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好的“朋友”是AI心理咨询师

Hello,大家好,我是本期主播Brick。 我们最近新开了一个“好奇心”系列节目。在本期“好奇心”系列的第一期节目中,我们想和大家聊聊当AI遇上了心理咨询后会产生那些奇妙有趣的化学反应。 我第一次接触到AI心理咨询这个新鲜事物,是在去年ChatGPT大火的时候,我的朋友健飞,也是本期主播之一,他发给了我一个PI.ai的网址,我点开之后发现这是一个基于AI驱动的心理咨询软件。 当然,它和我之前接触到的AI聊天机器人最大的不同是,它真的会耐心聆听我对生活中烦恼的絮絮叨叨,并在合适的时候给我贴心的安慰...... 与其说它是一位“合格”的心理医生,不如说它更像一位“暖心”的好基友/好闺蜜。 | 本期嘉宾 & 主播 | Brick:二维吾码主播 王健飞:二维吾码另一位主播 内容编辑 & 音频制作:Z ※欢迎微信添加好友加入二维吾码听友群:erweiwuma | 主要内容时间轴 | 00:03:25 写在AI心理咨询之前:如果我有心理疾病,我应该找心理咨询师,还是精神科医生?二者有何不同? 00:07:11 心理咨询、冥想、禅宗,一种自助式的自我心理治愈方法 00:09:25 我之前曾经也是一位抑郁症患者,谈谈我做心理咨询的经历 00:16:17 隐秘的市场:中国精神障碍患者数量和心理咨询市场的规模,就像海绵里的水...... 00:21:46 将个人化的心理咨询做成流水线商品,这是美国的心理咨询市场模式 00:24:06 不好意思、贵,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我们对心理咨询避而不及? 00:28:50 当AI与心理咨询相遇,它能在哪些方面辅助心理咨询师开展工作? 00:34:44 市面上都有哪些AI心理咨询软件?为什么对话机器人不可以取代它们? 00:37:58 你需要和AI心理咨询机器人聊聊,对,这就是我给你开的的处方 00:44:04 心理咨询是一个“富文本”交流的过程,AI心理咨询机器人有哪些不足之处? 00:48:52 谈了多年的女友变成朋友,而且TA还会一直涨价,这样的陪伴型AI机器人还会是你的选择吗?

52分钟
1k+
1年前

去敲幸福的门,一种追求人生幸福最大化的新公式

最近,二维吾码的主播健飞又写了一篇长文《幸福积分》,大约有6万多字,这篇文章和他之前做的明日故乡网站其实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简单来说,就是提出一套关于什么是幸福、我们为什么不幸福、以及怎么做才能将幸福指数最大化的理论。 那么这种全新的幸福理念究竟是什么呢?工作真的是幸福的敌人吗?今年我们就来聊一聊 每个人都会被问到问题——你幸福吗? | 本期嘉宾 & 主播 | Brick:二维吾码主播 健飞:二维吾码主播,《幸福的积分》作者,亦是《互联网是人类历史的一段弯路吗?》、《明日故乡,找到你的下一座城市》等文的作者 内容编辑 & 音频制作:Z ※欢迎微信添加好友加入二维吾码听友群:erweiwuma | 主要内容时间轴 | 00:03:31 一个可以计算人生幸福的公式,完美的幸福曲线长什么样? 00:07:04 阳光、郊区别墅、宠物、和喜欢的人在一起、为什么我们对幸福的憧憬都如此相似? 00:09:37 影响我们对幸福水平感受的因素有哪些? 00:13:33 高考前、工作后、退休后,为什么是幸福曲线变化最明显的三个时期? 00:17:14 为什么我们对自身幸福感知的能力越来越弱?测量幸福水平,本身就是个伪命题 00:21:20 灯红酒绿、工作成瘾、做自己喜欢的事就好:我对什么是幸福的理解,所经历的几个阶段 00:24:28 不知所以的工作在逐渐疏离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最终我们就不幸福了 00:27:55 如何找到自己的快乐阈值?报复性消费带来的快乐并不真实 00:30:33 拥有自己热爱的工作,与身处社会中的无力感和解,就能得到幸福?这套方法管用吗? 00:34:23 努力不一定能上好大学,既然过程与结果都不幸福,那会是我们一开始方向就错了吗? 00:37:27 终极一问:如何选择才会拥有幸福?

41分钟
1k+
1年前

祛魅大厂“饭圈式”崇拜的操作指南《大厂人才》作者访谈录

前不久,二维吾码主播brick读到一本书《大厂人才》,副标题是“互联网巨头人才管理像素级还原”。这本书对外界神化的大厂管理工具比如价值观、OKR、弹性工作、 扁平化等,进行了批判性的分析。 brick对于互联网职场也有 一些观察,也写过《倦怠:为何我们不想工作》这样一本小册子,因此当他看完《大厂人才:互联网巨头企业人才管理像素级还原》(以下简称《大厂人才》)这本书后也是特别有感触。但是不是就一定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呢? 今天我们就请来《大厂人才》这本书的作者娄珺做客我们的频道。 | 本期嘉宾 & 主播 | Brick:二维吾码主播 娄珺 Samantha:穆胜咨询合伙人,纽约大学Stern商学院访问学者,《大厂人才:互联网巨头企业人才管理像素级还原》作者 内容编辑 & 音频制作:Z ※欢迎微信添加好友加入二维吾码听友群:erweiwuma | 主要内容时间轴 | 00:02:12 打破对大厂的饭圈式崇拜,《大厂人才》的创作契机? 00:04:14 效益好就等于管理好吗,大厂的神秘光环从何而来? 00:06:09 不是只有打过仗的人才能当将军,以一个局外人的身份写就《大厂人才》 00:09:09 管理是一门符合客观逻辑的科学,如何排除案例分析中的“无效动作”? 00:11:40 大厂对管理创新方法上有贡献吗? 00:14:22 管理经验的积累并无捷径,为何互联网企业在管理上的“容错性”那么高? 00:19:00 职业化的国外大厂VS“江湖气息化”的国内大厂,二者在管理模式上的异同? 00:23:56 既然知道公司哪里有问题,为什么还要找咨询,咨询真正的价值在哪里? 00:27:12 管理是一个企业的必须动作吗?未来管理“轻量化”的先决条件有哪些? 00:30:43 洞悉用户需求与企业自身的快速调整,才是提高组织管理效率的核心 00:32:50 经济下行,企业效益降低,一定是企业管理失灵的“锅”吗? | Shownotes | 《大厂人才:互联网巨头企业人才管理像素级还原》: 本书用大量的证据证明,互联网大厂在人才管理上看似有一套完备而先进的体系,也输出过不少热门的管理概念和工具,但这些体系、概念和工具只是基于创始人理念、力图匹配业务需求的一种“阶段性方案”,既不是开宗立派,也不具有普适性,而且其效果有夸大之嫌。 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从方法出发,分析了互联网大厂推崇的七大人才管理神器,如价值观考核、OKR、去KPI、叫花名、上班不打卡(弹性工作制)等,不仅介绍了这些现象级方法的兴起背景、理念逻辑、实施效果。 下篇从企业出发,以字节跳动、阿里、腾讯、美团这四个互联网一线大厂为样本,纳入了传统巨头华为的标杆案例,对五家企业的人才管理模式进行了像素级还原,盘点了它们在人才标准、职级体系、干部任免、价值观宣贯、人才培养、人才激励等方面的成败得失。

36分钟
1k+
1年前

冲突时代的俄罗斯旅游见闻

这一期,又是一个在长假之后来分享我们各自游记的节目。这期节目的三位嘉宾都是曾经或个人行,或跟团游去过俄罗斯游历的,他们的足迹加起来可以说是几乎遍布了俄罗斯的大部分地方:充满超现实主义的莫斯科红场、让人看到审美疲劳的圣彼得堡一众教堂、离极光最近的摩尔曼斯克、 人山人海的贝加尔湖、像极了中国落寞县城的伊尔库斯克...... 其中,更有一位嘉宾于2024年春节期间,也就是俄乌冲突后,前往俄罗斯旅游。今天,我们就邀请三位和我们谈谈他们在俄罗斯旅游与漫步期间的见闻,以及向我们描绘他们各自心中的俄罗斯的样子。 | 本期嘉宾 & 主播 | Brick:二维吾码主播,于 2013 年前往俄罗斯旅游 健飞:二维吾码主播,于 2017 年前往俄罗斯旅游 Vega:某互联网大厂女农民工,于 2024 年春节期间前往俄罗斯旅游 内容编辑 & 音频制作:Z ※欢迎微信添加好友加入二维吾码听友群:erweiwuma | 主要内容时间轴 | 00:02:17 启程,从北京到俄罗斯! 00:07:16 不同时代的不同出行方式,打卡夜火车高价一等座 00:10:32 在一座像落寞的东北县城的城市:伊尔库斯克,碰到狼比撞到人更危险 00:12:29 怎么哪都是中国人?谈谈中国人对俄罗斯一些复杂的情愫 00:15:05 贝加尔湖不止有爱情,还有遍地的中国商人与中国店铺 00:17:49 去摩尔曼斯克看极光,那里只有中国人和俄罗斯人 00:22:03 莫斯科红场,如果和天安门比,会是什么样? 00:24:13 让人看到审美疲劳的教堂,俄罗斯的教堂有哪些不一样? 00:29:28 极度的寒冷、埋过大树的积雪、没有信号的山路,俄罗斯是一个适合冥想与沉思的地方 00:33:33 在俄罗斯打车越远越便宜,俄罗斯各地的物价与国内比,是什么水平? 00:40:41 私人记忆:无意之间,拥有了一段融入莫斯科当地人生活的体验 00:42:32 私人记忆:“多亏了狗”,给拉雪橇狗小费,俄罗斯是一个很“慢”的国家 00:50:40 俄乌冲突之后的俄罗斯的日常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 00:55:05 你还会再去俄罗斯旅游吗?

58分钟
1k+
1年前

赛博朋克时代,我们为什么还要谈中国妖怪?

在现代社会,我们的目光总是被科技和科幻所吸引,然而在许多赛博时代的文艺作品里,我们却看到越来越多古老神话和妖怪的影子。 本期的嘉宾是张云,一位致力于将中国妖怪文化带入现代视野的作家。 他的研究不仅让我们重新认识了这些古老的传说,更让我们看到了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新价值。他的著作《妖怪说》、《中国妖怪故事》等作品,不仅在学术界引起了广泛关注,也在公众中掀起了对妖怪文化的热潮。 在本期节目中,张云分享了他是如何从一位记者转型为妖怪文化的研究者,以及他是如何将这些千年的传说与现代社会相结合的。 今天这是一期特别节目,张云的分享,来自上个月举办的腾讯研究院 2024 科技向善创新节。我们获得了授权,将这场分享剪辑成了本期播客。 | 本期嘉宾 & 主播 | 张云:中国作协会员、中国妖怪学开创者 内容编辑 & 音频制作: 王健飞 ※欢迎微信添加好友加入二维吾码听友群:erweiwuma | 主要内容时间轴 | 01:19 我为何决定研究中国妖怪 02:08 孩子们误将中国妖怪当作日本妖怪 05:30 日本对妖怪文化的研究和推广,以及日本如何将妖怪文化上升到民族文化的高度 09:21 中国妖怪文化的重要性 12:59 中国妖怪文化不是封建迷信,而是认识民族特性的钥匙 17:34 古人对妖怪的看法,以及妖怪在古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23:48 中国妖怪文化的价值,包括其在史学、宗教学、地理博物学和伦理学方面的重要性 40:00 妖怪的定义,以及如何根据中国传统文化对妖怪进行分类 53:11 在赛博朋克时代研究妖怪的重要性

63分钟
1k+
1年前

我在大厂圈杀了个“七进七出”的故事|大厂同学

大家好,欢迎收听二维吾码,我是本期主播Brick。这是新一期的大厂同学系列,这次我们邀请的到是薄荷,她从2010年开始进入大厂圈,迄今为止,已经拥有超过11年的大厂工作经验。 薄荷曾先后供职于去哪儿网、Uber China(优步)、滴滴等大厂;在职期间,她一直在寻找属于自己的人生赛道,她做过国内大厂的PR、国际化拓展业务,海外品牌PR;她见证过不同公司的三次上市、也经历过公司之间的并购;她更是在职业生涯的关键时期急流勇退,凭借自己的努力,获得了去美国攻读MBA的留学资格与奖学金,并在美国亲身经历了席卷全球的疫情。 如今,回国后的薄荷在工作了一段时间之后,选择了从工作中暂时抽身,她也开始思考自己与家人、自己未来的价值与追求。 今天我们一起来来听听薄荷的大厂故事。 | 本期嘉宾 & 主播 | Brick:二维吾码主播 薄荷:拥有超过11的大厂工作经历,曾先后供职于第一财经周刊、去哪儿网、Uber China(优步)、滴滴等大厂 内容编辑 & 音频制作:Z ※欢迎微信添加好友加入二维吾码听友群:erweiwuma | 主要内容时间轴 | 00:02:39 我不后悔学新闻专业,但是我的人生经验对年轻人没有什么借鉴价值 00:08:34 我永远无法和别人“平等”地对话,这是我选择离开传统媒体去大厂的原因吗? 00:11:12 一个从网页端到移动端转型的时代,我的第一段大厂经历:去哪儿网 00:16:19 身为PR,自家公司上市的消息却是外行透露的 00:21:56 一家“联邦制”而非“中央集权制”的外企公司是什么样的?我的第二段大厂经历:Uber China(优步) 00:34:59 从Uber China(优步)到滴滴,第一次经历公司被并购时的工作细节 00:41:15 国内大厂滴滴与国外大厂Uber China(优步),它们在企业风格、管理方式等方面有什么不同? 00:43:32 从滴滴离职,突然选择去美国读MBA背后的契机 00:49:16 在美国读MBA期间经历了疫情,留学给我带来了什么? 00:56:20 在美国读书,并不能显著的改变“命运”,反而我得到了哪些“渐进式”的进步? 01:00:41 美国读书的经历使我得以进入一个新的领域,我的第三段大厂经历:荣耀 01:07:19 待繁花落尽,我又一次站在了人生选择的十字路口:我的下一站是...... | Shownotes | 直来直往Stay True:直来直往Stay True是一档三位好友的聊天播客,主播毛姐,Tutu,薄荷来自投资、文化、科技不同领域,话题跨界,天马行空,直来直往。也会邀请其他有趣的朋友,分享自己独特的生活体验,希望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中,为你展现一种多元化的生活方式和思考角度。

74分钟
1k+
1年前

做梦时都是 OKR 没对齐 | 大厂同学

大家好,欢迎收听二维吾码,我是本期主播brick。这是新一期的大厂同学系列,这次我们邀请的到是火然。 我最早因为做播客认识了火然,后来我在他的视频号中,逐渐对他的过往有了更多的了解。虽然他研究生毕业不过四年多,但火然拥有了远比同龄人更丰富的经历:他当过福布斯杂志中文版的记者;他加入过一家电商公司,成为中国最早一波直播卖面膜的销售;因为喜欢音乐,他还在一家老牌的长音频平台工作过。 火然还拥有大卫·科波菲尔一样的童年(但我们在剪辑这期节目时,另一位主播健飞还问我,谁是大卫·科波菲尔,他说只能搜到一个变魔术的人。所以我们会把这位狄更斯小说的虚构人物介绍放到Shownotes里),直到现在我还是无法把眼前这个阳光健谈的火然和当年那个在西南山区的孩子联系在一起。 苦难可能会让人更脆弱,但也会让一个人变得更坚强。火然,目前在国内一家知名的音乐平台从事产品运营工作。白天他是大厂格子间干得热火朝天的打工人,晚上当他回到海景房时,就化身为谐音梗满天飞的短视频博主。 今天我们一起来来听听火然的大厂故事。 | 本期嘉宾 & 主播 | Brick:二维吾码主播 火然:卖过面膜、出过专辑、开过公司,目前是世界唯一盈利,也是全球最大的某音乐平台公司员工 内容编辑 & 音频制作:Z ※欢迎微信添加好友加入二维吾码听友群:erweiwuma | 主要内容时间轴 | 00:02:22 速问速答:明年,你最想干的一件和公司业务相关的工作是什么? 00:03:35 聊聊在在世界唯一盈利,也是全球最大的音乐平台公司上班的日常 00:09:23 上大学时的首要任务:赚钱养活自己,为此,我都做了什么选择? 00:14:50 毕业后,为了留在上海:大厂搬砖、卖面膜、做播客,每一次重头再来的原因是迷茫 00:22:12 从最喜爱的城市——上海,到深圳的QQ音乐上班,其中的缘分竟如此有趣 00:23:41 崇尚聪明与效率而非努力,与那些大厂精英们共事的日子 00:27:11 来自大厂的魔咒:你的工作很常规!一个被装在OKR里的人的自白 00:34:42 对待工作,没有热爱,唯有认真与珍惜,因为它关乎我的人生:艰苦的童年 00:39:12 在地铁、在工位、在健身房:QQ音乐上班的日常 00:45:28 收入真的对我很重要,我那勤劳而不富有的父母,我真的想与他们共情疾苦 00:53:52 是我们的努力成果而非我的努力成果,个人在团体工作中的价值缺失让我焦虑与迷茫 00:59:26 想唱歌,就一定要做音乐、出专辑,这是我的人生信条 01:04:38 站在舞台上,我克服了源于幼时,自己的容貌焦虑 01:05:48 我的人生就像在游戏里打怪通关,那些过往并不是我生命中的阴影 01:08:41 在未来,与自己的迷茫与焦虑自洽:必须为自己带来收入的三份事原则 | Shownotes | 《大卫·科波菲尔》:是英国小说家查尔斯·狄更斯创作的长篇小说,被称为他“心中最宠爱的孩子”,全书采用第一人称叙事,融进了作者本人的许多生活经历。小说讲述了主人公大卫从幼年至中年的生活历程,以“我”的出生为源,将朋友的真诚与阴暗、爱情的幼稚与冲动、婚姻的甜美与琐碎、家人的矛盾与和谐汇聚成一条溪流,在命运的河床上缓缓流淌,最终融入宽容壮美的大海。其间夹杂各色人物与机缘。语言诙谐风趣,展示了19世纪中叶英国的广阔画面,反映了狄更斯希望人间充满善良正义的理想。

73分钟
99+
1年前

Apple Vision Pro 发售前,现在是入手 XR 设备的好时机吗?

今年6月,苹果在他们的开发者大会上发布了 Apple Vision Pro,这款来自苹果的 XR 设备再一次引发了人们对AR、 VR 以及 XR 等类型设备的关注。其实这已经不是业界第一次对此类设备发起冲击了,最早试着在C 端消费者市场去推广这个 VR 产品的是任天堂,他们在 1995 年的时候就推出了一款单色的 VR 设备叫 Virtual Boy,结局其实和它的很多后继者一样,也都是惨遭失败。 不过在最近十年,我们其实也经历了像 Google Glass、微软Hololens,还有 Oculus 等产品,这些产品你不能说它是失败,但是它至少距离我们在科幻电影里面想象的那样,取代智能手机,成为人人都需要的下一代计算平台,好像还有一点距离。 所以 Apple Vision Pro 的发布其实一方面是把用户的目光又重新吸引了过来,然后同时也是给整个行业似乎又带来了一些曙光,就像苹果这么从不失手的公司也会开始关注这个领域了。 但是 Apple Vision Pro 是苹果最近十年来少有的期货产品,它不仅要一年后才开始发售,而且价格也是贵到离谱,距离我们普通人真正能够买到或者说能够买得起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 不过如果你打开电商网站会发现,其实这两年有不少新进的 XR 设备卖得都还不错,我自己也是体验了其中的两款,发现确实在一些场景下XR等类型设备已经可以用起来了。 今天我们就请到了两位相关领域的从业者来和我们一起聊聊这个问题,就是在 2023 年末的这个时间点, AR/XR 可以做到什么程度?消费者如果现在下单的话,他买来之后能够做什么?以及说我们距离像 Apple Vision Pro 这样的高端堆料产品的普及可能还需要多远? | 本期嘉宾 & 主播 | 王健飞:二维吾码主播 David 前媒体人,现役某500强MKT经理 Chris 资深Sensor研发工程师 内容编辑 & 音频制作:Juno ※欢迎微信添加好友加入二维吾码听友群:erweiwuma | 主要内容时间轴 | 05:16 从手机盒子到移动XR终端,XR能带给我们什么不一样的体验? 08:12 十年前就有VR产品了,谈谈那些XR产品使用中的痛点 12:30 XR、AR、VR,一份不带广告的一手选购指南 20:12 像眼镜一样的AR和像头盔一样的VR,造成二者观影体验巨大差异的技术细节大揭秘 22:44 AR/VR设备解决近视用户看不清楚两种尝试 26:20 谈谈AR/VR设备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场景和频次,买回来会吃灰吗? 29:33 AR/VR设备在“手机化”尝试中,亟需的突破点和创新点有哪些? 33:09 哪些原因,造成了AR/VR设备硬件与生态良性双循化的“难产”? 41:12 XR行业发展中,会促成哪些新的商业模式的出现? 45:32 对XR行业来说, “能让猪飞起来”的风口浪尖在哪里? 54:54 Apple Vision Pro 的发布,对XR行业会产生哪些“余波”? | Shownotes | XR:扩展现实,英文名称为Extended Reality,简称XR。是指通过计算机将真实与虚拟相结合,打造一个可人机交互的虚拟环境,这也是AR、VR、MR等多种技术的统称。通过将三者的视觉交互技术相融合,为体验者带来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之间无缝转换的沉浸感。 AR:增强现实技术,它是一种将真实世界信息和虚拟世界信息“无缝”集成的新技术,是把原本在现实世界的一定时间空间范围内很难体验到的实体信息(视觉信息、声音、味道、触觉等)通过电脑等科学技术,模拟仿真后再叠加,将虚拟的信息应用到真实世界,被人类感官所感知,从而达到超越现实的感官体验。 VR:虚拟现实技术(简称VR),又称虚拟环境、灵境或人工环境,是指利用计算机生成一种可对参与者直接施加视觉、听觉和触觉感受,并允许其交互地观察和操作的虚拟世界的技术。这种技术也相当于一个“骗子”,欺骗了我们的眼睛,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新的世界,一个用电子计算机合成的人工世界。高分辨率的图像+立体声耳机,也帮助我们“身临其境”地完成各种沉浸式体验。

59分钟
99+
1年前

AI的“重量”会重新打破世界的平衡吗?|硅谷AI观察

前段时间,我在腾讯研究院的两位好友袁晓辉和曹建峰受邀去参加了世界经济论坛的人工智能治理峰会。在这场全球性的会议上,来自不同国家的行业专家针对 AI 治理和伦理问题展开了讨论。 我们的硅谷AI观察系列节目也迎来了它的最终章。本期节目我们将邀请晓辉和建峰谈谈关于关于AI的可持续发展、AI模型的安全与治理,以及AI这一崭新技术的崛起对国际和各个国家会产生哪些影响?AI在各个垂直行业间的开发与应用、高校在AI开发方面起到的独特作用,最后落脚于AI对全球各区域之间发展平衡影响的问题上来。 | 本期嘉宾 & 主播 | 王健飞:二维吾码主播 袁晓辉:腾讯研究院资深专家 曹建峰:腾讯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内容编辑 & 音频制作:Z ※欢迎微信添加好友加入二维吾码听友群:erweiwuma | 主要内容时间轴 | 02:31 它安全吗?它会造成区域发展不平衡吗?人们对AI的关注点都有哪些? 04:58 中美之外的各国AI发展现状,以及其看待这一轮AI发展的态度? 10:42 安全、透明、价值对齐,AI技术不应成为一个黑箱 14:09 从理论到现实,当AI进入我们的生活,它如何像“我们”一样思考问题? 18:31 AI治理的冲突:有效加速主义 VS 有效利他主义 ,究竟有何区别? 25:52 缺乏算力资本的高校的创新点和努力方向在何处? 29:49 AI向“好用”迈了一大步:根据大数据,辅助帮你完成决策的AI应用 35:41 通用人工智能时代即将到来,我们要以什么心态面对? | Shownotes | 有效加速主义:有效加速主义的支持者认为,科技进步是解决社会问题的关键,我们应该尽可能地推动这一进程。 有效利他主义:其代表了一种更谨慎的态度,对于科技进步和人工智能的发展,我们应该更加关注其可能带来的风险,并确保这些技术的发展与人类的价值观和意图保持一致。 价值对齐:如何让大模型的能力和行为跟人类的价值、真实意图和伦理原则相一致,确保人类与人工智能协作过程中的安全与信任。这个问题被称为“价值对齐”(value alignment,或AI alignment)。价值对齐是AI安全的一个核心议题。

40分钟
99+
1年前

Meta研究员谈AI技术对软硬件未来的影响|硅谷AI观察

前段时间,我在腾讯研究院的两位好友袁晓辉和曹建峰受邀去参加了世界经济论坛的人工智能治理峰会。在这场全球性的会议上,来自不同国家的行业专家针对 AI 治理和伦理问题展开了讨论。在会场外,我的两位朋友也跟硅谷的一些技术从业者深入地交流了近期 AI 相关的技术进展和社会影响。 本期节目是硅谷AI观察系列的第三期,本期的交流对象是张舜,他是美国麻省理工的博士,本身也就职于Meta。本期主要探讨了在 AI 技术日益发展的时代背景下,VR头显、AR增强现实和智能眼镜等软硬件的发展与演化,以及它们可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改变。 | 本期嘉宾 & 主播 | 袁晓辉:腾讯研究院资深专家 曹建峰:腾讯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张舜: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博士、Meta研究科学家 内容编辑 & 音频制作:Z ※欢迎微信添加好友加入二维吾码听友群:erweiwuma | 主要内容时间轴 | 03:19 各式各样的可穿戴智能设备,都有什么新奇的玩法? 05:54 来得早不如来得巧,谈谈AI助手背后科技进步的发展历程 09:22 无处不在的语音合成技术还有什么是做不到的? 11:41 助理、老师、管家,AI的身份亦可千人千面 15:48 用AI帮忙写邮件,为何是每一位在美国的中国人使用最多的功能? 18:14 模糊地推测,而非准确地推理,大语言模型是怎么做到比我们自己更了解我们自己的? 19:54 人工智能+机器人:解放双手,让机器人替我们开车 22:35 用进废退,人工智能会让我们变得更懒、更笨吗? 25:12 当我们的孩子处在人工智能时代,他们的未来会是什么样? 27:48 监督、制约与伦理,谈谈那些关于人工智能使用的良俗公约 34:08 小而美,而非大而全,为什么我们需要一个绿色环保的AI大语言模型?

35分钟
99+
1年前

我们的下一步是成为机器的朋友还是敌人?|硅谷AI观察

前段时间,我的两位好友袁晓辉和曹建峰受邀去参加了世界经济论坛的人工智能治理峰会。在这场全球性的会议上,来自不同国家的行业专家针对 AI 治理和伦理问题展开了讨论。在会场外,我的两位朋友也跟硅谷的一些技术从业者深入地交流了近期 AI 相关的技术进展和社会影响。 本期节目是硅谷AI观察系列的第二期,本期的交流对象是马鸿旭,他是美国伯克利大学的博士,本身也是 AI 相关行业的从业者,目前在一家全球知名的互联网大厂做工程师。本期主要探讨了 AI 技术的发展对社会结构的重塑,与人对自身价值重新思考方面的影响,以及对未来教育的一些反思。 | 本期嘉宾 & 主播 | 袁晓辉:腾讯研究院资深专家 曹建峰:腾讯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马鸿旭: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硅谷某互联网大厂工程师 内容编辑 & 音频制作:Z ※欢迎微信添加好友加入二维吾码听友群:erweiwuma | 主要内容时间轴 | 03:56 一招鲜,吃遍天的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凭什么那么厉害? 06:04 记忆、思维与产生自我意识,AGI(通用人工智能) 离我们还有多远? 08:15 人工智能会奴役人类,只不过是我们的被迫害妄想症罢了 09:02 价值对齐,人工智能应该遵从哪一个套价值体系? 13:00 在逆境中做个“正直人”,人工智能必须出淤泥而不染! 16:29 省去初级且繁琐的工作,人工智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显而易见的改变? 19:21 没有新手村可以刷怪了,我们要怎么升级?当下人工智能发展与人类成长之间的悖论 23:19 工作本身就是被上层设计的,所以,我们不可能“失业” 26:30 当挣钱不再成为生活的重心,我们应该干什么? 28:11 从被少数人的资本控制到被人工智能控制,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32:08 在人工智能的时代,如何用“工具思维”Cover全场? 36:35 在人工智能时代,我们的孩子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 封面使用 ChatGPT 生成

43分钟
99+
1年前

OpenAI为什么会诞生在旧金山?|硅谷AI观察

前段时间,我的两位好友袁晓辉和曹建峰受邀去参加了世界经济论坛的人工智能治理峰会。在这场全球性的会议上,来自不同国家的行业专家针对 AI 治理和伦理问题展开了讨论。 在会场外,我的两位朋友也跟硅谷的一些技术从业者深入地交流了近期 AI 相关的技术进展和社会影响,我们将这些对谈整理成了播客,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 第一期是与机器学习专家陈然的对谈。陈然毕业于清华大学和凯内基梅隆大学,从事机器学习行业已经有十余年,目前常驻旧金山。他对投资也相当有建树,很多人在知乎上都看到过他关于技术、职场还有硅谷生活的分享。 因此这一期我们要和陈然聊一聊,为什么这一轮 AI 创新生态会在旧金山爆发,但不在硅谷?以及 AI 可能对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的影响。 | 本期嘉宾 & 主播 | 袁晓辉:腾讯研究院资深专家 曹建峰:腾讯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陈然:旧金山流媒体公司的机器学习总监,知乎上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话题的优秀回答者。 内容编辑 & 音频制作:Z ※欢迎微信添加好友加入二维吾码听友群:erweiwuma | 主要内容时间轴 | 02:59 为什么OpenAI诞生在旧金山,但不在硅谷? 05:30 完善的风险投资、没有竞业协定,旧金山的“创新”发家史 09:34 只有校园大小的旧金山,凭借什么成为全球创新创业密度最大的地区? 12:28 人人都是天使投资人,当风险投资成为一种不以赚钱为目的的文化 17:30 汹汹来袭的ChatGPT,在未来,会使用工具比懂得多更为重要 22:04 人工智能后的时代,人生目标如何重新找寻? 25:30 人工智能究竟是解放了我们,还是重新禁锢了我们? | Shownotes | OpenAI:在美国成立的人工智能研究公司,核心宗旨在于“实现安全的通用人工智能(AGI)”,使其有益于人类。其旗下最为人所知的现象级产品便是 ChatGPT,一款号称可以解决任何问题的,最像人类的人工智能。

34分钟
1k+
1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