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欢迎来到这届年轻人的“搞钱之都”

2020年年末,“深圳女孩”的梗火了起来。“深圳女孩”是指那些每次聚会都在聊如何“搞钱”的深圳女孩,她们关心如何买房、炒股、基金、项目、副业…这一现象也生动地展现了深圳这个城市所特有的经济活力。 从40年前的“小渔村”到如今GDP雄踞全国大中城市第三名,从创新型城市到世界创新之都,深圳在科技与创新上的成功离不开深圳人,但深圳也成就了这群喜欢折腾的年轻人。那么,深圳是如何吸引这么多创新人才?创新人才又如何为深圳带来改变? 恒大研究院和智联招聘联合发布了“2019年最具人才吸引力城市100强”榜单中显示,深圳仅次于上海位列第二名。城市与人才之间苏沪已形成了微妙的张力。深圳又如何继续吸引并留住人才?作为科技城市的研究样本,深圳具有哪些借鉴意义? 本期二维无码邀请了美国安娜堡传播学院博士王岳晗一同聊聊深圳这座新兴的科技城市。 丨主播丨 大奎:二维无码主理人 丨嘉宾丨 Grace:南非斯泰伦博斯大学评估与科技研究中心(the Center for Research on Evalu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t the Stellenbosch University)博士后研究员。南加州大学(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博士毕业,安纳伯格传播·技术·社会主席研究员。 主要内容 06:48 硅谷科技发展的独特之处在哪里? 07:59 硅谷吸引全球人才背后的驱动力是什么? 12:00 发展中国家想推动创新创业一定要依托高校资源吗? 13:48 高校的风格差异如何影响人才的就业意愿? 20:40 深圳的创新能力超越硅谷了吗? 23:45 深圳的“孔雀人才计划”具体是什么? 30:38 非技术类人才如何参与到创业过程中? 38:16 “孔雀人才”的实施效果如何? 39:51 深圳的人才流失与人才回流 47:42 民营企业如何吸引留学生就业? 48:58 深圳怎样留住人才? 56:10 这一代的创业者与20/30年前有何不同? 1:02:46 深圳在国际媒体中是怎样的形象? 1:03:57 研究中有哪些核心结论可以分享? 1:10:13 深圳模式对于其他国家有哪些借鉴价值? shownote 王岳晗的研究论文 Talent Migration in Knowledge Economy: The Case of China’s Silicon Valley Shenzhe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and Integration. DOI : 10.1007/s12134-021-00875-5 “孔雀计划” 深圳经济特区于2010年10月推出的引进高技术人才的项目。纳入“孔雀计划”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可享受160万至300万元的奖励补贴,并享受居留和出入境、落户、子女入学、配偶就业、医疗保险等方面的待遇政策。对于引进的世界一流团队给予最高8000万元的专项资助,并在创业启动、项目研发、政策配套、成果转化等方面支持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 WeWork 总部位于纽约的众创空间,提供一种灵活的、可按时计费的办公选择。它能够让用户随时、就近地找到办公空间,并帮助个人用户高效工作。 1:13:10提到硅谷创新的影响因素书稿 The New Argonauts: Regional Advantage in a Global Economy 西丽大学城 位于深圳南山区的大学片区,包括深圳大学西丽校区、南山科技大学、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等本土院校以及北京大学深圳校区、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等等。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报告(深圳作为全球创新中心2020年排名位于硅谷之上)https://www.globalinnovationindex.org/userfiles/file/reportpdf/GII-2020/cluster-rankings.pdf 内容编辑:钱沛杉 音频制作:悦威工作室

77分钟
3k+
3年前

手环可以拯救我们的睡眠吗?

睡眠,是每个人生命中最为普通的行为之一,它的发生看似理所当然,因此大多数人不会重视它,甚至愿意牺牲它。我们顽强“抵抗”着睡眠也让我们在悄无声息地为自身健康埋下了一颗隐形炸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27%的人存在睡眠问题,即每4人中至少有1人,这个数字还在不断攀升;华米科技发布的《2020中国人睡眠白皮书》中显示,人们睡眠时长呈下降趋势,现在的年轻群体相较于以往的年轻群体,睡眠时长也下降了;且仅有三成的人,对自己的睡眠状况是满意的。 睡眠问题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和重新认识睡眠。2020年,卡尔·萨根科普奖得主马修·沃克的《我们为什么要睡觉?》一书全球销量突破百万册,引发轰动。究竟什么样的睡眠是好睡眠?睡眠质量会受到哪些因素影响?手环等可穿戴设备如何为我们提高睡眠质量提供解决方案?本期二维无码邀请两位科技工作者一起聊聊睡眠话题。 丨主播丨 大奎:二维无码主理人 丨嘉宾丨 王一航:中科搏锐硬件工程师 王健飞:科技作者,公众号“赤潮”主理人 主要内容 02:15 关注睡眠话题的起因是什么? 04:28 什么样的睡眠是好睡眠? 09:55 外部环境是怎样改变我们的睡眠质量的? 16:48 “再熬一会”的原因是什么? 20:49 判断睡眠好坏的数据指标有哪些? 25:11 当前流行的睡眠问题有哪些? 29:42 睡不着的情况如何缓解? 40:06 冥想对缓解失眠问题有效吗? 47:15 睡眠监测的数据指标有哪些? 53:26 对于普通人来说,有哪些外部设备可用于监测睡眠状况? 58:17 未来还会有哪些可穿戴设备能给睡眠提供辅助作用? shownote 《我们为什么要睡觉?》 2020年,卡尔·萨根科普奖得主马修·沃克著写《我们为什么要睡觉?》一书。书中从脑神经学的视角揭示了什么是睡眠,人们应该如何睡觉、如何提高睡眠质量等问题。比尔·盖茨在读完此书后,发表长评《这本书催我入睡》。本书豆瓣评分8.5分。 急性焦虑症 急性焦虑症,又称惊恐发作、惊恐症,它有突如其来和反复出现的莫名恐慌和忧郁不安的特点,每次发作持续几分钟到数十分钟。症状表现包括睡眠障碍、情绪焦虑、植物神经功能障碍等。 fitbit fitbit在2007年成立于旧金山,是最早进入可穿戴设备领域的公司之一。2009年,fitbit推出第一款用来记录运动与睡眠数据的健康追踪产品,在方兴未艾的可穿戴市场中占据了先发优势。fitbit于2015年6月19日正式登陆纽交所挂牌上市,成为第一家上市的可穿戴设备公司。2019年,谷歌以21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fitbit。 华米科技《2020中国人睡眠白皮书》 https://fe-cdn.huami.com/fe-deploy/page/template/85331620301539247-12.html?qrcode=true PSG 多导睡眠图(Polysomnography,PSG)又称睡眠脑电图。主要用于睡眠和梦境研究以及抑郁症和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诊断。多导睡眠图是通过不同部位的生物电或通过不同传感获得生物讯号,经前置放大,输出为不同的电讯号,记录出不同的图形以供分析。 《纯粹理性批判》 《纯粹理性批判》是德国哲学家伊曼努尔·康德创作的哲学著作,该书首次出版于1781年,是康德的哲学巨著三部曲中的第一部。书中的主要观点是人们通过对理性的本身,即人类先天认知能力的批判考察,确定其中一些先天的、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的要素,以及这些要素的本源、作用、条件和界定等,并用以探讨它能认识哪些和不能认识哪些,在这个基础之上对形而上学的发展和归宿做出明确判定。 内容编辑:钱沛杉 音频制作:悦威工作室

64分钟
3k+
3年前

三位中年人谈“选专业”:技术时代,学文科真的没有用吗?

4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在其官方公众号发表了一篇题为《关于我国人口的认识和应对之策》的工作论文,文章在目前人口问题的应对之策中提及“要重视理工科教育,东南亚国家掉入中等收入陷阱原因之一是文科生太多。”这一论断迅速引爆网络,其争论的核心是“文理科之争”。 从历史发展来看,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先进的工业国”离不开大量理工科人才的付出,时至今日,社会的方方面面似乎仍然需要依赖理工科知识转化为社会生产力,5G技术、云计算、扩展现实技术、人工智能等领域都需要更多数量的理科生。 但是认可理工科的重要价值并不意味着否认文科的重要性。技术的变革带来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如何更好地优化治理形式、建构社会规则,恰恰需要社科及文科生的广泛参与。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大学如何选专业成为了诸多考生和家长关心的话题之一。那么,专业真的能够决定一生的发展吗?大学专业会人带来怎样的影响?理科生和文科生是完全对立的吗?就业方向与专业有怎样的关系?本期二维无码邀请到两位理工科出身的嘉宾,和社科专业出身的主播大奎一起聊聊他们对于专业的看法。 |主播 | 大奎:二维无码主理人 | 嘉宾 | 张小庆:私募投资公司投资经理 闫泽华:Boss直聘策略产品专家 主要内容 07:41 哪些客观因素决定了我们的专业选择? 10:49 专业如何影响工作选择和思维方式 14:11 专业选择有怎样的建议? 26:26 如何看待文理科之争? 40:05 如何应对大学专业与就业市场的错位? 43:39 什么样的行业“越老越值钱”? 55:15专业选择的意识从何而来? 57:14从整个生命体验来看,工作带来了什么? 内容编辑:钱沛杉 音频制作:悦威工作室

62分钟
2k+
3年前

与知乎张宁聊创作丨从“想红”到“持续输出”,内容创作如何成为一门手艺?

在Web1.0时代,大部分网友“只读不写”,到了Web2.0时代,个体拥有了在网上创作的能力,内容产业迅猛发展,内容生产的创作者群体也呈现爆发性增长,面对激烈的竞争,创作者的生存也愈发艰难。头部大V占领了大多数流量,但也面临着市场逐渐饱和,增长减缓的压力;腰部及尾部的创作者想要顶住摆脱流量危机,逆风翻盘的机会也愈加渺茫。 在这样的形势下,内容行业会有怎样的发展趋势?内容类型与流量之间有没有相关性?本期二维无码邀请到两位内容创作者,一起聊聊他们创作的心路历程,以及算法推荐之下内容创作者的突围路径。 主播 | 大奎:二维无码主理人 | 嘉宾 | 张宁:知乎战略副总裁 Brick:腾讯研究院资深专家 本期内容: 02:25 “虚荣心”是最初的创作动机 19:20 如何定义好内容? 33:50 内容垄断是通往爆款的必要条件吗? 42:30 不同媒介类型会带来内容差异吗? 59:15 如何看待严肃内容与变现之间的鸿沟? 内容编辑:钱沛杉 音频制作:悦威工作室 提到的概念: 创作者经济:Web 2.0使人们不再仅仅将互联网用于信息收集和存储,而是发现了诸如社交媒体和视频分享之类的新的潜在用途。Web 2.0为人们提供了许多在网上表达自己的机会,创作者经济也由此发展起来。 CC协议:Creative Commons(知识共享),简称CC。知识共享提供多种可供选择的授权形式及条款组合,创作者可与大众分享创作,授予其他人再散布的权利,却又能保留其他某些权利。知识共享的诞生是为了避免现代知识产权以及版权法在信息共享方面的问题。 “新宝岛男孩”:歌曲《新宝岛》是日本摇滚乐队鱼韵的作品,后来因为单曲自带的魔性MV而走红。新宝岛男孩是指B站6位猛男尬舞的视频,简单的舞姿但是充满魔性。 RSS:简易信息聚合(也叫聚合内容)是一种基于XML的标准,在互联网上被广泛采用的内容包装和投递协议。RSS(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是一种描述和同步网站内容的格式,是使用最广泛的XML应用。RSS搭建了信息迅速传播的一个技术平台,使得每个人都成为潜在的信息提供者。 提到的作品: 《一块馒头引发的血案》:《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是中国大陆自由职业者胡戈剪辑的一部网络恶搞短片,其内容重新剪辑了电影《无极》、中国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频道栏目《中国法治报道》以及上海马戏城表演的视频资料等。 《信息规则/Information Rules》:该书由卡尔・夏皮罗(Carl Shapiro) 及哈尔・瓦里安(Hal Varian)著。书中运用网络经济中的经济学知识,从经济研究和作者自己的经验中提取出适合信息相关产业的经理们的知识。 《冀西南林路行》:《冀西南林路行》是中国内地摇滚乐队万能青年旅店于2020年12月22日发行的专辑,共收录《早》《泥河》等在内的8首歌曲。专辑豆瓣评分9.5分。

78分钟
3k+
3年前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公布,人口老龄化背后的经济账怎么算?

5月11日,备受关注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终于公布,数据显示目前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达18.7%,老龄化程度在进一步加深。老龄化带来的种种问题不言而喻,而中国其实已经经历过老龄化过程中第一个转折点——劳动人口到达峰值——的经济冲击。接下来,下一个转折点马上就要走到我们面前。 如何应对老龄化可能带来的经济冲击?2021年1月9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蔡昉在由腾讯研究院主办的腾讯科技向善暨数字未来大会上发表了题为《双侧记:老龄化及其经济影响》的演讲,指出人口发展过程中的一个趋势和两个转折点,以及如何从需求侧应对老龄化带来的影响。本期节目为该演讲的实录,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老龄化。 | 主播 | 大奎: 二维无码主理人 | 嘉宾 | 蔡昉: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本期内容: 03:57 老龄化过程中两个关键的转折点 08:10 老龄化如何影响经济增长? 13:23 总人口减少如何影响消费需求? 19:43 如何挖掘潜在消费需求? 24:42 需要重点培养的三个消费群体 延伸阅读: 演讲文字实录:https://mp.weixin.qq.com/s/h7pz2KQ163xcQ6VVPQwOEA 演讲视频回看: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sV411E7Xn 收听提示: 由于本期节目为现场演讲实录,语速较慢,建议开启1.25-1.5倍速收听。

29分钟
3k+
3年前

中年危机是个伪命题吗?

近年来有关“中年危机”的论调不断,以致于我们愈加相信这场危机的存在,开始把人生中的很多不顺与之关联。作为每年涌入大量优秀年轻人的行业,互联网人对中年危机的感知可能更为强烈。很多人认为互联网就是在吃青春饭,到了35岁左右只能以离开的方式结束这场危机。尽管相关的讨论已经很多,但我们仍然好奇中年危机究竟是如何产生的?这是一种怎样的状态?它真的是所有问题的症结所在吗?因此,本期节目我们邀请到三位嘉宾一起聊聊中年危机以及就业、鸡娃等一系列由中年危机引发的问题。 在与嘉宾的讨论中我们发现,中年危机的背后实际上是大家非常熟悉的“焦虑”。这种焦虑可能不仅出现在中年,它将是我们一生的命题。如果我们能够找到引发焦虑的源头,很多问题可能就会迎刃而解。 | 主播 | 大奎: 二维无码主理人 | 嘉宾 | 艾拉:资深互联网从业者 李刚:腾讯研究院首席研究员 王健飞:赤潮公众号主理人、科技作者 本期内容: 02:26 谁发明了中年危机? 17:35 为什么互联网行业容易出现中年危机? 24:57 经历过中年危机的人,之后会做些什么? 43:54 互联网的职业经验是否能对职业发展带来长期帮助? 61:18 女性如何面对职场焦虑 提到的文章: 《谁发明了中年危机?》(公众号:赤潮AKASHIO) 《跨过沼泽 辞掉腾讯组长的这一年》(公众号:同事一场) 《死亡与中年危机》(Death and the mid-life crisis) 提到的学者: 埃里奥特·杰奎斯(Elliott Jaques),加拿大裔工业心理学家,著名管理学者、精神病学者和顾问,伦敦 Tavistovk 人力资源学院创始人之一。著有《企业文化之改变》、《时间的自由度》、《为层级制辩护》等书。 提到的书籍: 《倦怠:为何我们不想工作》 作者:波波夫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出版年:2020-10

67分钟
3k+
3年前

零工经济的错位想象

零工经济一度被认为是“工作的未来”,但2月份英国最高法院对Uber的判决让我们对这种工作模式再次产生质疑。在这份判决中,25名司机被判定享有雇员权利,随后Uber进一步妥协,给予7万多名司机“正式工”的身份。相比传统的雇佣模式,零工经济一方面代表着灵活与自由,但另一方面也带来诸多不确定。 历史上,新生事物在发展过程中大多会产生一系列问题。那么对于零工经济来说,这种新的雇员关系存在哪些争议?对于社会来说,又需要做出怎样的调整来适应这种模式的发展?本期二维无码邀请到两位老朋友一起聊聊我们对零工经济有着怎样的认识和期待。 | 主播 | 大奎: 二维无码主理人 | 嘉宾 | 李刚:腾讯研究院首席研究员 王健飞:赤潮公众号主理人、科技作者 本期内容: 01:32 什么是零工经济? 08:44 零工经济催生了新的社会需求,还是对传统需求的一种替代? 14:20 零工经济与传统就业模式有什么不同? 25:49 兼职与全职,零工经济的两种极端情况 42:27 灵活就业会改变已有的养老模式吗? 48:43 零工经济目前有哪些社会保障? 提到的作品: 《零工经济》 作者:黛安娜·马尔卡希 译者:陈桂芳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年:2017-11 《扫地出门》 作者:马修·德斯蒙德 译者:胡䜣谆 / 郑焕升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2018-7 《企业的性质》(The nature of the firm) 作者:罗纳德·科斯 发表日期:1937年

53分钟
1k+
3年前

短视频与严肃内容格格不入吗?一次对短视频的重新思考

在视频化狂飙突进的年代,我们无法选择看或者不看,因为它已经成为主流的传播载体,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视频类型是短小精悍的短视频,我们在路上、地铁上、超市无处不在,也经常在商区、景区看到许多人夹着手机,或是直播,或者拍摄。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在2020年12月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短视频用户规模已经达到8.73亿,占到整体网民的88%。这个数据是我们想要探讨这期内容的起点,过去两年,媒介批判学派一直对短视频有诸多质疑,最大的质疑点是:接连不断的短短15秒的内容,永远拉不到底的信息流,是否会瓦解人们的深度思考能力?本期二维无码邀请到两位老朋友一起从这个质疑出发,聊聊作为用户、作为内容生产者,我们如何看待短视频带来的种种影响。 | 主播 | 大奎:二维无码主理人 | 嘉宾 | 王健飞:自媒体人、PandaYoo创始人 苏伦:腾讯研究院研究员 本期内容: 09:01 公众和学界对短视频的诟病 21:13 算法与短视频之间的联系 27:03 作为创作者如何看待短视频的内容生产? 43:00 短视频能否承载严肃内容? 48:17 严肃内容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59:34 硬核知识天然就和流量是死对头吗? 60:22 国内短视频平台分别有怎样的优势? 提到的概念: 数字素养:保罗·吉尔斯特(Paul Gilster)在其1997年的著作《数字素养》中将数字素养描述为对数字时代信息的使用与理解,并强调了数字技术作为基本生活技能的重要性。 数字鸿沟:指的是在全球数字化过程中,由于对信息、网络技术的拥有程度、应用程度以及创新能力的差别而造成的鸿沟。 奶头乐理论:最早出现在《全球化陷阱》一书中,指的是生产力的不断提升伴随着竞争加剧,世界上80%的人口将被边缘化,他们不必也无法参与产品的生产和服务,同时80%的财富掌握在另外20%的人手中。为了安慰社会中“被遗弃”的人,避免阶层冲突,方法之一就是让企业大批量制造“奶头”——让令人沉迷的消遣娱乐和充满感官刺激的产品(比如:网络、电视和游戏)填满人们的生活、转移其注意力和不满情绪,令其沉浸在“快乐”中不知不觉丧失对现实问题的思考能力。 信息茧房:指的是人们关注的信息领域会习惯性地被自己的兴趣所引导,从而将自己的生活桎梏于像蚕茧一般的“茧房”中的现象。 提到的学者: 尼尔·波兹曼(Neil Postman):媒体文化研究者和批评家,代表作有《娱乐至死》、《童年的消逝》、《技术垄断》等。 哈罗德·伊尼斯(Harold A.Innis):加拿大政治经济学家,代表作有《加拿大经济史》、《传播的偏向》、《帝国与传播》等。 凯文·凯利(Kevin Kelly):《连线》杂志创始主编,代表作有《失控》、《科技想要什么》等。 尼古拉斯·卡尔(Nicholas G.Carr):《哈佛商业评论》前执行主编,其著作主要关于科技、商业以及文化方面,包括《浅薄》、《大转换》等。 提到的视频博主: @出院CheckOut、@罗翔说刑法、@李永乐老师、@四川观察、@回形针PaperClip 提到的视频节目: 《十三邀》

74分钟
5k+
4年前

到底有多少人在偷偷看网文?附送实用网文入坑指南

2020年《琅琊榜》、《庆余年》等百部网文首次被国家图书馆收录,这让原本被认为“难登大雅之堂”的网文得到地位的证明。实际上,网文早已从最初的野蛮生长发展为成熟的市场。近几年网文改编剧的大火,也让网络文学进一步出圈。有数据显示,目前网络文学用户已达4.67亿,创作者也有1936万人之多。很多人可能没有直接看过网文,但一定听过某些作品的名字。本期节目我们邀请到一位隐藏的资深网文爱好者,一起聊聊过去十年网文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回忆,网文市场又是如何一步步发展起来的。 | 主播 | 大奎:二维无码主理人 | 嘉宾 | 晓宇:资深网文爱好者、“金融科技50人·青年论坛”召集人 本期内容: -嘉宾网文阅读经历分享 -男频女频能否吸引到同一批读者? -网文入门作品推荐 -什么样的网文能够吸引到读者 -复盘网文十年历史 -网文是不是文学? -这些年网文作品核心主旨的变化 -网文能被工业化生产吗? -如何看待网文改编剧现象? 提到的概念: 男频:男生频道的简称,频道中是大多数男生看的网文。 女频:女生频道的简称,频道中是大多数女生看的网文。 小白文:形容小说情节简单,桥段套路化,读起来相对轻松,文学性不是很高。 中原五白:指的是我吃西红柿、天蚕土豆、唐家三少、辰东和梦入神机五位作者,他们以小白文流行于网络。 中原五青:指的是烽火戏诸侯、烟雨江南、猫腻、骁骑校和愤怒的香蕉五位作者,他们的作品与小白文相对应,属于文青系列。 耽美:在中国多指作品题材类型,用于表达男同性恋的爱情。 爽文:比较常见的网文类型,特点是主角从小说开始到故事结尾顺风顺水,升级神速。 金手指:简单来说就是小说主角开挂了。 无限流:起源于起点中文网小说《无限恐怖》,指的是包含无限元素,包括科学、宗教、神话、传说、历史、现实、动漫等。无限流小说一般都是现世所未知的科技或异能创造的独特空间,把现世之人召唤过去并且送往由此空间创造的一个个虚拟空间进行历练等。 提到的作品: 《第一次亲密接触》、《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泡沫之夏》、《左耳》、《明月晓溪》、《此间的少年》、《诛仙》、《琅琊榜》、《我的超级异能》、《斗破苍穹》、《大主宰》、《雪中悍刀行》、《剑来》、《镜》、《微微一笑很倾城》、《何以笙箫默》、《扶摇》、《神医凰后》、《陈二狗的妖孽人生》、《有匪》、《凡人修仙传》、《飘渺之旅》、《斗罗大陆》、《校花的全能高手》、《极品全能高手》、《大王饶命》、《第一序列》、《冒牌大英雄》、《无限恐怖》、《从姑获鸟开始》、《全职高手》、《余罪》、《法医秦明》、《暗黑者》、《庆余年》、《剑客》、《大道朝天》、《择天记》、《大奉打更人》、《寒门状元》、《超神机械师》、《余罪》、《我和罪犯玩命的日子》、《谍影风云》、《赘婿》、《手术直播间》、《全职国医》、《当医生开了外挂》、《大医凌然》、《中医许阳》、《长夜余火》、《诡秘之主》、《奥数神座》、《武道宗师》、《灭运图录》、《我的一天有48小时》、《我有一座冒险屋》、《我的治愈类游戏》、《从前有座剑灵山》、《武动乾坤》、《天官赐福》 提到的作者: 痞子蔡、明晓溪、饶雪漫、辛夷坞、江南、怒马照云、唐家三少、天蚕土豆、我吃西红柿、爱潜水的乌贼、烽火戏诸侯、沧月、姒锦、顾漫、Priest、老鹰吃小鸡、会说话的肘子、蝴蝶蓝、紫金陈、猫腻、齐佩甲、常书欣、寻青藤、愤怒的香蕉

57分钟
3k+
4年前

盲盒经济还会继续火下去吗?

三月初,国产轻喜剧《乡村爱情》推出了剧中人物盲盒,第一批上线仅6小时即售罄。《乡村爱情》作为一个存续15年的经典IP,剧中人物有极高的认知度,和一大批稳定的受众。很多用户在购买乡村爱情盲盒时,甚至选择一锅端。有评论者甚至预言,《乡村爱情》推出盲盒只是开始,未来盲盒可能成为整合营销中的一环。带着各种对盲盒的疑惑,我们邀请到两位盲盒玩家一起聊聊盲盒的故事。 | 主播 | 大奎:二维无码主理人 | 嘉宾 | 小白:腾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后 苏伦:腾讯研究院研究员 本期内容: 01:27 嘉宾盲盒经历分享 07:30 盲盒与手办的区别在哪里? 11:37 泡泡玛特如何打造IP? 19:50 为什么没有故事的IP也能让大家爱不释手? 23:27 盲盒为什么会具有社交属性? 31:16 盲盒是如何定价的? 33:30 盲盒是一门可持续的生意吗? 延伸阅读: 扭蛋:又称为转蛋或胶囊玩具。一般是把多个相同主题的玩具模型归置成一个系列,分别放入蛋状的半透明塑料壳里,并添加相应的说明书然后放到对应主题的扭蛋机中,通过投币或插卡随机抽取的方式进行售卖的商品。 端盒:直接购买一整套盲盒,不仅能一次集齐常规款,还有更大几率抽中隐藏款。 手办:日本动漫周边中的一种,在国内主要为收藏性人物模型。 ACG:Animation(动画)、Comics(漫画)与Game(游戏)的首字母缩写,多指二次元文化。 Molly:香港设计师Kenny Wong创作,是泡泡玛特销量最高的IP形象。 原神:上海米哈游制作发行的一款开放世界冒险游戏,2020年9月28日开启公测。 阴阳师:网易自主研发的3D日式和风回合制PRG手游,2016年9月9日全平台公测。 狄德罗效应:也称配套效应,指的是人在获得某件物品的过程中,未获得某一物品前,心理状态相对平稳,但在获得了该物品后却变得不满足。

42分钟
1k+
4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