将会破灭,此时“激情之爱”变成“陪伴之爱” 14:57.8 我们“爱”别人是在爱“自己在他人身上的投射” 16:13.9 如果“你在他人身上的投射”消失了,即你对眼前人的幻想被打破,但此时你依然爱他,这是“真正的爱” 16:59.0 “爱情是平淡生活里的英雄主义” 17:31.8 或许我们的“爱情”是爱着一个“预设”吗? 18:49.6 女性相较于男性,为什么对爱情的“预设”要更多? 21:17.1 现在的人很难进入亲密关系,一方面是我们的“预设”与现实不符,另一方面是人们拒绝与他人沟通交流 23:20.3 在娱乐产业高速发展的今天,所有的爱情都能满足娱乐化的“预设”,那我们还需要爱吗? 25:42.1 当你得到了“你爱的人”的认可,就好像你的爱得到了归宿,所以我们确实需要爱,但我们不能去定义“爱” 27:58.6 恋爱过程中我们可以更好地发现和认识“自我” 29:53.6 当“自我”完备的人恋爱时,似乎不再需要在对方身上认识“自我”,那这样的人还需要爱吗? 32:38.6 “爱”是一种救赎,即使没有“爱”,我们也需要拥抱、亲吻、抚摸 36:49.8 开放式的关系算不算是“亲密关系” 38:15.9 开放式的关系是一种挑战,主流的亲密关系是被大众所接受且更易实践的,所以主流关系能给大众带来经验,而开放式的关系不能 41:29.5 精神内核不太稳固的人不要轻易尝试开放关系,因为开放关系从另一方面来看,也是一种“内耗” 43:20.2 当你不处于亲密关系时,你在做什么? 45:20.8 没有亲密关系时,我们在塑造自己变得更强大 47:09.6 在亲密关系中,我们会总结经验,在亲密关系终止时,这些经验会指导我们更好地生活 48:29.5 我们应当如何去“爱”? 49:28.0 我们一要去爱“具体的人”,二要勇敢“表达爱” 50:30.1 只有主动“表达爱”的那一方才能“摸到”爱 52:35.6 我们在生活中可以多去表达赞美,这是“传递爱”,也可以让我们从容自如地接受赞美 56:54.2 亲密关系或许和生活中所有人和人的关系拥有相同的本质,只是因为有化学物质的填充,使人“看不清楚” 57:37.1 “爱”是流动的 59:43.8 “爱”是习得的 🎵本期音乐 牵阮的手 - 苏打绿 傲慢与偏见 - 旺福 我是一只鱼 - 任贤齐 📓本期提及影视书籍作品 书 《贪婪的多巴胺》 丹尼尔·利伯曼 书 《情人》 杜拉斯 书《禁闭》 萨特 电影《爱在黎明破晓时》 理查德·林克莱特 电影《爱在日落黄昏时》 理查德·林克莱特 电影《爱在午夜降临前》 理查德·林克莱特 电影《火口的两人》荒井晴彦 电影《处子之山》 达格·卡利 电影《世界上最糟糕的人》 约阿希姆·提尔 电影《燃烧》 李沧东 英剧《伦敦生活》 哈利·布拉德比尔 美剧《致命女人》 大卫·格罗斯曼 / 刘玉玲 / 马克·韦布 / 大卫·沃伦 / 伊丽莎白·艾伦 / 瓦莱丽·韦斯 / 道恩·威尔金森 💡收听渠道 苹果播客|小宇宙|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QQ音乐 微信公众号|新浪微博 泛用型客户端可通过复制rss feed: https://feed.xyzfm.space/3qyghjntkpp8 手动添加节目 你可以在各个平台搜索 【事后返场Encore】 找到我们 ☕制作团队 策划选题:丫仔/708/雪妹 音频编辑:708 平台投放:雪妹 文字:丫仔 LOGO设计:海伦
👁️事后返场介绍 事后返场是由丫仔、708、雪妹共同打造的一档聊天栏目,它是思考,是对话,是日常。我们尝试用语音备忘录的形式把流动的思想固定,并保持对世界的持续性敏感。 世界动荡不安,我们固执地坚守自己的阵地,在这里你可以听到我们对于文化、娱乐、社会现象的探讨。发声有限,但我们选择发声,喊叫出来的声音更有力量。对于即将听到节目的你来说,这档新生栏目,很幼稚、很新鲜、很生猛。 此房是我造,欢迎来到事后返场。 📝本期节目介绍 被情绪击中的瞬间像被扔进海里,持续的抑郁是一场溺水,想呼救却无法开口。 我的朋友形容处在抑郁状态的我,「像是一株被压弯的草,却没有任何回弹的能力」。 台湾作家林奕含在她的婚礼致辞里说,“我失去了快乐这个能力,就像有人失去他的眼睛,然后再也拿不回来一样。” 求生欲使我尝试各种方法自救,当我从那段黑暗的时光里走出来后,想把这段经历分享给仍在黑暗里挣扎的人。最近看到《2022年国民抑郁症蓝皮书》,全世界范围内患抑郁症的人群数量相当可观,加之最近的公共事件,精神问题似乎成了一件非必要讨论的事,但深陷泥沼的人更需要别人能拉一把。 我们持续反思抑郁原因、抑郁的本质,并找办法走出抑郁。 我们能否接受抑郁情绪的存在,并不要与之对抗? 在一个极度躁狂的社会,被定义为“抑郁”,是得病了吗? 有没有可能我们主动投靠了“抑郁症”这样一个语言符号? 在我们看来,抑郁是用一种否定的防御机制来对抗着周围的社会关系,那么有没有可能错的不是“我”,而是病态的社会关系呢? 这种情况下,我们能做的,就是去劳动、去创造,尽自己所能去改变病态的社会关系,不要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不要无谓内耗自己。 如果你有疑问或者任何想分享给我们的故事,欢迎在后台给我们留言,我们乐意当你的树洞,也会尽我们所能去解答你的疑问。 希望阴霾过境,你还是你,且能成为更强大的你。 🕰️本期节目你将听到 1:05当你抑郁的时候,不要反省自己,就要指责他人 3:10抑郁情绪每个人都会有,每个人对待抑郁情绪的方式不同 5:10.嗜甜、嗜痛、求医、服药,是抑郁者的“自救” 8:00“我失去了快乐的能力,就像有人失去了他的眼睛,再也拿不回来了一样” 8:50“抑郁情绪”与“抑郁症”如何界定? 9:40当抑郁者确诊为“抑郁症”的那一刻,会感到开心,因为他终于知道了“这是什么” 10:23 “求生欲”会使抑郁者求医,但“封闭感”与“羞耻感”又让他无法呼救 13:22 部分抑郁者会把疾病当做借口,来逃避本该属于自己承担的责任,这也是大众对于抑郁者无法共情的原因之一 16:00 抑郁者做情绪评分时,是在被“肯定”成为一名抑郁者,单纯的情绪评分来作为抑郁症的诊断标准是否合理? 17:09 什么事件会导致抑郁? 18:27 “地基”、“建筑”、“外力”共同构建了“情绪” 21:40 当抑郁者选择消沉,其思维逻辑与行为方式,将不断被“定义”成一名抑郁者,社会的规训使抑郁者主动“投靠”了“抑郁符号” 26:17 社会对抑郁者有某种程度的想象和部分自以为是的定义 27:58 比起男性,女性为什么更容易抑郁? 30:51 青少年与老年抑郁者,由于自身的认知缺陷、信息闭塞以及外界对于抑郁人群的不理解,而导致这类抑郁群体更加“求救无门” 33:55 健全人对于抑郁者的苦难缺乏想象力 36:18 让坏情绪像水流淌,而不是对抗它 39:03 当处于抑郁情绪时,“触感”消失 41:47 我们认识自己是依靠他人的“目光”,抑郁者很难看见“镜中的自己” 45:50 抑郁也是一种“死亡焦虑”吗? 47:16 去劳动、去创造、去实践,打破自己、重构自己、拥抱自己 🎵本期音乐 Your Bravest Fight - From Your Balcony Let It Be - The Beatles 📓本期提及影视书籍作品 《林奕含婚礼演讲视频》 《假如房子倒了》 没药花园 《2022年国民抑郁症蓝皮书》 💡收听渠道 苹果播客|小宇宙|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QQ音乐 微信公众号|新浪微博 泛用型客户端可通过复制rss feed: https://feed.xyzfm.space/3qyghjntkpp8 手动添加节目 你可以在各个平台搜索 【事后返场Encore】 找到我们 ☕制作团队 策划选题:丫仔/708/雪妹 音频编辑:708 平台投放:雪妹 文字:丫仔 LOGO设计:海伦
👁️事后返场介绍 事后返场是由丫仔、708、雪妹共同打造的一档聊天栏目,它是思考,是对话,是日常。我们尝试用语音备忘录的形式把流动的思想固定,并保持对世界的持续性敏感。 世界动荡不安,我们固执地坚守自己的阵地,在这里你可以听到我们对于文化、娱乐、社会现象的探讨。发声有限,但我们选择发声,喊叫出来的声音更有力量。对于即将听到节目的你来说,这档新生栏目,很幼稚、很新鲜、很生猛。 此房是我造,欢迎来到事后返场。 📝本期节目介绍 很多小孩子的语言表达中充斥着诸如「奥利给」「yyds」之类的网络词及缩写;热搜词条「川渝人民要哭了」引起民愤。 「缩写文化」和「严肃新闻的娱乐化表达」,正在一步步蚕食我们曾经熟悉的「母语」。加上那条看不见的红线——存在于我们身边无所不在的****,我们被社会规训,不断自我阉割,形成了我们这个时代独有的文化记忆。这样的语境下,我们的表达变得失真、浅层、低幼。 ****的存在是否合理?严肃新闻被娱乐化、每天处于被宏大叙事包裹的自我感动中,我们的情感是否被利用?母语在我们的生活中起到了什么作用?而我们是否会在将来的某一天彻底地失去它? 这是我们想讨论的。 🕰️本期节目你将听到 1:56 互联网发展日新月异,网络热词应运而生 6:51每个年代都有属于各自的互联网潮流 8:25 年纪越小越容易被新鲜事物吸引 10:32网络热词从某种程度来看,可以提高社交效率,拉近社交距离 14:37不常见或与常见语境相悖的词汇通常会被“判定”为网络热词,究其原因可能是人们不想“留白” 20:01文字作为文化符号具有文化传递的使命 28:30 稍加修饰的文字对比单薄的文字具有更深刻的意义 33:30网络热词区别于严肃文学最大的点在于网络热词不具备“流传性”,所以网络热词才不断更生迭代 37:45严肃文学和经典语录蕴含了人类智慧的结晶 41:39方言是“部落”聚集文化的体现 44:11 舶来词对当下中文互联网来说,是冲击也是补充 1:00:26网络时代下大众的情感变得“可摘” 1:01:10文字到底应该怎样去传达真实的新闻 1:03:06 在“共同理想”下,个人的情感与利益应当为集体让步吗? 1:05:54母语作为文化传递的载体,厚重且纯洁 🎵本期音乐 Maxwell's Silver Hammer (Remastered)-The Beatles 📓本期提及影视书籍作品 电影《无穷动》宁瀛 💡收听渠道 苹果播客|小宇宙|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QQ音乐 微信公众号|新浪微博 泛用型客户端可通过复制rss feed: https://feed.xyzfm.space/3qyghjntkpp8 手动添加节目 你可以在各个平台搜索 【事后返场Encore】 找到我们 ☕制作团队 策划选题:丫仔/708/雪妹 音频编辑:708 平台投放:雪妹 文字:丫仔 LOGO设计:海伦 (本期因特殊原因上传的是阉割版,完整版可在公众号平台以及网易云音乐电台收听。)
👁️事后返场介绍 事后返场是由丫仔、708、雪妹共同打造的一档聊天栏目,它是思考,是对话,是日常。我们尝试用语音备忘录的形式把流动的思想固定,并保持对世界的持续性敏感。 世界动荡不安,我们固执地坚守自己的阵地,在这里你可以听到我们对于文化、娱乐、社会现象的探讨。发声有限,但我们选择发声,喊叫出来的声音更有力量。对于即将听到节目的你来说,这档新生栏目,很幼稚、很新鲜、很生猛。 此房是我造,欢迎来到事后返场。 📝本期节目介绍 Kurt Cobain、Ian Curtis、Amy Winehouse……很多优秀的艺术家都死在了自己的27岁,这中间是否有某种巧合,又是否带有一些必然性?我们从这个话题出发,去探讨我们对于年龄焦虑的看法,探索死亡教育可能存在的意义 (勘误:贾宏声死于他的43岁,播客中存有口误,敬请谅解) 🕰️本期节目你将听到 1:39我们如何看待“年龄焦虑” 5:24能够摆脱普世价值带来的压力是否是少数人的特权 6:58 “什么年龄段做什么事”是一种无形的责任 10:35产生年龄焦虑的外部原因 12:00年龄焦虑更多的是一种内耗 15:35年龄焦虑是否存在于任何时间段且不限性别 18:07社会为什么对大龄女性不够包容 21:27社会一直在宣扬青春健美而对衰老逼之不谈 24:24近年来女性力量在凝聚并日益强大 27:30你们有亲历过亲人朋友的死亡吗 30:00节日成了情感宣泄的一个出口 31:48死亡带有一种神性 34:50死亡究竟是什么 41:07中国的祭祀文化是一种传承 42:40我们需要怎样的死亡教育 47:35死亡教育的意义 🎵本期音乐 1.Bobby Reid - Lucette 2.Qualquer dia ~ Tens - RF 📓本期提及影视书籍作品 专访视频《游荡者许知远:整个社会的焦虑,和人文传统的消失有关 》 电影《与玛格丽的的午后》让·贝克 电影《刺猬的优雅》莫娜·阿查切 电影《寻梦环游记》李·昂克里奇 纪录片《消失的爱人》 电影《一一》杨德昌 💡收听渠道 苹果播客|小宇宙|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QQ音乐 微信公众号|新浪微博 你可以在各个平台搜索 【事后返场Encore】 找到我们 ☕制作团队 策划选题:丫仔/708/雪妹 音频编辑:708 平台投放:雪妹 文字:丫仔 LOGO设计:海伦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