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对话kenneth|双非考研党的救赎与被救赎

琪思妙想

Kenneth是为妙趣横生且创意无限的up主也是我多年来的朋友,幽默、戏谑、深入浅出、用荒诞抵抗苦难;疯癫、沉浸、灵光乍现,真诚是最大的坦率,本期播客包括但不限于,关于创作赋予自己的意义感与价值感、关于挥之不去的名校情结和名校学生关于985废物的自嘲、关于被标签化所定义的纸片化人生、又或者是初心从未磨灭的坚定信念,我们在一份表达欲充分舒张的环境下畅所欲言,暖心的他也给了很多准大学生以鼓舞,希望你听到最后(重点在后面啊),也希望对你的生活产生积极的帮助! 另外:欢迎大家去看他在西藏旅游时拍摄的视频,浪漫、勇敢、一往无前、向内探索、人类渺小至极、却伟大无边 【20岁我一个人来到西藏,发现活着本身就是一件伟大的事。-哔哩哔哩】 https://b23.tv/a1gktF3 “我突然对人类产生了巨大的敬仰,因为我们意识到了虚无主义,却又不相信虚无主义,是在地球最高峰插上人类的旗帜,是在地球最深处寻找光明,是在明知自己受限于维度的枷锁下依旧渴望探寻所谓真理的一角” 01:22 创作的内生动力 19:47 MBTI下的标签迷思 31:02 挥之不去的名校情结 53:34 单一评价维度与攀比下的失败人生 1:09:00 支撑难熬岁月的理想信念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85分钟
99+
2年前

【访谈】对话冯同学|人生就是几个难忘的瞬间

琪思妙想

要提醒大家一下本期音频需要双声道收听,否则你将会收获单一主播的个人独白,最近冯公子参与了香港大学的研学项目,所以音频聊到了关于他在香港的见闻与思考,香港的建筑给人的整体印象,他对于旅游的观点与思考等等,但是因为满口跑火车以及发散性思维的劣根性,我们只能在半开放式访谈里遨游自如,至于确切的话题和聚集的思维貌似会限制住头脑风暴的发挥,所以聊天内容比较零散而且也过多是泛泛而谈,还希望大家见谅,我们延展谈到了人被快节奏效率感所操控的瞬间,标签化的个人呈现,劳动教育的价值和意义、过度思考带来的不良后果,等等话题都是非常有讨论空间的,本期音频仅代表嘉宾个人观点,不保证成功,不一定有用,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欢迎大家在评论区一起分享交流! 00:19 一口带过的香港大学游学项目以及香港书展 03:51 鳞次栉比的香港建筑 06:04 逼仄的环境会不会影响人的心境 07:26 旅游就是从自己的厌倦逃离到别人的厌倦 08:00 认清楚为什么而活,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种生活 10:00 人是为了几个瞬间做铺垫 11:14 刻板印象是种反智的恶意 15:00 走出半生,归来仍旧是少年 17:00 成年人更多去考虑利弊得失 18:20 快节奏与效率给人的改变 22:23 教育是一种投资 25:54 劳动教育的重要性 28:37 依靠信息差来获取的流量密码 29:55 急功近利对人生无益 33:11 目之所及的天花板让人知足常乐 35:33 痛苦在于:我的欲望是你对我的欲望 37:33 每做错的一道题,都是为了让你遇到对的人

38分钟
76
2年前

不可思议的十四亿分之一

琪思妙想

你总是沉浸在自我遐想的谍影梦幻里,沉浸在情绪波动的巨大旋律里,沉默在无所顾忌的胡思乱想里,厌倦了寡淡无味,却找不到新鲜的依附,心若傲骨恃才傲物,却在日拱一卒的枯燥中关闭篇章的序幕,渴望无拘无束地自由,却在盛大的空旷里无法安放这该死的孤独,渴望被全世界遗忘到烟无音讯的角落,却一次次地拥抱人群中热闹喧嚣的波澜壮阔 你就是你,你即将奔赴一场扭转乾坤的旅行,这个世界需要你奋不顾身地参与,你是一杯威士忌中逐渐消融的酒精,是凶神恶煞的目光中苟延残喘的温情,是盛装出席在晚霞与日暮中捧花奉上的繁星,舔舐着每一个脆弱不堪的曾经,也拥抱着不计其数的善意和小确幸,时而怀疑可能自己得了什么毛病,情绪变化很不稳定,阴晴不定,像渴望氧气一样渴望爱情,处处留情,把困惑不解一并塞进没头没尾的碎碎念念,渴求灵感的降临如同皈依伟大的神灵,把快乐和忧伤都挂在未经沧桑的脸庞,创作一个独孤求败的人物角色,在夜幕降临之时傲立在寂寥无人的山顶 我的朋友们不知道,他们曾经在不经意之间拯救了我无数次,我完完全全相信自己,我也可以给别人带去力量,哪怕生活没有涟漪,哪怕我的阅历局限在目之所及,哪怕东升日落始终如一,哪怕波澜壮阔过后万事万物重归于空寂,可是不论今夕何夕,请永远铭记,我爱你,我永远爱你。 “愿你在自己的热爱里闪闪发光” 200期快乐

44分钟
65
2年前

【访谈】对话颜同学|孤独是情绪的无处安放

琪思妙想

躲得过人潮汹涌的舞会和热闹非凡的聚餐,却躲不过四下无人的街和对酒当歌的夜,孤独给人的局促与不安到底该何处安放?该如何砸碎那种被失落裹挟的孤独感?又或者,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离群索居者,不是野兽,便是神灵”,世间万般喧嚣,你只觉得诸位吵闹,当你与自己对话时,是否也在反思中沉淀,在沉寂中生长? 孤独可以把人剥离到一无所有,也同时能把人还原到最完整的自我拥有,今天与颜同学就从孤独谈起,希望可以给你带来一些启发 本期播客仅代表嘉宾个人观点,要提前声明一下,音频时间略长,补录的音质会略显不同,还望谅解,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 02:44 孤独和寂寞的浅思 04:27 孤独可以充当亲密关系的缓冲区 05:41 情绪大于理智时能否达成一种自洽 12:43 社交软件可以缓解孤独吗? 13:48 无效社交会让人感到孤独吗? 15:23 伴侣可以缓解孤独吗? 17:22 朋友的陪伴能够提高孤独的质量吗? 24:38 你会在人际交往的边界之间安放自己的孤独吗? 26:37 性格自我和兼顾他人矛盾吗? 28:45 自我性与孤独之间的关系 31:18 说回到孤独与寂寞 32:27 孤独是反思自我的利器 34:44 过多自我分析会陷入到内耗之中 37:39 寻伴侣有如交朋友 38:41 极力维护边界感的搭子 41:10 充实生活对抗内耗 44:47 孤独是情绪的无处安放 47:23 孤独伴随着情绪的低谷 49:54 如何面对孤独带来的慌乱与不安

51分钟
75
2年前

【访谈】对话子勋|去爱是人一生的课题

琪思妙想

也许掌握了再多地技巧都没办法弥合人与真诚之间的鸿沟,也许我们听过很多道理也依旧无法对具体而微的问题处理地得心应手,也许再多地利弊得失的考量都难逃一句感人至深的我爱你,张爱玲说,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要遇见的人;诗人说,爱是想要伸出又收回来的手;周总理说,我这一生都是坚定不移的唯物主义者,唯有你,我希望有来生;宫崎骏说,我说不出来为什么爱你,但我知道,你就是我不爱别人的理由;弗洛姆说,我爱你,就是在你身上爱所有人,爱整个世界。 爱是喷薄的烈焰也是凋谢的花朵,是心口的朱砂痣也是墙上的蚊子血,是义无反顾地去爱,那怕痛彻心扉或是遍体鳞伤也势如破竹,还是徘徊犹豫在左右踌躇之中,用不得到也难以失去来聊以自慰呢,对于爱,我也有诸多困惑涌上心头,也许选择爱情本身就是一种选择去相信的信念,一种令人充盈完整并且不断在情绪波动中感受到正向反馈的信念,去关于爱与被爱永远是人类诞生以来乐此不疲地讨论的话题,该如何学着如何去好好爱一个真实具体的人,也是人一辈子所面临的课题。本期播客采取夺命连环问和妙手回春答的形式展开讨论,从大学生谈恋爱遇到的大大小小问题说起,向更深层次地人对于爱的需求说去,关于浪漫脱敏、维系长久关系、年轻人的婚育观念等等内容比较有可讨论的空间,在泛泛而谈之中抽丝剥茧,寻觅一片最大限度容纳面包与玫瑰的理想主义,从稀松平常地闲谈客座,到目光如炬地正襟危坐,距离点燃子勋的热情只差讨论一些女性主义,希望社会公平正义、自由开放、关注弱势群体的梦想,足以激动一整个夜晚的静谧。 本期播客仅代表嘉宾个人观点,受到阅历和环境的影响多有局限,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关于浅尝辄止没有深入探讨的话题,欢迎大家一起在评论区分享交流! 00:38 大学生关于恋爱的需求 02:00 良好的关系需要双方经营 02:41 我们所说的爱到底是什么 04:08 好好去爱一个人 07:17 爱的理想与现实之撞 10:06 爱是自我需求的投射 12:24 爱自己是终身浪漫的开始 13:41 恋爱多多益善吗 14:36 如何下定分手的决心 18:06 爱中掺杂的功利心 19:10 从大学到社会择偶标准的变化 22:41 大学恋爱更为纯粹 24:24 如何看待恋爱脑的行为 29:31 恋爱中的分享欲 30:50 男女关于爱的行为的不同 31:17 年轻人的生育观念 34:31 女性是一种处境 37:00 关于大男子主义与女性独立 子勋:希望大家能成为一个有魅力的人,做一个更好的自己,都来找我做情感咨询啊

40分钟
99+
2年前

【访谈】对话小穆|经济学科下的理科缺席

琪思妙想

提前说明,本期播客内容非常之一本正经,小穆同学最近处在一个备战考研的大状态,所以我针对性地提问了相关内容,也得到了他根据自身经历与思考所做出的回答,坦坦荡荡、光明磊落是小穆在我脑海中存留下的整体印象,沉着理性、冷静输出,在实际行动中落实想法与目的,不苟言笑、端庄大气,承认自己面对身份转化所感受到的迷茫与焦虑,清楚事理,但不会心存戾气,诙谐背后,是张弛有度地反思逻辑,准确无误的表达无需担心所谓的偏激,你将拥抱稳扎稳打与按部就班所带来的红利,你将与平静下的坚定相处地乐此不疲。那么他对于自己三年来经济专业的学习、科研比赛的经历和考试复习规划的看法,也许能够代表部分学生的观点,另外,关于科研找老师、复习的焦虑和倦怠等内容,你是否也有类似的共鸣,欢迎大家在评论区一起分享观点与看法,期待更多不一样的声音! 小穆:自己第一次亲身接触博客还是很紧张的,对于很多东西的表述都由于紧张和自己所处视角的局限性有一些片面和不恰当。比如有些信息确实蕴含了很大的价值,但是同时也存在很多具有误导性的失真信息。因此重要的是真实的一手信息,随着信息的每一次传播,由于其存在滞后性,价值会逐渐降低,并且存在失真的可能性。所以最好的便是获取第一手的信息。对于非一手信息,在验证其真实性之前都可以持怀疑态度。至于角色的转变,个人认为是有必要进行尝试的,当然,回到家还是父母的孩子。 内容仅代表嘉宾双方本人的观点,本期播客包括但不限于: 00:45 大学三年学习经济专业的感受 00:20 大量地背诵对于学习的意义 03:57 临时抱佛脚的大学考试 06:31 自由式地学习对于个人培养的益处 07:26 大学是高中与社会之间的中转站 07:59 人对于身份转化的缓冲期 08:52 独立搜索信息是成长的必需品 13:37 比赛与项目的相关经历以及技能的提升 20:13 考研的准备以及生活状态

25分钟
40
2年前

【访谈】对话26|大多数人被困在犹豫

琪思妙想

宁静到逼仄的午后,沉着但散发灵气的空气,枯燥无味的时光因为沉浸地交谈而令人口逐渐亢奋。零星火花闪烁地烟蒂,迎接一位朋友无所顾忌地出席。你会好奇,喧嚣的外皮褪去之后,被标签和矫饰层层包裹下的内核,将会把思维引向何处。你会毫无防备地对一位平静且稳重地人敞开心扉,恰如一块碎石妄图惊扰出水面的涟漪,我时常怀疑,是否要对自己的幼稚标记一些带有强调措辞的怜悯。用玩世不恭地毫不在意掩盖眼角泛起的忧郁,把何谓良好生活作为一项持续探索的课题,对耳边滔滔不绝的只言片语将信将疑,我难以掺透在问题落地之前,有哪个回答已经有条不紊地准备就绪。 在聒噪中欢腾,沉默里思索,我会惊讶于他波澜不惊的情绪波动,也会惊喜于他寡言少语下的掷地铿锵,无需刻意观察,他反思后的积淀是种不为人知的释然,一种与虚无背道而驰的存在感,也许兜兜转转也难逃一句“人是微不足道的”,当然,这是认清生活的悲剧性后依旧逻辑自洽的乐观主义,令人捉摸不不透的是眉头紧锁的神经,以及顿时又会烟消云散的笑意,不明底细地猜测注定一败涂地,于是你来到这个房间,录下来一肚子的恰逢时宜。 首先要抱歉个别片段因为设备原因收声不太理想,但是这无法磨灭其价值含量,另外在此声明,本期播客观点仅代表嘉宾双方个人想法,涉及到的问题具有较大讨论空间,如果大家感兴趣欢迎在评论区一起交流分享,我很期待能够与不同的观点进行思维碰撞,本期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00:18 人与人之间微妙的边界以及社交距离 04:16 人际交往实际上是一种价值交换 06:04 陪伴的时间能否决定社交的质量 12:24 朋友间能否找寻到曾经的快乐 14:00 寻找人生的正向循环,缓解不必要的痛苦 20:51 当情绪问题与工作任务发生冲突时 24:53 情绪稳定可以经过科学练习获得 31:07 父母的无底线包容是种权利与义务的对等吗 33:00 家庭的认知观念帮助你越走越远 34:58 简历自我与发展自我冲突时 40:12 通过筛选信息来保持专注 42:05 如何消解对于自己的厌恶 44:46 自我培养式的个人反思 47:18 大学生的试错成本 54:50 赚钱是每个人的课题

59分钟
99+
2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